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学总是会怀念高中生活?

[复制链接]
lybo 发表于 2023-10-15 02:37:35|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什么大学总是会怀念高中生活?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zeroera 发表于 2023-10-15 02:38:14|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大学比高中要生理上轻松,但真并不一定快乐,
你会感觉到大学过的比高中还累。
是因为:高中的累,充满希望,一切还皆有可能,任何梦还都有实现的可能。

高中的我们,
还可以有可能成为任何一种人,
我们还有学自己喜欢的专业的可能,
我们还不至于因双非身份而夜不能寐地担忧未来,
我们还可以在某个夜晚幻想憧憬美好又浪漫的大学生活,
并扬起嘴角微笑,仿佛眼下只剩,那咬牙便能等来的,前途似锦。
肖申克的救赎中说,希望是最好的东西。
高中的学生,未来是有无限可能的,
这种可能十分的珍贵,它是肾上腺素,让人充满动力。

大学的累,更多的是适应这个社会,努力被迫接受现实,去在已经基本既定的轨迹中找最优解
虽然我们并不能否认大学也可以充满希望
但不幸的是,很多人不得不学四年不喜欢的专业,很多人不得不面对第一学历很不理想的这个事实,很多人会迷失在大学里,很多人会找不到方向并因此而沉沦。虽然大学没了海量的作业,没有了一天到晚叮嘱你的老师家长,但我们失去了很多幻想和做梦的资本。
曾经想叱咤金融投行的人,很可能不幸去了一所专科而一辈子无缘顶尖投行;
曾经想做一名人民警察,一身帅气制服英姿飒爽,但不得不听了父母的话,选了薪酬更高的计算机专业;
曾经相信可以在自己所选的领域成就一份事业的人,很可能不得不接现实,转行甚至接受永远抛弃之前的爱好

所以大学真的比高中轻松吗?
是的,到了大学,拼命已经不是必须的了
因为有些事,已经不再是可以靠努力来改变了
但我相信,我们更多的人并不认为一个不再逼迫你前进的环境是真的有利于成长的
温水煮青蛙的慢慢沉沦与堕落
远远不如一个战鼓响、号角亮的战场更加振奋人心和引人入胜

所以,大学确实轻松,但我们相比高中的我们,失去了很多选择的权力。
虽然人生的轨迹刚刚开始,但已经有了大致的方向
我们要么被迫接受,要么打一场绝地反击的战争
而选择后者的人,大学将不会轻松。
<hr/>绝大多数大学生都会在大学期间陷入迷茫,
该怎么学习?该怎么面对上课、自习和考试以外的生活?
谈恋爱?入社团?去竞赛?做公益?干支教?还是考证、考研、考公?

相关推荐:


陈思炜:【精】大学生职业发展路径-四大方向+四大维度深度解析(共69694字,宜深度阅读,230327更新)陈思炜:寒冬已至,路在何方?致大学生和职场人(文末附七条建议)陈思炜:大学为何频繁撤销专业?因为教的知识“没用”!陈思炜:应届大学生仅6.1%月入过万,近六成月收入<6000?
cfang99 发表于 2023-10-15 02:39:05|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类普遍喜欢美化回忆,美化过去。「怀旧」这个词的存在就是最好的印证。
此外,美化学校记忆的情况更加特殊,以下是一个案例研究。
以下内容摘自 @Thoughts Memo 汉化组的译文《学校教育的美化》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大多数成年人往往会赞扬学校的价值。这种赞扬的基础是一种认知偏见,我称之为「学校教育的美化」。这种偏见是学校教育的普鲁士模式[1]尽管有许多儿童奴隶制[2]的特征,但仍然在民主国家中存在的原因。
当大人们说学校的坏话时,他们总会把责任归咎于执行。他们很少看到无法解决的制度设计问题。
大多数青少年群体都表示不喜欢或讨厌学校(见:孩子们为什么讨厌学校[3])。他们每天都在体验现实,这种判断是最可靠的。这种判断应该得到尊重。在极少数情况下,青少年学生可能会称赞她的学校。尽管有上千次面对面的交谈,但在过去五年里,我只知道两例孩子们真正赞美学校的情况(截至 2020 年 2 月)。两位学生都收回了他们的证词(见:孩子为什么喜欢学校)。
当大人们赞美学校时,我总能看到一个或多个理由,相信这是美化学校教育的案例。以下是主要原因:

  • 大脑的泛化[4]能力(我们倾向于将事物建模得非黑即白,后面会解释)
  • 将大学的自由泛化,而将强制学校教育[5]的奴性粉饰
  • 把某人大脑的功劳归功于学校
  • 同理心问题(由于概念化[4]过程的性质,成人无法对一年级学生产生同理心,特别是童年失忆症[6])
  • 未实现的梦想(在学校的失败,成年后似乎可以补救)
  • 孩子在学校,需要为自己的行为找好理由
当一个成年人说她很想再次经历她的学校时代时,很可能与学校教育的浪漫概念联系在一起,在那里,学生与开明的智者进行励志的对话。这种愿望绝对会被粉饰,因为有可能把整个事业变成强制性的,或基于对一个人的表现和智力的分级,或涉及最讨厌的科目,或早起,或遇到欺负,神一样的不愉快的人物,或沮丧的成年人。浪漫的求学观念涉及的是没有压力,不伤自尊。它是将学习的乐趣[7]延伸到一个心胸宽广的社会环境中。比较:推行强制成人教育![8]
大脑:主泛化器

成年后称赞学校的关键原因是,大脑会自然而然地将所有记忆泛化[4]。这就是为什么成年人回忆起的情节或时期是伟大的或可怕的,在统计学上是不可信的。那些美化上学时期的人,都会有玫瑰色的回忆偏差。学校教育的美化,对教育大改革[9]的成功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聪明人在提到学校教育[10]时,往往会偏向于伟大的经历,这就使问题更加严重。那些回忆起学校时期糟糕经历的人,往往会闭口不谈。他们不觉得自己有资格说出来。他们把失败的原因归咎于自己,而不是学校。学校教育的美化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幸存者偏差:我们倾向于看那些幸存的胜利者,而忘记了那些被遗弃的大量灰色群众。
恕我直言。我也没有说出来。我以为我的上学时代是很成功的。这让我对学校教育的问题[11]视而不见。
案例研究

我记录了一个很好的美化案例,它真实地展现在我眼前。这是关于我身边最聪明、最有影响力的一个大脑。汤姆,图片中的帅哥,就是本文中的研究案例。


我的朋友汤姆喜欢学校教育的社会性。他把自己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高中的竞争精神。他不喜欢我的改革[9](现在还没有),因为他不相信自由学习[12]的力量(见:学习内驱力的优化[13])。他对凿壁上网[14]非常怀疑。他相信成人世界的引导之手。
我们很容易相信,汤姆有充分的理由赞扬学校。为什么我们不应该相信他自己的经验和他自己的记忆呢?我之所以用汤姆作为我的案例研究,是因为他在自己的博客中整理了所有必要的证据。他的教育故事的细节清楚地展示了美化的案例。
美化的机制

聪明人对孩子的大脑几乎没有什么同情心。他们的思维是以成人为中心的。他们以自己的知识经验来看待每个人。这是很自然的。我需要神经科学的支持,例如在提到童年失忆症[6]时,来解释以成人为中心的方法的错误。
汤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的智商是出类拔萃的。为了给这本书[15]提供参考,我写邮件纠缠了汤姆一年。我想提供一个关于聪明大脑如何发展的案例研究。作为奖励,我得到了一个案例,研究如何通过严格的学校教育来建立对自由学习的反对。
在与汤姆的交流中,最有趣的一条线索是汤姆对自己学校经历的歪曲美化。我从来没有透露过这本书的主旨,我提交给汤姆审阅的第一个章节是关于苏联经济[16]的章节。作为一个过于自信的知识分子,汤姆立刻发现了这一章的问题。这就解释了我的改革[9]可能会引起人们什么样的反应,否则他们会同意我关于大脑如何运作的基本主张。
汤姆,在自由资本主义的波兰长大,在一所伟大的中学里是个好学生。他的学校可以说是全国最好的学校(如在知识竞赛方面)。仅此一点,就可能使学生有条件感到特殊和感激。
汤姆在竞争非常激烈的环境中,周围都是极其聪明的同龄人。与蒂莫西或罗尼的情况不同(见:做优等生的危险[17]),汤姆会在竞争中茁壮成长。原因很简单:他是优胜者之一(英语前三名)。在学校里,优胜者会茁壮成长,失败者则会沮丧。
汤姆小时候没怎么尝过共产主义波兰的滋味,如今,他的倾向是社会主义,理由大多是高尚的。这也是为什么他还没来得及看我反对强制学校教育[5]的生物学论点,就偷看了我的苏联经济比喻[16],并作出反应的原因:
你的论点不是反对学校教育的论点,而是反对僵化的学校教育的论点。我所有的数学、编程和语言知识都来自于被迫学习。为什么我在小学的时候,有大量的自由时间,不学这些东西?学生应该可以选择科目,但应该强迫他们做出选择。把孩子们关在家里,和他们的工薪阶层的父母在一起,会导致创造力和智力的蓬勃发展,这是很疯狂的想法。人们需要导师,需要挑战,需要灵感,需要激励,需要矫正。一所好学校的工作就是提供这些。
汤姆的反应一下子就发出了一个信号,那就是要想让普鲁士的旧教育体系[1]陷入沉睡是多么困难。汤姆的话非常有说服力,也非常错误。请看:强制学校教育必须结束[18]
没有学分地自学二十年

我知道,汤姆在学校里学的东西的说法是假的。高中毕业后的近二十年里,他一直在自己的公司工作,编程和英语是他的主要工具。公然虚假的概括可能表明他对我的文字[16]的反应是情绪化的(见:虚假载体)。在情绪化的状态下,我们常常会采用快速思维。快速思考几乎没有时间去刻意搜索记忆库。它几乎没有留下分析和推理的空间。
汤姆对学习自由的即兴反应是可以理解的。在快速思维中,我们常常依赖根深蒂固的教条。当我毕业后整理简历[19]时,我为自己能提到的一长串学校、专业而自豪。我为能以优异的成绩提到学位而自豪。我的心态很明确:学历好,长学历更好。当时我对民主学校[20]这个概念的膝跳反应可能也是类似的。不过三十年后,我更明智了。
小学英语 8 年:没有结果

要找到汤姆虚假定罪的证据并不难。他在自己的网站上对自己的学习历程进行了很好的描述:
8 年来,我用大家的方式学习英语——上英语课。这是非常无效的。我做了老师让我做的一切。我做笔记,我做作业,一切都做了。但我没有得到任何结果
换句话说,尽管他即兴泛化地说「我的英语好应该归功于学校教育」,但他自己的文字却说,前 8 年的努力没有带来任何结果。8 年时间白白浪费了! 这正是大多数孩子的遭遇。我在这里描述了库巴 13 年的徒劳:在一个月内超越 13 年的学校生活,而我自己的 8 年也是徒劳无功:学校在教英语方面屁用没有![21]
在汤姆的网站上可以找到一个冠冕堂皇的论点(来源):
全世界数以百万计的人上英语课浪费了他们的时间,即使他们的英语水平没有提高
计算机游戏有助于学习

汤姆的第二个泛化可以总结为「当我爸爸没收了我的电脑后,我就不再把时间浪费在游戏上,而是把精力放在学习上」。同时,他自己的文字也说:
因为电脑游戏,我的英语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像《猴岛 2》这样的冒险游戏是我小学时唯一的输入来源。我至少要懂一些英语才能在游戏中取得进步。
学习是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进行的

电脑游戏帮助汤姆明白,他不一定需要老师:
当我看语法题时,我注意到,我有时能说出正确的答案,只是因为它听起来不错,而其他答案对我来说听起来很糟糕。[......]我第一次觉得,也许你不需要老师给你解释语法;也许你可以通过阅读英语来「吸收」它。
这似乎表明,学校教育在小汤姆脑海中打下的首要影响是,学习需要老师(见:我们需要老师吗?[22])。尽管汤姆已经成功地进行了 20 年的自我导向学习[23],并广泛涉猎了大量学校从未提及的话题,但这种印记仍然影响着他的思维。比如,让他的预言大脑尝尝鲜:脱欧将永远不会发生。考虑到这篇文字是在脱欧公投后一周写的。今天看来非常准确。3 年后再来验证。这并不是汤姆在学校里得到的一种知识,然而,他的学校仍然为他的聪明立下了汗马功劳。不公正地。
学习内驱力在假期中茁壮成长

他接下来的泛化是:「我在假期里没有学到什么东西。我不像你,为了好玩而学习生物化学」。他的文字证伪了这一说法,说的是文学作品对他英语素质的影响:
1994 年暑假期间,我开始读英文书,主要是惊险小说和科幻小说。
程序员都是自学成才的

汤姆还把自己的编程能力归结为被迫接受编程,而不是无脑的游戏。研究计算机历史的人一定知道,从来没有一个世界著名的程序员是学校教育出来的。编程就是自我发展和自我尝试。解决问题和创造力也是如此。汤姆会在他觉得有需要的时候,就会去学编程。他可能是对的,他在被强迫的时候还没有准备好。在这一点上,他是相当幸运的,学校没有阻止编程的练习。
我们知道,80% 的开发者都是自学成才的,计算机课程的编程对实际编程能力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那些自称在学校学过编程的人,只是忽略了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自学的程度。我自己的情况就很突出。尽管我学习了 5 年的计算机科学,但我在学校没有学到任何编程知识。我所有的学习都是在课余时间和随后的几年自我导向学习[23]中发生的。不过我应该补充的是,在大学里遇到了优秀的人,帮助我探索了计算机科学有趣的方面,而这些方面我可能会在拖延多年后才达到。
社会化发生在身边

汤姆讲到竞争精神的积极影响,以及在高中遇到另外两个优秀的大脑。这是一所好学校应该做的。但他的文字透露,为了提高英语水平,汤姆在家里花了大量时间阅读、练习发音、看美剧、浏览词典,享受进步,甚至用 SuperMemo 加了「上千小时」。换句话说,社会因素只起到了重要的激励作用。汤姆似乎忽略了自己的努力,也忽略了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优秀的人,不仅是在学校,而是在各种各样的情况下。学校似乎提供了一个丰富的社会趣闻库,只因为它偷走了现代世界孩子们的太多青春,主导了他们的社会生活。学校的人常常陷入疑惑,在家上学者[20]的社会生活并不亚于学校的社会生活,而且通常远比学校的社会生活更令人满意、更励志、更充实。学校就像你的完美妻子。她似乎是世界上最好的,主要是因为你从未尝试过其他的。这种偏见在婚姻中是很珍贵的。在评价学校教育的价值时,它是有毒的。
谬误的力量

由于即兴的泛化[4],在汤姆脑海中萌生的迷思有很多,而且证据确凿。用汤姆自己用比较慎重的态度和不太对立的心态写出的文字,可以很容易地证伪它们。这些都是事实:

  • 8 年的学校教育在英语方面没有产生任何结果。这个结果是非常典型的:学校在英语教学中屁用没有![21]
  • 电脑游戏[24]对英语有积极作用
  • 电脑游戏帮助了解到,学习可以在没有老师[22]的情况下进行
  • 很容易忘记学习内驱力[25]是如何在空闲时间被激活的(例如在假期)
  • 英语的进步需要数千小时的自我导向学习[23]
  • 自学[23]是掌握编程技能的必要条件
  • 由于学校对青少年社会生活的主导地位,很容易高估学校在激发与其他聪明大脑的社会互动方面的价值
汤姆从一个错误的端倪开始读我的书[15],瞬间得出了错误的结论。这就是为什么在所有的文字中,我尽量把强调放在学习内驱力[25],学习的乐趣[7],以及学习的基本规律[26]上。
对于像比尔·盖茨,或者玛莎·艾伯顿·芬曼或汤姆这样的人来说,教育系统提供了一种错觉,认为它是有效的。人们很容易忽视这样一个事实,即大部分功劳都归功于孩子们的大脑,而归功于制度的很少。这就是聪明人和好学校如何减缓向我的《教育大改革[9]》中所概述的唯一合理制度的过渡。
进一步阅读


  • 揭穿假非学校教育者:一个故事,说明非学校教育者[20]也可以美化学校(可惜,这个故事是假的)。

原文:Glorification of schooling - supermemo.guru
ldwr 发表于 2023-10-15 02:39:46|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黄金时代情节,
都觉得已经逝去的时间更美好,还有脑子会自动帮你把过去圆圆,显得好像很美好的样子,让你去追忆。实际上并不是那样。
研究生/MBA时候怀念本科的岁月,本科的怀念高中的生活,高中的怀念初中的日子。
西周时候念及圣人贤君,言必称三皇五帝,昔伏羲XXX。
汉唐时期念及仁君贤臣,言必称周武,周公辅成王,阿巴阿巴。
近现代说到能人大佬,言必称昔秦皇汉武,唐宗宋祖。
洗洗睡吧,都深化美化了过去的事情罢了。
以上

dudelee 发表于 2023-10-15 02:40:29|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呵,还有这事儿?
来吧,谁怀念高中生活的可以来我这儿领点儿卷子做。
这是潍坊高三刚考完的数学期末考,连我瞅着都膈应:







Brian 发表于 2023-10-15 02:41:03|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也要看,是在进行哪种形式的怀念。
如果真的足够怀念,就直接回去复读去了,直接获得一张一年体验卡,梦想成真,何必还在大学里苦自己呢?
其实,很多人嘴上说怀念,只是在表达对现在生活的不满,现在的大学生活,跟自己在高中时幻想过无数次的不一样,甚至完全不一样,留下的就只有各种失望。
最后竟发现,方方面面,都还不如高中好,但自己又深知,自己真正想要的,并不是回到高中,而是期望在大学的壳子里继续过着高中形式的生活,最后再顺利获得一个大学的毕业证。
这种情绪,与其说是怀念,不如说是对现实不满,同时又无能改变,一边抱怨,一边将就着耗费时间,直到大学也毕业了,终于轮到怀念大学生活了。
这时才发现,咦?大学好像什么值得怀念的都没有!一点也不惊喜,更不会有半点意外。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