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为何不是五帝之一,尧、舜、禹是禅让还是武夺,夏朝存在过吗?

[复制链接]
ggfggggfgg 发表于 2023-10-8 22:27:38|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禹为何不是五帝之一,尧、舜、禹是禅让还是武夺,夏朝存在过吗?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xiaohongchen58 发表于 2023-10-8 22:28:19|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黄帝大禹之前的疆域
伏羲造字,就是由鸟兽及世间诸物组合而成的图腾,简单说就是“人造动物”。从各地考古来看,“人造动物”始于距今6000年前,符合“从开明以上至蚕丛凡四千岁”的记载,蚕丛就是丛地的蚕,特指人皇伏羲女娲。都邑在今四川茂县。蚕丛城又叫“瞿上城”,《山海经》中记载为“氐国”,也就是“氐羌”。


“蠶陵镇”即伏羲女娲的陵墓所在地,绵阳“九皇山”的传说就是人皇的九个兄弟。按《华阳国志》《三皇本纪》《河图括地象》的记载,“人皇兄弟九人,分掌九州”。


“蜀之为国,肇于人皇”。所以从6000年开始出现的“人造动物”分布,也符合“人皇九州”记载的范围。即“东西二亿三万三千里,南北二亿三万三千五百里”,也就是在考古网发表的一篇名为《陶寺考古初显尧舜时代的“天下观”》的文章中提到了“四个表点”:


东表点,今胶南市朝阳山嘴矶头,濒临黄海灵山湾,属古嵎夷;
西表点位于今叙利亚拉塔基亚省,濒地中海,有可能古属流沙;
按照陶寺经度线约E111°30′寻找南表点,位于今广东阳西沙扒月亮湾,濒南海,古属南交;
北表点位于俄罗斯拉普捷夫海南岸上,濒北冰洋,古属狭义的幽州。
理论上,距今5500年左右,赤帝神农王朝时期,掌握了远洋技术,大量移民到大洋深处的岛屿,在“人皇九州”的基础上,统一了全球,并绘制出《天下图》。
所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二、大禹的疆域是“九州”还是“四海”?
由于疆域太大,所以赤帝神农废除了“人皇九州”,重新划分行政区。其中以“流沙以南至大海之间为海内”,内为中,即“天下中区”的意思,相当于首都。


“海内”又称为“四海”。就是说黄帝、大禹的直管区是:流沙以南至大海之间的“四海”。
“海”是行政区名称。“四海”地图就是《混一图》系列地图。《混一图》是利用圭尺测量太阳影长,计算出来的数据绘制的地图。因为早期没有南北半球的概念,所以热带地区和南半球的数据有误。最后绘制出来的地图与今卫星地图存在差异。


《河图括地象》:“夏禹所治,四海内地,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有君长之。”
《禹贡》:“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
按《陶寺考古初显尧舜时代的“天下观”》的文章中提到了“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即东西7563公里,南北6113公里。


理论上“南北6113公里”应该从流沙算起,就是说南段包含南太平洋诸岛。三星堆出土了印度洋深海海贝、东北岫岩玉,还有马家窑彩陶分布:北至甘肃,南至中南半岛,都是“四海”范围的实物证据。三星堆古城年代距今4100~3600年,完全符合大禹时期“禹都阳城”的记载。南太平洋诸岛上土著居民的基因和家鸡也都来自珠江流域。
三星堆古城距今4100~3600年,是“四海”行政区的核心,也就是“禹都阳城”。民间传说的“四海龙王”“四大天王”其实就是管辖四个行政区的诸侯,夏后启管辖的是“北海”,都邑应该在正在考古发掘的西安太平遗址。另外《山海经》记载的“夏后开”管辖的是“南海”,即今印度地区。“东海”大部分范围在南太平洋诸岛。
所以大禹的疆域范围不是“禹贡九州”,而是东西7563公里,南北6113公里的“禹贡四海”中原文献只记载了“北海”范围,是地方志。
所以“舜授天下与禹”,就是把“禹贡九州”之外的地区,交给了大禹管辖,最后大禹的疆域范围是“四海”。
三、五帝是哪五帝?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青铜器是用于国之大事祭祀的,所以青铜器上的“人造动物”,代表的就是国之祖先。
其中,地位最高的是“巴蛇”,也叫“青蛇”“青龙”。是天皇氏太嗥的图腾。




“神龙见首不见尾”,省略了蛇身的图腾,学术界叫“饕餮纹”或“兽面纹”。




地位排第二的是“羊”,地皇燧人氏时期疆域分成“九土”,“土”是行政区。所以“地”字就是“土+羊头图腾”。
地位排第三的就是“凤鸟”,所以人皇伏羲又叫“凤皇”。“蜀”字即“巴蛇吞虫”,这里“虫”是泛指“巴蛇”周边的小动物。




《通志》:“伏羲但称氏”。“氏”就是夫妻,所以“巴蛇”旁边有两只小动物。
赤帝神农氏的图腾是“夔龙”,也就是有爪龙。黄帝轩辕的图腾是鲤鱼。




所以,从“人造动物”来看,“五帝”是指青帝太嗥、黑帝燧人氏、白帝伏羲、赤帝神农、黄帝轩辕。前三个称为“三皇”。就是说“三皇五帝”不是八个人,而是“3+2”的五个人。
由于秦始皇要做“始”皇帝,所以关于上古帝王的记载是要焚烧或删除的,这才是“焚书坑儒”的重点。所以司马迁的《五帝本纪》,明显是凑了五个人数。大禹封禅成功成为了帝王,但不是开国之君。司马迁凑数,大禹成了多余的帝王,只好记入《夏本纪》。而一些学者,把大禹和夏后启划等号,明显是错误的。夏后启没有管辖过“四海”,只管辖过“四海”之一的“北海”,也就是中原地区。《山海经》中补充了管辖“四海”之一南海的夏后开。显然夏后开与夏后启是两个并行的诸侯。
夏后启的首府并不在“崇高所近”的禹都阳城。所以大禹与夏后启一定要分开。三星堆古城才是真正的禹都阳城。出土的印度洋深海海贝、东北岫岩玉,证明了“四海”范围的存在。
四、小结
从以上内容来看,黄帝大禹之前已经是大统一时代了。但是学术界把这个时期当做各自独立的部落文明,大方向就错了。因为大统一时期,行政区划分,也就是一句话,或者拿笔画个圈的事。但如果想象成部落文明,那就一定要发生武力争夺,否者“禅让”是很难解释。
qidi 发表于 2023-10-8 22:28:27|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皇五帝的说法其实也有很多种。现在被采用最多的是太史公在史记中记载的五帝的说法。那就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这几位先祖其实不是一个人的名字,而是华人先祖中主导部落领袖的共同称号。
其中黄帝是人文初祖,后面的四帝都是他的后代。


据古籍记载,黄帝战胜炎帝之后,登上天子大位。而后人口繁盛,分化出西支昌意和东支玄嚣。其中西支昌意又分化出子部落颛顼。颛顼氏进行了绝地通天的宗教改革。


按照古籍记载:颛顼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依鬼神以制义,治气以教化,絜诚以祭祀。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阯,西至于流沙,东至于蟠木。动静之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砥属。正因为颛顼氏的功绩,因此成为了五帝之一。
玄嚣的后裔是帝喾。


帝喾明察秋毫,顺从民意,为老百姓着想,仁威兼施,提升自我,使天下人民信服。可见帝喾也是一位恩惠雨露、兆民诚服的帝王。后订立节气,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深受百姓爱戴。
帝喾之后是帝尧。


帝尧之时,任用四方贤人,分设官职,制定历法,统一了华夏各部。同时帝尧能够筑坝挖渠疏导洪水,因此万民景仰,也成为五帝之一。
帝尧之后是帝舜。帝舜是颛顼之后,他即位之后,虚怀纳谏,惩罚奸佞,流放四凶;任贤使能,百业兴旺,开创了政通人和的局面。


自从帝舜开始,华夏有了刑罚和礼教。有了五刑、五教、水利、农业等职官的分工体系,称为四岳。从帝舜开始原始国家的管理体系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因此也成为五帝之一。
七千多年前,中原地区存在着以仰韶和庙底沟文化为代表的两大人群。而这两大人群主要是由第四纪冰期结束后由南方迁入的人群组成的。发源于今天关中平原西部的仰韶人群首先发展起来,逐步扩散到今天陕西、山西、甘肃东部、河南省中西部地区。而后处于今河南省中东部的庙底沟人群也逐渐发展起来。逐渐扩散到今天河南省全部地区、山西省全部地区、陕西省除西部以外地区、河北省南部地区、内蒙中部地区等。庙底沟人群和仰韶人群奠定了后来华夏人的基础。而仰韶人群与齐家人群的混合,形成了汉藏语系人群中很重要的羌人族群。这些人后来形成了羌族、藏族、彝族、白族、缅甸族等民族。而庙底沟人群北上后,与北方的红山人群混合。形成了庙底沟占70%,红山人占30%的的混合人群。这些人成为了后来的东胡人。庙底沟人群和仰韶人群以及地方人群在陕北及山西北部的混合人群是后来的狄人。庙底沟人群进入东部与龙山人群混合的叫做夷人。但是这个夷人和后世的东夷不是一个类型。东夷人更像朝鲜和日本的人群。庙底沟以南的人群是蛮人。而残留在今陕西西部地区和甘肃东部地区的仰韶人群则成了后世的戎人。
炎帝和黄帝都源于更古老的少典氏。随着气候逐渐变暖,少典氏人群不断向北迁移,来到豫东山地地势较高处生活,并在这里发展壮大起来。在距今大约5200年时,中原发生了大地震和大洪水。原本在中原地区占有统治地位的伏羲氏被迫西迁,离开了中原地带。而此时炎帝则填补了伏羲氏留下的空白,成为中原的天子。到了炎帝后期,因为气候变迁,各地灾祸并起,人们相互攻伐,炎帝不能制止。因此黄帝起兵与炎帝争夺天下,三战后击败了炎帝。统一了中原地带,结束了人群相互攻伐的时代。因此以嵩山、巨茨山为核心的黄帝集团就形成了。黄帝集团成型之时,气候再次稳定变暖。因此人口迅速增加,开始有了自己的分支,并且向北方更加适宜农耕的地区迁移。其中沿黄河南岸向西迁移的昌意族群逐渐分化了颛顼和帝舜等大的人群分支。而东部沿太行山北上的玄嚣人群则分化出了帝喾和帝尧等大的集团。留在故地的黄帝集团则出现了帝禹,进入到巨茨山以南的黄帝族群则出现了家天下的帝启。
黄帝集团的分化及迁移实际上开启了以中原为核心的第三次华夏人群扩散的浪潮。昌意族群的后裔一直向北前进到石茆及阴山以南等地。玄嚣集团则向北前进到漳河以南,和豫东一带。以后中原地区的人群领袖,就开始以黄帝的后裔来担任。实际上现代分子人类学的研究也证实了即使是远在北方的石茆人群,其人群的来源也是和河南青台遗址人群相同。
上古之时,人群的社会结构和现代完全不同。那时后不存在现代的家庭与家族,当时的人们更看重相互间血缘关系。一个部落,如果积极与周围部落交往,那么几个部落很快就会形成共同的血缘关系。相互之间成为父子甥舅的关系,因而就能成为更大的部落集团,从而在周围部落中占有主导地位。但是这类部落集团有个先天性的缺陷。那就是依靠血缘关系维系的集团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亲情变淡。通常三代以内血缘集团势力会发展到顶点,三代以后,群体内血缘关系就会开始疏远,到五代之后就很难有亲情关系了。因此血缘集团的延续时间大致也就是五代左右,除非后世中再次出现能力极强的部落领袖可以把血缘已经疏远的人群再次整合起来。
因此血缘社会占有统治地位的族群延续时间一般也就是五代。超过五代就必须要寻求新的主导集团来整合现有的人群。但是既然大家都是出于同一个祖先,而且大家也都基本身无长物,没有更多的个人经济利益。因此就不需要进行武力争夺,而是靠部落的亲缘关系就可以搞定一切。而这个亲缘关系的产生就是部落间男女通婚加上部落首领相互间交换女子实现。实际上这类通过姻亲关系获得支持的做法一直延续到唐朝初年。近些年被认为尧舜之都的陶寺遗址也从考古发掘的角度证实了,当时古国领袖五代一更换的做法。陶寺早期和中期之间是和平过渡,而且早期和中期都是六代天子。也就是前任天子延续五代后,到第六代就交给新一任天子,而退位的天子仍以天子礼仪下葬。新任天子因为与原天子不同部落,因此有自己的部落墓地另行安葬。因此从黄帝开始到帝舜都是和平完成权力的交接的,也就是古籍中所说的禅让。
但是我们翻看古籍,就可以看到五帝所作的功绩是多么的不同。黄帝是以武力打败了炎帝,这个无可非议。因为这时两个完全不同的人群之间的较量。而到了黄帝后裔颛顼的时候,颛顼开始统一人们的精神世界,也就是绝地天通。垄断了人与神灵的构通渠道,统治了人的精神世界。而到了帝喾时期,则已经开始重视民事,订立节气,发展生产。帝尧时期已经开始确立职官,制定历法,指导人们的生活。而到了帝舜时期,就不仅完善了职官体系,还建立了刑罚制度和礼教制度。这说明,皇帝以后的人们,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已经逐渐褪去了原始的亲情色彩,而不得不逐渐开始通过宗教和礼制乃至行政关系甚至使用刑罚来约束各个人群之间的行为。
因此帝尧禅位给帝舜的时候,就已经有部分部落不承认帝舜的统治地位。也就是说,虽然帝舜和平接位,但是以丹朱和四凶为代表的部分人群并不承认帝舜的领袖地位。因此才有了帝舜堰塞丹朱,驱逐四凶的记载。而到了帝禹接替帝舜的时候,则直接发生了帝舜后裔商均的作乱。直接赶跑了大禹。大禹只好回到自己的母部落阳城以给帝舜致哀的名义积蓄力量,三年之后才返回都城即了天子之位。因此尧禅让于舜,舜禅让于禹的不同之处是,帝舜虽然在禅让时有竞争者,但是顺利登上了天子之位。虽然有反对者,但是舜上位之后有能力动用天子的力量讨伐反对势力。而到了禹的时候,禅让仅仅让帝禹得到了一个名分。商均的军事力量在初期更占了上风。禹是通过给帝舜居丧的名义来团结各路诸侯,才积聚了力量返回都城登上了天子之位。而这时,原本的都城已经被商均和三苗的作乱彻底毁坏。禹在安邑得到了落脚点,这就是后来的周家庄古城。
禹的遭遇说明了到帝禹的时候,虽然人们还沿用着禅让这种形式来转移公共权力。但已经不再强调祖先的血缘关系,更加看重人和,也就是政治上支持者的力量了。而到了帝禹准备禅让给伯益之时,帝禹的儿子帝启则直接用武力赶跑了伯益,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这也是帝禹之所以没有进入五帝行列的原因。因为帝禹是个承上启下的人物,从禅让得到天子之位,但是必须依靠武力才最终真正坐上天子位。而后在帝启的时候开始了家天下的传承关系。
至于夏朝,其实从古籍中可以看到并不存在后来的商朝周朝那样的记载,而是存在一个叫做夏后氏的政权。这在古籍上分得很清楚。说明古人十分明白夏后氏的政权和商朝、周朝之间的区别。因此夏朝并不存在,但是夏后之国存在。这是因为夏后之国并没有达到商朝和周朝王天下的程度。仅仅是周边列国之中较大的一个。夏与周边的各国统治者都自称为“后”也就是统治者的意思,但是身份上并没有高低之分。周边各个小国对夏后氏的服从还是尧舜以来的宾服,而不是商周以降的王服或是臣服。因此现在多以夏时期来代表古籍上禹到商朝建立这一段时期。
所谓的夏朝实际是包含了禹时期、启家天下时期、有穷氏时期、少康中兴后时期四段。禹时期领袖的传承仍按照传统的血缘部落内部传承的形式,选贤任能,并不以领袖个人血统作为传承。而到了帝启的时候,帝启开始了以领袖个人血统为依据的家天下时期。从此以后,各代王朝领袖的传承,都是以开创者个人血统的身份进行传承。有穷氏时期是外部族群进入,打乱了夏启家天下的传承。使夏启的直系后代丧失了统治权力达到四十年之久。有穷氏的获取政权是以夏启子太康不理民事的理由进入的。直接后果就是有穷氏后羿和寒浞代替了夏后氏的统治,是否可以称作古代选贤任能的回光返照现在不好说。直到夏后氏政权丢失四十年之后,夏启后裔少康才在有虞氏等支持者的支持下恢复了世袭的权力,直到夏桀被商汤灭亡。
帝禹和夏启实际都以旧都安邑作为统治中心。但是帝禹和夏启得到权位之后,正好赶上气候变坏的时期。到太康时期,安邑附近已经不适合生存,因此太康就经常到洛汭一带打猎。而从北方迁徙而来的石茆人群有穷氏就趁势进入安邑。拒绝太康回到都城,太康昆弟五人就只好须于洛汭。而后北方的石茆人群继续南下,进入黄河以南的伊洛地区。接替夏后的中康等只好向帝丘等豫东地区发展。随后夏后相被攻灭。夏后相的遗腹后代少康最终被邢氏保护下来,而后又到有虞氏充为庖正,也就是厨师。这样才拥有了自己的一片领地,有了一只五百人的军队。


最后在夏后氏遗臣靡的帮助下,在嵩山和巨茨山周围集结了同族堪鄩和堪戈的残余势力,以偷袭的方式剿灭了有穷氏寒浞的过和戈两股势力。统一了夏后氏族群,然后再联合其它终于夏后氏的力量攻灭寒浞,回到旧都安邑。但是安邑此时已经残破不堪,整个晋南地区人口外迁减少了三分之二。因此少康之后各位夏后都是以土地平缓肥沃的豫东平原作为根据地开始发展。直到帝泄以后夏后才回到伊洛平原的夏后氏故地。也就是现代的二里头遗址。这也是为什么商汤灭夏之时,夏桀来不及防御夏都堪鄩,而是逃往北方在安邑进行最后抵抗的原因。因为安邑原本是夏后氏的老家,帝禹和帝启的宗庙就在那里。
因此夏时期的世系应当是:禹时期5代、帝启至帝相五代、有穷氏两代、少康至夏桀共十二代,共计大约24后。用时前后471年,每代夏后平均在位19.6年,基本符合古代世代传承的时间。其中帝泄之后八位夏后回到伊洛平原生活,这和二里头一百多年的历史也基本吻合。
将进酒 发表于 2023-10-8 22:29:06|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甲骨文金文的象形构造中,“帝”的象形是“三角形”在“(工)木”上,“天”的象形是“一”在“(工)大”上。“工”型类似人的双手,地望来自“寝”,参见《(商)父乙鼎》。


“大”象形昆仑山脉在高原,“木”的象形为两个顶对顶的方向箭头“→”组成的“出头不”,殷墟甲骨文中“不”字更为抽象,类似《朁公盨》的“㡀”之下。“寝之手”即“㡀”之“尚”,“寝之工”即“㡀”的“冂”型臂膀。


“国”在左右分为昆仑祁连,在上下分为天地。
从左右分,“大”在左,五帝在右,为大邑商。
从上下分,“木”为《金楼子•興王》“上中下”三台的“下”之地,“大”为“中”之高原,“天”在“上”。
夏,象形表示“天”之“目”在高原,大禹为“夏后”。
左右友邦,在象形即“單/襄”。“禅”在《说文》为“祭天”,“讓”在《说文》为“相责讓”,“禅让”为“邦”的禮制,天帝教化,戍王左右,本支百世。
除非天命显化,否则就得“以征不享”,维持邦国的禮制。禅让是立邦之禮,武力是执法之制,不可或缺。
lenapark 发表于 2023-10-8 22:30:05|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古时期,中华大地上活跃着许多部族,并各有自己的领袖。这些部族领袖往往被神化成半人半神的英雄。我国古代有“三皇”、“五帝”的传说。《白虎通德论·号》云:“三皇者何谓也,谓伏羲、神农、燧人也。或曰伏羲、神农、祝融也。”《潜夫论·五德志》云三皇,“伏羲、神农为二皇,其一者,或曰燧人,或曰祝融,或曰女娲。其是与非,未可知也。我闻古有天皇、地皇、人皇。”《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的博士也提出:“古有天皇、地皇、泰皇。泰皇最贵。”以上记载可知:“三皇”,即指伏羲、神农、燧人。祝融者,祝,大也;融,光明也。祝融是指带来光明、发明火的的部族首领,当与“燧人”属同一含义。至于天皇、地皇、人皇 ( 或泰皇 ) ,当是后起的说法。



五帝,《史记·五帝本纪》记载的是:黄帝轩辕氏、颛顼高阳氏、帝喾高辛氏、帝尧陶唐氏、帝舜重华氏;或有认为五帝是黄帝、炎帝、太皞、少皞、颛顼等。
关于“三皇”、“五帝”的名称各说不一,下面我们对“三皇”、“五帝”的具体传说人物分别进行探讨。首先先探讨“三皇”:
伏牺氏,亦称庖牺氏。其原意是能够驯服鸟兽的人。《易·系辞》称:“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作结绳而为网罟,以田以渔。”当时似为田猎捕鱼生活。传说中的伏牺氏曾被描述为人首蛇身。汉代人又把伏牺氏与太皞连起来,说成是一人,称“太皞伏牺氏。”亦有说伏牺、女娲为夫妇,或说本为兄妹。女娲亦为人首蛇身,故出现了伏牺女娲交尾的图像。有巢氏、燧人氏,《韩非子·五蠹》篇载:“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民食果苽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曰燧人氏。”有巢氏是教人们建筑木构居室的人,燧人氏是教会人们取火熟食的人。
神农氏,这是一个教民农耕的人。《易·系辞下》说:“伏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耜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
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相看土地的肥硗高下,尝百草之味,让人民以避毒物,是传说中的农业和医药的创始人。



五帝,按照《史记·五帝本纪》说法,指的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司马迁在这里所记的“五帝”,全是在部族斗争中胜利的部族领袖。而在斗争中失败的部族领袖,我国古文献记载还有炎帝、蚩尤,太皞、少皞等。
黄帝,中国古代文献中最早把人主称为“王”或“后。”如夏代国王称为“夏后氏”,商王或称“后”,或称“王。”“帝”,是专指上天、上帝而言;黄者,皇也,其意为光明。“黄帝”、“炎帝”,当为后代用“帝”字的含义去解释称呼中国早期部族领袖。在齐国故地出土的战国时期的陈侯因蟜敦铭文云“高祖黄帝……”把黄帝作为陈氏 ( 即田氏 ) 之高祖,这是最早见到的黄帝之名的史料。
关于黄帝和炎帝有很多传说。《国语·晋语四》记载:“昔少典娶于有 虫乔 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黄、炎二帝原是亲兄弟,最早活动在陕西的姬水、姜水一带,故黄帝姬姓、炎帝姜姓。《史记·五帝本纪》记载:“炎帝欲侵凌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罷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阪泉,《集解》引服虔曰:“阪泉,地名。”又引皇甫谧曰:“在上谷。”即今河北保定、易州、宣化一带。黄帝在阪泉之战中被打败炎帝,从而成为华夏族祖先的正统。
黄帝族和炎帝族当是发祥于陕西黄土高原,又逐渐东迁至今河南、河北一带,活动在黄河流域的部族。
太皞、少皞、蚩尤,是关系相当密切的东夷部族的领袖。
太皞,《左传,昭公十七年》云:“陈,太皞之虚也。”又云:“太皞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陈,今河南省淮阳县。又《左传·僖公二十一年》云:“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实司太皞与有济之祀,以服事诸夏。”任、宿、颛臾等国是太皞的后裔,为风姓。“有济”,就是济水,即河南东部至山东境内的大川。太皞氏是活动在东部地区以龙蛇为图腾的部族。
少皞,《左传·定公四年》云:“命以伯禽而封於少皞之虚。”也就是说,伯禽被封的曲阜,原为“少皞之虚,”即少皞活动之地。《说文》云:“赢,帝少皞之姓也。”少皞氏是活动在东夷地区的赢姓部族。《左传·昭公十七年》记郯子曰:“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即有少皞氏“以鸟名官”的故事,说明少皞氏是以鸟为图腾的部族。
蚩尤,与太皞、少皞同在东夷地区,关系密切。《逸周书·尝麦解》云:“昔天之初,诞作二后,乃设建典,命赤帝分正二卿,命蚩尤宇于少昊,以临四方。□□上天未成之庆,蚩尤乃逐帝于涿鹿之河,九隅无遗,赤帝大慑,乃说于黄帝,执蚩尤杀之于中冀。”《史记·五帝本纪》亦云:“蚩尤作乱,不用帝命。於是黄帝乃徵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以上记载说明,蚩尤也是在与黄帝族的斗争中被杀。涿鹿,《汉书·地理志》“上谷郡”条下有“涿鹿”县。应劭注曰:“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涿鹿亦在今河北保定易县一带。
《逸周书·尝麦解》中的“命蚩尤宇于少昊。”昊,皞同音同义,也说明蚩尤与少皞氏的密切关系。《盐铁论·结和篇》云:“轩辕战涿鹿,杀两皞、蚩尤而为帝。”两皞,即太皞、少皞。涿鹿之战中,蚩尤、太皞、少皞皆被打败,故在《史记·五帝本纪》中不能成为正统之君。



颛顼高阳氏,《左传·昭公十七年》云:“卫,颛顼之虚也,故为帝丘。”《史记·集解》引皇甫谧曰:“都帝丘,今东郡濮阳是也。”即今河南省濮阳市境。《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颛顼是黄帝之孙,颛顼当是继黄帝之后的华夏族领袖。颛顼氏与少皞部族可能亦有过战争。《国语·楚语下》云:“及少皞之衰也,九黎乱德,民神杂糅,不可方物。……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渎,是谓绝地天通。”颛顼氏打败了少皞氏,占据了东夷地区。
帝喾高辛氏,《史记·五帝本纪》认为是黄帝之曾孙,当为继颛顼之后的华夏族领袖。《集解》引张晏曰:“颛顼以来,天下之号因其名。高阳、高辛,皆所兴之地名;颛顼与喾皆以字为号,上古质故也。”《集解》又引皇甫谧曰:“都亳,今河南偃师是。”《索隐》引皇甫谧云:“帝喾名夋也。帝喾,大约就是《山海经》中所说的“帝俊。”帝喾,被认为是活动在豫西的一个部族,偃师称为西亳;今河南商丘附近的高辛集亦认为是高辛氏活动的地方,称为东亳。



尧,名放勋。史称帝喾之子,黄帝之后裔。《正义》引徐广曰:“号陶唐。”引《帝王纪》云:“尧都平阳,於《诗》为唐国。”引《括地志》云:“今晋州所理平阳故城是也。平阳河水一名晋水也。”尧,又称为陶唐氏,都于平阳,约当于汾、晋二水流域的翼城一带。
舜,《史记·五帝本纪》云:“帝舜为有虞。”《集解》引皇甫谧曰:“舜嫔于虞,因以为氏,今河东大阳西山上虞城是也。”大阳,即大河之阳,今山西平陸县境。《五帝本纪》又云:“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於寿丘,就时于负夏。”历山,《正义》引《括地志》云:“蒲州河东县雷首山,一名中条山,亦名历山。……历山南有舜井。”又云:“越州余姚县有历山舜井,濮阳雷泽县有历山舜井,二所又有姚墟,云生舜处也。及妫州历山舜井,皆云舜所耕处,未详也。”雷泽,《集解》引郑玄曰:“雷夏,兖州泽,今属济阴。”河滨,《集解》引皇甫谧曰:“济阴定陶西南陶丘亭是也。”《正义》云:“於曹州滨河作瓦器也。”寿丘,《集解》引皇甫谧云:“在鲁东门之北。”负夏,《集解》引郑玄曰:“负夏,卫地。”
根据以上记载,舜当活动在山西、山东、河北一带地方。而越州余姚,当为舜后裔迁徙之处,不是舜兴起之地。
黄帝、炎帝、颛顼、帝喾、蚩尤、太皞、少皞、尧、舜皆是活动在黄河流域的部族领袖。在不断的部族冲突与斗争中,炎帝、蚩尤、太皞、少皞皆曾遭到失败。失败部族的后裔多迁徙他处。而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则成为华夏族正统的部族领袖。


相传尧时,天下洪水泛滥。《史记·夏本纪》云:“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尧召开部落会议,寻求能治水的人。谋臣四岳向尧推荐了鲧。尧于是让崇伯鲧领导有崇氏部落治理洪水。崇伯鲧采取堵塞的方法,治水九年而无成,被舜殛于羽山以死。四岳又向尧推荐鲧的儿子禹继承父业治理洪水。禹与益、后稷等都参加了治水的工作。大禹在治水的过程中,“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薄衣食,致孝于鬼神;卑宫室,致费于沟膁。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 木辇 。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 [1] 大禹采取了疏川导滞的办法,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终于治服了洪水。
大禹在治理洪水的过程中,亲自开山挖石,尽力乎沟洫。《韩非子·五蠹》云:“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臿,以为民先,股无胈,胫不生毛,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大禹治水,不避劳苦,依据地势,疏导河水,消除了因河流泛滥而带给人们的灾害,为人民创造一个安定的生活生产环境,于是大禹赢得了人民的赞誉。
在当时生产力还很低下的情况下,大禹能够不顾自己的安乐,领导人民治水,又领导人民耕作,以为民先,组织并亲自参加农业生产劳动,是非常可贵的。大禹在治水过程中发展了权力,成为部落的核心。他利用治理洪水的功绩,得到酋长的身份,建立自己的威信,逐渐地控制了部落的一切大权。
大禹率领着众多的邦国君长,进行了讨伐共工氏、三苗氏的战争,以“济济有众,咸听朕命”,与“群后”誓师,这表明禹的势力与地位已大大增强。大禹在治理洪水的过程中,在不断的部族冲突与斗争中,扩大了实力,攫取了大量的财富,权力逐渐膨胀起来,为大禹的传子打下了雄厚基础。
所以你问大禹到底是禅让还是武夺,还真没有定论,或许两者兼而有之吧,就像司马氏篡魏。
至于夏朝是否存在过,只能告诉你,考古发现了大概与史书中记载夏朝的年代相仿的文明遗址,但是没有能够直接证明夏这个王朝的证据。



我是震旦领主,一个喜欢历史,喜欢读书的普通人。喜欢我你就点赞我,想要看我就关注我。和大家分享有趣的历史知识,聊聊读书的心得。
寒流来袭 发表于 2023-10-8 22:30:39|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从黄帝来到云南,到禹建立夏朝,隔了大约六百年。黄帝的下都在大理龙尾关,上都在大理上关。公元前大约2700年,黄帝部落从苏美尔回迁大理,与风后部落联合,征服了居住在保山地区的炎帝部落,击溃并驱逐了生活在滇东的蚩尤部落。黄帝部落和风后部落的祖先都是从西伯利亚迁移到大理的,大约公元前六千年,黄帝部落的祖先离开大理迁往苏美尔,被称为苏美尔人。由于黄帝部落与风后部落分开的时间只有三千多年,所以他们的语言是相通的。夏朝在滇西北,下都阳翟在老君山山麓的剑川县羊岑乡。昆仑山就是横断山,不周山就是哀牢山。羽山就是大理州洱源县凤羽乡的鸟吊山,羽渊就在凤羽坝。唐朝中期以前,凤羽坝还是一片深渊,后来因为地壳破损,水泄漏了。禹治理的是金沙江水患。在丽江石鼓,金沙江被滑坡的山体阻断而改道,流入滇西北的坝子里,把坝子逐一淹没。禹的妻邦涂山氏在剑川和丽江交界的九河乡。商人来自地中海沿岸,公元前1600年前后渡过金沙江攻灭夏朝。夏人四处逃窜,逃离滇西北。商人没有久留,继续向中原迁移。商朝不清楚夏朝的历史,原因是他们不曾做过夏朝的子民。周人是夏朝的子民,原来居住在大理坝周城,以扎染为业。周人也逃了出去,直到陕西岐山周原。周人后来建立了周朝。周人世代讲述夏朝的历史。周穆王曾经回到大理寻根。有一部分夏人逃到山西,与当地土著融合,形成匈奴。“匈奴”,白语释义是“弦子毡帽”,因为匈奴人爱弹三弦,爱戴毡帽。夏朝在滇西北的遗民——白族人——亦复如是。有一部分夏人逃到浙江,并把夏朝的一些地名也带过去。比如“会稽山”。会稽山就是涂山,位置在云南丽江九河。大禹在涂山大会各部落首领,而防风氏迟到。防风氏的地盘在大理坝下关,是势力比较强的部落。禹乘机治罪防风氏,砍了防风氏首领和随从的腿,用车装了好几车。从此,涂山获得“会稽山”这个名称。“会稽山”,白语释义是“腿多山”。有些夏人逃到中南半岛,有些夏人逃到中原。三星堆是夏朝王室在逃难路途上的藏宝坑。夏朝的遗民在春秋时代建立了哀牢国。夏朝自称下土方(意思是下界,与天界相对),称夏都阳翟为大西邑(意思是大山邑,大山指老君山,老君山是虎口山的误传)。
云南的上古历史因汉武帝根据张骞的游历裁定昆仑山在西域而陷入迷雾。连张骞本人也不支持汉武帝的裁定,委婉地说也许昆仑山还要在更远的地方。
尧、舜、禹不是禅让,而是夺权。舜是驯化大象的能手,“舜”就是“驯”。鯀治水失败,舜治他的罪。罪名之一是没有征得尧和舜的同意就用息壤筑坝挡水。“息壤”不是什么神奇的东西,就是田地轮作的耕种方式中翻耕起来闲置不种的田土。让翻耕起来的田土风吹日晒雨淋闲置一年,能够增加土的肥力。鯀让民工取息壤筑坝,只是因为这种田土容易挖取。但是,这种肥土被取走了,的确会危害农业生产。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