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承德的外八庙怎么样?有什么游览攻略分享?

[复制链接]
JCRen.net 发表于 2023-10-22 18:08:45|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河北承德的外八庙怎么样?有什么游览攻略分享?
全部回复1 显示全部楼层
dwx 发表于 2023-10-22 18:09:42|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出多伦诺尔,驱车二百六十公里许,至承德。承德旧为热河省会,因避暑山庄行宫而闻名。

清康乾时期,围绕热河行宫修建了恢宏的藏传佛教寺庙建筑群,即我们所熟知的“外八庙”。1994年,避暑山庄及外八庙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hr/>


承德“布达拉”的满汉蒙藏四种文字

<hr/>【重叠承德】

走在承德街头,刀削面馆让你亲切地感受到张家口、大同的乡音,而在公交车上,从幼儿园的小朋友到七八十岁的大爷大妈出口便是流利的普通话——这普通要比全国绝大多数地方人所说的普通话都不普通(承德市滦平县正是中国普通话标准音的采集地)。但当你坐上出租车时,又会有极高地概率遇见一个说着东北话的司机。这就是承德。
作为河北省京北二市之一承德,与内蒙古、辽宁两个省区接壤,而他的南边则是华北与东北的咽喉要地唐山,西边是风俗习惯上更接近于山西的张家口。东北西北,关内关外,文化似乎在这里重叠了。这就是承德的底色。
不仅如此,在承德还生活着超过110万的满族同胞,承德是全国地级市中满族人口最多的城市,占中国满族总人口的百分之十以上,平均每10个满族人中,就有1个是承德人。
如果我们去看承德的历史,便能更加地体会到这里的“重叠”。



(承德寺院)

承德古为山戎、东胡等民族活跃之地,战国时属燕国渔阳等郡,后又为契丹游牧地,明时设北平行都司(大宁诸卫),明成祖时又将大宁诸卫割给蒙古乌梁海,尽入蒙古朵颜、泰宁等卫,后朵颜、泰宁又被察哈尔吞并,承德(热河)一带成为喀喇沁、翁牛特、土默特等蒙古部落之游牧地。清康熙二十四年,于热河修建行宫。雍正元年设热河厅,并将热河改名承德,承德逐渐成为清政府的“第二都城”。中华民国时设立热河特别区,后改热河省。承德为热河省会,热河省之辖区大致为今日的河北省承德市,内蒙古赤峰市、通辽市大部,辽宁省朝阳市。
热河即承德市的一处温泉。温泉之水,名热河。热河在古代被视为宝地,故在热河处建避暑山庄。热河之水流入武烈河,武烈河是承德的母亲河。热河本是一泉水名,且指代范围极小,最后却发展成省名,这和她邻近的察哈尔省之称谓完全不同(察省之名源于蒙古察哈尔部)。
在承德这片土地上,生活过匈奴、乌桓、契丹人,如今汉、蒙古、满等各族人民幸福地生活在这里。人民安居乐业,文化交流交融。你可以在这里喝一杯蒙古奶茶,也可以在这里享受一回满族八大碗,还可以吃到正宗的山西刀削面。
<hr/>【多伦诺尔会盟之后的准噶尔】

康熙平定准噶尔之乱后(前情参见《塞上佛教寻赜录1:草原佛都多伦诺尔》),在多伦诺尔会盟并建汇宗寺。



(多伦诺尔汇宗寺)

这里还得稍微提及一下噶尔丹之后的准噶尔。

  • 策妄阿拉布坦(ཚེ་དབང་རབ་བརྟན།)是噶尔丹的哥哥僧格之长子,曾奉噶尔丹之命西征哈萨克,后因其弟被杀而出逃,与噶尔丹反目,联合康熙皇帝东西夹击噶尔丹于科布多,噶尔丹自杀后,策妄阿拉布坦成为准噶尔新的统治者。噶尔丹继承汗位之前,曾在拉萨为僧,与第巴·桑杰嘉措(སངས་རྒྱས་རྒྱ་མཚོ།)交好。因当时占据西藏的和硕特蒙古拉藏汗(ལྷ་བཟང༌།)与西藏掌权者桑杰嘉措矛盾激化,桑杰嘉措被拉藏汗毒死,六世达赖仓央嘉措(ཚངས་དབྱངས་རྒྱ་མཚོ།)也被押往北京。此时,策妄阿拉布坦以省亲之名由和阗出兵入藏,杀死了拉藏汗,攻占拉萨。但不久后,便被清朝军队驱赶出西藏。
  • 策妄阿拉布坦之子是噶尔丹策零,雍正年间,噶尔丹策零曾对漠北蒙古发动战争,后被土谢图汗部所败,噶尔丹策零后在伊犁感染瘟疫去世。
  • 噶尔丹策零去世后他的两个儿子策妄多尔济那木扎尔和喇嘛达尔扎开始了王位争夺。1755年,清朝军队分两路出兵伊犁,1757年初,准噶尔军队全线溃败,残部逃至俄罗斯。
乾隆平定准噶尔之后,大宴卫拉特四部新归之众于承德避暑山庄,他决定模仿康熙皇帝在多伦诺尔会盟之后建立汇宗寺的做法,在避暑山庄不远处的山上修建一座寺院,即普宁寺。
普宁寺碑文详细记载了这座寺院修建的由来:
“乾隆二十年五月,平定准噶尔。冬十月,大宴赉四卫拉特部落旧附新归之众于避暑山庄,曰绰罗斯、曰杜尔伯特、曰辉特、曰和硕特。四族台吉、各封以汗王、贝勒、贝子、公。若而人其无隶属之宰桑,则归之公,如内八旗,外四十九旗,喀尔喀四部之例。至是而内外一家,遐迩同风之言允符。昔我皇祖之定喀尔喀也,建汇宗寺于多伦诺尔,以一众志。式循旧章,建普宁寺于山庄之北麓。”
接着,碑文又讲到为何修建于热河的原因:
“且此山庄,即皇祖岁时巡视诸蒙古宾客之所也。越三十年,而克见准噶尔之众,咸觐于此。”
于是,普宁寺就如同汇宗寺一样,在寺院的宗教内涵之外更多了一层纪念的意义。
<hr/>【普宁寺与桑耶寺】

“蒙古向敬佛,兴黄教,故寺之式,即以西藏三摩耶庙之式为之。名之曰普宁者,盖自是而雪山葱岭,以逮西海,恒河沙数臣庶,咸愿安其居,乐其业,永永普宁云尔。”
普宁寺碑文中这样写道。



普陀宗乘之庙

众所周知,桑耶寺之于西藏佛教有着重要的意义。(蒙古人为什么信仰藏传佛教)桑耶寺(བསམ་ཡས་དགོན།)位于藏文化的发源地山南扎囊(གྲ་ནང་)县雅鲁藏布江北岸,是西藏历史上第一座佛法僧三宝俱全的寺院,由藏传佛教之祖寂护(ཞི་བ་ཚོ། 梵:शान्तरक्षित)与莲花生(པདྨ་འབྱུང་གནས། 梵:पद्मसम्भव)两位大师参与修建。吐蕃历史上有名的七觉士(སད་མི་བདུན།),即第一批出家的七个人便是在桑耶寺受戒。关于桑耶寺名字之由来还有一则传说:藏王赤松德赞(ཁྲི་སྲོང་ལྡེ་བཙན།)在寺院初建时迫切想知道将来的寺院是什么样子,莲花生大师便在手掌中为他展示了寺院模样,赤松德赞不禁感慨“不可思议,不可思议”,遂得名“桑耶”。
桑耶寺除了是藏地第一座三宝俱全的寺院外,还是最有名的译经场。《莲花生大师本生传》(洛珠嘉措等译,青海人民出版社版)记载道:
在桑耶寺三尖殿中堂,请班智达译师译佛经
莲花生大师未经胎污,生于莲花没有生和死
征服三界而调伏三有,说出法名内容就知晓
又显密二宗都不陌生,尤其可称内密宗主人
请到吐蕃调伏地方神,恩重请坐三层雄狮台
大班智达布马拉米札,精通那海洋般的佛法
精通内外密宗和三藏,全部佛法无不记心间
在莲花生大师的主持下,一批学识渊博的班智达于桑耶寺开始大量翻译佛经,桑耶寺的佛经翻译考究,奠定了后来藏传佛教发展的基础。此外,有名的藏族起源之“神猴与罗刹女”的壁画也出自桑耶寺。
桑耶寺之形制以古印度波罗王朝摩揭陀的欧丹达菩提寺为蓝本,其核心为乌策大殿,内三层,外见五层,象征着宇宙中心之须弥山。大殿之外有红、绿、黑、白四色佛塔,象征四大天王;其东西南北各有四座宫殿,象征着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和北俱卢洲四大部州,四座宫殿左右各有一座配殿,象征着八小部州,如是桑耶寺便象征着整个宇宙。



普宁寺

普宁寺为藏汉混合之建筑形制,中轴线上有山门、碑亭、天王殿、大雄宝殿等殿堂,大乘之阁为其最核心建筑,与桑耶寺一样,殿外分布着“四大部洲”与“八小部州”。
在承德“外八庙”里,处处可见仿建的痕迹,如普陀宗乘之庙以拉萨布达拉宫为蓝本,须弥福寿之宫则是以日喀则扎什伦布寺为蓝本(须弥福寿与普陀宗乘之名也就是扎什伦布与布达拉的汉语意译),而依据桑耶寺之形修建的普宁寺,在宗教上也就多了一层不凡的色彩。
<hr/>【普宁寺的佛教活动】

普宁寺是河北省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也是清朝时满蒙地区极其重要的格鲁派寺院,历史上,六世班禅大师(བློ་བཟང་གྤལ་ལྡན་ཡེ་ཤེས་)曾驾临普宁寺;1980年,十世班禅大师(ཆོས་ཀྱི་རྒྱལ་མཚན་)也曾到此瞻拜。
与已经成为旅游景点的外八庙其他庙宇不同,普宁寺仍然是宗教活动场所,而且仍然是北方一座极有影响力的藏传佛教寺院。



普宁寺

八十年代中后期,普宁寺恢复为宗教活动场所。1987年经中央批准,承德市领导到内蒙古各地寻找僧才,昭乌达盟(今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根培庙哈木尔活佛接受了承德普宁寺的聘请,担任住持。哈木尔活佛生于1920年,阿鲁科尔沁人,1928年由九世班禅(ཐུབ་བསྟན་ཆོས་ཀྱི་ཉི་མ་)认定为转世灵童,1935年在罕苏木庙升座。哈木尔活佛曾在西藏布达拉宫学经,到过扎什伦布、桑耶寺等著名寺院,后在青海塔尔寺(སྐུ་འབུམ་བྱམས་པ་གླིང་)生活修行20多年。哈木尔活佛德高望重,在昭乌达地区极有声望,当他出任普宁寺住持后,当地许多蒙古族青年纷纷来到普宁寺学习。为了更好的培养僧才,普宁寺还选送僧人到佛学院及甘肃拉卜楞寺(བླ་བྲང་བཀྲ་ཤིས་འཁྱིལ་)等藏传佛教著名学府学习深造(详见郑士谦《迎请普宁寺喇嘛记》)。在哈木尔活佛等一批喇嘛的努力下,普宁寺的发展越来越好,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ཆོས་ཀྱི་རྒྱལ་པོ་)曾数次法驾普宁寺举行佛事活动,普宁寺不仅是当地信众的朝拜之地,更是河北乃至整个北方重要的藏传佛教人才培养中心。



承德寺院

普宁寺是一座“活着”的寺院。当地人俗称这里为大佛寺。
大佛寺的传统佛事活动有“打鬼”,这在不同的普宁寺介绍书籍中都有详细记载。所谓的“打鬼”在北京以北各满蒙地区都可见其踪影,如北京雍和宫(དགའ་ལྡན་བྱིན་ཆགས་གླིང་)与呼和浩特大召(དཔག་མེད་གླིང་།),为藏传佛教一种驱邪祈福仪式,藏语音“羌姆”,蒙古语发音“查玛”。在正月十三,(旧时)“外八庙”各寺院的僧人齐聚在普宁寺广场,在鼓乐声中僧人们戴着面具开始仪式表演。因普宁寺周围的承德地区汉族人居多,所以在关于羌姆故事之情节上也有着不同于藏地的汉族传说。据于欣光《普宁寺岁时佛事活动》一文记载,远古时,魔鬼蚩尤经常吞食人类危害人间,佛祖派天兵天将捉拿蚩尤,蚩尤藏身海底,诸神不能无法擒获。这时观世音菩萨化身梅花鹿,将其捉住,为民除害。这个故事是典型的佛教人物与本地民俗传说相结合的产物,内容与佛教毫无关系,但却反映出人民对邪恶的痛恨以及对正义之崇拜的美好愿望。另一则关于故事的解读则是源于西藏历史上的朗达玛遇刺事件。



普宁寺

在今普宁寺的右侧,留有一处遗迹,这就是普佑寺。普佑寺始建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为喇嘛札仓,是蒙古各地僧人的修学之处(各地的喇嘛可在此处公费学习),学习内容以显宗经学、密宗经学、历算学与医药学四学为主,曾经无数先贤哲人于此修习佛法,今日已作烟云,只留一组旧照图片供后人观赏。
<hr/>
参考文献:

1、(朝鲜)朴趾源《热河日记》
2、武尚权《热河新志》
3、《避暑山庄和外八庙碑文辑》
4、河北文史资料增刊《外八庙》
5、达力札布《明清蒙古史论稿》
6、彩虹.承德普宁寺研究[J].西部蒙古论坛.2017(4)
7、班班多杰《藏传佛教思想史纲》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