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读地名系列谈之七:洽川洽水洽阳洽州恩洽

[复制链接]
寻找机会 发表于 2023-11-1 04:05:54|来自:中国农业大学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洽”是多音字,用在地名上,容易让人搞混。不仅会把“洽(qiǎ,第三声)”写成“冾(qià,第二声)”(古同“洽”,“沾湿,浸润”义,现为淘汰字),还会误读。陕西省合阳县政府信息网称:“合阳:曾经称‘洽川’。外地人来到这里,十之八九都把‘洽川’说成是‘qiǎ川’。”伍昶也在《西安晚报》(2004年2月23日,第18版)载文《洽川之“洽”该咋念》,说:“有朋友对我说,他去了一趟合阳的qiǎ川。其实,读错的何只他一个。”
    还有人误下边这几个地名误读为“hě”:胡长灿、迟鲁江在《抚州日报》(2016年8月6日)载文《曾巩故里—洽湾古镇步步有景》,张奕 赵殿英在《华中建筑》(2013年第8期)载文《因水而兴的江西古镇——南丰洽湾》,均称:赣东南丰县洽湾镇的“洽”,容易与陕县合阳旧称“洽阳”相混,误读成“hě”。
     这些不同的地名,读音也有别。“洽”有两读:第一个读音是“hě”。与此音相关的有3个地名。一是洽川,是今陕西省合阳县的一个镇名。二是洽水:即今合阳县西金水河。洽阳,为合阳县旧名。这里还要说上几句。郃阳是汉景帝二年设置。《诗•大明》记载说:“在洽之阳,在渭之涘”。这里提到的“在洽之阳”,也有“在郃之阳”“在合之阳”。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郃,左冯诩(今陕西大荔)郃阳县。又:“洽:霑也,从水合声。”改为“合阳”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事。在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1964年9月10日)编印的《简化字总表•附录》中,全国有35个县级地名共计37个生僻汉字,经国务院批准更改,其中就有“郃阳”改为“合阳”。
    第二个读音是qiǎ。其义项比较多。一是“联系”。如:洽谈。二是“和”,如:恰切、洽比(融洽,亲近)、畅洽(通达周遍)、亲洽(亲密和洽)、洽闻(博学多识)。三是“沾湿,浸润”。上述意思不容易与陕西省合阳县的几个名称混淆,下边读qiǎ地名就会把人搅混,错读成hě。比如:古州名洽州,治所在湖南潭阳县,即今之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再有恩洽,也是古县名。治所在今广东清新县西北。在地名中读“qiǎ”的还有:江西省南丰县洽湾镇、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洽水镇、山东省青岛即墨区华山镇洽泊村。音③xiǎ,《辞海》称,同“qiǎ”义项。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