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有哪些战略意义?

[复制链接]
zlpzyr 发表于 2023-10-22 18:15:58|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有哪些战略意义?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hshf007 发表于 2023-10-22 18:16:32|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楼回答的很详细,给添加一点。
承德实际应该指承德地区,因为承德市区与围场隆化县在清代之前均是无人区,从周代起,承德地区逐渐出现一条重要的通往辽东的通道。
周代至民国初年路线:古北口-古滦平城(今滦平大屯一带)-滦江(今双滦区滦河镇)-承德县头沟镇-承德县三沟镇-承德县六沟镇-榆州(今平泉县县城)-叶柏寿-凌源。
由此进入辽东地区,除此路外只有山海关一路可走。而在滦河镇可以由码头滦河顺流而下到唐山,然后再陆路进入山海关,所以承德地区当时是极为方便的一条东去通道,历代能控制北方区域的政权均会在此地驻军,如明代在市区双峰寺一带设立有”滦江卫“,滦河镇更是兵家必争之地。
指正一点常见错误,实际上清代以前承德市区没有任何战略价值,因为滦河从滦河镇穿偏桥子河谷地带在冯营子地带形成淤积平原,而伊逊河支流武烈河季节性较强,恰恰从此地流入滦河,形成季节性两河泛滥,在古代这里基本无法落脚。
而现在陕西营南营子一带,虽然不远即是武烈河,但是距离滦河镇约30公里,更需要翻越广仁岭盘高达一百余米的大梁,而向南无码头市镇,所以基本上处于无人区状态。战略意义可以说几乎没有,
而清代康熙年间,蒙古朝贡也需从此地入关,滦河城居民商旅人满为患,原有规模不足以满足活动需求,而女真人不习惯北京地区的暑期又寻求在坝上草原进行游猎活动,清政府于是着手选址建造皇家园林及政治活动场地,滦河镇以东地势较高加上滦河经常泛滥(滦河镇在果山山腰四十余米高地不受影响),按依山傍水的园林设计规范,现双桥区以北,东侧为武烈河缓流,水流不急,西部为丘陵与小山峦地带,距离滦河城16左右公里,且整个双桥区大部分盆地小平原,符合园林设计。
所以清政府在此先设立避暑山庄,因有避暑山庄有温泉水一眼,冬季热气飞腾,此地命名为热河府,调陕西驻军入热河,驻扎于陕西营佟山之下,修筑四道旱河,至乾隆年间随着避暑山庄及外八庙逐渐修建扩展,形成了北起普陀宗乘之庙南至翠桥路一带的承德老城区。
至此承德市区才有一定的经济战略意义。
Oracle 发表于 2023-10-22 18:16:40|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朝官话还有现在的普通话标准音不在北京而在前热河省承德话。
bhtl 发表于 2023-10-22 18:17:09|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按许倬云先生的说法 承德是满清二元制帝国的两个首都之一 是草原部分(包括藏疆蒙等)的首都。
wmywind 发表于 2023-10-22 18:17:20|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承德过去是热河省省会,战略地位就落在“热河”二字上。
首先说“河”字,这个以承德为省会的省,有哪些河呢?百度百科就能回答:
热河(中国旧时省份)
中西部是蒙古高原的一部分,东部是平坦宽阔的台地,全省主要为辽河流域,以西辽河为主,南方还有滦河,东南方有大凌河、小凌河。台地与河谷丘陵错综。

注意这四条河的名字。可以说热河省的地位就基于这四条河。但四条河中并没有“热河”,这“热”河到底是哪里?
热河之“热”,在于避暑山庄内的温泉。泉水经过90多米的河道流入山庄内的湖景区,号称世界上最短的河流。湖里的水又流入穿城而过的武烈河,武烈河是滦河的重要支流——到此我们终于说到一个能在全国地图上反应出来的地理名词了。(另一说是温泉流入武烈河,冬天蒸腾水汽,武烈河又名热河)


热河省,点击看大图
这张图可以看到热河省的疆域和基本水文状况。滦河(东北角)发源于热河省内的丰宁县,在多伦附近绕了个圈又回到热河境内,穿越燕山山地,流到河北省唐山方向的沿海平原。这个平原和山地的交界线就是长城。总之,滦河是一条单独入海的大河,从渤海深入内陆400-500公里,在燕山内制造了一系列狭长河谷,最后通过沿海平原进入渤海。


右上角为滦河流域
日占时期的地图则清晰的表明,滦河凿穿燕山,制造了一系列低平谷地。


接下来我们看滦河入海口的位置:


这张图很清楚地说明,燕山西北面连着内蒙古高原,南面一直压到海边,和大海之间形成了十几公里的平原区。这个容易防御的平原孔道就是山海关,是万里长城的东端终点。而山海关内不远就是滦河口。滦河口到山海关要走多久呢?从地图上上看,陆路正好100公里



这意味着滦河是山海关内第一条深入内陆的大河,也是是中原政权向北能牢固控制的最后一个河口。只要山海关和燕山不被突破,滦河航运就是安全的,就是一条深入北方的运输通道。如果中央政权打算经略草原,滦河是一条非常可靠的后勤干线。当然,长城防线也不是绝对可靠,但如果山海关和燕山都丢了,谁还需要考虑深入草原的事情呢……
下一步我们看看滦河能深入到草原的什么位置。回到最上面的热河省地图,可以看到滦河在热河省之外绕了个弯,弯里面有个地名叫多伦(左上角):


多伦是什么地方?请看百度地图。




上面两张图是百度地图推荐的路线,30多公里就能从从多伦县城到上都遗址——成吉思汗夏宫,忽必烈登基处,蒙古帝国的政治中心。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上都就在滦河岸边,控制了草原通往大海最便捷的水路。蒙古人选择此地建都的理由是:
龙冈蟠其阴,滦江经其阳,四山拱卫,佳气葱郁。都东北不十里,有大松林,异鸟群集,曰察必鹘者盖产于此。山有木,水有鱼,盐货狼籍,畜牧蕃息,大供居民食用。



俯瞰水草丰美的元上都


上都附近的滦河河道,足以承载小型船只。
在铁路出现之前,水运是唯一能实现长距离廉价运输的的交通方式。秦始皇开五岭占据珠江流域,就必须修灵渠。其实灵渠也只能通过2米宽,10米长的小船,载重最多十吨。但依然秒杀一切车辆和马队,保证了中央王朝控制岭南。




灵渠陡门,显然过不了大船,但依然是南北要道
和灵渠相似,滦河虽然不是非常宽阔的大河,但每年径流量也有50亿立方米,干流通航吃水数尺的小船没问题,几百条船就能为几万人提供粮草。400公里的水路,就能把物资从大海运到草原腹地,任何有志于控制草原游牧民的中原王朝都不会放过这样的便捷通道。反过来说,任何从北方征服中原的游牧民帝国,也会借这样一条水路贯通南北。清朝一方面是中原王朝,另一方面控制了蒙古草原,当然要在滦河上设置一个军事要塞来控制水路。
不过,滦河长几百公里,为何一定要选择承德这个支流山谷来控制要塞呢?当然首要原因还是这里河谷汇聚,是滦河一路上少有的开阔谷地,可以提供一部分本地的农业支持。其次,要回想一下“热河”这个名字——滦河冬季封冻不能行船,一两米厚的冰层甚至可以让汽车直接开过去,船只如果不抬到岸上,就必定会被冰层挤碎。整个滦河流域冰天雪地,只有武烈河这个支流上因为热河泉而保持一小段不封冻,这显然非常适合船队驻屯越冬。所以热河——承德是天然的滦河航运管理处。后来清朝在此大兴土木建设陪都,最初的选址正是基于这两个原因。


冬季热气蒸腾的热河泉
不过,今天的滦河上并不见什么航船,河北和内蒙古的朋友应该也没听过滦河航运,甚至连滦河入海口都很少有人知道在哪,所以很难想象滦河自古是一条快捷运输通道。这里的主要原因是滦河从山区进入平原的地方出现了两个截流水库,都是1975年-80年代初建设的引水工程项目——由潘家口水库截留,将水引入大黑汀水库,再凿穿分水岭引向天津和唐山,结束了这两个工业城市喝咸水的历史。两个城市市区人口之和超过1200万,用水量几乎把滦河抽干,从此滦河入海径流几乎可以忽略,再加上两条大坝阻碍,再也没有可能组织入海航运了。不过,据我祖父回忆,50年代热河省的许多山货还是可以经滦河船运入海的,甚至一部分外贸工作也可以通过滦河完成。


东北方向两个水库自上而下是潘家口水库和大黑汀水库。西面的大面积水体是蓟县于桥水库,负责接收引滦入津的水流;东南方(右下角)的水体是陡河水库,负责接收引滦入唐的水流。
(右上角的潘家口水库就是传说中的“龙”水库,而且也正好卡在长城上)



在没有这两个水库之前,历史上滦河航运记录非常多,见:
滦河水运兴衰史

据查到的历史资料记载,滦河水运起于东汉建安十一年(206年),止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1978年,前后水运活跃了近1800年。

唐武德元年(618年),滦河支流二滦河通水运,漕船由山东登莱抵漂渝津(今天津海口一带),然后泛海入濡上行至马城、平州等地,并通达青、泝二河流域。唐开元十八年(730年),滦河水运大兴,政府设马城为通水积粮之地,沿河乐安、会里、偏凉汀、平州等码头设施,进一步完善起来……由于当时水运平州有海路风险,唐代官方规定,幽州(今北京)至平州须由桑干河经运河、漳水入海,再沿濡水上行至安东都护府 (今卢龙),其运费“上水十六文,下水六文”,较其他水路偏高,以吸引商民船舶行运。

辽代,为储集粮草,曾多次疏浚闾芬沟为运道,引滦水会青、泝二河直达倴城(今滦南县城),使其很快发展成商业发达的繁荣城镇,倴城即从辽守将那颜倴盏之倴字命名,一直延续至今。

@刘宗阳 同学指正,倴盏是蒙古军官)
金天会三年(1125年),“宋兵三千自海道入滦,袭破九寨,杀马城戌将节度使国尔噶,取其银牌、兵杖及马而去”。宋金“绍兴和议”后,南宋每年向金纳银20万两,绢帛20万匹,银帛的运输即由南北大运河转口山东莱州泛海入滦,运抵金五京之一北京大定府(今内蒙宁城)。

元朝大兴水运,河海联运并行。海运芦台经黑洋口、蚕沙口入滦、青二河饷滦榆(滦州、榆关),即元北地海运四线之一。故在渤海西岸设涧河口、黑沿子、咀东等7处水运驿站,以供来往船只停泊避风、补加给养。特别是元朝在滦河上游的开平建有“上都”,历届元帝均“大驾岁一巡幸,未暑而至”,时谓元之“陪都”,曾多次疏浚滦河河道,使其畅通无阻,确保上都物资供应。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年),发平滦军民造船2000余只,泊集偏凉汀投入水上运输。

……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十一月,命北京宣慰司修滦河道;二十八年(1291年)八月,奉命整治滦河的姚演向元廷进言:“奉命疏浚滦河,漕运上都,乞应副沿河盖露困工匠什物,仍预备来岁所用漕船五百艘,水手一万,牵船夫二万四千”。如此漕运规模,很快使奇货用物充满开平,上都一跃成为元朝两大繁华名都之一。

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清廷在承德修建避暑山庄。兴工之际,大批建筑木材主要来自北部的原生林,从后围、英图围、莫多围三处砍伐的木料即达365,549件,其中,有4761件用于建造布达拉庙(普陀宗乘之庙)。又据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统计,在围场3次砍伐木材有82,926件,工程完成尚余883件。由于上述伐木场地居滦河上游的兴州河、伊马吐河、武烈河等支流附近,沿水路将木材顺流浮载至承德甚为便捷。

河道与运输条件的不断改善,促进了承德的崛起,也带来了滦河水运的繁荣。其中,构筑山庄和外八庙所用的大批物料,如产自云贵川黔的金丝楠木、柏木、杉木等珍贵木料,苏州的金砖,山东临清的澄浆砖以及数万建筑军士民夫的粮草供给,大多通过滦河水路,逆水上行抵承德。

民国初年,直隶省内河行轮局,曾拟开辟滦河轮船客运,后因航道艰险而作罢,但民间水运依旧不衰。时上行货物中,煤炭的运输量呈逐年增加之势;下行仍以木、药两材为主。当时的船只,有平底、凸底两种,但共同的特点是船身狭长,吃水较深。如“载重10吨的小船,船长21米、宽3.75米、吃水1.5米”,适合迁安至滦河口之间平缓航道;凸底船呈尖形,载重量2吨~3吨,用于迁安至承德间的水上运输。

1956年,航运社易名为航运小组,有国营与集体木船200多只,航运区间上至承德下板城,下至乐亭甜水沟。1958年,柏各庄输水干渠在岩山修建渠首工程,滦河下游水位下降,河床淤积,航道受阻,加之铁路、公路交通方便,因而水运业务清淡。

1974年后,潘家口水库与大黑汀水库先后施工,滦河上游水道严重淤浅,至1978年初,滦河与洒河桥航运分站先后撤销。

从上面的历史记录可以看到,滦河在山区的通行能力只有数吨,强行靠拉纤上行,一艘船最多也不过十吨的运力,绝不可能和铁路、公路相提并论。一旦南北向出现现代运输方式,就算没有大型调水工程,滦河水运也不可能在长距离和火车汽车竞争,必然成为辅助运输方式。但在没有铁路和公路的古代,滦河就是远远压倒驼队和马车的“高速公路”,而且还可以经常利用风帆上行,山区运输能力无以伦比。
在难以陆路通行的燕山山地上出现这样一条运输孔道,燕山里的驻军拥有了强大的后勤保障,可以凭借地形把守山口,击退从东北和东蒙方向来袭的任何蛮族,所以中原王朝很愿意前进到承德地区进行防御。而同时占据燕山南北的半游牧王朝也一定会在承德地区兴修航运,驻扎重兵,避免被打断“脊梁”。
(前面的例子,宋军曾从海路杀入滦河口,如果北上断了燕山通道,对辽金来说都是致命问题)
但这依然不能完全解释热河省的地理布局:
全省主要为辽河流域,以西辽河为主,南方还有滦河,东南方有大凌河、小凌河。台地与河谷丘陵错综。

为何热河省的主体是辽河流域?而不是局限于滦河——燕山地区?为何辽河流域为主体的热河省要在滦河流域建省会?这就要说起其他三条河流的走向了。



这张图说明,辽河和大凌河都是从燕山山地发源,先向东流淌,进入东北平原腹地后急转向南,最后流入渤海湾。(小凌河在大凌河的弯曲之内,比大凌河小一号,形状一样)。这意味着,滦河东侧的支流和这三条河流的源头相距不远,只是因为燕山分水岭的存在,才分别向东和向西流。如果在两个水系最近的地方打通一小段陆路运输,囤积在承德的军事力量和物资就能顺流而下,长驱直入东北平原核心地区,甚至沿着辽河向北的支流威胁东蒙。抗战期间蒙古的德王企图独立,依靠的基本武力就是一支热河土匪——李守信部队。
当然,如果分水岭高到无法逾越,那一切休谈。但如果分水岭低矮……那承德就不仅仅是一个防御性要塞,而是一个能震慑东蒙和东北平原的进攻性基地。下面这张辽河流域图说明,辽河的源头分两支,其中南面一支已经流入了今天的河北省境内,深入燕山山地。具体来说,这个地点就是平泉县,我的故乡。(下图红色标志处)



平泉县境内有一条很大的滦河支流叫瀑河(注意这里读bao he),下游在潘家口水库汇入滦河,上游深入燕山,和辽河的南源老哈河只有几十公里的距离,而且两者水量都相当不小。此地南侧还有青龙河,与大凌河上源也很近。(图中红点处)



如果在这里设置一小队兵力控制分水岭的山口,再设置一个物资转运站,用马车转运几十公里,那中原王朝的物资和兵力可以轻松地进入东北平原,东北或蒙古的军队也可以很容易突破燕山这道屏障。实际上,由于地形巧合,这里的分水岭相当低矮:



上图中发源于光头山(后面还会提到它)附近的那条河就是老哈河——辽河南源,南面不远就是瀑河,而且七老图山到此正好结束,两条河谷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分水岭。东面的大凌河也只差一点低矮的丘陵。



上图是平泉县北部地图,看的更加清晰——瀑河流经县城,向北还有很远的河道。而老哈河发源于北部山区,河道和南部的瀑河只隔了一两个乡镇。



谷歌地图上体现的更清晰,而且很明显有一条现代干线公路打通两个河谷。实际上,平泉县人习惯于把县域分成两部分——北面的“梁后”,南面的“梁前”。这里的“梁”就是辽河源头和滦河支流的分水岭,本地称五虎马梁。


看照片,远处的山梁就是分水岭,不过左侧还有更低矮的山口。从河道算起,分水岭的高度只有100多米。我自己骑自行车从一个河谷到另一个河谷,多则1小时,少则半小时。古人赶马车应该一天可以跑2个来回。
五虎马梁史话(王恩山)_辽代历史地理

它是两河流域的分界线。此梁阳坡的黄土梁,是滦河支流瀑河的主要发源地。瀑河辽称陷河、神水,清称豹河。而五虎马梁以北则是辽河流域的老哈河,柳溪川与七家岱川两条支流在此汇流后奔向宁城。黄土梁子镇的双河村即因此而得名。老哈河辽代称土河,其源头马孟山是七老图山的主峰,是传说中契丹始祖诞生的地方。老哈河在平泉境内流长达75公里,流域面积914平方公里。老哈河两岸文化遗存丰富,已发现的达数十处。

辽宋时期,因受1004年“澶渊之盟”的影响,两国交好一百多年,聘使不断,驿馆更趋完善。从宋辽边境的雄州至中京、上京的西、南两条驿路均须经过五虎马梁。西线,又称古北路,从承德县鹿儿峡馆(东山咀)过蛤蟆岭(今祥云岭)进入平泉境七沟川45里到五虎马梁(石子岭),35里至富谷馆(蒙合乌苏乡高家沟),再前行到达辽中京(宁城县之大名城)的通天馆(专门接待宋使的驿馆)。南线,又称松亭路。出卢龙塞(潘家口)过松亭关、泽州神山县(今平泉县南之会州城),在今县城与西线汇合而北,过五虎马梁抵达中京。而辽朝出于军事和政治目的,该线在与北宋交往的过程中秘而不用。

康熙二十年(1648)四月二十日,康熙帝北巡蒙古,驻跸席尔哈河(平泉县城之西河)地方,土默特部落固山贝子来朝。十三日过五虎马梁驻拜查地方,十四日驻和尔和(宁城火里火),十五日驻巴尔汗(今八里罕),科尔沁国二品台吉敦罗布来朝。康熙南归亦过五虎马梁,并在今平泉大吉口留驻,赏赐酌建围场(今党坝镇之围场沟)有功人员。

现在这两条水道是季节性河流,一年中能行船的天数不多。但古代工农业用水少,两条河的水量都相当充沛。这条跨越分水岭的航路甚至可以让皇帝巡视。
纪连海讲解《滦州、滦县与滦河文化》
滦河下游进入冀东平原重又变缓,河道中淤积很多,承德以下可行小船。清朝时,皇帝曾从承德乘大船从其支流武烈河进入干流再转入支流瀑河向辽宁方向进发。

当年北宋徽钦被送往金国后方囚禁,也要通过这条路线:
徽钦二宗被俘,于靖康二年(1127年)春被金人押解,过平泉,与随从数千人,囚于中京(今宁城县大名城)九个月,后徙金上京(今黑龙江省阿城)作处理。据《呻吟语》载:欽、徽二帝北迁,为九月十三日出燕山东门,过石门,至景州(即今遵化市),上卢龙岭(燕山东脉),渡滦撒河(即今迁西撒河)、泽河(即今平泉瀑河),过大漠(今平泉以北之沙碛),十月十八日抵中京。计程九百五十里。

至于这条水陆联运路线是否能满足大国的战略运输能力。从历代文明的城市选址就能看出来,我之前曾经做过一次考据。发现平泉北部的老哈河(辽河南源)流出县境仅仅十几公里,就有一座古城遗址,古城侧面有一个支流水库为打虎石水库。这座古城是何时所建呢:


古城遗址,西侧有水库,南面的蓝线是平泉县界。
人类学有没有发现过历史事实转变为神话传说的确实例子? - 马前卒的回答
位于宁城县甸子镇的黑城遗址是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黑城遗址是始建于汉代的右平郡郡治平刚城故址,历史上是我国燕山北口的重要门户,与渔阳、辽东、辽西、上古一道并称为北方五郡。遗址外墙东西长1800米,南北宽800米,内城东西长800米,南北宽500米,外墙因年代久远,仅见局部、漫屏土岗。内城经辽、金、元、明修缮沿用,现存高大城垣。城内遗迹遗物丰富,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遗存。

即这座古城是当年李广驻守的右北平郡,汉朝东北方向的边防支撑点。所谓打虎石水库,源头正是李广射虎的传说。


李广防守过的城墙


俯瞰右北平遗址,长方形就是过去的城墙


右北平郡城旁边的老哈河,注意河中的小船。


斯大林(伏尔加)格勒之所以重要,也是因为可以陆路沟通两条大河
汉朝全天下103郡,都直属中央,特意翻越燕山分水岭设置这样一个重镇,显然是为了震慑东北蛮族和东蒙游牧民,必要时以此城作为讨伐行动的前进基地。可见汉朝军官对此地的水陆联运能力已经有相当的把握。唐宋以后,铁犁牛耕技术传入东北,东北的半定居政权越来越强大,对中原王朝的威胁逐步超过了蒙古草原游牧民,所以这条通道越来越重要。百万东北野战军入关,总指挥部也是从这条通道南下,从大凌河谷地翻越分水岭,沿滦河谷地南下天津。我曾祖父曾经亲眼看到林彪从门前过去。热河都统下辖汉地分一州五县(另有多个蒙古盟旗),平泉因为这条通路成为了唯一的州。
清朝作为兴于东北、定都北京的军事帝国,显然对这里的军事价值有充分认识,时刻准备依托承德的滦河水运去压制东蒙牧民的骑兵,以及东北平原的独立倾向,所以会在这里设置一个热河省,省会驻于承德这个滦河枢纽,同时把辽河、大凌河、小凌河三条河流覆盖的平原划入热河省,为承德驻军提供前进基地。这和汉朝设置右北平郡甄抚北方是一个思路。


平冈即右北平。汉朝皇帝和清朝皇帝的战略眼光是一致的(点击看大图)
清朝和金朝都是女真一系,女真之前称霸此地的是契丹族辽国。契丹自己的起源神话是这样的:
相传有神人乘白马,自马盂山浮土河而东,有天女驾青牛车由平地松林泛潢河而下,至木叶山,二水合流,相遇为配偶,生八子,其后族属渐盛分为八部。每行军及春秋时祭,必用白马青牛示不忘本云。

这个“马盂山”,就是前面说的辽河南源老哈河的源头,平泉县光头山。而天女来自“平地松林”,就是唐朝的“松漠都督府”,即热河省东北部。这实际上是辽国讲述契丹(耶律)人和奚族(萧)混合为辽国核心力量的故事。我母亲读书的小寺沟中学背后有黑山,每年辽国都要派人祭祀;我读书的中学,抬头可以看到奚王台遗址。即辽国认为自己的立国之本就是掌握了辽河流域和滦河流域的交通孔道,从而能构筑游牧民和汉族农民的二元帝国。


辽国上京到南京的轴线是立国之本


瀑河岸边的黑山,每年都有辽国官方派人祭祀
综上所述,热河省辖区的设置、承德的选址有三个考虑:

  • 1 溯滦河到上都方向,控制水草最丰美的草原核心区,随时准备干掉草原新兴的牧民头领。
  • 2 在山海关内最后一条深入内陆的大河上行船,补给燕山要塞,屏障华北平原。
  • 3 借助滦河东侧支流,控制辽河上源,拥有随时深入东北平原和东蒙草原的能力,对帝国核心区进行攻势防御。

这三条综合起来,还需要在滦河流域的燕山山地中配置一支野战军,最好是靠近蒙古草原方向,这样讨伐草原可以就近出击,东征辽宁、吉林也只需要在几十公里陆地行军后顺流而下。清朝很正确地选择了野战军的集结区,每年都会在此地编成野战军,进行高强度野战演习——围场县的木兰秋狝。



围场县顾名思义,就是清朝贵族围猎的地方,但每年集结于此的清朝野战军可不仅仅是打猎。
中国通史 第十卷 中古时代·清时期  第二节木兰秋狝

所谓木兰秋狝,其真正的含义是到木兰围场行猎讲武。但是清代以避暑山庄为第二个都城,凡是到避暑山庄及其附近巡幸、集会和处理政务、消遣游乐都和行围一样泛称为木兰秋狝。实际上不都是行猎。乾隆帝到避暑山庄持续近六十年,仅六年至五十六年中,有四十次秋狝。

木兰秋狝频繁举行,包括的内容很多,然而其目的性,康熙帝只说是为习武训练,实际还有别的。他在生平最后一次行围时强调,从前有人“以朕每年出口行围劳苦军士条奏者,不知国家承平虽久,岂可遂忘武备”。然后列举清军平定噶尔丹、策妄阿喇布坦等,“立功绝域”的业绩,归结为“皆因朕平时不忘武备,勤于训练之所致也”。还有一个是在木兰秋狝时接见蒙古四十八旗的领袖,加强对塞外民族的控制。

乾隆六年准备第一次木兰秋狝,宣称其目的主要有三:一是遵循祖制;二是习武练兵,三是怀柔蒙古。因为在此之前监察御史丛洞上奏,以“第恐侍从以狩猎为乐”和“纪纲整肃,营务罔弛”为由,请求“暂息行围,以颐养天和”。乾隆帝针锋相对指出,“古者春菟,夏苗,秋狝,冬狩,皆因田猎以讲武事。我朝武备超越前代,当皇祖时屡次出师,所向无故,皆因平日训肆娴熟,是以有勇知方,人思敌忾。若平时将狩猎之事废而不讲,则满洲兵弁,习于晏安,骑射渐至生疏矣。皇祖每年出口行围,于军伍最为有益,而纪纲整饬,政事悉举,原与在京无异。至巡行口外,按历蒙古诸藩,加之恩意,因以寓怀远之略,所关甚钜”。他还为乃父雍正未曾举行木兰秋狝辩护说:“皇考因两路出兵,现有征发,是以暂停围猎。若在撤兵之后,亦必举行。”

于是乾隆把他的木兰秋狝目的罗列为,“朕之降旨行围,所以遵循祖制,整饬戎兵,怀柔属国,非驰骋畋猎之谓”。这番言论基本上反映了他们秋狝的目的,所差的就是从康熙帝到乾隆帝,都否认他们有以“狩猎为乐”,或为“嬉游而来”。但是有时的确以此为目的,或夹杂这样的目的。

在清朝鼎盛年间,承德被开辟为夏都。从承德的城市规划来看,避暑山庄固然风景不错,但本质上是个军事要塞,必要时驻兵数万,砍柴喂马都没有问题,只有粮食需要滦河水运供应。山庄外侧有高大的宫墙,是随时准备打仗的地方。整个清代,热河的最高行政长官都不是文官,而是军人——热河都统。
每年春夏之交,皇帝带着野战军来到承德,秋天北上到围场集结,同时要求蒙古王公都带队参加围猎,一方面是在秋高马肥之际让王公们疲于奔命,另一方面也是展示清朝武力,让他们知道清朝在东北方向有几万能走能打的野战军,不要胡思乱想。(军队无法冬季穿越燕山)顺便再建一批蒙古人信奉的喇嘛寺(外八庙),恩威并施,一举解决了几千年的边患问题。反过来说,在燕山外控制大片的马场和牧民骑兵,也可以随时编成野战军南下,作为压制南方的利器。作为对比,而明朝放弃了燕山山地,退到平原的边缘修长城,把滦河上游和辽河流域丢给蒙古人(潘家口水库就横跨长城),结果就是积贫积弱,最终被几万核心兵力的东北蛮族裹挟蒙古人打的不敢抬头,最终亡国。


承德市区地图,可见50万人的市区面积和避暑山庄相当。


避暑山庄宫墙,沿山脊环绕几十里,根本就是一圈小长城。
当然,承德的这些战略意义都是工业时代之前的事情了。一旦铁路出现,滦河运输地位就开始下降;而内燃机的出现意味着骑兵再也不能左右战局。清朝皇帝最后一次到承德,不是为了集结北方野战军搞演习,而是因为英法联军的大炮把咸丰帝赶到了陪都。自此清朝开始依赖南方新军,不再以北方野战军为国家根本。
到了这个时候,承德的战略地位只意味着一个适合消极防御的山区,滦河-辽河分水岭再也不是北方水陆联运枢纽,不需要再放置强大的野战军震慑整个北方。作为一个面向北方内陆的前军事管理区,热河省没有海岸线,缺乏发达工业城市,被切分给河北辽宁是一个必然的下场(草原部分给了内蒙古)。到现在,热河省的遗迹只体现为全国最标准的普通话方言区——连续几百年作为军事集结地,全国方言汇聚的结果。


方言区划图,4号区域是北京-普通话方言区。
感谢
@邓璞 同学关于滦河-辽河水运战略意义的论述,没有他的分析就没有本文的脉络。也感谢白银之手先生详细绘出了燕山古地图。近期我打算找几个熟识的朋友把本文提到的所有路线、名胜都自驾跑一圈,只走普通公路。沿途停车访古,试着拍摄一个小型记录片,望各位读者捧场。
相关回答:
中国有哪些现存的宏伟至极的古建筑? - 马前卒的回答

有什么图片、视频是符合你对《三体》世界、场景的想象的? - 马前卒的回答

历史上有哪些值得尊敬的小人物? - 马前卒的回答

生活在环京津贫困带是怎样一种体验? - 马前卒的回答

承德避暑山庄在民国和建国初期有过什么遭遇?搜刮文物拆毁建筑现象严重吗? - 马前卒的回答

人类学有没有发现过历史事实转变为神话传说的确实例子? - 马前卒的回答

让孩子背诵古诗词、古文有什么意义? - 马前卒的回答
shandianya 发表于 2023-10-22 18:17:28|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题目如果改成“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的战略意义”则更为完整。外八庙的建设,承袭并巩固了避暑山庄的战略思想。这是好大的一盘棋,且容我慢慢道来。
欲谈避暑山庄,必须先从木兰围场谈起。
清朝入关之后,康熙帝居安思危,为保持八旗军的战斗力,在喜峰口外开辟了“木兰围场”。每年的“木兰秋弥(秋季狩猎)”起到了以下作用:1)锻炼队伍,2)选拔官员(乾隆帝曾因围猎中表现临危不惧而得到康熙帝赏识,道光帝也曾随乾隆帝秋狝,表现机智勇敢,被赐黄马褂、花翎) 3)近控蒙古,远慑沙俄,推行“肄武绥藩”的国策。避暑山庄,处于北巡的中间地带,京城奏章朝发夕至,相对于蒙古草原,这里是后方根据地,相对于京城腹地,这里是前哨指挥所,其军事意义十分重大。乾隆有句话讲的很清楚:
“我皇祖建此山庄于塞外,非为一己之豫游,该贻万世之缔构也。”
除却军事意义,避暑山庄所起到的安抚蒙古藩部、团结民族的战略意义,则更为深远。满清作为少数民族政权,深知北方草原民族对于中原的武力威胁,始终十分警惕。通过册封、联姻等怀柔手段,和对葛尔丹的武力征服,保持着对蒙古恩威并济的压力。避暑山庄是清朝皇帝接见蒙古王公大臣的场所,作用举足轻重。嘉庆皇帝在位首次举行秋狩大典时,发布的上谕对避暑山庄的战略意义进行了一番阐述。
“秋狝大典,为我朝家法相传,所以肄武习劳,怀柔藩部者,意至深远。我皇考临御六十余年,于木兰行围之先,驻跸避暑山庄,岁以为常,敕几勤政之暇,款洽蒙古外藩,垂为令典。是避暑山庄,实为皇祖皇考在天灵爽式凭之地。朕祗承鸿绪,不敢稍自暇逸,特于今秋涓吉启銮,举行秋狝,实本继志之承。若以山庄为从事游览,则京师宫馆池篽,岂不较此间更为清适,而必跋涉道途,冲履泥淖,远临驻跸乎?朕之敬遵成法,不敢偷安,必欲前来山庄之忱悃,皇考实鉴临之,是以清跸才停,捷书已至,眷佑所昭,如响斯应。朕披览奏函,瞻依居处,不觉声泪俱下。”
而团结蒙古的另一步棋,就是治藏。蒙古民众广泛的藏传佛教信仰,使治藏和治蒙两个问题,实际上互为条件。 满清统治者怀柔政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蒙藏民族采取“因其教不易其俗”的方针。乾隆:“兴黄教,即所以安众蒙古,所系非小,故不可不保护之”。黄教,说的就是藏传佛教。
治藏历史,可以追溯到五世达赖来京觐见顺治帝受到册封,自此以后,历世达赖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成为一项制度固定下来。为了给觐见清帝的蒙藏高层提供瞻礼、膜拜等佛事活动场所,遂在避暑山庄周边兴建外八庙,两者的功能相辅相成。说句题外话,只要你去承德看看外八庙的规模,就知道满清所谋甚大。
至于清朝皇帝为何要在远离京城的避暑山庄接见蒙古王公大臣,还要做出一番解释。在清代,天花是一种令人谈虎色变的疾病,京城夏季积温高,天花极易流行,常夺去许多人的生命。豫亲王多铎、顺治皇帝就曾先后被天花夺取性命,清皇室和蒙古王公对天花十分惧怕。 避暑山庄之于清皇室,首先是避痘,其次才是避暑。没有出过痘的蒙古王公,为保证生命安全,清政府规定不得进京,一律在承德觐见。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