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悔谈不上,但确实有些失望。
首先就是A17 Pro功耗翻车的问题,发热确实严重,内部散热覆盖面积一如既往小得可怜。实际体验有点难受,长时间使用不可避免地会有些烫手,游戏场景下就更不用说了,从背板到中框到屏幕都是烫的。降频降亮度也和前代机型一样,没有丝毫改进,看来苹果是真要把这个问题一直传下去了。
iPhone15 系列手机运行温度过高,首批 Pro 用户抱怨机身过烫问题,如何评价这一现象?
其次是重量和体积,我买的是15PM蓝色钛金属,8.25mm厚度,221g重量,和13PM相比轻了十几克,感知不强,放口袋里依然是熟悉的坠感。6.7英寸做到这个重量在我看来是很不友好的,我同时双持的小米12Pro天玑版,同为6.7英寸,重量只有201g,握持起来小手指和大鱼际会明显舒服得多。
对了,信号亲测也没有改善,还是那么容易断;续航也没有想象得那么给力,还是需要时刻注意电量。
以上这些原因导致我现在日常依然把小米当主力机使用,只在有拍摄需求时带在身上。
话又说回来,尽管体验方面有诸多不太让人满意的地方,但是iPhone 15PM的突出优势还是很香,足以让我忍受那些短板。
比如影像,虽然iPhone画面直出效果说不上多好,但是视频性能非常戳我痛点。苹果本身就有非常成熟的影视工作流方案,包括自己开发的软件、生态、编解码系统等等,这一代加入Apple-log之后带来了更大的后期空间,更有利于一些专业影视项目场景使用了。更换3.0速率的C口之后,iPhone现在也支持视频直接外录到硬盘,对机身存储压力是一个巨大的缓解(iPhone拍摄的ProRes raw+HDR视频文件,数据量堪称恐怖)。
当然不足之处还是在于发热,手机毕竟还是不能真当电影机来使。
再比如老生常谈的生态,很多人说苹果生态“绑架”了用户,其实也不无道理,用习惯了之后真得感觉非常方便,无可替代(无可替代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很多软件、功能都是苹果自己开发独占的)。
总体上这一代iPhone 15确实该骂,如果不是必需,真的可以考虑等下一代。事实上很多人已经在等各家在3nm赛道的内卷了,天玑9300的表现大概率能与A17 Pro一战,台积电改进3nm芯片的制造工艺也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希望iPhone 16能久违地带来一些震动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