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和黄帝各自有什么成就?

[复制链接]
kubbs.net 发表于 2023-11-5 01:24:33|来自:北京海淀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炎帝和黄帝各自有什么成就?
全部回复3 显示全部楼层
军团秘密 发表于 2023-11-5 01:25:32|来自:北京海淀 | 显示全部楼层
炎黄神话(黄帝、炎帝)纯属齐鲁编造,与新石器时代基本无关




1、收录商周两族的起源史诗的诗歌总集为什么没有炎黄传说?
2、最博学、最重视祖先崇拜的至圣先师和亚圣的言行集里面为什么没有炎黄传说?
3、中国史上第一部史书《尚书》中为什么没有炎黄传说?






“姬姜联盟,建周灭商”,实际上就是炎黄联盟大战蚩尤的神话原型,与新石器时代完全无关。由于殷商及其东方诸国拥有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被编成蚩尤拥有金属兵器的神话传说。姬周祖先窜于戎狄,逐水草而居,没有青铜文明,姜子牙不满纣王无道,投奔姬周,辅佐武王伐纣,这是炎黄联军用石质兵器打败铜头铁臂蚩尤军的神话由来。
根据先秦文献中关于炎黄传说的记载:炎帝徙都曲阜,轩辕黄帝诞生于曲阜寿丘。实际上,嬴姓商奄国既然作为三代商王的都城,后为周成王所灭,建立鲁国。鲁国创建祖先的神话体系,发明了神话人物“黄帝”,齐国也发明神话人物“炎帝”,对抗东夷的原先神话体系。实际上,现在中国的古神话体系有很大一部分是承接于当年东夷部族的。原来三皇之首太昊伏羲氏是东夷部族的首领,少昊、后羿、舜、伯益、夸父逐日、女娲造人、也都是东夷部族的神话体系而非华夏部族。东夷先民便将鸟与太阳视作同等重要的神灵,形成融二者为一体的太阳鸟图腾崇拜。


黄帝是鲁国及其姬周集团的祖先之神,但周人没讲过黄帝。炎帝是齐国姜姓的祖先之神。蚩尤被视为殷商遗族及其东方赢姓集团的代表。由于殷商及其东方诸国拥有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被编成蚩尤拥有金属兵器的神话传说。姬周祖先窜于戎狄,逐水草而居,没有青铜文明,姜子牙不满纣王无道,投奔姬周,辅助武王伐纣,这是炎黄联军用石质兵器打败铜头铁臂蚩尤军的神话由来。姜子牙周初封于齐,姬周和姜齐实行政治世婚,尊王攘夷,这就是炎黄神话的历史由来,被腐儒们吹捧并神化,充当汉族的“祖宗”。他们图腾是熊、牛羊,与东夷太阳鸟图腾根本不同。


战国时代的齐国曾铸了一只礼器,《陈侯因齐敦》:皇考孝武桓公恭哉!大谟(慕)克成。其唯因脊扬皇考,邵缍高祖黄啻,休嗣桓、文,朝昏诸侯,合扬厥德。诸侯寅荐吉金,用作孝武桓公祭器敦,以蒸以尝,保有齐邦,世万子孙永为典用。



出土文物最早带有“黄帝”的铭文,出自齐国

田氏出自陈国妫姓,是舜的苗裔。田氏代齐,出于政治目的而攀高枝,把自己归为黄帝后裔。整个先秦时代公开将黄帝奉为自己的先祖,就目前所见资料,仅此一家。那么后世就自然而然地将舜作为黄帝的后代列入谱系之中。








为什么在西周的文字中找不到“羌”字了。商朝时期羌人地位低下,“羌”是个带有贬义的称呼。周朝时,羌人与周王室及其直系有姻亲关系,又因助武王伐纣成为了有功之臣,地位上升,这个带有贬义色彩的称号就被羌人和羌人的同盟周人回避了。


《狼图腾》一书的反动历史观,鼓吹游牧民族侵略有功论,周人是游牧先师。周武王联合八个西方戎狄国,亲率“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以东伐纣。”而“戎车”和“虎贲”都标明了周国军队的游牧虎狼的特性。周武王在与商纣王七十万大军决战之前指天“大誓”,号召全军“如虎如罴如豺”勇猛杀敌。而“豺”就是狼。周国凶猛的虎狼之师,以少胜多,取得大胜,灭掉商朝。


在华北地区的河北、山西一带,为什么一直有崇拜蚩尤的传统文化?秦国秦始皇为什么要祭拜蚩尤为战神?
东夷嬴姓族群大批西迁分多次,第一次是为商王开边守土迁徙冀晋,第二次为周王戍守西北陕甘边陲,分成两个集团赵国、秦国。赵国出自于东方赢姓,版图领土大致为今山西北部和中部,河北西部和南部,初都晋阳(今山西太原),后迁都中牟(今河南郑州),又迁至邯郸(今河北省邯郸),这样就形成了崇拜蚩尤的民俗文化。
在周武王灭商后,殷商遗族又联合东方部族反对周朝统治,飞廉东逃商奄,商奄反周,周成王征伐商奄,杀飞廉,将商朝遗族及其东方部族统称为东夷,把反叛的商奄之民西迁到今甘肃甘谷境内,戍防羌戎。而商奄即今山东曲阜包括莱芜一带的嬴姓大国。所以,秦人最早的先人,出自赢姓,是从东方迁来的。这是秦始皇崇拜蚩尤为战神的由来。
汉朝开创人刘邦为什么要崇拜蚩尤?
《史记·封禅书》则说:“高祖初起,祷丰榆社,徇沛,为沛公,则祠蚩尤,衅旗鼓。遂以十月至灞上,与诸侯平咸阳,立为汉王。” 这是因为刘邦是东夷大后方沛县人。刘邦生于沛,在今天的苏鲁交界丰县,曾经是淮夷嬴姓诸国的地盘。淮河两岸自古以来就是农民起义、帝王起势的核心地带,这种不认命的彪悍之风尤为强盛。  韩国为什么也要拜认蚩尤为祖先?
商民不愿意受周族的统治,箕子率领殷商遗族及其东方部族经过东北迁移到了朝鲜半岛建立古朝鲜王朝,带去了东夷文化,朝鲜土著民众深受影响,渐渐商化,拜认蚩尤为始祖,自认为东夷后裔。
清末民初,苗族开始认蚩尤为祖。楚国迁都巨阳(今安徽阜阳),再迁寿春(今安徽寿县)。这两次迁都,都是为了防备秦军攻击,表明楚人的主体民族已迁至江淮之间,与淮夷相融合,形成淮楚,下层民众均为苗蛮,开始拜认蚩尤为始祖。
由此看出,蚩尤文化都有南北分支,证明蚩尤神话起源于鲁西南及其淮海一带,与殷商子姓和嬴姓集团有关,对四周的辐射影响范围十分广泛。






《三代都址考古纪实:丰、镐周都的发掘与研究》是国家考古队的考古调查报告,明确指出:1、周祖后稷是后人虚构,后稷封邰的邰都查无实据。2、先周文化是游牧民族戎狄族的子族群。3、先周与西周各期陶鬲比较。古公亶父迁歧前的先周是游牧文化。


考古工作者在“周原”苦苦寻找他们的都城遗址,但至今没有任何发现,只发现一些墓葬。那么,“武王伐纣“从哪里出发的呢?学者们都从周人是定居民族这样一个前提去思考问题,疑问就来了。其实武王伐纣时周人是地道的游牧民族,他们没有都城,只有“斡尔朵”,都城在农耕化、定居化以后才出现,找不到周人都城也反证了周原本是游牧民族。




此图出自国家农业部。古代主要粮食作物产区地几乎都在黄河中下流域,而西北地区、北方地区都是游牧民族的主要养马地区,对于东方平原农业文明构成严重的威胁。羌人就是殷商对西部牧羊人的蔑称,对于东方农业文明构成严重的威胁,如同北方胡人那样,羌人曾经参加五胡乱华。
在中国古代的黄河下游,住的是夷人(夷,意为海岱平原农人);羌人住在渭河流域到黄河中游(羌,西方牧羊人)。炎黄传说反映了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混合,定居农业文化是基础,游牧文化是主要组成部分,两者有机结合形成了独特的中国文化,缔造了中原王朝,孕育了中华民族。
史家中有郭沫若先生和徐旭生先生这样的一代宗师,他们很早就看出黄帝是游牧民族。汉族作为公认的农耕民族,两位史学巨擘敢于承认本民族的人文初祖是游牧民族,他们的勇气和远见卓识非常人可及。


《夷夏先后说》以著名历史学家傅斯年《夷夏东西说》论据内容为起点,分别从历史人类学、考古人类学、体质人类学、语言人类学进行了反复论证,系统地证明夷夏不仅有东西之分,而且有先后之别。史学文献中的夷族为东亚土著,创造了东亚新石器时代定居农业文化;夏人西来,传播了游牧文化。夷夏结合与转换开创了中国历史,形成独特东亚民族文化传统。
从历史人类学、考古人类学、体质人类学、语言人类学等方面综合考证分析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夷夏混合而成。夷为东亚土著,夏后来居上,夷夏转化是中国上古史上的关键。夷夏同为汉族和少数民族的祖先,少数民族与汉族可以相互转化,因而血脉相连密不可分。同时,中国文化是本土起源的定居农业夷文化与外来游牧夏文化反复混合形成的复合文化,先秦时期华夏文明是”夷夏交织,夷根夏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由夷夏混合而成。




《长子西南呈西周墓地遗骸古DNA研究报告》,有12个古代DNA数据,其中男性七人:4个N1a2a-M128(姬周祖先,不窋到古公亶父共十代均窜于戎狄之间),1个Q1a-Y642(古代戎狄人群),1个C2a1-CTS2428(农牧交错地带人群),1个N1b2-M8146(汉藏语始祖人群),没有发现O类型。毕公高为周文王之子,黎侯也为姬周之后,黎城西关西周墓地和长子西南呈西周墓地的样本也大概率属于姬周后人。西周黎国始封君乃伐黎主将毕公高之子。姬周宗室的Y染色体类型基本上已经确定了,属于N1a2a-M128,从周文王后裔黎国和周文王弟弟的后裔虢国国君中检测到了这个类型。Q1a-Y642、C2a1-CTS24、N1b2-M8146可能是入仕为官,为墓主陪葬。






西伯利亚萨满教巫师人骨十几例,距今5000-7000年,古DNA检测父系N、Q,没有一例C2b。据此推测C2b是1000-1500年前开始爆发,向西伯利亚西部强势扩张,取代了N、Q,便成为蒙古人、哈萨克人的父系主体。N系遗族被迫迁徙到北极圈,幸存至今,演变成雅库特人。”通古斯人“是突厥语族雅库特人对通古斯语族人C2b的蔑称,表现出历史仇怨。




2015年老版本N1c2a-M128,现在改编为N1a2a-M128。西伯利亚考古发现:6300-7200年前萨满教(一)巫师人骨测出的是N1a2a-M128,与姬周Y染色体完全相同。4000年前萨满教(二)巫师人骨测出的是Q1a2a。由此可知,7200年前N1a2a-M128早已居住西伯利亚。9000年前古山东人N1b1是汉族独有的父系基因,即农业定居民族。N1b2集中分布于西南藏彝族群,零散分布于东部沿海,是汉族N1b1的兄弟,合称为汉藏人群。姬周祖先,不窋到古公亶父共十代均窜于戎狄之间,属于N1a2a-M128支系F1998,起源于戎狄游牧人群(阿尔泰语系)。N1a1是西伯利亚原住民。阿尔泰人N1a与汉藏人N1b分化时间2万年了,体质血统差异非常大。


老版本O3-F5,现改编为新版本O2a2b1a1-M117的下游支系O2a2b1a1a6-F8(复旦称之为α6)。O2a2b1a1a6-F8下游支系CTS1642,在藏缅各族中超过20~60%以上的占比。N1b-F2930(包括N1b1、N1b2)也是汉藏人群的奠基者父系类型之一,其重要性仅次于O2a2b1a1a6-F8








根据最新数据,在父系属于 C-F9739 (2019年版本)的用户中,姜姓用户占到了 36.2 %,是姜姓全国比例(0.39%)的九十余倍。推测姜子牙家族最可能是C-F9739的下游支系,共祖时间3000~3500年。到公元前391年,田成子四世孙田和废齐康公,并于前386年放逐齐康公于海上,自立为国君,建立田齐。23魔方分析认为田齐是属于龙山后人O2a2b1a2a1-F46支系。
唐代柳宗元写有政论文章《封建论》,认为分封制度是百害而无一利,这是周朝诸侯混战的根源,周制订的这个政策已经证明是一个政治灾难。周王室的亲戚一旦取得了他们的土地,立刻互相疏远和进行战争,而天子则无力阻止他们。周礼是分封制度的文化基础,贻害中国不浅。孟子曰:春秋无义战。
申侯串通缯、西夷、犬戎等国攻灭西周。周幽王战败逃走,被犬戎追杀于骊山下,直接导致了西周覆灭。太子宜臼继位,为周平王,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周朝八百年实际上是大分裂时期,诸侯国年年互相征战,频频屠杀,死亡人数巨大,远远超过殷商。殷商人祭人殉的主要对象是西部羌人,即使手段残酷,也远不足以消灭羌人。






管仲(姬姓)齐国的宰相,属于C-M407,炮制夷夏对立说,提出尊王攘夷,引发春秋战国争霸称霸,分裂混战数百年,孟子说春秋无义战。










根据23魔方的最新数据,F8年龄6940年,F46年龄9120年,F11年龄9490年,曾经遇到低谷期或者瓶颈期。复旦研究表明,汉族的父系主体基本上是F8、F46、F11这三大下游支系,其爆发时间分别是5400年,6500年、6800年,才开始走出低谷期,进入农业人口爆发扩张时期。六千~七千年前之际,只有少数分支F8、F46、F11成功扩张了,因为他们掌握了先进的耕作技术,在黄淮大平原上进行农业技术革命,实现农业人口大爆发,形成了城邦工业人口,但由于土地占有权和人口过剩问题,向中原及其南北地区分批迁徙,以减轻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在大汶口文化时期,产生战争的社会基础--父权私有制已经形成,向中原强势扩张,形成了龙山文化,覆盖了中原及其南北地区,我们汉族的父系主体O2-M122及其常染血统就是龙山人后裔。
龙山文化以压倒之势覆盖了中原及其南北早先的各个文化区,农业人群大爆发扩张。现代汉民族的父系基因以O2-M122为主体,基本就是5000年前龙山人后裔,在5000年内扩张的农业人口约占汉族人口的50~60%,也就是说中国的农民是本土扩张的,与中国农业的东部本土起源是一致的。不过,汉人兼有C2、D1、N1、O1、Q1、R1a六大类,占有近一半比例,不难看出这些不同来源的Y父系,与3000年以来中国境内的民族大融合的历史状况高度一致。汉族就是以龙山人O2-M122系为主体、由这些不同来源的父系族群融合而形成的。龙山先民O2-M122系在东部族群中经历了快速的扩张过程,并与周围不同来源的Y父系人群融合形成东亚各个民族。


蓝线为仰韶文化遗址分布区,绿线为大汶口文化遗址分布区,红线为龙山文化遗址分布图。龙山文化分布区包含原早的大汶口文化地区,并且比大汶口文化大得多,考古证实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出现了大量黑陶白陶,龙山文化是继承大汶口文化而发展出来的,由东向西发展,覆盖了中原及其南北地区。龙山文化只是占据了仰韶文化区的一半部分,并且龙山黑陶文化与仰韶彩陶文化有根本的区别。



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是夏商周文明的共同源头,中国文明起源于本土东部。

我们需要认真地理性面对这一事实,姓氏基因测试结果同样揭示这一事实:姬周及其同姓诸侯贵族800年,相传祖先为黄帝,出自于戎狄游牧古族,姬姓衍生出众多姓氏,每个姓氏尤其大姓都有众多不同来源父系Y,恰好说明众多融合进汉族的少数民族后来都取了汉姓,因此姬周统治者贵族未必是O2-M122系,也有可能是D1、N1、O1、Q1,由于历史上改朝换代,统治阶级贵族要么被消灭要么逃亡,汉人O2-M122本质上就是农业民族后裔,并非少数贵族后代。黄帝是神话人物,最早记载见于齐鲁典故,据说是姬周及其同姓诸侯的祖先之神。姬姓是中国上古八大姓之一,不是汉族的全部,而是汉族的一部分。
上古八大姓是指姜、姬、姚、嬴、姒、妘、妫、妊。其中嬴姓(少昊)、姚姓(大舜)、姒姓(伯益)、妫姓(大舜)、妊姓(远祖为太昊,出于帝俊)均属东夷姓氏。太昊、少昊、大舜、伯益和帝俊均属著名的东夷部落首领,嬴姓、姚姓、姒姓、妫姓、妊姓等东夷姓氏,Y染色体以O2-M122为主体类型,现在,东夷姓氏O2-M122约占现代汉族的60%。基本上就是5000年前龙山文化先民后裔,在5000年内扩张的农业人口约占汉族人口的50~60%,也就是说中国的农民是东部本土扩张的,与中国农业的东部本土起源是一致的。
既然古代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后,逐渐融合于汉民族,仍然没有改变汉族以O2-M122为主体的永久性格局,但是并不否认汉族是民族融合产物,混有C2、D1、N1、O1、Q1、R1a六大类,汉族未必是血统纯正的民族,不如说是基于血脉和文化的共同基础上形成的。
O2-M122东部起源之地 → 大汶口文化最早进入父权军事等级社会 → 龙山文化统一天下,开创黄河农业文明 → 黄河下游以商周为盟主,诸国林立 → 中原华夏(姬姓姜姓炎黄联盟)与东夷诸国(子姓贏姓太昊少昊)→ 秦汉出身于东夷故乡,拜祭战神蚩尤,统一全中国,我们伟大的汉族从此形成了,奠定了中国大版图的基础。
zxhy 发表于 2023-11-5 01:25:55|来自:北京海淀 | 显示全部楼层
炎帝是一个谱系,不是一个人,初代炎帝是少典氏与女登之子,号烈山氏,部落时代,执行类似蒙古人的幼子继承制,烈山氏不是幼子,不能继承少典氏,成年后带了一部分族人被迁封到姜水一带,开创了姜姓,是姜姓始祖。
    烈山氏发明了放火烧荒,利用烧荒地种植农作物,让自己的部落壮大起来,让烈山氏取代少典氏成为了女娲氏建立的九黎部落联盟的天子,开创了炎帝世系对九黎的统治。
    炎帝烈山氏以羊为图腾。
    炎帝谱系中有好几个传世的名人。
    分别是开创炎帝世系的炎帝姜烈山;发明农业的炎帝神农氏姜农(姜农改羊图腾为牛图腾);取代神农氏取得炎帝天子大位的炎帝蚩尤氏(蚩尤氏是神农氏姜农之后,与炎帝烈山氏一样,因为不是幼子分出了神农氏部落,也是牛图腾,取代了神农氏部落的炎帝大位);尝百草,推翻炎帝蚩尤氏的炎帝神农氏姜榆芒;被姜榆芒推翻的末代蚩尤氏;末代蚩尤氏的儿子,封南岳衡山,收服三苗的祝融氏姜黎;末代炎帝的儿子,投奔了黄帝的四岳氏。
    其中有重大贡献的,炎帝烈山氏(开创者),炎帝神农氏姜农(农业发明者),炎帝神农氏(尝百草,建立华夏部落联盟)姜榆芒,祝融氏姜黎(南征,封衡山,帮助黄帝统一华夏部落联盟,祝融氏是炎帝去帝号后的称号,与炎帝一样都是火正的意思。是五帝之一的赤帝,先天五帝的赤帝是炎帝世系的开创者炎帝烈山氏,后天五帝的赤帝是南岳衡山大帝祝融氏姜黎)。
    至于黄帝,黄帝就一个人,就黄帝轩辕氏,成就就是帮助炎帝姜榆芒推翻蚩尤氏,建立了华夏部落联盟(当时并未统一,九黎分裂成了支持蚩尤氏的三苗部落联盟,不服炎帝姜榆芒的原本九黎东方方伯少昊氏,以及新建立的华夏部落联盟三部分)。
    在炎帝姜榆芒老年后,黄帝受命统领北方方伯风后氏征讨不服炎帝的少昊氏,十年不克,姜榆芒听信谗言,忌惮黄帝,两人翻脸发生了军事政变,黄帝与少昊氏联姻,在风后氏支持下推翻了炎帝姜榆芒。
   黄帝与联姻后的少昊氏统一了北方,又派遣末代蚩尤氏的日子姜黎担任祝融氏南征,封衡山,收服了三苗,重新统一了女娲氏建立的九黎部落联盟原本所统治的范围,开启了华夏部落联盟时代。
   黄帝与炎帝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但黄帝是一个人,炎帝是一个世系,是好几个人。
xingji655 发表于 2023-11-5 01:26:15|来自:北京海淀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邀请。



牛津大学藏 中国周青铜牛首祭祀器

我们是炎黄子孙,炎黄是华夏共祖。
“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
----《国语·晋语》
这是最早记载炎帝、黄帝的史料。
先有炎帝,炎帝姜姓号神农氏。发明用火而得到王位,所以称为炎帝。
从神农起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传位五百三十年。 相传炎帝牛首人身,后人以 牛图腾。



洛阳出土周牛首玉祭祀器

他尝百草,用草药治病;
发明刀耕火种创造了两种翻土农具,教民垦荒种植粮食作物;他还领导部落人民制造出了饮食用的陶器和炊具。
炎帝被道教尊为神农大帝,也称五榖神农大帝。
"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易·系辞下》:
"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遂耕种之;作陶治斤斧,为耒耜徂耨,以垦草莽,然后五谷与助,百果藏实"。《逸周书》
制耒耜,种五谷,奠定了农工基础。耒耜的使用和种五谷,解决了民以食为天的大事,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为人类由原始游牧生活向农耕文明转化创造了条件。
炎帝始立市廛,首辟市场。神农"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周易·系辞下》
治麻为布,民着衣裳。神农教民麻桑为布帛后,人们才有了衣裳,这是人类由朦昧社会向文明社会迈出的重大一步。
作五弦琴,以乐百姓。
《世本·下篇》说神农发明了乐器,他削桐为琴,结丝为弦,这种琴后来叫神农琴。琴发出的声音,能道天地之德,能表神农之和,能使人们娱乐。
削木为弓,以威天下。神农始创了弓箭,有效地防止了野兽的袭击,有力地打击了外来部落的侵犯,保卫了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劳动成果。
制作陶器,改善生活。在陶器发明前,人们加工处理食物,只能用火烧烤,有了陶器,人们对食物可以进行蒸煮加工,还可以贮存物品,酿酒,消毒。陶器的使用,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条件,对人类的饮食卫生和医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炎帝还立历日,立星辰,分昼夜,定日月,月为三十日,十一月为冬至。
炎帝治理天下不望其报,不贪天下之财,而天下共富之。智贵于人,天下共尊之。他以德以义,不赏而民勤,不罚而邪正,不忿争而财足,无制令而民从,威厉而不杀,法省而不烦,人民无不敬戴。
炎帝还是中国教育的始祖。
他教民使用工具,教民播种五谷,教民医药,教民制陶、绘画,教民弓箭、猎兽、健身,教民制琴、教民音乐、舞蹈,还教民智德。可见,炎帝时期,德、智、体、美得到了全面重视和发展

黄帝 本姓公孙。因生长于姬水改姓姬。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
“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易·系辞下》。 “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史记·五帝本纪》
黄帝时代 创造了上古几乎所有重要的发明。
《史记·五帝本纪》说轩辕黄帝的功绩是“艺五种”(“黍、稷、菽、麦、稻”五谷)。
推算历法;兴文字;作干支,制乐器,创医学。
纪时:帝使大挠作甲子,以十天干配合十二地支以纪时沿用至今农历。
数学:隶首作数,定度量衡之制。
军队:风后衍握奇图,始制阵法。
音乐:伶伦取谷之竹以作箫管,定五音十二律,合於今日。
衣服:元妃嫘祖始养蚕以丝制衣服。
医药:与岐伯讨论病理,作《黄帝内经》。
文字:仓颉始制文字,具六书之法。
铸鼎:荆山铸鼎,分华夏为九州
还有 造舟车、弓矢、房屋等。
发明历数、天文、阴阳五行、十二生肖、甲子纪年、文字、图画、著书、音律、乐器、医药、祭祀、婚丧、棺椁、坟墓、祭鼎、祭坛、祠庙、占卜等。
建立国家体制:
实行田亩制,八家为一井,三井为一邻,三邻为一朋,三朋为一里,五里为一邑,十邑为都,十都为一师,十师为州,全国共分九州;
设立官僚体制:
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设三公、三少、四辅、四史、六相、九德共120个官位管理国家
管理官员“六禁重”:
“声禁重、色禁重、衣禁重、香禁重、味禁重、室禁重”,
要求官员节简朴素,反对奢靡。
以德治国,“修德振兵”,以“德”施天下,一道修德,惟仁是行,修德立义,设立“九德之臣”,教养百姓九行,
建立司法:
对犯罪重者判处流失,罪大罪极者判处斩首。。。。。。
农业生产方面:
黄帝之前,田无边际,耕作无数,黄帝以步丈亩,以防争端,将全国土地重新划分,划成“井”字,中间一块为“公亩”,归政府所有,四周八块为“私田”,由八家合种,收获缴政府。
还穿土凿井。发明杵臼,开辟园、圃,种植果木蔬菜,种桑养蚕,饲养兽禽,放牧等。
发明机杼,纺织制作衣、鞋帽、帐幄、毡、衮衣、裘、华盖、盔甲、旗、胄。
制陶碗、碟、釜、甑、盘、盂、灶等。
冶炼铜铁,制造铜鼎、刀、钱币、钲、铫、铜镜、钟、铳。建筑方面,建造宫室、銮殿、庭、明堂、观、阁、城堡、楼、门、阶、蚕室、祠庙、玉房宫等。
交通制造舟楫、车、指南车、记里鼓车。
兵械方面,制造刀、枪、弓矢、弩、六纛、旗帜、五方旗、号角、鼙、兵符、云梯、楼橹、炮、剑、射御等。
日常生活的熟食、粥、饭、酒、肉、称尺、斗、规矩、墨砚、几案、毡、旃、印、珠、灯、床、席、蹴踘等。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