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与史实不符,洛阳市隋唐史学会向《长安三万里》发律师函要求致歉,如何评价?怎样看待影视作品的改编问题?

[复制链接]
o111 发表于 2023-11-2 19:08:50|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电影《长安三万里》海报。
澎湃新闻
洛阳市隋唐史学会8月16日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声明:电影《长安三万里》在全国影院公映后广受好评,票房可观,观者众多,产生了广泛影响,为普及历史知识,提高民族文化自信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该影片中部分情节描述与真实历史不符,部分人物身上发生的故事与真实历史不符,极易误导观众,特别是青少年观众,影响历史人物出生地、事发地的同胞感情。为还原真实历史,维护历史人物真实性,洛阳市隋唐史学会委托河南洛太律师事务所,指派璩建伟、邱帅彪、房嘉明、黄璇(实习)等律师组成的律师团队已向制片方发出律师函,要求电影《长安三万里》的制片方、导演、编剧等发表纠错、致歉声明。
洛阳市隋唐史学会要求《长安三万里》制片方致歉:与史实不符,已发律师函_中国政库_澎湃新闻-The Paper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fjord 发表于 2023-11-2 19:09:34|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他们写的这个声明就能看出来,这个所谓的“洛阳隋唐史学会”的学术水平约等于0,叫“洛阳隋唐野史学会”更合适……
声明中的这句“公元744年,李白因为得罪了杨贵妃和高力士,难在长安容身”。
其魔幻程度,就好比在一篇介绍玄奘取经的学术文章中,却写出了“公元645年,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西经,返回长安”,这种《西游记》剧情…



截图于“洛阳隋唐史学会”公众号

“贵妃捧砚、力士脱靴”这些李白的秩事奇闻虽然故事性很强,但任何一个有学术常识的人都应该知道,这些东西只是故事,并不是历史事实
一个挂着“洛阳隋唐史学会”名头的所谓学术组织,竟然会把这种传说故事当作历史事实,再堂而皇之的指责别人不尊重历史事实,简直是搞笑表演。
洛阳网友请注意,你们可能是“洛阳隋唐野史学会”的受害者……

<hr/>
洛阳隋唐史学会所谓的《长安三万里》不符合史实的地方,其实基本都是拿着野史段子在碰瓷蹭热度。
比如所谓的“洛阳相遇”,根本没有任何史料记载,完全就是个毫无根据的猜测等等,这些已经是众所周知了。
《长安三万里》在洛阳路演遭抵制,具体情况如何?但是在他们的声明中,洛阳隋唐史学会暴露出的学术水平之低,实在是又刷新了我的认知,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好意思把自己叫“学会”的?
既然叫“学会”,怎么也应该有一些基本的学术素养,了解一些基本的学术常识吧?结果洛阳隋唐史学会对史料完全没有辨析能力,水平还不如一个普通的历史爱好者,实在是令人笑掉大牙。
如果洛阳网友的隋唐历史知识,都是靠这种水平连业余爱好者都不如的所谓“学会”来普及的话,那恐怕就全都往野史段子这条路上狂奔了……
李白死后,有明显被理想化、神圣化的趋势,而李白征召长安,供奉翰林的这段时期,最具故事性和传奇性,因此也产生了非常多的传奇故事,最有名的就是“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国忠磨墨、力士脱靴”,后世的《李谪仙醉草吓蛮书》《李太白贬夜郎》《隋唐演义》等文学作品,基本都是重点演绎了这几个情节。
其中“力士脱靴”在新旧唐书中都有记载,在《新唐书》中,还记载了高力士向杨贵妃挑拨离间,让杨贵妃和李白产生矛盾的故事。在民间传说中,也基本都是说李白得罪了杨贵妃和高力士,于是不得不离开长安。
但是“洛阳隋唐史学会”好歹打着“学会”的名头,是不是应该对自己的要求高一点?是不是应该体现出一些高于民间传说的学术素养?是不是不应该整天用野史段子来找人碰瓷?
“力士脱靴”,以及杨贵妃和李白的矛盾,虽然在新旧唐书中都有记载,但是传承脉络是很清晰的,都是从野史段子收录而来。
而且在传承的过程中,故事不断膨胀,细节越来越多,情节越来越完整,有明显的加工创作痕迹,包括新旧唐书自己,在记录的过程中也进行了合理化改编。
1、“力士脱靴”最早出自《唐国史补》,说的是李白故意让高力士脱靴,结果刚说完话还没脱,唐玄宗就把李白赶了出去。
2、后来的《酉阳杂俎》,记录的就变了,高力士给李白脱了靴子,但是李白走后,唐玄宗贬低了李白,“此人固穷相”,给高力士解围。
3、再后来的《松窗杂录 》中,情节就更丰富了,高力士因脱靴受辱,于是向杨贵妃挑拨离间,杨贵妃和李白产生了矛盾,唐玄宗好几次想重用李白,都被杨贵妃阻拦。
4、《旧唐书》基本上采用了《唐国史补》的说法,但是进行了合理化改编,因为李白让高力士脱靴子,这是非常侮辱人的行为,正常人的脑子干不出这种事,《旧唐书》毕竟不是野史,还是要考虑故事的合理性,于是增加了一个李白醉酒的情节,“尝沉醉殿上,引足令高力士脱靴”,李白喝醉了,才让高力士脱靴,这样最起码把这个行为合理化了。而唐玄宗也因为李白的这个行为,于是将李白赶走了,“由是斥去”。
5、《新唐书》则是以上各种说法的集大成者,脱靴的情节,高力士离间的情节,杨贵妃阻拦的情节,李白醉酒的情节,全都整合到一块抄进来了,于是形成了这个故事最完整的版本。
从文学作品的角度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故事,很好的表现了李白恃才傲物、蔑视权贵的洒脱形象,非常适合传播,因此在民间也非常流行,有非常高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但不管这个故事的情节后来被补充的多完整,多合理,从学术的角度来看,这就是一个真实性非常值得怀疑的野史段子,应该视为文学故事,而不是历史事实
洛阳隋唐史学会连这种基本的学术常识都不了解,那就是沽名钓誉,挂羊头卖狗肉,打着“学会”的旗号招摇撞骗。
1、李白和杨家的关系最起码是不错的,完全看不出和杨家有矛盾的样子。
李白在天宝十四载写了《为赵宣城与杨右相书》一文,这是赵宣城请李白代他写给杨国忠的。那肯定是赵宣城认为李白和杨国忠的关系不错,才会找李白代写。而李白能应允此事,说明李白自己和杨国忠最起码是没有矛盾的
而且李白在文中对杨国忠一顿狂吹,“伏惟相公,开张徽猷,寅亮天地。入夔龙之室,持造化之权。安石高枕,苍生是仰”,把杨国忠吹的天下无双,如果杨贵妃和李白有那么深的矛盾,李白恐怕写不出这么肉麻的话。
而且从文章来看,李白对官场的那一套是很在行的,都能这么吹杨国忠,又怎么会当众羞辱高力士呢?

2、李白和高力士的记载虽然不多,但是应该没有什么矛盾。
在范传正给李白写的墓志铭《赠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中,对高力士的描述是“仍命高将军扶以登舟”,对高力士是一个偏正面的描述,最起码不是负面。如果李白和高力士真的有很深的矛盾,最起码可以在墓志铭中完全不提这个人。
范传正和李白有通家之旧,又找李白的后人收集过资料,他能在李白的墓志铭中提到高力士,足以证明李白和高力士的关系是正常的
而且高力士的墓碑是找李白族叔李阳冰篆刻的,李白临终前也将毕生作品托付给李阳冰,请他编辑作序。
如果李白真的曾经当众羞辱高力士,高力士又曾经毁掉李白的前程,那我想不明白这两个人为什么又要这样在彼此的墓碑上产生如此紧密的联系……

3、李白离开长安,是被同事妒忌排挤。
学术上都知道,李白最可信的史料,其实并不是新旧唐书,而是和李白有交往的人所记录的一手信息。《旧唐书》的那个“李白字太白,山东人”已经是知名错误了
而关于李白离开长安的原因,李阳冰的《草堂集序 》、魏颢的《李翰林集序 》、刘全白的《唐故翰林学士李君碣记》,这些和李白有深厚交往的人,统一的表达都是“同列者所谤”,也就是被同事诽谤排挤了,其中魏颢更是指名道姓,说这个“同列者”就是翰林张垍。
而李白自己写的关于此事的诗中,也是“君王虽爱蛾眉好,无奈宫中妒杀人”,“众女妒蛾眉,双花竞春芳”,重点突出才高招忌,被人嫉妒排挤,和上述“同列者所谤”的说法是完全一致的。但你说高力士和杨贵妃嫉妒李白的才华,那就完全说不通了,大家根本就不是一条业务线上的。
李白在唐肃宗时写的《为宋中丞自荐表》一文中,回忆了自己天宝初年任职翰林一事,文中说到: “为贱臣诈诡,遂放归山”。注意李白称呼这个排挤自己的人为“贱臣”,虽然肃宗时高力士失势,但在一篇求官的自荐表中,李白也不适合将高力士称为“贱臣”。而张垍在安史之乱时投降叛军,当了安䘵山的伪宰相,最后被叛军所杀,被称为“贱臣”则很合理。

4、李白自己从来没有提到过“力士脱靴”这件事。
李白在离开长安之后,写了大量的诗回忆自己在长安的岁月,屡屡以自己的狂放不羁而自豪,如
归来入咸阳,谈笑皆王公。 王公大人借颜色,金章紫绶来相趋。 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 揄扬九重万乘主,谑浪赤墀青琐贤。
这些诗文,确实很符合李白恃才傲物、蔑视权贵的洒脱形象,但是李白从来没有提到过“力士脱靴”这件事。即使已经说到这些王公大臣要找他来“借颜色”,“来相趋”,也从来没有提到过“力士脱靴”。明明这是一个和这些诗文的风格非常相符的故事,李白从来不提,即使安史之乱高力士失势也从来不提,只能有一个解释,那就是“力士脱靴”这件事根本不存在,并不是历史事实。

以上这些内容,都是些传播已久的学术常识,并不是什么新鲜观点,洛阳隋唐史学会号称“学会”,结果连这些学术常识都不知道,用野史段子碰瓷蹭热度,还好意思指责别人不尊重历史,实在是让人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forevershe 发表于 2023-11-2 19:10:31|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就这还特么天天喊口号搞文化输出?
一天到晚除了举报和聚餐屁事干不了
真要觉得自己牛逼就自己上
别等别人做的有点成绩时跳出来当小丑




日本能把西游记改成《七龙珠》《最游记》这样的作品
搁天朝高低得给你一个屁股歪
稍微有点创新就从棺材里跳出来跳脚
那就老老实实躺在盒子里化为尘土别喊什么文化传播
一边喊口号,一边砍自己人,这么精分的行为也就咱们能干得出
仙履奇缘 发表于 2023-11-2 19:11:30|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许多历史问题没有绝对标答,允许正常的学术争议和探讨。中国史学会也不敢说事事给个标答说别人都是错的,什么洛阳隋唐史学会就能钦定历史真相了?
文艺作品当然允许适当虚构了,四大名著不符合史实的多了。比如三国吴将领朱然是68岁正常死亡,《三国演义》里写成是夷陵之战被赵子龙一枪刺死。朱然老家的历史学会或自称的朱然后人,要不要给作者罗贯中丶出版《演义》小说的出版社以及播放《演义》电视剧的电视台都发个律师函,说人家与史实不符,误导青少年,伤害家乡人民感情?
差不多得了,别丢人了。
wangyi0412 发表于 2023-11-2 19:12:07|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想到这个陈年旧闻了。


文艺创作还是应该有一个宽松的氛围,包容一点,除了违反法律的之外,应该有足够的创作空间。
真要这么搞,哪部作品没点问题?
《封神》算不算歪曲历史?《热烈》算不算宣扬西方腐朽艺术我们的文化自信没有落实到位?现在上映的这几部挨个查都别看了。
whymaomi 发表于 2023-11-2 19:12:42|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影视作品改编没什么看法,对洛阳市隋唐史学会倒有些看法。
洛阳市隋唐史学会真的把自己当作历史、法律仲裁机构了。就算你是仲裁机构,《长安三万里》向谁道歉呢?向洛阳市道歉、向唐史道歉、向唐人道歉,还是向你洛阳市隋唐史学会道歉?
如果《长安三万里》不道歉,洛阳市隋唐史学会真的会起诉《长安三万里》吗?起诉的理由是与史不符,受害人是谁呢?
唉!洛阳市隋唐史学会是不是天天钻故纸堆把脑袋弄坏了?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