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重庆主城都市区扩至21个区?

[复制链接]
54sh54sh 发表于 2023-10-26 08:36:17|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是否又会带动一大批基建?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wlzt 发表于 2023-10-26 08:36:45|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川:真正的黑马是躺着都能进决赛圈的那种。
璧山:我是主城第十区!其他12区县:对不起,我们都是主城都市区。
铜梁:明明比南川近不少,因为不在正北正西又隔着璧山,只能当桥头堡,冤~
合川:说好的合璧津呢?
北碚巴南大渡口:又换马甲啦~中心城区,我信了
ld画的饼
从一小时经济圈


到五大功能区


到大都市区


再到最近闪亮登场的主城都市区


总有一款适合你!
冷了再翻出来炒一炒,它不香吗?
其实主城都市区这个概念2010年就有了...


而未来真实的重庆城区格局可能是...


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ylyl007 发表于 2023-10-26 08:37:15|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想骗我去区(主)县(城)买房?
往北有蔡家有空港,往西有大学城科血城,往东是十多年不见起色的茶园,往南?除非真本地人谁去巴南买房子?

既然是 “主城都市区“了,高速路能不能便宜点?
前天我去 主城都市区 的江津区, 高速路 九龙坡上高速,江津南下高速,约40km,收费32元, 折合8毛钱一公里的高速路收费,都市圈内哦。
bggxl 发表于 2023-10-26 08:38:13|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重庆主城区除了主城9区➕通了地铁的璧山和快通地铁的江津
其他的真的会有人把它们当主城?
就通了地铁的北碚在很多人眼里都不能算是主城区,毕竟那边够偏也没有主城的繁华。其他地铁都没有通的地方,离主城又那么远会有多少人把它们当主城区呢
dxking 发表于 2023-10-26 08:39:08|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事情,要从去年年初的市场监管局成立说起
各区县市场监管局由工商质监和药监三局合并,本来三个局都是市直管部门,按理说,合并之后的区县市场监管局也应该是市直管部门。或者按照其他省的先例,全部下放区县管理也可以。
奇怪的是,重庆的市场监管局当时搞了个奇葩操作,重庆主城区依旧直管,渝东北渝东南下放区县,渝西十二区也保留了直管。
当时有人就估计,估计渝西十二区是要纳入主城区了。但是明面上没人相信,毕竟这种扩张步子太大,有谁见过城区扩容一下子翻几倍面积的?
现在靴子落地,果然搞了个超级大动作。
不过现在这个大动作,与其说是重庆主城区扩张,其实我倒是觉得真正的主城区是缩小了……
说实话,一直以来,重庆的主城区就有不少笑话。最经典的,就是“北碚也是主城?”还有为了重钢而建的大渡口区,也基本是个陪衬。
很多重庆土著眼里,巴南都偏得很,何况北碚?不是这些年一路向北,渝北也是一样的待遇。
就连核心五区里面,九龙坡的金凤,沙坪坝的西永,其实都还是偏居一隅。
这些年来,想用推土机的方式把重庆主城往外推,已经明显力不从心了。龙兴那边后继乏力,反而两江四岸的核心景区一塌糊涂,算得上是给这种扩张方式画上了句号。
所以这次扩城,明面上看起来是面积翻了几倍,其实悄咪咪地把精力收缩到了最核心的两江四岸。
大家都看得到,不仅再复制以前的经济增速是幻想,未来两年内,能把颓势扭转过来都可以说是幸运。十几个区县的财政漏子,可不是小事。
但是两三年的时间,足够重庆把两江四岸给初步打造起来了。大成之日,就是核心区鹤立鸡群之时。早知道,现在这些地段还有不少一万多的房子,辗转腾挪的空间可大着呢。
而最失落的,比起以前就名不副实的北碚,其实是璧山。准确的是,是璧山的房产中介们。
从新晋主城区原来的排名第一,到现在的并列前四,中介们都快哭出来了……
xinzhyu 发表于 2023-10-26 08:40:03|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从9到21,这个加了12个区的算法题,在重庆,目前成为一道战略布局的落子棋。
重庆主城区的扩容,超出很多人的预期。
而这种扩容背后的布局,足以窥见重庆对于城市未来发展的定位。
针对此举,官网表述为:从扩大城市规模、优化城市布局、提升城市能级、彰显城市品质四个方面,全面部署推进主城都市区建设。


这可以看作是主城区扩容的出发点,也可以理解成是此次扩容的必要原因。
很多人把自己的区县被融进主城区看成因房子而“身价暴涨”的机会,这种笑谈,更多的是开发商的自我营销陶醉。
对于一座城市来说,这次布局,提的可不是房价,而是气度,是品味。

首先来说扩大城市规模。重庆此前一直面临着一个尴尬。
作为西部唯一的一个直辖市,和周边省会城市比,是一个大农村、大库区、大城市的综合体;和量级较大的省份比,重庆又在体制机制下承载着直辖市的血脉。
所以纵观各项城市竞争力排行和对比,重庆忽高忽低、起起伏伏,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重庆城市规模的模棱两可。
此前,大家习惯于重庆主城区才叫“城市”。很多本地重庆人看来,除了主城,其他都是偏远郊区。以致于重庆区县市民来主城,都习惯地说“上重庆去”。


用一组数据说明问题。2019年全国GDP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重庆、苏州、成都、武汉、杭州和天津。
重庆2019年以23605.77亿元的成绩排名第五,与第四名广州只差了23亿。这也是重庆连续3年排名第五。
GDP很强,但是重庆另外一个数据却很郁闷:重庆人均GDP在十城当中排名最后,还不到10万元。
这个数字还不如隔壁的成都市。作为西部唯一的直辖市,似乎这很挂不住脸。这与重庆的城市规模的划分,联系很大。
重庆虽然是直辖市,但是却有着3000万人口。拥有超过8万平方千米的面积,如果按照省人均GDP来计算,比起广州15.44万元的人均GDP,重庆仅有广州的一半。
而扩大城市规模,对于重庆来说,是一个“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的重要选项。扩容后的重庆主城都市区,面积、常住人口、经济总量分别达到2.87万平方公里、2027万人和1.8万亿元。
这样的量级对于城市体的规模化效应,意义积极。

现在再来讲第二点,优化城市布局。作为一座山城,重庆天然地被崇山峻岭阻挡。主城区内逢桥必堵,跨区交通弯弯绕绕,更遑论到区县,更如“跨越山和大海”。
这种地理结构让重庆很多有竞争力的区县独立性较强,而彼此深度合作受限。很难在战略协同上提高合力。
此次官方提出主城都市区要构建多中心、多层级、多节点的网络型城市格局。对于优化城市布局来说,是筹谋已久的落棋。
还有一点需要关注的是,随着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日益提高,重庆原有主城区的产业承载和生态平衡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
举个例子,在“重庆向北”的城市发展格局中,原本的荒地要么成为工业厂区,要么成为密集的楼房,重庆城市化再度提高和产业布局深度调整,如果没有扩容的面积和更多区域提供的更广阔产业承接能力,主城区负荷太重。


扩容后各个区的互补和统一协调,无疑将给重庆城市布局的辗转腾挪,开辟出更大的战场。
可以相信的是,随着重庆主城都市区的扩容,高端医药、学校等配套也会相继跟上,当高质量的城市资源匹配这个扩容后的市场后,都市区扩容的意义才会更清晰的彰显出来。
还有一点,则是城市的品牌效应。
就像因为发展环境形成的“投资不过山海关”的投资发展心理倾向,很多人对重庆城市的概念,仅仅停留在主城九区,即使有更好的条件和产业配套,都不会想到去周边的区县走走看看。
这种“投资不过重庆九区”的意识背后,也是重庆主城区扩容的必要,如此才能打破客商对重庆投资地域存在的偏见。
而从空间结构看,这样的布局也是为了以中心城区的“核”联动专业化城市的节点:在100公里左右半径1小时通勤圈内,形成多中心网络化城市群,发挥“中心城市”集聚带动效益增强城市群综合竞争优势。

说到第三点,提升城市能级。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国家战略部署的框架下,城市能级一词显得分外亮眼。这个字眼背后,是竞争力、是区域协同、是资源整合、是一个地区真正的影响力。
作为中国内陆地区广受关注的经济圈,怎样优化整合、协同配合进而形成一个增长极?是个需要深度谋划的问题。


中国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包括最近要在世界打出响亮名片的粤港澳大湾区,这些城市群的能量,受到空前的关注。
而其背后,是湾区经济、大都市区经济蕴藏的巨大能量。
有人谓“大都市区经济”,主要特征是人口和经济活动高度集中在大都市区。
任泽平说,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五大湖城市群、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英伦城市群、欧洲西北部城市群等世界五大城市群均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竞争力,通过发展规划的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产业的分工协作等逐渐崛起成为各国提升经济实力、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平台。
再看一组数据:美国排名前20位的大都市区聚集了37.4%人口,创造了46.6%的GDP,获得了63%的专利;
东京大都市区、大阪神户大都市区、名古屋大都市区聚集了日本50.9%的人口,创造了70%的GDP。
在我们国内,19个城市群以25%的土地集聚75%人口,创造88%GDP,其中城镇人口占比78%。
这,就是城市能级和城市群能级的力量。
面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大机遇,重庆向西已经成为必然选择。此时的城市格局必须有所调整,才能带来城市能级的迅速提升。
“建立主城都市区,也是我市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重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并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较为突出。
只有做大做强主城都市区,强化其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的核心带动功能,才能发挥好对全市的龙头带动作用”,重庆市发改委官员说。
重庆扩容后的主城都市区,几乎暗含在此前一直推动的“一小时经济圈”范围内。
一小时之内的资源、要素、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等等的流动,辅之以成渝经济圈的市场热点,会搅动多大的城市活力?
一个城市的能级的蓄能,对应的是更加细化的分工和有所侧重的发展。
为此,重庆对中心城区要求是围绕“强核提能级”,加快集聚国际交往、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现代服务等高端功能,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做靓城市名片,提升城市发展能级,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和竞,当好新型工业化主战场,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如此安排下,重庆主城区的相关产业势必会逐步转移到主城新增都市区,这番思路,也看得出有侧重、打互补,进而提能级的布局。

最后我们聚焦到彰显城市品质上面。
重庆此届市委市政府,在产业上提出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战略,在深攻数字化产业的同时,面对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对于城市品质的提升,也一直在探索谋划。
此次扩容背后,也有着提升城市品质的内核要求。
前述的几个要求,对应的是重庆城市规模、布局和产业角度的考量,有了它们的铺垫,城市品质才有所谈起。
没有足够的规模,城市影响力无从谈起;
没有好的布局,工业污染、交通拥堵等病症齐聚,城市的高质量无从谈起;
没有先进的产业支撑和高素质人口的导入,城市品质的基础无从谈起。
所以,瞄准路来提品质。


主城都市区将聚焦“互联互通”,促进基础设施同城化。统筹推进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包括轨道、高速公路、国省道、城市道路、水利能源网络、5G等信息枢纽,这是为城市品质一体化进行的基础设施铺路。
所以,瞄准城市建设,来提品质。
重庆一直被看做“小香港”,山水之间,城市风光,自成特色。
随着网红和8D魔幻等旅游热度给重庆的加持,重庆的城市品质也需要跟上。
所以重庆在此次布局中提出要推进“两江四岸”核心区整体提升,打造国际化山水都市风貌展示区。
并不断在中心城区同城化、城市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和城市开发建设、公共资源配置等下功夫。
所以说,这次重庆主城区的扩容,不是简单地“9+12”的摊大饼,而是匹配着战略考量的新布局。
这种布局的影响和意义,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会逐步渗透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
而一座城市的野望与雄心,也将在其间,渐次释放。
喜欢本文,请大家关注我。一起交流和分享更多知识,看见不一样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