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三钗》中的那些女人出于什么才去救的女学生?

[复制链接]
zpgzs 发表于 2023-10-11 13:36:03|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金陵十三钗》中的那些女人出于什么才去救的女学生?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hesper 发表于 2023-10-11 13:36:10|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看《金陵十三钗》,看完很不舒服,如果中国人像电影里那样,按某些人的意思分成高低贵贱,贱的就该死,这不就是希特勒灭绝犹太人的另外一种做法吗?这样的中国人是应该绝种,不值得惋惜。
电影里的妓女,不过是接受了自己下贱的概念,命没有女学生尊贵,才去救女学生,看着还有默默的温情,仿佛还有自豪和悲壮,揭开这层伪装,其实是比希特勒用毒气室杀犹太人更残忍、更卑鄙、更无耻,至少犹太人不觉得自己下贱、该死。
一个民族,能够把人群中的一部分人,因为出身、职业归入另册,让他们自觉下贱,甘心去死,有人歌颂这种行为,还引来大部分人的赞许,这他妈是人间吗?我是在人间吗?
woshioyy 发表于 2023-10-11 13:36:46|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出于她们比女学生命贱。
这个事真的没什么必要遮遮掩掩的,因为原著就是这么写的。没必要硬去找些高尚的、政治正确的理由,欲盖弥彰,越抹越黑。
原著里提到这一点的时候堪称“大大方方”:
那些生命之所以被牺牲,是因为她们不够纯,是一次一等的生命,不值得受到他英格曼的保护,不值得受到他的教堂和他的上帝的保护。他被迫做出这个选择,把不太纯的、次一等的生命择出来,奉上牺牲祭台,以保有那更纯的、更值得保存的生命。
——这是英格曼神父准备游说妓女们“自愿”献身时的心理活动。
你们藏着是要留给谁呀?留着有人疼有人爱吗?藏着吧,藏到转世投胎,投个好胎,也做女学生,让命贱的来给你们狗日的垫背!
——这是玉墨pua演讲骂其他妓女们时的说辞。
甚至哪怕是不愿意替代女学生的玉笙,反驳的时候说得也是:
贱的贵的都是命,该谁去谁去!
——哪怕这些妓女们自己,也是认为自己“命贱”的。妓女们不愿意跟玉墨去代替女学生送死的时候,反驳的也是“我还有爹妈兄弟要养”、“点谁的名谁去”,没有人反驳“妓女命贱”的理论。
因为他们——无论是神父、法比、妓女们自己,都是打心里认为学生命贵、妓女命贱的。
原著里面类似的描写重复了没有百遍也有十遍,大可不必硬去找理由什么成年人保护未成年人之类的(顺便一说,原著其实写得明明白白,童妓流行,那群妓女开始卖身的时候很多才十岁出头,死的豆蔻实际年龄比女学生领头的书娟还小),实际原因只有一条,就是妓女命贱。包括他们自己,都认为她们命贱。
但我不是来批判严歌苓的。恰恰相反,我认为,原著《金陵十三钗》才是一部女性视角、展现女性苦难的文学。
相比电影遮遮掩掩不肯诉诸于口,却拼命暗示的“妓女不如女学生金贵,妓女要救女学生才能成为良善人”的调子,原著就明明白白把“妓女命贱,所以应该被牺牲去救女学生”这样的心理活动甚至骂人的话直接写出来了。
敢面对,才是敢批判。
上个世纪的南京,那个历史背景下,虚伪至极地给妓女加什么英雄式舍身取义的光环呢?
那个年代,如果当事人,包括妓女们自己,不觉得妓女命贱,才是咄咄怪事!
其实《金陵十三钗》原著是一种转述故事式的文体,没有上帝视角的旁白,也无法直接判断作者的善恶价值观。但从一个女性读者,读女性视角的小说的立场上看,我个人认为,严歌苓明显对于这一点是持批判态度的。
文字上不断重复的“妓女命贱”,不是作者的主观价值观的输出,而恰恰是对时代背景对底层女性的压迫的着重描写与讽刺。
反复重复的“命贱”、“命贵”一说,以第三者的视角,带有强烈的荒谬感。
但这种荒谬感,又恰恰是历史的真实。
相比电影里大义凛然的英雄献身、舍生取义,原著里对妓女的歧视、PUA、逼迫牺牲,才更接近于可能的现实。
电影里遮遮掩掩不敢见人,却试图潜移默化的“妓女命贱”的价值观,确实让人不舒服、甚至压得人透不过起来;反而原著大大方方用文字写出来,不散的阴魂落到实处,其实不过是荒谬的、一戳就破的纸老虎。
那是时代对底层女性的PUA,本来就应该正视,而不是美化。
原著中最后对妓女们李代桃僵代替女学生赴死(原著其实写得很明白,妓女们、和绝大多数女学生们都明白,豆蔻的下场前鉴在先,这就是“代死”,不是仅仅是性交,或者强奸,自然也不存在什么妓女多一次无所谓,女学生第一次宝贵之类的奇怪说法。妓女们代死的原因,就是女学生们“命”贵,妓女们“命”贱)的行为的最终定性,不是舍生取义,不是英雄助人,而是认命。
……不幸的女人很多,她们常常借题发挥,借训斥孩子诉说她们一生的悲情。让人感到她们的悲哀是宿命的安排,她们对所有不公正的抗拒最终都会接受,而所有接受只是因为她们认命。玉墨的话果然让绝大多数女人都认了命,温顺地静默下来。
是认命
题主问她们为什么去救女学生?因为她们相信女学生比自己命贵,自己命贱。然后在前有英格曼神父谋划好了牺牲掉妓女们(他向日本人要一个小时的准备时间,就是计划好了无论妓女们愿不愿意,都要把妓女们牺牲掉),后有玉墨等几个自愿派一顿PUA输出的情况下,认命了。
她们命贱,所以代替女学生们去死,是她们的命。
她们不是自愿挺身而出的,她们是被牺牲、被自愿的,但是这是她们的命,她们认命了。
原著《金陵十三钗》其实是一部底色极其阴暗、压抑的作品。没有什么英雄光辉,没有什么救世主光环,有的,只是一群被压迫、被牺牲的苦命人。
作者女性化的、细腻的文笔,讲述的是民国战乱时期的南京,一群苦命的中国女人,作为中国人受到的压迫、作为女性因为性别受到的压迫、和作为底层女性(妓女)因为阶级和荒谬的社会道德观受到的压迫。
三重压迫,重重加码。
第一重,有法比、陈乔治等人为代表。
第一重加第二重,有女学生们为代表。
第一重、第二重加第三重,有妓女们为代表。
这本来就是一个被压迫、被牺牲的故事,而不是英雄主义的救赎。
当然,在这个被压迫、被牺牲的故事中,作者仍然展现出了人性的光辉——譬如妓女们的善良。他们被压迫、被牺牲,最终认命,虽然无力反抗,但是也并没有因为自身不幸拖着女学生们一起死。她们中的很多人虽然被迫牺牲,但是谁也没有把女学生们供出来卖给日本人,这仍然体现的是被牺牲者内心的善良与光辉。
但这也并不改变“被牺牲”的事实。
1937年的南京,本来就是地狱。哪有那么多英雄光辉,却多得是牺牲与压迫。
本就如此。
最后,我想多说几句,关于英格曼神父。
我曾看到一种说法,说英格曼神父是把真实历史中的女性英雄人物(魏特琳校长)的事迹移到男性角色身上,强占女性的功劳。其实如果看过原著的话,会发现这个说法完全站不住脚。
魏特琳校长在原著中是有其人的,尽管剧情极少并非主要人物,但也是确有其人的,和神父并不搭嘎。原著的最后部分,也是魏特琳校长为女学生们提供了真正的庇护,让她们平安度过了那段危险时期。
而书中的英格曼神父,就应该、也必须是个男性。
他在原著里本来就不是什么救世主式的英雄人物(当然,他确实是神父,不是去教堂盗窃的混子,和电影里那个假神父并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实际上,参考我在最前面贴的那段神父的内心活动,他甚至不能算得上是一个纯粹的正面人物。
英格曼神父满嘴仁爱,圣光加身,然而实际上他本身就是不公正的社会道德观强加于妓女们鄙夷于压迫的具象化身之一。
之所以可以由妓女们替代女学生李代桃僵,是因为英格曼神父向日本人要了一个小时的准备时间,而他之所以会要一个小时的准备时间,是因为他早就盘算好了要牺牲掉妓女们,而他之所以打这个盘算,是因为他心里天经地义地认为妓女命贱、不纯洁,就是该被牺牲掉去换高贵纯洁的女学生的。
这个角色他就必须是个男性,是个对底层女性的苦难缺乏同理心的、高高在上满嘴仁义道德的男性形象。
白人男性,自然最为精准。
满嘴仁爱、鄙夷底层被迫卖身的女性、天经地义准备牺牲掉这些“不纯洁”的女性,但是英格曼神父自己呢?实际上他根本无法给无论是女学生还是妓女们(当然也包括教堂里的一些男性人员)任何实质性的保护,实际上根本无法和日本人抗衡哪怕一分一毫,最后只能把妓女们丢出去顶缸。
这算哪门子的英雄形象?
当然,英格曼神父也算不上大奸大恶。他只不过是一个站在道德高点、无法与底层女性的苦难共情,也实际上提供不了任何保护与帮助,但心确实不算坏的一个普通人,普通男人罢了。
小说里最后给女学生们提供实际保护的“英雄”,仍然是魏特琳校长。不是英格曼神父。
当然,想也知道,无论是表面正派实质懦弱不起任何作用的英格曼神父形象,还是善良的底层女性被压迫、被牺牲而认命地故事,都并不符合男导演、男编剧们的胃口。又或许,他们当初读这本小说原著的时候,就压根也没读出来这些平淡口吻叙述的细腻内涵,只读出了个妓女救学生的故事。然后七改八改之下,就变成了最终电影的那个效果。
电影在讲男性视角的故事的角度其实是不错的,无论是原创的李教官的故事、还是脸谱化热血化的“侠女出风尘”式的英雄舍生取义式的故事,从最终完成度而言,都是不错的。电影本身,其实没有特别值得批判的地方。
但是终究丢失了原著那份女性化的视角,淡化了妓女的苦难,将苦难强写成了光辉,作为一个女性读者/观众,终究是有些惋惜的。
goto 发表于 2023-10-11 13:36:51|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莫泊桑的《羊脂球》描绘了这样一个故事: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普鲁士军队攻占了鲁昂城,有十个人乘坐同一辆马车出逃。这十个人里有大资产阶级,有商人,有修女,都可以称作体面人。
而羊脂球不同,她是个妓女。
贵妇们辱骂她为社会的耻辱,男人们高谈阔论以此暗暗压低羊脂球。直到他们感受到饥饿,而羊脂球带来了足够的食物。老爷太太们矜持了一下,接受了羊脂球相赠的食物,转而开始恭维她。
车子行驶到了一个被普鲁士士兵侵占的小镇。士兵点名要睡羊脂球,而羊脂球因一腔爱国情怀不肯委身于士兵。于是同车的人全部被扣留了。
于是,全车的人开始劝羊脂球接受士兵的要求。羊脂球万般无奈下接受了。
等到羊脂球回到车上,原来的赞美转而变成了唾骂与漠视。这一回全车的人都准备好了丰盛的食物,除了羊脂球。而这次,羊脂球在角落里忍饥挨饿,在科尔尼代的马赛曲中呜咽。
《金陵十三钗》与羊脂球一个是主动代替,一个是被迫。但这两个故事有一个相同点。
所有人都期待着妓女能承担这个以自己的身体挽救大众的重任
你都被这么多男人睡过了,多几个男人睡你怎么了?
私以为,金陵十三钗不过是美化后的羊脂球。金陵十三钗全程都在努力地证明妓女也会有高尚的品格,努力地展示她们人性的光辉——以代替女学生的方式。
她们共处一室,正如羊脂球和那些体面人共处同一辆马车。
她们悲哀到了尘土里,做了一次救世主,只为让人们看看:看啊,我没有那么不堪,我没有那么肮脏
我们整点极端的条件。
如果是十三个妓女代替十三个妓女,这个电影的评价会怎样。
如果是十三个女学生代替十三个妓女,这个电影的评价会怎样。
如果妓女因惧怕日本兵不愿意替代女学生,剧情的走向会怎样。
有人说,你这假设不是在扯淡吗。
——对啊,整部电影的立意,是建立在妓女替代女学生的基础上。是污浊不堪的人再污浊点无所谓,我们要保护冰清玉洁的人的冰清玉洁。什么家国情怀,什么人性光辉,通通无所谓。金陵十三钗被歌颂完全是因为他们去替代女学生,如果不替代女学生,她们就永远是淤泥。
让我们回到上面这个问题,如果是女学生代替妓女那么电影会变成什么样。
恐怕所有人都会群起而攻之说哪他妈会有这样的事。
哪他妈会有这样的事
女学生完全不需要凭借这种自我牺牲的英雄事迹来展现自己的人性光辉。两种身份的严重不对等让这种事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为什么会有十三钗代替女学生是救赎自己这种说法,因为她们在为当初没人能救自己弥补。她们说女学生弱小,可我觉得十三钗更弱小。女学生们有着有权有势的父母,锦衣玉食识文断字。如果不是十三钗跑进教堂,她们这辈子都不会产生交集。
说句不好听的,就是爱犬吃了原本属于他主人的那份毒食物以此救了主人,主人会痛哭流涕。但你说让主人自己吃掉那份食物换回狗狗还活着,你猜他会不会同意。
全电影所有的光辉被在小宋佳听不懂英文电台想象着里面说的是中国时女学生不自禁的一声讥笑毁了。
羊脂球在众人的盼望中选择了献身,一如金陵十三钗选择代替女学生。
她们背上了沉重的道德光辉。
我只能赞叹,多么伟大又灿烂的人性


——说点题外话
如果问我更喜欢影版还是原著,我会毫不犹豫地说原著。
原因无他,我向来讨厌到光明伟大到模糊个人的故事。大部分有原著的电影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模糊掉本应该展示出来的人肮脏的一面。人的肮脏与高尚本不矛盾,就像神父毫不犹豫地决定好用十三钗代替女学生与他在过后的彷徨与忏悔并不矛盾。纸片化的高尚人物带给人的感动是廉价且不合逻辑的。
一个人人向善如失乐园的故事,恰恰无法表达出真正的美好。
山赋 发表于 2023-10-11 13:37:02|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建议看原著,张艺谋没有真的拍出来,或者他不敢,或者审核过不了
原著里其实神父很早就打算在最后时刻牺牲这群妓女来救女学生,他知道女学生们没有侥幸的可能
神父,一个相信众生平等的慈悲的教徒,收留她们的时候,也在盘算着将她们推上绝路
就像第一次日本兵大搜查的时候,神父牺牲了自己最看重的一辆汽车,故意让日本兵听到引擎声,日本兵缴走了汽车,在短暂的满足下中止了搜查
在神父心里,妓女和这辆汽车一样,都是注定要给女学生当炮灰的
而玉墨,她明明白白地看穿了神父的心思,并且她也认同了这样的观点——她们应该给女学生当炮灰,她们的价值,就如同那辆老旧的汽车罢了……
原著里这个故事并不热烈,亦无煽情,从她们默认了这样的命运,到踏上赴死的道路,前前后后不到两小时……
她们委屈吗,后悔吗,不得而知,但是她们却毫无缘由地觉得,自己也许就是低女学生一等,就是比女学生更不值得被拯救,在这样的时刻,就是应该被推出来代替她们承受这些
她们认命了,也许
将进酒 发表于 2023-10-11 13:37:24|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秦淮河女人救女学生似乎是家国情怀更浓重些
但我个人有不一样的看法
对于秦淮河女人们来说,她们救下的不仅仅是女学生,更是以前的自己,和心里未来的自己
她们救下的是她们也曾有过的十几岁的清白纯真
救下的是假如活下去的自己
她们把自己最珍贵的东西送给了学生,赎身的钱,意义非凡的镯子,还有过往美好的回忆
她们说
“我娘说我家就差个读书人”
“可惜没能等到他”
……
最让我感触的一幕是,明明眼泛泪花却仍下意识保持着秦淮河女人的轻佻和优雅对面前那个毛茸茸齐耳发的十几岁女孩说
“替姐好好活下去”
原来人的闪光性
是救赎
救赎自己,救赎他人




唔,没想到这个回答得到一千多知友喜欢,知乎小白有点激动
关于金陵十三钗,有看到观点说,让金陵十三钗代替学生去,是作者与导演对妓女身份的偏见和为满足读者与观众的意淫式感动,因为女学生面临的危险是性与毁灭,仿佛因为牵扯到性,秦淮河女人因其身份就该去替换
金陵十三钗原著里确实有很多世俗与社会的黑暗面
但我认为电影的演绎,反而主要表达的是人性的光辉
我发现很多对电影的批判者,着力观点于,替学生去的秦淮河女人身份是妓女,认为这是一种偏见
首先,强调秦淮河女人的妓女身份,本就是一种偏见
在电影里,对秦淮河女人身份的描绘,和那句“商女不知亡国恨”是相照应的
玉墨说“那是骂我们的话”
“我们也做一件顶天立地的事”
“改一改自古以来对我们的骂名”
从古至今,偏见和客观是一直都存在的,但它们永远不能囊括所有


成年人对孩子的保护,有希望国家就有未来
保护学生们的不止是秦淮河女人,还有陈乔治和那些军人,军人明明马上就可以撤出南京,但为了掩护女学生逃走,不惜暴露了位置,而几乎全军覆没
李教官从教堂门缝里望向房里对着蜡烛跪坐祈祷的孩子们,一个从腥风血雨里活下来的教官流下了眼泪。外面枪林弹雨,对军人全城通缉,李教官从怀里拿出那只学生们逃亡时落下的沾满泥泞的鞋子无声轻放在门前,这是一个军人对国家希望的守护,是成年人对孩子的爱。
还有陈乔治,一个内向怯懦的男生,最后关头要求扮成女学生去顶替那一个空位,陈乔治是见过豆蔻和香兰死状的人,他无比清楚自己的决定代表着什么
无论再如何批判原著里世俗的黑暗面,但电影里人性的光辉是无法被忽略的
国家危亡背景下,只剩下人与人的关系,而不是被强调出的处女和非处女
成年人对孩子的保护,人民对国家希望的守护,并非是作者与导演的意淫式感动
电影里更侧重的是人性的光辉,并不是因为秦淮河女人是妓女所以她们为学生赴死
驱使她们的是人的善良,女人的母性,对自己与他人的救赎,家国情怀的大义,侵略之下人民的抗争,把她们身份侧重于妓女,本身就是对此牺牲的客观理解和偏见


情绪有些激动,可能会语序比较混乱,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不是排斥对电影不同理解的人,我只是无法忍受对秦淮河女人牺牲的暗色解读与揣测,我永远无法忘记她们登车时强扯出的笑和满眼泪水,明明是电影,却又真实的刻骨铭心
可惜只是电影,幸好只是电影
金陵十三钗复原的是南京城曾经历过的疮痍毁灭,一个国家曾经历过的耻辱与伤痛不会在时间的推动下而愈合,而生在和平时代的我们也无权替先辈去原谅曾发生的黑暗。
国耻不能忘
人性的光辉,与先辈的付出亦如是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