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易中天声称“三国演义是混蛋,不建议大家读《三国演义》,三国演义三观不正”?

[复制链接]
ecg2005 发表于 2023-10-10 13:25:20|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看https://b23.tv/BV1Bj411f78d
https://www.zhihu.com/video/1235614528953192448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ylyl007 发表于 2023-10-10 13:25:42|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易中天在做关于《三国演义》的报告:“《三国演义》是在歪曲历史。”
大厅里有人说:“《三国演义》是小说,本来就是虚构的。”
易中天没有回答,继续说:“《三国演义》三观不正,是混蛋!”
大厅里又有人说:“《三国演义》里面歌颂明君、反对暴政的价值观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
易中天忍无可忍,说:“同志们,你们最好少读小说,要多看一些正史!比如说《易中天品三国》。”
w66133 发表于 2023-10-10 13:26:17|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话说三国演义我不同意,说易中天我双手赞成!
有些话今天我就直说了,易中天做的一些事丢读书人的脸面,这些事不能因为时过境迁就不提。
易中天十年前写过一本:《费城风云: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
这书咋写的呢,就是把尹宣先生翻译的《辩论:美国制宪会议记录》用自己的话重新表述了一遍。
《费城风云》的开篇易中天写了这么一段话:
2003年1月,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由尹宣先生翻译的美国“宪法之父”詹姆斯·麦迪逊所著《辩论:美国制宪会议记录》一书。麦迪逊的这部《辩论》,记录了1787年5月25日至9月17日制宪会议的全过程,自始至终,一天不缺;尹宣先生的译笔又好,且注释极为详尽,因此读来不仅欢快流畅,而且惊心动魄,受益良多。所以我实在忍不住要把这个故事重讲一遍,以便有更多的人来分享这种感受。重讲的原因,是因为尹宣先生翻译的这部《辩论》,不但是研究美国宪法和历史的重要文献,而且是一部标准的学术著作,阅读起来并非没有一定难度;而像我这样关心宪政问题,却又并非研究宪法,更非专门研究美国宪法史的人,还真是不在少数。他们未必有时间和耐心读完这部长达63万字的巨著。我一向认为,学术是一种好东西,好东西就应该有更多的人分享;而要让更多的人分享,就只能换一种表述方式。这就是我写作本书的初衷。我想把这段过程写得像侦探小说或者电视连续剧一样好看。当然,为了忠实于历史,我不能不大量引述《辩论》一书中的材料,但限于体例,恕不能一一注明,只能在此做一总注,即制宪代表的所有发言,均引自尹译本《辩论》一书。而且,为方便读者阅读计,不少已经改写,但求传达其意而已。如撰写研究论文,请引用尹译本,勿以本书为凭。我希望这不至于侵犯尹宣先生的著作权

遗憾的是,易中天从来没有直接跟尹宣先生说过这件事。尹宣先生第一次读到这本书,是2007年一位朋友把《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放在他的案头。尹宣先生写道:“麦迪逊的作品是经典,是精品,我译时,认定它难以畅销,但必定长销,只要能在智者之间渐行渐远,哪怕藏之名山,也会存之久远。担心的就是根底不足的人,随意改编,弄得不好,通俗很容易流为庸俗,要是抵不住哗众取宠的诱惑,搞些不三不四的类比,发些似是而非的议论,可能堕为媚俗。精品可能变成赝品。我越读越觉得书中的词句过于熟悉:我反复推敲而成的译文,字斟句酌写出的注释,星星点点化为易中天先生的'著作'。”
有人粗略估计,《美国宪法的诞生》有六到七成篇幅,抄自《辩论:美国制宪会议记录》。2009年1月17日,尹宣先生因心脏病去世,这事当事人提不了了,但我们不应忘记,骂一句易中天欺世盗名我觉得不为过!




附上尹宣先生当年在中华读书报上写的一篇文章:易中天先生,如此“著书”当否?
朋友把一本书放上我的案头:易中天著《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易中天先生在“后记”里说:“令人高兴的是,2003年1月,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由尹宣先生翻译的美国‘宪法之父’詹姆斯·麦迪逊所著《辩论:美国制宪会议记录》一书。麦迪逊的这部《辩论》记录了1787年5月25日至9月17日制宪会议的全过程,自始至终,一天不缺;尹宣先生的译笔又好,且注释极为详尽,因此读来不仅欢快流畅,而且惊心动魄,受益良多。”
早在100年前,特纳给他的朋友、《辩论》英文版编者法兰德写信说:“再无一人像我这样明白,你这样的作品,会把你的姓名与世界政治史中最有生命力的记录永远连在一起,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解说将如鸿毛飞逝,而我独具慧眼所见之书,却会走进寻常百姓之家,成为百谈不厌的话题,我自以为明白却未真懂的内容,将幸运地散落于街头巷尾,排成长队的学者,将会感戴你的这份深恩厚德。”
《辩论》的英文封面上,麦迪逊的姓名后面,没有“著”字;这本书的内容,是美国制宪会议代表的“群言荟萃”,麦迪逊是记录。《辩论》汉语译文初版,只署“尹宣译”,再版时,要改成“尹宣译注”:我为此书写了600多条注释,构成上、下两本书的格局;注释是此书的重要内容,占有相当篇幅,说明以示负责。
我译《辩论》并为之作注时,心想:都云译者痴,谁解其中味?现在,易中天先生至少解出两味:译笔还好,注释详尽。我觉得:遇到知音。《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后记”接着说:“我实在忍不住要把这个故事重讲一遍,以便有更多的人来分享这种感受。”过去,有许多人曾经把经典著作通俗化,后来,人们发现,其中不少对原著作了阉割和曲解。为此,许多先贤一再提倡:要读原著。
《辩论》一书,线索众多,彼此纵横交错,制宪代表们在四轮辩论中,又爆发出许多灵感火花,大小故事,逸闻轶事,不一而足。要想理顺,然后综合叙述,需要功力。不少朋友劝我做个缩写本,把译文和注释中的重要内容,浓缩拉顺,讲个好故事。我做事慢,喜欢琢磨。好在,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第十条下,列举了著作权受到保护的十七个方面。没想到易中天先生是个快手,招呼也不打,捷足先登,就著起《美国宪法的诞生》来。其实,韩愈先生早就说过:“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通俗并非易事。我在纽约图书馆读过英文版“世界领袖”丛书。那套丛书以美国中学生为主要对象,每本百页左右。我记得读过其中近二十位美国总统传,外加汉密尔顿传。丛书的主编,是美国史学界泰斗小阿瑟·施莱辛格,他在每本书前都有的“总序”里说:作者多是研究传主的专门人才。他们深入一个人物、掌握资料太多以后,就觉得一百页不够用,许多材料舍不得丢。施莱辛格看过许多初稿,认为问题多半出在取舍不当,有时反而抓不住要领。可见,越是深入,越难浅出。
麦迪逊的作品是经典,是精品,我译时,认定它难以畅销,但必定长销,只要能在智者之间渐行渐远,哪怕藏之名山,也会存之久远。担心的就是根底不足的人,随意改编,弄得不好,通俗很容易流为庸俗,要是抵不住哗众取宠的诱惑,搞些不三不四的类比,发些似是而非的议论,可能堕为媚俗。精品可能变成赝品。
花了两天,读完《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易中天先生的手法,是夹叙夹议。叙述部分,即基本内容,包括情节推进、人物评介,大体从一本书中提取:《辩论:美国制宪会议记录》,包括译文和注释。我越读越觉得书中的词句过于熟悉:我反复推敲而成的译文,字斟句酌写出的注释,星星点点化为易中天先生的“著作”。
易中天先生把他的书称为“著作”,这就向读书界和书评界提出一个富于挑战性的问题:何谓著作?何谓改写?改写等于著作?或者,二者之间有明确界线?如果有明确界线,如何划分?或许,研究版权法的法律专业人员,会给我们一些启示。议论部分,往往信口一开,各种各样的时髦新论,便从嘴里流淌出来,令人叹为观止:诸如“婆婆媳妇论”,“防官如防贼论”,还有“半路里杀出个程咬金”,“连环扣与防火墙”。“我的翻译原则,是尽量避免使用汉语中的现成词语,尤其是由典故生成的汉语成语,以免不必要的思维混同。希望有助于读者把捉和品尝制宪代表发言的原汁原味。”(《辩论》,“译者例言”,第12页)
这就提出第二个问题。如果有人说:“霸王别姬肯塔基”,“李白醉卧迪斯尼”,读书界和书评界会认为这是通俗、庸俗,媚俗?还是不伦不类?还是异想天开?
易中天先生在书中提出“防官如防贼论”(《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第103页),应该是一个为了通俗化而作的比喻。但是,比喻,要贴切,要恰如其分。夸大、缩小、拐弯,都可能引起质的变化。尤其理论问题,往往“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似是而非,易生误导之弊。
现代文明社会,讲究法治。管住官员,主要用宪法;打击盗贼,主要用刑法。这是两个范畴,不能随意混淆。官不等于贼。官员即使“不作为”,也可能危害一方;盗贼如果都“不作为”,就一方太平。防官的办法,不同于防贼的办法。——中华读书报2007.1.31

如果有喜欢辩论的朋友可以关注下我的知乎专栏,谢谢!
辩论萌新进阶路
踏雪的剑 发表于 2023-10-10 13:26:43|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书生轻议冢中人,冢中笑尔书生气。我觉得易教授似乎有点失心疯了。
B站热评说大家都讨厌把演义当做历史的。首先且不论至今是否还有人将三国演义与三国志混为一谈,倘若有,那么这样的学生是要向自己的语文老师谢罪的(战术后仰)。
其次事实是大多数人没有认真读过《三国演义》,更没有读过《三国志》,而网络上各种打着“历史上真正的xxx”噱头的,也仅仅是一个噱头而已。他们只是想显示自己而已。毕竟翻案有时候是很容易的,立场先行,史料拼凑,引人眼球,加之而今“快文化”的大环境。
还有的B站热评说,搞历史的没有不讨厌三国演义的。或者说读了三国志没有不讨厌三国演义的。作为一名历史系的大学生,我非但不讨厌三国演义,恰恰相反,他依然是我最嗜爱乃至于最推崇的古典小说之一。
我觉得现在的问题恰恰是过多强调演义小说的“三分虚”而忽视了“七分实”,进而忽视甚至开始贬低罗贯中先生的非凡才华。
感谢罗贯中先生用他清峻的笔调展示了他无比熟稔的三国史事、权术谋略以及古代战争场面。给无数的后人,描绘那段荡气回肠的岁月。
今人在罗贯中面前,实在是太过自大了。
我至今依然坚信的一点是,当今如果依然要写一部三国题材的小说,是绝不会有人胜过罗贯中的。
哦对了,我第一次看到那首《邺中歌》,是在《三国演义》第78回。
———————假装有分割线———————
补充说明
私以为无论易教授此论是出于“博眼球”抑或是真心如此,他以“正史”的姿态,以“混蛋”“汉贼不两立”讥刺《三国演义》,恐实在难逃“门户之见”之嫌。
有门户之见,则立场先行,党同伐异,这不应该是科学的研究态度。清代史学家章学诚实斋先生说:“学者不可无宗主,而必不可有门户。”钱穆宾四先生颇推崇之。笔者第一次阅读实斋先生的话,即在钱先生《学籥》一书中。
笔者个人颇喜读《学籥》,钱先生在书中每有警语,至今依然能为我们读书人的训诫。




——————再次假装分割线——————
我突然想到,照易教授与许多评论的逻辑,那么:
做先秦史者应该与冯梦龙的“混蛋”的《东周列国志》“汉贼不两立”;
做唐史者应该与洪升的“混蛋”的《长生殿》“汉贼不两立”;
做宋史者应该与施耐庵的“混蛋”的《水浒》、钱彩的“混蛋”的《说岳》“汉贼不两立”
做明清史者应该与孔尚任的“混蛋”的《桃花扇》“汉贼不两立”
那么习惯于将自己的小说置于实实在在的历史大环境中的金庸先生,演绎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各京剧评书大师们,岂不是“混蛋中的混蛋”,岂不是应该被人们视作“彻彻底底方方面面的贼”了么?
qidi 发表于 2023-10-10 13:27:33|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先说名人评价:
世人鲜有读三国史者,惟于罗贯中演义得其梗概耳。——(清)魏裔
看这本书(《三国演义》),不但要看战争,看外交,而且要看组织。——毛泽东
每个中国人身上都有“三国气”,每个人心中也都有一个《三国》。——鲁迅
《三国演义》为通俗历史教育的典范之作。——胡适
《三国演义》的社会影响,远远超过了它的文学价值。显然,就文学而论,它的人物塑造功夫也确是第一流的,中国后世的小说家都从其中吸取了营养。——金庸
《三国演义》结构之宏伟与人物活动地域舞台之广大,世界古典小说均无与伦比。——日本作家吉川英治
《三国演义》在表现着中国人民艺术天才的许多长篇小说之中占有显著的地位,它可说是一部真正具有丰富人民性的杰作。——俄国作家科洛克洛夫
三国演义乃七实三虚惑乱观者。——(清)章学诚
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惟于关羽,特多好语,义勇之概,时时如见矣。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hr/>《三国演义》的创作特色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在人物塑造上有着惊人的成就。这部小说写了大约四百多个人物,其中的主要人物,如诸葛亮、曹操、刘备、关羽、张飞、赵云、孙权、周瑜等等,都具有鲜明的个性,成为文学史上不朽的典型形象。
罗贯中在塑造这些形象时,遵循一个原则,就是抓住人物性格的基本特征,突出某一个方面,加以夸大,用对比方法,使得人物个性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比如曹操奸诈,可以说是把民间有关曹操奸诈的传说,全都集中起来了,一举一动都露出一副奸诈相;张飞莽撞,选择了张飞在不同的场合表现出来的一些鲁莽举动,让这个人物的坐卧起居,无不涂上莽撞的色彩;诸葛亮的智慧,则是把这个人物经常置身于斗争的前线,让他凭借惊人的预见性、准确的把握性与周密的安排布置,挫败敌人,时时处处显示出他过人的智谋。
其次是在战争描绘上有着宏伟的构思。这部小说写了一系列大大小小的战争,展开了一幕又一幕惊心动魄的场面。这些战争在作者笔下千变万化,不重复,不呆板,各具特点,表现出了战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对每一次较大战争的描绘,作者都要选择不同的角度,将主将的性格、兵力部署情况、双方力量的对比、战略战术的运用、最终的结果等等,交代得清清楚楚。虽然战争总是在紧张、惊险、激烈的气氛中进行,但有时富于英雄史诗般的激昂格调,比如周瑜火烧曹操大军、诸葛亮七擒孟获;有时则显出从容不迫的安详,比如空城计中诸葛亮专心弹琴、赤壁之战中庞士元挑灯夜读,动中有静,余味无穷,构思精巧。赤壁之战,是全书描写战争最突出的。这场战争场面宏大,水上、陆地,前线、后方,正面交战、暗中斗智,无不体现出来;人物众多,几乎小说中所有重要角色都露了面;思想明确,就是要表现以少胜多、以智谋胜骄满、以联合胜孤独的军事战略。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可以说是把历史演义小说推到了最高峰,对后世历史小说的创作,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也给其他艺术形式的创作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数百年来,一直对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产生着作用。明代文人蒋大器在《三国志演义·序》中说,罗贯中这部书编写成后,立即就有人“争相誊录,以便观览。”由于这部小说在社会上广泛流行,对文艺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不少文人模仿《三国演义》的语言文字风格,使用半白半文的浅近文字写作,历史演义小说也大批出现。如此,让许多初通文字的人们也能读历史演义小说,扩大了读者范围。正像清代文人魏裔介在《三国问答序》一书中所说:“世人鲜有读三国史者,惟于罗贯中演义得其梗概耳。”应当说,罗贯中创作《三国演义》的成功,一方面有说服力地证明新的描写手法的优越性,另一方面也给予其他文人以极大的鼓舞和信心。
在中国文学史上,元代以前长篇巨著是很少的,一般都是篇幅短小的作品。罗贯中《三国演义》的出现,改变了这种现象。这中间除了罗贯中个人具备了创作长篇小说的能力之外,社会的发展和读者的需求也是重要的促进因素。人类社会进化到了明代,物质的和精神的财富积累到了较高的水平,人们的生活也逐渐丰富起来。要想比较广泛地、全景地反映出社会各阶层人们活动的场面,篇幅短小的作品显然是难以胜任的,读者也是不满足的。《三国演义》以近八十万字的篇幅,引人入胜地、大规模地描写了三国时代错综复杂的矛盾和斗争,让读者耳目一新,兴趣大增。于是,中国文学也因此而进入了长篇小说兴盛的时代。
《三国演义》不光在文学自身有着开拓性价值,其中的许多故事和人物,也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比如刘备、关羽、张飞结义的行为,让很多人模仿,不管是上层人士,还是普通百姓,都有类似的做法。至于诸葛亮、张飞、关羽、赵云、黄忠、周瑜、黄盖等形象,在某些方面,成了人民群众生活中的榜样;而曹操,则成民阴险毒辣形象的代表;刘备,却是仁义的化身。另外,一些故事情节,也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比如三英战吕布、长坂坡张飞吼退曹军、草船借箭、诸葛亮吊孝、关公大意失荆州、白帝城托孤、马谡丢街亭等等。还有许多家喻户晓的大众化民谚至今常常被人们引用,比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既生亮,何生瑜;三请诸葛亮;说到曹操,曹操就到;挟天子以令诸侯;陪了夫人又折兵;万事具备,只欠东风;扶不起来的阿斗;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等等。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一、描写战争:二、塑造人物形象;三、结构艺术;四、语言特色。
描写战争
第一点是战争的多样化。书中描述了上百次战争,可以分为陆战、水战,或水陆混合战,例如水淹七军;又可分为攻战、守战;或分伏击战、偷袭战;或分阵地战,游击战;或主将比试,或两军混战,形式多样化。
第二点是军事行动与政治策略相结合。如曹操南侵并非毫无目的,是为了完成统一大业,刘备联吴抗曹是为了有立足之地,然后振兴刘氏的汉室基业。诸葛亮南征是为了解决与南方少数民族的纠纷,稳定后方,以便全力对付势力强大的曹魏。
第三点,战争的胜负系于智谋。关键在于运筹者的智能,能不能采纳部下的善计良策,能不能正确判断敌情,能不能客观分辨忠奸,能不能冷静处事。大小战争的胜负无不与斗智用计拉上了关系。《漫稿》举了许多例子,建议翻阅原书。
第四点,着重写人,不着重写战争过程。吸收《左传》描写战争的经验而详写谋略,略写战斗过程;详写占得上风者,略写位处下风者;详写将胜者,略写将败者。通过几场交锋,逐步将人物性格形象塑造出来。
塑造人物形象
由于鲁迅在《史略》批评《三国演义》“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惟于关羽,特多好语,义勇之概,时时如见矣。”过去的评论家多受影响,不敢推翻其说,几成定论。其实鲁迅的看法是有偏颇的,《三国演义》在人物塑造方面或有忠奸分明的主观意图,但并非黑白分明一面倒。孔明料事如神,但并非永无错误,曹操是奸雄,也不是毫无优点。关羽忠义勇俱全,然而骄傲自用,不顾大局,屡屡如此。例如:要与马超比试武功;谩骂孙权,拒不联婚;耻与黄忠并列,不受五虎将印;四是轻视陆逊,因而招致失败。
结构艺术
三国故事基本上以魏、蜀、吴三国兴亡为纵线,以战争发展和人物活动为材料。九十多年的兴亡史大约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即由黄巾之乱至赤壁之战为第一阶段;三国鼎立至诸葛亮病逝为第二阶段:此后至晋统一天下为第三阶段。其间穿插以魏、蜀、吴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纷争,把各种大大小小的战争和文臣武将的奇谋险计逐一带出,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大故事。由于传统章回小说的结构回合之间前后呼应,在紧随主线发展之下,分散之中有集中,首尾一贯,形成一个统一的小说系统。
但是,在处理长达九十七年的历史事件中,由开始至诸葛亮病逝共五十一年用了一百零四回,而后面的四十六年,时间长度其实几近一半,却只用了十六回来概括历史演变,其分量安排明显并不平均。原因何在呢,因为《三国演义》以蜀汉为正统,前五十年正是蜀汉由无至有,由弱至强,遂能联吴抗曹,三分天下这些光辉事迹自然值得大书特书,但诸葛亮一死,形势急转直下,蜀汉开始面临溃亡,时日无多,因而篇幅大为缩小。可见作者在结构方面,处理时间这一因素是有轻重之分的。
对魏、蜀、吴三国的描写,蜀、魏之间有战无和,蜀吴之间和多于战,吴魏之间则战多于和。然而重点始终放在蜀、魏这边,对吴国描写是有些忽略的。也是因为这个原因,研究三国人物者也有意无意间偏重于蜀、 魏 君臣方面。换句话说,作者在确定主次方面,也是颇用心思的。
由于《三国演义》是战争小说,描写战争题材,从围绕大小战争故事所形成的特殊情节去观察,也可以理出一个结构脉络。郑铁生《三国演义艺术欣赏》就尝试这样去分析其结构,以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彝陵之战三大战役为主线,中间夹杂一些较次要的辅助性战役,贯串了全书,形成一个战争系统(1992,246-273页)。冒忻和叶胥也有类似的说法,他们以赤壁之战为例:从起因到结束,共计八回,其间包括曹操下书,诸葛亮舌战群儒,蒋干中计,黄盖用苦肉计,孔明借箭,借东风,华容道释曹操等一系列小故事,各小重点组成了大重点,成为组织严谨的结构。
语言特色
《三国演义》是用浅白的文言写成的,言简意赅,语气明快。这在封建时代一般稍能识字者,大约均可欣赏,有利于传播。
《三国演义》一书,特别是毛评本,移用了古代文学家很多诗词,与白话文比较,使用浅白文言文,更能够使之与这些诗词在语言风格上较为统一和谐。
《三国演义》一书创造了很多成语,引用或自造许多谚语,生动活泼,丰富了中华民族的语言。
引自: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226572250.html?qbl=relate_question_0&word=%C3%FB%BC%D2%B6%D4%C8%FD%B9%FA%D1%DD%D2%E5%B5%C4%C6%C0%BC%DB
<hr/>再说回易中天教授,他的品三国系列文笔是不错的,原来在百家讲坛开的讲座也是风靡一时的,但是学术性,启发性,严谨性,客观性,简直不敢恭维。
他本职工作是搞艺术美术的,自从普及历史知识、讲述历史故事火起来之后,就有些膨胀,忘乎所以,甚至以历史学家自居了,还胆子大到以一己之力去学《易中天中华史》。一个中文系教授,没能力考证却写通史,导致经常出现一些常识性谬误,也难怪被一些人叫做历史创造发明家。
唐代著名史学理论家刘知几曾说:史有三长:才、学、识,世罕兼之,故史者少。夫有学无才,犹愚贾操金,不能殖货;有才无学,犹巧匠无楩柟斧斤,弗能成室。善恶必书,使骄君贼臣惧,此为无可加者。
如今他又发表了“三国演义是混蛋、不建议大家读三国演义、三国演义三观不正”这种想当然、情绪化、主观压倒客观、以偏概全的言论,真是贻笑大方。
<hr/>最后借用一下老杜的《戏为六绝句•其二》作为评价: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jorny004 发表于 2023-10-10 13:27:55|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评论区有个叫李岩的哥们儿有点轴,以至于我不得不再在答案里唠叨几句。
其实吧,三观这东西最难聊,为什么呢?如同那句“真理在广度上的有条件性、有限性。”一样,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都会受到人类实践水平、范围以及认识能力的限制,可以说是一个时代一个样儿,而是非观、荣辱观、道德观什么的都要以世界观、价值观为根本。
我们评价另一个世界观下的是非观、道德观是基于我们现在的世界观之下的,这本身就是很不客观,不公平的。我们不能说某某历史、某某书中的与其世界观相符的是非观、道德观不正,只能说与我们所在的世界观之下的不同。(聊聊不同之处是很有意思的,为什么不同,会如何变化等等。)
别说今时与古代了,就这次疫情时期,某国与某国公民大讲人权,拒绝隔离,闹出多恶心的后果。我们能说人家讲人权就一定是错的吗?是三观不正吗?你可以说,在你看来他这种行为是愚蠢的,但绝不能说是三观不正。我们认为生命大于自由,那就是错的,人家如果认为自由大于生命,那就没有错,脱离于世界观的价值观才是错。
生命与自由孰重?价值观不同,不好讲的。
小说中的内容也是贴附于其时的世界观之下的,比如《水浒传》里李逵滥杀无辜,在我们今天看来就是人渣。可是水浒传里怎么解释的?因为凡人杀孽太重,所以上天派天杀星下来惩罚他们。罪有应得,上天惩罚,这也是现实中宋、元、明、清四个王朝天命观的一部分,这就合理了,你不能吐槽。
然后再说说《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的三观,我在原答案里说过,汉儒的宇宙论哲学所影响的三观与宋儒天理世界所影响的三观对我们现代人来说并没有什么区别。
《三国演义》是小说,有七实三虚(章学诚语)很正常,陈寿的《三国志》其实一样存在着对“历史”的构建,只不过尺度较小而已。
硬谈三观,《三国志》里那个“高贵乡公卒”就是好吗?史书中存在的故意扭曲、视而不见与小说中的虚构、移花接木来比较,哪个更加“罪恶深重”?
李岩这个哥们儿认为篡改历史就是“三观不正”,可是我想说,《三国演义》是一部小说啊!小说和戏曲、评书、诗词、电影、漫画之类的载体一样,进行艺术创作是难免的。如果完全搬照事实,那还要文学和艺术做什么?
另外,扭曲现实也未必代表主观的污名化历史人物。《三国演义》本身对曹操、周瑜、司马懿等人的能力都是拔高了的,虽然只是为了做诸葛亮的垫脚石,服务于剧情。(并非是为黑而黑,为黑而黑才是三观扭曲)
就像是下面这段话一样:
我骂你女马不是真的骂你女马,这时候你妈不是你妈,是一种意识体,这个妈不止一个,也没有具体形象,也没有感情,她什么也不是,只是寄托我对你辱骂的一个部分,并且你有这个妈,跟你是孤儿也没有冲突,我说nmsl,我说的妈只存在于这场游戏里或者这个阶段的你无中生有的妈的这个形态,而如果在现实中碰到了你妈妈,我还是会说句阿姨好。
文学作品中的历史人物并不是真正的历史人物,那只是一个半脱离历史人物的抽象时代形象,或者说一种元素符号。讨厌演义中的曹操与佩服现实中的曹操是可以并存的,前提是你可以分清什么是史学,什么是文学。(我觉得只要不是文盲的话,都能分得清)
诚然,历史上曹操、孙权那边也都有很多“正面形象”,问题是罗贯中没写,也没必要写。小说是人家的,人家为人家小说主纲选择性取材、塑造,天经地义,毕竟是人家写的书。
就像是一盘地三鲜,人家土豆放的多,辣椒放的少,你来一句对辣椒不公平,多放辣椒少放土豆就不好吃了吗?人家多半会泼你一脸热油。
说的很多了,这要是还不懂,就是抬杠了,聊《三国演义》你说篡改历史,三观不正;聊《杨家将》你也得吐槽书里黑潘仁美了;聊《水浒传》梁山哪有那么猛?把宋朝数波大军虐的人仰马翻,这是黑我大怂?聊《隋唐演义》、《封神演义》这种被改的面目全王的,你更得气的七窍生烟了!杨贵妃能是隋炀帝转世?文王、武王哪有那么软弱?
妥了,这辈子至少有百八十本古典小说不能看了。
————————————————————
以下是原答案:
已尿,《三国志》的三观和《三国演义》的三观有啥区别?汉儒的宇宙论哲学所影响的三观与宋儒天理世界所影响的三观对我们现代人来说有区别?不都是忠君爱国、父慈子孝、仁义礼智信那一套?真正意义上改变三观的思想变革都是明末王船山的“气一元论”和“进步观”了,且民国时期才借《黄书》盛衍,那时候罗贯中骨头渣子都烂了。
《三国演义》所表达出来的三观是儒家礼、仁概念的缩影,可以说《三国演义》里有的《三国志》都有,而且更细致。怎么就《三国演义》是混蛋,陈寿高大上了?
《孟子集注》:“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三国演义》的核心就是“仁”与“义”,强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不是三观不正吧?求仁得仁,求善得善,以德报德,以直报怨,这些有错吗?


也不知道易老爷子这一套把式和谁学的,易老爷子偶像吕思勉也没说《三国演义》是混蛋,反而说学生不知其他朝代事,却很少有不懂三国的,这无疑是演义的功劳。易老爷子能不能和偶像学习一下,摆正三观?
不过,也不对劲儿吧?
易老爷子一个古代文学专业的教授真不知道史学和文学如何界定?以至于一直咬着《三国演义》来标榜?按易老爷子这个说法什么许仲琳、褚人获、施耐庵之流都是反动学术权威,需要拉出来鞭尸批斗,笔耕600余万字的蔡东藩更是要五马分尸,给全国人民谢罪了。
一个文学工作者老老实实搞文学,跨专业讲讲历史也是好的,毕竟做经验式科普,像南怀瑾、曾仕强一样,也算造福大众。没事扯什么三观呢?自己三观都不成熟,也没解读出什么东西,从思想学术、哲学方面能剖析出什么?啥都没有,就一顿口嗨。
有识者笑之罢了。
——手动分割线——


瞧瞧,这说的是人话么?还毛氏父子之前无人问津,无人问津的《三国演义》能在明代出四十家版本?还知识分子对《三国演义》嗤之以鼻,余象斗是不是知识分子?李渔翁是不是知识分子?与谭元春齐名的竟陵派之主钟伯敬是不是知识分子?宣党党魁汤宾尹是不是知识分子?把《三国演义》列为宇内四大奇书的冯梦龙是不是知识分子?这几个哪个不在毛宗纲父子之前?哪个不是在明代就名扬天下?


笑了,《封神演义》、《前汉通俗演义》、《后汉通俗演义》、《两晋 通俗演义》、《南北史通俗演义》 、《隋唐演义》、《唐史通俗演义》、《五代史通俗演义》、《宋史通俗演义》 、《元史通俗演义》、《明 史通俗演义》、《清史通俗演义》、《 民国通俗演义》。
这些是不是历史?他们都不是,凭什么《三国演义》就要是?就要背大黑锅?


历史学的任务和《三国演义》有卵子关系?
我真怀疑易中天老爷子一个搞文学理论的人连三国演义序和三国志(即演义,明代多称三国演义为三国志传)读法都没看过,才能满嘴骚话。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