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权力在晚年达到了顶峰,但始终没有登上帝位的原因是什么?

[复制链接]
yejianqiu 发表于 2023-11-7 04:41:55|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曹操的权力在晚年达到了顶峰,但始终没有登上帝位的原因是什么?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cnz1035 发表于 2023-11-7 04:42:35|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填坑了。想了很久,要讲清楚这个问题,就要弄明白曹魏集团的创立和建设道路,这是曹操区别于其他权臣(如霍光、王莽、董卓、诸葛亮、司马懿等人)的特点。所以决定重新写一个答案。
既然题目说的是“曹操的权力在晚年达到了顶峰”,那我们就需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即:曹操的权力从何而来?
大多数的权臣,如霍光、王莽、董卓、诸葛亮、司马懿等人,其权力的本质来自于中央政府的权力斗争、分配的结果。即通过一次或数次政治事件,得到代行皇权、扩大权力的合法性。(如霍光、诸葛亮的权力一部分来自于托孤,另一部分来自于后期与其他大臣的权力斗争;董卓是通过废立,以及军队对中央政府的掌控;司马懿是通过政变)
简单来说,就是先存在一个中央政府,这个政府存在一定的权力,然后权臣再通过政治斗争和分配获取权力。
而对于曹操来说,显然不是这样的过程。
汉献帝所在的东汉朝廷在迁往许昌的时候,不只是失去了对于地方的操控,朝廷本身也无法正常运作(此时的大将军都变成了白波军的韩暹)。更重要的问题是,献帝是被董卓所立,而董卓又被大多数诸侯所厌恶、反对。这就导致在关东开始诸侯混战的早期,在长安的汉廷并不被各路诸侯所认可。袁绍集团想着另立刘虞,袁术集团虽然和李傕控制的汉廷有一定的合作,但本质上还是互相防备,袁术更是想要自立称帝。而刘焉刘表这些汉室宗亲,私下里也巴不得献帝完蛋,自己好有机会问鼎皇位。
从这个意义上说,哪怕仅仅是作为天下共主的地位,刘协的状况甚至都不如秦末的义帝楚怀王,以及新末的刘玄。
然而最终刘协的结局却要比上述两位好得多。不仅寿终正寝,东汉也以一种比较体面的禅让方式交出了天下的合法性,其谥号“献”相比于其他亡国之君而言,也要好得多。
诚然,作为一位皇帝,刘协的能力其实是高于平均值的。可惜在于他从未掌握最高权力,他甚至无法对最高权力的转移施加多少影响。长安的汉廷能够提供多少影响力,不取决于刘协能够做什么,而取决于控制汉廷的军阀实力如何,政治手腕如何。而在汉廷转移到许昌后,这一决定条件就落到了曹操手中。表面上,许昌汉廷的存在为曹操在自己统治区的统治提供了合法性的背书。实际上,是曹操在用自己集团的实力在为汉廷能够继续存在下去提供军事上的背书。如果曹操在官渡战败,面对自己的两个敌人(董卓、曹操)拥立的刘协,袁绍会采取什么态度是不言而喻的,刘协会随着曹操一起灭亡。
说到这里,我们其实就解决了一个问题,即曹操的权力并不来自于中央政府,无论曹操在汉廷中担任的是兖州牧(195)、司空(196)、丞相(208)、魏公(213),或是魏王(216),都不影响曹操是曹魏控制区内的实际最高统治者这一身份。比其前面所述的权臣,曹操更类似于前代的刘邦、刘秀,是一位创业之主,其权力是在不断的军事扩张中建立起来的。因为你只有打得赢,占领更多的地盘,你才能给下属分更多的蛋糕,建立起足够的威信。
刘邦和刘秀,名义上还是义帝楚怀王和刘玄的下属,他们的运气在于,他们得到了离开中央政府所在地的机会(西征、去河北),为他们的自立提供了实际条件。而他们名义上的上级,又被他们的竞争对手(项羽、赤眉)所干掉,这使得他们的自立在合法性上也没有了负担。
曹操原本从属于袁绍集团,而袁绍集团对于献帝的态度更加恶劣,早在群雄讨董期间,长安汉廷就曾经派出胡母班为使,试图缓和双方的关系,结果被袁绍指使王匡所杀。袁绍还试图另立刘虞为帝,刘虞虽然军事能力堪忧,但也不是傻子,他要是答应了,八成就是义帝楚怀王的下场。而袁绍也绝无可能迎接献帝,参考前代经验,这不是为自己自立设置障碍吗?
在这种情况下,曹操的行为就显得有些匪夷所思。他本来不承认长安汉廷,汉廷也不承认曹操在兖州的统治地位(派了一个兖州刺史金尚代替之前战死的刘岱,后来被曹操赶跑)。在双方关系对立的情况下,曹操却把献帝接来自己的地盘,等于给自己又找了一个名义上的上级,还给自己将来自立、建立新的朝代设置了障碍。
那么问题来了:曹操为什么要这么做?他的考虑是什么?
或者更直接一些:汉廷的存在对于曹操来说有什么意义?
我们知道,最早向曹操提出“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是毛玠,原文是这样的:
《三国志》:毛玠字孝先,陈留平丘人也。少为县吏,以清公称。将避乱荆州,未至,闻刘表政令不明,遂往鲁阳。太祖临兖州,辟为治中从事。玠语太祖曰:“今天下分崩,国主迁移,生民废业,饥馑流亡,公家无经岁之储,百姓无安固之志,难以持久。今袁绍、刘表,虽士民众强,皆无经远之虑,未有树基建本者也。夫兵义者胜,守位以财,宜奉天子以令不臣,脩耕植,畜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太祖敬纳其言,转幕府功曹。
先不考虑后面“奉天子以令不臣”的规划,单看前面毛玠提到袁绍和刘表,你是否感觉到了一丝问题?
袁绍和刘表在当时属于曹操的盟友(袁绍更相当于曹操的上司),一起对抗袁术公孙瓒陶谦。而且,袁绍和刘表做得其实并不差,至少在其统治区域内,做到了保境安民。而不像袁术、公孙瓒那样四处劫掠。毛玠的这段分析,更类似于在袁绍联盟集团内部,分析曹操相比于袁绍、刘表的优劣,指出曹操应该怎样做能够脱颖而出。显然,这只能是曹操有意识的在询问毛玠。而毛玠也只有听懂了曹操意图的情况下,才能说出上面的话。
可以说,即使是在曹操刚刚加入袁绍集团的时候,他的想法就是要自主创业的。曹操想的是要自己争夺天下,而不是作为袁绍的棋子去执行命令。但是曹操没有士族支持,钱粮在汴水一战打光了,之后去扬州募兵也不顺利(还差点被叛兵干掉),投靠袁绍,可以解决兵粮、根据地,以及士族支持的问题。毕竟对于士族来说,如果挤不进去袁绍的总公司,还是可以到曹操这个分公司来上班的。而袁绍希望自己能够按照刘秀的剧本,先平定河北以后再南下,也乐意让曹操在黄河南边先挡住袁术和陶谦。对于袁绍、曹操、士族来说,这算个三赢的结果。
现在曹操这个分公司拿到了兵粮、根据地、以及士族的支持,算是有了启动资金,可以大干一场了。而曹操也确实依靠自己的能力,把分公司越做越大了。
曹操的困扰在于:兵、粮、根据地是自己可以直接掌控的,但那些投靠自己的士族,他们是真心服从我吗?还只是因为袁绍的缘故才来我这里上班的呢?如果我和袁绍决裂,那这些士族会继续支持我,还是想拿我的人头给袁绍请功呢?
从后来官渡之战时期,曹操“郡县多叛”,自己甚至遭到刺客暗杀的情况来看,他对自己的处境还是有先见之明的。以至于最后战败袁绍,拿到自己阵营里官员和袁绍的通信,也只是烧了了事:这早在曹操的意料之中了。
后来曹操奉迎天子,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这些人是真心投靠我,还只是想博个“忠汉”的名声,才来我这里上班的呢? 不过这就是后话了。
所以曹操就需要通过一些事件,刻意制造一些矛盾纷争,来试探兖州士族对自己的忠诚度。这就是青州兵事件和边让事件。
打击青州黄巾的战役就不赘述了,公认的结果是:魏武之强,自此而始。曹操得到了一大批直接由自己控制的忠诚的军队,以及可以从事农业生产的大量人口。但问题是:兖州士族从中得到了什么呢?
曹操原本只是兖州八郡之一,东郡的太守(而且这个太守还是袁绍封的,并不是汉廷,合法性不高)。是原兖州刺史刘岱阵亡后,在鲍信、陈宫等人的支持下,曹操才得到了代理兖州的机会。若论实力和名望,曹操都比不上当时的陈留太守张邈。可以说,曹操在兖州的根基并不牢固,相对好一点的地方就是自己的东郡和鲍信的济北国。在与黄巾的战斗中,曹操少不了要依靠其它六郡太守、当地士族的支持。
然后,到了分配战果的时候,你曹操就给独吞了?张邈、陈宫这些人会怎么想?特别是陈宫,他为曹操上位出了很大力气,现在如何面对其他士族?
边让事件也是同理。曹操之前在处理事情时,都表现得非常冷静和理智。诸如劝许攸、王芬不要另立皇帝,劝何进不要把宦官一网打尽。现在边让只不过是说了几句闲话,不支持曹操而已,真的就要被杀吗?但如果把边让看做一个出头鸟,曹操就是想要通过边让事件,来看兖州士族对于自己的态度,这就很好理解了。
兖州士族们并没有当场和曹操翻脸,他们也知道曹操实力增长的很快,又善于用兵,不是轻易可以对抗的。他们找了一个最好的时机,和曹操决裂,这就是兖州之乱。
这个时期,对于曹操来说最可惜的人是鲍信,他不但控制着济北国,而且早在群雄讨董期间,鲍信就和曹操亲近而看不上袁绍,他可以说是曹操背后最坚定的支持者。他的去世让张邈、陈宫发动的这场兖州之乱发展到了一个难以控制的程度。
不过此时的曹操还是有一些好消息的:他的首席谋士荀彧坚决支持曹操,州吏万潜、程昱也认为曹操才是真正的人主,曹操后来还得到了乘氏县豪强李家(李典一族)的支持。而在叛军一方,除张邈、张超、陈宫、吕布等人外,大多数士族其实保持了一个观望的态度,他们更多是在坐观成败。因此在曹操逐渐取得优势以后,张邈、陈宫、吕布等人再也得不到支持,只能前往徐州,而张超困守最后的据点雍丘。最后城池被攻破、张超被杀。
就这样,曹操度过了第一次危机,他对于兖州士族的控制力度相比兖州之乱前得到了极大的加强。于是,他就要开始下一步了,也就是:奉迎天子!
奉迎天子,是青州兵事件和边让事件的加强版,它相当于告诉所有士族:我曹操现在开始不再是袁绍下属了,我要尊奉当今皇上,你们谁赞成,谁反对?
在听到这个消息时,估计大多数士族都是懵的:这曹操是吃错药了吧?他想和袁绍对着干?
而在曹操集团内部,早就对改善和汉廷的关系做了充分的准备。
早在193年,徐州的琅琊王刘容就派自己的弟弟刘邈前往长安,在刘协(当然也包括李傕)面前称赞曹操“忠诚于帝”,曹操得知后,十分感谢刘邈。这是曹操与汉廷改善关系的开始。
195年七月,刘协逃出长安试图东归雒阳。十月,封曹操为兖州牧,汉廷承认了曹操的势力范围。这是曹操与汉廷和解的标志性事件。对于刘协来说,无论是给自己续命,抑或是给大汉续命,他都需要找到一个军事和政治能力高超,并且愿意接纳自己的诸侯。这个诸侯,只能是曹操。
曹操没有当年刘邦和刘秀的运气,在自立的这个问题上,他的困难还要超过刘备和孙策。刘备本来就没有根据地,势力弱小,所以转换阵营不会有心理负担;孙策是在袁术自暴自弃称帝以后,找到了脱离袁术的机会。但曹操有自己的基本盘,不能像刘备那样来去自由;袁绍又没犯错,不会像袁术那样给孙策机会。他的最佳办法,就是通过尊奉天子的方式,给自己找一个名义上无可挑剔的上级,来摆脱与袁绍的臣属关系。这个上级,也只能是刘协。
于是,年龄差距26岁(曹操155年生,刘协181年),之前也没见过几面(董卓废立天子后不久,曹操就逃出雒阳了)的两个人,因为各自的诉求紧紧绑定在了一起。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这一绑,便是24年。
在这24年中,曹操和刘协也发生过很多矛盾、冲突。然而,曹操并没有采用和其他权臣类似的方式,即通过废立来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这也是证明曹操的权力结构不同于其他权臣的特征。
前面提到,刘协本就是依靠废立才上位的,操作者又是被诸侯普遍反感的董卓。袁绍想另立,袁术想自立,刘焉刘表自己造天子行车郊祀天地。谁也不会真正关心刘协的死活,曹操废立,最多有些骂名,而在操作上没有任何难度。
对于曹操之外的权臣来说,废立有两方面的好处:
1.通过拥立之功,可以增强自己的权势,并借着清洗前任皇帝心腹的机会打击异己。但曹操的权力不是来自于中央政府,他是自己创业奋斗得来的,所以没有这方面的需求。
2.可以把皇帝与自己的利益紧紧绑定在一起。例如袁绍就因为刘协是董卓所立而反对刘协,现在如果曹操另立一位皇帝,那么讨厌曹操的人,极大概率也会反对这位皇帝,造成这位皇帝只能依靠曹操才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性。
而且,曹操也是有人选的,这就是前文所提到的,琅琊王刘容之子刘熙。刘容在派弟弟刘邈去往长安表扬曹操的同年(193)就去世了。由于没有嫡子,按东汉礼制,国除。不过206年,曹操又把刘熙立为琅琊王。可以说刘熙就是曹操的一个保险,如果刘协真的做出什么超出曹操容忍范围的事情,或者遭遇“意外”,刘熙就可以顺利上位。
不过到了216年,刘熙就被赐死了,理由是“谋欲过江”。这个理由怎么看怎么诡异,作为一个曹操好朋友的儿子,还是东汉宗室,他过江能得到比在曹魏更好的待遇吗?
但对于刘协来说,刘熙的死亡则是曹操给他的帝位安全的保证。考虑到同年曹操晋封魏王,刘协如此合作的情况下,曹操也应该做出一些投桃报李的行为。
在前一年(215),曹操还做了一件把两人利益紧紧绑定的行为,即中女曹节晋升皇后,取代之前废黜而死的伏皇后。这件事常被后世认为是曹操暴虐的证据,然而霍光对待刘病已,也是这么做的。
两人不同之处在于:
霍光的权力来自于刘彻的托孤,以及后来与上官桀等人的争斗,他的权力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中央政府去。而曹操的权力来自于自己集团的发展奋斗,就算放弃权力,刘协也没有能力掌握曹操的军队和各地官僚。
霍光死后霍家的下场,也决定了曹操不可能交出权力(在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里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他只能沿着权力的道路一直向前,阻止刘协任何想要夺回权力的尝试。
诚然,刘协是痛苦的,他有能力,也希望自己能够做出像刘病已那样的功业。曹操虽然能保证他的生命安全,但即使曹操去世或者放弃权力,刘协都没有办法重掌大权。在许昌的每一天,对刘协都是折磨,而这种折磨持续了24年。如果他知道最后的结局是山阳公,位在诸侯王之上,境内可以使用天子礼制的话,他或许会期望曹操的篡位早点到来。
相比于在战场上的勇决果敢,曹操在取代汉室的问题上却显得“磨磨唧唧”,简直要把夏侯惇、程昱、桓阶、陈群等人急死。不仅时间长,所有的戏也要做足,让董昭累死累活设计流程、安排执行,以至于成为了后世篡权的必备流程。这么做的风险和弊端是明显的,因为时间拖长,就容易出现意外,比如刘协或曹操的身故,比如曹操在战场上频繁失利;另外也容易消磨曹操手下人的心思,让他们觉得自己会不会真的是霍光之后霍家的下场。
曹操到底在想什么?到底有什么顾虑,让他宁可冒着这些风险,也要拖延下去呢?
前文已经提到,曹操奉迎天子,最重要的原因是为了在脱离袁绍手下的情况下,尽可能得到士族的支持。
在袁绍集团还存在的时候,曹操的主要问题就是解决袁绍。而在袁绍集团消亡,曹操统一北方的情况下,他与士族的关系,也开始变得微妙起来。
士族选择袁绍或是曹操,当然不只是看曹操是不是另立门户,更重要的是看谁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利益。
曹操这边,士族领袖荀彧建议曹操奉迎天子;袁绍这边,士族领袖沮授也建议袁绍奉迎天子。可见,士族都认为奉迎天子的一方,能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利益。至于原因,下面会提到,暂时不表。
可是,曹操是心甘情愿给士族分利益的人吗?显然不是,青州兵事件和边让事件,足以说明曹操对于士族的态度。当时袁绍对于曹操,是泰山压顶的威胁(后来的刘备、孙权,都远远没有到威胁曹操整个集团的程度)。所以他不得不让渡一些利益给士族。而当袁绍的威胁解除,曹操一样会通过类似的事件,来试图削弱士族的影响力。
这种政治斗争,其实是曹魏集团内部的权力斗争,只不过由于曹操同时接纳了刘协的汉廷,所以斗争往往以“忠汉”和“篡汉”的形式表现出来。
说到这里,我们终于要面对那个绕不过去的人物——荀彧了。他和曹操之间的权力斗争,代表了整个士族对于曹魏集团的诉求。
(待续)

<hr/>以下为原答案:
省流:虽然曹操的官爵一直在上升(195兖州牧,196司空,208丞相,213魏公,216魏王),但其权力在晚年并没有上升,其晚年官爵的上升(213年称魏公以后)主要是为了权力的继承做准备。曹操最终没有选择称帝,主要原因是能让曹丕顺利接班,曹魏政权能够稳定。
虽然历史上把曹操看作是一个典型的权臣,在迎献帝都许后曹操的很多行为也像一个飞扬跋扈的权臣。但曹操与伊尹、霍光、诸葛亮这样的权臣其实有很大的区别,后面几位权臣的权力,来自于最高统治者权力的下放,即便是王莽和梁冀也是如此。而曹操的权力,是一点一点从兖州东郡这个地界打出来的,他打下的地盘越多,他能控制的力量就越强。
在曹操的身上,开国君主的色彩要远远浓于权臣,所以在分析曹操的问题时,不能简单地代入权臣的视角,而主要应该考虑作为一个开国君主,曹操是如何看待自己这份打拼下来的事业的。作为一名政治家,他最大的利益就在于能够让子孙安稳地继承他的权力,不至于让他三十几年艰苦创下的事业丢掉。因此曹操晚年的行为,即以稳定曹魏政权为最大要务:如果称帝能让曹魏更稳定,那就称帝;如果称帝会让曹魏更容易陷入危机,那就不称帝。
曹操晚年时(以213年称魏公为分界线)曹魏政权有三个威胁:
1。刘备和孙权,这个属于外部威胁。
2。汉献帝和拥汉派。
3。与世家大族之间的关系。后两个属于内部威胁。
(这里说明一下为什么是以213年为分界点。在213年之前,尽管经历了赤壁之败,曹操依然是在努力征战的。211年潼关之战,在曹军渡河时候,曹操甚至亲率几百士兵断后,险些出事。这个时候的曹操还远没有求稳的想法,还是一个拼搏的征西将军。然而213年称魏公后情况就有所不同了,年底征孙权,无功而返。215年征张鲁,因为阳平关过于险要想到要撤军。即使拿下了汉中,对于进言攻打蜀地的刘晔、司马懿,曹操却说出了“既得陇复望蜀”。这时候曹操的心态,已经有明显求稳的变化了。)
刘备和孙权看似是威胁最大的,但实际上,由于曹操的权力仅限于其所控制的地盘,无论他是否称帝,刘备和孙权都会是他要面对的对手,所以外部威胁反而是影响曹操称帝与否最小的因素。
刘协与曹操的相爱相杀

刘协是曹操这辈子最大的贵人,也是他最大的冤家。
关于刘协和曹操的关系,还要先从袁绍对于刘协的态度说起,毕竟袁绍如果想奉迎天子,曹操是没有机会的。
让我们看一下当时袁绍集团对于刘协的态度。
“挟天子以令诸侯”,这句话最早就来自袁绍集团的沮授。
《后汉书·袁绍传》:沮授说绍曰:“且今州城粗定,兵强士附,西迎大驾,即官邺都。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谁能御之?”
然而淳于琼和郭图阻止说:“汉朝王室衰败,为时很久了。现在想振兴王室,不也太难了吗?再说,英雄同时兴起,各自占领州郡,联合聚集徒众,动辄有上万人,这正像秦朝失去帝位,先得到的人成为天子。现在接来天子,动不动就要上书奏闻皇上,服从则权力太小,不服从则违抗皇命,这不是一种好办法。”
最终,袁绍没有采取奉迎天子的策略。
由于后来袁绍在官渡的失败,以及最终袁氏集团被曹操所消灭。袁绍在对待刘协态度上的问题成为了后世对袁绍的诟病之一。但我们如果看曹操奉迎天子之后发生的事情,张绣、张羡、华歆、王朗、孔融这些人确实都投靠了曹操,但这些人要么地狭兵少,要么在群雄逐鹿的过程中属于失意者。真正的地方实力派,袁绍、刘表、孙策、刘璋最多只是表面上顺从,在他们的地盘里,献帝的旨意只是聊胜于无的东西。
对于当时天下的最强诸侯,“豪杰莫不附之”的袁绍来说,奉迎天子对他的收益很小。相反,汉献帝用来对付曹操的那些手段,那些对汉室未必有多少忠心、但打着“拥汉”的名号企图打击曹操扩大自己权势的政客,袁绍可一点都不能掉以轻心。
袁绍要做的,是模仿近200年前光武帝刘秀的模板,一统天下。
绍曰:“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觽,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公(曹操)曰:“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
袁绍入主冀州时,天下形势和刘秀时期颇为相似。袁绍(刘秀)在河北,而名义上的领导刘协(刘玄)在长安。(界桥之战后,袁绍和公孙瓒是在汉献帝旨意的名号下各自罢兵的,袁绍在名义上仍然要表现出尊重汉廷的态度)
兴平二年冬,天子败于曹阳。术会群下谓曰:“今刘氏微弱,海内鼎沸。吾家四世公辅,百姓所归,欲应天顺民,于诸君意如何?”
袁绍不可能像袁术那样直接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但套用刘秀故事,袁绍的真实想法应与袁术类似,希望刘协所代表的的汉廷彻底败亡,这样就能像刘秀那样不受约束了。
袁绍希望刘协败亡,但曹操又为什么要奉迎天子呢?
奉迎天子对于曹操来说是一次重大的政治决策。相比袁绍而言,曹操奉迎天子还要面临多一重困难,那就是和袁绍的关系逐渐走向决裂。本来袁绍和曹操是主从关系,从群雄讨董开始曹操行奋武将军,入主兖州时的东郡太守,都是袁绍给予的。随着袁术的不断衰落,只要曹操经营好河南,等待袁绍彻底解决公孙瓒,南下的时候归顺,随军征战,等到天下一统时候再功成身退,也能在袁氏的新朝享受荣华富贵。
可这,似乎不是曹操想要的结果。和刘备一样,曹操绝对不想寄人篱下。可是,自己又有什么力量能够反抗袁绍呢?地盘没人家大,兵力没人家多,世家大族也多投靠袁绍,曹操用什么作为基础脱离袁绍的影响呢?
所以奉迎天子在所必行。第一,奉迎天子是道义所指,在明面上无可指摘;第二,对自己集团内部告知我曹某人不会永远寄人篱下;第三,争取那些不入袁绍法眼的小诸侯、小士族,哪怕他们对曹操并不感冒,但却可以在效忠汉室的名义下为曹操出力,为他争取多一点战胜袁绍的可能性。即便如此,官渡之战曹操也是惊险取胜。
曹操如果不想寄人篱下,想要最终战胜袁绍,就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而刘协就是当时最好的解药。哪怕这解药过后会变成毒酒,曹操也必须喝下去,既然他要为理想奋斗,那他就没有选择。
从某种角度来说,在曹魏集团内部,曹操权力最大的时候是从起兵到任东郡太守,荀彧投奔之前的这一段时间。这个时期的诸夏侯曹不用说了,在曹操和父亲曹嵩分道扬镳的情况下追随曹操,相当于宗族分家,而认曹操为新分的家的族长。剩下诸如乐进、枣祗、任峻等,忠诚也没有问题。
但在荀彧来投之前,曹魏集团一没有人才帮助曹操负责外交、人事、战略;二没有吸引世家读书人投奔的条件,三没有人有足够的声望和占领区的当地士族谈合作条件。荀彧的加盟帮曹操极大地缓解了上面三个问题,曹操自然要把二把手的位置交给荀彧,这是曹操的第一次分权。
奉迎天子,本质上是曹操的又一次分权。承认刘协为象征性的国家元首,许昌的大臣名义上接受刘协的命令,曹操用以换取外交、人事招聘上的优势。
dinying 发表于 2023-11-7 04:43:35|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梁山兵马打破了高唐州救出柴进,早就垂涎于柴家财产的戴宗建议:“大哥,柴家这么多资财,咱们都运到山上去吧。”
宋江连连要求:“不行不行,这可不行!”
李逵不爱听了:“殷天锡能拿他柴家的财产,咱们为何拿不得?”
宋江骂道:“你这黑厮懂什么?咱们这些人哪个没受过柴大官人的恩惠?如今图谋人家的家财,亏你想的出来!滚出去!”
吴用在旁边建议:“这事也不能一概而论,若是柴大官人愿意将家财捐给山寨,我看也不能驳了他的面子。公孙胜没受过柴大官人的恩惠,又有智略,我看明日让他去劝一劝吧。”
wyc9867 发表于 2023-11-7 04:44:28|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人认为曹操的权力顶峰在晚年,这就是个错误的想法。曹操的权力顶峰是在赤壁之战前夕,之后一路下滑。以权力来说,丞相曹操大于魏公曹操大于魏王曹操。
曹操当丞相后,已经是法理和实际相符的帝国执政官了,之后的称公、称王都是为了提纯自己的基本盘,集中自己的权力,而这样做的原因正是曹操的权力的下滑。可以参照诸葛亮,他不用玩这套,照样是蜀汉的执政官,就算自贬官职,权力也未流失。如果当年曹操赤壁败了,自贬官职试一试?刘协能乐得开花。
乱世看权力,不能看官职。曹操在赤壁之后,就没有打所谓的“富裕仗”。按照当时曹操的地盘,亲自带兵打个马超居然要靠以少胜多,拿下张鲁却不能乘势入蜀,在汉中打刘备,僵持住了,就只能退兵,再对比一下曹操的赤壁,就能看出什么时候权力大了。正是权力的缩小,曹操对内不断给自己加头衔,对外只能带少兵速胜,只要曹操在外带兵两年以上,许昌刘协就会给曹操好果子吃。
ghgh 发表于 2023-11-7 04:44:35|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很简单,因为他在称帝前被刘备搞死了。
大家都认为袁绍是因在官渡被曹操打败而死的,刘备是因在夷陵被陆逊打败而死的。这两个很容易理解,因为他们的死亡时机确实在吃败仗后。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很多人不愿意提曹操之死和汉中之败的关系。
实际上这个联系是最明确的。袁绍从被曹操打败(200年9月)到他病死(202年6月),中间间隔近两年时间; 刘备从被陆逊打败(222年7月),到他去世(223年4月),中间间隔9个月时间。而曹操死亡(220年1月)距离被刘备(219年5月)打败仅有7个月。后者的因果关系显然比前两者更强。
除我本人以外,也有其他名人支持这一观点。


至于曹操授意曹丕称帝一事,我认为还有待商榷。因为别说称帝了,曹操死的时候连让曹丕继位的诏书都没有,曹丕在急忙之下只能用一个妓女的文书聊做替代。此事说明曹操死的非常之快,并不是一些人想象中安稳的交代完后事而死。
《三国志陈矫传》: 太祖崩洛阳,群臣拘常,以为太子即位,当须诏命。(陈)矫曰:“王薨于外(指洛阳,魏都此时在邺城),天下惶惧。太子宜割哀即位,以系远近之望。且又爱子在侧,彼此生变,则社稷危矣。”即具官备礼,一日皆办。明旦,以王后令,策太子即位,大赦荡然。
至于那个著名的遗令是曹操几年前写给人看的玩意,和目前考古遗迹并不能对上号。曹操死亡速度非常之快,远超他自己的预料。别说遗嘱,他甚至连最重要的权力交接程序都没来得及安排就嗝屁了。事实上,曹操是三国唯一一个没有设立托孤,没有正式临终遗书的君主。
cyh123321 发表于 2023-11-7 04:44:48|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是因为在他即将完成最后一步的时候,刘备与关羽发动多次战役对曹操地盘进行冲击。
夏四月,天子命王设天子旌旗,出入称警跸。五月,作泮宫。六月,以军师华歆为御史大夫。冬十月,天子命王冕十有二旒,乘金根车,驾六马,设五时副车,以五官中郎将丕为魏太子。
建安二十二年十月之后,发生啥了?
建安二十二年冬,刘备遣张飞、马超、吴兰等屯下辩,进攻武都。
建安二十三年春正月,汉太医令吉本与少府耿纪、司直韦晃发动许都叛乱,曹操命许昌百官去邺城,全斩。
建安二十三年四月,代郡、上谷郡两郡乌桓叛乱,同月刘备亲赴汉中,对驻守在汉中的夏侯渊五万人发动汉中战役。
建安二十三年,陆浑孙狼发动起义,接受关羽的兵印后以关羽名义叛乱。
建安二十三年九月,曹操抵达长安。
建安二十三年十月,南阳宛城侯音叛乱。
建安二十四年一月,南阳叛乱结束,夏侯渊被斩杀于定军山下。
建安二十四年三月,曹操入汉中,负责大规模人口拆迁活动与救出汉中驻军。
建安二十四年五月,曹操回长安,汉中战役结束,在回长安后命令曹仁在樊城抵抗关羽。
建安二十四年七月,曹操册封卞夫人为魏王后,同月命令左将军于禁带兵三万人,与于禁一起出发的还有荆州刺史胡修、南乡太守傅方、前南阳太守东里衮、前徐州刺史浩周,集合荆州剩下兵力,全力赶往襄樊战场。
建安二十四年八月,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
建安二十四年十月,曹操抵达洛阳,命令赵俨为议郎,与驻扎在南阳的平寇将军徐晃、横野将军殷署、将军徐商、吕建、朱盖集中一万两千人以上的部队,解除樊城之围,同时准许孙权偷袭荆州,并在事后册封其为骠骑将军荆州牧南昌侯;前往摩陂,检阅诸军。
建安二十五年正月,曹操还洛阳,同月二十三,曹操薨于洛阳。
所以以前人说的啥诗情的,为子孙谋后计的,不愿意去做的还是洗洗睡吧,就这个时间密度,他有时间去干称帝这事吗?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