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手下那些不省油的灯,为什么都会拥护李世民?

[复制链接]
ahgwork 发表于 2023-10-15 03:19:34|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读初唐史,发现李世民手下那些人有很大一部分是贼寇 ,不是贼寇的那些人感觉也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 ,也都做过很多坏事 。但是李世民本人却是一个出生背景好 ,家教好,也没做过什么坏事反而在乱世仗义疏财,又很有理想抱负的正直公正的这样一个人 。那么问题来了 ,那些像贼寇一样的人 怎么就会那么拥护李世民这样一个满嘴仁义道德的人呢?而且李世民又是官宦后代,贼寇不是都很恨官宦后代的吗 ?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wybt 发表于 2023-10-15 03:20:19|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尉迟恭为例。
见到李世民以前,尉迟恭从没想过仗可以这么打。
那会儿尉迟恭正处在他至今以来的人生顶点,他跟着刘武周和宋金刚破太原,灭援军,威震关中,几乎把山西全数拿下,连李渊这老小子都准备放弃黄河以东了。
所以三军上下,都多多少少有些膨胀。
尉迟恭不膨胀。
因为尉迟恭他心里明白,这不是自己太厉害,而是李唐太蠢。
·1
尉迟恭想不通,为什么李渊会派他最纨绔的儿子来守太原?
天天鞭挞百姓,还把跟自己有仇的将领推出城外,就给兵一百,让他来冲阵破敌。
然后就是尉迟恭欢欢喜喜纳降,回头跟着这将领大破李唐城池的故事了。
而李元吉当场弃城就逃,只带了妻妾家小。
尉迟恭还想不通,李渊派裴寂来支援是为什么?他向来都这么勇敢的吗?
那裴寂俨然是马谡转世啊,跑到高处扎营,周遭只有一条小河,这操作也太眼熟了吧?
尉迟恭一个打铁的都觉得裴寂脑子有病,分分钟给断了水源。
而更让尉迟恭意想不到的,是裴寂断了水源之后还不走,还想当没事一样移营再找水源。
真当你山下那条小河是自然干枯的?周遭肯定早就是敌兵了啊!
于是一群口干舌燥的李唐兵马,被轻而易举地击溃。
这时尉迟恭已经在宋金刚麾下效力,他总觉得,像裴寂这样的敌人,一定要放他回去,他不回去怎么能再领三军来送人头呢?
宋金刚觉得有道理,认为裴寂这样的敌人,才是好敌人
所以那场大战,裴寂仅以身免。
膨胀的人打了这轻易的胜仗,或许认为全天下都是李元吉跟裴寂,对之后的敌人掉以轻心。
尉迟恭不这么想,这场仗自家狂风骤雨般打过去,李唐竟然还想调兵来守山西,这人一定有独到之处。
尉迟恭问过探子,挂帅来援的是谁?
探子说,是秦王李世民
这个名字在尉迟恭脑海里掠过时,他并不知道,将与此纠葛一生。
秦王李世民这五个字,跟李唐为敌的人多多少少都听过,尉迟恭去找宋金刚,神色肃然,问主帅该如何对敌。
宋金刚笑呵呵地拍他肩膀,说:「李世民嘛,何足为惧?只要你我再打穿李世民,取下永丰仓,无论什么功名富贵,都唾手可得,你,就是日后的开国大将军!」
宋金刚眼神火热,尉迟恭欲言又止。
显然,自家主帅膨胀了。
只是他实在也没想到,老宋最后那句话,还就真一语成谶。
那会儿尉迟恭忽略掉宋金刚的剧透大法,只道:「晋中还有西河没拿下,李世民战绩在前,这不像是李元吉裴寂那等不知兵的。」
宋金刚眯眼笑道:「是,李世民知兵,但也没知多少,是看起来知兵罢了。」
尉迟恭眉头一皱:「看起来?」
宋金刚笑得更得意,指点江山道:「雁门救驾,不过是疑兵吓退突厥人,小聪明而已。别说本将,敬德你回去李世民的位置,你也可以做到。」
尉迟恭眨了眨眼,虽然宋金刚的话怎么说怎么有道理,但他还是有种冥冥中的感应,真要是自己上,或许还真未必能成。
「至于大破那些关中匪寇,再破宋老生,不过是仗着他勇武能战罢了,这小子玩骑兵,当勇将,还算是有点本事。」
宋金刚继续指点江山。
这次尉迟恭点了点头,他甚至可以想到十七岁的李世民对战历山飞,那个少年见自己父亲深陷敌营,拍马带轻骑冲杀,李世民扬起头来,一张弓拉如满月,箭如流星!
几个贼酋,离李渊最近的士兵,无不应弦而倒。
历山飞的贼众也不精锐,当场就没了战心,被李世民冲杀,配上后方赶来的步军,自然一场大胜。
尉迟恭拍着胸脯说,这一仗他来打也绝无问题。
至于斩杀宋老生一战,尉迟恭总觉得自己来会有一点问题,因为那时李唐对霍邑久攻不下,李渊都准备要撤了,放在尉迟恭身上,他绝不会认为撤有什么问题。
天天下雨,粮道受阻,背后又有薛秦势力,又有自家老大刘武周虎视眈眈。
再攻不下就要崩盘,退是很正常的,没见李渊都已经把左军撤回老家了吗?
尉迟恭想不明白,为什么李世民不退呢?
即使宋金刚也不得不承认,李世民城下追杀的那一幕,是有点武勇,只是比起统帅大军的自己,还是稍微差了那么一点点。
尉迟恭:……
尉迟恭又发问了,他要问自己最不理解的那一战,他说:「那薛秦呢?」
宋金刚嗤笑一声,侃侃而谈:「浅水原之战没什么好说的,刚交手就败了一场,还说自己得了病,结果可想而知,李渊把罪过都推给了他属下。第二场固然赢了,也不过是凭着自家国力更强,粮草更多,拖到薛秦粮饷匮乏,再等薛秦快退兵时挑衅,埋伏了薛秦大军,最后才冲杀得胜。这人颇有武勇,追击穷寇当然有一点本事,很快把薛秦平定。但我等在晋中攻下这么多城池,即使有万中无一的可能,我们暂时撤退,他也万万追不上的。」
宋金刚指点江山,意气风发,尉迟恭再次欲言又止。
薛秦一方也算是能征善战了,怎么就突然就粮尽要退呢,既然准备要退,为何李世民挑衅一番,就又打起来了呢?
而且怎么就打赢了呢,打赢之后李世民凭什么带了几千号人就敢去追到城下,对面城里还有上万精兵呢。
尉迟恭盯着宋金刚,念及自己马上就要对上李世民,很想让自家而老大翻译翻译,什么叫追击穷寇有一点本事。
是有亿点本事的意思吗?
尉迟恭也很想告诉宋金刚,李世民这次过来,走西边的龙门,屯于柏壁,而不是从南边渡河迎战,与我等南北对峙。
走龙门,屯柏壁,是能威胁我们侧后方的,这人从一开始就想把我们打出山西!
我等破太原,败援军,势如破竹,在李世民看来他还有胜算。
鬼能知道这个二十岁的少年究竟在想什么?
其实尉迟恭脑袋里的烦恼,很快就要被解决了,因为不久后的将来,李世民会用浅水原之战的战略,又以更成熟的战术,来解答他的一切疑问。
顺便,成就他们绵延数十年的感情。
·2
风从北向南,刮过晋中平原,乱草丛生,枯枝摇动。
近山的高坡上卧着两匹马,李世民跟亲兵张二牛躺在草地里,两人脸上都写着生无可恋。
亲兵疲惫道:「王爷,这几百里路,您为什么非要自己来跑?」
李世民瘫在地上,说我不来谁来,前不久殷开山他们还向我抱怨,这一路上坞堡豪强对我们这群人唯恐避之不及,话里话外都是让我尽快动手,再这么耗下去,晋中民心就要丢了。其实民心哪在这群豪强身上,这些老家伙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他们更明白,胜负输赢,又不是他们的责任,他们都想弃了河东,直接回关陇养老。
「所以二牛啊,本王压力很大呀。」
亲兵:……
亲兵想,这跟你自己来打探地形有什么关系?
李世民两支胳膊枕到脑后,闭目道:「那我能怎么办呢,我也知道一定要打几个胜仗,把民心军心调动起来,但不能主动出击,反正贼兵占优,他们一定会先动。只要他们动了,我们就能化作一把尖刀,料敌先机,攻其不备,杀他们个措手不及。」
这会儿亲兵明白过来,秦王自己过来,是怕军中的探查不到位,他不服道:「秦王,我们跟你这么久,一样能看好地形,画好地图,您非自己来干嘛?」
「国之安危皆在此,半点都马虎不得,你以为诸葛亮是很想自己事必躬亲吗……」
这声音渐渐弱下去,二牛回头,发现李世民就躺在草地上,闭眼睡着了。
当李世民再次醒过来的时候,还是被二牛拍醒的,大巴掌啪啪往胸口甩,李世民下意识就给二牛来了一个擒拿。
二牛倒吸一口凉气。
没敢喊。
二牛把另一只手往前面伸,手指点了点高坡之下。
这些年的征战,让李世民早与自己府中的亲兵心有灵犀,立刻松手探身,望向坡下。
于是他就见到了尉迟恭。
远处的尉迟恭带着一队兵马逼近,李世民浓眉微蹙,看出这是要杀往夏县。前些日子夏县叛唐,自家老爹正派了永安王李孝基,还有独孤怀恩,唐俭等人来援。
尉迟恭等人的兵马一到,夏县的援军估计就要凉了。
当然,这并不是李世民现在要考虑的问题。
目光放到近处,四周已经满是尉迟恭的哨骑,随时可能冲上来。
李世民低声道:「敌军都到这了,你怎么才告诉我?」
二牛脸红道:「回王爷,我也睡着了。」
李世民叹了口气,转望二牛,二牛尴尬归尴尬,仍然给了李世民一个视死如归的眼神。
所以李世民又笑起来。
他提刀负弓,挂箭上马,笑道:「二牛,咱们回营!」
那天,尉迟恭合围的前锋只见两骑送命般从坡上奔下,眨眼间已迫在眉睫,为首一人年纪轻轻,龙章凤姿,那兴奋劲和速度,俨然像是我们两人把你们这几百上千号包围了
前锋大将嗔了。
主帅大军就在身后,本想生擒两个探子立功,刚合围了还没动手,区区两个小卒还敢主动出击,我不要面子的吗?
前锋大将喊了一个「杀」字,杀气就席卷了高坡上的草木。
李世民长刀探出,人借马速抹过两名敌军的咽喉,见二牛还在自己侧方掩护,喊了声头前开路,我来断后。
二牛也没犹豫,策马就向前冲。
要是秦王真失了手出不来,自己再杀回去就是。二牛这般想。
前锋大将指挥四面兵马围追堵截,只不过既然合围,那兵马再次聚集的速度,自然比不上李世民跟二牛狂奔的速度。
两人两马,迅速杀出缺口,逃往大山。
前锋大将咬着牙,指挥兵马带头追,他自信自己的眼光,两匹马已经跑了不少路,只要耗倒这两人的马,他们插翅难逃。
就在这时,李世民拿起了弓。
回头搭箭的一瞬间,前锋大将从李世民的眼里望见了北方的风沙,吹动云外的日月。
他下意识翻身落马。
一道箭矢如流星般刮过他的头皮,射倒了他身后同样冲锋勇猛的骁将。
前锋大将惊魂未定,他反应过来那人的眼里是什么东西了,那是只要一张弓箭在手,他就没什么不能射下的自信。
这种磅礴的自信,究竟是他有弓在手时才这般明显,还是一直如此?
前锋大将晕晕乎乎再次上马的功夫,又有数人被射倒,这会儿尉迟恭的消息传过来,说穷寇莫追,不要为了两个哨骑,就中了唐军埋伏。
前锋大将红着脸,去给尉迟恭请罪。
尉迟恭听了他对那人箭术的感觉,一张黑脸严肃起来,他拍拍前锋大将,说罪不在你,当年张须陀领着五个人就能冲上万人的军阵,世间豪杰何其多,输给他们不丢人。
尉迟恭又笑起来,他道:「不过这样的人只能做哨骑,看来李唐是真的要完了。」
这一场小型的遭遇战过后,尉迟恭先前的忐忑终于消散不少,他甚至还美滋滋地想着,等战火消散,一定要把这位哨骑查出来,拉他给自己当亲卫统领,守门的那种。
远在柏壁大营的李世民,狠狠打了几个喷嚏。
此时跟李世民一起身在大营的,是唐军各部主将,殷开山这样的关陇旧将在,秦叔宝这样的瓦岗降将也在。
诸将围在一张桌前,桌上摆着一张地图。
地图是新画的,墨迹还未干。
李世民点着夏县,说尉迟恭的人马想必就快到了,该如何应对?
殷开山道:「且不提夏县,援军不容有失,如果坐视尉迟恭等人打败我军,军心民心只会更低一层,这仗就难打了!」
秦叔宝同样点头道:「末将愿率军去救夏县。」
这当然是一个很正常的应对,即使尉迟恭在这里,也会给出相似的提议。
但李世民不听。
如果尉迟恭家的前锋大将在,就能见到李世民又露出了笑容,那笑容又会让他想起死里逃生的一箭,想起自己上千人被几箭射回去的恐慌。
李世民又指了指地图,点在了美良川上。
没人明白在这个地方是要做什么。
李世民笑道:「援军打夏县打了这么久,三军已疲,尉迟恭也是刘武周宋金刚麾下难得的勇将,等他杀到夏县,夏县但凡出击,内外呼应,援军必败。就是我们现在派兵去救,也已经来不及了,到了夏县,难道要跟援军一样,攻上两个月的城?」
殷开山很费解,说去美良川又有什么用呢?
「因为尉迟恭会在那,尉迟恭去哪,我们就去哪。」
这句话,在不久之后成为了尉迟恭的噩梦。
其实李世民想的很简单,而殷开山秦叔宝们想不到的原因也很简单:尉迟恭能大破援军,那多半能擒住援军里的李唐高层。
这些高官,难道就留在夏县不成?
只看兵事,是看不到这一处的。
或许尉迟恭会从夏县再度南下,攻打另一处唐军,也可能去骚扰柏壁,权做侦查。
但李世民断定,尉迟恭一定会把这群李唐高官送去后方,送到宋金刚处,之后还可能被宋金刚丢给刘武周。
当然那些就不重要了。
从夏县去宋金刚的浍州,最顺畅的一条路,必经美良川。
自己这么多天没动静,尉迟恭没道理会防着自己,去翻山越岭,所以他去美良川,李唐军就去美良川。
那天,秦叔宝在美良川的山间等了许久,终于等来了欢声笑语的尉迟恭。
当喊杀声响起,秦叔宝的长槊带起一丛丛血光的时候,尉迟恭还满脑子都是问号,他实在不明白自己怎么就忽然被揍了。
另一边是殷开山的兵马,虽无秦叔宝悍勇,步步推进,也把尉迟恭的出路堵得严严实实。
兵荒马乱里,前锋大将惨然问道:「将军,怎么办?」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App 内查看
ジ呼喚ジ 发表于 2023-10-15 03:20:40|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别装好吗,什么叫你读初唐史,第一有初唐史这个概念吗?有新旧唐书而已。第二,文言文你看得懂吗?了解而已,别装行吗?
不过,这个问题问得好。
1、人家不是贼寇,而是隋唐英雄。李自成、刘宗敏自我定位为贼,而李世绩、程咬金、秦叔宝等择明主而侍,程咬金、秦叔宝临阵离开王世充,投奔李唐,人家都是有原则的人物。刘宗敏进了北京城,霸占吴三桂的妾陈圆圆,激起吴三桂降清,李自成想派挑起事端的刘宗敏出兵山海关,去打吴三桂,可是刘宗敏说:“大家都是做贼的,凭什么你在京城享受,让我去前线卖命?”李自成无奈,只好率队亲征。
2、瓦岗寨英雄并非你所说的坏人。黄巢、洪秀全之流残害百姓,骇人听闻。跟随李世民的瓦岗英雄们没有做伤天害理、残害百姓之事,史书不载,咱也没见到,相反他们还开仓放粮呢。李世民也不会容忍残暴暴虐之徒,丘行恭在洛阳之战中救过李世民一命,昭陵六骏中的牵马人就是他!但因为此人因烹食罪人的心肝,受到李世民的严厉斥责,未能当选凌烟阁24功臣。贞观十七年(643年),代州都督刘兰成谋反,唐太宗勃然大怒,下令将刘兰成腰斩。丘行恭竟挖出刘兰成的心肝烹食。李世民得知,当众批评丘行恭:“刘兰成谋反,国家有规定的刑罚,何至于此!如果以此来表示忠孝,那也是太子和诸亲王先吃,哪轮得到你呢?”所以说,这等残忍之事,在李世民打天下和坐天下过程中,极其罕见。从这一件事也可以看出来,李世民是不会允许部下残害生灵的。
3、结成利益集团,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李世民在隋末乱世中网罗汇聚一大批英贤才俊,而这些人愿意跟着李世民混,是为了立战功,为了荣华富贵,是利益使然,不是简单的出身和情绪。
4、是贵族还是寒门,出身很重要,但不是划分敌我的第一标准。李世民和李建成还是同一出身呢。李世民的门阀意识并不重,李渊李建成门阀世家意识相反倒挺重。李世民是武将和统帅,又有人格魅力,在战争中把那些隋唐英雄凝聚在一起,共同战斗打天下。何况,像秦叔宝、尉迟恭都不是寒门,都是官宦之家,你可以上网查查。
5、李世民不是你想象中的文弱的白面书生,你有错觉,李世民是紫微星,千载难逢,只是你体会不到李世民的强大而已。
梦幻儿 发表于 2023-10-15 03:21:35|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毛爷爷评价说,古代皇帝当中打仗水平最高的就是李老二了。其次是朱重八。李老二,水平高的离谱,晋阳起兵时放现在就刚成年,一战擒双王时也就大学刚毕业。从他个人来说,有思维有谋略,能文能武。手下那群将领实话实说都不如他(唐朝最猛的李靖不是他直属下属),打仗的大方向都是李老二搞的,其他人只要负责执行就行。有气度能容人,宽宏大量。他能做到爱惜士兵,信任将领,赏罚分明,这已经能让大部分下属信服了。不要小看这几个字,能做到这些的人很少的。有身份有地位,家世显赫。李老二出生好,祖上是陇右大族,显赫了好几代,他又是皇亲国戚(隋炀帝表侄,唐高祖儿子),隋唐时士族门阀刚刚被打破,但是大部分人还是看出身选择老大(典型的窦建德、王世充两人一死一活,就是出身不同)。有毅力有决心,做事果断。要下手时绝不含糊。玄武门之变前第二次召房、杜二人时,把自己的剑给了尉迟,说不来就立马杀了。还有玄武门之变搞兄弟的狠辣,不服不行。综上所述,李老二具备了一个成功皇帝的所有品质,有容人之量也有诛人之心,有军事素养也有远见卓识,再加上他本身出身高,能力强。而且他还是唐开国的最大功勋,实力在那放着。
夕遥 发表于 2023-10-15 03:22:02|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是二凤是在扫除唐初割据势力战场的第一线,打败敌人,吸纳合适的敌对势力的人才,招降纳叛;二是武将都服会打赢的统帅,进了二凤的团队就等于军功章到手了一半;三是二凤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很多将领与他有救命之恩,如屈突通、李世绩等;四是二凤为笼络手下人,将战后既得利益瓜分给功臣,不惜得罪坐阵后方的皇帝太子(换句话说:没有秦王就没有他手下这些功臣的荣华富贵)。
wdwdwdwd 发表于 2023-10-15 03:22:19|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李世民的人格魅力以及自身实力。
打仗身先士卒,和将士同甘共苦。李世民在初唐的统一战争中经历过几次鬼门关,昭陵六骏就是最好的证明。作为主帅他是兄弟们先走我来垫后。这种生死之交同袍同泽之谊是坚固难以超越的。
其次爱才惜才,对下属很包容化也很真诚,真心能赏识你的才华并发挥你的作用,还很大方。这样的老板谁不喜欢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