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游的意义是什么?

[复制链接]
phpstyle 发表于 2023-8-3 08:40:23|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穷游的意义是什么?而不是旅游的意义。我打算做完暑期工去海南岛,但是我没太多的钱,所以只能穷游,所以穷游的原因就是没钱吗?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joevan 发表于 2023-8-3 08:41:20|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支持穷游。
摄影的意义是什么?烘焙的意义是什么?看电影的意义是什么?
旅行本质上是一种消费,就像海鲜大餐烧我们的钱,带给我们味觉享受一样——旅行烧我们的钱,还消耗着我们的时间,带给我们世界体验与人生经历的扩展,还有一些其它素质的增进。
就像有人舍弃了年薪80W的投行工作去做年薪15W的公务员,环球旅行者选择了收入为0的一段或短或长的人生。用钱和时间去换体验
而穷游的人,则是用自己最宝贵的资产——年轻的时间与精力去换体验。
这世界很多旅行体验必须是用钱来换的,比如新加坡的金沙无边泳池,东非的野生动物safari。
没有钱,旅行和因此带来的对世界的认识是不完整的。
看到很多所谓的梦想,我并不理解。比如歌手,喜欢唱歌,唱了很多年但是不红,在节目上口口声声说自己坚持梦想的艰辛,个人觉得这不是喜欢唱歌,喜欢唱歌张口就可以唱了,只是想红。梦想可以是功利的追求,既然以功利去追梦,就别从艺术的角度去找原因。
我的梦想曾经是一个匡扶社会正义的记者,在中国数一数二的报社实习后发现记者不仅可能吃不饱饭而且可能人身安全也无保障。

后来我的梦想是环球旅行,这个梦想实现了,环球旅行最需要的是钱,所以我的收入在毕业后前五年几乎都是同班同学最高的,通过在bat,金融机构的高收入工资,写作发广告的收入实现的。

而那些年我看到很多年轻人发公众号众筹——:“为了我的环球旅行的梦想,请捐钱支持我!”

我对这种方式深不以为然。这跟郁郁不得志的大龄选秀歌手在节目悲情卖情怀是一件事。那不是梦想,那是你在讨钱做超前消费。就像说“我想买个3万块的单反,因为我热爱摄影,请捐钱支持我”一模一样的逻辑。

写作和做一个influencer是我的梦想吗?从来都不是,我是一个有点抑郁的社恐,不喜社交,也不喜欢不希望被谈论,做influencer后这两年和完全没交集的人还有杠精撕的逼吵的架都会严重影响到我的心情和生活状态,甚至情绪健康也越来越差。
既然不喜欢,为什么要搞这个烦人的自媒体和做influencer?为了环球旅行实现后的第二个梦想,解放时间和不需要坐班而活。
以上。

相关回答:
大西洋鳗鱼:孤僻的我,只喜欢单打独斗
mtdwo 发表于 2023-8-3 08:41:29|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我觉得这背后是个金钱观的问题。你如何看待自己的金钱状况,多少程度上以金钱来判断自己的社会地位,决定自我评价?
穷游和富游,其实从来不是问题。只要你有想出去走走的心,自然会选择适合自己的旅行方式。
读大学的时候我坐硬座,住青年旅社,早上起床翻山看日出。经济不宽裕,身体倍儿棒,住8人间睡得很香,夜里爬个山精神抖擞,看到日出也觉得很新鲜。
后来的旅行方式自然改变了。一是每年坚持出门多了,对新鲜体验的阈值提高了,免费日出虽然美,却也无须常看。二是精力时间有下降,不免以金钱换省力与舒适。但是旅行的费用占我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其实变化不大。刚毕业收入不高担负房租,我也会推迟比如换手机的计划,把预算优先留给旅行。而每一次旅行的计划,都是在我可以应付的范围里尽量舒适。
不管什么时候出门旅行,心安理得即可。怕就怕出门一趟,到哪里都永远盯着「那些比我有钱的人」看,心里想的是「为什么我这么穷」。这种心态,和是否旅游,是穷游还是富游毫无关系。心态不好,有钱也没用。因为富游是没有底的,永远有人比你更奢侈。头等舱飞大溪地了不起么?人家私人飞机呢,呵呵。
旅游很开心的,不要自己心态不好就去黑他。
想起来刚毕业时跑去当时冷门的涠洲岛,岛上只有一对广州夫妇开的旅社,房子是简易工棚的那种塑料材料,淋浴在房间外。当时能够睡得很好。早饭喝了一碗白粥觉得甚香,和房东太太聊了聊,她说煲粥要用大砂锅,米洗干净后去水加一勺花生油拌匀放过夜,翌日早上煲开了会很香。
这经验我一直用到现在。
ahgwork 发表于 2023-8-3 08:42:07|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让你意识到钱的重要性。
qiyecha 发表于 2023-8-3 08:42:34|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唉我是觉得很多人都被概念洗了脑——虽然嘴上说着要客观理性宽容平和,但是看到 “穷游” 这个词儿还是不自觉地掉进那些靠贩卖概念为生的人的圈套里。
“穷游” 这个词儿本身就非常含混,我们都在心里先给这个词下一个定义,然后根据自己的定义来抒发感想…… “穷游” 的穷字可以理解为 “能花钱不花就是要找罪受”(这是消极的解释),也可以理解为 “拒绝过度奢侈的消费融入当地生活” (这当然是积极的解释),连这个定义都不能统一,争了半天,最后发现 “穷” 和 “游” 的概念都不一样,这争论岂不是毫无价值?
先说说我对 “穷游” 的定义。我觉得对于一场旅行,你至少需要从三个角度来付出代价,包括金钱代价(要花多少钱)、精力代价(要做多少准备、过程中要耗费多大精力)、时间代价(要用多长时间),这三者是相互转换的。穷游,就是少付出金钱代价,而用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代价来做弥补。
人在年轻的时候,有充沛的精力,有足够的时间,只是缺钱,又想出去走走,所以就穷游。工作了一段时间,有了经济基础,但精力不济,时间又紧,就会越发倾向于用钱来买精力和时间 。这本来就是大多数人的成长轨迹,比如说高中的时候我为了装一台电脑可以研究1个月配件市场,兴奋满点,也不觉疲惫,现在只是去苹果店付款拿台笔记本回家。
坦率地说,我不觉得 “穷游” 会比 “奢侈游” 更 “感悟深刻” ,本身就是两个层面的东西,不太挨着,何必要揪到一起?穷游可以住青年旅社,奢侈游可以先住3天五星级酒店,再体验一下青年旅社(如果你愿意),穷游只能坐夜间巴士,奢侈游可以坐飞机或者租辆车,当然也可以体验一下夜间巴士(如果你愿意)。所以问题的关键就是,有钱就有选择,可以在花钱和省钱之间二选一,也可以全选,没钱就没法选择。没选择这事儿我理解,但是用优美的词句包装 “没选择” 这个冰冷的事实,我觉得积极意义也有限。
但反过来讲,有些选择也不是钱的事儿,我也想坐火车一路从北京坐到莫斯科,再从莫斯科坐到巴黎,钱我出得起,但我没这时间,我也想 “糜烂在胡志明市的大街小巷” 里,烂我没问题,但是烂成糜也需要时间——所以说很多人说 “穷游可以融入当地” ,其实问题的关键不是穷,而是时间多。
所以不要美化穷游,也不必丑化穷游。有钱的时候没时间,有时间的时候没钱,如果你觉得这两句话是在说你,那咱们就都是倒霉蛋,无非是有些人没钱但有时间,有些人有钱但没有精力和时间。既然都是倒霉蛋,何必还要执着于证明别人比自己更倒霉?有这精神头还是多看几篇游记吧。
说回来,对于问题本身,我觉得穷游的意义就在于——就算你没有钱,也能出去走走。
longxx888 发表于 2023-8-3 08:42:45|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若凑个路费都要省吃俭用半个月的,也这么着急去各种穷游,年轻人,是不是有点浮躁?
分享一篇文章吧
苦逼了就想辞职弃学去旅行?


周末在犀牛会做关于旅行的分享,关于台湾旅行,抑或别的地方,我并不是旅行达人,因此甚为苦恼。我不愿给大家再去讲关于台湾的风景和美食,也不愿意讲旅行的意义了,很多话说了太多遍之后,会让人陷入一种极端的误区,以为这就是该有的生活,但是好像不是这样。
第一个演讲的姑娘讲述了自己辞职去旅行的故事,讲了很多内心的纠结,以及因为偶尔的经济困难造成的困窘。姑娘还小,估计89左右,工作一年半攒了3W,独自旅行精神可嘉,但是在那些尼泊尔、泰国等国家笑脸照片的背后,我突然想起我上一个公司的老板跟我在前段时间的简短对话:
老板:最近怎么样?
我:不怎么好,我又想去旅行了,不想上班。
老板:能afford么?
我:你说钱么?
老板:我说的不是钱,我是说你一次次出去,终究每次要回来,你如何处理一次次的与现实再次融合。
我很突然的想起了这段对话,在那个姑娘讲故事的时候,然后我瞬间改掉了预想好的讲话内容,换成了这段话的思考。
在目前这个人人苦逼,压力巨大的时代,每个年轻人都自命不凡,都觉得自己有两把刷子不该苦逼的坐在小格子间里填破表,做没完没了的PPT。要做,那也必须是高额的加班费,无限制的打车费,一年20天的带薪年假,外加各种诱人的诱惑才能体现出自己牛逼哄哄的价值。如若不然,便觉得生活是黯然苦逼的,没有希望的,自己的光芒是不被发现的。于是,每当有人环游世界,或是出去个半年一年,还能幸运的红极一时的,便觉得自己也该拥有那样的生活。媒体的越来越多的极端宣传,比如人活着就是要看看这个大世界,不去旅行你会觉得世界就是你眼前的这个样子等。这些话都没有错,但是到了还没有经历过历练,没有一点点事业和成就的小年轻人身上,便滋生了蛊惑的味道。
今年5月去台湾签售回来,我换了更好的工作,所有人都觉得我太幸福了,要什么有什么,但是我发现,在过去长达四个月的时间里,我没有办法将注意力放在工作上,或者说我没办法把眼前每天的苦逼与旅行在外的各种豁达、自由、无拘无束串联在一起。收放自如,能屈能伸这样的话对我显然失去了作用。开始我以为是工作本身的原因,可是仔细想想,目前的工作比起以前轻很多,环境也更加自由开放,这都是我以前想要的,但是到手之后我为什么会变得不快乐?现在我突然明白,是我没有afford起旅行的自由与现实的束缚,并且一意孤行的认为现实也应该是自由的,且我的价值就应该是旅行时展现的那样。于是,我一次次动了再出发的念头。于是,四个月里,我去了四川,贵州和云南,每次离公司出走一周,但是每次回来并不觉得这些旅行缓解了什么,反而是更加加重了些什么。看起来,我依然没能平衡这一切。
旅行,实在是一个容易让人心智涣散的方法,跟散瞳孔似的,十分钟散出去,收回来可就久了。所谓的旅行的意义,看看世界的意义,真的有那么大么?
Afford的似乎并不只是这些,对于年轻人,特别是工作前5年的年轻人,afford的还有自己的职业生涯。说起职业生涯,似乎是个很俗套的词汇,很多新新人类唾弃之,觉得自己玩回来一样可以继续工作,于是有一个词gap year 备受推崇。每次我想到这个词,我总会有些紧张,大概是我身在一个朝夕变化太快的行业里,且有很强的紧迫感。对于间隔年,我想说其实我更喜欢 “间隔月“的方法,因为一来没什么大刺激让你用年来调整;二来对于工作五年以内的人来讲,一年不断花钱还没收入,不用一年,三个月你就慌了;三来对于职业生涯来讲,过长的断层会让身心不在状态,对行业的人脉关系与业界动态发生严重断层与陌生感。这背后有一个隐秘但很犀利的逻辑在于:工作开始时候月薪平均是税后3k 左右,好不容易历练了一两年可以升职加薪一点点了,但是你离开了整整一年,或者三个月,市场会让你之前的努力几乎归零。当你再次回来的时候,好的话能加1000块钱,坏的只能找一个3K的工作继续做。攒了半年不吃不喝一万八,一出门机票签证先干掉六千。如此循环,你的旅行永远是穷游,这没关系。问题是你是否有梦想带上养育你二十多年的父母也来一趟旅行?但是你舍得让他们也跟你去1美金的旅馆,还是吵吵闹闹的青年旅社六人间?Oh,no!再远一点,如果有一天父母有什么愿望,你是否有多余的人民币,来做一个哪怕小小的支援?
我记得以前我看到小S围脖的一句话,大约是她从哪里奢华的带着全家人旅行回来,她说:“我每天很努力的工作,所以我值得拥有这样美好又温馨的旅行!”这句话对我感触很深。
前几天的百度大人大讲堂上,有一个人叫郭怡广, 1966年出生于美国纽约州,自幼酷爱音乐,曾学习钢琴,大提琴和小提琴,16岁开始练习吉它。1989年,他和丁武、张炬一起组建了后来轰动中国摇滚乐坛的唐朝乐队, 2010年6月21日出任百度国际媒体公关总监。他说了一句话“人应该有一个vocation(事业),更要有一个advocation(爱好),最最重要的是,要知道两者的区别!“
我想,这才是我们应该推崇的人生。不是非A即B的极端,也不是放弃A奔向B的逃避。有一天,我们都要回来。你并没有甩掉这个让你不满意的世界,而是这个世界甩掉了喜欢逃避的你。
至于日复一日那些苦逼的生活,我想引用周杰伦的稻香来做个结尾:
对这个世界如果你有太多的抱怨,跌倒了就不敢继续往前走,为什么人要这么的脆弱堕落!请你打开电视看看,多少人为生命在努力勇敢的走下去,我们是不是该知足!!! 珍惜一切就算没有拥有!!!!
原文:
辞职弃学去旅行?——来自豆瓣 特立独行的猫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