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技术] 今年准备考研,要考中大的交互设计,想知道需要怎么准备,中大的交互设计考试侧重点是什么?

[复制链接]
aiayuan 发表于 2023-10-13 10:13:13|来自:北京邮电大学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非中大学生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hh2008 发表于 2023-10-13 10:13:42|来自:北京邮电大学 | 显示全部楼层
本科双非,一战上岸 985,这篇回答来系统分析下:如何评估自己要考的学校、专业难度到底有多大?
其实这是个很系统的问题,但也是非常重要的个问题,而且考研最重要的是看直系学长学姐的经验贴,公共课具有普适性,但是专业课才是决定我们到底考哪个学校的研究生。
说句得罪人的话,很多经验贴是不具备指导意义的,因为你不知道对方本科情况、自身基础、目标院校、所考专业等情况,有些专业可以卷到让你怀疑人生,也有的专业本身就很冷门,甚至很多专业是不考数学的。所以,盲信经验不如不看经验。包括这篇经验贴,带着批判的思维去看,吸收对你有用的那部分。
先介绍下个人经验,有助你更好的做对比:
本科双非一本,本科成绩不算差(英语薄弱),专业属于热门专业,竞争相对较大。考研准备周期:大三下开学开始看经验贴,大三下的 5 月份开始正式复习,暑假留校复习,整个考研跨度 7 个月左右。每天大约维持在 10 个小时左右复习时间(有课就去上,没课就去图书馆看书),每周日休息半天时间,7 个月的复习走的是很踏实的复习路线。
对于考研这件事,准备的越充分越好,不要嫌准备的早了,准备的越早,后期你会更淡定!
考研也是一场信息战,空闲时间多去看一些高分经验贴,多看别人是如何高效复习的,特意去找了知乎知学堂官方最新的考研小白上岸偷跑资料,可以免费听直播课+领取考研干货资料,尤其是里面的「考研报考院校信息资料包」+干货电子资料非常良心,质量还是很高,对考研常识性问题总结的非常好,分享一下~
好了,言归正传!
一、考研时我们的竞争对手到底是谁?

首先,我们来看看,考研时我们真正的竞争对手是哪些?
考研时,我们的对手仅仅是和你报同一所学校同一个专业的那几百人,比如你考清华大学的电气工程,那么你的竞争对手是和你报同样专业的人。和高考不同,高考是先考试,然后再去根据分数选学校。而考研是先报名,先确定好你的目标院校后,再考试。这两个逻辑是不一样的。
这特定的几百人,真正能够踏实认真从头坚持到位去备考的占不到 30%。但这并不能说明竞争不激烈,因为你要明白,这剩余的 30% 的人是属于目标明确、有选择、有坚持,而且可能并不你努力少的人,所以战略上要藐视,战术上要重视。
考研学校的选择非常的重要,一定要仔细获取各种信息,本来我们可能可以上岸一个中等 985 的,但是你非得去考 top2,所以仔细研究下报录比、复试比等信息,了解清楚考研难度,根据自己的实力、理想、地理位置等选择最佳的一个学校。竞争不可怕,但要选择合适的进行竞争。
考研如何确定目标院校?考研如何选择学校?考研确定合适的考研目标?等等问题,是每一个考研人都绕不过去的坎,因为考研界一直都有一个传说:选择>努力,一个不合适的目标院校可能会让我们大半年的努力白费,这句话不假!
不根据自己的实力、基础、本科院校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非 211、985 不上,的确也努力了一年,但最终还是被淘汰的大有人在,这点你不用怀疑,原因很简单,每个学校、每个专业都是有特定的招生人数的,按照每年的报录比来看,必定很多人要被淘汰。但是,你的分数可能考这个学校就是渣渣,但换个稍微差一点或差异性竞争的学校就不一定了。
如果你经过万般挣扎后,确定自己要考研,最重要的一步是选择考研专业和考研院校。因为对于考研,很多时候选择>努力,或选择≈努力
其实对于择校问题,从个人情感上看无外乎:自己的名校情结+专业院校排名+地域+自身实力,还有就是是否歧视的问题,其他原因并不重要!(下面对这些要素会展开说)
对于我们自己而言,一定要想清楚,是非得 985 不去,还是仅仅想更进一步,211 也可以接受?甚至很多专业都有非 985/211,但非常强势的专业,比如电气工程这个专业就有沈阳工业、东北电力、长沙理工、上海电力、南京工程学院、三峡大学等等双非电力强校,这些性价比就非常非常高,无论是考研还是高考选择。(下面会举例)
二、考研确定目标院校时,需要重点考虑哪些因素?

为什么最开始说,很多人选择学校时,完全就是根据报录比来看的,这个是极不科学的。我们在确定自己的考研目标院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其中比较重要的有:(1)报录比、复试比、招生人数;(2)是否存在歧视,包括歧视外校、双非和本校;(3)学校名气和层次、专业排名;(4)自身实力和备考时间;(5)地域;(6)复试分数线、单科线。考研确定学校时,这些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要素,下面我们详细拆解,并给出找特定数据的方法!
1、报录比、复试比、招生人数

下面部分内容首发知乎 @鹿十七:鹿十七:哪里可以快速查到考研院校近些年的报录比?
01 什么是报录比?什么是复试比?一样吗?

报录比=报考人数/录取人数,用于一个学校某个专业的考试难度,报录比 10:1 肯定要比 100:1 要简单很多,但并不是只看报录比,我们也要看这个学校这个专业录取了多少人,因为考一个录取名额有 20 人的学校要比录取人数仅有 2 个的可能性还是要大些。
复试比=进入复试人数/录取人数,用于衡量进入复试的难度,比如一个学校的某个专业要录取 10 个人,但是有 12 人进入到复试,那么复试比就是 1.2:1,1.2:1 已经算还不错的复试比了,因为复试要求必须差额录取。
我们在确定自己的学校时,是需要重点查看:报录比、录取人数和复试比的,权衡之下,初步确定自己的学校。
录取人数也很重要,有些学校的某个专业报录比、复试比都很科学且良心,但是他只招 2 个人,你觉得你上岸的概率和一个招 50 人的学校能一样吗?
02 考研时,我们的竞争对手到底是谁?是那 300 多万人吗?

我们来看一下我们在考研时的竞争对手主要是哪些人?
我们如果仔细分析就会知道,其实我们的竞争对手其实数量并不多,因为我们的竞争者仅仅是报考你目标院校的对应专业的这几百人,而不是每年新闻通告说的几百万。考研每年报考人数都是上百万级别的,但真正和我们形成竞争的,可能只有几百人。
而这特定的几百人,真正能够踏实认真从头坚持到位去备考的可能占不到 50%。但这并不能说明竞争不激烈,因为你要明白,这剩余的 50% 的人是属于目标明确、有选择、有坚持,而且可能并不你努力少的人,所以战略上要藐视,战术上要重视。
下图是截取的东南大学各个专业 2020 年的报录比的数据,同时大家可以看到每个专业的报考人数。东大是建筑老八校,大家可以看到每个专业的实际参加考试的人数最多也就几百人。当然,只看实际参加考试的人数意义并不大,要看报录比、实际录取人数等多个指标,下面会详细写,但至少说明,假设你要考东南大学建筑学,可能你需要面对的竞争对手只有 157 人;假设你要考东南大学通信工程,可能你实际要硬钢的也就 317 人,但这几百人可能都复习的还 OK。
所以,我们考研时真正需要面对的是这几百人的竞争,而不是新闻上说的几百万人


所以,考研认真复习的人不少,考研划水的人也没有你想得那么多,尤其是你考得学校很好的时候。但是我们也不要妄自菲薄,觉得自己就不行。只要我们对自己的定位是准备,规划做好了,每天按照计划在稳步前进,踏实高效复习,就不需要怂。
相信自己,高手不多,真的是高手不多,这些所谓认真准备的人可能很多水平比你差得很多,所以要对自己有信心,因为你已经做得比很多人好很多了,至少你比他们先看到这篇经验贴,并且能认真看到这里,这已经超越很多人了!
每年都会有大批的人在赶赴考研的战场,但最后能够矢志不渝坚持下来的人不到二三。所以,不停的告诉自己:相信自己,高手不多,这对你最后坚持到底很重要,真的很重要。
2、如何查找我们想报考学校的报录比、复试比和每年录取人数等基本信息?

1、上岸学长学姐建的考研交流群

很多人很排斥上岸学长学姐上岸后建立的交流群,这点要严重纠正,因为答主就是考研交流群的受益者(PS:答主没有交流群,所以不用怀疑我的动机!)。
答主情况特殊:(1)一本去考 985;(2)本科学校和研究生学校不是一个城市,甚至不是一个省份;(3)基础还行,但是和大佬们刚,自认为不虚,但也没啥优势。
当时备考的时候,恰好就加了一位刚上岸的学长建立的考研交流群,所幸的是这位学长责任心很强,群文件里整理了很多有用的资料,其中就有近十年的报录比。重点说明一下,不是每个学校都有报录比的官方数据,如果你最后真得真得各种办法都用到了,但是还没找到报录比,就只能找学长学姐去问了。
可能,可能很多学长学姐建立交流群的初衷是卖点考研资料补贴家用,个人真得觉得无可厚非,一两百的事情,现在的一两百块钱能做什么?用爱发电的事情最不长久,不怕你有所求,只要你能提供高价值的内容。
关于找学长学姐的问题:
1、你可以去目标院校的贴吧看看,有没有成功考研的学长学姐在上面分享考研经验和卖考研资料的。
如果有,去加个好友,适当的咨询一下,如果有考研专业课资料贩卖,可以适当购买一些,后续有问题去咨询他,高效又准确,这点钱花的很有意义,不要心疼~(反正也是刚需)
2、其次,可以去诸如知乎之类的平台看看没有关于目标院校的一些讯息。有些上面会有成功上岸的学长学姐的联系方式,可以加来咨询一下。
3、如果学校离得近的话,也可以去对应院校看看,一般打印店会有期末考试资料卖,这种资料也具备参考性,得到这些资料对你的考研会有巨大的帮助哦!
如果你能够遇到一个负责人的学长学姐全程带着你,必要时刻给你专业课和心态上的指导,真的是非常难得可贵。
4、直接上 QQ 上搜:xxx 学校 xxx 专业考研交流,很快你需要的群就出来了,进群后先看群文件,看看有没有报录比,没有的话咨询群主有没有对应的资料。
注意:一定要认真筛选判别学长学姐的真假,听说目前很多人盯着这块内容,很多群都是一些机构建立的,注意防骗。虽说一两百的事情,被骗了也很影响心情。
总体来说,个人觉得这个方法最真实有效,也最快,但是可能存在数据不准确、数据误导等情况。所以做好是通过下面的官网查询的方式进行。
2、xxx 学校研究生招生网、xxx 学校招生网

考研报录比一般多发布在对应网站录取查询信息查询、历史数据、相关下载等栏目,大家可以自己去查查。
举例:东南大学研究生招生网


查找路径:
百度搜索:东南大学研究生招生网—历史数据-报考录取统计。
然后是不是很多数据就一目了然了,自己去分析下自己要考的专业,每年录取多少人,其中推荐人数大致多少,剩下的就是考研录取的。如果有时间,可以做一下近 10 年的报录比,其实很多你之前不了解的问题和疑惑就很清楚了。
同时注意,很多学校的复试分数线也可以在这里查到。
这里的数据是最准确的,没有任何水分和虚假,你想考的这个学校这个专业的考研难度基本上就清楚了。


3、知乎(没想到吧,还有这功能)

知乎上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我们直接在搜索框中搜索对应的关键词,比如:东南大学报录比,直接从已经上岸学长学姐分享的干货中找,这种方式可能会存在找不到我们自己专业的情况。
第二种方式直接找知乎知学堂研职在线咨询,你可能大概率不知道这种方式,因为知道的人真得很少,因为根本找不到入口在哪。知乎知学堂研职在线有个公益的「小白偷跑计划」,里面有免费的干货文字内容之外,知乎知学堂研职在线根据不同的建立起的考研社群,可以让我们很容易获取我们需要的资料,甚至可以免费获取外面机构动辄几千块钱的一对一咨询。当然,肯定不可能覆盖掉全部学校,但也是有效路径之一~


4、其他第三方网站

01、搜索引擎

其实一直觉得很多人缺乏搜索能力和找资源的能力,直接去搜索引擎去搜索对应的关键词基本上就能找到你想要知道的答案。
搜狗+微信:可以搜索到你想要的 90% 的资料。


搜索引擎搜索结果

搜索微信搜索结果02、中国教育在线

这个网站也有对应的数据,但是数据更新不及时,很多只到 2018 年,最好的方式还是去官方网站直接看!


5、以上渠道都找不到报录比怎么办?

查不到考研报录比怎么办?这个情况是真实存在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很多学校未公布对应的报录比,这其实也是某种意义上的信息不对称。
解决方式:
(1)咨询学长学姐,盲猜,可能数据不准确,但大体会有个概念;
(2)直接给招生办的老师打电话咨询,注意礼貌就行,能得到具体数据最好,找不到也没关系
3、一定要关注是否存在歧视的问题

对于我们双非或二本的同学,一定一定要了解清楚复试的歧视问题,了解清楚目标院校是否会歧视外校、歧视双非、歧视二本等问题,这点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
了解学校的时候重点关注几个问题:
(1)报录比;比如录取 10 个人,100 人报名,报录比就是 10:1;
(2)复试比;比如录取 10 个人,12 个人进入复试,复录比就是 1.2:1;
(3)考试科目和考试大纲;
(4)是否歧视外校、是否歧视双非;
(5)加权总成绩是怎么计算的,看一下初试和复试所占比例,初试决定着是否能进复试,加权成绩决定着是否能录取;
(6)是否接受调剂,是否有校内调剂;
(7)每年录取的人数,其中考研录取的人数;
(8)其他;
对于哪些学校比较黑,哪些学校有歧视,知乎一下,很多人在分享经验,提前避坑,选择很多时候比努力更重要~
很多人可能不屑一顾,一直在提复试歧视的问题,这个问题的确是双非和二本学校的童鞋必须关注的问题点。
其实,换位思考一下都很好理解,同等条件下,两个人分数差不多时,总会有个选择问题,选择谁大家心里都清楚。(说的有点残酷,但这是事实)
甚至,两个人稍微有些差距时,都会涉及到一个选择的问题,这些很好理解,也很正常。但是,过度的歧视或者不公,就需要我们提前避坑了,毕竟每个人辛苦复习大几个月,最重要的还是上岸。不要想着去调剂,那个太难,而且一般学校和专业都不好。
4、学校名气和层次、专业排名、地域问题

如果你心里对某个学校一直念念不忘,那考研你可以重点关注一下你这个专业的考研信息情况,这可能是你一次实现心中所想的机会,比如我当时考东南。我高考是真的发挥不好,平时差不多成绩的人都去了山东大学、四川大学
名气主要考虑学科排名、学校综合排名、区域名气、业内名气这 4 个方面即可。
怎么看学校和学科名气呢?最简单方式,官方认证最为致命: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公布​www.cdgdc.edu.cn/xwyyjsjyxx/xkpgjg/



区域名气、业内名气的话,主要是对特定专业而言的,比如看过《令人心动的 offer》的童鞋都知道法律专业的五院四系,其中就有好些是业内名气很大的学校,但综合排名并不突出的院校;再比如上面说的电气工程的电力院校,比如长沙理工、三峡大学、东北电力和上海电力,这些在保研时是享受同等 211 待遇的,甚至华北电力学校的牌子比很多 985 电气学院硬多了。这些就是业内名气。区域名气其实很好理解,比如东南大学由于低调务实的校风,虽然在长三角可以做到包邮,但是可能在重庆很多人听都没听过这所学校,因为福建东南卫视的原因,被大家戏称为「福建大三本」,当然,就业时的人资一般还是有基础认知的。
区域问题是个很现实的问题,因为我们都有自己想去的学校,比如我堂弟,想留在帝都,那么他考研重点关注的就是帝都的学校;比如我弟弟想去武汉,当时他保研时重点关注的就是武汉的高校;比如我当时想去长三角发展,重点关注的就是江浙沪的高校。所以,想清楚你要去哪,再去重点考虑学校的问题。但其实很多时候,在校招时本地学校虽然占据就业人数优势,但去应聘的人也多,曲线救国未必不是好事!
5、自身实力和备考时间

自身的实力和备考时间这些也是我们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并不是我们的目标定的越高越好。比如知乎考研领域有个大 V 第一学历是专科,到最后逆袭 985 博士,再到最后 985 任职。他的逆袭过程也是经历了专升本、211 硕、985 博的梯度进行的,逐步提升。
我们自身的实力包括很多方面,比如自己的基础、自己的学校、本科获得的奖项和竞赛、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自己专业的特质等等因素,比如很多专业暑假要求必须实习 2 个月,比如有的专业需要背 8 本厚书等等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根据自己所在学校专业进行自我定位的。比较简洁直接的方式就是请教自己学校专业的学长学姐,看下以往是怎么样安排的,结合自身的水平和备考,确定大体的学校水平。
对于备考时间的问题,个人不建议把考研战线拉的特别特别长,一般建议时间在 7-9 个月左右,前期多看经验贴,做好系统规划,这对我们成功上岸很重要。答主自己就是 7 个月的备考时间,讲真,很累很疲惫,尤其是后期,因为每天的复习强度真的很大,考的数学一、英语一,专业课也是考察深度很深的那种。
6、复试分数线、单科线

这里单独把复试和单科线放在这里的原因很简单,我们在找每年的复试线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看下最后以免给的复试线不一定具有参考性。如果有可能,重点找一下每年拟录取的名单和分数,对比看一下每年拟录取的最低分,这个更具参考价值,因为复试是差额的。
单科线也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科目,总分过线、单科不过分的每年都有,很多学校其实都有单科线的。对于有些偏科的小伙伴就需要重点补足你的单科线了,不需要他多惊艳,但至少不拉跨!比如英语一直都不是很强,所以考研采取了最笨最累的方法,花的精力相对也多,最后结果还是很不错,至少保证读研时看文献压力不大,写会议文章和 SCI 压力不是特别大,答主可是手握 3 篇 SCI 的人,虽然感觉自己并不热爱科研,哈哈~

考研也是一场信息战,空闲时间多去看一些高分经验贴,多看别人是如何高效复习的,特意去找了知乎知学堂官方最新的考研小白上岸偷跑资料,可以免费听直播课+领取考研干货资料,尤其是里面的「考研报考院校信息资料包」+干货电子资料非常良心,质量还是很高,对考研常识性问题总结的非常好,分享一下~
三、确定目标院校时的原则有哪些?

1、选择自己跳跳够得着的学校

这点其实很好理解,我们考研一般还是会选择比自己所在学校专业稍微强一些的学校和专业,当然,考虑地域问题的话,可以稍微弱化这个原则。
2、平衡好区域问题和区域名气

每个人考研的出发点是不一样的,比如你考研就是想回家或者对某个城市情有独钟,抑或是你的另一半就在某个城市,你想去找让你魂牵梦绕的那个 TA,肯定就要选择特定学校专业了。区域名气其实可以很好的让我们错位竞争,主要还是看个人的选择。
3、考研上岸最重要,一定要权衡好自身的实力和目标学校的考试难度

看到这里,其实你应该已经很明白择校的问题了,没有那么难,但是需要我们多花心思。做什么事情,想做好都需要花心思的,况我们选择学校乎?



结束语:
考研,从来都是为我们自己考的,可能大家考研的目的各不一样,但既然选择了考研这条路,我们就需要稍显功利些,要以提升初试分数、一战上岸为目标而努力,而不是为了经历而努力。
原文作者:鹿十七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a href="http://oia.zhihu.com/answer/2643271378/" class="internal" style="color: #0084FF;text-decoration:none;border-bottom:none;">🔗App 内查看
tzjj 发表于 2023-10-13 10:13:55|来自:北京邮电大学 | 显示全部楼层
————2021.4.1更新
近两年,中大交互设计的考试范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20考研的新闻传播100分,到21考研的新闻传播内容200分,初试的题目已经渐渐失去交互专业的独立性。
如果对你来说,背诵与记忆新闻知识更困难,可以考虑是否选择其他院校;
如果你觉得比起背诵与记忆新闻知识,练习手绘学好画画更困难,那么还是可以把中大纳入选择。因为其他院校对手绘快题的考察程度,跟中大所考察的,不是一个级别。

————以下为原回答
我是17级中大交互设计专业。
这两天刚刚指导完中大交互20考研复试结束刚刚结束,终于有时间来回答这个问题。
作为一个当初考研成绩全专业第二,专业课140+,并指导过师弟师妹5年中大交互设计考研,且每年所指导同学的考研成绩几乎都包揽前几名的“老司机”,我想我的经验对中大交互设计考研还是蛮有发言权的。无图无真相,为了让我所说的更权威且更具有说服力,先上我的考研成绩和几张今年所指导部分同学的考研成绩,包揽了初试的前三名和第五六名。



我当年的考研成绩排名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第六名

只贴几张图,还有其他成绩就不一一贴出了。下面我可以非常有底气地回答题主的问题。
中大交互设计考研考什么?

除了考政治英语以外,还考两本专业课,一本是交互设计相关,偏业界;一门是交互设计与用户研究方法,偏理论。两门专业课都会有设计题,但是对手绘的要求都不高,能清晰表达出设计思路即可。
中大的交互设计考试侧重点是什么?

中大交互设计不喜欢死读书的同学,这也是为什么历年都不设置参考书目的原因,老师不希望给个参考书目,然后大家都只看这些书,不去自己主动去涉猎更多更广的专业知识,不会应用于实际,这样就算你把书背得滚瓜烂熟,也不会变通运用化为己用,这跟交互设计偏向实践应用的原则也相违背。
所以考试的侧重点首先是对交互设计方法和理论的掌握与灵活运用,充分吸收,其次侧重对与业界行业动态,新兴科技潮流的关注,以及是否能针对一些开放性问题,谈谈自己的见解,而不是从树上抄别人的话当做答案。对手绘的要求不高,一张150分的试卷,设计答题的设计部分一般只占到10-15分,可以说是比例极低,但是注意交互思维在设计图中的体现
中大交互设计考研怎么复习?

复习方法这个比较细,一时半儿会儿说不清楚,这里简单说一下合理的时间规划:
6月之前 预复习阶段,看些交互设计相关的书目,作为预习初步了解;
7-8月 适应性复习阶段,开始慢慢调整习惯,找回高三复习时的感觉,静下心来,慢慢进入学习状态。政治看大纲,英语做阅读,专业课还是看书打知识框架;
9-10月 正式复习阶段,深入各科复习,政治刷大纲,英语练阅读、专业课刷专业书同时临摹app练习手绘能力,并关注互联网业界动态;
11-12月 冲刺复习阶段,政治刷单选背大题,英语保持阅读练习的同时加入完型、翻译、作文,专业课可以开始做真题(千万不要提前做,可以提前看,但是不要提前做,提前做真题的,全挂了)
因为不同的人可能适用不同的学习方法,不要伸手拿来即用,自己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适应性调整。不要太早打鸡血复习,战线不宜太长,否则后期非常容易疲惫甚至心里崩溃。
另外,由于考研不同于高考,存在很大的信息差,也没有老师盯着你所以一开始的学习十分迷茫,很多人都因为不知道如何备考规划,资料查找不全,复习方法不对等原因,导致了失败的结果。
因为考研也是一场信息战,针对这些问题,我在知乎知学堂研职在线上找到两份官方的考研资料:
一份是关于择校的,里面有份「考研院校信息资料包」很有帮助,可以找到你目标院校的报考信息,不用自己费力去查了,这样能够节省很多时间,少走弯路。妥妥的干货资料,你去考研机构可能要付费几K的考研资料,在知乎能免费获得,可惜还有太多同学不知道。不是会员也可以免费领!!大家领到之后,一定要好好利用起来。
另外一份是关于考研高分技巧的,对考研政治、英语以及数学如何获得高分给了清晰明确的说明和阐述,尤其是各科的具体时间规划和内部资料,非常实用,你关心的很多问题里面都有汇总解答,还提供考研社群,聚集了考研各高校和专业的学生,可以帮助大家找到一起考研的研友甚至考上的学长学姐,非常建议大家领取。如果你领了别人却还没领,那么你就已经在起跑线上超越了一批人。
相信看完这两份资料,以及能解决你90%关于考研规划与资料收集的问题。
但也请你一定注意,即使领取了这些资料,你也一定不要忘了努力,只有这两种因素同时结合在一起,才能成为上岸的催化剂!
中大交互设计复试看重什么?公平吗?

看重个人综合能力与学生品质,涉及智商、情商、专业能力、沟通能力、礼仪、表达能力等多方面。其次绝对公平,只要你的符合老师的标准,综合品质优秀,不论你是否跨考,是否是985或211,老师都会一视同仁。复试就像选跑车,如果有兰博基尼保时捷玛莎拉蒂,也有宝马奔驰奥迪,还有大众QQ比亚迪,如果让你选,你凭什么不选兰博基尼而去选一辆比亚迪
但综合来看,绝不是初试进入前几就是稳了的,在11年-15年,常用初试前几被刷的情况,就像我考研那年,初试第一第三都被刷了。但因为近几年专业人数扩招,所以这种几率相对会小一些,但也不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
说句题外话,最近焦越清华考研这件事被推到风口浪尖,其实我个人是非常瞧不起她的,自身面试表现一塌糊涂说些杂七杂八的,不符合老师的标准,却自我感觉良好,最后还污蔑清华性别歧视把清华推到风口浪尖,鄙视至极。
所以说,其实考研这种东西,很玄的,有时候你觉得自己稳了,结果大相径庭;有时候你觉得自己没戏,但结果往往又会柳暗花明。我们能做的,只有保持一颗平常心,不盲目自信,也不过早放弃,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复习,不焦躁,不懈怠,这样成功才有可能会离你越来越近
中大交互设计有哪些课程?

交互设计方法、新媒体信息架构设计、人机交互与用户行为研究、信息可视化设计、数字出版物研究,设计思潮、设计管理、视觉传播等等,因为中大的交互设计是新闻与传播专硕,所以还会有些许新闻传播方向的课程,比如新闻传播理论。
专业课怎么复习?

专业课需要严格按照分配的每天固定的时间来复习,不要多也不要少,不然会因为专业课打乱节奏,这里建议每天3小时即可。专业书至少要看六七本,然后每一本循环看,至少看到3遍,因为专业课的书看一遍是绝对不够的,只有至少看到了第三遍,你才能真正消化掉并拿为己用。看完专业课的书留了一个月的时间做历年真题,然后分析真题,这里的分析,不是指分析单个题目,而是以“投资者”的角度,来总体分析这些年的出题规律和出题方向的变动曲线,来为今年的考题做预测,这样考起来才会游刃有余,预测没中没关系,别人也一样,预测中了那就是赚了,写起来得心应手。通过分析历年真题的题型变化然后做出对应的曲线分析,你总能发现很有意思的命题规律,这一点比较复杂,就不详细展开了。总是专业课就是要踏踏实实看,然后做真题,剩下的,就看你吃透多少了。
总结一下:
1)一本书间隔一段时间看三遍要比一本书连续看三遍效果要好,过段时间重新去看,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2)学习专业课时间分为上午下午晚上各60分钟,就是为了达到在短期内不断重复强化加深记忆的效果。
3)看书的时候没必要刻意背诵,要学会理解式记忆法,理解了自然而然就会记住,学会分段理解。一大段话其实都一个意思,车轱辘话来回说,正着说反着说,再举个栗子就完事。记住关键词,自己能整理出一段话就行。
4)最后考前一个月,基本内容都记住以后,就默写所有题目的答案,算是一个查缺补漏的过程,对薄弱的知识点再进行强化记忆。
5)案例分析题的答题模式一般包含三部分,先解释概念(名词解释),再解释特征特点内涵(简答题),最后结合案例解释关系重要性多写几句(论述题)加上自己的理解。

最后个人再额外补充一些大家都关心的东西,因为发现知乎有关这方面的回答是在太少了。
中山大学交互设计研究生是偏什么方向的?

偏向于实际应用方向,说白了就是偏向于出去找工作而不是搞学术。毕业生基本每年的取向都是BAT华为网易头条等一线互联网公司。

工业设计专业的考有优势吗?


有优势。设计都是相通的,如果是学工业设计的话,如果你有不错的手绘表达能力,以及对设计史设计思潮以及设计脉络的发展都学得很好,那么确实是个不小的优势,因为工业设计会带来“设计思维”。如果你能把设计史脉络倒背如流,从工艺美术运动到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包豪斯三驾马车,现代主义设计、后现代主义设计,新现代主义设计等等等等都了解得非常透彻,张口即来,那么对于笔试甚至面试来说,都是有非常大的形而上的帮助的。

先回答到这里,后续会陆续更新,有疑问也可评论留言,有时间我都会回复。
最后,真心想要报考的同学可以加中大交互设计考研群进行交流(为了避嫌且群内人数限制,就不贴出群号码了,感兴趣的可以私聊的申请加入,只是观望或随便了解的没必要加群),群内无偿提供中大交互设计考研资料,包过经典案例分析、交互课件,往年真题,专业书电子档,大纲框架,备考经验等等内部考研资料,我和其他考上的学姐学长也会在群里答疑。
有关中大交互设计考研的其他任何疑问,包括但不限于复习用书、核心知识点、真题解析、解题思路等,你也可以一对一咨询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hr/>码字不易,如果觉得有帮助不妨点赞支持~双击屏幕一战上岸!
希望所有看过这个回答的考研人,都能考上中山大学。
以上。


我是<a href="http://www.zhihu.com/people/61043b9bf039ad712716a99ed054b51d" class="internal">@严徒,考研话题下获得100w+点赞与收藏,陪你一起考研。
欢迎考研的同学关注我,考研相关的私信和问题抽空都会回复。
Love and Peace .

————————以下信息一定可以帮助到你
关于考研如何选择学校的分析与建议
考研如何确定学校?关于跨专业考研选择专业的分析与建议
跨专业考研选择什么专业?关于考研全流程的各个时间节点与细则
考研的具体流程是什么样的?关于2022年考研如何做好规划与复习
2022年考研该怎么规划?关于考研最后一个月的冲刺(可以收藏冲刺阶段再听)
中大考研老司机教你如何一个月冲刺逆袭关于只有考过研后才知道的一些感悟与忠告
有哪些是你考研后才明白的事?关于考研一定要避开的一些坑,以防事倍功半
有哪些考研需要避开的坑?关于考研是否需要联系导师,何时联系,如何联系
考研到底用不用提前联系导师?关于考研复试如何准备一份加分的简历
如何准备一份令人心动的考研复试简历?关于考研时心烦意乱时,或许能让你心静的一首歌
考研路上,有哪一首歌曾经激励了你?
Ryun 发表于 2023-10-13 10:14:12|来自:北京邮电大学 | 显示全部楼层
2020年初更新:
今年复试线更低,新传考了100分!心疼各位师弟师妹
<hr/>
出成绩那天还是@民国里里 第一个恭喜我的,我却不知道说什么安慰她好…希望未来都会有美好的未来吧……
考研真的好难受啊,即时录取了,感觉像是自己杀了人一样,干掉了其他32个人的一年青春。之前高考是有一堆学校专业给你抢,你抢不到好的可以抢一般的,要不然抢点过得去的,怎么也有书读;但是考研太残酷了,每个录取的还是未录取的考生都是付出了大半年甚至一整年的心血和热情。这时候,那些什么“过程比结果重要,收获比付出更多”的安慰话语,感觉真的一点也说不出口。还是祝各位考研认识的朋友好运吧!比如我的师妹 @王阿骆
好了,关于中大交互设计考研这个专业认真说几句:
1、我弱弱地建议:设计专业的同学(包括广告学、工业设计、数字媒体等专业)以及工作是UI设计师的考生谨慎考虑报这个专业!因为报考中大的这个专业你的优势一点也不大!这个专业面试, 不!让!带!作!品!集!简直是非常奇葩了。要知道你出国留学到哪个国家哪个学校的设计专业,还是找设计工作,作品集都是必须的啊,而且往年都是可以带的啊,这是个设计专业啊!(同济设计的作品集还是必带的,不带你复试都不用去了)。我还没出分,年初五的时候就开始爆肝作品集了,连续爆肝一个多月天天晚上做到凌晨2-3点,现在肝都还在痛,到面试那天居然才说不让带,而我面试的顺序竟然还是抽到 第!二!名!当时我的心都碎了。面试完等成绩那两天我都是崩溃的,看着前两年的成绩都有一个前十名被刷掉(我初试刚好第10名),我老是恍惚觉得,完了完了,这次怕不是就是我了。
2、这次考试复试线很低,因为学院开了专硕非全,而国家要求同一学院同一专业的非全日制和全日制的复试分数线必须相同,因此4个方向(3个全日制专硕:财经新闻、交互设计、大数据传播,1个非全日制专硕:数字媒体)都是351分的划线。导致这次复试人数从上年的30人暴涨到46人!但是各位想考的同学们不要怀着复试逆袭的想法,因为这次录取的14人里面初试成绩最低的也是380分,没错,前20名,后面的只是多了调剂非全日制的机会(非全今年招不满,明年还真不说准)。而17年、18年、19年这三年看来,初试前7名从来没被刷掉过,因此,初试十分、非常、无比地重要!往死里考,往400+冲啊!
3、讲下中大交互的范围,交互的书籍可以看其他经验贴的答案。但是有些涉及到的地方还是要讲一下,因为这个专业没有划定参考书目,那么什么都有可能考!除了常规的交互设计还包括:
服务设计(推荐《服务设计思考》、《服务设计与创新实践》、《服务设计微日记》)
前端网页编程(响应式/自适应网页、HTML/CSS什么的基本概念起码要大概了解的)
视觉传播,只有复试才会考(这个复试的名字竟然叫“视觉传播与交互设计综合”,而我竟然不知道,复试当天直接傻眼了,看着两道视觉艺术的题瞎编)
设计史论(推荐看《一臂之力》《疾风劲草》的王受之现代世界设计史笔记,不用看王受之的原书,有大概了解就好了,看设计概论和包豪斯那章以及后面的部分)
信息架构(系主任廖宏勇教授就是做这个的,推荐《信息架构-超越WEB设计》)
新闻与传播(推荐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加各种新传考研公众号,毕竟是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志安教授是传播学领域的大咖,而且今年交互设计初试的传播学公共题小作文40分呢)
以上是可能会出偏门题目的方面,但是主要还是围绕《设计调研》《用户体验要素》《交互设计-超越人机交互》和《AboutFace4》等交互设计的书籍来复习!上面的各方面书籍看过一遍大概了解就好了!
4、这个专业千万不能戒手机,一定要找时间多看看知乎、简书、36氪,多玩点新App,多看点产品发布会和演讲。我这次复试是拿着张小龙大神的微信4小时公开课吹逼了。每天走路吃饭、去图书馆、回宿舍、上班的时候多刷刷多看看,但也不要只是为了考试,要尝试去通过这些内容多思考,多培养对交互设计的感情,培养出那种溢于言表的爱意……我是那种爱到考试前一个月还跑到杭州参加了个什么第六届中国用户体验峰会(当然对初试没什么卵用,但是也是复试可以吹逼的资本)。
5、这是本人总结的一些数据可以给大家参考下。看看这张表(表里面18和17年参考录取人数中的倒数第二名的原因是因为这两年的最后一名有点奇怪——就是初试排名不够前20但是复试分数高的可怕)。总结一下就是:


初试前7--很稳很稳非常稳,不管你是什么院校什么专业什么经历,99.9%几率进(想了想还是不能说死)
初试8-20(也可能是8-25) 努力加油准备复试,大概就是这13个人争最后的7到8个位置了,每个人的几率都在60%左右,而且这个位置的分数好挤只差不到10分。这个区间才是比拼本科院校专业、项目经历作品等等东西的时候,你的东西越多你的录取概率越大。(我就是这个位置慌的要死)
初试20之后(也可能是25之后)-复试压线 希望有点渺茫能找一点关系就找关系(现在考研把关那么大基本也不太可能,毕竟连作品集都不让带了)。不然我感觉录取机会少于10%了。
其他的关于我什么时候开始复习,每天怎么复习,怎么复习英语政治,怎么记笔记的问题我就不多说了。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就这么多了,有问题可以评论或私信问我啊
碎雨寒辰 发表于 2023-10-13 10:14:30|来自:北京邮电大学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山大学交互设计备考经验(ps:在职考研)
(更新了关于复试的记录和复习时间安排的记录,应该就到这里不会再更新啦哈哈哈)
全部结束啦,给自己的这一段备考留下点回忆吧~
在我备考中大交互设计的过程中,最大的困难就是跨考吧,相比有些本科经历相关,或工作经验相关的跨考生,我可以说是非常纯正的毫无相关经历的真·三跨·老年·考生了
且!!中大的交互设计还没有参考书目,这就让人十分难受了。。。。感觉普天之下皆考点哈哈哈
所以~虽然成绩不算优秀,也希望能够给到一点点帮助吧~
一、背景说明

本科双非商科一本,在职考研
2018年4月决定报考,5月中旬开始购买相关书籍正式备考,11月下旬之前都是边工作边准备,11月底一直到考试请假在家备考。
初试成绩388分



二、考前准备
关于书单
根据网上搜索的一些经验贴,以及咨询学长学姐意见,初步确定了书单(也有几本是后来陆续购买),罗列如下:
1、《About face 4交互设计精髓》,行业经典,这个大家都知道,至少看三次吧~  
2、《超越人机交互》
3、《破茧成蝶》,我认为是很好的入门书,跨考生不如先看这本书,再看交互设计精髓等
4、《设计调研》
5、《用户体验要素》
6、《用户体验与可用性测试》
7、《设计心理学-情感化设计》
8、《简约至上-交互式设计四策略》
9、《重塑用户体验-卓越设计实践指南》
同时在阅读和整理笔记的过程中,随着对知识理解的加深,相关概念及引申,还有案例,相关论文都要主动的去不断搜索补充阅读,记录下重要内容,不局限于书本,培养专业思维。

时间安排
5月   查找各种经验贴,找中大交互设计学长学姐沟通请教,确认书单,做好复习计划(计划非常重要,建议做周计划)
5-7月     专业书一轮学习+笔记(针对每本书)
目标:将专业书完整看完第一遍;初步了解专业相关概念;整理初步框架)
方法:1、每天至少2h看书+笔记,记笔记的方法因人而异,我习惯性第一次看书的时候会把笔记写的比较详细一点,然后是几本书穿插着看的,比如在看交互设计精髓的同时,我也在看用户体验与可用性测试或超越人机交互;2、每个章节进行小结(简单写下重要知识点),最后一本书看完后就可以整理出初步的框架
7-8月     专业书二轮复习+知识点梳理(针对每本书)
目标:二次阅读专业书;同时更有针对性地阅读重点书目,并在阅读中收集相关论文、其他资料,对知识点进行延伸;完善补充书本知识框架;结合案例充分理解专业概念。
方法:1、根据每本书的框架整理出初步的交互设计知识框架 2、单独收集整理书中出现的所有名词解释并进行延伸(并且要结合例子理解)3、阅读公众号及相关网站文章(每天半小时左右)
9-10月   重点书目三轮复习+知识点整合
(目标:选择重点书籍三刷;熟悉每本书的内容框架;完全熟悉设计流程;各种用研方法、特点及优劣势,对知识点及相关知识进行补充延伸、将笔记进行提炼和整合)
方法:1、将之前的所有笔记进行整合,修改补充完善专业课知识框  2、继续查漏补缺,结合案例理解书中出现的概念,同时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去补充、引申知识点,尽可能去扩大、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比如说书中较少提及但属当下热点的智能化交互等(重点是结合案例理解)3、阅读公众号及相关网站文章(每天半小时)  4、app临摹+每周一个产品分析
10-12月       真题训练(非常!非常!重要!) + 设计练习 + 答题总结
(目标:熟悉真题模式;总结答题方法;熟练清晰的把握专业概念、设计流程;针对设计题有明确的答题思路和方法)
方法:1、全真模拟真题,完善答案,查漏补缺,总结答题套路  2、练习快速设计(半小时- 一小时)3、背背背背背  4、针对当前行业热点对考点进行预测,搜集相关知识
时间安排
每日的时间安排大致如下~
5月-10月(工作日)  ( 一天争取5小时的学习时间)


10-11月


冲刺阶段(请假在家)


建议大家的计划要随着学习进度和状态的推进,不断变化~ 不要一成不变呀
三、笔记如何做
笔记这个东西看个人习惯吧,我初期看about face 4的时候是手写笔记,后来就全部做的电子版笔记,方便最后进行整合,大概贴几张图










到11月初的时候,我将所有书本的内容大致分为三个部分
1、交互设计基本概念及原理
2、设计调研
3、设计流程(通用)相关概念及原理
将每本书内的内容进行整合后归类到这三部分中,并将之前记录的所有名词解释补充进来,同时将延伸补充的知识点也融合进去,《用户体验要素》和《破茧成蝶》则做成了思维导图,最后一起打印成册,这一本就是我最后两个月复习的最重要的资料,每天就是背背背背背,如下:


这两本书的思维导图也送给大家~
《用户体验要素》


《破茧成蝶》——用户体验设计流程


四、关于设计题
150分的试卷中,设计题往往占50-60分,其中画图部分大概20分,比重不算大
我认为中大的设计题主要能达到以下几点应该就差不多了:
平常如何练习?
1、临摹
买一个专门的本子,从10月中旬开始每天临摹1个app的主要页面,临摹的多了就会发现所有app的架构都大同小异,以至于在做设计题的时候,可以很快的就把几个主要页面勾画出来
(我在临摹时会将同类型的产品挑选2-3个出来进行临摹,并且分析其异同点,并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及简书上搜索产品分析报告,这一步骤为真题中的行业题及设计题有很大的好处)
比如:短视频类产品:抖音、快手;社交产品:QQ、微信;新闻资讯类产品:今日头条、网易新闻;电商类产品:淘宝、京东;海淘类产品:网易考拉、小红书;UGC原创平台:知乎、豆瓣、简书;音乐类产品:虾米、网易云;等等。






2、做题、自己设计
这一部分以真题练习为主,我有时也会自己出题设计几个app界面,比如舞蹈社交平台产品等,还可以去网上搜索一些互联网大厂关于交互设计、产品设计的面试题进行练习,目的是培养快速的设计思维和习惯,以免在考场上卡壳噢~
关于新闻传播类的题目
因为三百分里这部分的题目也只有三十分左右,我的时间又有限,虽然我买了相关的专业书籍也做了计划,但实际上我真的没有看......因为觉得性价比实在太低了。
嗯?那题目怎么答?这道题是以论述的形式出现的,目前来看没有出过非常晦涩难懂的专业名词,所以,靠着自己的理解再通过举例来写吧。
但是这是侥幸心理噢~  有时间的小伙伴们还是最好能看一看的吧。
五、关于真题的重要性

真题有多重要,其实不需多说,你多做几套就能发现了
每一套真题所考的知识点的重合率极高
自2011年-2018年的真题,反复考到的考点我简单总结过,如下:


这仅仅是名词解释及部分简答题的考点重复情况
真题重要性显而易见(另外不建议大家一开始就做真题噢,毕竟真题有限又珍贵,还是等理论基础扎实了以后再做吧~)
六、关于公共课

我英语基础一般,六级裸考擦线飘过水准,最大的问题在词汇量
大家都知道得阅读者得天下,个人建议前期一定要把英语成绩提上来,一旦提上来了,后期保持一定的练习量,不需太多时间,成绩完全可以保持住,而且能给后期专注复习政治和专业课减少不小压力。
关于阅读,首先强推新东方唐迟老师的阅读课,真的!讲得!超级!好!打通任督二脉的那种!然后我的练习方式是:①反复刷真题,每套真题我都做了三次,尝试做过模拟题,和真题完全不是一种思路,不建议做。②逐句翻译,怎么个逐句翻译法呢?第一次刷题时,我的模式是15min测试→在不查阅生词的情况下逐句翻译第一遍→再次阅读修改答案→查阅生词逐句翻译第二次→再次阅读修改答案→核对参考答案进行修改→听唐迟的分析课分析每道题的出题逻辑及错误原因(见下图)


这种方法很慢,我一篇真题要做5-6个小时,也就是2-3天才做完一篇真题,查阅生词和不查阅生词反复做题的目的是检测我究竟是因为不认识单词而选错答案,还是因为逻辑理解错误而选错答案。因为很多时候考研英语阅读难在,文章读懂了,题目就是做不对。
方法虽然慢但效果对我而言很显著,我从一开始的一篇对1、2个,到后期差不多稳定在一套卷子错2、3个,今年的考试,我的60分阅读是满分。所以基础不好的同学,可以尝试借鉴这种方法。
政治:(69分)
政治是个小渣渣就没什么可分享的了......紧跟肖爸爸准没错哈哈哈
七、关于一些血泪教训

1、一定一定要多做全真模拟,就是模拟考试环境,严格在三个小时内尽最大努力完成好一套试卷。
因为我。。。从初试到复试,从公共课到专业课,没有一张卷子是完全写完了。尤其是专业课,有一门我甚至空了一道20分的简答只来得及写了一句话,复试的笔试中,我最后一道设计题最后一问也没有来得及答。而带来的结果,像我这样最后总分只差1.4分错过录取的,真是恨到哭都哭不出来......o(╥﹏╥)o
2、不要存侥幸心理。我在整理笔记的过程中,特意在网上搜集了一些交互设计的经典原理及案例并整理到笔记中,但是......我并没有仔细看,只是很粗略地看了一下。可就是这么巧,今年同时考了席克定律和格式塔原则,40分还是50分来着......只能写出个大概内容的我在考场上心如刀绞......
3、英语作文要早点开始练习,不要像我一样11月才开始......所以我作文写得很烂......而且导致考场上要花大量的时间来思考作文。
八、关于复试

首先说一下今年中大的复试流程(每年都会有些差异哟~)
3.15发复试公告→3.18上午交审核资料及面试顺序抽签→3.18下午笔试→3.19-3.20面试→3.21中午出录取名单→3.22下午截止调剂→3.25调剂笔试→3.26调剂面试→3.27出录取名单
感受到了吗.......中大的复试流程就是如此紧凑.......而且就这两年来看,每年通知复试之后差不多一周内就开始复试了,所以!!大家不要等到出通知再开始准备,而且老老实实呆在家里哪里都不要去(比如我接到通知的时候刚到成都出差,半夜看到通知整个人都疯了,第二天一早就屁滚尿流地飞回家,连熬了两个通宵整理简历、准备审查资料、排版打印作品等),然后马不停蹄又飞到广州复试。(回忆起来真的是生不如死的一周.....)
今年的复试取消了英语笔试,结构为专业课笔试(100分)+英语口语综合(100分)+面试(300分)
笔试题就是专业课知识,和初试的334考的差不多
面试的时间大概是十分钟,先是自我介绍,然后老师会问一些专业问题,最后两分钟是英语问答
第一次复试和调剂复试的成绩相差近15分,我个人感觉心态很重要吧,第一次面试的时候很紧张,英语也回答地磕磕绊绊;第二次面试的时候心态就很平和,即使调剂面试的英语问答时间更长,问题也难一些,我反而回答地挺自如的,老师还听乐了好几次
关于作品集,今年不让带任何东西进入考场,包括简历和作品集,但我还是建议大家要做的,对自己只有利无害,而且万一明年能带了呢?别人有你没有,气不气?但别人没有你却有,骄不骄傲?
最后的最后
无论怎么说,也算是上岸了吧,高兴的是认识了许多优秀的人,看到了自己许多的不足,比如说 @官能小说家 ,哈哈哈哈超可爱人超好的第二个面试完毫无保留的把面试经验分享给我了。我出差在外的时候也是他第一时间把复试通知告诉我,顺带鄙视了我一波竟然还敢外出
备考的日子里虽然辛苦,但有一个明确目标并为之努力的过程其实非常开心而满足。
希望大家都能有好的成绩~


只收藏不点赞不感谢的都是耍流氓哼!
补充补充:
因为咨询的人很多~
问题比较多的同学可以走付费咨询哦
zah1111 发表于 2023-10-13 10:14:55|来自:北京邮电大学 | 显示全部楼层
泻药,请参考如下资料
交互设计考研从哪里开始准备?
暮雨:【科普】给想学交互设计的同学的一些建议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