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研究生后你都明白了什么?

[复制链接]
lxi4509 发表于 2023-10-7 12:38:05|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研究生导师更喜欢剥削寒门学子吗?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edaole 发表于 2023-10-7 12:38:18|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定要听懂师兄师姐们的画外音,欢迎大家补充,例
1.x老师这几年在行政上获得了很多成绩(学术几乎荒废)
2.我们师门博士大多5年毕业(课题组方向不好/老板压榨)
3.经常能到企业长见识,提升综合能力(横向很多,打工人)
4.x老师这几年没以前那么严厉了(这人原来很push,要求很多)
5.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放养,不指导还要成果)
6.不妨打开格局,看看其他学校的机会(这里是坑,别来)
7.课题组平时都会见面,每个人研究进度也不一样(课题组氛围不好,勾心斗角)
kino 发表于 2023-10-7 12:39:05|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载:
1.研究生不是学生,导师不是老师,同门不是同学;
2.过高的期待必然导致过大的落差;
3.过低的自我要求必然导致悲惨的结果。
4.不论如何都不要走极端,实在不行就退学,退学都不敢,就直接断绝外部联系,远离那些恶魔,剩下的事情之后再说,逃避虽然可耻但是有用,这句话很适用于研究生。
5.能在研一完成的课程绝对不要拖到研二,能在研二完成小论文的绝对不要拖到研三,研究生的时间越到后面越宝贵。
6.科研是要忍耐寂寞的,对普通人来说可能要比火影还能忍,如果不是极有才华或者背景深厚,不要轻易走上这条道路。
7.家里经济条件一般的,不要死磕科研。
8.不要跟导师闹僵,一力降十会,你手里基本上没有任何有意义的筹码,而对方掌握你研究生生活的生死,闹崩了,要不走要不忍,别极端。
9.时刻谨记,作为研究生,你对科研只是初窥门径,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先把基础打好再说,不要好高骛远。
10.不要得罪学院里面那帮财务教务的老阿姨,不然有你罪受。
11.读研并不意味着高人一等,人生是场长跑,读研不能帮你取胜,但是能让你在前半段多些选择,在后半段少些阻拦。
12.认真对待自己的科研成果,不要贪图一时之快而造假,老师布置的任务不关你事的倒是无所谓,他说OK就行。
13.好好锻炼身体,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才能更好地承受压力,实在不行的时候老师看你那么壮也不太敢把你逼急。(我当年就是)
14.对未来,要有规划又时刻准备好变化,不要轻易钉死在一台路上。
15.珍惜你的异性伴侣,这个阶段以后在社会中的就没那么单纯了。
16.逢人说话留三分,不论是室友还是同门,万万不可轻易将心里话一吐为快,很多人都是这样招来大祸的。
17.平时有机会又不排斥的可以多与就业老师的搞好关系,有用,亲测。
18.小论文被拒了不要怕,多投几次,照着意见改,只要没有根本性硬伤,总有瞎了眼的期刊会收的。
19.对于普通学生来说,与导师之间的关系维持着若即若离是最好的,太亲近和太疏远某种意义上都不好,但是这个对普通研究生来说还是太难了,经历过的应该会懂。
20.研究生其实真没啥钱的,国家补助500,老板补助看心情,随便一个23线都不够生活。
21.永远要记住,学术界是有山头的。不要拿着导师的项目或者资料问其他导师的学生甚至是导师本人,不然你会死的很惨。
22.导师间的关系不是学生能揣度和干预的,别轻易碰。
23.多手准备,不要在最后才发现啥都没有(论文和实习经历)
24.理工科,尤其是工科,硕士生基本上就是廉价劳动力,要做好心理准备。
25.你的心情在相当部分导师眼里不值一提,要学会控制情绪。
26.还是那句话,要意识的你的导师是从尸山血海中混出来的老江湖,对很多孩子来说他可能会是你目前为止能直接密切接触到的顶点。力量的碾压式无情的,但是不要走极端。
27.国内理工科导师脱离科研的占相当一部分,科研上有意义的指导基本上是不用指望了,不乱指挥就谢天谢地了。
28.绝对,绝对,绝对不要轻易直博!除非你背景够硬!(素质够硬都不好使)
29.硕士期间不要寄希望与任何人能帮你毕业,师兄师弟同门导师都靠不住,只有你自己最可靠。
30.有机会多参加比赛,相对于论文,公认度高的比赛经历和奖项比单纯的论文对你的未来来说更加分(NS大佬除外)。
31.平台很重要。能出国就尽量不在国内读,尤其是以后想在高校做教师的。目前国内985毕业的研究生普遍接受度还可以(前提是本科及研究生基本也要是211),211的研究生想毕业后去好的学校越来越难。
32. 对大部分人来说,研究生毕业的难度远远小于把科研当成自己的饭碗。
33. 跟对大老板很重要。不光决定几年的研究生是否读的顺利,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以后的发展。学阀现象还是很严重的,大牛的课题组发文章找工作很有优势。
34. 导师直接决定了你研究生期间的生活质量,科研质量,未来发展,是最最重要的因素,至于学校,地方等因素都往后排。
35.读研是否顺利,和个人能力有一定关系,但关系最大的是课题方向。同一专业的不同方向有时候真是云泥之别,在选课题时一定要慎重,不能任凭老板一言堂。这就要求平时尽量多读多想,以便关键时刻有理有据地说服老板。
36. 大部分研究生还只停留在好好做实验,好好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的心态上,或者在愿望层面:我喜欢这个学科我想未来好好做科研。只有极少数人在技术层面知道怎么一步一步做好成长为大牛。
37. 如果想把科研当作未来饭碗,你可以不喜欢科研,但是你不能不懂技术层面道路怎么走。
38.   做科研和创业一样,只有极少数人能成功,底线是生存,少谈什么大理想,少谈什么为学术前沿以及为人类发展做什么大贡献,最起码做到在学术圈里生存,找到工作。就像创业最起码底线是生存,别倒闭,这个都做不到那些所谓的颠覆这个商业模式,改变那个商业生态都统统是扯谈。
39. 任何事业,包括科研,都是平衡各方面看似冲突的利益关系,厉害的人总能在理想和现实之前找到一个很好的平衡点。而弱者永远在抱怨,觉得哪哪都不如意,永远不找自身的问题。
40.尽量不要掺和实验室或系里的政治斗争。很多课题组存在内斗现象,小老板们之间、师生之间、同门师兄弟之间,尽量远离,记住自己只要毕业,其他的少管,更不要在背后论短长。
41. 注意保护和积极锻炼身体,多活几年比多发几篇paper重要的多。
sjfff99 发表于 2023-10-7 12:40:01|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研究生学习篇

“开学大劫”想逃也逃不掉,新来的师弟师妹,一脸茫然,像跟屁虫那般跟在师兄师姐后面却没跟出个所以然来。而以下这些科研经验,早点get到,小师弟小师妹们就可以顺利做出实验发表文章赢取白富美嫁给高富帅,走上人生巅峰啦!
1. 先看综述,后看论著。看综述搞清概念,看论著掌握方法。
2. 早动手在师兄师姐离开之前学会关键技术。
3. 多数文章看摘要,少数文章看全文。掌握了一点查全文的技巧,往往会以搞到全文为乐,以至于没有时间看文章的内容,更不屑于看摘要。真正有用的全文并不多,过分追求全文是浪费,不可走极端。当然只看摘要也是不对的。
4. 集中时间看文献。看过总会遗忘。看文献的时间越分散,浪费时间越多。集中时间看更容易联系起来,形成整体印象。
5. 做好记录和标记。复印或打印的文献,直接用笔标记或批注。pdf 或html 格式的文献,可以用编辑器标亮或改变文字颜色。这是避免时间浪费的又一重要手段。否则等于没看。
6. 准备引用的文章要亲自看过。转引造成的以讹传讹不胜枚举。
7. 注意文章的参考价值。刊物的影响因子、文章的被引次数能反映文章的参考价值。但要注意引用这篇文章的其它文章是如何评价这篇文章的:支持还是反对,补充还是纠错。
8. 交流是最好的老师。做实验遇到困难是家常便饭。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反复尝试?放弃?看书?这些做法都有道理,但首先应该想到的是交流。对有身份的人,私下的请教体现你对他的尊重;对同年资的人,公开的讨论可以使大家畅所欲言,而且出言谨慎。千万不能闭门造车。一个实验折腾半年,后来别人告诉你那是死路,岂不冤大头?
9. 最高层次的能力是表达能力,再好的工作最终都要靠别人认可。表达能力,体现为写和说的能力,是需要长期培养的素质。比如发现一个罕见病例,写好了发一篇论著;写不好只能发一个病例报道。比如做一个课题,写好了发一篇或数篇论著;写不好只能发一个论著摘要或被枪毙。一张图,一张表,无不是表达能力的体现。寥寥几百上千字的标书,可以赢得大笔基金;虽然关系很重要,但写得太差也不行。有人说,我不学PCR,不学spss,只要学会ppt(powerpoint)就可以了。此话有一点道理,实验室的boss 们表面上就是靠一串串ppt 行走江湖的。经常有研究生因思维敏捷条例清楚而令人肃然起敬。也经常有研究生不理解"为什么我做了大部分工作而老板却让另一个没怎么干活的人写了文章?让他去大会发言?"你没有看到人家有张口就来的本事吗?
10. 学好英语,不学二外。如今不论去日本还是欧洲,学术交流早已是英语的天下。你不必为看不懂一篇法语的文章而遗憾,写那篇文章的人正在为没学好英语而犯愁。如果英文尚未精通,暂且不要去学二外。

英文文章写作
1. 阅读10 篇文献,总结100 个常用句型和常用短语。经常复习。注意,文献作者必须是以英文为母语者,文献内容要与你的专业有关。这属于平时看文献的副产品。
2. 找3-5 篇技术路线和统计方法与你的课题接近的文章,精读。写出论文的草稿。要按照标题、作者、摘要、背景、目的、材料、方法、结果、讨论、致谢、参考文献、图例、图、表、照片和说明的统一格式来写。这样做的好处是从它可以方便地改成任何杂志的格式。
3. 针对论文的每一部分,尤其是某种具体方法、要讨论的某一具体方面,各找5-8 篇文献阅读,充实完善。这里讨论的只涉及英文表达,也只推荐给缺乏英文写作经验的人。
4. 找到你想投的杂志的稿约,再找2-3 篇该杂志的article,按它的格式改写。注意,每次改写都要先另存为不同的文件名,以免出了问题不能恢复。
5. 找英文高手改。找不到合适的人,就去找提供英语论文编辑服务(English correction and improvement,not translation)的公司,在此向有钱没时间的人强烈推荐。

文献管理
1. 下载电子版文献时(caj,pdf,html),把文章题目粘贴为文件名。注意,文件名不能有特殊符号,要把 \ / : * ? < > | 以及 换行符删掉。 每次按照同样的习惯设置文件名,可以防止重复下载。

2. 不同主题存入不同文件夹。文件夹的题目要简短,如:PD,LTP,PKC,NO。
3. 看过的文献归入子文件夹,最起码要把有用的和没用的分开。
4. 重要文献根据重要程度在文件名前加001,002,003 编号,然后按名称排列图标,最重要的文献就排在最前了。
5. 复印或打印的文献,用打孔器(¥10-15)打孔,装入硬质文件夹(¥10-20/个)
<a href="http://www.zhihu.com/answer/1132370108"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link-card" class="internal">知乎用户:怎样高效地管理自己阅读过的文献资料?
我们经常会在参考文献的引用上耍一些小聪明,殊不知这些都会降低论文质量。
1. 知而不引。明明借鉴了同行的类似工作,却故意不引用同行的类似工作,使自己工作看上去"新颖""领先"。实际上审稿的可能就是同行。
2. 断章取义。故意截取作者试图否定的部分来烘托自己的观点。
3 引而不确。没有认真看原文,引文错漏。
4. 来源不实。某些字句来源不可靠(比如非正式的或非学术的出版物),且不注明来源。常见于一些统计数字。
5. 盲目自引。不是为了说明自己的工作与前期工作之间的关系,而是单纯为提高自己文章被引用次数而自引。

国内文章水平不高的几个原因:

1. 审稿人知识陈旧。年纪大的审稿人查文献和和上网的能力相当有限,无法核实该研究是否有意义,创新点在那里,方法是否可靠,结果是否可信。但匪夷所思的是他们经常提的审稿意见是"参考文献不够新"。
2. 选错审稿人。虽然一般指定两名审稿人,但编辑部经常让不懂分子生物学的人审分子生物学的文章,让不懂统计的人审统计处理比较复杂的文章。出于爱面子,很少有人提出"我不适合审这篇文章"。
3. 关系文章。有了关系,什么都简单了。
4. 不承认阴性结果。诚实的阴性结果被认为无意义。怪不得有人大声疾呼"我要办一本阴性杂志"。
5. 造假。任何人都不愿意成为制度的牺牲品。出不来预期结果就没法交差。为生存计,为按期毕业计,造吧。

动态的科学
1. 科研靠积累。象伦琴发现X 射线那样凭借一次简单观察就得诺贝尔奖的机会越来越少。更多的科研成果来自于实验室长期积累。最终实至名归。
      做科研不要指望一步登天。设计课题不要好高骛远。基金评审也是这样。没有前期积累,获得资助的可能性小。选导师要想好:你是要白手起家,还是要为人作嫁?
2. 文献要追踪。开题时通过查文献了解的情况,到结题的时候可能有很大不同。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追踪。运气好,你可以得到更多的线索;运气不好,发现别人抢先了。据此修正你的实验。写论文之前一定要重新查一遍文献。
3. 记录要复习。前面的实验记录要经常复习。随着经验的增加和认识的提高,你会发现最初的判断未必正确。

我曾经向一些比我有经验的人请教"什么是科研",他们没有正面回答我,只是给我打了五个比方。
1. 科研是流行歌曲什么流行用什么,什么流行做什么。张口生物芯片,闭口纳米技术。老板是追星一族,流行的就是最好的。
2. 科研是移花接木设计课题?课题怎么是设计出来的呢?是拼出来的。A 的材料,B 的方法,C 的指标,D 的意义。
3. 科研是傻瓜相机原理搞不懂?恕我老朽,没时间看原理了。我能折腾,多折腾几次就出来了。为什么要做这一步?老板心里明白就行了!他每周安排的活儿我还干不完呢。
4. 科研是照葫芦画瓢综述不会写?抄啊。论文不会写?套啊。反正不会有人追究。无知者无畏!
5. 科研是垃圾实验完成了,论文发表了,答辩通过了。老板语重心长地说:"你们走后,这些都是垃圾"。晕!倒!挣扎!再倒!他们没有骗我,实用主义自有它的道理。但我从此不再随便批判国内的科研水平了,因为在某些时候我也重复着同样的故事。
写毕业论文
1.先列提纲。不列提纲,上来就写,是坏习惯。几百字没问题,几千字勉强,几万字就难了。必须列出写作提纲,再充实完善,以保证思路的连贯和字数的均衡。
2. 平时多写。及时总结阶段性的工作,多写文章多投稿。到最后阶段,把这些文字有机地组合起来,就是一篇很好的毕业论文。
3. 不要罗列所有数据。为了保证毕业论文的分量,研究生往往会观测较多的指标。但毕业论文并非数据越多越好。一定要舍弃那些与主旨关系不大的数据。否则,要么显得累赘松散,要么成为破绽。
4. 打印修改。在电脑上直接修改,会遗漏很多错误。要尽可能地减少任何错误,一定要打印出来修改。
5. 让别人指出错误。自己修改,仍然受个人习惯的局限。错误摆在那里,却熟视无睹。让别人给你指出错误吧,不管他与你是不是同一专业。
知乎用户:撰写 SCI 论文时,有什么好用的软件或者技巧吗?怎样读文献
1. 目标:漫无目的则毫无效率,抓不住重点才效率低下。选题之前可能会有一段时间处于迷茫状态,不知从哪入手。胡乱看了大量文献,却不知所以然。在导师的指导下,在同行的启发下,有些人可以迅速明确目标,有的放矢,入门就从这里开始。即使导师不导,没有定题,自己也要先设定一个具体的问题看文献。不管你将来做不做这些东西,总比没有目标好得多,保证有收获。科研的一般法则是共通的。
2. 层次:对于一个具体的课题来说,相关文献分属于三个层次:研究方向、研究领域、研究课题。例如有人研究干细胞定向分化治疗帕金森病,对他来说,研究方向就是帕金森病,研究领域是帕金森病的干细胞治疗,研究课题是某种物质诱导干细胞定向分化为分泌多巴胺的神经细胞。看文献时要分清手上的文献是属于那个层次,这决定你对它要掌握到什么程度。研究方向层次的文献:一般涉及,基础知识,学科水准,了解当前重大进展与趋势,达到专业人员水平;研究领域层次的文献:了解焦点与热点,已/正/将进行的课题,达到专家水平;研究课题层次的文献:要全面,了解历史、现状、展望、主要方法、手段,达到No1专家水平。正确分辨文章的层次,才能把精力用到点子上。
3. 形式:广义的文献包括可以阅读的所有出版形式。教科书、专著、会议摘要汇编、期刊、网页、甚至ppt文件。比如要了解免疫应答的基本形式,最好是看教科书;要参考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最好是看专著;要知道最新进展,最好是查阅期刊;要了解别人的研究动向,最好是参会或看会议论文汇编。不要找错信息源。
4. 程度:对文献的熟悉程度不同,阅读文献的方式大不相同。新手学习式阅读,逐字逐句,搞清细节,掌握最基本的知识点。最初的十几、几十篇要精读,精华的几篇甚至要背诵。老手搜索式阅读,已熟悉各种研究的常见模式和一般套路,能够迅速提取关键信息,把握思路,经常不按常规顺序阅读。有人看图说话,有人辨数识字。高手批判式阅读,一针见血,直指问题所在。实际上没有一篇论文是无懈可击的。新手要稳,老手要准,高手要狠。新手、老手、高手的代表人物分别是研究生、导师和审稿人,但认真钻研的研究生完全可以在3年中实现从新手到高手的嬗变。对自己有清醒的定位,才能选择正确的阅读方式。
5. 矛盾:文献读的多了,脑子里塞满了信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反而无所适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循证医学划分临床试验证据的等级;同理,我们看文献也要重视实验证据的强度。发现矛盾,是第一步;找出异同,是第二步;思考解决,是第三步。从相互矛盾的结论推导中发现矛盾的根源,此时如能跳出圈外,不走思维定势,从原始的科学问题出发,"无招胜有招",真正是到达另外一种境界了。何必翻译外国人的综述谎称自己的综述?何必重复别人做过的实验谎称自己的思路?
知乎用户:研究生新生要怎么看论文?实验室潜规则

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懂点潜规则?今天就带各位见识点实验室潜规则。欢迎资深人士留言补充!
我知道,还是有同学觉得发文难,课题难,实验难。想快速发医学SCI,七分靠套路,三分靠努力,掌握科研套路,真的能节省很多时间。这里给所有学医的朋友推荐一个【8天领悟5分医学SCI】的免费训练营,无论是临床任务重,没时间搞科研的医生,还是科研基础薄弱,想发文但不得要领的医学生朋友,都可以在此有所收获!点击免费领取
1 师兄师姐篇
1. 兔子不吃窝边草,防火防盗防师兄!
2. 帅哥请找师姐请教,美女请找师兄学习,不帅不美的请翻书看视频。
3. 珍惜师兄师姐找你干活的机会:一来学技术长见识,二来攒人品。
4. 切记,年龄永远是单身师姐们的敏感词。。。
5. 勿以恶小而为之,一个实验室里的某个坏习惯,往往是一个人的一次随意行为酿成的。
6. 非亲师兄姐帮了你,那是情分,一定要感谢;没帮你,也不要抱怨别人。
7. 出来混早晚要还的:当年坑师兄姐的债,新的师弟妹都会替他们讨回来。当然,不幸的人被师兄姐坑完后,继续被师弟妹坑,默哀。
8. 辈分与年龄无关,与入门先后有关,与品德才能相关。
9. 谨言慎行,尊重每一位兄弟姐妹,不要站队。
10. 不过于依赖师兄师姐,他们的义务仅限于引你入门。学会主动,自立自强,毕竟你以后也会成为大师兄/师姐。
2 老板大人篇
1. 老板像弹簧,你弱他就强,你强他就弱。强不仅是优秀,也体现在气质上。他强任他强,清风抚山岗;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
2. 该在实验室时一定要在,老板的安排一定要提前准备,不要让老板觉得你有各种偷懒。
3. 别埋怨老板对你的各种“关心”,一旦完全放养,不久你就会懂得人生要多迷茫,就有多迷茫。
4. 老板虐你千百遍,要待老板如初恋,终有一日成老板,虐遍天下......
5. 老板都是大忙人,容易发牢骚。学会理解,切勿任性,更不能和老板搞僵关系。毕竟答辩毕业、找工作,多少都要靠靠老板这棵大树。
6. 老板的面子一定要保,自己的面子不重要,也别太在意,其实懂的人都懂,明白人反而会认为这孩纸懂事。
7. 你和老板讲道理,老板和你耍无赖;你和老板耍无赖,他会和你讲道理。
8. 少抱怨多做事,切忌说老板、师兄姐的各种不好,当你明白“祸从口出”时,有些东西已无法挽回。
9. 成年人(老板)只看利弊,小孩子(学生)才分对错。
3 个人修行篇
1. 整天泡实验室的人不一定出色,但没泡过的人,一定不会有长久的出众。
2. 大实验室也是个小社会,不要排斥这个环境,主动适应融入,以后进入社会工作也会更强。
3. 适当保持衣着、实验台的整洁,这也会是周围人对你的印象评分之一。
4. 看文献做实验,心累不可避免,学会倾诉排解忧愁很有必要,嘻嘻更健康!
5. 可能你的实验很难开展,可能你的进展很不顺利,但一定不要放弃,总有解决的办法,未来你会懂得今天的坚持有多重要。
6. 使用公共器材要爱惜,你待人待物如何,他人心里总会有一杆衡量的秤。
7. 不要忽略游走于实验室的耗材供应商,很多问题都可以顺便请教他们,无论是器材的使用维修保养,还是实验技术的学习等。
8. 做科研和做人虽不同,但保持言行上的真诚友善,再多都不为过。
做实验漫长而辛苦,年后一个人在外拼搏不容易,没事多给亲朋好友打个电话。
知乎用户:即将步入研究生,有什么忠告?其他学习方法

生物信息学新手入门、pubmed使用、文献下载等小技巧等等,具体可以康一康微信公众号“解螺旋”,那是本酸菜的大宝库。
知乎用户:学习生物信息学有哪些比较好的网站或论坛?知乎用户:如何高效地使用搜索引擎?知乎用户:有哪些可以免费下载论文  文献的网站?知乎用户:新版 PubMed 正式上线,有哪些亮点和槽点?
我知道,还是有同学觉得发文难,课题难,实验难。想快速发医学SCI,七分靠套路,三分靠努力,掌握科研套路,真的能节省很多时间。这里给所有学医的朋友推荐一个【8天领悟5分医学SCI】的免费训练营,无论是临床任务重,没时间搞科研的医生,还是科研基础薄弱,想发文但不得要领的医学生朋友,都可以在此有所收获!点击免费领取
科研技能单元课系列
科研技能单元课系列<hr/>一、
知乎专属福利;助大家一臂之力、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份基础实验protocol,细胞侵袭、细胞凋亡、细胞黏着、细胞周期等,不仅有细胞培养相关实验,还有包括不同研究水平实验技术Protocol,不同实验方法全流程,WB实验流程、注意事项、数据处理及写作、IHC实验流程、操作技巧、注意事项、图像分析等相关实验的详细步骤,全都是经过前辈们无数次验证过的,希望对大家的实验有帮助。
点击领这份实验必学protocol合集资料+一周入门pcr特训营







二、点击下方链接可扫码添加酸菜老师助手,知乎私信不回问题:

点击添加小助手,酸菜老师助手-瓜瓜|学前指导+领【8天领悟5分SCI学习营】中国临床医生科研成长平台;
小助手会免费赠大家一门医学SCI从入门到精通学习营,添加即送!
xywy1985 发表于 2023-10-7 12:40:19|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毕业两年,讲讲自己研究生的经历和感受吧。
前面主要讲我的个人经历,最后才是自己的收货,我觉得没有经历过不足以谈道理,如果嫌啰嗦的可以直接拉到文末。
<hr/>我考的本校,备考在四五月份就开始了,但是前期比较轻松,比如数学就看看视频,比如英语就阅读一些公众号保持语感。
其中我关注的公众号:经济学人考研英语,就很实用。其实大家也都知道,在考研英语阅读中,特别是英一部分,很多文章读着很痛苦,晦涩冗杂,轻易读不懂。于是我利用碎片时间,早起和饭后,睡前读一读公众号里面的英语文章,慢慢发现,长难句、词汇和语感都有非常大的提升。
直到九月份以后才开始全力备战,回想起来最大的感觉就是单纯的为了这个目标努力了四个月并被录取的欣喜若狂,我知道自己即将拥有了新的生活,但我不知道这会对我产生怎样的影响。
我硕士阶段就搞了一件事,从进门到毕业一直在做一个企业的项目。
九月开学的时候,我还沉浸在兴奋中,某个平平无奇的下午被导师叫去办公室,甩过来一个项目,有合同书,有完成时间节点,有产品性能指标。当时还傻乎乎的,没曾想居然一做就是两年。
这个项目使得我和课题组的其他同学异常的不同。我没有任何师兄师姐带着,全靠自己一路跌跌撞撞的摸索,当然我也从没像其他同学一样给师兄师姐打杂,所有的事情,从头到尾,都是我一个人负责。
刚开学的10月份,其他同学在上课,我在看硕博论文,研究这个项目背景是什么,产品是干嘛用的,粉末冶金是什么,实验工序是什么,该从哪里着手,基本配比是什么。
11月,我参考文献出了一个最简单的方案,去实验室的时候一脸懵逼,设备都认不全,我一个个研究,原料怎么选,球磨机怎么用,球是什么球,管式炉是怎么玩的,气体从哪买,筛网多少目,报账流程是什么等等等等,我一个人不知道硬着头皮解决了多少困难。
11月底,企业派人来学校洽谈,导师让我做个这两个月的工作汇报ppt。我当时只有一个星期的时间,我几乎翘了所有的课,办公室也不去,就在宿舍疯狂的查资料做报告。交给导师的那天,他把我一个人叫到一个大会议室,我坐大桌子这边,他坐那边,一顿劈头盖脸的批评,他疯狂吐槽我的ppt的版面,内容没有逻辑,缺东少西,等等,足足喷了两个小时。晚上10点回去我就熬夜改,第二天又反复改了几遍,企业的人下午来了,我特别心虚的做完了报告,结果发现,他们很多地方根本一窍不通,这么一来,我就有一点点信心了。
12月到过年,我出了一点料,慢慢又开始学产品的性能怎么测,数据怎么分析。过年回家的时候,真的觉得自己第一个学期好累,真的特别不想开学。
研一下学期,导师给我找了个70多岁的退休老师指导项目,没错,你没看错就是70多岁,此后一年我都是在他的魔掌之下学习。
刚开始的时候,我觉得他是我的救星,我很崇拜他,经常问东问西。因为有他在,最重要的实验优化这块有了飞速的进展,但是伴随着工作量与日俱增。研一下学期一边还要应付上课,一边还要做巨多的工作。
为什么说魔爪呢,因为老人是起的很早的,更没有什么工作日和周末的概念,他每天不到8点就会打电话找我,周末也会叫我去干活,有个什么实验想法就要做一下,参数多到爆炸,他也不会考虑体力精力和时间成本金钱成本的问题,日常就是几句话吩咐下来我就得去做,我每天跟头驴一样疯狂拉磨,根本没有喘气的机会!
讲一下中间印象最深刻的两个事情吧。
一个是工艺中的捣泥,我真的捣到吐血,一次大概有好几公斤的粉末(一个样品需要500克粉末,每次都要做好几个平行样品),我要用一个大概1kg的铁棒,一直敲打粉末到一个所谓的合适的状态,那个铁棒一个女孩子基本上捣个5分钟胳膊就酸的抬不起来了,因为那个物料中加了粘结剂,高粘物料让每次敲下去再拿起来的过程都痛苦万分!后期我有男朋友的时候,曾经让他帮我去捣过,大概1个小时吧,一个180的壮小伙子第二天胳膊都抬不起来!
我不知道那几个月我是怎么熬的,每天真的是怀疑人生,也不知道有什么意义,天天都要面对大量的粉尘,几公斤的粉末要装料球磨,捣泥,过筛,压型,烧炉子,冷压,就这么几个工序我做了一年!
说到这里,我就要说那个万恶的烧炉子。研一下学期天气越来越热,实验室是不可能有空调的。烧炉子是什么呢,就是把物料放到一个炉子里面,让它升温到1200度左右,然后保温几个小时以后降温。由于通的是氢气,全程需要有人看着。无数个盛夏天我就守在那个1000多度的炉子旁边,炉子周边的温度超级高,加上长沙夏天天天气温35度加,感觉每天做实验都是上刑一样的蒸桑拿,由于离不开人,我就天天点外卖(后面有暑假7-8月的因为守炉子的外卖截图,24次),就在炉子旁边吃饭,根本不可能有午休,热到脱水,热到绝望!
最最最惨的一次,是7月的一天守炉子,整个厂房就我一个人,午休犯困,我在隔壁房间眯一会,突然炉子一声巨大的响声,我直接给吓醒了。我跑到隔壁亲眼目睹管式炉一边的塞口被里面的压力给冲飞出去,当时氢气就往空气中排。怎么描述当时的感觉呢,一瞬间脑袋一闷,感觉血压直飙,双腿开始哆嗦,理智告诉我我要去关气瓶,但是巨大的恐惧让我根本挪不动腿,气瓶离我只有10米,我真的动弹不了。当时心想要是爆炸我就彻底完蛋了。当时一边哭,一边给一个离我最近的实验室的同学打电话,我说你快来,我这里氢气漏了,我不行了,哭的喘不过来气。他在电话里一听不好,就边打电话边往我这里跑,这时候我已经站不住了,一屁股瘫在地上,嚎啕大哭。很快他过来了,也就几十秒的过程我真的感觉我是在等死。等他来了以后,他迅速关了氢气瓶,关了炉子,把我扶起来,一摸我,才发现整个衣服从里到外全部湿透了。后来才知道,是里面的物质分解出来的东西堵住了气孔,压强太大,就冲开了管口。那后面很久我都有心理阴影,一烧炉子我就害怕。
8月上旬又因为缺少设备,跑去江门出差,水土不服加生理期,从过去就开始高烧,工厂的饭菜也吃不惯,每天都难以下咽,半夜还得跑去打吊针。还好当时有个同学被导师发配和我一起去,有他全程照顾我,我才能活着回到学校。
这样的日子到8月底才结束,别的同学7月中旬就放假了,我一个人在学校昏天暗地的烧炉子,8月底导师发慈悲让我回家了一个星期,那时候已经瘦了一大圈。
<hr/>9月研二开学,课题组的其他同学才开始开题,我已经做了一年了。导师说我有数据了,准备写专利写论文,然后就开始疯狂的催催催。于是10月国庆我也没出去玩儿,在学校写了两篇专利。
刚开始写专利完全不知所措,就先下载了几篇,硬着头皮看了看是啥东西,多看几篇就知道如何写了。后面写完给合作代理机构修改,前前后后改了三四回,几个月后收到国家审查员的审稿意见,居然把日本的专利都发过来了,纯日文的一脸懵逼,主要靠代理人给翻译给意见,改完这最后一波以后就敲定了。
11月紧跟着着手写小论文,其他时间就做做检测。检测又是一大堆内容,不完全统计,当时用的有SEM,EDS,XRD,导电性,电子探针,拉伸强度,抗弯强度,冲击韧性,摩擦性能,Zeta,BET等一堆表征方法,每个样品要咨询制样标准,然后制样,预约检测,送检,等数据,处理数据,然后分析,一系列工作,这个过程后面工作的时候发现太实用了。
研二过年的时候我在家如坐针毡,一想到开学论文没写好会被老师喷死,大过年的家里没法写论文,我就大雪纷飞的天气里,每天带着电脑去外面的咖啡店写。过完年3月回学校初稿已经成型,然后就和导师讨论,一遍遍的修改,4月初就投出去了。
到此,可怕的实验经历开始步入尾声。等待审稿的过程我又做了一段时间实验,不过这时候我已经有了一个师妹一起做了,轻松了不少。
也许,不知不觉,命运这时候开始对我有了回赠。
6月返稿,小修,改了几天,补做了一点实验,就投出去了,第二天就接收了。看到屏幕上"accept"的那一天是周末,黄昏的时候我去教学楼的过道尽头看了很久的夕阳,鬼知道这一年半我是怎么熬过来的,终于终于终于,有了一篇SCI的二区文章,当时跋山涉水之后终于有收获的心情太激动了。
研二的暑假,项目小有进展,我终于正常的放了个暑假。这个时候反过来了,课题组的同学都在加班加点的赶进度。
<hr/>研三9月开学,年度求职大戏开始了,我实验也不做了,全心全意找工作。这个时候课题组的其他同学压力就很大,一方面要找工作奔波,一方面论文迫在眉睫。我的状态当时要好的多。
10月,以综合成绩和学术成绩学院排名第七,我拿到了国家奖学金,年级300个人,11个名额。11月,我拿到了年度优秀研究生。
10月底找完工作,我用了两个月多在过年前的1月写完了大论文,回家舒舒服服过了个年,研三下的4月底答辩顺利通过,两篇发明专利也在毕业前授权了,至此,研究生落幕。
<hr/>感谢听完了我的故事,最后说说我的总结吧。
第一,独立做一个完整的项目是非常有益的。
工作以后,我才明白了研究生我一个人就是一条生产线,身兼经理,工程师,采购员,操作工,搬运工,物料管控员,测试员,数据分析员,设备维修员等等。
一个产品的产生是一个团队集体的成果,很多人各司其职,推动生产的进行。研究生的那个产品就是在我这个单薄的生产线上做的。从客户提需求,到设计实验,分析数据,总结工程经验,优化方案,反馈客户,这些就是很多个公司的缩影。等我工作的时候,进到企业,很快就能适应,了解各个部门的职能,知道他们都是服务于产品,最后由产品体现价值。其实这个读研本身就是一场实习,只不过有的人做的专且深,有的人做的广而浅。
第二,读研发个有质量的论文是很有必要的。
有没有认认真真写过一篇论文还是很有区别的。做了实验,要思考哪个点写论文,然后大量的阅读中外文期刊,形成思想,最后一个字一个字的扣出一篇英文论文。期间要应对各种各样的失败和心累,处理各种各样的数据,学习各种分析软件。修一张图不知道要修多少遍,改稿子不知道要改多少遍,最后才凝聚成一篇论文。
经历过这个过程,才会明白科学进步是聚沙成塔,一个成果背后是多少个夜不成寐,是多久的呕心沥血,是一次次的绞尽脑汁,会从心底敬畏科学家们的伟大。
曾有一个博士师兄说,他努力了三年的东西,其实只是浩瀚海洋的一滴水,但是尽管我们只做出来这么一点点东西,亦会觉得骄傲和不易。
第三,年轻要勇敢去尝试新鲜事物。
其实我常常是迷茫的状态,但是我这个人有一个优点,就是喜欢尝试,喜不喜欢尝试了才知道。
我觉得大学是一个很好的体验多姿多彩生活的阶段,本科我体验了很多东西,像学生会,学院社团,当班长,参加年会,长途骑行,蹦极,博物馆解说员,百公里毅行,划龙舟,毛笔字,滑旱冰,旅行等等,后来也是因为研一的时候忙里偷闲我还去当了院办助理,才认识了现在的老公,命运不知道在哪儿给你安排了惊喜。
每次体验不一定非要有什么结果,但是生活常常有意外的惊喜。多去参与学校的活动,做一些以前没做过的事,会在毕业以后更从容,适应环境的能力更强。
第四,可以业余尝试精进一门语言或者学习新语言,或者提高其他方面的实力,为职场做准备。
研究生的时候,我报名了一年的网上外教口语课,论文发表以后复习通过了商务英语中级,然后自学了一部分法语(现在还在学)。中间又考了一次六级,刷到了530。这些的出发点是我本身比较喜欢语言,但是可能它会让你在职场上更有竞争力。
我也有同学,研究生发现不那么喜欢本专业,会有3年的时间学习新的领域,并在找工作的时候成功转行,我同学有转金融的,律师的,我觉得他们都很厉害,跟随自己的内心,并做了很多努力。
第五,保持运动是很有必要的。
研二上的时候曾经大病了一场,那时候半年的工作强度太大,透支身体,又不好好锻炼,春天的时候一次发高烧,然后半夜起来喝水,然后华丽丽的从床上掉下来(宿舍是上床下桌那种),当场就昏迷不醒了,舍友连夜送的急诊。当时被摔的脑震荡,身上好多淤青,医院躺了10天,这个经历在其他帖子里也写了。一个感冒花了7000多的治疗费。高烧不退的时候差点被以为是白血病,准备抽骨髓,幸亏我妈心疼我没让抽,说再试试别的药,后面就捡回一条命。
出院的时候那天我爸妈带我回学校,100米的路我可能走了半个小时,每走一步就天旋地转,严重贫血加体虚,那会瘦到45公斤左右,我166。后面悲催的发现我一个从来不晕车的人开始晕车了,尤其是公交车,我太难过了,再也没好过。
正所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啊。小伙伴拼学业拼事业一定要业余勤加锻炼!我现在已经养成锻炼的习惯了,身体已经恢复正常。

<hr/>
<hr/>总结,我认为研究生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程,这个过程让我慢慢褪去了本科就业的慌张,再度毕业时提高了综合能力,也慢慢变得经济独立,也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享受了没有外界纷扰的校园恋爱,也能在工作中因为这几年的积累而变得更加得心应手。
读研这个过程非常,非常,非常重要,影响到
个人能力(硬实力和软实力,这个太多不赘述,工作中都会体现)
自我认可度(努力工作后有收获然后更愿意努力形成良性循环)
逆商(好像类似于情商智商,还有种叫逆商的,就是面对逆境的忍耐力和反应方式)
经济实力(学校补贴和奖学金等各种收入,逐渐经济独立)
消费观(从年轻小姑娘的花钱不理智到控制消费欲)
爱情观(校园爱情和社会爱情不同)
资源和人际圈(名校的平台,优秀的老师,很多的硕士同学等)
心态(从22-25岁的心理过渡)
职场起点(硕士在企业的起点高一些)
等等
我也并不是说每个人都必须读研究生,只是客观称述了一下我的经历和感悟。
希望有心读硕士的小年轻们珍惜时光,奋斗在路上吧!这是一段努力经营可以丰富多彩的时光,浪费了会无比心痛和可惜的青春啊。
最后附一些图吧



刚开始苦逼的时候





这里提到的值班是我去做院办助理



某次实验失败





企业的人第二次过来我做汇报





有时候也会崩溃





高温天我身体就很差





当时写错了,其实是快80岁



中间那位就是生病照顾我的同学





噩梦阶段



2016年暑假守炉子点外卖



2016年暑假守炉子点外卖



2016年暑假守炉子点外卖



2016年暑假守炉子点外卖



2016年暑假守炉子点外卖



2016年暑假守炉子点外卖



暑假守炉子



研一暑假突然被告知能回家了



江门难忘的一夜



166的个子,后面越来越瘦



第一次小有进展





论文修改了n次





对我又凶又好的导师



发完论文继续烧炉子



论文接收啦











BEC中级证书





毕业啦

最后,“尽管眼下十分艰难,可日后这段经历说不定就会开花结果。”
—— 村上春树
bebe861011 发表于 2023-10-7 12:40:57|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管是天才还是蠢材,欠的债早晚要还。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