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糖尿病对身体都有什么危害 ?

[复制链接]
wsf960530 发表于 2023-10-9 15:29:54|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得了糖尿病对身体都有什么危害 ?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焦波 发表于 2023-10-9 15:30:34|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微信公众号 干细胞者说
wangsheyuan 发表于 2023-10-9 15:31:10|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多发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可损害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器官,
首先是急性并发症,以酮症酸中毒和高血糖高渗状态最为常见,前者多见于1型糖尿病,后者多见于2型糖尿病,均为急性发病,如不及时救治,死亡率很高。
其次是慢性并发症,常见的有这几种:
1、糖尿病足
表现为足部感染、溃疡、坏疽,严重者需要截肢;
2、糖尿病眼病
如青光眼、白内障、视网膜病变等,可导致视力下降和失明;
3、肾脏损害
损害肾脏功能,可导致肾功能不全、肾衰竭、尿毒症等;
4、脑血管病变
主要是脑血栓,表现为头晕、头晕、头痛、肢体麻木,严重者可发生偏瘫、失语、昏迷,甚至威胁生命;
5、心血管病变
糖尿病可引起冠状动脉硬化、狭窄和堵塞,导致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糖尿病性心肌病甚至猝死;
除此之外,糖尿病患者容易并发各种感染,尤其是血糖控制不佳者。总的来说,糖尿病的危害可到达全身,预防糖尿病并发症,除了结合病情选择药物外,合理的饮食和运动、定期血糖监测必不可少,具体可以按照以下方法调理:




生活饮食调理是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我们有以下建议:






① 血糖不稳定时:每天测4次,早晨空腹+三餐餐后2小时,共4次。
② 血糖稳定后:每天2次或隔几天一次,测早晨空腹,或餐后2小时血糖,或睡前血糖。
③ 随时测:有头晕目眩、四肢冷汗等症状随时测量。




挤压手指使指尖充血,酒精消毒,稍等酒精挥发。
针刺后将第一滴血用棉签抹去,用第二滴血测试。
③ 记录:日期、时间、血糖水平,标注好空腹还是餐后。
如果有餐后血糖高或者低,最好能记录测血糖前吃的食物,并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有氧运动是控制血糖最有效的办法,每周至少锻炼3天,连续不运动时间不超过2天。
1. 快步走、家务、慢节奏跳舞等低等强度运动,每天15-20分钟。


2. 骑自行车、慢跑、游泳、球类等中强度运动,每天10分钟。


3. 日常避免久坐,每30分钟到1小时起身走动。






影响血糖的主要是主食,需要控制如饭、面、包子的量。




食物中如鸡肉、鱼肉、坚果,必要时可以补充蛋白粉。




除了主食外,蛋糕、糖份高的水果(如榴莲、葡萄、芒果等)都要减少。




番石榴、柚子、樱桃、雪莲果、梨等。




糖尿病人也容易出现低血糖,随身常备糖、巧克力,出现四肢冷汗、无力的时候吃一颗。






严格按照医生处方服药,不能随意减少每次服用的药量或次数。
降糖药有“餐前”“餐时”的服用方法,餐前是进食前半小时到15分钟,餐时是进食第一口饭后服药。
血糖偏高,适当增加活动,减少下次用餐量后复测血糖,持续偏高建议就医。
血糖偏低,补充糖和食物后半小时复测,仍然偏低应就医调整用药。


穿包脚趾的鞋避免碰伤,剪手脚指甲要小心不要剪破;不小心有脚趾伤口,尽快用碘伏或酒精消毒,避免伤口感染。
有伤口感染或者是感冒、发烧,超过3天症状不好转,尽快就医避免感染扩散。
发现双下肢浮肿,或者尿里有白色泡泡,可能肾功能受损了,尽快到医院就医。
突然出现视力模糊或失明,可能是眼底出血,需要尽快就医。


血糖高于11mmol/L,并有恶心呕吐、呼吸有烂苹果味、晕厥等症状,要马上就医。
血糖低于2.8mmol/L,并出现低血糖症状(如头晕目眩、出汗无力、晕厥等),及时补充糖分的同时,要马上就医。
高热感染、严重腹泻呕吐、突然停药、暴饮暴食、大量酗酒等都会导致糖尿病人昏迷,一定要注意避免。
<hr/>糖尿病虽属于慢性病,病情发展一旦加重很难逆转,因此,越早发现、越早干预,治疗才会越有效,待血糖控制稳定后,建议每半年到一年复查一次肝肾功能、眼底、血脂、心功能等情况,排查并发症。
-----
原创声明:本篇文章是小医手记团队原创作品(除标注引用外部媒体文章以外),如果需要转载或引用,包括整篇文章转载、部分转载、引用数据图片等需要与小医手记联系,取得授权许可后方可使用,否则小医手记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授权咨询邮件:Scohmed@flins.com.cn
heavenhi 发表于 2023-10-9 15:31:28|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前言: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的数据,截止到2019年,在20岁到79岁的人群中,共有约4.63亿糖尿病患者。中国糖尿病患者数排名第一,总人数约为1.164亿人。
全球全因死亡率中,大约11.3%与糖尿病相关,仅2019年,大约有420万成人(20-79岁),相当于每8秒就有1人因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而死亡。每年中国因糖尿病而导致的死亡人数约为83.4万。(当你认真阅读完前言,约有4名糖友死亡)
1、糖尿病并发症主要分为
我们常说“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糖尿病最主要的危害来源于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
糖糖尿病的并发症主要分为慢性并发症急性并发症。
l 慢性并发症: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等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随着病程进展,逐渐发展而来,起病隐匿,早期没有明显症状,一旦出现临床症状,几乎不能够逆转,也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
l 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透压综合征、感染等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透压综合征、感染等,一旦发生,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造成威胁,严重时危及生命。
2、慢性并发症的主要危害
2.1大血管病变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包含心脑血管病变、下肢血管病变
l 心脑血管病变:
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高血糖,容易导致三酸甘油酯与低密度胆固醇(LDL-C) 增加,血管容易出现栓塞、病变,进而提高脑卒中、心肌梗塞等风险,糖尿病患者患心脑血管疾病的病发率和死亡率,较非糖尿病患者高出2~4倍。
糖尿病患者约有70%~80%死于心脑血管并发症或伴随症,成为糖尿病患者的头号杀手。
建议每6~12个月检查一次心电图及心脏彩超。
l 下肢血管病变:
下肢血管病变并不是并不是糖友独有,但是在糖尿病患者中,下肢血管硬化更早,程度更严重,预后更差。下肢血管病变会使足部脉搏变弱、温度降低,伤口不易愈合,容易发生感染。
建议每6~12个月检查一次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
2.2微血管病变
微血管病变是指微血管因糖尿病受损,常见的病变部位是肾脏,、神经系统以及眼部
l 肾脏病变
糖尿病肾病是导致肾衰竭的常见原因,也是1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
糖尿病肾病一般分为5期(如下图)。


上图可以看出:前3期并没有临床症状,一旦出现水肿、血压升高、尿蛋白升高,已经是4期或5期,随着病情进展,血清肌酐水平上升,最终出现肾衰竭,需要透析或肾移植。
所以建议每6-12月检查肾功能,糖尿病早期阶段严格控制血糖和血压,可以有效防止或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
l 周围神经病变
由于血液会携带氧气,当微血管产生病变、血流减少,神经也会发生缺氧,依神经种类不同出现各种症状,如四肢末端麻木、刺痛、排尿障碍、腹泻、便秘,甚至对低血糖不能正常感知。
建议每年至少做一次神经筛查,目的是早期发现,医生根据患者情况进行相关检查,并给予针对性的治疗。
l 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率最高、花费最大的并发症,是在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基础上,出现足部感染、溃疡,严重时需要截肢,甚至威胁生命。
建议每天自查足背动脉及足部皮肤,每6~12个月到专科门诊检查一次
l 眼部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病变是2型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引起失明的常见原因。由于视网膜遍布微血管,一旦发生病变,患者容易感到眼部搔痒、视力模糊,严重时可能失明,或罹患青光眼、白内障等其他眼部疾病。
建议每年至少一次的眼部筛查,必要时转眼科做进一步治疗。
3、急性并发症的主要危害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包括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透压综合征、低血糖、感染等,一旦发生,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造成威胁,严重时危及生命。
3.1酮症酸中毒
患者有脱水、皮肤干燥、腹部不适、意识不清等症状,24至48小时内若未送医,就会有生命危险。
多见于1型糖尿病患者,很多1型糖尿病患者初发时即为酮症酸中毒,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存在感染、手术、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等应激状态下,也会发生。
3.2高血糖高渗透压症
起病较为隐匿,早期有口渴、多饮、多尿,随着会出现脱水、意识不清、反应迟钝、表情淡漠的症状,甚至可能造成急性肾衰竭。
高血糖高渗透压症的死亡率较高,一般有多发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亲人或护理人员需要格外注意,平时应该坚持监测血糖,保证饮水。
3.3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血糖值≤3.9 mmol/L即可诊断低血糖,低血糖是比较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会有晕眩、心悸、发抖、恶心、冒汗等征兆,严重时甚至会意识不清、休克、甚至死亡。
低血糖一般诱因胰岛素剂量过大、运动量过大,未按时进食、口服磺脲类药物。
低血糖应以预防为主,不擅自增加剂量,饮食要合理,碳水应占总热量的50%-60%,坚持监测血糖,随身携带饼干、饮料等,以备不时之需。
3.4感染
因长期处于高血糖环境中,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导致自身抵抗力低下,又由于血液葡萄糖含量较高,利于细菌繁殖,非常容易出现感染。
常见泌尿系统感染、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感染也是酮症酸中毒最常见诱因。
4、总结
既然糖尿病有着这么多的危害,不管不问,顺其自然?这肯定是不对的,下面我们会讲讲如何通过饮食、运动、血糖监测、自我学习和管理、药物治疗,避免或延缓并发症的危害。
Ike 发表于 2023-10-9 15:32:19|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糖尿病患者对于糖尿病了解并不深入,仅仅以为糖尿病只是血糖升高,只要不吃糖类食品,摄入糖类少,那么就会不治而愈。这样的认知其实是错误的,糖尿病不仅仅是血糖升高,还会伴随多种并发症,而且并发症一旦发生,一般都比较严重,药物难以逆转。
1、糖尿病导致视网膜病变,最终引起失明


这一病症是极为常见的,许多年龄大的患者认为年龄大了,视力下降非常正常,却不知道这正是糖尿病搞的鬼。
在刚开始时,仅仅只是有白色的液体渗出和血斑充斥在眼中,但是到了后期,玻璃体和血管发生病变同时视网膜脱落。所以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只要眼睛有所不舒服,就应该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一旦错过最早的治疗期那么面临的极有可能是失明。
2、糖尿病会引发肾病
对于一些病友就算得了糖尿病,也没有积极的控制血糖,依旧大吃大喝,极有可能导致肾病的产生。
具体表现在刚开始的时候,肾脏体积增大,而到了中期,其尿液中就可能出现微量的蛋白尿。
这个时候一定要注意了,其尿液泛白,那就是肾的过滤功能已经下降,如果这个时候还没有治疗,那么就可能引起肾衰竭,尿毒症会危及生命。
3、糖尿病引起血管病变
具体表现为血管硬化,甚至引起冠心病和出血等疾病。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和微血管病变与患者体内的血栓状态、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功能亢进、抗凝功能减退和血液流变学改变等因素密切相关。
许多人感到不解,为什么糖尿病会造成血管内皮受损,最终引发大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和微血管病变的?其实,血管作为一根结构很复杂的管子,它的内表面附着了一层内皮细胞,这些内皮细胞构成的血管内皮是一个十分活跃的内分泌器官,一旦内皮细胞受损,将对人体血管的健康造成威胁。
糖尿病时有哪些因素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呢?
一般认为糖尿病时下列因素会导致内皮细胞损伤:胰岛β细胞缺陷,使患者体内胰岛素绝对缺乏或者相对缺乏导致高血糖,而高血糖能够抑制血管内皮细胞DNA合成,从而影响内皮细胞的功能而损伤内皮。
慢性高血糖状态下,蛋白质非酶糖化造成内皮细胞表面蛋白受损,造成内皮细胞功能障碍而受损。
胰岛素不足造成葡萄糖利用障碍,脂肪分解增加而产生大量游离脂肪酸和酮体,这些酮体对内皮细胞也有损伤作用。
高血压造成的内皮细胞机械性损伤。
长期高血糖造成糖化血红蛋白升高,造成红细胞运输氧气能力下降,可导致组织缺氧或者氧化应激,大量的自由基会损伤内皮细胞。
归纳一下,就是高血糖导致内皮细胞合成的具有舒张血管功能的前列环素和NO减少,而合成的具有收缩血管功能的内皮素增加,导致血管收缩性增强而舒张性减弱;同时,高血糖导致的内皮细胞DNA合成受阻影响内皮组织的更新;蛋白质非酶糖化让内皮细胞更易受损,再加上高血压的直接力刺激最终导致内皮破损。
4、糖尿病引起神经病变
这是最为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主要表现是四肢感觉异常、四肢持续疼痛等,这个时候就应该要控制血糖降低糖尿病对身体的危害。
如果医治不及时,到后期还容易变成体位性低血压、顽固性腹泻、瞳孔异常改变等等,更有可能影响到运动神经导致肌肉能力下降。
5、高血压和心脏病都是糖尿病人最容易患的并发症
尤其在二型糖尿病当中,由于糖尿病对血管具有病变影响,所以糖尿病人极有可能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而且糖尿病人得高血压的患病率是常人的两倍以上,随着年龄和体重的增长,其概率还会增加,而且女性病友比男性病友概率更高。
所以当糖尿病来临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密切关注它所引发的各种并发症,当身体不适的时候,极有可能就是因为糖尿病所引起的要及时前往医院就医。尤其是年龄增大的老人,更需要时刻谨慎,对于眼睛和心血管的保护,对于饮食的选择都要为之慎重。
sinalook 发表于 2023-10-9 15:32:39|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终身性代谢性疾病。长期血糖增高,大血管、微血管受损并危及心、脑、肾、周围神经、眼睛、足等,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糖尿病并发症高达100多种,是目前已知并发症最多的一种疾病。死亡者有一半以上是心脑血管所致,10%是肾病变所致。因糖尿病截肢的患者是非糖尿病的10~20倍。临床数据显示,糖尿病发病后10年左右,将有30%~40%的患者至少会发生一种并发症,且并发症一旦产生,药物治疗很难逆转。
身体中血管和器官等长期“泡在糖罐里”,对身体的危害是巨大的。糖尿病并不要可怕,只要把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用药在合理剂量内,并发症就可以延长出现的时间,但是并发症是无法避免的。并发症才是对身体最大的危害。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