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如何看待越来越多985211硕博名校毕业生放弃互联网等高薪行业,反而选择加入稳定但收入不高的教师队伍?

[复制链接]
xiaohai 发表于 2023-10-7 20:46:27|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高薪的互联网大厂曾经是很多985、211名校硕博毕业生的首选。
但是近年发现,越来越多名校毕业生选择进入教师,公务员等稳定,但是收入相对不那么高体制内的工作。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qswh 发表于 2023-10-7 20:46:40|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许多年前某一天,我路过某沙火车站,我发现火车站好多乞丐,他们脏兮兮的,破破烂烂的,每一个似乎都无比可怜,我想象着他们无比可怜的身世,把自己仅有的零花钱全部恭恭敬敬的献给这些可怜的人儿。直到好多年后,一个朋友聊起他家以前在火车做生意的经历,说起他们认识的乞丐,我才知道那些个可怜的人儿,都是在该市有几套房子,有车子的老板。看着还在为买房子发愁的自己,只想问问他们,那些房子是否也写了我的名字,毕竟我把我吃饭钱都投进去了。
同样我发现,现在火车站很少有乞丐了,我问朋友这么有前途的行业他们怎么不干了,朋友说,现在行情不好了。人家都转行当房东。此时此刻心里又恰如彼时彼刻,全是奔腾而过的草泥马。
当很多人突然转向一个行业聚集时,说明这个行业开始出现优于其他行业的优势。
当很多人突然离开像一个行业聚集时,说明这个行业开始出现劣于其他行业的趋势。
更何况这些人是名校精英。
互联网行业蓬勃发展,就是这一波人聪明人进去吹起的泡沫。
行业到了下行周期,泡沫被挤掉的时候,这波聪明人开始找一个安稳的落脚点而已。
crack007 发表于 2023-10-7 20:46:45|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疑问对于今年的大学生就业不成立
他们也不过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而已。
今年的大学毕业生是1070万,虽然并不都是985/211硕博名校毕业生,但根据高校扩招的现实而言,这个层次的人也少不了。
所以不是985/211硕博名校毕业生放弃了互联网高薪行业,而是互联网高薪已经承载不了这样的毕业生体量了。
但凡你去了解一下,现在拿到OFFER的学生,率先毁约的都是大厂或企业,而不是学生。甚至很多大厂或企业不仅缩减新招岗位,连原来的老员工也在裁员。
三天前我去大学做毕业答辩评审老师,和一个自动化学院的院长聊到学校就业率的问题,据他介绍,他们学院就业最好的自动化专业的就业率也不过是70%而已,其它专业都很惨淡,很多学生都被企业毁约了,他们宁愿赔付违约金。


从以上这些消息来看,我们可以看到两个现实:
1、今年的毕业生体量太大,就业岗位供不应求,尤其是好的岗位;
2、整个社会的经济形势和发展预期不足,让企业和毕业生对未来都没有信心。
所以选择加入考公和考事业单位,是一种没有选择的选择。
既然选择不了高薪,那就退而求其次的选择稳定吧
其实这对于这届的毕业生来说,是一个非常严重的打击,因为这种选择基本上是“一选定终身”的,即使经济再次腾飞,这届毕业生也失去了“再战江湖”的勇气和能力了,这才是最大的可悲,因为他们错过了自己最佳的成长年龄。
当然也不是说进入体制内就完全失去了发展机会,而是很多本来没有挑战性和发展性的岗位会严重的浪费一批人才,而这批人才一旦错过了自己的成长机会,那基本上也就耗在这些岗位上了,失去了跳出去的能力。
如果你告诉我一个985博士毕业去一个街道办就业,还能够找到自己的职业快乐,打死我也不信,因为你比较的对象不是街道办的同事,而是和你同等学历的同学,他们的发展会对你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这就是所谓的“不患寡而患不均”。
所以,在这里我也很建议,教育背景深厚的人,要谨慎就业,因为你现在如果轻松的选择了稳定,将来就一定要去面对残忍的“平凡”,而且可能是只有你一个人的“平凡”
我相信大家都听过一首歌《只要你过得比我好》,这首歌的境界太高了,一般人做不来,其实现实是:只要你过得比我好,我就受不了。别急着跳出来喷,看看你身边的人,有几个人的成就是得到过你深深的祝福的,都是一水的“羡慕妒忌恨”。
希望,真心的希望,这一届的毕业生不会有这样的经历。
阿博科技 发表于 2023-10-7 20:47:18|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年轻人压力都很大,现在除了体制内,还有互联网大厂和一些优秀的中小公司,绝大多数就业的去向,真的好么?要么就稳定,要么工资多一些,总得占一头。
现在体制内和互联网的工作都很抢手,其它行业的都不太抢手,现实的原因是很多公司的工作薪资低,天天加班,工作本身也很难让人找到成就感,就是螺丝钉。
而体制内,好歹可以通过考试,有一个相对公平的进入方式,还可以努力一下。互联网也是一样,公平,反正可以博。
以后考公考编,如果你不是名校毕业或者博士毕业,都不要太考虑了。很多人总是在争论考公考编是不是终点,需不需要,但是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门槛很快就会高到比你进互联网大厂都高。
现在北大博士毕业去考个北京酒仙桥街道的城管岗位都这么正常,想一想接下来这么多博士,哪有那么多研究性的岗位?但凡需要考的、会设置学历门槛的工作,基本上都会要求越来越高,本科生就别想了,非985的硕士都很难,博士也会竞争激烈。
硕士研究生一年的招聘人数也就90~100万过一些,博士就13万人了,大家感觉一下这个比重。如果未来你想考公,或者考编,建议读到博士。
现在找工作的压力太大了,大多数工作的吸引力都不够,好的工作的竞争力和体制内一样激烈。所以现在年轻人实际上是在竞争有限的几个好机会,体制内是其中之一。
今年是就业压力特别大的一年,很多毕业生都将面临巨大的压力。希望能够帮到这些同学。
以后每年都是压力最大的一年,不要以为这是开玩笑,一年比一年压力大,这就是现实。K12领域裁员再找工作已经填满了很多岗位,450万人考研只招100万人,剩下350万人继续找工作。
再推荐一篇文章:2022~2023毕业求职如何提高竞争力?(资料合集)
2022~2023毕业求职如何提高竞争力?(资料合集)6 赞同 · 0 评论文章
asdjkl 发表于 2023-10-7 20:47:49|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师?偏远落后的山区教师,你看他们干不干?别说山区教师了,就是市区里非重点学校的无编制的合同工,你看他们干不干?
公务员?冷门、无发展空间的清水衙门,你看他们干不干?
光入职还不算,有本事3、5年后还依然能踏踏实实干下去,尽职尽责,这才算数。
稳定,也得看是什么样的稳定。
tianzi3203 发表于 2023-10-7 20:48:47|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人们对高薪有个误区,认为毕业后四十万,未来五年一定更高,甚至会超过百万
在很多平台上可以看到这种令人啼笑皆非的言论和推导方式,毕业时候一万,超过了99%的人,未来也会继续超过99%的人。
这是建立在【互联网也是稳定工作的】前提下,但这个前提本来就是不成立的。
这种不稳定会导致,今年一定加薪吗?一定晋升吗?一定不会裁你吗?一定跳槽可以加薪吗?今年奖金十个月明年也十个月吗?这些问题当依据个例推导的时候都是算满的,今年10%,明年10%,跳槽30%,就好像你是地球OL这款游戏的管理一样。
这种不稳定的结果就是,你毕业的时候是一万,可能五年后也到不了两万,中间如果被毕业,跳槽被压价,等于从头再来。
更不用说互联网就是一个搬砖的地方,他不能保证你未来一定有晋升。事实上,不晋升基本等于要毕业,没有在规定时间内通关也基本等于毕业。
过去几十年互联网的神话是粉饰出来的,是公司和群众相互作用的结果,公司需要抢占高薪资的人(因为人就是生产机器),媒体加群众的理解会进一步用【传统行业的工资增长】来预测互联网的工资增长,以为他们的工资增长就和老师,公务员一样,只要起点高,未来一定高。
但问题是,公司在表面上的薪资吹的是很高,但是给到手的方法有很多种,股票四年拿满,奖金不保底,末尾绩效淘汰等,配合管理混乱的行业,同样的管理手段可以起到一加一等于零的结果。
双重放大镜下,薪资本身就是失真的。
互联网的收缩更失真,说白了就是高薪只是个体+表面高薪,推及所有互联网从业者是不适用的,当前存活下来的人拿的都是高薪资,但如果把所有做过互联网的人的历史工资拿出来平均一下,算算机会成本,如果起薪再低一点,有什么竞争性呢?
归根结底,回去做老师还是个经济问题,他们发现这种工作模式下自己根本拿不到那么多钱,甚至进不去这个行业。至于加班啊,环境啊,为国家为人民啊,都不是首要的。人们算自己的账都会算的很清楚,算别的账不一定。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