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财富,一些残忍的真相!

[复制链接]
tdq6554 发表于 2023-10-15 10:12:28|来自:北京丰台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00万元。
这是研究了一辈子财富流动的胡润,所估算出的中国一线城市入门级财富自由的门槛。
换句话说,一旦你拥有1900万元的资产,相当于你在中国任何一座城市,都已经算是半条腿迈向了财富自由。
在中国,“财富自由”这个词仿佛有着别样的魔力,凡是衣能蔽体、食能果腹者似乎都不约而同地把它设定为人生的最高理想。
但也有人对此嗤之以鼻,认为财富自由就是个谎言,就像西天的真经,取经路上有九九八十一个圈套在等着——只要欲望不停,永无自由之日。人生依旧“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那么,到底什么才叫“财富自由”呢?李笑来对此有一个再定义,蛮有意思:所谓“个人财富自由”,是指某个人再也不用为了满足生活必需而出售自己的时间了。”
如何才能臻于这种化境?说一千道一万,关键还是在于底层的“心法”。
关于认知
001.
我们要的自由,其本质不是财富,财富只是工具;
我们要的自由,本质上是时间自主权。
所以,我重新提炼了财富自由的定义:
所谓“个人财富自由”,是指某个人再也不用为了满足生活必需而出售自己的时间了。
002.
关注长大,而不是关注成功。
为什么呢?因为当成功发生的时候,它已经成为过去——这一点很重要,很重要。
我的运气好,很早就明白了这个道理。在14岁的时候,我站在台上,手里捧着“东三省青少年宫计算机竞赛第一名”的奖杯,看着下面鼓掌的人群,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
如果今天是我这辈子最辉煌的一天,那我就傻了……
说实话,我真不知道这个念头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但它却挥之不去。
传说有种境界很高的活法:每天都像明天就要死去了一样活着。可我对这种说法完全无感。我有另外一个态度,这些年都没有变过:
把每天都当作自己人生的第一天,无论好坏,过去的就是过去了。
003.
你最好,事实上也必须,关注且只关注自己的持续长大。
004.
时间在惩罚愚蠢者的时候,只会毫不留情——这也是绝大多数人面临的尴尬局面。
005.
绝大多数人在重大选择上毫无能力。
006.
还有一个事实,可能很多人从来没有认真想过:
你不断长大的结果,就是你终将被低估——这是必然的。
007.
不妨来看一个也许会让你感到震惊的例子。对“为什么绝大多数人最终赚不到很多钱”这个“终极问题”,我有这样的解释:
因为赚钱对他们来说其实不是刚需。
大多数人的刚需是什么呢?大多数人的实际刚需是花钱,而不是赚钱。
仔细观察一下就能知道,“发财”几乎是所有人的梦想,他们以为“发财是刚需”,可他们的想法暴露了真相:
等我发了财,我就_______!(请填空,反正你早就听过一大堆答案。)
你看,“发了财之后最想做的事情”才是他们真正的刚需。对他们来说,发财只是手段,花钱才是目的。
这世上只有少数人“花钱是为了赚钱(投资)”,而绝大多数人“赚钱是为了花钱(消费)”。这不是绕口令,而是朴素的逻辑分析。也正是这个差别,最终造成了人群之中财富分配上的巨大差异。
008.
价值观决定命运。
选择决定命运,决定选择的是价值观。因此,真正决定一个人命运的是一个人的价值观。在价值观养成过程中,最应该小心回避的陷阱只有一个:以偏概全。
009.
“也许我不适合干这事儿吧”绝对是一切失败者的墓志铭,甚至可以干脆改成“也许我不适合来到这个世界吧”(有的时候,刻薄一点会让自己更清醒)。
做生意也一样。很多人都有开店的梦想——虽然这在我们的分类里只不过是比较初级的创业。开店的结果是:1/3的概率赚钱;1/3的概率维持;1/3的概率赔钱。
这貌似不是智商能够决定的结果,因为只要是人,总有想得不周到甚至想错的时候。第一次开店失败了,那就不再开了吗?第一次开店很辛苦,没赚到多少钱,那就不再开了吗?
很多人(或者说,绝大多数人)真的会马上得到一个结论:“唉,我可能不适合干这个……”然后呢?然后他们的人生也就那样了。
010.
绝大多数人是“表现型人格”,他们在乎的不是好、坏、对、错,他们只在乎自己是否“显得好看”。
011.
要关注事实,不要关注别人的看法。既然你知道自己的看法常常是不准确的,是需要不断修正的,那你为什么要在意别人的看法呢?他们的看法和你的看法一样,往往并不准确——多么简单明了的事实啊!
012.
一切都发生在大脑之中,所谓“心态”,不过是大脑正常运转的状态而已。
013.
所谓“心智”,形象点讲,就是我们每个人脑子里的那个可以不断升级的操作系统。
014.
所谓“价值观”,无非是一个“小”问题的真实答案。这个“小”问题是:什么更重要?
认为“金钱比时间更重要”是一种价值观,认为“时间比金钱更重要”是另外一种价值观。价值观决定选择,选择促成行动,行动构成命运——一环扣一环。
有了清晰的价值观,就会有决断(而不是面对选择犹豫不决)。同时,当决断摆在那里的时候,我们会研究方法论,因为选择要配合行动才有意义。因此,我们要锤炼自己的方法论,以指导紧随决断的行动——实验与践行。
践行很容易理解,可为什么要有实验呢?因为我们的“操作系统”并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系统,它和人类所使用的另外一个操作系统——科学——是一样的。
科学不是“永恒正确的”。科学是一套具备可证伪性的操作系统,因此它可以在不断否定自我的同时不断进化;
而所谓“实验与践行”,几乎完整对应着科学方法论中的“实证”过程。为了进化,我们总是要用实验与践行去检验我们的价值观与方法论,把好的留下继续打磨,把不合适的去掉——这就是升级过程。
若实验与践行的结果不尽人意,我们就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方法论与价值观:
更进一步,为了纠正自己的价值观,改进自己的方法论,我们还要深入一步,去审视我们大脑中存在的概念与关联,甚至需要重新定义它们,让它们更清晰、更准确,或者干脆抛弃一些已然没有必要存在的概念,否则就无法从“根”上完成 “升级”(即,“进化”)。
015.
其实,衡量一个人是否足够“聪明”的依据很简单:
看他脑子里有多少清晰、准确、必要的概念;
看他脑子里那些清晰、准确、必要的概念之间有多少清晰、准确、必要的关联。
比如,“快速”不应该与“成功”关联在一起,而应该与“入门”关联在一起。很多人只不过是缺失或者搞错了这个简单的关联,就耽误了自己的一生。
016.
所谓“大牛”,就是那些有能力构建自己的世界的人——他们通过构建自己的操作系统,再配合行动,从而构建自己的世界。
017.
什么是牛人?一般用3句话就能描述清楚了:
1.有“做第一”的执念;
2.有过“做第一”的经验;
3.有过多次“做第一”的经验并能将其总结出来。
018.
无论做什么事情,在开始之前,都要想尽办法为这件事情赋予极其重大的意义,甚至多重重大的意义。
019.
“所谓希望,就是一个人相信自己的明天会因为今天的努力而变得更好”。
这里的重点是,明天不会自动变得更好。明天之所以能变得更好,是因为今天的行动,是因为今天用正确的方式做了正确的事情。
明天是否会变得更好,与今天那笨拙所带来的不适感(甚至自卑感)完全没有关系——只要持续行动,一切都会改善(尽管有运气因素);反过来看,一旦放弃行动,那么明天100%会变坏,没有例外。
020.
不要抱怨这个世界。马克·吐温说得好:
让你陷入困境的,并不是这个世界;真正让你陷入困境的,是这个世界最终并非你所想象。
021.
最应该彻底戒掉的恶习是:抱怨。
抱怨,只是无能和无奈的表现而已。
当遇到麻烦和不顺利的事情时,能解决就解决,解决不了就承受——这才是正确的态度。抱怨有什么用?没有用,因为它只能用来向别人展示自己的无能和无奈而已。
……
心理学家早就知道这件事,并且详细地论述过:
说话,对每个人来说,其实都是“大脑重塑”的过程。我们每个人都倾向于不由自主地“扮演”我们向别人描绘的那个样子,直至成为那个样子。
观察一下就会知道,那些向你抱怨的人,说着说着就开始进入“表演”状态。他们很投入,他们需要你的同情,他们需要全世界的同情和“理解”。
为了让你同情,也为了让全世界同情,他们会不由自主地扮演“一个其实更惨的角色”,演着演着,别人还没怎么样,他们自己先相信了,而且不由自主地让自己变成那个“更惨的角色”。
你想成为一个“更惨的人”嘛?只要开始抱怨就可以了——多简单!
珍惜生命,远离抱怨和抱怨之人。
022.
当你尝试着进步的时候,你遇到的更可能是打击,而不是鼓励。
“相信我,你并不孤独。”
这是我的父亲经常对我说的话,它一直陪伴着我。每当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在我身上的时候,父亲就会笑嘻嘻地对我说这句话。
后来,我发现这绝对是一个客观描述,如果我遭遇不幸,那我也绝对不是“唯一一个遭遇不幸的人“——这真是我这一生中最“治愈”的句子。
023.
“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己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
——维克多·弗兰克
024.
若这世界给你正反馈,你能心平气和地接受,不因此趾高气昂;相反,若这世界并没有给你正反馈,甚至给你负反馈,你依然能心平气和地接受,不因此灰心丧气——这不是勇气是什么?
025.
最近10多年,我一直鼓励身边的人,尤其是年轻人。我告诉他们,“要对自己的美好未来盲目相信”,甚至要“120%地相信”——哪怕被别人泼冷水,打击掉20%,依然是“100%地相信”。
不仅如此,一旦发现只剩下100%了,还要主动想办法把这个数值重新培养至120%。
026.
“努力”对我来说是不存在的概念,正如“坚持”这个概念在我的世界里也不存在一样。
我一向有个看法:若觉得某件事需要努力和坚持才能完成,那这件事大抵从一开始就注定做不成了——需要努力、需要坚持,说明骨子里不愿意做啊!
骨子里不愿意做的事情,是不可能做好,也不可能做成的。不信就多试几次——反正你这辈子都放弃那么多回了,再多一次也无所谓。
027.
我的人生哲学是:计划没有变化快,人生是个喜欢捉弄人的编剧。于是,我学会了一个自己认为最强的本领:
从来不问生活要什么,生活给我什么,我就用好什么。
关于商业
028.
所谓“创业成功”,无非就是解答题高手做对了选择题。
029.
我花了好几年时间去琢磨:在带团队这件事上,什么更重要?得到的结论是:
选一件发展迅速的事情去做最重要。
030.
锤炼自己的价值观就等同于提高选择的质量。再进一步,作出选择的更深层方法论是什么呢?
一句话就能说清楚(我个人超级迷恋那种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原理):添加必要的条件。
032.
我从一开始就明白:必须用“产品思维”去考虑问题。
在产品思维里最重要的思考是什么呢?说穿了就很简单,不说穿就是一张彻底蒙蔽你双眼的窗户纸:刚需。
对,你的产品必须满足消费者的刚需——没有什么比这个更重要。
若你的产品是消费者的刚需,即便做得不够好,人们也会买——刚需嘛,能解决多少就解决多少;若你的产品不是消费者的刚需,那无论做得多好,买的人也不会太多——其他能力和品质,都是在此之后起作用的。
不做刚需产品,剩下的就无从谈起。
032.
正确的刚需是一切驱动力的源头。
为什么加了个定语“正确的”呢?因为有些刚需不会令人进步。
例如,我们身边的很多人都有“吐槽”的刚需,若不抱怨,他们就难受,“不吐不快”,不吐出来或者吐不出来就“感觉要爆炸”,而吐出来之后又“感觉被掏空”。
再如,我们身边有很多人把“活在过去”当成刚需(甚至不是“活在当下”),他们“好汉只提当年勇”,总是慨叹“世风日下”,无法乐观地对待未来,当然也不可能“活在未来”了。
033.
你自己就是你能买到的最便宜的、最有可能长期保持长大率的可增值资产!
034.
“变成另外一个物种”的重要方法之一竟然如此简单:
把自己变成一个“给自己打工的人”。
035.
所谓“个人商业模式”,就是一个人出售自己时间的方式。
千万不要以为人们都在使用同样的方式出售自己的时间,也不要以为教师和牙医所运用的不是同一种商业模式,更不要以为不同的商业模式之间没有好坏之分。
让我们仔细看看个人商业模式的基本分类:
第一种个人商业模式:一份时间出售1次;
第二种个人商业模式:同一份时间出售很多次;
第三种个人商业模式:购买他人的时间再卖出去。
创业和投资,事实上就属于“购买他人的时间再卖出去”的个人商业模式。你自己创业,做老板,招聘一些人为你做事(本质上就是购买了那些人的时间),利用你购买的这些资源创造点什么(产品也好,服务也罢),再把它卖出去。
而投资人购买的本质上也是时间——创业者的时间(也可以说是“更有能力的人的时间“)的一部分——再想办法将其卖出去。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什么“投资人首先看重创业者的素质,然后才是创业者所选择的方向”了。
036.
所谓“投资”,无非是用现在的资源换取未来的资源。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我觉得,真正的安全感其实来自对未来的清楚思考,而不是来自像房子、车子、证书、存款这种在别人眼里“实实在在”的东西。
037.
你的投资依据必须靠且仅靠你自己的深入思考而得到。
所以,与很多人想象的全然不同,我其实属于风险厌恶型。我小时候可不是这样的,那时我常常以为冒险是勇气的证明。后来,书读多了、历史看明白了,才知道:
“冒险”常常是他人对冒险者的理解,而不是所谓“冒险”成功的人的行动。
038.
以后你会明白,这世界上所有的事情其实都是投资:
长大是用自己的注意力向自己投资;
婚姻是双方共同投入自己的各种资源去创造一个更好的家族;
工作是投资;
创业是投资……
一切都是投资。(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我也认为这世界上的一切活动都是销售)
039.
作为投资者,你在任何时候都要明白:
在这个领域里,一切“自以为是的自高自大”都只不过是“还没走到那个地步”而已,绝大多数人“到时候”就明白自己究竟有多差、多弱了。
然而,这世界的真正残酷之处是——根本不给那些人“到时候”的机会(也因为那些人不可能“走到那个地步”)。
040.
合作是什么?合作的本质其实是大家各自放弃一小部分安全感,并把它交由合作方来保障。
信任是什么?信任是相信对方不会利用自己主动放弃的那一部分安全感。
041.
追求安全其实总体上是正确的。可是,追求“安全感”(即,追求“安全的感觉”)往往是错的,因为感觉通常是原始的、未经斟酌的和未经教育的。
教育是什么?教育的核心本质就在于“纠正原本并不正确的感觉”,也在于“科学地使用知识,打造升级之后更为靠谱的‘感觉’,然后不断校正”。
“追求100%的安全感”只能是错上加错,核心理由在于:未来最重要的属性之一就是“部分不可知”。
而墨菲定律是这么说的:凡事只要有可能出错,那就一定会出错。
042.
所谓“缺乏安全感”,其实就是不相信他人竟然不利用自己放弃的那一部分安全感,所以只能自己去搞定100%的安全感。这真是令人心力交瘁的状态。
如果你已经知道人们缺乏安全感的根源究竟是什么,你就会明白这条建议为什么是正确的了:
不要与缺乏安全感的人合作,因为在他们的世界里不可能有真正的合作关系;
千万不要和没有安全感的人结婚,甚至不要和他们谈恋爱,他们不仅会被“100%的安全感”拖累,还可能会因此穷尽一切来拖累身边的所有人,这是个冰冷冷、惨兮兮的事实。
043.
不夸张地讲,几乎所有的进步都是在放弃部分安全感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获得的。
044.
所谓“幸福感”,就是你与你所在的世界之间的强关联。
045.
大多数人对“求助”这个概念有着极为深刻的误解,把求助当成一种低声下气、卑躬屈膝、胁肩谄笑的行为——那不是求助,那是乞讨。
若你的大脑(即,你的操作系统)是这样理解“求助”的,本质上就是把自己等同于乞丐处理了,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不会得到好结果。
事实上,求助是一种交易,不仅如此,它还是一种隐蔽却意义巨大的交易。
贵人之所以愿意帮你,是因为他已经看到(尽管并不确定)你的价值——要么能帮助他确立自己的价值,要么能让他看到未来的某种可能性。
所以,若你自己做过贵人,你一定早就明白那个别人肯定不理解的道理:在你出手相助的那一瞬间,你自然就得到了回报,而这也很可能是你乐于相助的根本原因。
这个世界越来越像一个大市场,每个人都生活在价值交换和价值集群之中,所有的聪明人都会为自己做两件事:储备人际价值;到人际价值高的地方“扎堆儿”——这些是每个人的本能。
从这个角度来看,求助根本不是“讨好”的艺术,而是“正确展示自我价值” 的艺术。
再进一步,你可以仔细想想:如何才能把自己变成一个能够吸引贵人的个体?换个说法,这不仅是善于求助,甚至是“自动吸引各种各样的帮助”——这是财富自由之路的根本。
046.
所谓“情商”,指的是一个人有多大的能力去创造共赢的局面。
047.
“情商低下”的情况,可以更简单、更清楚地解释为“由于脑力不够,所以思考不全面、不深入,于是出现了意外的不良后果”,不是吗?
048.
永远不要抱怨“没机会”。抱怨是另外一群人做的事情,反正不是我们。
049.
事实上,乐观并不是天生的。乐观是一种选择,一种能力,一种相信明天会更好的选择与能力。
050.
“鼓励”绝对是这世界的稀缺资源——我相信你早就有深刻的体会。
关于学习、思考
051.
在很多时候,问题的质量决定了答案的质量。
052.
越是在早期,下面这个公式就越“普适”:
注意力>时间>金钱。
052.
请认真研究一下注意力的另外一个“定义”。注意力是什么?
注意力是你唯一可以随意调用且能有所产出的资源。
最终,你只能同意这个结论:“注意力”是在任何地方“挖掘”价值的最基本工具。所以,要选好“地方”。
若把注意力放到学习上,你就会有进步;若把注意力放到思考上,你的思维质量就会得到提升;可若把注意力放到根本不可能产出价值的地方,你就惨了——你最宝贵的东西被消耗了,而你却一点收获都没有。
054.
学习也好,进步也罢,从来都不是单独孤立的行为,而是社交行为
055.
学习其实是一种生活方式;学习本身就是最好的洗脑方式。
只要我投入时间和精力,从长期来看,没有什么是我学不会的。
我学会的东西越多,我再学新的东西时速度就越快。
056.
“不知道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你不知道‘你不知道’这个事实。”
057.
所有聪明人对一切问题的标准答案只有一个:“看情况”(即,要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所有的笨蛋都希望找到唯一的真理——不仅适用于自己,还适用于全人类(他们肯定忘了还有很多未知的星系和生命存在);不仅适用于昨天,还适用于今天和明天;不仅适用于某个领域,还适用于所有领域……
历史上从来没有人在这方面取得成功,因为这个追求本身就是愚蠢的——不仅愚蠢,而且实际上是基于懒惰的愚蠢。
058.
笨蛋们的特点从古至今都是一样的:
事情哪怕只复杂一层,就完全无法理解,更别提复杂一层以上了。
059.
没有耐心的人什么事都干不成,怕麻烦的人会被麻烦一辈子。
060.
在我的世界里,我把“学习”“进步”和“长大”统一称为“进化”。
形象地讲,每当你习得一个新技能的时候,你就进化成了另外一个物种:
学会了开车,你就进化成了腿更长的物种;
学会了外语,你就进化成了视野更广阔的物种;
学会了演讲,你就进化成了嗓门儿更大的物种;
学会了写作,你就进化成了声音更有穿透力的物种;
掌握了统计和概率理论,你就进化成了能更清楚地认识事物本质的物种;
熟习了统筹方法,你就进化成了具有“三头六臂”的物种,就能比别人多做很多事情;
深入研究了心理学,你就进化成了能更准确地理解整个世界的物种;
悟透了现代金融理论,你就进化成了在当前这个金融时代最受恩宠的物种……
总是有人慨叹:“同样是人,差异怎么那么大呢?!”其实原因很清楚:虽然头顶同样的蓝天,脚踩同样的大地,呼吸同样的空气,同是“人模人样”,但每个人类个体往往不属于“同一个物种”。
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常常是“物种”之间的差异——否则差异怎么会那么大呢?
061.
语言学家告诉我们:如果我们的大脑对一件事情没有概念,那么我们的大脑就倾向于不去想那件事情。
062.
学习能力也好,执行力也罢,核心只有一个:
在刚开始的时候,平静地接受自己的笨拙。
063.
重复,是从笨拙达到熟练的唯一通路。
064.
若不开始行动,一切都是虚无。
065.
“人至践(践行)则无敌”。
066.
判断一个人的执行力强大与否,就看他在做得不够好的时候是否能持续去做……
绝大多数执行力差的人,特点是一模一样的:但凡觉得自己做的事情不值得显摆,或者有可能被别人鄙视,就马上不做了——进步对他们来说根本不重要,维持所谓“形象”(面子)才是他们真正的刚需……
而一旦遇到可以用来显摆自己的东西,他们就会一生只关注那一个东西——非常“专注”。于是,进步对他们来说天然就是不可能的。
067.
没有践行,就没有可变现的东西;没有行动中的思考,就没有真正有价值的认知升级。
没有认知升级,就没有认知差异;没有足够的认知差异,就根本不可能白手起家——是啊,不是“富二代”,不是“官二代”,凭什么拥有可“继承”的“资本”呢?
068.
正确本身,其实很可能没有价值。
大多数人习惯性地“一根筋”,只进行单维度思考,从来不去思考事物的另外一个维度。
我在新东方工作时的同事铁岭曾经告诉我一个简单的原则:
听大多数人的话,参考少数人的意见,最终自己作决定。
全部回复20 显示全部楼层
xywy1985 发表于 2023-10-15 10:13:22|来自:北京丰台 | 显示全部楼层
1900万,就是北上广一套房子😥😥
sunnylong 发表于 2023-10-15 10:14:15|来自:北京丰台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的房子不香吗[害羞]
xuhu 发表于 2023-10-15 10:14:34|来自:北京丰台 | 显示全部楼层
能感受到,作者表达的都是自己提炼过后的精华理念。
zhln9988 发表于 2023-10-15 10:14:48|来自:北京丰台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不下去,都财富自由了还关注成长做啥
chinacfan 发表于 2023-10-15 10:15:11|来自:北京丰台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彩[赞]
sun333 发表于 2023-10-15 10:15:36|来自:北京丰台 | 显示全部楼层
李笑来的文章?
heavenhi 发表于 2023-10-15 10:15:41|来自:北京丰台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报告明明是有房有车无贷,加上1900+现金流,而不是1900资产…1900资产在一线城市不可能财富自由,最多就是小康
wo177775 发表于 2023-10-15 10:16:25|来自:北京丰台 | 显示全部楼层
笑来出品
zwpzwp2001 发表于 2023-10-15 10:16:58|来自:北京丰台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百万其实就自由了,欲望要放低
123下一页
发帖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