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互联网大厂中层(年薪大几十万百万)那种有 35 岁危机吗?

[复制链接]
paichn 发表于 2023-10-16 10:32:56|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互联网大厂中层(年薪大几十万百万)那种有 35 岁危机吗?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meiya121 发表于 2023-10-16 10:33:01|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中层」,是一种管理上的概念,其最清晰的定义就是「你的上司有上司,你的下属有下属」
对于互联网大厂来说,其职级类似于阿里 P8~P10,腾讯 11 级~14 级,字节研发 3-1~4-1,非研发 3-2~4-2 ,美团 L8+~L10+。当然,以上只是职级的最低标准,并不是充分条件,比如 P8、11 级甚至还有很多大头兵(不带人)的,自然也算不上中层。
最新!互联网大厂各职级薪资对应关系图(更新于 2022 年 9 月)根据不同职能,其对应的薪水也会有所不同,运营年包基本在 130 万~ 300 万,研发基本在 180 万~ 500 万,也就是说,互联网大厂的中层年包普遍在二三百万,不可能只有大几十万到百万的。
「年入百万」在互联网大厂大概率只是「大头兵」,小概率是基层管理,不可能是中层。哪怕是明星一些的互联网中厂(如小红书、B站、得物等),其中层管理年包也几乎不可能低于 150 万。
一个优秀的校招生,如果不是特殊计划,到达中层通常也需要 7~10 年,如果 25 岁硕士毕业,那么到达中层也到 32~35 岁了,难不成一到中层就危机?
通常来说,如果你在一个位置上 5 年以上,依然无法提升自己的 scope(业务范围),这才会有危机。
由此可见,互联网大厂中层的年龄危机大至在 40~45 岁(级别越高年龄越大)。从实际情况看,40 到 45 岁的中层还是非常多的,45 岁以上的人如果还没升到高管(对于大厂来说可能部分 CEO-2 也算高管),在国内互联网大厂就有风险了。
然而,即便如此,中层也已经靠自己挣了千万,只要不搞杠杆,可以安安心心躺平了。
wrj0619 发表于 2023-10-16 10:33:38|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是有明显区别的,那就是完整的人事权。
基层管理者,只有项目管理、任务分配和给基层员工打绩效的权力,涉及招聘、晋升、裁员,他们只有建议权,但没有最终拍板的权力。
中层管理者可以决定自己负责的这块业务,如果需要扩张的话明年要招多少人,收缩的话要裁撤多少人,给哪些人晋升给哪些人降薪。甚至啊,有的还可以按心情给自己招聘个女秘书。
高层管理者和中层管理者的区别,那就是大集团的高层管理者影响公司的业务方向,可以拍板新增/裁撤哪些业务,由此新招/任命/裁撤负责这些业务的中层管理者。
你描述的年薪几十万一百万的大厂职工,一般是干活儿的和初级管理者,当然有35岁危机。但是那些管理一整块业务的中层领导,很多都不止35岁了。
bigshuo007 发表于 2023-10-16 10:34:33|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同事在入职前,是阿里P8,大概属于中层?年薪总包180万以上。

背后有人讨论,他是被阿里优化的,当时37岁。我们了解到,他离职阿里时,工资年薪总包180多万,他这份工资,已经持续至少5年了。之前20多岁的时候,也达到了知乎人均水平。

后来他找工作找到了我们公司,他的职务是中层领导,高级经理。

工资比他之前少了很多,年薪总包大概80万。但他说,比之前在阿里轻松了许多,我们抱怨的加班,折腾,在他看来都是毛毛雨,他说他很适应。

我们可以算算他的收入,正常而言,他在阿里期间,只要他没有坏毛病,正常消费,现金资产500万肯定是没问题的。

就算他后来找的工作是扫大街,他的生活水平其实也比多数人要过得好了。

更何况,他后来找的工作,依然还是高收入呢?

即使他以后继续被优化,有着阿里,其他五百强管理者的履历,去个中小公司继续苟几年绝对没问题的吧?这就是四五十岁的年纪了,这样的收入,状态,你觉得跟我们社畜比起来,差吗?

就我们这些人,其实压根不用替人家大厂中层的中年危机担心,我们但凡能达到人家中年危机时候的生活水平的20%,也算是周边人中过得好的了。

大厂中层,肯定也焦虑,也有中年危机,但人家的中年危机是能不能买得起一线房子,能不能开得起好车,而普通人的中年危机是,失业了还有没有饭吃。

同样是中年危机,其实概念完全不一样的。

就像红楼梦里,刘姥姥的“危机”是,吃不起饭,要去富亲戚家打秋风,需要陪着笑脸,一口一个姑娘奶奶。

而贾府的“危机”是,家里出的多,入的少,姑娘们裁几个丫鬟,太太们少点排场,但人家一般的吃穿用度,可依然还是公门侯府的派。

我们就过好自己的活就行了,大厂中层的危机,也要比我们风调雨顺的时候好。
qswh 发表于 2023-10-16 10:35:31|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首更,2021.10=================
谢不邀。快40老兵现身说法一下吧。
就想反问一句,即挣钱快又能稳定干到死的差事儿,除了投胎加成外,有轮到咱普通小百姓的么?
十几年前我第一份工作,起薪是1w5,那会儿北四环房价不到2w。现在混到了题主说的大厂中层(就是那几家大厂,对标P9的岗),上面老人退休,下面孩子上学,房贷还剩百十来万,有几套房,但是手里确实没啥大钱。
我是属于大厂小厂都混过的人,早年混大厂,赶上了一小波上市红利,也熬了点级别;后来心有不甘,跑去小厂从0到1建过队伍,带着业务跑出过10倍增长;然后眼见小厂要黄,重新跳回了大厂,现在带着一支不到100人的小队伍苟着。从来没觉得自己会在大厂养老,混完整个职业生涯。这一波重回大厂,目的明确,就是镀金+避风。
现在想想,过去10几年的经历,算是第一阶段,证明了自己能在大小平台上做好事情,获得认可;下一阶段的目标,是要摆脱平台依赖,做成自己的小生意---你没看错,是做生意,在特定市场重复别人已经验证的模式,本质上是找个旮旯开个煎饼果子摊儿,而不是改变世界的”创业”。
我知道自己不是张一鸣,不是张小龙,打死我也做不出来头条微信;但浸淫行业多年,亲眼见到了很多小团队在有滋有味的活着:有些有一点点资源;有些有一点点创意;有些啥也没有,但舍得干脏活累活。他们或十来个人,或三五十人;他们的差异多如牛毛,但共同点只有一个:都tmd土得掉渣,没有任何“明星气质”---- 大厂小孩们津津乐道的明星产品经理、天才程序员,跟他们一点关系也没有。
如果是BAT是互联网的金字塔尖,那这一堆小团队小业务小模式,就是更广大的塔基。
===============二更,2023.10=================
前两天满了40岁,回头看看这个回答,有一点感慨。这两年还在大厂苟着,快满三年了;级别没动,收入跟着普涨小幅上涨;中间被调动了一次,仍然是差不多的业务。整体上看,依然是“苟”的状态。房贷还完了,娃们长大了两岁,父母身体健康,日子平平淡淡。
行业上,经历了教培血案、22年野蛮封控,互联网谨慎了许多,认识的大部分投资人或有投资能力的人都转行了,剩下的也基本是悲观的,没有热钱,没有热钱,没有热钱。
镀金的任务完成了,今年下半年开始,陆续找机会+找投资。给未来划定了一条底线+两种选择,正在摸索中。一条底线是,绝对不投自己的钱,保证家庭生活水准不下降;两种选择是,第一,找到合伙人,做成小生意(具体是在某个自己熟知的国家复制一个成熟的模式);第二,离开互联网行业但不离开it领域,把职业寿命延长到50岁,收入可以接受腰斩甚至膝盖斩(目前是350w左右)。
现状是,底线守住了,没有房贷+薄有积蓄;两种选择都在探索。选择一,由于自己不想打理财税法后勤这些事儿,所以在找公司合伙,以销售的方式加入。谈过两三家公司,有一家已经跟创始人谈过两三轮,双方还在试探中;整体看,选择一推进并不顺利。选择二,拿了两个offer,一个是央企的二级公司,信息化部门负责人,整体薪酬大约100w-;另一个是新能源领域的准上市公司,分管算法方向的技术vp(向cto汇报),整体薪酬跟现在持平。但综合评估下来,都有很明显的硬伤,遂作罢。选择二看起来是可行的,但还需要耐心,继续寻找。
tornado598 发表于 2023-10-16 10:36:22|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互联网公司中人的危机感其实不完全跟35岁相关,也是跟这个行业的特性有关。
首先,互联网这个行业本身就很不稳定,跟实业是有本质差别的。你能看到的很多所谓的垄断,其实都是一纸政策可以马上斩草除根的,所以这种行业本身的不稳定感就注定了行业里所有人都很焦虑。(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最近出台的青少年游戏管控,多少游戏公司战战兢兢)
另外在这样一个不稳定的基础上,很多场景下用户的粘性又很差(BAT以外的互联网公司更甚),所以大家的忧患意识都是很强的。(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抖音如果哪天被下架,马上流量就会被视频号、快手吃掉,第二天用户就把抖音这个app忘干净了。替大家回忆一下,你们还记得【内涵段子】吗?)
所以选择互联网行业,本身就选择了一直要浸泡在危机感里。
再说35岁危机(工作10年左右)。
互联网行业的薪酬体系其实是属于高开低走,我个人的感触是非常深的。对应届生来讲,互联网的起薪确实很高。比如字节、腾讯,入职offer随便都有18k。并且在工作0-5年这个时间段内,其实薪酬涨幅相对来说还是有保障的。
但问题发生在5年之后。在字节,有一大批人的职业发展停留在了2-2/3-1这个水平。在腾讯,有一大批人的职业发展停在了9/10级这个水平。在这个位置上的停留时间,甚至可以到10年。
这部分人的薪酬大概是什么水平呢?(因为我不是技术,我不谈技术的哈,只谈职能序列)
以字节2-2为例,如果是经营、战略序列还好,月薪差不多40k-50k,年终奖有0-12个月(但其实一般都是6个月,M绩效),如果是运营序列,月薪还要再低一些,而且年终奖只有0-6个月(一般就3个月)。其实算下来,年包就70万-80万左右。(期权我就不算了哈,众所周知以目前的形势,期权很难变现)
以腾讯10级为例,如果是M序列(也就是M10,随便说个通道,比如战略),月薪差不多40k-50k中间,年薪差不多14个月(12+1+1),再加上部门绩效奖金(2个月往上,但不能被打2星),另外配上40万左右的股票(三年授予,一般是满两年才开始解禁)。这样算下来,一年差不多也是85万左右。
这个薪水高吗?如果对于工作第六年的人来说是高的,但问题是你要在这个级别上停留若干年,每多停留一年,这种危机感都会多一分。为啥呢?因为公司视角下,在同级别停留超过3-4年,这个人的创造力和能力肯定已经到达天花板了,我干嘛不花同样的成本去培养那些新晋升的10级/2-2?更何况,35岁的10级/2-2,没准儿都不止在这个职级上停留4年了。
也就是说,过了35岁,再想往上走一步,更是难上加难。
其实我觉得我有个同事说的很对(原来都是咨询公司的,现在我俩都在互联网公司),互联网大厂的工作,本质上跟firm差不多,也是move up or move out,跟传统行业是完全不同的。不能想着在互联网干到退休,它只是一个中转站,镀金或者捞金,反正目的达到了就要接受被优化。
只不过达到目的之后,有两种路走,要么选择一个传统行业(比如汽车、消费品等)平薪干到退休;要么回firm用自己的甲方经验实现事业第二春。
我实在不懂,选择互联网这么一个高速变化行业来从业的人,为啥会有干到安稳退休的目标?这两者本来就是冲突的。不追求安稳,也就不觉得有危机了。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