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比》:一场娱乐化的女性主义的电影

[复制链接]
asdf1024 发表于 2023-8-3 11:20:34|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观影前我以为没啥人会来看这部电影,但意外地发现来看这部电影的人还是很多,大多数人女生,男的来看也是成双结对的来,只有我一个男自个来看。听说《芭比》是女性偏好的电影,认为不适合男人观看。幸好我不要脸,不觉这算什么事情。我觉得《芭比》是多少有些观影乐趣在里面的电影。
<hr/>观影前我们要和影片形成一个共识:既芭比乐园是真实存在的,并和我们所熟知的世界形成了镜像对比。芭比乐园是个女性主导的世界,女人是总统,是作家和物理学家,而男人单纯无脑痴迷芭比的背景角色。如果你问起他们,他们连自己住在哪里都不知道。在芭比乐园里,女性主宰一切,男人是其附属品。这就是别人讨论最多的对男人冒犯的地方。


1、这是女性的女性主义的电影。
它关注了女性的困境:女性被社会中的他者所定义,而这些他者是男性、资本,还有消费主义,它们捆绑女性就是为了让其服务于男性,为资本谋利,和消费主义存继。
影片从致敬《太空漫游》开始:女孩的玩偶由婴儿变成了性感的现代女郎,游戏从扮演称职的妈妈变成了对成年女性幻想的演绎。游戏好像进步了,但不过是从一场骗局转入另一场骗局罢了。
所以正片开始的芭比乐园生活,芭比是总统,是作家,是物理学家,芭比们每天晚上都要进行一场派对,她们总是欢声笑语充满愉快。这非常不是真实的。所以芭比乐园只有沙滩没有水。


因此真实是某种冒犯,芭比(罗比版)说到“死亡”议题时音乐也戛然而止,其他芭比们目瞪口呆。
芭比(罗比版)在发现自己能够平足落地后慌张地想要得到修正。她找到了怪人芭比。怪人芭比给她一个《黑客帝国》式的选择。芭比(罗比版)需要到现实世界找到自己的真人伙伴。
芭比(罗比版)来到现实世界,开始遭遇“残酷”现实的打击。
这里没有她认为的优秀女性,自己成为男人凝视的客体。即便顺利接近了自己认为的真实伙伴萨莎,还被她倒打一耙。
萨莎说芭比无非是件玩具,是社会提供给女孩子的幼稚幻想,实际上是灌满了男权、资本和消费主义恶臭的控制工具。少女萨莎说,芭比(罗比版)就是法西斯。
芭比(罗比版)落荒而逃。


这是电影的第一层解读:芭比本身无法摆脱的被凝视被客体化,有来自男性的(脸蛋漂亮身材高挑的性对象),也有来自女性的(独立自主有闲娱乐的浪漫幻想)。也是资本迎合人性所创造起来的玩具市场,后来悄然成了女性应当具备的标准模仿。
让芭比(罗比版)没有想到的是,真人伙伴却是萨莎的母亲。
最后也是借由母亲的口道出女性存在的困境:社会给女性提供了一种自相矛盾的女性标准,却不言及对于自我探索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即便有,也是虚构一个芭比乐园似的幻想,女性在这里可以轻而易举地成为总统,作家,或者是物理学家。在这个芭比乐园中,只要心想就可以拥有任何身份,其实是一种欺骗,好像被安排好的美好世界里,我就可以得偿所愿一样。因为它不提供可能性的思考,存在的烦恼,以及自我定义的选择。


2、这也是男性的女性主义电影。
电影里另一位重要角色就是肯(高司令)。在电影中中,肯是一个恋爱脑。他的存在意义既是芭比们对于男性的凝视(光鲜亮丽,八块腹肌),也是芭比们凌驾于男性之上的权威标志。在芭比乐园里,肯是不可能和芭比(罗比版)夜晚独处的,也是不可能坐到芭比(罗比)的副驾驶车座上的。
因为芭比乐园没有给肯们(男性)安排地位。
在肯(高司令)来到现实世界后,肯发现了一个男性规则的社会和一种父权制的概念,他像小孩子撞见迪士尼乐园一样兴奋。


他神经大条地以为只要有男性这个身份就可以成为投资银行家、沙滩救援员、医生,甚至是任何地位上的人。理所当然,这些人都拒绝了太多申请。
肯只能把这套规则和概念带回芭比乐园,把芭比乐园性质反转掉。让它变成一个崇尚男性力量和男性兴趣的地方,让芭比们变成了男性的附庸。
芭比(罗比版)带着真人伙伴葛洛莉亚及其女儿萨莎回到芭比乐园时,这里彻底大变样。
肯(高司令)已经准备好用这个新世界反击他的芭比(罗比版)。
在父权制的洗脑下,芭比们彻底沦陷。起初,肯想跟芭比独处,但芭比一直以每晚都是女孩派对为借口拒绝他。现在反过来,肯对芭比说,这里每晚都是男孩派对,没有芭比的位置。
赤裸裸地报复。


意识到情况不对劲。真人伙伴葛洛莉亚和女儿萨莎决定帮助芭比们。
这一段很有意思。她们勾起男性的优越感,让肯们滔滔不绝地称赞《教父》,或者教授电脑、打高尔夫和弹吉他。让肯们沉浸在男性魅力的自我意淫里,然后格洛丽亚一个个绑走芭比们,并三言两语地点唤醒她们。
肯们本来想通过大选来巩固定位,但芭比们的操纵下互相大打出手(芭比乐园的大战精味百分百)。
就这样肯们错过了大选,芭比们成功夺回芭比乐园。
看起来滑稽又荒诞。
肯(高司令)说最有意思的话是:“当我发现父权制跟马没有什么关系,我就没兴趣了。”父权制提供给他一个误以为可以翻盘的机会,但实际上父权制只提供给他一个假象,现实反而是另一回事。
父权制没有完成肯的理想(得到芭比的关注),只是让肯在这个破烂的概念中虚假地维护自己的尊严和优越感罢了。
这是电影的另一层解读:被操纵不仅是女性,连男性也是如此。他们如此脆弱,只能靠着父权制思想苟延残喘。殊不知,他们假惺惺的表演也许只是在认同社会给他们灌输的男性标准行为。但这往往容易把人带偏。


3、这是寻求一场自我存在意义的电影
电影讲述了一只芭比(原谅我这么说)的觉醒,她从一个梦幻的乐园里出来,起初只是为了寻找回到正确位置的方法,在遭遇了现实的打击后,她看到被他者定义的人生(刚开始的自己和后来的肯)是多么荒谬,多么不可理喻,和无法接受的。
在这个过程中,个体自我意识从模糊逐渐清晰起来。
她看到了芭比的困境——一种是被精心包装起来的芭比娃娃,一种是父权制鼓弄下的无脑女性,她看到了自己所拥有的选择权被悬置起来。完成蜕变,芭比从一只娃娃变成一个人。
影片最后,芭比娃娃创始人跟芭比(罗比版)的对话来呼出一种答案:
就是要自己拿回自己的选择权,不在在乎别人的定义,不在依附于别人的给予,全然地做自己。
影片最后,芭比去看妇科医生,既是如此。


4、《芭比》最有趣的地方在于它完成了自己对自己的反讽
《芭比》是有讽刺意味的电影:它嘲讽男性自以为是的优越感,拿着父权制的残渣保存尚未丢失的脸面,自欺欺人还以为辉煌永存:它又嘲讽女性被资本主义商品化的属性,她们不仅还丧失了自我定义权,还让一群由男性高管组成的公司来制作芭比娃娃。
但这电影绝不反对资本。
影片中,真人伙伴葛洛莉亚向老板推荐了忧郁芭比款式。老板本来一口回绝,但销售主管一说销量暴增,老板立马接受。
只要销量好,态度即刻转变。
同时这电影绝不反对娱乐。
老板被芭比(罗比版)问到的女性员工问题。老板开口就是我们有优秀的女性员工,我们有所有性别的厕所。然后老板和其他男性高管们在粉红色的高层会议室里激烈地讨论芭比娃娃的意义。
因为电影知道,迎合政治正确,但调侃它才更有娱乐性。


又如芭比(罗比版)说自己不好看时,电影画外音自带吐槽:你这样说,观众相信吗。
电影借此和观众完成一种默契:大家都知道《芭比》本身就是商业也电影,它于要让观众满足女性主义自我实现的期待,又能让人甘愿掏腰包,达成资本赚钱的目标。
真叫人恍惚,电影到底是成功完成了一场女性主义的宣传运动,还是它只是跟观众们完成了一次身心愉悦的娱乐活动呢。
总之,好精明的资本啊。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