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 父母说「对儿女越差,儿女越孝顺」应如何理解看待?

[复制链接]
sky94132003 发表于 2023-10-11 00:34:14|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小说到大,说的时候他们自我感觉很聪明睿智。因为身边有这样的例子,所以我没法反驳。
但是对着我说,我心里不舒服。如果真的再孝顺他们,就证明他们的理论对。而且我以前确实有凤凰女潜质,后来及时的醒悟了。
小时候我妈的朋友对孩子特别关心,我妈就嘲笑人家傻。后来人家的孩子读的北大又靠自己出国。而我贫病交加。
(他们就是不疼儿女的普通人,没有虐待过我。我是独生女。平时联系不多的。只是他们这话说的我不舒服,嘴笨不知该如何回)
他们的这一类语言,让我觉得心理有个空洞,一想起来就全身无力。
<hr/>昨晚想了很多,觉得貌似找到问题所在了。由于从小洗脑,我害怕自己是个忘恩负义的人。总感觉他们把我养大付出很多。把这个放下,我也就没有心理负担了。(事实是我小时候是爷奶带的,我爸妈坑我的事做的不少)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yyp 发表于 2023-10-11 00:34:49|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让我想起一段古文。
齐有相狗者,其邻假以买取鼠之狗,期年乃得之,曰:&amp;#34;是良狗也。&amp;#34;其邻畜之数年,而不取鼠,以告相者。相者曰:&amp;#34;此良狗也,其志在獐麋豕鹿,不在鼠。欲其取鼠也,则桎之!&amp;#34;其邻桎其后足,狗乃取鼠。——《吕氏春秋·士容论》
在猫被用来捕鼠之前,中国的古人都是用狗来捕鼠的。后来猫捕鼠成了惯例,狗捕鼠反而被讥笑。所以很多人不知道中国还有这个传统。家里养了狗,一般很少有老鼠的。
这段古文说的就是齐国有人要买条捕鼠的狗。相狗的人尽心尽力,找了一年才找了条好狗。结果养了几年都不抓老鼠。相狗的人评价说,这条狗太好了,一心要去打猎抓獐子野猪。想要他抓老鼠,得上个镣。于是就把狗的后腿给铐起来了。狗这才去抓老鼠了。
如果你有一头驴,那么它可以为你拉磨。
有一头牛,可以为你耕地。
有一匹马,可以为你贩运。
可是,如果你有一条龙呢?
如果你只想拉磨呢?
打断龙筋,扒下龙鳞,这才可以为你拉磨。
这个“对儿女越差,儿女越孝顺”,其实可以概括成一个词:
驯化。
也可以换个说法:
奴化。
这种事其实很常见。很多人不知道,家鹅是可以飞翔的。为了防止家鹅飞走,就需要将家鹅的翅膀裁剪。
很多人对待子女都是满腔热血的,所以他们并不知道,有些父母是纯粹的利益动物。他们对待子女,是像对待任何一个路人一样、小心翼翼防范着的。
古人常说恩威并施。这些父母最大的问题就是不理解恩义是权威的来源。使用权威的时候固然要严厉坚决,使用恩义的时候同样要坚决果断。只是大多数人学习技巧都是在事件中学习的。可是事件之所以进入人们的视野,就是因为这些事情比较极端,偏于一个方面。比如说父母与子女的斗争,这样的事件进入到人们的视野中,往往都是很激烈的情况,是矛盾很尖锐的情况。大部分人并没有能力察觉到事件本身的异常,而是很容易简单照搬这些特殊事件中的处理方式。比如说有的子女不孝,想方设法骗取父母最后一个铜板,就任由父母陷于饥寒。对待这些子女,父母们自然要留一些傍身的手段。而且如果他们当初就牢牢控制住这些子女,就不担心处心积虑算计父母了。所以有些人就千方百计要打击和压制子女,一方面这样可以帮助他们获得安全感,一方面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打消子女反抗的念头。
直到有一天,他们真的不行了。
这个时候,他们所期望的,就是社会舆论。因为社会都知道他们的家庭关系不好,他们就可以借助社会舆论,压迫子女,传播子女要害死他们的谣言,迫使子女不得不供养他们、延长他们的寿命。
这就是这些人的计划。
只不过他们忘了一件事。
如果他们的子女真的不孝顺,那么现实中是不会存在这种社会舆论的。因为如果他们的子女如此之坏,那么他们平时至少是横行乡里狼狈为奸的人,这种人无论对父母怎么样,谁又能说什么呢?如果他们的子女真的孝顺,那么无论有没有这个舆论,他们都不会速死。可是他们却虐待了自己最好的子女。
这就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逻辑矛盾。
你如果以为自己的子女坏,那么你做的这些都没有用;
你如果以为自己的子女好,那么你做这些实际上是降低了自己的生存质量。
你有一条龙,却让他像驴一样。那么这就会带来一个问题:
在壮年,你有没有一头驴其实无所谓;在晚年,你有驴也骑不上,但是有龙就可以呼风唤雨。
其实这种“对儿女越差,儿女越孝顺”的理念,本质上是想建立对子女的权威。
之所以需要这样建立权威,说到底,就是恩义不足。
这种事在家庭以外也很常见。那些恨不得员工“007”的老板,就特别喜欢用各种制度手段来打压员工。这就是因为他们与员工之间恩义不足,又恐惧员工的智慧,所以一定要想方设法剥夺员工的个人发展空间。
在旧社会,有一种工人叫做“包身工”。1935年,革命家夏衍同志就专门写了一篇报告《包身工》。这篇报告还入选了语文课本。包身工的治病方法,就是冬天里兜头一盆凉水。卧床不起的病人一个激灵就起来了。当然,这样做会死。
现代也有很多年轻人,在打工的时候遇到的窘境之一,就是工资结余太少,以至于辞职以后找到新工作之前,没钱熬过过渡期。
包身工的历史,也是这样的:
“对员工越差,员工越走不掉。”
我们很多人平时批评起坏现象来义愤填膺,其实自己做起来是一回事。
对子女不能溺爱,不能没有父母的尊严。但是有些人学歪了,反而养成了媚上虐下的习惯。
ebchina 发表于 2023-10-11 00:35:48|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和你有同样的经历,我妈妈现在都会说这句话,因为身边有这样的例子。
我们村有一家一直想生男孩,结果前面三个都是女孩,最后一个是男孩,哪怕说这个孩子不健康也生了下来。
农忙的时候,那家姑娘都卖力的在田间插秧之类的,稍微干不好就会骂的整个村都听到。长大一点,父母就让她们出去打工,说女孩子读书没用,哪怕其中一个女孩连书都不买,每天抄别人的书来上课,她父母依然不让其上学。
夏天有人来村里卖冰棒,女孩出来买,别人以为她们要三根,结果拿出来后,女孩说只要一根,拿完赶紧跑回家给弟弟吃,怕化了要挨骂。
现在这三个女孩都过的很不错,给自己父母买了房,也都在父母周边住,没事就带着父母出去旅游,逢年过节的一大家子在父母家也挺热闹,对弟弟,她们也是出钱买房,因为父母说姐姐照顾弟弟天经地义。
她们的父母也经常很骄傲的周边人说:你看女孩就不能娇养,就得打骂。
其中一个女孩和我是同学,她也拼命的要男孩,现在她也用父母的方法来对待自己的女儿。
看到这,我妈就说:是不是我对你们太好了,人家插秧你们在家闲着,结果你看人家多有出息,我平时对你们那么好,结果逢年过节的有时连个电话都没有,还没人家孝顺。
貌似说的是这么一回事,所以她一说我就无力反驳。
有一次女孩妈妈来我家和我妈拉家常抱怨,事情大概是弟弟要结婚了,因为智商的问题,好不容易找个一个媳妇,可是那边要的彩礼比较多,妈妈就想让女孩们掏钱凑凑彩礼,其中一个女孩就抱怨说为啥当初不愿意掏钱让自己读书,现在却让自己掏钱给弟弟置办彩礼。
女孩妈妈立马一通骂,说姑娘白养了。最后我妈妈问彩礼弄的怎样。女孩妈妈立马笑逐颜开了:钱都是它们掏的,而且还多掏了好多,说既然结婚就办好一点,xx(那个抱怨的女孩)掏的最多,你看骂一下还是挺管用的。
在心理学家武志红的《为何家为何伤人》中就提到这种“父母越冷淡,孩子越迎合”的现象:很多称之为“愚孝”的迎合者,几乎都是女士,而且其父母都重男轻女,对男孩百般溺爱,对女孩则严重忽视,对这样的女孩而言,她们最容易靠近父母的方法就是奉献,或者为父母奉献,或者为兄弟奉献。
有时候我在想那些女孩难道不会怨恨吗,难道真的可以做到“以德报怨”?
武志红在书中揭露了背后的动机:
迎合者只有通过迎合的方式,才能得到父母一点可怜的关注,同时它们只奉献不索取,是因为它们害怕一旦索取就会让父母和自己的关系疏远甚至断裂。
它们一辈子都在寻求父母的关注,父母的认可,哪怕牺牲自己和配偶的利益。
于是就产生了“对儿女越差,儿女越孝顺”。
从小我们就知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自然定律,没有人可以打破,在感情方面也一样,当给一个人只是一味的奉献而不知索取,最终的结局也只会被身边的人所忽略。
当有一天你没有什么可以奉献的了,你们的关系自然会土崩瓦解。如同《高老头》一样,高老头不停的奉献自己的金钱来维持父亲与女儿的关系,当钱没的时候,女儿连其死活都不管不问。

所以很多事情不要看表象,而是要看背后的本质和动机。父母的很多话,其实也是因为他们认知的局限性,由于很多东西都已经根深蒂固了,所以并不是靠一时争辩就能说清楚的。
当然也有方法打破这种僵硬局面,那就是换位思考。我用这个办法让我奶奶接受了离婚是个很正常的事情,并不是她之前所谓的“大逆不道”。
前几天回家,妈妈看我在沙发上看电视,又说这句话,我说:妈,你小时候挨打的时候,你是恨外婆,还是想对外婆好。
我妈没说话。
if1001 发表于 2023-10-11 00:36:43|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持有这个言论的父母呢,不能算傻,甚至有点小聪明。
只不过这种聪明是隶属农耕时代的,早就过了保质期的小狡猾,搁现代工业社会早就落伍了。
这句话聪明有俩点:
一个是从逻辑上看,你把它正套反套,都能指向一个终点。
孩子长大了孝顺,父母说你看,小时候抽你没白抽吧,你现在多孝顺,人人夸你好。
——要知道忠啊孝的,这是农耕时代对人的最高评价了,这一下子父母就站在道德制高点了,相当于跟孩子说“你现在得到的美誉,都是挨揍挨来的,还不谢谢我们?”
孩子长大了要是不孝顺呢……父母又得说了,说你看,对孩子越差,孩子越孝顺,你现在的不孝,还不都是我们对你太好了,那你是不是得用同样的好来回报我们?
赶紧给我跪下孝顺!
——上边内一条是道德制高点,这一条就是道德绑架,你不接受绑架,那你就是恩将仇报的白眼狼。
正说反说,都是自己的理,这句话聪明之一就在这了。
二一个聪明,在于这句话在农耕时代确实是经验之谈。
古时候有句老话,叫个“皇权不下县”。
意思是广阔农村庶民,但凡你不犯什么杀人越货的大事,皇上是懒得给你普法的。日常事务啊,利益分配啊,是非清浊啊这些,都是地主乡绅把持着。
也就意味着广大农民,面向的不是一个基于法理的法治社会,而是一个基于伦理道德的人治社会。
那遇上点事,裁决权的弹性可就太大了。
你当个逆来顺受的老师人儿,甚至装怂卖乖,都能在裁定时候占便宜,如果地主乡绅说什么你都照章执行呢,他们准爱你,那么也会给你点小优惠小倾斜什么的。
所以内个年代的农民就总结出一条规律,心说哦,闹半天对自己上一级无条件服从,就是财富密码啊!
回到家,就开始拿这个密码来教育孩子了。
他们想把无条件服从的意识灌输,从娃娃抓起,那么娃娃以后走上社会就卑服的,可爱的,去迎合自己上级了,很占便宜。
所以我们偶尔能看见一些父母,在外边本来挺正常,到家就精神分裂,喜怒无常,弄得孩子一脸懵逼,还得甘之若饴。
这就是父母成心拿捏孩子,目的是教孩子以后生存之道的落伍策略,他们用心未必是坏,只不过思维方式还停留在永乐年间。
他们以为这样能培养出来扮猪吃老虎的隐藏强者,殊不知在现代法治社会,这样只能培养出个屁本事没有,只能靠为奴为婢点头哈腰蹭一口冷汤喝的低能儿童。
以上这俩理由,正是“对儿女越差,儿女越孝顺”的逻辑和思想根基。
放在今天看,它逻辑上犯了主观主义错误;思想上犯了教条主义错误,我们是不应该认同的。
我前几天看一报告啊,谁出的我忘了但记着还是挺权威的机构,说现在青少年抑郁比例24%还多点。
这数字触目惊心吧?
追根儿,我是觉得跟上述教育方法是有关系的,甚至咱在网上看见过一经常出现的话题,说“为什么过去父母打骂孩子屁事没有,现在父母打骂孩子马上抑郁”也是有关系的。
在旧时代,人的思想意识和周遭环境,传输出来的价值观是统一的。
我在家挨一顿揍,哭着出来跟小伙伴诉苦,小伙伴一听,说巧了,俺也刚挨一顿,俺爹说了这是为俺好!
我说诶,我爹也是这么说的啊,看来真是为咱好。
到了私塾,先生教的也是百善孝为先这一套。
所以整个意识形态统一了,长大以后也确实看见周遭都是唯唯诺诺的所谓“老实人”被舆论更倾斜一些,所以我不会抑郁。
现在的信息入口可就多元化了。
我在家让我爸拿烧红的大铁棍子刚挨一顿降魔杖法,出门看见我班里混得最好的同学刚买了新玩具,打开手机抖音上也说得拿爱浇灌孩子,老师也提倡共情教育。
关键我看社会上混得风生水起的人,未必都是揍出来的。
所以我马上觉得我这一套杖法是白挨了的,甚至对家长所谓“雷霆雨露俱是天恩”这套说辞再也不信,但我又辩不过他们……
我一肚子委屈,不抑郁才见鬼了。
因此说
仍然对子女秉承劣质教育的家长,甚至仍然以孝顺二字作为对子女最高规格要求的家长,你们得反省了。
这思想落伍太多了,属于拎前朝的剑斩当朝的官。
这个年代,我对父母秉承的原则是“孝而未必顺”。
孝跟顺,是俩概念,出处是《国语》。
孩子敬父母为孝,君王应民心为顺。
所以这个顺,是上对下的,而不是子对父的。孔孟二位都讲过孝道,但俩老爷子从来都没谈过“孝顺”这词儿。
所以在我来看,孝我是必须做的,这是发自内心对爹妈好,并付诸实践。
顺就算了,我爹妈不揍我,但我也不会对他们言听计从,因为他们的思想,终究有一些是落后时代了,我要什么都听,我就成活文物了。
而“顺”这个字,在工业时代自有工业时代的玩法,有的是机器能帮我做到“顺”,何必非得我干?
我之前写过,今年年初我给我爸买了个苹果12,年中给我妈买了个小狗吸尘器。
原因很简单,我爸爱热闹爱乐呵,手机陪他;我妈有点小洁癖,天天以打扫屋子为乐,吸尘器陪她。
这就是顺。
否则
我爸无聊了,说儿贼你给我来段相声吧,我说我今天舌头痉挛说不了。
他说我不孝顺。
我妈看屋里脏了,说儿贼你给我来一遍大扫除吧,我说我得了一种碰到扫帚就会死的病。
她说我不孝顺。
是不是比这种家庭矛盾强多了?
机器可比我听话,叫干啥干啥,每次我看我爸开最大音量刷短视频乐的哈哈的,我妈跟屋里拿内个小狗吸尘器连换若干个擦头,地下床上窗帘厕所的一顿吸的倍儿干净,我就觉得我孝顺到位了。
这俩玩意,一个6k一个不到3k,我又给他们弄个小猫作伴,加一块一万多块钱买我个带孝子名号,这买卖太值了。
所以你问我的孝顺逻辑是什么,我跟你说实话:
对父母,得孝,孝是一种心性,得通过行动来做反馈。
我给他们买用得上的东西,就是行动。
而这个购买的行动,得花钱对不对?
钱是从哪来的?是我在社会上赚的。
想在社会上赚多点钱,是不是得带脑子做事,得顺应社会变化的潮流?
是的。
所以我就得顺应时代,顺应生产力发展。
那么结论就是:
当代合理的孝顺概念,是对父母“孝”,而对社会“顺”。
这个孝,是孝敬。
这个顺,是顺应,是顺天行事,是顺势而为。
这才是比较低成本的聪明办法。
人常说得齐家治国平天下。
我说人得先观天下,而后行动强国,最后拿到的回报才能用来齐家。
诸位琢磨琢磨,在现代社会,我这逆向思维有没有点小道理。
sunjie0429 发表于 2023-10-11 00:37:21|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真的。
从小被父母殴打,羞辱和恐吓更多的子女,长大后很可能对父母有更强的服从性,也就是“孝顺”。
原理在于,人在四岁左右会开始形成独立意识,开始意识到自己和其他人不一样,开始学习如何和其他人相处。
父母是孩子和外界交流的第一步。而且孩子是天生就信任和依赖父母的。未成年子女天生就会向父母索取关爱和物质,这是人的本能。
如果父母从孩子四五岁时,也就是孩子刚开始学习如何与父母建立亲子关系的时候,就对他非常严厉,那么这种关系模式会内化成为孩子思维模式的一部分。
这个阶段的孩子是无力怀疑和反抗父母的。
父母打他,羞辱他,对他很差。他不会想到“父母对我很差,我要保护自己,我要改变现状。”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本能告诉他,脱离父母,他根本活不下去。
相反,他必须在自己的内心把这件事情合理化。他会认为,都是我自己的错,父母对我差这个关系模式是合理的,我必须更加服从父母。
当人无力改变现实的时候,在内心里将这件事合理化,是人的心理本能。
因为如果你认为一件事不合理,但你又发现自己无力改变,那你会活的更痛苦,你会疯。这是人心理上的自我保护机制。
这也是斯特格尔摩综合症的原理,长期受虐待但又发现自己无力改变现实的人,自己就会将自己受虐的事实合理化,会对施虐者越来越服从。一开始只是害怕挨打所以不得不服从,到后期就会成为发自内心的自发性服从,因为他的内心已经对“服从施虐者”这件事合理化了。
通过身体和心理上的施虐让未成年子女认同“被自己的父母虐待是合理的”,达到承认父母权威,从而更听话,更孝顺的难度肯定要比抓个奴隶训练听话容易的多。一来未成年子女没有什么反抗的能力,打起来容易;二来未成年子女天生就有信任和依赖父母的本能;三来未成年子女刚好在建立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阶段,训练起来事半功倍,你弄个小牛从小训练耕田肯定要比山里抓个成年野牛训起来容易。
所以就和“棍棒底下出孝子”一样,“对儿女越差,儿女越孝顺”这句话是有现实基础的。
据我所知,至少在仅仅十几年前,在山东和河北的一些地区,即使父母并不认为子女真的犯错了,但也会在长辈或者习俗的要求下,一段时间内就一定要打子女一顿。而且父母之间还会互相交流讨论打孩子的经验。
从我的个人经验来看,从小挨打严重的孩子,父母不在的时候也调皮,但在父母面前大多战战兢兢,半点也不敢违拗父母的意思,即使成年了也是这样。这就是父母们所追求的“孝子”。
原因在于,父母的权威已经在他们心中内化了。就像你从小就把一只牛犊拿绳子拴着,牛犊长成成年牛了,也不会反抗,随便拿根草绳一牵就走。
而且这些从小被打大的孩子大多会自发的维护“父母打孩子天经地义”的合理性。因为如果让他们否定父母虐待子女的权威,就是让他们否定自己从小形成的,已经根深蒂固了很多年的心理状态。对任何人来说,否定自己都是一件痛苦的事。
但是人毕竟是有理性的一面的。你读书越多,理性和逻辑的能力就越强,就会越觉得这种亲子模式是不合理的。你见识越多,看到其他人并不一定要用这样的方式来生活,就会越有动力试图改变自己的生活。
所以有一些父母会反对子女读更多的书,有更多的见识,这会增加子女反抗自己的风险。而且子女读书多了,能力强了,也就有了更多反抗自己的资本。
一个读书更多,见识更广,能力更强的子女,更有可能不听自己的话。这给父母带不来什么实际好处。
一个没读过书,没见识,没能力的子女,但是只要听自己的话,对父母来说就是好处。
这就是“对儿女越差,儿女越孝顺”的原理。
知道原理了,那你就应该知道该怎么应对了。
tornado598 发表于 2023-10-11 00:37:52|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被洗脑套路了。
你父母随口一说,哪怕是如此不把你当人,不尊重你的混账话。你都会翻来覆去反复琢磨,甚至要发到网上寻求别人的看法。
你已经被父母洗脑到,涉及自身利益都无法冷静思考并得出结论了吗?
你是独立的个体,在法律范围内,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对外界的人或事做出自己的选择。而不需要管别人怎么看怎么想。
你来知乎问这个问题,就说明你精神层面脆弱无力,情不自禁依赖你父母。挣脱这种无力感,以自己为中心去思考问题。学会拒绝和说不,学会自我保护,学会直面你父母。
他们不是神,只是变老的普通人类。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