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如神一般存在的人物?

[复制链接]
tq12 发表于 2023-11-4 04:44:36|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s://www.zhihu.com/video/1078823108651282432


https://www.zhihu.com/video/1087210385257332736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春天 发表于 2023-11-4 04:45:21|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金日成。
在《伟大领袖金日成将军举起了枪》一文中,金日成用枪打下了美国飞机
当敌人对准了我们的阵地,正在往下飞来时,将军开枪了。
瞬间,一团巨大的火团,在空中爆发燃烧了,残骸纷纷落下。战士们欢呼起来。剩下的美国飞机惊呆了,他们再也没有勇气继续,纷纷向南方逃跑了。战士们在阵地上,向着金日成将军欢呼。(1)
金日成的生日“太阳节”已经成为国际节日。“据朝中社报道,世界各国人民都早早成立了全国筹委会,庆祝太阳节。”(2)
庆祝太阳节匈牙利筹委会发表《世纪伟人金日成》;
南非金日成金正日主义研究小组和尼日利亚金日成金正日主义研究全国委员会发表《金日成,永恒的太阳》;
庆祝太阳节刚果(金)筹委会发表《2016年4月15日,金日成主席诞辰104周年》公报。公报编辑《主体思想、先军思想的创立人》、《以民为天》、《人民称颂的金正恩》等文章;
马里非洲团结正义党在其网站登载《金日成,光辉的尊名》;
2017年白头山伟人称颂大会瑞士筹委会、瑞士朝鲜委员会和瑞士主体思想研究小组发表联合声明:
伟大的金日成主席是朝鲜五千年民族历史上最受人民爱戴的天降的伟大英雄和解放的恩人。(2)
回顾金日成主席和金正日同志(生平)尼泊尔全国委员会主席、尼泊尔共产党(马列主义)中央总书记梅那利:
人类历史记载了许多名人,但未曾有过像金日成主席和金正日阁下一样,生涯的整个期间乃至逝世后也跨世纪受到世人的无尽敬仰之情和称颂的伟人。(3)
在金日成领导下,“朝鲜人民满腔自豪地把社会主义祖国称为我们的家。”(4)
谁是社会的主人,是取决于谁在社会所占的地位。在朝鲜,人民群众作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要求去进行社会生活。换句话说,人民群众成了政治、经济、国家和社会管理的主人(4)
保加利亚金日成金正日主义研究小组负责人、斯里兰卡自力更生研究会主席赞扬道,朝鲜人民通过实际生活深深体会到对祖国的伟大和感激正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献出全部智慧和热情。人民全心全意拥护的朝鲜式社会主义将永垂不朽。(5)
如今,“金日成少年和成年时代的故事用作学校孩子们的道德教材。在学校,孩子们在他的像前深深鞠躬; 在书店,他的著作占据了书架的绝大部分位置。他的领导活动是北朝鲜庞大的宣传机构宣传的主题,同样也是现代历史博物馆陈列的主题。金日成的领导风格,包括所谓定点指导的全国各地的视察,被虔诚地镌刻在纪念牌和纪念碑上。同样,他的形象通过庞大的宣传机构和教育工具不断地、强有力地灌输给公众 , 金日成已成为表达感情的对象,作为北朝鲜灵感和成就的主要源泉,受到几乎是宗教般的崇敬,在北朝鲜社会的争论中,他的教诲和意见毫无疑问具有权威性和法律性,是衡量是非标准和最终起决定作用的东西。”(6)
朝鲜人民自豪地说:
领袖的思想是团结的基础,一心团结是朝鲜革命最强有力的武器。(7)
以一心团结的伟大思想和力量取得长足进展,以任何人不能仿效的特有的面貌放射光芒的国家,就是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8)
引用文献:
(1)朝鲜课本里的金日成父子
(2)赞美金日成,全世界人民都“操碎了心”
(3)“白头山伟人称颂大会”是一场什么样的大会?
(4)谁是朝鲜社会的主人——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等普通人被推举参政议政的议员,公务员等其他议员大部分也都是工农出身
(5)“朝鲜是牢不可破、不可战胜的,其秘诀在于它是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真正的社会”
(6)北朝鲜对国际共运的理论和实践的贡献-当代国外社会主义问题1985年03期-知网阅读
(7)永恒的胜利旗帜
(8)任何人不能仿效的以一心团结特有面貌放射光芒的国家就是社会主义的朝鲜
西域·骆驼 发表于 2023-11-4 04:45:37|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
国士无双、大国重器、氢弹之父……我觉得这些词用在于敏院士身上,都不足以概括其波澜壮阔的人生,其贡献之卓越,成就之闪耀,已经远远超出了普通科学家对国家的意义。


图 1:于敏仅从一个细节,就能看出他在高层心目中的地位。
我国的最高荣誉勋章是「共和国勋章」,只授予给为中国做出过巨大贡献和卓越功勋的人,截止目前,只发出过 9 枚勋章,其中包括袁隆平院士、钟南山院士以及青蒿素的发明者,中国第一个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女士,而于敏院士是 9 人中唯一以已故身份获奖的人。
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在民间少为人知,知名度远远赶不上他的贡献度。
如果一定要形容他的地位,倒是有一个很好的参考,那就是被写入教科书的「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院士——在他们一起工作时,研究进入某些关键领域,真正负责临门一脚的正是于敏院士。
之所以于敏院士知名度这么低,一方面是因为国家对他的保护,另一方面是因为于敏院士比较长寿,官方对他的公开报道比较晚。
如果不是 2014 年的国家最高科学奖颁奖,恐怕至今都很少有人听过这个名字。


​图 2:2014 年,于敏院士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那于敏院士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在我看来,他是一个世界级的绝世天才。
一、从校园天才到国产土专家 1

1926 年,于敏出生于河北宁河县芦台镇的一户普通人家,他的整个童年笼罩在日寇的炮火之下,国仇家恨让还是孩童的于敏对救国图存有着强烈的渴望。
在一次外出的时候,他和往常一样行走在马路之上,周围人群拥挤,人声鼎沸,可就在这时,一辆日本军车突然横冲直撞而来,险些将他辗轧于车底,这给当时的于敏带来和很大的冲击,也让他立誓「绝不过亡国奴的屈辱生活」。
1944 年,带着满腔的抱负,18 岁的于敏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大物理系,正当他准备大展拳脚,追寻自己的人生理想时,现实却给了他一个巨大的打击——
父亲失业了!
这件事让本就困难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也让于敏的求学之旅布满阴霾,但好在好友的父母在听说了他的困难后,主动提出愿意给他资助,这才让于敏得以顺利进入北大校园。
进入北大之后,虽然并不是数学系,但于敏却对数学有一种近乎疯狂的痴迷,所以,常利用闲暇时去数学系旁听。
而他在数学和计算方面的天赋,也逐渐显示了出来。
有一次数学系组织了一场考试,由于试卷极难,数学系的学生们平均分不足 20 分,最高分不过 60 分,但老师却批改出了一张 100 分的试卷。
这是一张属于旁听生于敏的试卷。
就这样,于敏的大名传遍了整个北大校园,成了那些大家眼中的天才。


图 3:于敏(后排左一)在北大理学院荷花池1949 年,他更是以北大物理系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北大理学院的研究生。他的导师、著名物理学家张宗燧无比欣慰地说:「我教学了一辈子,从未见过于敏这么好的学生!」
1951 年,于敏研究生毕业。次年,美国引爆了世界上第一颗氢弹。
这两件看起来似乎毫无相关性的事件,却因为独特的历史背景,被联系在了一起。
当时正值朝鲜战争期间,美国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反推下节节败退,气急败坏的麦克阿瑟扬言要对志愿军进行核打击,虽然他的口头威胁未必会成真,但原子弹这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存在,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在这种危难的局面下,领导人下达了紧急指示:「原子弹要有,氢弹也要快!」
当时负责原子能相关工作的钱三强和彭桓武,找到了于敏,让他参与相关工作。
可此时,国内在核物理领域几乎是一片空白,相当于敏需要参与的工作,不仅没有导师可以指导,甚至都没有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
他只能一遍又一遍的阅读国际上公开的核物理期刊,从有限的内容中尝试摸索出原子核理论的玄机。
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尝试、摸索、试错,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在不到 4 年的时间里,于敏的研究让我国的原子核研究上升到了全新的高度,他与杨立铭教授合著的《原子核理论讲义》成为了我国第一部原子核理论专著。
他几乎是以一己之力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
1957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日本专家朝永振一郎亲自跑到中国,点名要见于敏这位奇才,和于敏一番交谈之后,朝永振一郎充满好奇的问道:「于先生是从国外哪所大学毕业的?」 于敏风趣地说:「在我这里,除了 ABC 外,基本都是国产的!」
当得知于敏竟然没有任何留学经历,研究完全从零开始之时,朝永振一郎的内心大为震撼,因为这意味着于敏是以一己之力探索出了西方几十年上万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这实在是有点不可思议,即便是见多识广的他也忍不住称赞道:于敏真是中国的「国产土专家 1 号」。
二、临危受命,转向氢弹领域

1961 年,苏联引爆了氢弹「沙皇炸弹」,威力是美国在日本投放原子弹的 3846 倍,震惊了整个世界。
而此时中苏关系已经破裂,这也意味着中国面临着北方强敌的严重威胁。


图 4:苏联沙皇炸弹爆炸想象图而原子弹和氢弹威力的天差地别,也让大家明白,原子弹已经不足以达到核威慑的效果,中国也必须赶紧研发出威力更大的氢弹。
于是在 1961 年的冬天里,钱三强再次找到了于敏,希望他从研究原子弹转为研究氢弹。
听闻消息,于敏首先是感到惊讶和错愕,因为原子弹和氢弹虽然名字听起来差别不大,但实际上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原子弹的原理是核裂变,氢弹的原理是核聚变,自己在原子核领域研究了十多年,眼看就要到了最关键的时刻,现在转行去一个新的领域,实在是个非常大的变动。
而且,一旦接受氢弹研究任务,他的名字和事业也会成为国家的最高机密,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彻底成为人世间的隐形人。
可以说,做这个决定需要莫大的勇气。
但是在经过一番深思,再加上出于大局考虑,他很快就理解并接受了这个调整。


图 5:34 岁的于敏​可是,即便他不在意个人荣辱得失,但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摆在了他的面前——他对氢弹的了解一片空白。
要知道,在当时,不管是美国和苏联,氢弹数据都是国家最高机密,我们除了知道氢弹的当量是原子弹的几百倍以外,对其他任何有用的数据,都一无所知。
更严峻的是,当时的中国仅有一台每秒万次的电子管计算机,并且 95% 的时间分配给有关原子弹的计算,只剩下 5% 的时间能留给于敏用于氢弹设计。
就是在这样极端的情况下,于敏凭借一张白纸一支笔,拿着计算尺,废寝忘食地手动计算需要的数据,进行探索。
终于,在三三年之后,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App 内查看
像椰子的心 发表于 2023-11-4 04:45:45|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有一个兵,叫赵章成,不识字,不懂带兵,只会当一个普通炮兵。
后来,这个炮兵凭着精湛到极点的个人技术,以无可置疑的功勋,当上了开国少将。
在新中国所有的将军中,有不识字的,但不懂带兵的,也从没带过兵的,赵章成算独一份。
大渡河边的赵三炮
赵章成最初属于西北军,在这里他接受了炮兵训练,从一个不识字的农民变成了一个普通的炮兵。
1931年,赵章成所属部分反正,加入了红军。
入党后,这位未来的红军炮神依然保留自己朴素的农民信仰,信佛,不愿杀生。
史书记载,最初加入红军后,赵章成每次作战开炮前,总要对天祷告一番,说自己是奉命开炮,希望死去的冤魂不要来找他。
一路跟着红军长征,一路祷告。
这件事在红军中高级干部中一直传为笑柄,政委们给赵章成做了几年的思想工作,直到长征结束后,才算勉强改过来。
就这么朴素传统的一个不识字的农民,却天生具备惊人的炮兵天赋。
1935年5月25日,赵章成跟随红军来到了大渡河边。
此时的红军,岌岌可危,刚刚喋血湘江,10万人锐减为3万人,损失惨重。
如今前有天险,后有追兵,人困马乏,也基本算是弹尽粮绝了。
当年石达开,就是在大渡河这里全军覆没的。
当时红军的情况凶险到什么状况?
强攻大渡河这种天险,红军一次却只能运18个人过河。


第一船的领队是连长熊尚林,抗战时在晋察冀阵亡。
第二船的领队是营长孙继先,建国后授中将军衔,任济南军区副司令。
为他们提供远程炮火支援的,是赵章成。
这十八勇士到了对岸,被敌人的机枪阵地死死压制不敢抬头之时。
整个红军,只有一架迫击炮还可以开火作战,而且零部件已经在行军作战中损坏,没有炮架,只剩下一个光秃秃的炮筒。
赵章成,只能靠人工手持炮筒来强行发射。
更过分的是,全军上下只剩下了三发炮弹。
要知道,迫击炮是一种滑膛炮,里面没有膛线,射击精准率极低,是一种便携式前线火力支援工具,设计出来就是用以打面积目标的,只有成群发射才有威力。
林彪下令炮火支援。赵章成报告:
只剩3发炮弹了,怎么打?
林彪说:
全部打掉!
赵章成说:
那以后就没炮弹了!
林彪大声喊道:
让你打就打,马上执行命令!现在这一关过不去,哪还有什么以后!
指望赵章成用3发迫击炮弹搞出什么作为,难度相当于让一名士兵用老旧的滑膛枪作战,然后命令他三枪干掉三个敌人。
这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更别说这只是一架损坏的迫击炮,连炮架都没有。
而赵章成利用这三发迫击炮弹,在红军历史上最需要火力支援的这一时刻,徒手扶住炮管,无依托射击,三发全部命中目标,摧毁了敌人的三个机枪火力点。


赵章成神一样的炮击技术,让十八勇士趁机夺取了滩头阵地的工事,并给第二批增援部队的渡河争取了时间,并最终赢得了大渡河之战。
大渡河是翼王的悲歌地,但却是红军的胜利场。
对今天的解放军而言,三发迫击炮一文不值。
但是对当年的红军而言,这三发迫击炮的成功命中,立下的是天大的功劳。
林彪是这么评价赵章成的:
“要象赵章成同志那样,使技术达到了艺术的标准。”
而毛泽东主席,则专门签发并授予赵章成一个非常特殊的“神炮手”光荣称号。
这一幕,被永远的记载入了中国炮兵史和中国军史。


史书上对“炮神”赵章成战斗技艺的评价是四个字:
“人炮合一”
战功不断的八年抗战抗日战争时,赵章成战功不断。
1940年,百团大战关家垴战斗爆发,日军的冈崎大队被八路军包围。
日军占据了一个山头,借助地利,用十几挺机枪组成了一个密集的火力网,居高临下的压制了八路军,借此拖延时间,等待援兵,甚至希望借此合围八路军主力。
为尽快消灭敌军,赵章成带着一门迫击炮和十几个人,来到了敌人山头阵地的脚底下。
在这里,赵章成将炮口调成了88.5度特大射角,不可想象的射角。
88.5°角的炮口是什么概念?
完全垂直于地面,是90°角。也就是说,这门迫击炮的炮弹,发射时近乎于垂直于地面。
稍有不慎,碰到了风向逆转,那炮弹就是直上直下,能把自己给炸了。
但这个位置,是在当时的地形下,唯一可以攻击到日军的地方。赵章成的炮兵阵地和日军的机枪阵地,直线距离仅30多米。
只不过一个在山头上,一个在山脚下,大家隔着一个悬崖。
在这里,赵章成独自操纵唯一的迫击炮,其他所有人都当炮兵助手,全部职责就是给赵章成不间断的送炮弹。
赵章成以每分钟40~50发的速度,超速射击接近6分钟,共发射了240发炮弹,平均1秒半1发。
战后,这支迫击炮的炮管,被打的通红。
在此战之前,全世界迫击炮的最大射角记录为85°角,最大射速记录为每分钟30发。
赵章成一战打破了2项军事世界纪录。冈崎大队被炸懵了,所有的机枪阵地都被炸瘫痪了。
我军步兵趁势突击,一举攻占了敌人的阵地,全歼冈崎支队400余精锐部队。
日军俘虏说,炮弹满天飞,还没搞清楚炮弹是哪来的,人已经死了很多,所有的轻重机枪都被炸成了废铁,日军指挥官根据炮火密度判断八路军有一个迫击炮排或者迫击炮连正在进行齐射。
但实际上,只有赵章成一个炮手和一门炮而已。
赵章成除了打炮打的准,对迫击炮本身的结构,也了如指掌,甚至可以随意改变。
百团大战榆辽战役时,八路军在管头这里碰到了日军的碉堡群,因为迫击炮本身威力小,对藏在碉堡里的日军无可奈何。
为解决顽抗的敌人,赵章成突发奇想,将迫击炮弹拆开,倒出部分炸药,替换成辣椒面,然后用这样的特制炮弹轰击敌人的碉堡。
这样的迫击炮弹,威力更小了,但炸开后,辛辣刺鼻的辣椒面瞬间弥漫了整个碉堡,到处都是红色的烟雾,看起来特别的可怕。
经常使用毒气弹的日军,看到不断向自己靠近的红色烟雾,再闻到那个刺鼻的气味,害怕了。
他们认为八路军对他们使用了毒气弹,吓的屁滚尿流的逃出了丝毫无损的碉堡。


离开碉堡后,日军当然只有一个下场,那就是全军覆没。
4座庞大坚固的碉堡群,在此战中被彻底拔除。
到了1942年8月,赵章成甚至成功改造了迫击炮,将这种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只能曲射的火炮,改造成了可以平射。
可以平射的迫击炮,对日军碉堡的威胁度大幅度提升。
赵章成,等于说是创造出了一种新的大炮。
而他使用的零部件,居然是高粱秆,他用这个东西套住了炮弹,让炮手可以在平射状态下,顺利击发雷管来发射炮弹。
在那个严重缺乏弹药,打一发炮弹都要上报最高指挥官的困难时期,赵章成是当之无愧的红军炮兵第一人,立下了汗马功劳。
解放战争时期的赵章成

赵章成本人的控炮技术天下无双,尤其是迫击炮,到了赵章成手里简直就是神炮。
但赵章成本人农民出身,大字不识一个,只是靠天赋把迫击炮给练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缴获了国民党军大量的重炮,成批量的组建了大量的炮兵部队,曾经视若珍宝的炮弹,也不再那么匮乏了。
这时候赵章成的短板就出现了,他对于重炮特别陌生,学习掌握的速度很慢,而且也不知道如何去指挥炮兵部队,他只喜欢自己开炮。
重炮的威力,自然远远大于迫击炮。
而炮兵阵地的齐射威力,也自然远远大于单人炮手。
所以在大兵团作战的解放战争时期,和其他将帅相比,赵章成并未立下太大功勋。
整个解放战争时期,赵章成未指挥过任何一次小型战役,也未在解放军的炮兵理论中留下任何著述。
人无完人。
但在新中国建立后,不识字又不会带兵,不懂重炮且不会指挥炮兵部队的赵章成,被任命为解放军炮兵副司令员,授少将军衔。
开国少将!
所有炮兵领域的高层,无一人对此任命不服。
因为赵章成对革命的贡献,配得上这个职务和这个军衔。
成为开国少将和炮兵部队里的绝对高层后, 赵章成最喜欢的还是自己的迫击炮。
在多次炮兵比武演习时,已经年逾花甲的赵章成在检阅时经常亲自上阵,教导炮兵们如何开炮。
甚至,是在水中进行无依托空手射击。


不管给多高的军衔,赵章成从不认为自己是官,骨子里依然是一个炮兵。
一直到今天,解放军再也不缺火力的今天。
赵章成发明的一切,依然在中国炮兵部队里流传了下来。
如何在最困难,近乎于什么都没有的情况下战斗,今天的解放军炮兵,都懂。
徒手扶炮管的绝技,全世界只有中国炮兵这里还有人会。


1969年11月,赵章成病逝于北京。
逝世后,赵章成的骨灰被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骨灰堂第一室,和已经去世的国家和军队高级领导人共处一室,待遇远超开国少将。
他的灵前,被人们摆放着两座精巧的迫击炮模型,以此来纪念这位特殊的红军炮神。
资料来源:人民网、新华网
作者:远方青木(ID:YFqingmu)
原文:不识字,不带兵,他仅凭手艺当上了开国少将
leadall 发表于 2023-11-4 04:46:38|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迫击炮神"赵章成:炮弹里放辣椒面,一人打出三个排输出


赵章成原本是冯玉祥麾下西北军一名炮手,此人大字不识,为什么能当炮兵,完全就是因为身强力壮,扛起迫击炮移动疾步如飞。
此人用炮全凭感觉,一瞄一瞥,速射快攻,百发百中,堪称一绝!
"三炮救红军":强渡大渡河的神助攻

1931年,赵章成所属的西北军部队反正,加入红军。


1935年,红军来到大渡河边,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当年石达开的悲剧眼看就会重演。
危急之时,红军十八勇士虽已经到了对岸,却被对方的机枪火力压制动弹不得。
关键时刻,赵章成用仅有的三发迫击炮弹,手扶炮管,无依托射击,结果三发全中,机枪火力点瞬间哑火。十八勇士趁机发起攻击,占领了桥对面的敌人工事。
可以说,没有赵章成的三发炮弹,红军很可能就要覆灭在大渡河畔。于此毛主席专门签发命令,授予他“神炮手”光荣称号。
"抗战奇功":土法生化武器~辣椒面炮弹

1940年9月,百团大战第二阶段,时任八路军总部炮兵团迫击炮兵主任的赵章成,指挥第十三团迫击炮连,攻打位于榆辽公路中段的日军管头据点。


日军管头据点工事是双层夹壁墙的碉堡,异常坚固,我军不能用普通炮火将其摧毁,伤亡惨重。赵章成连夜改装迫击炮弹,将炸药倒出一部分,换成辣椒面,制成20发辣椒面炮弹。
再次攻击时,为了提高射击效果,赵章成率领炮兵连把发射阵地推进到距敌150米处,近距离射击。
一发发特制辣椒面炮弹飞向敌阵炸开,一股股辣气充满碉堡内外,敌人不知是什么秘密武器,以为是毒气弹,纷纷哭爹叫娘连滚带爬地弃堡而出,被我军一举歼灭。在辣椒面炮弹的威慑下,整个战斗不到十分钟,我军以零伤亡胜利夺取管头据点。
六分钟内242发炮弹:一人打出了三个排的输出

关家垴战斗是百团大战的最后一战,此战赵章成指挥带三门迫击炮和十几个战士,悄悄运动到一条断崖下,距敌(山崖顶上)只有三四十米,仰角高达82度极限射击(在此种角度,此种距离射击几乎就是在自杀,因为迫击炮弹几乎是直上直下的飞行,搞不好就把自己炸了)


结果赵章成命令其余六人给他自己不间断供弹,自己用毛巾手扶炮管高速连续射击六分钟,打光了带来的全部242枚炮弹(射击密度相当于三个炮兵排),打完之后带来的三门炮管通红通红。
这一顿炮弹大餐打的山崖之上的岗崎支队瞬间全灭,仅有两人生还,还被俘虏了,据其中一位俘虏说说:
"只见炮弹满天飞,还没弄清有多少门炮,是从哪儿打来的,人已经死了许多,所有的轻重机枪全成了废铁。”
解放战争时期,赵章成的迫击炮特种射击表演是当时延安接待中外记者参观团和外国军事观察团的必备项目。
他在没有瞄准具,卸掉炮架、座钣,只剩下光溜溜炮筒的简陋条件下,指哪打哪,高超精确的射击技术,令观看表演的中外宾客目瞪口呆,有的说“实在不可思议”,还有的说“八路军的迫击炮能直接打中野鸡”。
位居高位,不忘初心:将军参加全军大比武照样拿冠军


新中国成立后,赵章成身居少将军衔,但其操用迫击炮依旧如有神助。
1951年炮兵某部举行比武演习,时任炮兵第二司令员的赵章成端坐阅兵台上观看,其昨夜大雨,场地泥泞,“八二”迫击炮底盘不稳,连发数弹而未中。


赵章成将军一见暴怒而起,跳下主席台,直奔发射阵地,推开炮手,脱解放鞋垫于泥中作底盘,将炮尾支其上,一手稳住炮身,一手取弹发射,首发即摧毁目标,全场皆目瞪口呆,随后掌声雷动。
自此时开始,解放军迫击炮手必练简便射击,即在无观察哨,无地图坐标,无瞄准具的"三无"条件下射击,成就了中国炮兵的无敌传奇
赵章成将军虽然已是解放军炮兵二把手,但是依旧身先士卒。每年必下场亲自教导炮兵学员射击技巧,为新中国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新"炮王"!


由此赵章成堪称中国一代炮神
xiaoliang 发表于 2023-11-4 04:47:31|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韩伟将军一直想为红34师牺牲的战士争取烈士的身份。
据儿子韩京京回忆,他陪父亲见过一个民政部主管优抚工作的司长,人家很客气地说:
韩老,您要求给34师的6000官兵追认烈士,可是按照规定……
韩伟一听拍着桌子站了起来,情绪激动地说:
34师都打光了啊,只剩下我一个团级以上的干部,我上哪去找证明人!

按照规定,总得知道牺牲的战士是谁吧,可是34师都打没了,名字根本不知道叫什么,更不用说追认烈士了。

湘江战役太惨烈了,当地有句话叫“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6000子弟为了掩护红军几乎全部牺牲掉了,大部分官兵都很年轻,永远年轻。

师长陈树湘突围时腹部受伤,敌人把他俘虏了,开心的准备邀功去,陈树湘用手从腹部伤口处铰断了肠子,壮烈牺牲,年仅29岁。

陈树湘师长是一个缩影,许多人牺牲的将士都经历过这样艰难的选择,只不过无人知晓他们的名字,无人了解他们的故事。

福建多地政府后来寻访很久,找到了一些牺牲将士的名字,他们是:
李马子生、俞兰保生、修马金子、朱春秀妹、赖老石头、陈三哩子、戴七子、李四古佬……

这些可能都不算名字,因为家境贫寒,可能父母没给取什么名字,但是这些真实存在的人永远的留在湘江边,融入了这片土地。

后来再不信神仙救世主,若真有神仙救世主,那也应该是李马子生、俞兰保生、修马金子、朱春秀妹、赖老石头、陈三哩子、戴七子、李四古佬……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