如何评价2022年中国内地累招博士后34万人,在读博士超55万人,中国内地的高等学历,是否呈贬值趋势?

[复制链接]
netiis 发表于 2023-11-21 16:31:57|来自:北京朝阳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根据教育部《202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22年共有8.23万人博士毕业,这一年博士生招生人数突破13万大关,在读博士人数也已达到55.61万的规模。博士人数不断增多,博士找不到工作又去读博士后,连清华大学在读博士都超2万,未来哪些行业客户吸纳这么大一个高学历人群就业,博士也开始热衷于教师编、考公务员,是不是大材小用了?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天下有双 发表于 2023-11-21 16:32:17|来自:北京朝阳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我先粗糙回答一下,有机会再补充。
其实很好理解,一个博士生导师只要正常发展,一生大概能带出约7-10个博士生(往保守估计,按照评论区的提示,四青人才向上博士生名额很多)。那哪怕这位博导高风亮节,果断让出自己坐着的位置,也就最多让出一个教授头衔。也就是说,绝大多数情况下,一个实验室里只有一个学生能达到导师所在的位置(虽然学术能力可能各个都强于导师)。
这是一个极端简化模型,不必认真讨论。但是大致如此,因为好学校才能有稳定博导资格和名额(国外你得要funding,国内需要资格),而弱实验室出来大概率只能占弱校资格。毕竟大牛的学生还不一定能去大牛的学校。更不要说好大学虽然在扩招,但是导师位置的数量是低于学生增长的。所以还是不够。
而学生哪怕去更差学校行么?问题是现在国内的二本三本也开始填满人了。以后大专就是下一个被填满的了。考虑到生育率问题,这些学校不缩减岗位就很好了。最近几代人就是卡在了这个情形下,倒不是贬值,而是更多人要离开学校,走进企业。那企业能不能承载这么多高学历人才?那是另一个问题了(一样难,产业升级还不够)。

---
关于我对各方面科学的回答,可以看看这个链接的收藏夹:
华沙的面孔相关的回答华沙关于科学的一些回答---
关于我对科研方面的回答,可以看看这个链接的收藏夹:
华沙的学术建议---
PS 有个小广告。最近我写了一个知乎的专栏,专门介绍学术新人的科研升级!欢迎看看。
科研者说:学术科研新人的升级手册
mianyang0831 发表于 2023-11-21 16:32:33|来自:北京朝阳 | 显示全部楼层
现阶段国内80%博士后,是被忽悠去的,而不是找不到工作才去博后。
重点是学术圈忽悠成风,每个PI都是忽悠高手
ligb 发表于 2023-11-21 16:32:49|来自:北京朝阳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美國讀數學PhD時,聽在普林畢業的教授說,60年年代普林數學系博士生畢業,人手幾個TT教授職位的offer,還有直接拿到 offer 做系主任的。好像是因為當時因戰後嬰兒潮致高中畢業生大增,及因冷戰要加大科學發展,美國大學教育正在大幅擴張。那時當博士後的都是要在學術上更深入的研究,才不直接去當教授,而不是現在作為等待TT教職的學術中轉站。到八十年代末,Yau 的學生也能直接拿到好學校的TT offer的,例如施皖雄就拿到幾間大學TT offer,可惜他去了普渡,後來的事大家都知道。
九十年代蘇聯解體,大量前蘇聯數學家湧入西方,整個形勢都逆轉了。數學系博士畢業開始面對學術界的求職困難。零八年金融風暴之後,大學縮減開支,取消了教授退休年齡,就業形勢就更差了。有一名劍橋大學畢業的理論物理博士,去幾個國家做了幾輪博後,受不了居無定所做學術nomad而結束生命。他的朋友在paper上寫了幾句紀念亡友,批評學術界嚴苛的環境,還被編輯命令刪掉,事情上了新聞。現在環境每況愈下,因此美國數學界有人呼籲學系要訓練學生準備轉行,近年就出現了為數學博士轉行而設的boot camp,如UMich 的Erdos Institute。還有學校數學系面臨經費削減以至人員裁撤的,較早的例子有2012年的 U of Nevada at Reno數學及統計系差點被裁而求援。近期的有幾年前英國U of Leicester數學系大裁員,還有今年最新受害者西弗吉尼亞大學WVU的數學系,研究生不能收了。總之博士後增多是學術界衰落的現象,意咊着穩定教職更難獲得,讀博士者與同齡普通人的人生發展差距拉大,想投身學術的人的機會成本大增,是一件壞事。

11.13更新:轉一篇講那位劍橋博後Francis Dolan的文章
https://mp.weixin.qq.com/s/qCnrsRMp3MLh1nlRl-uUcA
dowtx.con 发表于 2023-11-21 16:33:47|来自:北京朝阳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能说当耗材要有当耗材的觉悟。
发达国家十年前就是这样了。
有一篇很有趣的文章“学术界到底有多像贩毒团伙”,有兴趣的可以去看一下。
How academia resembles a drug gang作者觉得现今学术界体制很像贩毒团伙,教授们高高在上,拥有各种资源,就像黑帮帮主,掌握着学生的命运。
挂逼学生、博士后就是街头贩毒小混混。小混混冒着生命,入狱等各种危险,但是收入却是最少的,甚至比麦当劳的服务员工资低,但他们还是愿意去冒险。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有机会往上爬,一旦突破了这一层,回报就会无限大,但是真正能上去的有几个呢。
学术体系也是这样,学生、博士后干着最重最辛苦的活,却没有任何保障,都寄希望于以后能挤进体制成为老大。
作者给出数据显示,从2000年到2011年间,很多国家PhD的数量都大幅上涨,有些国家甚至翻了3倍。



各国2000年与2011年Phd数量对比

但是拿到永久职位的人所占的比例却在下降,很大一部分只能做兼职讲师,按课时算工资。。。




美国学术人员构成比例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在德国拿到PhD的年龄变化不大,但是拿到永久职位的年龄却不断增加,从Phd毕业到拿到永久职位的间隔也越来越大。



在德国拿到Phd学位以及拿到永久职位的年龄

最后,作者的结论是现今学术体系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这些被剥削的,没有进入稳定体制的外部人员,如学生,博后,讲师。而这些人员的比例也越来越大,正在进入体制享受福利的比例越来越少。重点作者还给出了建议,就是不要在英国读Phd, 不要在德国做博后。。。就是不要选outsiders占比高的地方



学术体系人员比例占比


为了挤进体制享受福利,我们这些体制外的苦逼只能是多发文章,以求挣脱被剥削阶级,很多时候学术理想都被现实给磨灭了。
呼啦嘿 发表于 2023-11-21 16:33:57|来自:北京朝阳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九零后经历了硕士扩招 博士扩招 博士后进站人数大涨,等出站后发现江湖已经不是曾经以为的江湖。但是如果没有各种扩招,我也很大可能没机会体验更高的平台。保持乐观,中国很大,大城市容不下你还有小城市,东部地区人才饱和还有中西部地区等着我们去建设。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