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能源行业有发展前景吗?

[复制链接]
yang1030 发表于 2023-10-22 08:44:08|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国内新能源产业涉及非常广泛,答主公司司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基于地方国企和国家电网双重背景的新能源企业(全中国除了我们,应该都没有在实际运营的),从接手负责半年以来,答主一直在从战略上为企业发展而思考并实践,考察、交流并且业务洽谈了无数新能源产业链企业,从光伏到储能到逆变器到电芯到垃圾电站到比亚迪吉利这种主机厂,并已经完成过近 8 万字的各类报告。
从公司半年的发展结果来看,我们的竞争战略应该是正确并可以反映新能源市场的客观问题的,我们对行业分析基本是正确的。本文约 4000 字,没有枯燥的数字,都是行业与就业分析。
所以,先把「国内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前景如何?」这个问题做个概括性回答,然后分开进行讲述:
总的结论是,国内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前景非常好,但在细分领域,有些产业已经走入了激烈竞争的红海市场(光伏投资及上游产业链),有些还在一拥而上的风口之上(电化学分布式储能、国外家用储能),有些不能不热继续平稳发展(微型逆变器)。

  • 优质光伏、风能投资产业市场愈发减少,市场分割已经基本完成,行业愈发内卷,逐步走入成熟期;
  • 光伏产业链竞争加剧,组件性能进入瓶颈,组件价格大幅度下降,现有技术替代是行业未来方向;
  • 储能市场一拥而上,电化学储能处于风口期,各种储能五花八门,政策性支持尚不明朗,三到五年定然洗牌;
  • 新能源交易管理体系尚未统一,碳汇、CCER、ESG 等概念层出不穷,软件体系有待发展;
  • 氢能领域备受关注,实际应用场景受限,有待政策或者产业方向的支持。
结论性意见完成后,答主每个项目具体分析:
1.光伏投资



  • 总体情况:优质光伏、风能投资产业市场愈发减少,市场分割已经基本完成,行业愈发内卷,逐步走入成熟期。



答主公司的水面光伏电站


头部民营企业瓜分华东地区的小型分布式光伏投资,大型央企瓜分全国各类集中式电站的格局已经基本形成。
2019 年光伏装机补贴结束后,其实投资产业的头部市场基本就已经趋于集中化了,中小型企业靠补贴赚点外快的日子基本结束了。
头部民营企业以其入行较早、机制灵活的优势,已经长三角珠三角核心区域形成了自己的竞争优势,通过资本市场运作与内部持续提升,这些投资、运营商已经在轻资产端形成了自己的竞争优势。
只需要持有优质核心电站,他们就可以在资本市场一直获得收益,实现更大的发展或业务转型。
央企则主要进行大规模投资,而适合投资的西北、东北地域基本已经瓜分完毕,目前部分央企也向大型的分布式新能源进行竞争,后续的存量越来越少,未来的海面、滩涂等用地甚至可能成为争夺的重点。
对投资商来说,分布式光伏项目的动态回收期从6年到8年到现在的13年左右,都能说明优质资源在持续下降
从 2022 年开始,行业愈发内卷,已经到了倒逼上游组件商的地步,说明本行业已经进入成熟期,之后剩下的只有管理与成本的比拼了。
在分布式领域,华东华南绝大多数企业被瓜分完毕,一些企业已经将视角转入了收益率较低的云贵川渝地区,预计这些区域 3 年内也会被瓜分完毕。
但是随着组件发电效率和技术迭代的进一步发展,在此市场,除了已经上市的民营投资商和资金成本较低的国有企业以外,目前一切的小型投资商应该都会被兼并或倒闭,行业将会进一步集中(目前已经有些早期自投企业出现问题了)。
而云贵川渝地区,基本上只适合有实力的地方国有企业或央企进行开发,民营企业除非做市值管理,几乎没有持有价值。
行业的愈发内卷,加上光伏投资领域本身作为基础设施的一部分,也不适合非国有企业作为开拓领域,继续发展了;反而轻资产的新能源综合管理业务,非常适合民营企业发展。
所以对于个人就业来说,如果做光伏投资的相关领域,要不然去有实力的国有企业,要不然去上市民营企业,其他基本对人生没有什么帮助了。
当然,如果你想深入了解新能源领域的一些事情,获得有些基于能源视角与 ESG 视角的资料,也可以点击下面的卡片,获取免费资料。
2.光伏前端产业链


总体情况:光伏产业链竞争加剧,组件性能进入瓶颈,组件价格大幅度下降,现有技术替代是行业未来方向。



光伏组建这几年年年都在技术大进步,从 225 到 755,从 13% 到 24%,从单晶硅到多晶硅,几乎三年就会有技术翻倍,而且价格一路狂跌。
答主 20 年开展光伏产业调研的时候,TopCon 还是实验室高精尖产品,现在研发实验室都看不上它了。目前硅光伏板的实验室效率已经基本达到 26%,工业化产品 24%,距离 29% 的理论极限越来越近了;现有技术替代几乎是肯定在未来几年发生的事情。
相同的主流组件价格,从 2022 年中到现在 1 年,几乎下降了 40%。各大主流组件厂商还在各种招聘技术研发人员加大研发投资,试图把硅的效能继续提升,但终究是会到达瓶颈期的。
主流厂商除了继续发挥硅材料的极致,还在积极研究钙钛光伏板,如果真的取得技术突破,分布式光伏产业将会受到重大影响,家用光伏市场格局都被打破,关注市场,值得关注这些相关的核心技术突破。
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组件份额已经被瓜分完毕,产业基本集中在前四家手中,没有重大技术突破。再去投资组件生产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新的组件的技术替代,肯定是未来发展的方向,而这又会带来小型投资商的一轮洗牌
所以,对于个人就业来说,除非是技术人才和研发人才,加入前端产业链企业的意义非常一般;但是如果是能取得技术突破的人才,市场一片广阔,答主认识若干青千,都在厂商做研发。
3.储能市场


总体情况:储能市场一拥而上,电化学储能处于风口期,各种储能五花八门,政策性支持尚不明朗,三到五年定然洗牌。



答主公司的电网侧储能站夜景


2023 年是储能市场的元年,从电芯厂、主机厂到电气设备厂甚至不相关的地产商都在搞储能,尤其是电化学储能;至于储能类的压缩空气、重力、飞轮、液体金属等内容,因为对环境要求太高和技术不成熟,今天就先不讨论了。
随着国家新能源装机容量的进一步扩大和电力发展不平衡以及深入峰谷电价的实施,肯定还会进一步发展,这也是资本在大量投入这个领域的原因;但是目前储能收到政策性的严重影响,某些政策帮扶、行业标准、体系标准等都不完善,所以大多数企业想抢先扩充市场,建立自己的影响力甚至标准体系。
但是,储能不像光伏、风电,它严重受制于区域或企业的用电时间、负荷、变压器容量等个性化指标的影响,即使把电芯、pcs、ems全部完成一种非常完美的设备,它依然要根据实际运营情况进行优化。
储能市场真正的竞争是对区域性(需求侧响应)和企业端的需求的灵活的能源管理策略,其实是一种基于基础数据与算法的竞争。
答主公司走在行业前端,从介入储能设备就非常重视后端,但是发现这个领域因为严重缺乏基础数据,能做的事情实在是太少了。
今年暑假我们从清华专门招了两个自动化的博士来实习,做一些优化策略,但是真正能有自己的核心资源,只要应该要一年以后了。
对于个人职业选择,要不然去头部电芯厂,要不然去做电芯技术安全,要不然就着力于后端自动化ems与大数据、算法优化,去小厂拼集成和PCS是没有意义的,一定要有自己的技术实力。
因为,这个行业三年内肯定会洗牌,现在的很多投资肯定血本无归,但是谁会被洗掉,非常不清晰,就像十年前谁知道留下了这几家光伏企业一样。
目前,一切做动力电池的主机厂,比如比亚迪、吉利、长城等等都在做储能,多元化战略,这几家答主都去聊过,感觉不一,他们有些人还是非常务实的,有些就……
4.包括 ESG 在内的交易体系内容

总体情况:新能源交易管理体系尚未统一,碳汇、CCER、ESG 等概念层出不穷,软件体系有待发展。
目前新能源管理的各项体系非常多,发改委主要推碳汇,之前生态环境部主要推 CCER,财政部主要在推 ESG,各种项目侧重点不同,但是都是在建立各类新能源的指标体系以及交易体系,碳汇主要应用到出口贸易(后续国内怎么对接目前大家还在思考),CCER 匹配国内双碳,ESG 主要在着重于不补充财务端的评价体系。
中国的碳达峰和碳中和是一定要实现的,未来也一定会有类似于 CCER 之类能够带来实际收益的交易体系与指标的。
据说今年年底 CCER( CCER 即中国核证减排量,根据《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参与自愿减排的减排量需经国家主管部门在国家自愿减排交易登记簿进行登记备案,自愿减排项目减排量经备案后,在经备案的交易机构内交易;2017 年 CCER 暂停了)重启,因为就是在前几天(2023 年 7 月 7 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公开征求意见通知」),如果 CCER 重启之后,对于指标与计算体系,肯定会带来大量的新知识与新岗位。
ESG 是相当比较成熟和与国际接轨的体系,基于环境、社会责任与治理的评价体系,各大高校和财政部的各类培训都在力推,一些央企和上市企业也在做这个体系。
当前 ESG 概念比较宽泛,除了 ESG 报告能够运用的内容还不多,实际收益在未来的 E 部分,与 CCER 重启后的指标体系肯定会接连,无论企业或个人,提前储备一些相关知识应该是非常有价值的。
想获取资料和了解有关新能源指标体系与 ESG 的知识,可以点击下方的免费资料卡,获取更多地信息。
4.氢能市场


总体情况:氢能领域备受关注,实际应用场景受限,有待政策或者产业方向的支持。



氢能是个非常有趣的领域,但是现在中国的产业链非常不成熟,因此主要是作为试点项目在推动。
在西北的集中式发电区域,有绿氢产业链,即将光伏的电能发电,然后制氢储氢,将氢气作为原材料卖给各类工厂,或在以后再进行发电,其实相当于储能的一种变种。
东部区域本来就用电大户,基本无法开展这种业务,而且氢气目前没有完善的下游产业链,中美欧的新能源汽车都是电,储能产业链都是电化学,应用场景较少,当前形势下其实市场非常不成熟,还处于导入期。
5.总结

新能源产业是未来中国20年多的发展方向,前景非常美好。
甚至是后房地产时代国家战略和产业转型的重要资源与产业抓手,是改善地方政府融资能力与地方国企财务报表的重要手段,其产业链从矿产开采到废弃物回收,从咨询分析到体系创立、输出标准,会创造众多目前不存在的众多岗位。
甚至新能源产业发展对于能源结构、国家竞争战略与民族伟大复兴都是极其重要的一环,因此肯定是未来20甚至 30 年的朝阳行业;当前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只是中国新能源的一个开端。
但是对个人,如何去融入这个行业,确实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
永远记得,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原作者:云上轻骑兵
全部回复1 显示全部楼层
zhuzhu1 发表于 2023-10-22 08:44:44|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知灼见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