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预制菜-产业链图谱

[复制链接]
UPG_DRAGON 发表于 2023-11-10 07:21:21|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五、产业链

预制菜产业链涉及面广,可挖掘空间大。鉴于我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全国各地菜系种类极为丰富,预制菜行业作为食品工业化趋势下的一种新饮食方式,在下游日益多样化的需求拉动下,其产业链各环节将大有可为。
(一)产业链图

预制菜上游端主要为农林牧渔行业,包括蔬菜瓜果等农产品原料、畜禽等肉制品原料以及鱼虾等水产品,此外还涉及到调味品及其他生产辅料。据统计[1],预制菜产品直接材料成本(包括主材、辅材及调味品等直接原材料投入)占产品总成本的90%以上,原材料的价格变动对预制菜成本影响较大,最终影响到本行业的利润水平。反之,预制菜的发展也将促进上游行业的标准化种植/养殖,提升上游行业的产业化水平。
中游端为预制菜企业,是预制菜行业发展的核心,决定了行业供给是否能与下游需求相匹配。特别是对于消费者极为看重的菜品口味还原度问题,需要生产企业通过生产技术工艺的不断革新,来提供健康、美味、便捷的产品。
下游端为销售端,几乎涵盖食品行业的所有渠道,既包括B端的餐饮酒店、团餐、乡厨,也涉足C端消费者所触及的农贸市场、商超、线上电商平台等,销售渠道可拓展性强。
此外,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的保障也是行业能够快速长大的重要基础。总体而言,面对需求增加,行业供应端也亟需不断优化变革,加强上下游之间的协同,提升整体运转效率。同时要继续加大市场培育,提升渗透率,释放行业发展潜力。


(二)产业链特点及竞争格局

从产业链各环节的特点来看,预制菜上游行业主要为种植业、养殖业,我国是传统的农业生产大国,对于此类农副产品的生产拥有较为丰富的经验。同时由于农业乃国之根本,国家也对农业生产提供诸多政策支持,农产品产量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目前,我国农业生产整体机械化程度不高,仍以个体农户生产为主。对于中游的预制菜生产企业,当下还是以面向B端客户为主,C端消费者对于预制菜的认知需要进一步培育。而且由于生产门槛不高,存在众多作坊式小生产商,规模企业占比偏低,竞争格局较为分散。最后,产业链下游的餐饮行业仍以中小餐饮为主,而商超渠道亟需进行变革,抢夺线下流量,主
要产业链图谱如下所示:



图5-2产业链企业图谱

1.上游以规模化竞争为主

预制菜的上游,涵盖畜牧类、家禽类、水产类、农产品类、调味品类等,为预制菜的生产加工提供主要原材料。
在预制菜行业成本端,仍以原材料为主。以预制菜企业“味之香”为例,公司披露的年报数据显示:在其2021年的预制菜业务成本结构中,直接材料成本占比高达90.94%。因此,上游原材料所表现出来的价格波动,对下游预制菜生产加工企业的成本影响较大,并最终影响到预制菜企业的盈利水平。
整体而言,上游原材料集中度及规模化程度较低,市场结构依旧较为分散。譬如:在畜禽养殖业,肉猪/肉牛/肉羊/肉鸡养殖行业集中度,以及其规模化程度较低,多是以小规模养殖/散养为主,规模化养殖程度亟待提升;在水产行业,我国水产品产量主要来自水产养殖,截止到2021年5月,中国水产养殖行业参与者主要为中小企业,注册资金在500万元以下的企业数,占比达到90%以上,行业格局较为分散;在粮食果蔬产业,种植仍以小规模农户为主。
上游原材料种植/养殖的极度分散,一方面,对于下游一定规模的预制菜生产加工企业而言,对上游具备较强的议价能力;另一方面,其质量存在参差不齐、差异大、稳定性不好,质量安全隐患层出不穷等问题。这给下游的预制菜品牌产品的品质/安全性/质量稳定性等方面的把控,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2.中游预制菜企业百花齐放,集中度仍待提升

中游预制菜企业根据其在产业链位置可分为:专业预制菜企业、上下游产业纵向延伸型、横向扩张型企业。专业预制菜企业深耕行业多年,是行业的先行者;上下游产业纵向延伸型是指上游原材料企业向中游企业延伸或下游渠道平台型企业向中游延伸;横向扩张型企业主要为相关型企业在自身产品的基础上横向拓展进入预制菜领域,目前尚无一家预制菜企业完全领先于其他企业,呈现出多元化竞争的格局。
3.下游渠道处于争夺战格局

下游渠道包括传统渠道和新型渠道,传统渠道主要为餐饮、连锁商超,总体企业较分散,集中度偏低;新型渠道主要包括新零售及线上渠道等,目前处于流量争夺期,暂无绝对优势的企业。
预制菜行业的下游,是B端市场(餐饮企业是预制菜消费的主赛道)与C端消费市场。B端市场已率先完成教育和持续渗透提升,预制菜的主战场仍在B端市场;C端市场在疫情催化下,也迎来快速增长,已完成部分消费者的教育或加深其对预制菜产品的认知。公开的统计数据显示:预制菜B端市场与C端市场的占比,约为8:2。


(三)预制菜主要参与者类型

如本报告产业链中所述,预制菜企业主要包括专业预制菜企业、上下游产业纵向延伸型、横向扩张型企业三大类,三大类预制菜企业具有不同的经营模式和特点。
1.专业预制菜企业

专业的预制菜企业深耕行业多年,渠道运营经验丰富,产品研发力强。专业的预制菜生产企业经过长期的生产经营,能够明确自身市场定位,在细分品类、细分区域、细分渠道上有着独到理解。无论是直面C端消费者的品牌建设,需要持续的新品研发来满足多样化需求,还是为餐饮等B端提供定制化的产品服务,专业型的预制菜企业依旧是行业内最为重要的参与者。目前,我国专业的预制菜企业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南地区,包括味知香、好得睐、蒸烩煮、盖世食品、鲜美来、新聪厨、厦门绿进,主要产品如下所示:


2.上下游产业纵向延伸型

(1)上游向中游延伸型企业

预制菜生产的主要成本项为原材料成本,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影响较大。在这种背景下,原料供应企业选择向下进行产业链延伸布局,不仅可以利用自身规模化生产优势降低原料成本,而且有助于打造企业的第二长大曲线,降低原料价格周期性波动对业绩的影响。此外,对于原料企业而言,原有业务的销售渠道(如将生鲜产品供应商超、餐饮)也可为预制菜所复用。目前国内相关企业如,水产领域的国联水产、佳沃食品等,鸡肉领域的圣农发展、春雪食品等,猪肉领域的双汇发展、龙大美食等,此类企业具备规模优势和整合优势,主要企业如下所示:


(2)下游渠道向中游延伸型企业

渠道商包括线下连锁零售商和线上平台,均是流量的重要来源。线下连锁门店具备较强的渠道网络,线上平台作为新型渠道可直接触达C端用户,两类渠道均有较高的供应链效率。预制菜作为人们日常生活采购品,随着需求的增加,势必会成为零售商线下门店和线上新渠道商的重要引流品类。零售商可以选择通过代工的轻资产方式,布局预制菜领域。此外,零售商掌握大量线下、线上消费数据,有利于利用数据优势更好把握消费者需求变化。目前,国内相关企业主要包括盒马鲜生、叮咚买菜、永辉超市、京东超市等新零售企业,具体如下所示:


3.横向扩张型企业

横向扩张型企业主要为一些老牌餐饮企业包括全聚德、同庆楼、广州酒家等进军预制菜,及专业速冻品牌安井食品、三全食品等扩至预制菜,此类企业具备稳定的供应链及品牌认可度的优势。
(1)老牌餐饮扩张至预制菜企业

大型连锁餐饮企业往往通过自建中央厨房的方式为旗下门店提供标准化的预制菜品,来保证门店之间口味的稳定性。部分餐饮企业,如海底捞,其背后的供应链平台蜀海供应链,不仅能够满足原有品牌的需要,也能对外输出食材供应链解决方案服务。此外,在疫情导致线下餐饮门店流量减少的背景下,不少餐饮企业开始尝试餐饮零售化,通过将自家主打菜品通过预制菜的形式销售给消费者,部分缓解经营压力,此类企业具备较强的品牌优势和客户基础。


(2)速冻食品企业扩张至预制菜企业

传统的速冻食品企业,如速冻米面制品龙头三全食品、速冻调理制品龙头安井食品,依托多年的主业经营,在供应端已建立起可辐射全国的生产、物流网络,规模优势突出,销售渠道持续渗透。预制菜的生产、销售与传统速冻食品有诸多类似之处,可以在采购、生产、流通等环节实现业务协同,提升企业产品的附加值和盈利能力,此类型企业的优势在于渠道畅通,业务协同能力强。


六、预制菜企业竞争之道

目前,中国预制菜市场仍处于蓝海竞争、跑马圈地的阶段,企业 数量众多,但规模通常较小、市场集中度偏低,在众多参与者之 中,企业要想脱颖而出,应顺应市场趋势、立足自身核心资源, 识别业务增长的方向。
当前较为突出的预制菜品牌,按照其突出重围的关键制胜之道 和竞争优势构建核心逻辑可分为三类打法,包括单品竞争、渠道竞争、规模竞争。
(一)单品竞争:拼差异或拼规模

企业通过开发特色大单品来获得市场关注,大单品的关注点主要在于能否获取高附加值即实现差异化,或者跑出规模即在广泛的应用场景下实现大规模标准化应用。
1.拼差异,抢占产品定价权

产品定价能力取决于产品差异化和消费者接受溢价的观念,产品差异化方面包括原材料稀缺性、制作工艺独特性等带来的口感和体验不同,消费者观念溢价则是可接受价格空间较大。
一是产品差异化程度高:原材料来自特定区域、供应规模等因素决定产品稀缺性,其次是制造工艺难易程度,熟制难于生腌难于分切,制造工艺越难客户粘性程度越高
二是观念溢价:消费者对产品价格接受度较高而实际产品成本偏低,比如佛跳墙等硬菜、西式烘焙等产品为被消费者接受度高但产品成本偏低的典型代表,此类产品附加值较高,毛利偏高,以佛跳墙为例,具体如下:


2.拼规模,标准化程度或应用场景

做大单品、做出爆品的主要决定性因素在于单品标准化程度和应用场景丰富程度。一方面西餐优于中餐,中餐中面点标准化程度高于菜肴标准化程度,另一方面应用场景丰富程度取决于渠道适用性和加工深度,渠道适用性包括B端(大B端和小B端)、C端、B端与C端全覆盖,渠道适用性越广单品规模可拓展性越大;加工深度越深,附加值越高对应单品规模可拓展性则越小。


3.产品玩家:以立高食品为例

立高食品是国内烘焙原料和冷冻烘焙领先厂商,采取大单品战略,选品标准化程度高、渠道覆盖广、生命周期长的单品。公司当下以大单品为主导,早期以挞皮积累优势,近几年培育出麻薯、甜甜圈等高毛利单品,增厚利润。




(二)渠道竞争:整合渠道,创造复购

无论是B端还是C端,渠道是均是触达消费者的关键要素。
1.B端渠道议价能力较强,渠道商具备天然优势

B端预制菜需求巨大且客户具备一定粘性,但不同渠道具备不同诉求。高端酒店/连锁餐饮看产品力,乡厨看中稳定性和食品安全。
2.C端渠道:全国品牌待突围,争夺渠道是关键

(1)C端渠道特征

C端对应不同渠道,主要为传统渠道(农贸/菜市场)、电商、新零售等,不同渠道用户画像不同,出现明显分层,线下渠道在于持续复购,线上渠道在于营销触达用户。


(2)不同C端预制菜企业对比

目前C端区域品牌较多,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主要有几类企业包括专业预制菜企业、餐饮型预制菜企业(老牌餐饮扩张至预制菜企业)、新零售平台型预制菜企业(下游向中游延伸)、供应链型(上游向中游延伸),几类企业在C端竞争在于渠道和原材料管控及成本。


(3)线上获客成本较高,渠道平台反向定制占优

2020年疫情爆发,叮咚盒马纷纷布局快手菜,以最快的速度在后端寻找供应链企业,在平台上线快手菜,21年双十一期间两大平台预制菜销量增速在50+%。线上渠道
对于预制菜厂商而言,线下渠道优于线上渠道,部分预制菜厂商自建线上渠道获客。
(三)规模竞争:布局产业链,构建生态规模

随着预制菜市场逐渐发展走向成熟,围绕价值链向前端精细化运营,向后端优化供应链的一体化产业链整合,将有助于企业保障稳定供应、快速反应、降本控质、加速研发。
企业可通过布局生产端,增强供应和品控稳定性,而在销售规模增大后,还可通过规模效应获得成本优势。部分背靠大型农产品集团的企业在进入预制菜赛道时,就因此而具有先天优势,在原料供应方面可获得母公司的支持,另外企业还可通过自建、升级产线、扩充产能来实现更严格的品控,以及更高效的迭代。
七、预制菜正值一级市场风口


2021-2022年期间,一共发生63起预制菜融资事件,涉及49家公司包括专业类预制菜企业、上游食材供应商等。一是投资轮次方面,2021年、2022年均投早、投小,D轮以前投资比例约占70%以上。



图7-1预制菜投资轮次图

二是融资轮次较多及融资轮次靠后企业,主要为春雪食品、味知香、锅圈食汇、利和味道等,其中春雪食品与味知香已于2021年挂牌上市,目前预制菜端投资主要处于产业链中游,部分企业具备较稳定的供应,在资本的支持下,部分预制菜企业已逐步向上、下游延伸,具体请参见下表。










<hr/>[1] 《味知香招股说明书》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