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莫言的都是什么人?

[复制链接]
zlpzyr 发表于 2023-11-6 09:38:40|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维护莫言的都是什么人?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寒流来袭 发表于 2023-11-6 09:39:04|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山东苍山县蒜薹事件

1987年,由于当时的苍山县地方政府未能充分评估所能消化的市场容量,盲目硬性摊派,要求农民种蒜薹,1987年苍山大蒜比上年增加了1.2万多亩,总面积多达9.2万亩;亩产比上年增加300斤,高达1100斤;总产量比上年增加4000万斤,达到1亿多斤。丰产丰收,这原本是件好事,但苍山县一系列迷之操作让好事硬生生变成了一桩惨案。
蒜薹作为一种时效性非常强的蔬菜,从采收到储存时间不能超过5天,时间一长就会迅速腐烂、发蔫。苍山全县共有6座冷藏库,最多可贮藏1500万斤,只占总产量1亿斤的1/7。在本县冷库不足的情况下,应该是尽快组织将蒜农的蒜苔贩远出去,可县政府做法却并非如此。为垄断收购,当地收购站提前与蒜农订下口头收购价格,把价格抬得很高,高昂的价格让北京、大连、青岛等地的蔬菜公司开去买蒜苔的汽车只好空着转去郯城县收购。而蒜农们去收购站卖蒜苔的时候,当地收购站的工作人员反而躲着不见。心急如焚的蒜农们只能被迫接受降价卖蒜薹。5月23号巷山蒜苔的收购价为每斤4角钱。5月24号下降为每斤3角。5月25号再降为每斤2角。5月26号猛跌为每斤1角,有的地方5分钱卖不出去。5月26号晚上。冷藏库宣布已经贮满,再不收购了。不仅仅是收购站,计量所的一些人员随身带的自制的罚款收费单据,只有面额没有罚款单位、原因和时间。他们什么时候想罚款,随手一撕就成,有时千脆开白条,甚至连张收据也不给。一位蒜农气喷地对我说:“计量所的人嘴是价,他们哪里是为群众着想!眼瞅着蒜苔跌价,俺们只想把手里的苔子卖出去,谁还在乎多算少算几斤几两的?他们硬是借收购蒜苔捞一把。"
计量站从5月20日至26日,仅在一周之内就收费和罚款11600多元。早知道这可是1987年。不仅是对蒜农下手,什么落磅费、地摊费、跑腿费、手续费、交易费…真是摆关设卡五花八门,也让收购蒜苔的商贩大出血。
5月26日,当县里冷库堆满,面对大批愤怒到极点的蒜农们,无计可施的县政府领向省政府发了加急电报,称有3000万斤蒜苔积压。省政府立即通知全省各地到苍山购运蒜苔,指令商业、供销部门敞开收购,可是为时已晚,因时间积压太长,大量蒜苔已经腐坏无法收购,结果只收了309万斤,仅仅是县里估报数字的十分之一,致使各地几十辆汽车放空返回。在得知县里无法继续收购后,两千多名蒜农守在在马路边逢车便问”收不收蒜苔”,一被误认为是县领导的小桥车被惯怒又绝望的蒜农推翻。不苍山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得知过路的小轿车被砸,立即派出由政法组成的专案组赶赴现场组织查处,但是并未重视。
终于在5月27日引发了有数千人冲击县政府的"蒜苔事件"。
县政府大楼里电风扇、电话机等被抢劫一空,一部分档案材料不翼而飞。接下去人群向二楼、三楼的门窗扔石头、砖块。办公大楼被破坏的惨不忍睹。此间,县委办公室秘书宋学光发现情况后立即打电话报告给县委书记杨国胜,杨国胜叫宋学光打电话给县长李常存,李常存找到县政府办公室主任王文清家里,叫王文清带人去处理。而县长、书记照常午体。所想的对策也不过是给公安局打电话、给检察院打电话,可他们自己却始终没有亲临用事现场,出面做疏导工作。当事态扩大,不法分子肆意打砸抢达到不能容忍的程度,他们也未能采取措施,予以制止。直到下午四时,县委副书记张万连等人赶到现场,发表了广播讲话,并决定由政法部门拘留了十七名打砸抢分子。五点半以后这场本来不该发生的"蒜苔事件"才基本上平息下来。
这次事件共损坏丢失劳动人事档案66卷、文书档案9卷、物价资料63卷、计委建国以来的资料1112本、文件135份;被砸坏或抢走的各种办公用具、物品700多件,直接经济损失6万多元。“蒜苔事件",引起了山东省委、省政府和临沂地委、临沂行署的高度重视,火速帮助解决了苍山蒜苔的购运问题,安定了群众情绪。最后,法院将抓获的十七名打砸分子中的八人分别判处了1年~5年不等的有期徒刑,而他们中拿的最值钱的不过是一台摄相机。
1987年7月19日《人民日报》头版消息:《山东通报处理苍山"蒜苔事件"责任者:犯有严重官僚主义错误的县长李常存被撤职,县委书记杨园胜停职检查》。这是对造成数千 蒜农血本无归罪魁祸首的最终判罚。
而莫言在知道这件事情之后义愤填膺,他放下正在创作的家族小说,花了35天写出了一篇《天堂蒜薹之歌》



我看的现在那么多人,骂莫言罕见,日本的走狗,那请诸位把目光移至荷兰郑州的烂尾房,为那些买了烂尾房的也写一篇《天堂烂尾房之歌》吧

——————————————————————————————————————————
分割线二更:
评论区有人疑问蒜苔的价格,我的原文是人民日报和苍山县志的记载。后来感谢评论区老哥帮我答疑,当时是大通胀时期。


至于某些想扣我帽子的,你们的评论我大都看不到,后台也吞了几百条。扣我共存派 我可是从22年8月到12月一直呆在新疆,亲生经历新疆防控呢 我虽然远不如莫言有文化,但是你如果问我,我也会给你讲讲《天堂xj防控封城之歌》




这个哪个官老爷义愤填膺啊,真给我三观炸裂
lin7 发表于 2023-11-6 09:39:33|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莫言的书里有一本比较特殊的,那就是莫言1988年创作的《天堂蒜薹之歌》。这本书特殊在两个地方,一是这本书只用了35天就写完了,二是这本书是改编自当时发生的真实事件。
1987年,由于当时的苍山县地方政府未能充分评估所能消化的市场容量,盲目硬性摊派,要求农民种蒜薹,1987年苍山大蒜比上年增加了1.2万多亩,总面积多达9.2万亩;亩产比上年增加300斤,高达1100斤;总产量比上年增加4000万斤,达到1亿多斤。丰产丰收,这原本是件好事,但苍山县一系列迷之操作让好事硬生生变成了一桩惨案。
蒜薹作为一种时效性非常强的蔬菜,从采收到储存时间不能超过5天,时间一长就会迅速腐烂、发蔫。苍山全县共有6座冷藏库,最多可贮藏1500万斤,只占总产量1亿斤的1/7。在本县冷库不足的情况下,应该是尽快组织将蒜农的蒜苔贩运出去,可县政府做法却并非如此。
为垄断收购,当地收购站提前与蒜农订下口头收购价格,把价格抬得很高,高昂的价格让北京、大连、青岛等地的蔬菜公司开去买蒜苔的汽车只好空着转去郯城县收购。而蒜农们去收购站卖蒜苔的时候,当地收购站的工作人员反而躲着不见。心急如焚的蒜农们只能被迫接受降价卖蒜薹。
5月23号苍山蒜苔的收购价为每斤4角钱。5月24号下降为每斤3角。5月25号再降为每斤2角。5月26号猛跌为每斤1角,有的地方5分钱卖不出去。5月26号晚上。冷藏库宣布已经贮满,再不收购了。
不仅仅是收购站,计量所的一些人员随身带的自制的罚款收费单据,只有面额没有罚款单位、原因和时间。他们什么时候想罚款,随手一撕就成,有时干脆开白条,甚至连张收据也不给。一位蒜农气喷地对我说:"计量所的人嘴是价,他们哪里是为群众着想!眼瞅着蒜苔跌价,俺们只想把手里的苔子卖出去,谁还在乎多算少算几斤几两的?他们硬是借收购蒜苔捞一把。"
计量站从5月20日至26日,仅在一周之内就收费和罚款11600多元。早知道这可是1987年。
不仅是对蒜农下手,什么落磅费、地摊费、跑腿费、手续费、交易费......真是摆关设卡五花八门,也让收购蒜苔的商贩大出血。
5月26日,当县里冷库堆满,面对大批愤怒到极点的蒜农们,无计可施的县政府领导向省政府发了加急电报,称有3000万斤蒜苔积压。省政府立即通知全省各地到苍山购运蒜苔,指令商业、供销部门敞开收购,可是为时已晚,因时间积压太长,大量蒜苔已经腐坏无法收购,结果只收了309万斤,仅仅是县里估报数字的十分之一,致使各地几十辆汽车放空返回。
在得知县里无法继续收购后,两千多名蒜农守在在马路边逢车便问“收不收蒜苔”,一辆被误认为是县领导的小轿车被愤怒又绝望的蒜农推翻。
苍山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得知过路的小轿车被砸,立即派出由政法部门组成的专案组赶赴现场组织查处,但是并未重视。
终于在5月27日引发了有数千人冲击县政府的"蒜苔事件"。
县政府大楼里电风扇、电话机等被抢劫一空,一部分档案材料不翼而飞。接下去人群向二楼、三楼的门窗扔石头、砖块。办公大楼被破坏的惨不忍睹。
此间,县委办公室秘书宋学光发现情况后立即打电话报告给县委书记杨国胜,杨国胜叫宋学光打电话给县长李常存,李常存找到县政府办公室主任王文清家里,叫王文清带人去处理。而县长、书记照常午休。所想的对策也不过是给公安局打电话、给检察院打电话,可他们自己却始终没有亲临闹事现场,出面做疏导工作。当事态扩大,不法分子肆意打砸抢达到不能容忍的程度,他们也未能采取措施,予以制止。
直到下午四时,县委副书记张万连等人赶到现场,发表了广播讲话,并决定由政法部门拘留了十七名打砸抢分子。五点半以后这场本来不该发生的"蒜苔事件"才基本上平息下来。
这次事件共损坏丢失劳动人事档案66卷、文书档案9卷、物价资料63卷、计委建国以来的资料1112本、文件135份;被砸坏或抢走的各种办公用具、物品700多件,直接经济损失6万多元。
"蒜苔事件",引起了山东省委、省政府和临沂地委、临沂行署的高度重视,火速帮助解决了苍山蒜苔的购运问题,安定了群众情绪。
最后,法院将抓获的十七名打砸分子中的八人分别判处了1年~5年不等的有期徒刑,而他们中拿的最值钱的不过是一台摄相机。
1987年7月19日《人民日报》头版消息:《山东通报处理苍山"蒜苔事件"责任者:犯有严重官僚主义错误的县长李常存被撤职,县委书记杨国胜停职检查》。这是对造成数千蒜农血本无归罪魁祸首的最终判罚。
莫言的这部《天堂蒜薹之歌》,反映了细腻刻画了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被誉为为民请命的力作。
在1992年,苍山县斥资修建了一座蒜薹塔,用来纪念1987年“蒜薹事件”,警醒后人,牢记教训。
莫言说自己的创作受“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一件极具爆炸性的事件”刺激,在激愤中,他放下了自己当时手头的写作,写出了这一步长篇小说。而这部小说也被很多人称之为为民请命的作品。
不知道互联网上这些无端谩骂莫言的人会不会有这样的勇气,愿意为底层人民发声。
我当然明白,看一本书需要很久很久,特别是在当下这个浮躁的年代。可如果你只看了几十分钟的视频就可以将别人的一切都否定,谈何理性,谈何独立人格?
最后附这本书最新版莫言的一段序
“在新的世纪里,但愿再也没有这样的事件刺激着我写出这样的小说。”
<hr/>

跟这位朋友辩论一下
首先我不是莫粉,仅仅读了莫言的两本半书,《红高粱》《天堂蒜薹之歌》还有看了一半的《蛙》。
其次莫言的成名作是1986年创作的《红高粱》,这部作品讲的是高密人民用血与肉抗击侵华日军的种种暴行。
书中一个情节印象深刻,日本人强迫两名屠夫活剥两名抗日义军。
我想请问这位朋友,难道写出这样作品的人,是一个媚日的人吗?
希望这位朋友以及一些对莫言抱有成见的人可以去读一读这部小说。而不是听了别人的一面之词就对别人抱有成见,无理由的批判别人。
youxibiao 发表于 2023-11-6 09:40:27|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凭莫言在美国没有房子这一点,我觉得莫言比大多数爱国者更爱国。
xhpzjcom 发表于 2023-11-6 09:40:57|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莫言没有离开故土
你们是认为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没有能力移民他国吗?
zsy9901 发表于 2023-11-6 09:41:31|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上个世纪某个和谐的年代,湖北南漳一个小伙子得了怪病,吃不进任何东西,一吃就呕吐,吐出来的要么是清水稀饭炖萝卜,要么是野菜炖清粥。
面容凹陷骨瘦如柴,没有一点血色,整个人像秋后霜打的野草一样,躺在床上,一天比一天虚弱。
一位同村妇女听闻后,偷黑送来一碗白米。
家人用这碗白米蒸了三大碗白米饭,他爬起来一口气干了两碗半,差点撑死。
神奇的是吃过米饭后不再犯病呕吐了,人也好了。
一碗白米医好一个濒亡病人,不得不说是白米是救命神药。

这小伙子现在是老伙子,他说莫言是良心文人,他的儿子也这么认为。——2022.10.11
<hr/>有人问为什么呕吐,开始我也不明白,后来我才知道有种病叫“饥饿性酮症”——2023.01.05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