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超市工资那么低还能招到人?

[复制链接]
秋之舞 发表于 2023-10-24 20:54:08|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什么超市工资那么低还能招到人?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cdra 发表于 2023-10-24 20:54:43|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零售行业存在的价值之一就是吸纳就业,而且是清道夫那种吸纳,好赖不忌,来了就要。
超市和华为不同的地方在于,华为招聘是要掐尖的,它只收最优秀的那批年轻人,当然开出的也是最高一档工资;
以超市为代表的零售业不一样,被大小公司、各行各业筛过一遍的劳动力,那些去哪都没人要的「歪瓜裂枣」,我零售行业要了。
即便被大润发和家乐福拒了,也还有大量的小服装店、小食品店和小个体户开出低至2000块钱的低薪,只要不嫌低总归能有个活儿。
这是包括餐饮和零售在内的服务业最大的社会价值之一。
我用了「歪瓜裂枣」这个词,各位不要介意。我没有任何恶意,因为我自己就是餐饮行业出身。我端过盘子传过菜,客串弱电工修过路由器,我了解这个行业,了解真正的底层就业。
很多人会问,找不到工作为什么不进厂?
工厂和建筑工地工资的确高,问题是第二产业和建筑业也是有门槛的。
建一座工厂需要很大投资,这是政府和社会位面要面对的门槛;
面试合格录用进厂也是有门槛的,这是求职者要面对的门槛。
厂工和厂妹似乎是底层就业的代名词,其实还远远没到底层。
他们最起码年轻体力好,能胜任一天10小时的连续工作;
年轻学东西快,装得了电路板、踩得了缝纫机,突击培训一下还会用无纺布做口罩;
厂妹不需要接送孩子放学,不会频繁请假送孩子去打针;
他们吃住在宿舍,只要有订单随时可以加班。
如果说劳动力是螺丝钉,那厂工厂妹和建筑工都属于合格的螺丝钉,它们的标号、公差和材料强度能够胜任大型设备的要求。你只要用正确的力矩把他们装配到流水线上,他们就能让流水线昼夜运转不停机;
而以超市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吸纳的劳动力在某种意义上属于「残次品」,被金融互联网等智力劳动行业,和工业建筑业等体力劳动行业过筛淘汰,进入不了社会分工体系的中心,只能进十元店打折零卖。
具体原因或者是年龄大,或为接送孩子和照顾病人等家庭责任拖累,或文化程度低,职业素养差,或者身有残疾,或有犯罪前科。在上个世纪,还得加一条「政治面貌」不好。
他们只能做理货员、勤杂工、安保员、洗碗工、营业员、保洁员等无门槛的工作,基本上有手就能干。哪怕稍微懂点礼仪、不会和顾客吵起来都给安排站柜台了!
很多物业公司的保安被业主戏称「3个保安5颗牙」,可见年龄之大;现在环卫工和大型商场、酒店的保洁员也几乎都是五六十岁的老年人在干,已经招不到年轻人。
一个家庭妇女能坚持一个月不请假,就能转正式工,给你买保险交公积金——然而很多带孩子的妇女根本做不到,她们只能接受半日工或计时的综合薪资……
我在这个案例里分享过相关思考:
大润发一女员工因照顾病危父亲请假遭开除,公司回应称该员工旷工 40 多天,公司的做法是否合理合法?如果你有心,会在城市的各个角落留意到这个群体的身影。
这些人在就业位面上被称为闲散劳动力,你把他们装配在精密仪器和大型设备上是不行的,随时给你掉个链子断个轴。你能接受一台投资10个亿的设备因为有30%的螺丝钉集体滑丝而宕机?
超市在就业方面的意义就在于,给这些被经济体筛下来的劳动力提供一份工作,反过来又因为这些岗位低廉的薪酬而降低了用工成本,得以让运营成本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间接稳定了社会物价水平。
这些底层劳动力既因有了一份工而受益,又因工资低福利差而受害。他们是城市里的边缘人口,内心的声音无人听到,哪怕外卖小哥群体的声量都比他们大;
我们这些年轻的中坚劳动力因他们的低薪而获益,但如果整个分配机制不改变,总有一天也会亲身面对他们的困境。
其它栏目只拥 发表于 2023-10-24 20:55:40|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超市工资不算低。
我在永辉做过,底薪应该是3000,加上其他的钱,普通员工一个月有4500左右。干到小店长,一个月就有六千了。
月休是六天,每天八小时工作。中午还管一顿饭,饭菜质量还不错,三菜一汤。五险也有。
除了这些明面上的收入,还有一些隐藏的收入。比如超市很多产品会因为各种原因破损,这种破损的会在内部低价出售。像挤压漏液的洗发水,没有包装盒的牙膏等!这些生活必需品,省钱就是挣钱。
还有临期产品我们也要报损。像啤酒如果只剩半个月或者一周时间,我们会报损。这个时候一瓶啤酒的价格只要一块两块。我在永辉工作的那段时间,啤酒喝得很爽。喝的都是好啤酒,几十块,十几块那种,临保只要一两块。那时候喝得最差也是百威了。现在对于精酿,我很熟悉,全亏那时候喝的。
永辉有很多滞销品,这些滞销品大部份都是进口食品。有时候超市调整战略了,就会直接把价格调成一毛钱。我曾经用五块钱买了一购物车的进口果汁和矿泉水。
还有就是赠品。这些表面上是给客人的,不过很多时候送不完,就自己拿去用了。
有些产品,会在外包装箱上印扫码抽奖的二维码。这些就是厂家给理货员的福利了。不算多,一个月弄个百来块,还是挺容易的。
还有一些收入就有些灰色了。超市并不是说超市买来很多东西,再去卖。而是超市提供货架,厂家提供货物的合作模式。
这种模式下,产品要摆在哪里,才会更好卖,就有很大的学问了。可是这个东西摆在哪里,很多时候是小店长决定的。所以你们能理解吧!
除了这些,还有有些产品是外面是抢手货。比如飞天茅台1499。超市是不允许卖得更贵的,理论上也是不能搭售的。
可是超市一个时间点就那个几箱的货,这个货卖给谁,就更有学问了。
于是有些人为了得知什么时候有茅台,就会和我们交朋友。这个时候,我们会以合理合规的方式通知他们到货了。
最后,超市其实是有晋升渠道的,如果你业务水平高,人又会来事,还有点学历,做到年入百万,也不是没可能。
<a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ad-link-card" data-ad-id="fee_9e452dd66fd9b7f6afef017815876519">
likeart 发表于 2023-10-24 20:56:33|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大部分人厌恶脑力劳动。
而体力劳动这样看起来很累,但完全不费脑子,不用学习的工作,实际上很多人爱干。
而很多人之所以从事了脑力劳动,也不是因为他们爱学习,是因为应试教育,他们通过了门槛,所以从事了脑力类的工作。
但他们只是被划入了这个分类,进入工作以后,他们也不会去学习,不学专业知识,不反思行业、公司、岗位的内容,就是随波逐流。
这样的人,实际上是把“脑力劳动”干成了“体力劳动”,学会了一些东西,这些东西成了舒适区,然后就在舒适区躺平了。
其实人性都差不多,懒,安于现状。
人的大脑,也会偏好熟悉的领域,做重复的工作,避开费脑的东西。
所以当人们奇怪,很多人为什么从事这种薪资低、学不到东西、又容易被替代的工作的时候,实际上只是五十步笑百步。
他们依然懒得动脑,没发挥出自身的才华,也很难做什么开拓。
以上。
wmywind 发表于 2023-10-24 20:57:30|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县城里面30来岁的女外卖员越来越多。
你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在县城,那些你瞧不起的大超市收银、小作坊行政等相对稳定的工作已经供不应求,甚至需要熟人介绍的。我看本地大超市的很多收银员都已经干了很多年了。
这些30岁少妇为啥不开个美甲店或者服装店呢?
(之前我拍的)


因为满大街都是门店转让,谁还敢去开店?据我所知,今年本地1到4月办理经营证照的只有往年六分之一,大家都在勒紧裤腰带过活。
也就剩送外卖这活门槛低又没风险了。
今年经济形势之差远超估计。我说一些我观察到的例子。
今年工地停了很多,我爸在家给我带了几个月的娃,迫于项目经理的身份,每天不得不去工地上转一圈,虽然工地上总共就那么几个人在,就当散步打发时间。
那些搬砖的和开吊塔的工人呢?一部分去大城市了,剩下的在家闲着。
我认识的一个女生,今年2月份出去打工,去江苏那边呆了三个多月,期间又是停工又是静态,上个月刚回来,把找工作和各种花销一除,约等于白干。下半年也不打算出去了。
另外我还发现一个现象,今年大街上出现的年轻人明显比往年多,尤其是这个月初开始。按理说我们这种县城,年轻人都应该在大城市,他们回来干嘛呢?
还有,我楼下小卖部老板的女儿今年正好大学毕业,从成都回来后一直帮忙看店,说是准备考编。
以上只是管中窥豹,我写了这么多,你能体会到为什么超市有人愿意干了吗?
tianzi3203 发表于 2023-10-24 20:57:38|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门槛低,工作稳定,除了体力劳动没有太大难度

家里人在超市做了10年左右,当年有工作在百货商店做售货员,后来大厦被转卖给新商场的开发商了,也就买断工龄下岗了。
她那会不到50年纪,一辈子除了当售货员没有任何技能,又拉不下脸去做小时工、餐厅服务员之类的服务岗位,后来就去家不远的超市应聘。
因为有本地户口又稳定能干很久,超市很容易就录用了,省的离职重复培训,而且这个年级的本地阿姨和超市客人接触分寸能把握好,不会太胆小不敢据理力争,又不会太泼辣和客户冲突。
一开始每个月只有两千多块钱,每天一个班6个小时左右,不包午饭自己带饭,早晨9点左右到下午3点(提前半小时到),然后有人接班下午3点干到晚上9点超市关门。
收银员是不让新人做的,就是简单的补货、摆货,分装、称重这些。基本闲不下来,但好处是不用思考,也不会遇到什么技术性难办的事情。
补货不是放在货架就行,还要转到统一的角度,标签面向顾客。因为视觉更舒服容易让人购买。
额外福利是超市有时候一些促销品或快到保质期的可以内部购买,拿回家。
两千多块看似不多,但当时家里两个孩子都在上大学,买断工龄的钱都买房用了,提前的退休金也只有两三千块左右,加上这两千多就够一个孩子大学的吃喝与学费了。
而且原来家里比较拮据,很少能吃到水果、肉类什么的,到了超市因为能买临期食品所以家里偶尔会有果汁、零食什么的,现在看来挺丢脸的事那会却是每周回家的惊喜。
从此厨房总有成箱的果汁、方便面什么的,但都是临期的要赶快吃。而且会教家人如何系塑料袋,如何捆箱子之类的小技巧,后来学会了一直在用,每次都想起哪个时候。
但真的很累,因为一直站着,开始时候脚后跟都是肿的,后来慢慢才习惯。后来年纪大了脚总疼,去医院说是足部脂肪垫退化,还有静脉曲张的问题,猜测是当年站的走的太多了。
肉柜的师傅曾说七八米的柜台,计步一天能走二三十公里。
反正超市总是有干不完的活,有时候一个顾客随手把一车不要的货物放在结款台附近,就要理货的走半个小时给一一归位。
后来做了两年多开始换岗可以做更轻松收入也多点的工作了,比如查抄价格,打货签,检查货架品类和数量是不是对,甚至跑到别的竞争对手店抄价格,和自己的店对比做促销。
收入也到了三、四千一个月,就是总要外面跑,夏天、冬天很难熬,但工作时间相对轻松和自由,可以路上找个小吃店休息下什么的,不用一直在超市里不停的干。
而且能在一家超市做2年,以上基本就前后岗位的同事都认识了,有些事有人能帮你,比如中午忙没赶上吃饭,别人帮你盯一会还你去库房吃个饭什么的,没那么难。
常说超市收入最低但也最轻松的是装袋和收推车的岗位,很多都是勤工俭学或者智力残障的,是帮助街道安排的慈善类岗位,也能减免一些税务。他们不聪明但都很认真,客人们也宽容。
相对比较好的岗位是自助结款那里给客人们指点如何操作的,和电商那边负责线上收单发货的,都是工作量比较少,只要会了这套系统就相对轻松的。但普通员工没啥机会。
最轻松的是烟酒柜台的,客人很少,甚至还能坐着。但因为超市卖的没有假的,所以客人也不少,而且价值高提成也多,一般都是关系硬的才能做。
比较累的是负责接车下货进库房的,一般都是夜班而且需要一定体力,不是所有环节都能用叉车之类完成,不少码放换货还是人来搬运。他们的隐形福利是供货都有库存损耗冗余。
(说简单点就是所有商品都有残次撒漏,超市是和供货商季结,送货都有一些多余的)
生鲜品类的水果那边区域相对简单的,肉类是比较累和脏的,牛奶酸奶的促销提成最多。
同样,肉类和水果也有切分和过期的废弃,有些被装袋扔垃圾桶的下班又被人带走,这个看超市管理吧,完全控制不可能,但员工也不会过分。
负责收银的是专门的岗位类别,一般和普通超市员工不是交叉流动关系,他们也比较累,主要是一笔不能错,多收少收都要自己负责赔垫。(多收也算错,也要罚)
超市比较不稳定的是这两年技术一直更新,比如后来家人不做了就是因为开始用电子标签了,带一个枪对着货品柜扫一下,大概剩余多少存货,临期有多少就都能知道,甚至不用挨个扫码。
每次技术替代就会减少很多老员工,不是直接开除,而是降到其他更边缘的岗位,薪水调整和促销业绩等挂钩,没做过销售的阿姨们总拿底薪,实际也就是慢慢逼员工离职了。
他们不少都是只会简单的上货这些,不知道离开超市还能做什么,是否能过得好。
几乎每过一两年超市就会大调整一次,定位、品类、设备等等,每次也都是人心惶惶不知道是不是轮到自己的岗位被优化了。
总之超市尤其大超市算是一种被科技取代最明显的岗位了,在那里的一线员工大部分都是抱着能做多久是多久的心理,但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其他技能或选择,不推荐年轻人去,除非是管理岗。

如果你喜欢,可以看看这些点赞上万的小人物的真实生活:
为什么火车站/高铁站总有人提前很多个小时就在候车室坐着,时间很多吗?什么叫降维打击?面对导游强制消费时,导游只有一个人,为什么一车的游客不会集体反抗?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