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从mac转向Windows吗?

[复制链接]
webgotoo 发表于 2023-10-9 13:46:51|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你会从mac转向Windows吗?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zmy609 发表于 2023-10-9 13:47:49|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答案有点长,所以先把总结写在前面:
这基本算是一个老Mac用户对Apple系列芯片Mac产品的吐槽,实践一套逐步转向Windows,搭建桌面级性能的Windows主机,并与M1 Max MacBook共享外设的方案。基本按照如下顺序写的:

  • 多年使用Mac的经历: Intel芯片Mac产品相比同时代竞品的优势
  • Apple芯片Mac产品逐渐失掉的曾经优势
  • 末代Boot Camp双系统 - Intel MacBook Pro 16 / 5600M独显 + eGPU AMD 6900 XT / Windows 11
  • M1 Max MacBook Pro + Windows主机 - KVM Switch一键切换双Pro Display XDR及外设

    • Windows主机搭建 12.6L的ITX机箱 + i9-13900K + RTX 4090
    • KVM Switch 一键切换双Pro Display XDR及外设
    • IP over Thunderbolt 雷电直连20Gbps网络文件共享
    • RTX 4090 和 i9-13900K 的性能释放

  • 大块头ITX主机侧透玻璃版:全风冷系统,全面释放i9-13900K和RTX 4090


前言
自从Mac系列产品全面转向苹果自研芯片架构之后,Mac系统彻底失去了通过Boot Camp原生支持x86 Windows的能力。
而偏偏这两年,x86架构硬件的主要贡献者Intel, AMD, NVIDIA 一改之前挤牙膏或者发展乏力的状态,各种踩牙膏。尤其2022年底这两波:NVIDIA发布RTX 4090, Intel发布十三代桌面级酷睿i9-13900K. 在这之后发布的M2 Max MacBook Pro相比之下真的弱爆了,可预见苹果桌面级的M2 Ultra也不会提供能与RTX 4090相匹敌的性能,甚至这一代Mac Studio可能被苹果跳过,直接到M3系列了。
而很多面向未来的应用,尤其是AI方面,NVIDIA几乎独占了全部的生态。
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一个多年来仅使用Mac产品的用户,不得不重新开始搭建自己的Windows主机。并且要考虑与当前的苹果产品共享资源。
多年使用Mac的经历: Intel芯片Mac产品相比同时代竞品的优势

从2014年的Retina Display MacBook Pro 13寸开始使用Mac

之后主力电脑一直都只有Mac, 并一直保持更新配置:

  • Retina Display MacBook Pro 13寸(mid-2014)
  • 第一代全雷电3接口带Touch Bar的MacBook Pro 15寸(2016)
  • 首款搭载四核i7处理器的MacBook Pro 13寸(2018) + eGPU NVIDIA GTX 1080
  • 六核桌面级处理器的Mac mini(2018) + eGPU NVIDIA GTX 1080 和 AMD Radeon R9 Nano - 拆机升级到64GB内存
  • 8核Intel i9处理器 + AMD Pro Vega 48显卡的iMac 5K 27寸(2019) - 拆机升级到64GB内存/后又升级到128GB内存
  • 末代基于Intel芯片的MacBook Pro 16寸(2019/2020) - 8核i9处理器 - 64GB内存 - 2TB 存储 - 独显AMD 5600M 8GB + eGPU AMD Radeon RX 6900 XT 16GB
  • M1 Max MacBook Pro 16寸(2021) - 64GB统一内存 - 2TB存储
Mac产品都具备很高性价比,只是有一定的价格门槛


  • 早期的MacBook Pro的优势在于高分辨率高画质的屏幕,2014年,只有少数几款Windows笔记本可以选配到超过1080p的屏幕,价格都是不低于MacBook Pro的,而且高分屏在当时的Windows系统下体验并不好。当时主流Windows笔记本甚至还在使用TN屏。
  • Retina Display 的MacBook Pro全系列哪怕低配都是固态硬盘。之后,在大多数Windows笔记本还把SATA 固态硬盘作为加价选配的时候,MacBook就已经开始使用PCI-E固态硬盘。当时市场上,同样性能的固态硬盘每GB单价并不比升级MacBook存储的单价便宜多少,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020年之前。
  • MacBook Pro 15/16寸一直试图在超小的空间里(最薄款只有1.55厘米厚)做性能怪兽,尽管有时并不是很成功。比如第一代8核i9的MacBook Pro 15寸甚至被做成在冰箱里使用的视频,被狠狠的羞辱。但无论是否能够完全发挥硬件的性能,苹果毕竟还是把那些昂贵的配置塞进了超薄的机身里。
  • Mac mini和iMac 5K都能自行更换内存。iMac 5K 一万三四的价格就有5K分辨率的高素质屏幕,号称买屏幕送Mac



Mac mini 2018, DIY升级64GB内存



iMac 5K 2019, DIY升级到128GB内存


  • 雷电接口的所有Mac都可以支持eGPU, 即插即用,热插拔,几乎没有任何使用门槛和学习成本。同时期的Windows电脑,无论笔记本还是台式机,支持雷电接口的就很少,即使有雷电接口,能够很好的支持eGPU的也很有限。



我的第一款eGPU, 技嘉的Gaming Box GTX 1080



第二款eGPU, AMD Radeon R9 Nano



第三款eGPU, AMD Radeon Pro W5700

Apple芯片Mac产品逐渐失掉的曾经优势

自从苹果使用了自研芯片之后,上面这些优势就越来越小了。甚至很多方面已经开始处于劣势了。

Windows阵营也有mini-LED有OLED屏幕的选项,即使色彩管理还有些差距,但也不是过去质的区别了。Intel, AMD和NVidia不断迭代自家的产品,无论是桌面产品,还是高性能笔记本,Windows阵营都有相当竞争力的产品。至少在绝对性能上,Intel 十三代酷睿和NVIDIA的RTX 40系列产品,相对Apple芯片家族产品,几乎都处于碾压的态势。
基于Apple芯片的Mac全系列产品几乎再无DIY的空间

而恰好这两年内存和固态硬盘的价格大跳水,DIY的性价比大幅提升。
Mac全系列产品升级配置只能在官网完成,增加32GB内存要3000人民币,同样的价钱在某东上可以买到将近三个64GB(32GB*2) DDR5内存套装了,也就是总计192GB的DDR5的内存。在欧洲也差不多是一样的价差,从32GB升级到64GB统一内存,费用接近两套96GB DDR5内存套装。


同理,这些年,Mac系列的存储不仅读写性能上没有什么提升,反而在低配版不断缩水,有些低配版的写入速度甚至跌到1000MB/s这个级别。相比之下,DIY的固态硬盘读写速度纷纷破5000MB/s, 而且价格也一路下跌。MacBook Pro升级存储,增加1TB存储要3000人民币。这个价钱,可以买三块2TB总计6TB的TLC颗粒PCI-E 4.0 x4的固态硬盘,而且性能比Mac的还要更好。
我下图对比的是市面上规格几乎最好的固态硬盘,要是把国产SSD放进来比的话,升级MacBook Pro 1TB存储的成本,可以购买10TB的固态硬盘,比如爱国者的P7000Z M.2 PCI-E4.0 2TB 618才不到600元,4TB似乎已经跌到1000元以内了


更为致命的,在桌面级设备上,苹果M1 Ultra的Mac Studio性能遥遥落后,已经快没影了

2022年发布会上,与同为桌面级的i9-12900K + RTX 3090 Ti对比,基本上除了视频剪辑项目各有胜负外,其他方面应用几乎全面落后。在桌面级应用上,M系列芯片的最大优势 - 功耗和散热控制 - 对于追求顶级性能的用户来说根本没有什么价值。
而现在M2 Ultra难产,面对十三代i9和RTX 4090的绝对力量,Mac全系列的花拳绣腿都完全不顶用了,在很多完全考验GPU性能的项目里,M2 Max MacBook Pro或者 M1 Ultra Mac Studio慢得几乎都摸不到RTX 4090的尾灯。
而Apple芯片的Mac全系列已经无法支持x86架构,哪怕是有些弱的AMD Radeon RX 7900 XTX, 也没有办法拉过来帮忙了。苹果对于AMD 显卡的支持最终停留在了Big Navi架构的RX 6900 XT系列。而且哪怕要使用RX 6900 XT做外置显卡,也必须使用Intel处理器的Mac.
表面上看Apple芯片的Mac系列产品只是有些高开低走,但实际上,除了最初的几款低端产品在性能上有一定的竞争力外,后面的哪怕是M1 Max MacBook Pro跟同时代的产品比性能都是落后的,只不过苹果加了一些独立的编解码芯片,让其在苹果设定的部分赛道里表现出优异的成绩而已。
M1 Ultra是在2022年3月发布的,而早在一年半以前,NVIDIA就发布了包括RTX 3090的30系列显卡,后面还补上了RTX 3090 TI; 同是2020年,AMD也发布了非常优秀的Big Navi架构的系列显卡,RX 6900 XT甚至可以跟RTX 3090达成近乎相同的游戏性能。
下表是2019款Intel MacBook Pro 16寸 + RX 6900 XT eGPU 对比 M1 Max MacBook Pro 16寸的成绩,显卡理论性能基本上是M1 Max MacBook Pro的150%-200%.


总体来讲,Apple芯片的产品,越低端越容易设计,迭代越快,越容易达成高于竞品的性能;而越高端,越难设计,迭代越慢,相比竞品则越缺乏竞争力,甚至全面大幅落后。
另一个如鲠在喉的问题:基于Apple芯片的Mac强迫消费者做选择题

知乎上有一个曾经很搞笑的问题,问MacBook Pro连CAD都装不了,为啥说是生产力工具。当然对比的是Windows系统。而这个问题直接忽略了从2006到2020年,苹果发布的几乎全部Mac设备都可以可以通过Boot Camp原生安装x86架构的Windows. MacBook Pro连Windows都可以安装,何谈不能安装CAD了。但遗憾的是,从Apple芯片开始,所有的新产品都不再原生支持x86架构的Windows.
就因为如此,在我看来,即便2021年推出的M1 Max MacBook 风光无限,也抵不上失去了对Windows支持的损失。
所以,如果只对比同时代,我认为2020年发布的支持AMD Radeon Pro 5600M独显的MacBook Pro 16寸,也就是最后一款基于Intel芯片的MacBook Pro, 是我用过的所有Mac最有竞争力的。我为这款定制了i9处理器,64GB内存和2TB存储。
即使在我入手了M1 Max MacBook Pro 16寸之后也一直保留,毕竟有很多应用只有Windows才能支持。eGPU也升级到了AMD的Radeon RX 6900 XT



测试Windows 11 22H2系统5600M+6900XT的组合

当然Intel芯片Mac的时代已经结束了。毕竟Apple芯片的Mac系列,尤其是MacBook Air和MacBook Pro还是有非常多不可取代的优势存在的。而随着芯片技术的迭代,2020年发布的最后一款Intel芯片的MacBook Pro 16寸总有一天会沦落到到图吧。
下面的部分是对那些还保有这些旧机型,甚至也有eGPU盒子的用户一个参考,因为从Windows 10 1903之后,一直到Windows 11 22H2之前,Windows系统对独显笔记本使用eGPU的支持都非常差,各种code 12错误,各种需要改EFI之类的导致系统不稳定的问题存在。而在Windows 11 22H2这个版本,终于可以完美的使用eGPU了。
末代Boot Camp双系统 - Intel MacBook Pro 16 / 5600M独显 + eGPU AMD RX 6900 XT / Windows 11

双系统都是最新版本 macOS Ventura + Windows 11 22H2. 两个系统都支持外接显卡(eGPU)的AMD Radeon RX 6900 XT, 都可热插拔。macOS除了外接显卡,集成显卡和独立显卡5600M都能正常工作,Windows系统下,独立显卡5600M可以工作,集成显卡被隐藏。


macOS下的操作很简单,插上eGPU基本上就直接识别了。各种应用可以设置优先使用eGPU.
AMD RX 6900 XT可以通过双向Type-C to DisplayPort 数据线连接Pro Display XDR. 如果使用带额外USB-A接口的双向视频线,系统可以支持完整的Pro Display XDR的功能,包括色彩参考模式和亮度调整,以及接受屏幕内重力传感器的信号,自动旋转内容。
Windows 11从22H2版开始可以完美支持MacBook Pro 16寸的eGPU. 之前的版本,只要是已经有独显的MacBook Pro, 外接AMD的显卡都会遇到code 12的问题,需要对系统做修改,且不稳定,几乎不可用。
安装Windows 11 22H2及配置有几个关键点:

  • 要通过Boot Camp直接安装Windows 11. 需要对Windows 11的安装盘做一些调整,让Boot Camp认为这是一张Windows 10安装盘,这样就能完成Boot Camp的全部流程了

    • 需要从官网下载Windows 10 和 Windows 11 的最新版安装盘,目前Windows 11的版本就是22H2
    • 建立一个文件夹win10_11, 把Windows 10安装盘的所有文件复制到这个文件夹
    • 把Windows 11安装盘里的文件sources/install.win 单独复制出来
    • 分割该文件成两个小于4GB的文件,可以使用wimlib 来操作。

      • 安装 wimlib:


brew install wimlib



      • 分割install.wim


wimlib-imagex split install.wim install.swm 3800


    • 删掉win10_11文件夹里的sources/install.win, 换成分割后的两个install.swm文件。注意这里删掉的是Windows 10的安装主文件,换进去的是Windows 11安装文件分割出的两个安装文件
    • 打包win10_11文件夹,做成一个安装镜像。可以在终端里执行命令制作。用这个镜像在Boot Camp里安装Windows系统。

hdiutil makehybrid -o win10_11.iso win10_11/ -joliet -iso

  • 为Windows 11安装修改版的驱动,安装专门针对5600M + AMD eGPU的修改版驱动

    • 驱动可以在 bootcampdrivers.com 上找到,独显是5600M的要安装2022 April的版本
    • 不要连接eGPU,进入Windows 系统后,安装Boot Camp软件支持。完成系统更新,重启。
    • 连接eGPU, 安装专用驱动。如果WIndows系统自动更新了eGPU的驱动,安装专用驱动前,建议用DDU卸载已有AMD显卡驱动。
    • 重启之后,基本上就是完美版的eGPU支持了,设备管理器能看到驱动完好的AMD Radeon PRO 5600M和AMD Radeon RX 6900 XT. 可以热插拔eGPU, 拔掉后系统会使用机内的独显5600M.

6900 XT可以通过Type-C通过USB-C数据线连接Pro Display XDR接口,通过Display Port协议传输视频信号,但是与上一代W5700不同,在macOS系统下,6900 XT的USB-C线不能传输数据,所以连接后,无法通过系统调整显示器亮度,或者选择参考模式。但是,在Windows 11下通过Boot Camp面板可以获得全部显示器的功能,包括调整亮度,选择参考模式等。
一般来讲,AMD每一代新显卡,都需要苹果在Mac Pro上提供相应的定制选项和支持,才能够在其他设备上使用。但由于苹果全面转向自研芯片,估计是不会再支持新的显卡了。
最终,使用笔记本+eGPU 可以支持到8核的九代i9 + RX 6900 XT. 桌面端还有iMac 5K的十代酷睿,理论讲应该也能上同款eGPU. 基于Intel芯片的Mac最终的形态基本也就是如此了。
而如果希望跟上时代,感受最新的桌面级算力,那就必须搭建完全独立的Windows系统。
M1 Max MacBook Pro + Windows主机 - KVM Switch一键切换双Pro Display XDR及外设

Windows主机搭建 12.6L的ITX机箱 + i9-13900K + RTX 4090

由于习惯于使用Mac设备,对于硕大的机箱很抗拒,所以我决定搭建一台尽量紧凑的系统,也就是使用ITX主机。机器的配置:
处理器 Intel i9-13900K - 散热器 利民AXP120-x67
显卡 NVIDIA RTX 4090 Founders Edition
主板 华硕 ROG Z790-i Gaming Wi-Fi - 支持两个雷电4接口
内存 海盗DDR5-6000MHz C40 32GB * 2
存储 M.2接口 希捷 FireCuda 530 4TB * 2 / SATA III接口 Transcend 230S 4TB * 2
电源 华硕 ROG Loki SFX-L 850W ATX3.0
机箱 分型工艺 ITX机箱 Ridge





这一版用的猫头鹰的NH-L9x65 CPU散热器,后来换了更强的利民AXP120-x67

选择这款机箱主要是看中了整体设计和颜值,其更像是一款家具而不是一个硬核的设备,而且在桌面上占用空间很少,宽度只有10厘米,跟PS5占用的空间差不多。


而且这款机箱上下垂直的布局,显卡两侧都是散热网孔,更有利于显卡的散热,尤其是公版设计的显卡。这与传统A4背靠背结构不同,背靠背结构会导致显卡背面出风口被电源或者主板背板挡住。
电源采用全新的ATX 3.0标准的电源,使用电源原生的12VHPWR接口给RTX 4090供电。从而不需要使用转接线。
转接线连接RTX 4090已经有很多接口烧毁的案例,主要是因为转接线的过度弯折以及安装不到位,而在ITX机箱里,常常会需要严重弯折转接线,才能塞得下。
而如果使用了原生的12VHPWR供电线,显卡上方则有充足的空间,完全不用担心线材弯折的问题。
KVM Switch 一键切换双Pro Display XDR及外设

这台机器要与我的M1 Max MacBook Pro共用一套外设,包括两台Pro Display XDR,键盘,鼠标。并且要充分利用这台主机的存储位,两台机器建立了一条直连网络,共享存储。
先说外设共享,这种可以为两台主机切换外设的设备叫做KVM Switch. 我选择了双DisplayPort 1.4 的方案:输出是两个Display Port 1.4接口,四个USB 3.0接口;输入侧两台电脑各两个Display Port 1.4接口,一个USB 3.0接口。这个方案是唯一可以实现两台Pro Display XDR信号同时切换的。


首先,Pro Display XDR是支持DisplayPort协议的,但仅支持USB Type-C这种物理接口接入。所以要使用双向的DisplayPort to USB-C视频线进行接口转换,或者用与常见方向相反的DisplayPort to USB-C的视频线。
但如果要在macOS系统里使用显示器的全部功能,则需要在DisplayPort信号中通过USB-A接口在视频信号中混入数据。
我能找到的效果最好的数据线是贝尔金很早以前为华为的VR眼镜开发的数据线,应该是严格按照规范部署了全部的协议,输入端是一个DisplayPort接口和两个USB-A接口,输出端是一个USB-C接口连接显示器。


另一款亚马逊的杂牌,输入侧只有一个USB-A接口。接到显示器上后,偶尔会闪屏,尤其是接那种没有供电的便携显示器,不仅闪屏频繁,而且偶尔会断电。
而且用这根杂牌线连接双Pro Display XDR,切换到macOS系统上一般都正常,但是切换到Windows时经常达不到6K分辨率,只能关机重新开机,才能正确识别显示器的分辨率。
所以最终如果想要实现两台Pro Display XDR完美的KVM切换,只能选择两条贝尔金的VR线。
视频线的输入侧的USB-A可以接在KVM的USB接口上,如果用两根贝尔金的线,那四个USB-A接口就都占满了,所以我又加了一个USB-A HUB.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贝尔金线的两个USB-A接口功能不一样,有一个必须接在KVM上,如果接在HUB上,就无法在系统里控制显示器参数。
Windows系统里由于无法安装Boot Camp支持软件,所以并不能选择参考模式,但开启HDR后,系统里可以调整显示亮度。


键盘使用了HHKB Hybrid. 用USB数据线接在KVM上,并且默认使用有线连接方式。这样KVM切换主机的时候,键盘也会切换到相应的主机上。鼠标的无线接收器也连接在KVM上。连接好各种线缆之后如下:


连接有点复杂,a) KVM盒子到显示器,用两条贝尔金的VR视频线。b) Windows主机到KVM盒子,两条DisplayPort 1.4视频线 + 1条USB 3.0数据线 c) MacBook Pro 通过雷蛇的雷电4 Dock连接KVM盒子,两条Type-C to DisplayPort视频线 + 1条USB 3.0数据线
HHKB Hybrid键盘同时支持蓝牙连接四个设备,可以手动切换。我分别连接到了MacBook Pro和Windows主机上,如果临时需要切换到某台机器上使用键盘,就手动切换到蓝牙连接模式。
鼠标用了罗技的MX Master 3S. 同样,除了连接到接收器外,也可以通过蓝牙分别直连到MacBook Pro和Windows主机上,也可以通过手动切换。
AirPods Max也可以通过蓝牙连接到Windows的电脑上,需要在系统里手动选择连接,没有办法自动切换。但好在只需要蓝牙配对一次就可以了。
i9-13900K还支持核显,如果采用比较高端的Z790-i芯片组,主板面板上的雷电口还支持核显的视频输出,可以在机箱的侧板没有散热孔的位置贴上一块13.3寸的屏幕,通过一条Type-C线连接解决供电和视频传输。
有了这块屏幕,即使把两台Pro Display XDR切换到MacBook Pro上,也有屏幕来显示Windows主机的内容。


最终,在MacBook Pro系统下的显示设置:



macOS系统,MacBook Pro显示屏 + 两台Pro Display XDR

Windows 11下的显示设置:



Windows 11系统,一台4K显示器+两台6K的Pro Display XDR, 扩展桌面模式

这款KVM Switch有一条延长控制线,可以装在桌底,只需要按一下,就可以在两台电脑间切换双显示器和其他外设。



切换按钮就贴在桌子下面,按一下显示器和鼠标键盘就能切换到另外一台机器上

IP over Thunderbolt 雷电直连20Gbps网络

作为MacBook Pro用户,我从2016年就开始使用雷电3接口。当时如果想要使用10Gbps网络,有一种方式就是雷电3接口的10Gbps网卡。而实际上,如果只是需要两台主机互联共享文件的话,一条雷电线直连就可以,而且还是20Gbps的连接速率,这就是IP over Thunderbolt技术。Windows系统和macOS也可以使用这个技术双机互联。
我这次使用的华硕ROG Strix Z790-i Gaming Wi-Fi就有雷电接口。从而与我的MacBook Pro通过一根雷电线直连组成了20Gbps网络。
连接如下图所示,白色雷电线连接了CalDigit TS4雷电Dock的雷电口和Windows主机主板面板的雷电口。





华硕的Z790-i主板默认网络适配器名称是Thunderbolt Networking

MacBook Pro和Windows主机连接后,从macOS系统访问Windows系统,单线程稳定11.6Gbps,双线程达到最大值15Gbps. 从Windows访问macOS的速率只有6.5Gbps, 不能跑满速的原因未知。如果是两台Mac互联,亲测速度可以跑满20Gbps.



macOS向Windows系统请求数据的速率

在Windows系统里共享文件夹,从macOS连接后(每次开机只需要连接一次),就可以像本地文件夹一样使用,什么AirDrop自然也没有问题。适当的设置权限后,读写,建立文件夹,甚至BT下载都可以直接存储到另一台机器上去。


两块M.2 4TB固态 + 两块SATA 固态,针对不同的需求,总计16TB. 同样的价格,Mac上仅仅能升级2TB存储。





ITX主板四个硬盘位装满 总计16TB

RTX 4090 和 i9-13900K 的性能释放

首先,这款12.6L的机箱可以完全释放RTX 4090的性能,至少在公版标准的450W的功率墙下无论怎么使用都不会出现过热降频或者降低性能的问题。
从机箱的结构也能看出来,显卡仓几乎是完全独立的,而显卡的正反两面都有充足的出气孔。使用烤机软件FurMark单烤,室温22度,全程450W功耗,100%占用,核心温度70度左右,最热部分也不到80度,待机只有30-40度。
3DMark Time Spy 图形分35000 / 4K的Time Spy Extreme 图形分18700分, 核心最高79度


不过,由于机箱体积的限制,CPU的散热器最高只能用70mm高度,选择的范围只能在下压式散热器。从我搜索的结果看,可用的最强散热器也就是利民的AXP120-x67了。



利民AXP120-x67还有白色RGB版本,跟华硕ROG Loki电源的风扇RGB搭配

我使用i9-13900K手动调整了全核频率到5.1GHz, 单核最高5.8GHz, 效能核到4.1GHz, 再加上适当降压,Cinebnech R23单轮可以跑到37500分,10分钟循环测试35500分。CPU单烤持续撞100度的温度墙,功耗可以控制在190W左右。
显然,这款机箱是无法完全释放i9-13900K的全部性能的。从能耗释放的情况看,比较适合的是i5-13600K这款处理器。
这款机箱有5个机箱风扇位置,分别是侧面12/14cm x 2 和显卡顶部80mm x 3. 不过根据显卡的尺寸不同,能安装的数量也不同。比如我使用的RTX 4090 FE公版,侧面就没法安装25mm厚的12/14cm风扇,原装的14cm风扇厚度25mm,所以只能卸下,换成15mm厚的薄扇。我最后选用的是Jonsbo HF141S.
这对扇子的散热能力可能一般般,但很安静,而且14cm薄扇,白色RGB的似乎只能找到这一款。这两个风扇安装可以选择进风的方向,也可以选择出风。如果选择进风方向,外面的风抽进来会给显卡降温,但是会提高CPU的温度;如果选择出风方向,则会降低CPU的温度,而提升显卡的温度。



两个风扇几乎是贴着RTX 4090的正面

GPU顶部也可以装80mm风扇。在使用RTX 4090 FE公版时,能够装两个10cm厚度的。只要声音不大,聊胜于无吧。
如果要尽可能释放i9-13900K的性能,显然要换装更强的散热器或者水冷。我个人并未打算尝试水冷,所以就继续搭建了一个可以容纳几乎最强的风冷散热器 - 猫头鹰 NH-D15 - 的主机,采用分型科技的Torrent Nano.
大块头ITX主机侧透玻璃版:全风冷系统,全面释放i9-13900K和RTX 4090

这款机箱虽然是ITX机箱,但是有34L的体积。缺点当然是太大了;优点是可以同时装入RTX 4090 FE和最大尺寸的双塔式散热器。另一个优点是可以使用普通的ATX尺寸电源和3.5寸硬盘
为了兼容这个超大的散热器,我换了低马甲的内存:芝奇的Ripjaws S5 焰刃内存,32GB x 2, DDR5-6400Mhz C32. 高度只有33mm,几乎兼容所有散热器。
同时为了满足更大功耗的i9处理器,电源也换到了酷冷至尊的 V 1300W SFX电源。这款电源同样是ATX 3.0电源,有原生的12VHPWR接口。不过由于机箱是电源顶置,原装的12VHPWR电源线长度不够,换了Link-up的70cm电源线。
这款机箱前置原装一个18cm的RGB风扇,后面也可以安装一个12cm风扇,顶部电源仓有一个RGB灯条。我把散热器NH-D15的前面的风扇也换成了一个12cm的RGB的风扇。两个12cm风扇都是利民的TL- C2CW-S. 看型号似乎都是静音扇。


机箱内部空间,在显卡背部风扇上方,CPU散热器与前置风扇中间大概有长宽10cm 高20cm的空间,有癖好的可以放个手办,或者装一个小屏幕进去。显卡顶部和玻璃侧板中间也有足够的空间,放下无线网卡的天线。
如果不需求RGB效果的话,前置面板可以把单18cm风扇换成两个14cm的猫扇NF-A14,尾部也可以用NF-A12x25. 散热器使用原配的两把NF-A15风扇。这样应该是这个机箱常规的最大散热能力了。
在猫头鹰的NH-D15散热器的压制下,i9-13900K全核5.5GHz,效能核4.3GHz的设定下,适当降压后,室温21度,可以在Cinebench R23 10分钟的循环测试里保持40000+的成绩。当然,处理器能够稳定到什么程度还是要看体质,我的这块SP 98分,属于平均水平。


机箱底部,显卡下面是有两个12/14cm风扇位的。但由于RTX 4090 FE公版61mm的厚度,在安装到该机箱之后,底部就没有空间安装任何风扇了,只能靠显卡本身的风扇从机箱底部吸入空气。但得益于40系显卡较好的工艺,450W单烤核心温度在80度左右,不会撞到温度墙而降低性能。性能可以完全释放。
终于,折腾到这里吧,去算图了。
这个配置算10张512x512分辨率的,参数如下,10张图用了48.73秒

czp820401 发表于 2023-10-9 13:48:00|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孩子才做选择,大人都是「我全都要」!


左边那台是M1版 MacBook Air,外接显示器那台是2019款的Y7000。
MacBook Air真的很小很轻,小到我随时都能把它丢进包里。加上M1带来的强大性能和功耗,移动办公完全不在话下。
日常码个字,开个网页,甚至开FCP剪个H265 10bit 422的视频,都很轻松。




然而我还是更喜欢摸鱼

我偶尔也会把MacBook Air丢在床上当个平板玩,这家伙的续航可不比平板的差。
Mac让我用得如此快乐,我又怎么会轻易回到win呢?
打游戏除外。(bushi)


其实是因为有时候我会折腾手机,然后就得下一大堆乱七八糟的软件,这个时候Mac可就不太方便完成了,还得用win来完成它。
还有游戏也很好玩。(大雾)
我觉得没有必要强行把Mac换成win啊,如果你并不缺乏资金的话。
双持岂不是更妙哉?

草鞋林 发表于 2023-10-9 13:48:14|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桌面上有三台电脑,Mac,Windows,Linux。
Mac相对来说是最不好用的。第一问题在于Mac系统完全不支持小键盘(用来控制上下左右方向以及Home/End/PgDn/PgUp等快捷键),Mac的小键盘只能输入数字不能控制方向。第二问题在于Mac在2.0x以下缩放比例完全没法用(1.0缩放的MacOS糊得不行,1.3~1.5缩放Mac又做不到),而2.0倍缩放以上的外接显示器又相对昂贵,公司一般不会配备4K以上分辨率的显示器。至于笔记本显示器尺寸又过小,根本无法舒适办公。
不过,其实根本没有必要非此即彼,一个人完全可以使用三台电脑。我觉得没必要放弃其中两台。
taihom 发表于 2023-10-9 13:48:49|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文准备时不时来更新一下,现在算是一个不完全的列表
Update 2:

Windows下终于有了很好的日历软件了。那就是Morgen。


无论是功能上还是外表上,都不亚于fantastical,还有一个schedule的功能,就是可以选择自己日历里面的空白时间,设置几个选项做成链接发给其他人,这样其他人就可以选择对其比较合适的。不需要在email里面反复的说:
A:周三下午3点可以么?
B:我不行哎,周三下午五点吧。
A:五点我不行,要不周四上午10点?
B:10点我有点事情,周四下午?
……
特别推荐,有了Morgen之后,Mac的遗憾真的就没有了。
然后在写作上,比较推荐Obsidian。


所有的笔记,课件,任务列表都可以在里面完成,文件都保存在本地,可以云端同步。相比Notion一切都在云端,不仅写作体验更好,并且也可以离线工作。
现在Notion出了Notion AI,Obsidian里面也有ChatGPT的插件,这方面双方相当于又打了一个平手。整体上Obsidian还是因为更本地而略微占优。
Update 1:

强烈推荐一个软件MacType! 简直神器啊。
snowie2000/mactype为什么windows看上去比较山寨风?很大程度上在于字体。Mac的字体非常的圆润规整,到windows的话,一方面是界面不统一,另一方面windows字体也受到历史包袱的制约。MacType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尽可能的模仿Mac的一体化效果。
Wizard里面就已经提供了很多设置好的方案:


对字体有研究的高手当然可以自定义,还可以在MacType Tuner里面微调。
Mactype可以选择作为windows服务来默默的运行在后台。
换了MacType之后,在Edge, Office等绝大多数程序里面,界面已经大为美观了:


<hr/>
碎碎念

2005年,乔布斯宣布正式把苹果生产线迁移到Intel的X86 CPU上,从那不久,我就在自己的电脑上开始折腾黑苹果——也就是在PC上装Mac OSX。现在十五年过去了,苹果放弃了X86,全面转向ARM,于是我又用回了windows。
所以十五年之后,我才发现真正有决定性的是X86架构,不是操作系统或者公司品牌(逃
<hr/>工作环境的配置

转向windows,最怀念的就是MBP的触摸板,我没有看到过任何一款windows的机器,拥有手感如此之好,和系统结合如此和谐的触摸板。Windows的触摸板我用了不到一周,手腕已经开始有点疼了。赶紧买了罗技的一款办公鼠标之后,才有点好转。
从工作环境的配置上,Windows有WSL的加持是很不错的,娱乐更是不用说,难度在于个人管理类软件和日常的小工具。
简单的交代一下工作环境。我的工作环境两小块,编程相关的是Anaconda, R 和LaTeX,偶尔用一点Rust-lang。在Windows + Ubuntu Subsystem的双加持下,基本上体验是等同乃至于超过了Mac下的。一般的软件Windows下都有,需要编译就进Linux Subsystem,毕竟和开源社区最亲的还是Linux,Mac通过hombrew来支持,还是隔了一层,在很多冷门软件包的编译上,容易出现微妙的错误,这一点在R 上体现的就非常明显,clang vs gcc的各种奇妙的编译错误,不用不知道,一用吓一跳。
至于写作的前端,基本上是行政文档Office,文案稿件Ulysses III/Notion/石墨文档,学术写作和代码在线用Overleaf,本地用VS code。 显然,windows下的Office威风八面,完全秒杀Mac下的Office体验,VS code体验则完全相同,并且通过WSL的vscode插件,windows下的VS code可以直接使用Linux Subsystem里的编程环境,这一点实在是非常的舒心。这样可以把各种琐碎的编程环境配置都统统放到Linux subsystem里面,留外面一个干净的windows。
在Markdown的写作上,Mac有优势,在Windows下用IA writer,虽不如倒是也不远。
娱乐就没什么说的了,Mac从来没有占据过优势,Steam下windows的资源远远大于Mac的,即便是以前用Mac OS做主力的时候,打游戏也会bootcamp到windows下来进行。
<hr/>个人管理类软件的迁移

真正的难题是个人管理类。
首先就是一切的起点:Alfred。这是Mac神器,目前windows下尚未有一个全部能够替代Alfred的。之前我用的是Wox,


但是后来有知友推荐uTools,我试用了之后马上就把Wox卸载掉了。uTools更现代,更优雅,更能够替代Alfred。


苹果下还有一系列的任务列表GTD软件。我现在用的Things 3,之前尝试过Omnifocus和2Do,也都还可以。


Windows下真能和上面这三位打的,就只有一个MyLifeOrganised别无分号。


但是即便是MyLifeOrganised,也是非常不方便的。因为苹果的软件之间可以很方便的通过分享来自动创建各种任务列表,比如有一封邮件,觉得值得重视,就顺手右键一点,导出到things里面,晚上再对这个任务分类,是本周、下周还是放着有空再说。
这一套操作在windows里面是无法实现的,往往需要把邮件转发到特定的信箱才可以。这就让windows下的GTD记录本身就变得有点繁琐。
最后我决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在Notion里面自己按照GTD的规则搞了一个数据库,因为Notion是有API的,可以用Zapier和Python来脚本自动化任务的创建过程。


邮件管理上我之前用的是 Spark,现在换成了Kiwi for Gmail。


windows下几乎没有什么真的选择,学校推荐我们使用Outlook一站式体验,我是坚决不用的。而在Outlook和Thunderbird之外,「Windows 下的Sparrow」MailBird,和EMClient算是唯二的矮子里面拔将军,但是使用体验真的和Spark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Microsoft Outlook在windows下和企业的整合非常密切,而一般来说单位如果发了Windows的电脑,那么基本上日历,邮件就都是用Outlook来管理,所以Outlook一家独大,开发者没什么动机去开发额外的邮件、日历管理软件。而GTD和时间追踪相对来说比较私人,所有windows下还是能找到合理的替代的。
但是,后来我发现我过时了。因为现在的Gmail原生体验太好了。AI自动补词,同时网页还支持grammarly自动纠错,没有任何理由用客户端,而不用原生的gmail。所以我Kiwi for Gmail的订阅版,围绕着Gapps重新设计了自己的工作流。不得不说,这一套比任何邮件客户端都好用。


最简单的例子,以前困扰我很久的一个事情:有人给你发了一个表格,需要填了以后回复给他。这样的事情怎么做呢:
打开邮件——下载表格——填表——回信——把表格附上
但是整合进来Gapps,这就成了:
打开邮件——直接在表格上编辑,选择回复
根本没有了下载——修改——再上传的过程。

日历用的Fantastical 2,这个倒是和windows日历功能差不多,就不多说了





Mac下有一个软件叫做Keep it!类似于一个杂物箱,可以把任何文档丢进去,用标签等方式整理。相当于避免了目录的树状结构,而用多维度的标签、搜索、关键词等方式整合。


但是,这个软件在我还继续用Mac的时候就已经被替代了,替代它的,又是Notion。Keep it!毕竟还是普通的文件散列,而Notion是数据库的形式,对文件的整理更加的强大和优雅。
t608 发表于 2023-10-9 13:49:40|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一名85前程序员,我先说说我电脑的使用经历。
咱最早当然是使用小霸王学习机~然后486 DOS~然后Windows 3.1、95、2000~然后才是Mac~
Mac我应该是从10.3 Panther开始用的,第一台mac还是PowerPC的末代iMac G5:
之后一路以Mac为主力用到10.13 High Sierra;中间应该macbook / macbook air / pro / mini等买了N台。
翻一下家里现在有的Macbook笔记本来做个叠叠乐 :)


10.14 Mojave跟10.15 Catalina的两三年,我则主要是使用Windows系统。
11 Big Sur随M1芯片发布后,我则第一时间入手了新款mini:


像下面这样的尝试,我的文章应该是中文网络首发:
https://zhuanlan.zhihu.com/p/336371577我现在日常是使用mac / windows / Linux三个平台,因为公司内开发是跑在集群上的Linux:
https://zhuanlan.zhihu.com/p/149703076而这个Linux是需要先通过citrix远程登录去内网的Windows才能开RDP;那么如果我在家办公是用mac的话,我其实会是同时使用三种系统 :)
使用多个不同系统,我不是想说什么操作系统没有好坏之分,恰恰相反,我是想说正是因为有好坏、优劣,我才会使用各个不同系统。
所谓好坏,并不是指单一维度,或者说“总分”;而不同系统会在不同的方面有自己的长处。
玩个三国志,招收武将,武将能力值都要分统率、武力、魅力、政治、智力五个维度来搞个五角星做判断:


操作系统可以细分的角度就更多了~下面我就随手排名一下~

  • 游戏性?Windows -> Mac -> Linux
  • 日常办公?Windows -> Mac -> Linux
  • 服务器开发?Linux -> Windows -> Mac
  • 深度学习?Linux -> Windows -> Mac
  • 前端开发?Mac -> Windows -> Linux
  • 视频编辑?Mac -> Windows -> Linux
三个系统均有自己最擅长的领域;但我需要使用上这个随手打的排名来说综合而言Windows最好,然后就要推荐使用Windows么?
不,正如统帅要有不同能力的武将进行互补然后组成军队;操作系统也是如此,我作为“玩家”,我也会需要在“玩”不同东西的时候,去使用最合适的操作系统;这样子,我才能够“玩”得更加尽兴~
当然,不同系统会有不同的键盘使用习惯,切换的时候可能会有短暂的不适应;但当我日常频繁切换于三种不同系统之后,我赫然发现我竟然形成了三种不同的肌肉记忆,然后,可以无缝随时切换。
我曾经以为肌肉记忆只能有一种,但人脑真的很神奇,多种也是可以并存;想想也是合理的,就好像语言也是可以切换,我日常可以无缝切换普通话、英文、潮州话、粤语而不会有障碍感。
当然,这里面也感谢罗技的键鼠:


罗技的键盘左下角 windows / mac键的键位是会自动根据当前链接的系统自动切换,而MX Keys可以同时配对三个设备,一键切换链接。
这样我可以同时使用一套键鼠去操作同一套电脑,而如果配合罗技的Flow软件,我甚至还可以从Windows里面copy文件,然后paste到Mac中:
<a href="http://www.zhihu.com/zvideo/1175203668361666560"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link-card">每个操作系统也都有不同的体验细节,还是以复制粘贴为例,Windows 10里面粘贴除了可以按ctrl + v,还可以按win + v,然后会出现下拉菜单:


可以用键盘上下键选择最近复制的内容进行粘贴。
Linux里面我的桌面是使用xfce,鼠标点一下桌面右上角的粘贴板管理器,一样效果:


Mac?我觉得用大拇指按苹果键 + 食指按V键的手势比较舒服 :)
Windows下按win 键 + 方向键快速调整窗口,Mac下用鼠标左侧的"前进"、“后退”按键切换space等等等……这些使用体验上的细节是说不完的,我其实觉得都挺优秀~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而已~对我而言,去体验这些不同神通,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所以,当然会从Mac转去Windows,而且不仅Windows,还有Linux,三个我全都要~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