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 那些从小学就开始是学霸的小孩子是怎么养的?

[复制链接]
ntljxs 发表于 2023-11-2 08:07:01|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8.9岁的小孩真的对学习有那么自觉吗?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谭志刚 发表于 2023-11-2 08:07:49|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新鲜出炉,我家租客的孩子初二免中考,提前被北大附中录取。
和学霸妈妈聊了聊,倒推出来很多经验!

前下班我刚到家,孩子妈就冲过来跟我说:咱家租客今天跟我联系了,要退租。

我:怎么这么突然,不是连租三年吗?还有一年到期吧。
她:她儿子转学了,去了北大附中。
我:不是才初二吗?还是实验中学的点招班,怎么还转学?
她:对,她儿子是初二,秋天开学才初三,但现在免中考,提前被北大附中录取了...
我:...这也太牛了,这是啥学霸孩子!!


两年前,为了叶女士上幼儿园,我们搬家了。
就把自己的房子租了出去,因为旁边学校多,当时出租的挺快。
好几家来看房,后来定了第一家:孩子上初中,直接租三年。
仔细一问,这孩子不简单,是个妥妥的学霸(只是当时不清楚,是这么厉害的学霸)。
这孩子是被北师大实验中学点招过来的,是奥数竞赛特长生。
小贴士:
外地的朋友可能不清楚,北京的各大超级名校,比如西城区的北师大实验中学、海淀区的人大附中,都有点招班。

所谓点招班,也可以理解为“掐尖班”:学校主动联系成绩最好的那波小学生,无论学籍在哪,只要愿意来,就能跨区录取,名副其实的掐尖班。

只是没想到,她家孩子这么厉害,初二暑假就提前被北大附中提前录取。初三不用上、中考也不用考,秋天直接去北大附中报到学高中课程了。

小升初被实验中学追着要,中考免试进北大附中,目测这孩子只要稳定发挥,大概率高考也是不用高考就能提前被清北复交这类名校。

在北京可以一路名校、一路免试,这真是妥妥的学霸!


我赶紧追问孩子妈:你没多跟人家妈妈取取经吗?这可是个大学霸,咋培养的!?
她:还用你提醒?我连她家孩子睡哪屋都问出来了!这房子我都不想卖了,必须让孩子回去住住!
我:...你真行,封建迷信也不放过。
她:那是,有枣没枣打三竿嘛!
我:其他方面呢,从小怎么培养的?
她:都问清楚了,不过这孩子无法复制,有天赋。我把聊天截图给你,你看完就明白了。

我赶紧认真地看聊天记录,生怕错过一个字。
看完我也真的是释然了:学霸果然是学霸,我家孩子只是我家孩子。

重点信息如下:

1、  学霸有数学天赋,在家自学奥数3个月,希望杯一等奖。


她家孩子是小学五年级才开始学奥数,而且是因为疫情上不了学,在家无聊就自学3个月奥数网课,做高思导引,然后希望杯拿了一等奖,华罗庚杯和迎春杯二等奖。


用她的话说,孩子学奥数太晚,机构都不愿收。但硬是凭着爱好和自学,一样拿到了奥数竞赛奖牌。

2、  孩子对数学感兴趣,虽没学奥数,但是机器人大赛拿了国奖。


她家孩子一直喜欢数学,而且数学成绩很不错,虽然奥数学的晚,但之前一直在上机器人课,2019年获得了VEX机器人大赛国奖,2020年去韩国参加了VEX机器人亚洲锦标赛。

虽然五年级前没上过奥数班,但这个机器人大赛的参赛和训练对她家孩子学习奥数肯定是有帮助,算是触类旁通。

3、  小学考过了PET。




她家孩子英语一直上课外班,小学阶段通过了PET(这个在西城海淀重点小学属于标配,小学毕业基本都考过PET,厉害的考过FCE或者CAE)。

她也说孩子的英语不算是加分项,但幸好没拖后腿。

别的不提,就这三个关键信息,就能看出来这孩子的成长路径基本无法复制:有天赋、有爱好。但从学霸的成长中,对于我这样孩子普普通通的家长也能有一些借鉴和思考:

1、  多尝试,别怕错。

孩子的天赋真不知道在哪个犄角旮旯等着呢!


就像这位小学霸,如果不是疫情在家无聊想学奥数,说不定他闪闪发光的数学天赋就这么被埋没了!(无聊想学奥数,果然不是凡人视角)

我们作为家长,要想发现孩子的天赋,除了平时多观察、多了解孩子,更重要的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孩子提供多接触这个世界的机会,说不定哪一天惊喜就“哐当”砸到我们了呢!

毕竟大多数孩子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哪方面能开窍,师傅领进门这事儿,还得靠咱们家长去给孩子找师傅!

2、  没天赋没关系,别有短板。


一招鲜的奥数没花什么力气,反而是在英语学习上花了不少精力和金钱。

亏不亏?
一点都不亏!

这个小学霸对于语言可能没有数学那么有天赋,但想让孩子被发掘、被看到,一是一科必须拔尖,二是其他科目也得优秀!

恰恰是用大量精力和金钱学出来的英语,没有成为限制孩子发展的短板。

3、  别报着培养学霸的心态养娃。

看完和大姐的聊天记录,我真的有一瞬间的冲动想给叶女士报个奥数班。

但冷静下来之后,理智的选择了放过娃,也放过自己。

毕竟学霸可遇不可求,作为家长,我们一定不要抱着“培养学霸”的心态去养娃,家有学霸的概率太小,咱自己被气死累死的概率太大。



咱们在娃小的时候给孩子提供了开阔的视野,在娃成长的过程中倾注心血,虽然可能娃成不了学霸,但大概率也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

我媳妇儿倒是看得很开,安慰我,咱娃多半成不了学霸,但小小年纪已经是饭霸了!

好歹算一霸!
xzshengli 发表于 2023-11-2 08:08:13|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见过几个从小就是学霸的孩子,他们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今天我们来聊聊“能量”这个话题,家长们都会觉得能量很玄乎,看不见摸不着,但实际上它与孩子的学习密切相关!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量值,它也是不断变化的。
    打个比方,我们每天早上上班时,精神都比较饱满,但大部分人下班时,都会感觉昏昏沉沉,好像身体被抽空了一样。这是因为上班后都是做的降低能量的事,造成精神内耗,比如被上司批评、无所事事胡思乱想、刷手机、做自己不喜欢的工作……
    而晚上睡一个好觉能迅速补充能量,所以早上精神一般都比晚上好。
    再回到孩子身上,大家有没有发现,越是学习好的孩子,他们的业余爱好反而更多,各方面都比较出色。那正是因为他们的能量高,做任何事情成功率也更高。
    能量的高低最显著的表现便是成人的赚钱能力和孩子的学习能力。

    那如何提升能量?答案是:一定要多做提升能量的事情,减少做降低能量的事情。
    生活中,大家可以对一些事情自己来做评判,比如什么也不做胡思乱想最累,甚至到虚脱,这是一种最强的精神内耗。
    对孩子来说,长时间玩一些无意义的电子游戏,一定会降低能量。
阅读、体育运动、户外娱乐、手工制作、绘画、练字……这些对孩子来说都是提升能量的事情。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挖掘孩子的天赋,找到孩子的兴趣所在,可以长期提升孩子的能量。
    平时在生活中,一旦孩子遇到各种问题陷入低谷,要找到能快速解压的方法。
    打个比方,雨轩每次不开心,我就会给他讲他小时候刚出生时的趣事,从小到大,每次一讲这些小故事,他很快就会忘却烦恼,屡试不爽,已经成为一个小小的开关。这方面家长需要细心一点。
    今天想到哪说到哪,希望能给到家长们一点小小的启发。最后文末给大家附上笔记:“30部小学全科纪录片”也是能提升孩子能量的。暑假寓教于乐,既能丰富生活,又可以学习知识,一举多得!
    建议大家先让孩子自己来做选择观看,这更有助于他们的学习吸收。最后,愿孩子们都能过一个有意义又轻松愉快的假期生活!
我是每天分享小学手写笔记和育儿经验的雨轩妈妈,家有小学生,欢迎大家点赞关注哦!














@知乎亲子
wrcong007 发表于 2023-11-2 08:08:23|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妻子自小就是学霸,我还特地问了岳母,怎么培养的,结果岳母的一句话让我目瞪口呆:
我们从来都没管过她,也不懂,因为我们的文化水平还没她高呢。
然后我就好奇的问,那“8.9岁的小孩真的对学习有那么自觉吗?”亦如题主的提问。
岳母答:俺不懂啥叫自觉,就知道整天带他们(我妻子兄妹3个)下地,不下地也忙不过来——岳父常年在外打工,没管过家里——大热天捉虫子,翻地,打药,热的累的他们都快爬不动了,能坐下来写会儿作业在屋里凉快会儿,他们巴不得呢!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哪有什么培养——苦难就是最好的老师!
我曾经说,我这个大学生,那是金钱、毅力、方法、刻苦堆出来的。老婆,你真是天才!没人管考上了本科!老婆笑笑,哪有什么天才?你今年谷雨跟我回家撒化肥去,忙一天你就知道为啥那时候我情愿学习都不愿意下地了。
sun333 发表于 2023-11-2 08:08:50|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大家肯定,本来只是说一点自己的经历而已,所以也没有很系统或者很专业。
我得澄清一下,篇幅有限,肯定不是我全部的学习方式,这里仅仅举了自己怎么完成记忆性目标的例子,其实我也会在自习课时间全神贯注用于理解书上原理,解决难题和归纳整理之类,自习课是我的黄金时间。
我高中学校水平有限,所以我也不是清北的大神,只是普通985而已,看到这个回答下面好几个清北大佬说是天生的,看来这就是我们的智商差距哈哈,所以我只能解释普通智商如何通过学习方法优化,尽量提高学习效率而已。
说我骗回复和凡尔赛的就更没必要了,那对我也没啥意义。
最重要的,请不要简单模仿,因材施教才是根本,例如我的弱点是反应慢,需要对知识进行深度理解才能灵活运用,所以我就不能亦步亦趋跟着老师做作业,我得专项突破。但如果有的孩子学得快,一点就通,但不够勤奋,基础不扎实,那是不是反而得认真对待作业呢?我也不确定,只是提出假设。
我这篇回答本意是跟大家讨论,学习好的背后,可能是其它重要东西在起作用。比如人生目标,热爱生活,意义感,解决问题的思维和能力,专注力等。所以,与其关注我的学习方法,不如将重点放在如何理解孩子,如何激发和保护孩子的意义感,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这些方面。即使孩子不能成为学霸,这些也会让他受益终生。
推荐大家了解一下Carol Dweck的心理学研究,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后者对人的反思和成长非常有用。
近期工作和带娃繁忙,就不一一回复大家了,抱歉啦。
—————————————
看到很多人说都是天生的,或者举例子自己身边那些看起来不学,或者过目不忘的人,我只能说,大部分没有学霸经历的人,都只看到表面。
天生的天才有没有,确实有,但是数量极少。我自己恰好是属于从小别人一直说,我都不学,也学得好的那类人。
比如,我从小学到初中,几乎没有写完过家庭作业,一开始还经常被老师罚站,学期快结束我那本练习册还基本是空的,被老师用书狠狠敲脑袋。
比如,我所有需要背诵的东西,基本同学们没看到我叽哩哇啦的背,但每次老师提问都背过了。
比如,我一直到初三,基本每天放学回去就是运动,看课外书,爬山,画插画,极少写作业,特别爱睡觉,经常是晚上七八点就睡了,别的同学写作业写到十点十一点那种经历,我毫无概念。
我还经常逃课,我妈还帮我逃课,比如快期末考试了,我不喜欢老师的复习方式,我就说我病了,我妈就帮我扯谎。
上课还经常迟到,特别夏天睡午觉的时候,因为我爸妈都不在家,没人叫我,我睡觉又特别死,闹钟都喊不起来那种,我一醒三点多了,我能怎么办。
但是就是这种情况,我基本初中三年都是年级前三,所以老师同学经常说我,不学也能学好。
事实上,只有我和我父母知道,我真是普通孩子,我上课经常听不懂数学题,做题的时候经常脑子转不过弯,反应不快,甚至一些当堂练习,我比我们班的中差生反应还慢。
但是,我又要说了,我有一套强大的学习自我监控和调节能力,我只是降低无效学习,提高有效学习而已。
比如,我父母的理念是,不允许存在任何没有解决的书本知识,所以,如果我有不会的知识,我会买很多辅导书去钻研,并且找各种与这个知识有关的题目来做强化练习。这种思维是非常有用的做题家思维,因为,中考高考都是围绕知识大纲命题的,不会超纲,很多高难度题只不过是基础知识基础题目的变式而已,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恰恰就是非常重视基础的人。所以我从来不跟老师在期末搞题海战术,包括高考最后两个月,我也离开学校自己复习的,因为他们的战术里面有一些我不需要解决的问题,我有我需要解决的问题。
然后同学们看到的是,我不写作业,但是我虽然不写全部的作业,每天的作业我都会看,会的题目我不写,不会的题目我都会认真做。
还有同学们说我不背东西,就如下文我说的,我会利用各种零碎的时间完成背诵任务,比如我放学回家后运动,爬山的时候,就是我一边背诵的时间。
不仅如此,我每天晚上都会对自己一天的学习进行复盘,这种习惯一直到高中都是如此,别人下课脑子是空的,我其实在看起来没学习的时间,脑子一直在想学习的事情,比如我会在睡觉前,给今天学的各科知识在脑子里构建概念图,在脑子里再完整背一遍古文,在脑子里构建一下今天学的地图,等等等等。
不仅如此,我第二天还会再对前一天学得东西滚雪球复习,第三天又把前两天学得东西滚雪球复习,还会把前几天学的东西再进行联系,比较,分类等,所以我根本不需要老师抽查我背得怎么样,我比他要求的更进一步。别人看的是我没有拿出半小时,一小时专门背,但是我是每天一有机会就在脑子里复盘,都背过很多遍了,当然比他们背完一小时,结果后面又不复习记得扎实了,心理学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了解一下。
不否认天才的存在,只以我自己举例子,也许你看到的很多学霸,只是比大部分人会利用时间,会高效学习而已,这不是天生,是因为我父母就是这样的人,言传身教。
这种思维和学习力本身也是文化资本的一种,其实是会代际传承的,有时候它甚至已经成了我的自动化的人格,比如我现在也有女儿,当我女儿玩一个叠罗汉的玩具没有耐心的时候,我会假装自己也是磕磕绊绊地叠上的,然后开心地大笑,鼓励她像妈妈一样再试试,我女儿就会在那里专心玩这个玩具直到她掌握技巧,这个过程她的耐心,专注力,解决问题的思维,不怕挫折的心态,其实都是我们的一种言传身教和引导。
你说我妈怎么对我不写作业还逃课这么放心,因为她跟我和我老师达成一个协议,只要我考年级前十,就可以不写作业,所以,为了我的闲暇时间,我动力十足。
虽然我妈妈看起来对我很放任,但是其实她是非常了解我的,就像我下文说的,我父母和我一直保持着交流对话良好沟通的关系,所以,她对我的教育方式,其实是基于对我的观察和理解之上的因材施教。
所以,她不是真正的放养,她其实对我很细心,不妨问问有多少父母有耐心每天都跟孩子好好聊天,有多少父母能具有同理心地去看待孩子遇到的各种问题。
所以,不要简单模仿,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也不应该是千篇一律的,要基于对他的理解和观察。
正如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赫尔巴特所说,“心理学绝不能代替对儿童的观察,因为个性只能被发现,而不能由心理学推断出来。”
父母对子女最好的教育,一定是始于观察,对话,同理心和爱。
———————————————
幼儿园平平无奇,因为没有上过各种兴趣班,自由发展,因此唱歌跳舞画画都技不如人,但是从小爱看书。
小学班级前十。
初中基本维持年级前三,高考年级第二。
目前博士研究生学历。
不知道有没有资格说从小到大是学霸。
但确实在学习这方面,没让父母操过啥心。
总结一下我爸妈的养法。
1.他俩自己是非常有理想的人,所以从小耳濡目染认为,人这一生应该做有意义的事,有意义的人生是幸福的。
举个例子,我父母在家经常看书,所以我从小就爱看书,什么书都看,嗜书如命。
我母亲是医生,那时候在单位要晋职称要考试,所以在家里经常是一边洗衣服做饭一边背英语,这种习惯我从小耳濡目染,并且会用到自己的学习历程中,高中我基本随身带各种需要记忆的小抄,记忆性的知识从不占用自习课这种黄金时间,就是深受我妈影响。
2.允许我失败,但是失败的时候会帮助我找原因,让我尝试解决困难的方法和策略。
例如,我爸妈很少辅导我功课,但是如果我考试考得很糟糕,他们会帮我反思,问题出在哪里,让我去思考和尝试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这种思维一直贯穿我学习的整个过程,越到高年级作用越大。
例如,我高中英语阅读理解觉得做的不好的时候,我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去复盘自己存在的原因,一一尝试突破,虽然过程很曲折,但是两个月后,英语成绩终于从130突破到140,英语阅读理解题目开始变成我的强项。很多其它科目都是如此,当别的同学都跟着老师的脚步亦步亦趋的时候,我在对自己专项突破和强化,所以高中我的成绩一路向前。
长大后学了心理学,我才知道,我父母教会我一种最难能可贵的认知能力——元认知。
且这种认知方式,不仅对学习,对生活各个方面,都很有价值。
所以有时候我看一些家长,孩子成绩排名一下降,就如临大敌,孩子的目光总是盯着自己的排名,我就觉得很可怜,因为,他们不明白真正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而仅仅将目标投向外在。
3.保护我的求知欲,尊重我的爱好,保护我对生活的热情!
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
我母亲对我最大的教育方式,就是理解我,尊重我。从我小学开始,每天回家她都跟我聊天,就是我和她一起一边干各种家务活,一边聊天,聊学校,聊人生,聊社会看法,什么都聊。
比如有一段时间,早恋问题困扰我,我母亲就跟我聊她小时候男女之间懵懵懂懂的感情,聊长大后自己对爱情的看法,我初中早恋,他们没有制止我,而是分享自己的爱情经历,让我明白,爱情的发生在这个年纪是自然而然的,那是一种我们对优秀异性的好感,但是如果我们想要有好的未来,我们就要一起努力,而且无论男孩女孩,都要有更好的自我,才能有好的爱情。
而且我母亲还会对我进行安全教育和性教育,本身她是医生,就比较懂,所以,我虽然恋爱谈得早,但一直都没有耽误学习,同时我一直非常非常重视自己的安全和健康。
除此之外,我从小的想法和决定,他们都会认真倾听,认为有价值的,会非常支持我,例如各种兴趣爱好,例如各种对话和意见,他们不把我当无知的孩子,因为爸妈都很忙,每天晚上的晚饭就成了我们家交流的时间,我真的太喜欢我们家的晚饭时间了,晚饭我们一边吃一边聊天,有时候看了新闻还会讨论时事,有时候我会跟他们讨论我看的书和学校的人事,有时候我爸妈会谈论他们的工作,晚饭有时候吃一两个小时才结束。
除此之外,最最最重要的是,他们保护我对生活的理想和热情!
我一直认为,一个对生活有理想的孩子,是差不到哪里去的,但是,很多孩子的理想和热情,早早就被家长打击没有了。
我爸妈非常重视我是否从小有自己的生活目标和职业目标,比如,我小时候因为对教育有很多思考,我就想当老师,我妈会跟我一起去思考当老师是什么样的,需要哪些技能,需要达到什么学历,所以我从小学习就不觉得是给我爸妈学的,我就觉得是为了实现我的理想。
高考的时候,我妈问我,如果你考得不好,去不了理想的学校,你有什么打算?
我说,我还对服装设计感兴趣。如果考不好,我的成绩去个专科学服装设计没问题,我可以开个服装店。
虽然现在看起来很幼稚,但是我妈说,好,有事情做就好。
然后我就毫无心理负担地去高考了,紧张的情绪大大减少,因此发挥也特别好。
我总结我爸妈的养法,就是看起来放养,但是其实事事关心,这种关心是基于对我的观察,因材施教,对我的尊重和理解之上的因势利导。
最重要的一点,是让我知道,人生只有一次,要努力实现这仅有一次的生命,无限的潜力和意义。
长大后,我的专业就是教育学和心理学。
我终于知道,我父母在做的,无非是说明,教育一个孩子,最高的形式,就是激发一个孩子原本的生命力!
qidi 发表于 2023-11-2 08:09:16|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我曾经工作的那个学校,五六年前有一个考上了清华大学的男孩。
那所学校地势偏远,教育资源落后,所在的城市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补习班。而且那时候在线教育也不像今天这样发达。所以他真的是全靠自己的聪明才智。
后来学校曾经单独采访过他,想要了解他的成长历程,给后面的学弟学妹做一个榜样。
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他小学的时候有一个爱好,就是在家里的电脑上用谷歌地图看世界各地的街景。
初中的时候他的爱好变成了在作业本上画城市规划图,给城市做布局,设计各种功能。
到了高中,他往往几句话就能把别人费了无数口舌还解释不清楚的东西总结出来。
在采访中,他分明地展现出一种对世界的热情与热爱。这是一种即使经历了高三的书山题海的重重围困也依然未被磨灭的生机。

我曾经在自己的朋友圈介绍过这个男孩,因为我的朋友里很多新爸新妈。
其实所有的孩子来到这个世界,都是带着好奇与热忱的。
但是渐渐的,有些热忱消失了,有些则茁壮成长,成为了心灵的养分。
这个男孩读小学的时候,网络还被广大老师和家长视作“毒蛇猛兽”。
而他每天开着电脑去研究那些在小城市的爸妈看来莫名其妙的东西时,他的家人不但没有阻止他,反而很认同他的这种热情。
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倘若他的爸爸或者妈妈因为自己生了一个天资聪颖的孩子,觉得如果不每天用各种超前学习的知识把时间填满就是浪费了,于是一看见他“玩儿电脑”就一声暴喝:“快去学习!”
那么他将会在极小的时候就遭遇“感情的挫折”。

无论如何,考上清华北大都是极小概率的事件。
但是一件热爱的事物可以让孩子产生深度观察和思考的兴趣,让他比同龄人更先一步地走近这个世界。这种“更先一步”在我们高中阶段,被称作“灵气”。
如果某一届的种子选手有灵气,那么我们基本心里有数,这届高考很可能能创辉煌。
如果没有,那么基本只能中规中矩。

在教育变成了“军备竞赛”的今天,我也不好说宝爸宝妈们从孩子很小就开始鸡娃到底是对是错。
但是一旦进入高中,其实基本上所有小学和初中学习的内容都必须归零。
“归零”的意思是,你必须全部忘掉,从头开始。否则很可能对高中的学习造成干扰。
那么,之前九年的意义在哪里呢?
就在于,把所有的知识都忘掉之后,所剩下的那些东西。
专注力、思考力、对知识的兴趣、对自我的要求……以及最重要的,对世界的热忱。
其实各学校所欢迎的优秀少年人,也就是这样的人。
这种东西也许有天生的成分,但总的来说,开明豁达的父母也要起到很大的作用。

重点:


  • 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体会孩子对某件事物的热爱,或者和他一起热爱。
  • 尝试着为他的热爱提供方便,比如带他去看相关的纪录片,去实地感受,去了解这一行有趣的前沿发展。
  • 无论学任何知识,孩子学习知识时的心情和状态永远比知识本身更重要。前者决定了他对知识的感觉。具体知识的学习如果成为了孩子心目中的“酷刑”,那么无论眼下成效如何,都是很难走远的。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