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作为仅有的三个汉藏语系国家之一,为什么中国人对缅甸毫无兴趣去了解?

[复制链接]
lovess217 发表于 2023-11-1 07:42:51|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缅甸作为仅有的三个汉藏语系国家之一,为什么中国人对缅甸毫无兴趣去了解?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asdsf 发表于 2023-11-1 07:43:38|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主要谈观点和方法。
一言以蔽之,语言谱系是一种对于日常生活而言没什么用的概念,在族群、国际关系等研究中起到的辅助作用也很有限,如果某个国家没有足够有意思的文化输出,那不太可能让一般国人产生多大的兴趣。——这个问题其实答完了,下面开始扯,历史上的联系不足同样也会导致现在没有存在感。
作为一个比起“汉藏语系”更喜欢称呼“跨喜马拉雅语系”的人,看到题主对于(至少是纬度上)喜马拉雅山脉以南的最大汉藏语——缅语有那么强的关注,感觉还算挺稀奇。而题主用到了“三个汉藏语系国家之一”这种说法,想必指的是(不考虑海外族群且)全国层面通行某汉藏语作为官方语的国家,也即中国、缅甸、不丹三个,新加坡出局。然而我在下面的回答里也提过,如果真的要对汉藏语系整体感兴趣,不应该忽视印度东北尼泊尔庞大的汉藏语规模,如果纯按语种数量来说(不是人口),印度才是第二大汉藏语国家,第四的尼泊尔和第三的缅甸其实差不多,都远远大于第五位的不丹。假如真的要心系广大汉藏语系族群,也应当把比如印度那加兰邦、曼尼普尔邦、米佐拉姆邦、特里普拉邦、锡金邦(虽然被尼泊尔语大幅稀释了……),以及尼泊尔靠北靠东的地区等等全部算上吧。
汉藏语系国家只有中国不丹缅甸吗?况且,语言谱系确实是一种有效的把不同族群联系在一起的工具,但同样应该注意其适用范围,这一点非常非常容易被没有系统性了解过历史语言学的人误会。在语言学上通常依次会有三类扩张:口语>文字>手语,这里仅看前两者即可。
汉藏语系作为一个7000年历史、语种数全球第4(基于 Ethnologue)的超大语系,语言(口语)扩张过程往往早在有史记载前就已完成,而1000年就能让一种旧语言分化成两种完全无法互通的新语言,不同族群间也早就丧失了对彼此的认同感。然而在现代语言学兴起之前,探明两种(空间距离遥远的)语言的谱系关系非常困难,尤其是汉藏语系这种内部差异极其悬殊的语系,如果没有受过现代意义上专门的历史语言学培训,很难发觉哪怕是跨语支层面的联系,自然也意识不到上百上千年前出自一家。当然就算得出联系,比如和汉藏语系的演化历史和语种数都接近的印欧语系,学者也早早得出了拉丁语、希腊语、梵语等的同源关系,不过……也并不妨碍英国殖民印度,难道因为祖上同源就仁慈地不去敲骨吸髓了?哪会考虑这个。
作为文字记载相对悠久的亚洲,研究族群关系时真正应该利用的语言学证据是文字。由于文字传播本身就意味着当地存在一个较强的文明中心向周围辐射,包括汉、拉丁、婆罗米、阿拉伯等大型文字传播中心(未必自源)都有着远强于几个大型语系上千年前扩散时的社会发展水平,所以文字谱系相对于语言谱系而言,是一类年代更晚、影响力更强、更能奠定现代格局的传播路径。缅字属于婆罗米系南支,婆罗米字母源自印度,而婆罗米系文字的传播背后往往意味着印度教或佛教的传播,缅甸目前也正是佛教人口占绝大多数。因此,缅语地区从历史上来看确实就和汉语核心地区的联系比较弱,相比之下汉地则和属于汉字文化圈的日语、韩语、壮语等等的联系相对更强——尽管这三者都不是汉藏语系,但语言谱系在文明的联系上起到的效果相当微弱。


最后再提醒一点,如果对“了解汉藏语系使用范围”的伟大主题感兴趣,不妨思考两个问题:作为一种发源核心地区在黄河流域的语言,汉语是怎么扩展到如今那么庞大的范围内的,以至于拉上藏语以后直接可以代表语种数450多的整个语系了?为什么汉语处在汉藏语系中最外层的位置(见下),一些可能更早分化的支系,或是与汉语关系更加接近的语言到哪里去了?
汉语跟藏语的分化时间大致在什么时候?如果把时间推前到汉语依旧主要在黄河流域使用的年代,从长江流域一直到今天地缘政治概念上的“东南亚”,可能广泛分布着南亚、仡台(壮侗)、苗瑶、南岛语系等等的使用者,当然应该也包括很多汉藏语。随着汉语上千年的向南推进并取代当地语言,汉化的地区已自然而然地并入了版图的一部分,而现在包括缅甸在内的现代所谓“东南亚”,则正是那些汉化实在难以触及之处(越南除外,也以此为界线),那里往往受印度影响更大,并以使用婆罗米系文字为标志。
那么回到标题:为什么中国人(我加个“多数”吧)对缅甸毫无兴趣去了解?大概可以说,因为历史上更有兴趣去了解的地方,都已经变成同胞了。
zhuotaijiafang 发表于 2023-11-1 07:44:08|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以偏概全。
“中国人”,还有下面一些回答提到的“汉人”,都是超过十亿人口的概念。仅靠“我看见”“我感觉”就得出结论“全体中国人”“全体汉人”都是“对缅甸毫无兴趣去了解“,这种描述是完全不符合整体事实的。
我作为汉室祁姓刘氏中山堂嫡支宗亲,就在基于汉藏语系兄弟姐妹同胞情的想法驱动下,非常深入的去了解缅甸以及印度东北各邦缅语支、佐米-那加语群、萨尔语群各群体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
汉藏语系各语起源于原始汉藏语,那么原始汉藏语又起源自哪里?
能否用汉字来书写汉藏语系下的所有语言?
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各南亚国家,分布着哪些讲汉藏语系语言或接近东亚体征的民族?
有沒有SOV型的孤立語?
如果汉白语族像其她一些汉藏语一样发展为强制主宾谓词序+名词后置格助词黏着语法,现代汉语会是什么样子?
汉语是如何从主宾谓(SOV)转到主谓宾(SVO)的?
印度米佐拉姆和缅甸钦邦的原住民算是同一个民族吗?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我希望为能为缅彝语群、羌纳西语群、佐米-那加语群、萨尔语群兄弟姐妹生活改善和文化保护多做一些贡献。



汉藏缅彝钦萨姐妹全家福


另外,再详细讨论一下另外一个答案提到的缅人进入缅甸时间较晚的问题:
狭义的“缅人”群体进入伊洛瓦底江中下游和阿拉干地区的时间确实比较晚,在公元800年前后才从伊洛瓦底江上游南下进入伊洛瓦底江中下游和阿拉干地区。
但是藏缅语族,包括其中缅彝语群,进入伊洛瓦底江中下游和阿拉干地区的时间实际上都并不晚。
考古显示公元前1000年时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下的佐米-那加语群、萨尔语群、缅彝语群的群体,就都已经进入伊洛瓦底江中下游和阿拉干地区,并在公元前500年之前,他们已经建立大量农耕国家,成为了伊洛瓦底江中下游和阿拉干地区的主流人口。
公元前200年汉朝的汉语文献也记载了伊洛瓦底江下游当地存在统称为“骠人”的多个国家,祖先与华夏一样同为“先羌”群体。
现代考古在当地发现公元后200左右的婆母米系字母的“骠语”篆刻,证实同时当时同时存在几组萨尔语群语言和缅彝语群语言共同在伊洛瓦底江中下游广泛使用,都被认为是“骠语”。
公元1世纪开始,哀牢山南部的南亚语系的孟人受周边藏缅语族,影响逐渐农业化,并在2-7世纪之间逐渐向南入侵伊洛瓦底江流域,建立了一系列孟语国家,孟语一度成为伊洛瓦底江中下游当地当地上层语言,但孟国平民以及伊洛瓦底江流域抵抗住孟人入侵保持独立的国家仍然说“骠语”。
随着晋以后逐渐打破了汉朝建立的对西南藏缅语族地区的统治和对藏缅语族精英的分封制度,云南地区的缅彝语群独立建立新滇国、南诏国、大理国等一系列国家,南诏中期以后,作为南诏核心群体一部分的现代意义的缅语群体开始进入伊洛瓦底江中下游。同样作为南诏大理核心群体一部分彝语群体则大量进入哀牢山并分支出傈僳、哈尼等彝语支南组语言群体,在其挤压下哀牢山南部的侗傣语群体也和缅语群体一起南下。
现代狭义意义的缅语群体南下后,快速同化了整个伊洛瓦底江中下游,别的语言基本上不留痕迹,而只有伊洛瓦底江中游左岸部分地区可以看到南亚语系孟语支和侗傣语系的影响。
这种情况主要的原因,也是因为伊洛瓦底江下游大部分农业原住民人口本来也就属于广义缅彝语群,部分属于萨尔语群(也就是景颇-克钦),因此,在缅语群体南下后因为语言相近、几乎互为方言,所以快速被同化,整合入统一的缅甸各代王朝和阿拉干各代王朝之中。
只有伊洛瓦底江中下游部分偏远山区保留了现代意义的缅语人群南下之前伊洛瓦底江中下游萨尔语群和缅彝语群双语混杂的情况。
这也是一部分景颇-克钦民系和所说的语言实际上属于缅语支的原因,因为后来狭义的缅语人群对于他们来说和孟、傣一样也被认为是新的入侵者,所以避在深山保持了独立的他们和萨尔语群群体相互抱团形成了共同的认同。
静静的顿河 发表于 2023-11-1 07:45:06|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缅甸与阿萨姆合一起,可谓地缘政治上的地球盲肠了。因为这地方的降雨太多了,是世界上降雨最多的地方,比如小小的伊洛瓦底江居然是流量世界第十的大河,乞拉朋齐是世界雨极——这造成该地区的交通极为不便,造成此地散布很多三不管的地方部落。而且这里山多地窄,降水过多又造成土地矿物质贫瘠,使得害地区的没法建立大型农业社会。所以地贫路险造成此地的统治成本极高,周边印度中国的大帝国只有到了国力巅峰时期才会考虑收拾下该地区不听话的土邦土司们,多数时候都睁一眼闭一眼的。
今天要不是因为西南出海口的问题,中国也不会对缅甸多看几眼。而且看剧到横断山区崎岖得地形,缅甸方向的出海口其实作用并不大,只是个备份,难以成为主要突破口。所以这就是地球盲肠的尴尬吧。
某人 发表于 2023-11-1 07:45:57|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缅甸的主体民族并不是原来的土著,而是羌人,准确的说是白狼羌,与西夏党项是近亲。
上古时代,原始羌人中的一支从西向中原迁移,可以认为是轩辕氏,中原当时由东夷部落占据,商王朝本质上是东夷人的一支,以周代商可以认为是征服,也可以认为是融合,总之,原始华夏是羌人与东夷的融合种,华夏向南的扩展又融入了百越血统,最终形成汉族。
羌人是华夏的主要血统来源之一,但由于血统和文化的融合,华夏与原始羌人形成的藏,彝,党项,羌等西南西北民族又有不同,文化也更领先。
白狼羌在唐代逐渐进入缅甸,是入侵者与征服者,在血统上混合了一些当地土著(应该是马来种群),但在文化和语言上,继续保持了古羌的特点,所以缅语才归于汉藏语系。
中国并非对缅甸没有兴趣,至少明永历皇帝,北京东城区人,南明末代皇帝,最后阶段是在缅甸混的...
sonycn01 发表于 2023-11-1 07:46:55|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个汉藏语国家指中国 不丹和缅甸?
①语言的亲属关系不代表民族的亲近关系,语言相近的民族和国家并不一定亲近;
②缅甸由于缅北的关系,在互联网已经很出名了,当然缅北并不是缅语地盘就是了。。。
③再退后一步来说,论比例,缅族也就占缅甸人口65,不如华人占新加坡70(当然新生代不一定熟练掌握汉语),论人口,印度东北也有一群汉藏语的邦啊,实在不知道缅甸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