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互联网现在还需要中年人吗?那些 35 岁离开 BAT 的人都去哪了?

[复制链接]
zsz8868 发表于 2023-10-7 20:49:30|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大型互联网公司”、“管理级别人员”、“薪资要求高”、以及,“接近35岁”。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guyama 发表于 2023-10-7 20:50:20|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好多回答盲目灌鸡汤......真正回答问题的不多啊,我就站在我所了解的说一下大龄互联网人去哪里了。
因为在我读研的时候,就有学长语重心长的教育我要积极的认识大龄校友,去了解他们的现状和经验能让自己获益,所以加入了各种比自己大五届、十届甚至更久远的校友圈。
35岁离开BAT的人都去哪了,我就直接回答35+被优化的这个群体去哪里了,因没有被优化的校友依然在互联网大厂工作,离开大厂的校友基本都是被优化裁员的,他们有以下几种选择:
1.中小公司就职,一般是组长、主管的角色,负责项目团队的技术攻关与指导,听上去似乎还不错,但是根据我了解的情况来看,20年之后基本没有中小公司可去了。
CV、NLP、Big Data、GPU云化渲染等领域会比Web架构及专家级开发好一些,但是正如我所说2020年之后机会都很少了,总体而言基本没有那么多中小公司的机会了,反而是中小公司大规模破产倒闭中。
2.IT机构培训讲师或者自主在平台授课,从前端的Vue3、React到后台的Spring、SpringBoot、SpringCloudAlibaba、Mysql、Flink、RocketMQ,也包括大数据、机器学习等等,但是最大的问题还是行业在严重缩,各家机构不缺互联网技能老师缺学员。
这些机构现在重点拼营销,主要对象是一些下游一本、二本、大专的在校生群体,进行营销、拉新等等,甚至鼓励其他专业的学生转码,为什么不把对象放在重点院校的学生身上,是因为这些学生只要随便问问学长就知道现状了,不轻易转码、不轻易报课,投入产出比太低。
3.远赴海外工作,这部分中年学长主要是在2020年后,被裁员优化后没有中小公司可去导致的,中年互联网人出海是很悲壮的和应届硕博的北美骄傲小哥不同,中年失业而出海大多数是因为上有老、下有小、还有房贷,全家人的希望。
中年出海少数去欧美、新加坡、中国香港,主要去向是日本,运气好的能加入Indeed这种大手,运气次一些的以外包的身份去个还行的公司甚至可以带中国籍外包技术团队,根据我的观察这些中年校友一般只会被超过500万日元年薪的offer吸引去日本,一般拿到1200万日元及以上的校友间会恭喜,我猜测这与大多数校友背负的月供在1万-2万有关。
4.个人或小型团队中低频量化投资系统,通常是几个校友组成的小团队,租机器,分别负责搭建计算平台、数据源等模块,大家无论有基础没基础的,全部开始学习量化算法、数据库、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内容,主要标的是美股、数字货币、港股、A股、期货,甚至有实力的校友很容易就开发出让人赞叹的可视化系统。根据我知道的有一些小团队行情好的时候年收益达到过147%,但是资金量肯定没法和私募比。
5.做点小生意,这类包括了餐饮店、奶茶店、剧本杀、自习室、咖啡屋等,但是这三年疫情防控确实还蛮惨的......
其他让人听了觉得很有趣但是数量不多的去向有:
1.没听说去送外卖的,但是有听说开快车、滴滴的。
2.重新成为做题家然后成为中小学私教的,大龄失业女校友为主,但是也需要把自己简历包装好,包装成一个十几年来除个互联网大厂主业一直坚持副业私教的南大高材生,这里多说点我身边真的有个在大厂的老姐业余时间去反复刷五年高考三年模拟。
3.房产中介,本身就喜欢到处看房子。
4.全职股民,和上文提到的量化不同,这类校友没有技术量化的能力,通常是自己通过技术面、基本面和新闻来炒股,收益也确实一般。
5.自媒体创作,战狼、数码、汽车等类型。
........
xzshengli 发表于 2023-10-7 20:50:46|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研发,已离职,35+
我当时比较亲近的同事中,没有升到更高管理层的,陆陆续续全走了。
小组leader十年前创业去了,开始几年还有联系,现在事业状况未知。
还有几个各自创业,情况未知。
一位姐姐去了个不加班的企业,较边缘岗位,工资还是不错的,适当加班。
一位同龄美女走上了独立成功事业型女性之路,在另一家大厂做leader,艰苦奋斗疯狂加班。
另一位美女去了另一家大厂,降薪,追求悠闲快乐。
一位同龄帅哥去了华尔街。
当时部门里留学回来的占比一半,这一半里的70%~80%已再次出国,基本上就是当时留学的国家。
我不是留学回来的,也已出国。现职业与互联网无关。

我们当时加班强度并不大,一般就到晚上8~9点,早上不需要打卡,多数时间可以双休。与其他IT公司相比时间算轻松的了。
虽然时间比较轻松,但压力还是有的,每周要向上三层的三个层级领导汇报工作,每月向更大的领导汇报一次。有几次做梦梦到领导们叫我,我一边答应着一边起床要拿电脑……下了床发现噩梦一场……
我离职时28岁,被另一家公司吸引走了,新公司把我当大宝贝一样对待……后来结婚生子,对加班产生了深深的厌恶,事业下滑期就来了!公司挑了我好几个月毛病,有事没事就要被训几句,后来干脆问我可以不可以接受降职,把我做了一半的项目给别人,我说不可以,然后走人了。
我以不加班为要求找了好多公司,都不行,终于找了家小公司薪资减了将近一半。虽然不在公司加班,但需要在家里加班。后来小公司黄了……我们因为被欠薪还跑去劳动仲裁……哈哈
相夫教子了一段时间,自娱自乐在家写代码思考人生,再后来就出国了。
我没有在一线城市买房也没买车,没有在房地产中赚一笔,但也没什么压力,没有资产将我绑定,生活也就比较随性。做IT的朋友们也不必为35岁太焦虑,车到山前必有路,我们这批已退了的老家伙们也没饿死是吧。岁月从你身上带走了青春,让它给你留下智慧吧。
hijacker 发表于 2023-10-7 20:51:18|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道题太适合我了,好好答一下。
我转咨询之前是在互联网行业,然后这几年也认识了不少互联网的中层管理者。
1、老李 38岁,技术专家,35岁之前是在阿里P7,35岁后跳到字节跳动,去年被裁失业,找工作半年,现在跳槽到平安集团,降薪40%,打算开始养老。
2、陈姐 36岁,互联网运营专家,曾经年薪八十万,也是被裁失业,目前在一家创业公司做运营负责人,现在年薪40万,有一部分期权。
3、老王 35岁,产品专家,也是阿里P7被裁员,之前在淘宝线。因为曾经年薪百万,暂且找不到薪资匹配的工作,开始录课,卖课。但是因为今年市场上产品经理需求不多,学员较少,刚够温饱。房贷每月3万~还款压力巨大。
4、林哥 37岁  也是产品专家 被裁失业,找不到相应工作,目前在做一些产品经理的职业规划就业咨询。曾经年薪80-100万,现在每月收入大致3000多元。
5、陈哥 40岁,研发专家,依然是被裁失业,找不到工作,现在和小弟们创办一家It外包公司,主要做微信小程序,因为远程工作,有活就有钱,没活就没钱。一个月去掉兄弟们心薪资,自己收入纯到手1-2万块,但是后面随着业务增长起来,这个数字会有所提高。
以上是我比较深刻的例子。名字也都是用代号。大部分互联网35岁左右的失业的人,还是能找到一份工作,只是可能会降薪一点。
但是如果是40岁以上,又不是管理岗,基本上就业概率为30%,找不到工作的人也只能走上“被动”创业这一条路,但无论是被动创业还是主动创业,都是九死一生,因此有很多人在40岁的时候会亏掉之前多年积蓄,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
而相比于外企、外企的35岁以上管理者职业生涯才刚刚开始,45岁以上的外资director多少猎头抢破头。
但是有一点外企的管理岗位都是有年限要求,限定了主管大概工作3年、经理大概工作5-10年,总监又是15-20年。
而互联网,只要你有业绩有能力,30岁做总监不是梦。
相比之下,互联网确实是吃青春饭的,但是又是能给年轻人很多上升机会的。
如果是你,你后悔选择互联网吗?
liaodan 发表于 2023-10-7 20:51:30|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六种出路

1.最常见,大厂变小厂,小厂变私企

35岁以后.级上不去,大厂里面逐步边缘化,放在不疼不痒的项目组,然后整个项目被砍掉或者续约时候不再续约,拿着一笔不错的遣散费走人。
之后凭借大厂资历去小厂,体力好的话带带小组团队,体力不好混个两三年被优化再淘汰。
然后找找身边的关系,有没有当年老同学老朋友去了哪家带着项目组的或者自己当老板的,过去当个小微公司的总监或者客户运维的高级工程师,更加辛苦点,从坐办公室变成要围着客户服务。
再之后如果关系也没了或者小企业都撑不下去了,40网上就只能去人才市场找那些初创公司碰碰运气,他们比较需要有经验的老人在开创期撑起局面,带一下新人。
运气好企业起来了就借势还能起来,运气不好企业倒了或者减员增效就换家公司。
反正总有公司会要,就是没有了大厂的食堂、住房补贴、游戏房、漂亮的大办公室、合法的各种遣散费什么的,总之年收入变得少了,工作环境变得差了,但不至于工作也找不到。
2.转行,从产品向服务和销售靠拢,也不少这样的。

年纪大了,做产品加班有点力不从心了,思维也没年轻人活跃了。但是人脉圈子比较广,见的各种现场的奇葩要求和故障比较多,那么换一家企业,逐步从开发、设计转向服务或销售。
说白了就是向商业周期的后方去转移。但是因为市场是比较专业的另一块,所以按照产品、市场、销售、运营、服务这样的顺序来看大部分开发转下来会跳过市场,去销售或服务。
运营跳过去因为这个环节一般都是不需要太多技术的心细的年轻女生跟进就行。
做销售,可以用懂产品的经验来帮助客户前期的诊断、调研、推荐。后期的方案定制、项目计划、产品选型等等。
做服务,可以用懂技术的优势来帮用户解决使用中遇到的常见问题,指导用户如何快速上手和有效使用系统,甚至为用户做培训,演示,来帮客户成功(CS团队),提升对产品满意度,续约率。
当然,这些还要看具体的行业和产品形态,这里就以软件、高科技、平台等常见的互联网行业为一个大致的模板。
3.自己创业,合伙创业,带技术入股。这类比较少

如果在职业经历中比较了解全部的产品开发路径,又是涉及游戏、SAAS、数字广告、短视频、应用开发等等这些相对比较能闭环的不借助硬件的高科技行业。很多人会考虑个人创业。
比如做个独立游戏,独立APP或者和朋友弄个小型的数字化服务公司,3C类产品公司等等。
说白了就是技术创业了,这类公司的创始团队一般都是技术出身,自带技术甚至团队。
年龄自然也就不是限制了,但是其实更类,当然如果运气好公司起来了可能身家从几百万直接跳到几千万甚至股份上亿也有可能。但实际上三年能存活公司百不存一,这个市场也很残酷。
大部分都是在创业初期的一两年内烧光了几百万之前的存款和天使轮的投资,然后公司狼狈收尾,自己以前XX科技CXO的身份,再去人才市场应聘,走上前面的第二条路。
4.带着积攒的财富追求自己喜欢的事,做文化或自由职业。这类也比较少

有一些恰好自己除了技术,也比较有表达能力和文字能力的。会在感觉依靠本行收入吃力后,主动跳行业,用人脉和积攒的启动资金,变成其他领域的新身份。
比如我们经常看到那种《年薪百万程序员辞职,回到老家开田园客栈》《曾经的P6高管,和女友在海边经营的咖啡厅》类似这样的所谓采访,我们姑且把他们都归到“文化领域”吧。
当然,其中也有UP主,个人知识星球,甚至知乎这样个人创作平台来知识变现,流量变现的。之所以说文化领域,因为本质上都是不再吃技术饭了,当时大厂的经历更多成为了人生的赋值。
人们能在35岁左右,就有一笔来自由选择后场生活方式的启动资金是非常难得的。
而通过大厂的宝贵经历,在一线城市在四十岁前不买房的前提下积攒两三百万还是很可能的。
这笔钱可以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方式,不管是去云南、贵州等美丽的地方开个小店,过一种田园一些的放松生活,还是回老家,改善下父母和自己的住房,都是可以实现的。
当然,有些看似追求理想的职业实际也坎坷难行,但毕竟是追求自己相干的事情,就算辛苦或者不挣钱也认了,人生能够这样的机会也是十分难得值得羡慕的。
5.出国,数量并不少

这类前几年挺多的,因为澳洲、加拿大等地对技术性人才都有不错的加分。
而很多能进大厂的年轻人,不管学历还是英文在审核加分的时候都是助力。
很多人三十岁左右,结婚后就开始操办,到了准备要孩子时候,已经可以去国外给孩子落户了。
两个人积蓄拿出来,做置业的移民,然后在当地找个工作,40岁之前基本就全家都出去了。
身边有个同学,当年国内月薪三万左右,做防伪光学的高新技术的项目负责人。去了澳洲开叉车,但是两边收入差不多,自己说那边从环境和住房上同等财富生活的他感觉更舒适点。
这个咱们不评论,也不展开说,毕竟不是讨论重点,总之这是一条出路。
6.家庭、生子、不知道靠什么收入,数量也不少

这两年类似的身边人非常多,尤其是女生。
当年也在大厂,收入都很不错。随着这两年大厂疫情一轮一轮裁员,拿着钱直接离职。还有一些是之前在高科技的B2B外企,也随着生孩子离职回家。
然后从朋友圈看,基本就不工作了,生活的水平还不错。
男生常见的风格是晒摩托,开着SUV带家人去西藏、内蒙、新疆、云南、四川。晒得黝黑大墨镜留胡子一脸风尘仆仆的感觉,或者在蓝天碧水的地方钓鱼、冲浪。
女生常见的风格是小清新的在屋子里手磨咖啡、烘培、逗宠物,照顾孩子,给孩子手工缝制各种衣物,带着娃和父母在各地旅游,弄点插花、烤茶什么的。
总之也不见他们工作,不知道收入来源,偶尔朋友圈卖点玉器、鲜花、手工糕点什么的,但好像也不持续,不像是主要收入来源。
我只能猜测,要不然他们在过去的10年间,非常明智的将财富都准确投资成了房产等高收益的资本,或者他们的另一半收入不菲能供养三口之家不需要他们再工作了。
这类人还不少,尤其这两年,35岁以上大概10个朋友里就有一个是这种画风。偶尔聚会的话看他们穿着得体怡然自得,有一种慵懒又平静的感觉,如果一切真实也挺让人羡慕。
<hr/>其实。在现代社会,对于80岁左右的人生来说,考虑到前面20年的求学和成长,35岁可以说刚刚开始。很多准备看35岁大厂员工失业笑话的人,可能要比较失望。
他们更像是一群依靠年轻时候奋斗,把自己在学业上的努力通过身体略微透支的极限付出,在很短的人生中就完成了第一笔财富积累的先发者。
至于后面的人生,他们其实也不是很多人想象的瑟瑟发抖,等待着被裁员的不安。反而因为有一定财富积累,拥有更多的选择权和拒绝的权力。
至于35岁以后的生活,他们可能不再是大厂的程序员,但可能是花店主、好妈妈、创业者、记录生活的UP主、写手、培训讲师、美食达人等等。
这部分人大多是从学生时代就有比较强的学习能力,双商并不低,行动力比较强的,在新领域进入状态并不慢,也并不发愁如何养活自己。
只要能比较好的心态适应收入的明显下降,其实大部分人过的依旧挺不错,并不是想象的如同被用过的消耗品带着一身病痛回到老家悔恨自己年轻时为了挣钱进了大厂。
他们活得依然挺好,偶尔聊起来年轻的打工经历,也不过如同大学经历是一种刚进入社会时快速的学习成长过程,如今离开了,不特别留恋,也不特别悔恨。
从这点上其实如果你还在大厂,不用太担心焦虑。如果没能进入也不用幸灾乐祸期待他们出来反而过的不如普通人。他们就像90年代进入外企工厂的那些人,已经借助时代完成了人生的转变。
woomoo 发表于 2023-10-7 20:52:26|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83年的,今年39了,在互联网这个圈子里应该算是老人了吧?从30岁开始待过几家互联网公司,对,你没看错,我是30岁才去互联网公司的,原来一直都是混在国内企业和外企的,30岁那年羡慕互联网的高工资,我从外企去了一家创业公司,还没到一年的光景工资已经翻了一倍,互联网公司给钱的确是大方,但工作时间也的确是长,我从原来在外企的5点下班,变成了长期加班到10点,后来我离开了那家创业公司,去了京东,再然后从京东去了百度,算是在互联网公司涮了一圈吧,35岁时我发现,我在百度已经算是老人了,因为当时HR说百度的平均年龄是26岁,而35岁绝对是算高龄了,后来因为自己也有孩子了,长期这么10点半,11点到家也不是个事儿,所以就从百度逃离了,临走时的那个月我还得了整个大部门的季度之星,经理问我为啥要走?我说了很多乱七八糟的理由,家太远等等,但我心理其实想的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诉求,我可以继续待在百度,升职答辩卷的飞起,但也可以选择逃离这种生活,选择有质量的生活,于是我在35岁的时候离开了百度加入了一家德国的外企,过上了早9晚6的生活,薪水和原来差不多吧,一年税前大概48万,但时薪涨了很多,真的很多,每天可以回家陪孩子学习,伴随他成长。在我的陪伴下我家孩子5岁时汉字认识3500字,英语RAZ读到了G,数学何秋光,逻辑狗,摩比爱数学也都学完了。
今年由于种种原因吧,被原来公司裁员了,拿了10多万的赔偿金,由于在自己的技术领域技术还算过硬吧,仅仅花了一个星期就找到了新工作,月薪还涨了,去了一家美资金外企,目前也还在这家美资外企待着呢,目前观察还行吧,怎么说呢?我知道我基本不可能年薪白万了,这离我还挺远的,但50万一年,每天6点下班,有自己的生活,我觉得自己的幸福指数还是挺高的,当然也时感谢我的好媳妇,因为她的优秀,所以我们的家庭才能基本无压力的生活。
回到这个话题,我35岁离开了BAT的B,去了外企苟着,目前依然在苟着。。。。。苟到找不到工作吧。哈哈哈
---------------------------------------------------------------------------------------------------------------------
手动分割哈,更新下吧
没想到这么个回答,居然还得到了80多个赞,那我继续写写
很多人关心怎么才能去外企,因为毕竟对于搞互联网的人来说,能去外企继续拿着不算低的收入应该算是非常不错的选择了,而且还可以早9晚6的,基本不用加班,挺完美的解决方案了。
但去外企的话,英语必须要过关,英语必须要过关,英语必须要过关,重要的话说3遍哈,为啥呢?因为外企就看这个,其实你要说技术的话,那在北上广深这种城市,技术牛逼的人可多了去了,而想去外企养老的人可不少呢,而且现在的外企越来越少,所以凭啥别人进不去而你能进去呢?
所以练就英语口语是必须要做到的,拿我个人为例,我当时打算去外企时,我英语也时很烂的,而且那个时候大学都毕业了4年了,英语早都忘了,就算是大学时我英语连4级也没有过啊,所以你可以想象一下我当时英语是啥水平的,但为了去外企我只能从头学,天天听VOA, CNN等,最开始只能从VOS慢速开始,把VOA常用单词背了下,CNN也只能看看CNN students news . 这个阶段持续了小半年吧,后来直到觉得好像也能听个差不多了,就改成听常速的VOA.  CNN. 这个阶段又持续了大约半年吧,但光听是解决不了开口的问题的,所以我开始看老友记,对,就是老友记,盲看,盲听,挡住字幕,然后再打开字幕模仿着说,自言自语的说着chinese English.这个时候我英语语法错误是非常多的,但是没关系,我就继续看,继续说,直到10季的老友记都这么看完了,我发现我居然可以冒出几句英语了,而且走在路上也不自觉的会用英语说两句。
再后来,终于有机会去面试了一家外企,靠着我自学的英语,而且是一分钱都没花学的英语,我进了那家外企,并且在那里待了3年。直到后来跳到了互联网公司.........
这就是我学英语的故事,送给那些学英语有困难的人吧,我也是这么过来的,千万别给自己找理由,英语是个需要长时间投入的事情,也正是由于需要这种长时间的投入才让很多人因为做不到而放弃了,所以如果你想也有机会去外企,请一定给自己设定目标,把英语学好,然后去外企。
----------------------------------------------------------------------------------------------------------------------------------
没想到这篇回到居然有32万的阅读量,这真是我完全没想到的,我也仅仅是从我的角度给广大35岁的中青年人提供了一个思路,至于这条路是否适合您及您所在的城市,我不知道,但我能保证的是以上我说的绝对真实,昨天因为有朋友留言和私信我让我说说从互联网大厂出来后是如何教育娃的,所以索性我也就写一篇关于育娃的经验吧。
先说成果吧,娃现在已经快6岁了:
语文:5岁时汉字已经认识3500字,自主阅读已经基本无障碍,娃大约是2岁半的时候开始学汉字的,刚开始仅仅是教一些简单的汉字,到后来发现他记得非常快,所以慢慢的就把3500字都学了,另外,其实他刚刚4岁的时候就学完了3500字,后面基本是在复习。认字也没有用任何软件,就是用最普通的字卡,后面我就是从网上找的常用3500汉字,打印了下来,然后一个个教,就这么简单。
英语:目前RAZ正在学H级, 从AA至G,基本是我手把手教的,天天需要我陪着学,给他讲解,从H这本书开始,娃已经可以自己学习阅读了(RAZ书+倾听者+导读手册),我晚上下班回来只负责检查他的学习成果,但会对一些他不认识的单词和短语讲解一下意思,近两个月,因为北京口罩原因,幼儿园一直放假,所以他天天在家,我就让他自己学了,倾听者先听3遍,影子跟读3遍,然后他自己会读导读手册看看是啥意思(因为汉字他基本都认识了,所以自己阅读无障碍),然后就是他反复的看直到他认为已经掌握为止,我晚上回来就是检查成果,我不会管他白天花了多长时间学习,我只看晚是否可以自己阅读并且完全理解句子含义。如果他只花半小时学习,那其他时间他自己玩积木完全OK. 我不干涉。
数学:目前学完了《摩比爱数学》萌芽篇和探索篇,飞跃篇,共计18本,娃最爱这个
《逻辑狗》第一阶和第二阶,第三阶段,共计15本,娃对这个其实毕竟一般,觉得比较简单吧
《百花思维》因为小班和中班的数学别其他的教材已经学了很多了,所以百花思维只学了大班的高级篇。这本书还是非常赞的
《何秋光》第一集和第二集,共10本
《蒙氏数学》小班和中班的4本
《阶梯数学》共2本
《幼儿奥数启蒙》 3本等等
以上就是娃的学习成果吧,如果说经验的话,我觉得第一,你真的需要花时间陪伴,这也是我去外企后换来的,每天固定时间到家,可以完全陪着娃学习,从他2岁多到6岁,基本是我陪着他学完了上面的内容,第二,家长也需要毅力,因为你自己如果坚持不下来,娃肯定也坚持不下来,毕竟大家都有惰性,娃惰性更大,玩具的吸引力非常大的,就像短视频和连续剧对你的吸引力一样,所以你自己就得能控制住自己,把这个时间完全留给娃来一起学习。第三,换位思考和更多的鼓励,其实这点我以前做的也不好,其实以娃的理解力来说,很多东西对他来说是很难的,这个时候如果你火了,你激动了,你不懂的鼓励,娃对于学习的热情就会越来越小,因为他会把学习和受批评联系到一起,而如果你可以在他做的好时候或地方多奖励,鼓励的话,他就会把学习和受表扬和鼓励联系在一起,哪个更好其实非常明显,就不用我多说了吧?
以上就是我关于教育娃的一些分享吧,希望对于各位35岁的中年朋友有所帮助。
----------------------------------------------------------------------------------------------------------------------------------
再次分割,因为这个回复得到了非常多人的阅读,我是真的真的没有想到,今天我再更新一下我对于职业生涯的一些思考,我觉得这个值得读读,反正你又不损失啥,说明下哈,以下仅仅以我的思考,和您理解的也许完全不同,您如果觉得我是错的话,那么您是对的,您可以划走。

  • 技术是否是门槛?
我先自我说明下吧,我本身算是技术出身,早年毕业的时候也在一线写代码,修bug, 测试别人的代码,总之我并非一开始就做管理这个工作,但经历了一些年的工作和学习后,我发现技术变化太快了,我真的真的跟不上了,最开始时候我们写Java,2008年前后SSH正是流行的时候,当然我也像模像样的学习并在项目中使用了,但是哈,我发现这个时间成本对于一般人来说是不低的,而后面随时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这个东西又没那么流行了,在2010年左右 ,Android出现了,国内也有了一些这方面的书,当时我因为有写Java基础,所以又开始了对于Android的学习,再后来什么Python,Linux的一些其他脚本语言我也都学了一些,我发现自己要学的东西真是太多了,而我的精力却是是十分有限的,我不可能永远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像20多岁的小伙子可以不断的学习着新出现的技术,而且在2012年以后,大量的IT培训已经出现了,培训什么技术的都有,从开发到测试到运维,各种培训班,我当时也曾经心动过,生怕自己哪天落后了就不再被需要了,27岁的我也在想,对于IT人来说,技术真的有门槛吗?如果技术没有门槛的话(我当时真就这么想的,因为看到过很多其他专业的人培训了几个月就改行写代码了)到底什么才是可以和别人竞争时有优势的呢?什么才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长期掌握的且别人不太容易坚持下来的呢?
2. 什么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长期掌握的且别人不太容易坚持下来的?
回到上面我谈到的这个问题,到底什么才是可以和别人竞争时有优势的呢?我觉得应该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学习的,而不是像一门计算机语言一样,说实在的,对于有经验的程序员来说,学一门新语言真的不算啥难事,你只需要熟悉一下语法并且了解一下有哪些包可以调用,包里面又有哪些方法你可以之间使用,入参及出参是什么,多说你再学习一下框架,仅此而已(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以至于很多后来从java转Python的程序员写代码还是一股浓浓的Java风,哈哈哈。
但我当时认为,英语这个东西真的是需要日积月累才能真正掌握的,首先,虽然英语也有短时间提升班,但语言这东西吧,你说你参加个新东方考个试我相信,学1,2个月就能流利听说,我就不相信了,这东西就是需要多听多说,日积月累的练习才行,但绝大多数成年人哈,我觉得没有毅力坚持下来,而我本人呢,最擅长的就是靠毅力坚持,再加上当时非常羡慕外企那种style. 拿个咖啡,出入高档写字楼,Marry啊,Mark啊,Martin啊这么英文名字的叫着,所以我就开始了我的英语学习之旅,方法我上面都写了,我这里就不多说了,但我当时是在民企的,那里并没有英语环境,所以我每天早上到公司雷打不动的是要学半小时英语的,而且是光明正大的学,当其他小伙伴已经在干活时,我在学习,当其他小伙伴在讨论技术时,我在学习,曾经我旁边的一个同事小伙说:“XXX,你是真行啊,每天来公司先学习半小时,我们还得撅屁股干活,你是真轻松”,哈哈,当然这哥们和我关系不差,他也只是在开玩笑,但你可以了解到我当时是一种什么状态,工作我也会做,但我不会让工作阻碍了我自己的事,因为工作是公司的事,而学习是我自己的事,如果工作阻碍了我自己的事,那对不起,我只能牺牲工作了,后来小组长也来找我谈,他说你得注意工作效率,不能在工作时间学习,巴拉巴拉,不然年底绩效不会太好.........在他和我聊了以后,我有改变吗?我有改变吗?哈哈,没有,并没有,实话说我不太在乎,组长怎么想是他的事,我怎么想事我的事,每个人情况不同,述求不同,凭啥我非得听他的?当然后来年底年终奖我的确比别人少了3千块钱,但和我后来得到的比起来这算的了什么?算的了什么?3千块而已啊,后来这个组长一直待在了公司,当我月收入早过了3万的时候,我听说他也才勉强混到了2万。所以千万别太在意别人如何看你,重要的是你要知道你自己要什么。大不了就是很长一段时机你们互相把对方当作xx, 但时间会证明到底谁是对的,谁是错的。
后来,在这么坚持快2年的情况下,我终于成功的跳槽到了外企,这就是我当年的故事。
3. BAT是否能养老?
先给答案,BAT绝不养老
上面我说过,我待过百度和京东,也应该算是大厂吧?但从年纪分布来说,超过35岁以上的还是比较少的,印象中我只记得京东项目管理部的一些项目经理的确年纪是会大些的,但如果是产品,开发,测试这些工作,也仅仅是一些资深组长的确是会年纪大些,其他成员都是工作1-5年的人为主,技术职级大多集中在T3-T6左右。再说百度,百度更是如此,HR告诉我们,百度的平均年纪当时是26岁,而我那时已经35岁了,所以我是属于大龄人的那一群人,但很遗憾,我又没能混到一个很高的职级,所以还需要天天在一线干活。印象中我当时的导师年纪是不小的(女性,也不方便问年龄,哈哈),但她的学历,经验,能力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所以你可以这么理解,对于绝大多数大厂来说,35岁的人会有,但绝对还是有些自己的能力在里面的,对于普通人来说,尽早的做自己的打算,无论是第二收入还是想想如何跳外企都是不错的选择,看你个人对哪个更有信心些吧。
以上,是我自己的思考和人生经历,感谢阅读。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