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硅谷银行破产关闭,存款达 1.2 万亿,大量储户提前「逃跑」,哪些原因导致的?会带来哪些影响?

[复制链接]
server100 发表于 2023-10-6 23:37:59|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地时间3月10日,根据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发布声明,美国加州金融保护和创新部(DFPI)当日宣布关闭美国硅谷银行,并任命FDIC为破产管理人。
为保护投保的储户,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创建了存款保险国家银行(DINB),硅谷银行在关闭时,作为接管人的联邦存款保险公司需立即将硅谷银行所有受保存款转移到DINB。
硅谷银行是一家没有零售业务,专注于PE/VC和科技型企业融资的中小型银行,目前暂不清楚有该银行有多少个人储户,个人储户中有多少人的存款金额在25万美元以上(即美国存款保险的赔付限额),但一些公开上市的企业级储户,因为股价暴跌,不得不公开其对硅谷银行的存款情况。从目前来看,大部分企业称“影响有限”,但也有企业存款数千万美元(折合人民币数亿元不等),也有公司多达26%的现金及等价物还在里面,不清楚能拿回多少。
截至收盘,纳斯达克银行股指数下跌4.65%,pacwest bancorp领跌指数,跌幅接近38%,signature bank下跌22.87%,总计有35只银行股跌幅在5%以上。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当天召集美联储、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和货币监理署的领导人举行会议,讨论围绕硅谷银行的事态发展。耶伦称,美国的银行系统“依旧坚韧”,监管机构拥有有效的工具来应对硅谷银行危机。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kubbs.net 发表于 2023-10-6 23:38:36|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详细的逻辑其他的答主讲的非常清晰了,这里回顾下此前的文章,加息本身就是一种金融体系安全和通胀之间的取舍,当你的核心关注点集中于抑制通胀的时候,金融体系安全必然受到冲击,去年股市的回落只是其中一个表现,金融风险真正的挑战还在今年。
当市场过度的量化宽松时,大量的货币供应造就市场的虚假繁荣,也是一种货币的幻觉,投资品脱离实体经济可以支撑的利润,非常依赖宽松货币政策,美国从08年之后几乎维持在宽松货币政策周期,15年之后加息并没有持续多久,在疫情冲击下再次把利率水平打到0~0.25%的无上限量化宽松,金融市场的过热与实体经济的冷却相背离。即便GDP增速大幅下滑,2020、2021年美股都是逆势大涨,也是典型的政策市场。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市场对美联储的加息预期过于乐观,认为美联储一定会兼顾金融资产安全的前提下加息,结果是出人意料的,2022年相对于以往的加息周期是比较迅速的,尤其是相对于15年之后的加息幅度,2022年就加息425bp,超过市场的预期,打了个措手不及。但相比与通胀水平来看,实际利率还没有拉回正值,而是缓慢的抽水,也就意味着真正的挑战还在后边。简单理解就是,当宽松货币政策的时候,企业获得信贷和投资,当加息开始的时候,信贷虽然在下降,但可以用这些储备来应对自己现金流的需求,什么时候出问题呢?当然是储备消耗结束之后,信贷宽松让金融市场过热,信贷收缩则打击金融市场的安全,实际利率拉回正值以后,企业和居民没有能力承担如此高的利率,市场逐渐出现的流动性危机。
当然最致命的还是挤兑,现代金融体系建立在信用之上,一旦储户认为金融机构不再安全,信用消耗很大,便会更早的去把自己的资金赎回,早赎回的是钱,晚一点就不知道能拿回来多少钱了,银行赚的是利差,不可能以超额准备金方式把钱放在银行,而是各类的投资品,运行正常的银行挤兑时都拿不出来那么多的钱来兑付,更何况投资品本身出问题的银行。
货币幻觉起源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必然湮灭于收紧的货币政策,这本身就是一种取舍,想要抑制通胀,就要付出金融体系风险的代价,值得一提的是,很长一段时间,因为高基数cpi已经开始回落,但上月美国通胀出现反弹,美联储继续释放鹰派态度,叠加金融体系风险,让美联储的选择又陷入困局,保通胀还是保金融体系安全?鱼与熊掌不可得兼,个人观点是加息预期还会继续,而金融体系在市场收缩下面临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wangjunqing001 发表于 2023-10-6 23:39:33|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已经写了原因,这里主要写写影响和目前各方的心态。
美国万亿级银行硅谷银行遭遇流动性危机,股价暴跌超 60%,整个银行板块被带崩,哪些信息值得关注?1

硅谷银行的核心原因是他的资产端(贷款、国债、mbs)和负债端(存款)期限错配了。
作为科技行业和VC来说,现在事情发展到不信都不行的阶段了。
肯定是先把钱拿出来再说。
公司层面说什么都没啥用了
特别是公司还搞了这个操作:


昨天有个朋友留言说的好。
阻止挤兑最好的办法其实不是出什么措施,而是根本不要让客户出现这个念头。
在2022年美联储各种超预期的加息下,这类事件是不可能避免的。
只不过在硅谷银行这里先发生了。
本次和2008年还是有区别的,硅谷银行主要损失在国债和mbs。
和当年cdo,cds这类金融衍生品还是不同的。
美联储对资产价格的把控能力更强。
2

所以市场现在为啥这么渲染硅谷银行可能带来的风险?
倒逼美联储就范。
原理上说,美联储如果开始降息,哪怕释放年底降息的信号。
那么mbs和国债价格就会回升。
持有这类资产的金融机构账面浮亏就会缩窄,更好地应付储户提款。
硅谷银行目前的核心问题就是被迫卖出国债和mbs,亏损从账面亏损变成了实际亏损,大到接近净资产的水平了。
市场参与者当然不是中立地向美联储喊话。
各类金融机构其实都有这类问题,借短投长。
如果美联储不出手,倒下一个硅谷银行,下面还会有其他类似的问题。
3

从美联储角度来说,确实也不能真的袖手旁观。
很多人说目前够不上金融危机。
国债和mbs不是金融衍生品,资产不会归零。
但问题是,美国国债和mbs也不是真的。。。没问题。

去年的时候做直播,我就说美国资本市场最大的悬念就是美联储这么加息,国债市场会不会出现大的流动性危机。
去年11月财政部长耶伦不就找过大投行,一级做市商么。
就是讨论流动性问题。
2023年开春,市场为啥特别关注日本央行新行长是谁?也是关心到底日本会不会继续为市场提供廉价资金。
如果硅谷银行进一步造成“挤兑-抛售-挤兑”,那么美国国债市场就要看烟花了。
这出现美国国债问题,美联储嘴硬可就没用了。
所以市场预计这次美联储确实得看时机出手。
我的判断是,有了08年金融危机经验,欧债危机经验,新冠熔断经验。
美联储会比上次反应快,本次抄底会来的更快,窗口更短。
<hr/>以上,供参考
月朗风清 发表于 2023-10-6 23:39:43|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硅谷银行破产了!


这次破产创下两个新纪录,
一个是从危机爆发到破产的最快纪录,
一个是2008年以来美国规模最大的银行倒闭案。
(美国历史上银行倒闭案规模总排名第二)
因为正常银行破产案是有流程的,
先是储户对银行的偿付能力开始有质疑,银行开始努力打消对这种质疑,
质疑始终不能被打消,储户开始要求提取出自己的存款,挤兑风潮在酝酿,
银行尽可能应对提款需求,向外界证明自己有按时兑付的能力,希望中断挤兑风潮的酝酿,
挤兑风潮酝酿的过程未能被有效中断,大规模挤兑开始出现,正式爆雷,
银行开始无力应对源源不断的挤兑需求,出现了违约(不能按要求兑付),
但是银行表示愿意谈,延缓兑付和分期兑付分散压力,甚至打折兑付,
然后监管介入,储户让步,尝试用延缓+分期+打折的方式尽量减少储户损失和银行运营困境,
开始处置资产,或者接受同业的兼并,尝试完成协商后的兑付方式,
能用的办法都用完了还是还不上,破产倒闭,存款保险和监管机构介入,进行最后的清算和处置。
而这次硅谷银行跳过了这个流程当中的所有步骤,
在危机爆发的48个小时之内,直接宣告倒闭,速度之快令人称奇。
这种完全不负责的态度就已经是奇观了,
更奇葩的是,硅谷银行首席执行官Greg Becker在2月27日,
危机爆发前夕卖出了部分自己持有的公司股票变现(规模不是特别大,360万美元),
加上部分储户提前跑路,说明风险不是突然爆发,
而是风险早就酝酿到位了,只是被掩盖到今天才彻底爆发。
同时硅谷银行是美国史上倒闭的第二大银行,
美国历史上最大的规模的银行倒闭案是——华盛顿互惠银行,
该行曾是美国最大的储蓄银行,拥有3070亿美元资产和1880亿美元存款,
华盛顿互惠银行的倒闭时间为2008年,主要原因是次贷危机的直接冲击。
(雷曼虽然规模更大,但却是投资银行,所以华盛顿互惠是银行业在次贷危机当中最大的牺牲品)
<hr/>硅谷银行的倒闭会不会是雷曼时刻的翻版?
目前来看硅谷银行的资产规模为2120亿美元,不到摩根大通的十分之一,
在爆雷之前是在全美的银行规模排名当中排在第16位,
和当年雷曼时刻倒下的雷曼兄弟身为当时美国五大投行的身份相对,重量级差的还是比较多的,


同时由于业务类型的区别,硅谷银行的倒闭直接把美国大选传统银行拉下水的概率偏低。
但与2008次贷危机不同的是,雷曼和华盛顿互惠银行的倒闭是次贷危机结束时的牺牲品,
换句话说,次贷危机的恶性爆雷连锁反应到雷曼和华盛顿互惠银行倒闭时就基本被切断了,
剩下的就是从整个美国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艰难消化次贷危机造成的恶果。
而硅谷银行的倒闭,却更像一个开始,虽然不会直接拖大型传统银行下水,
但是会极大的恶化美国中小银行的生存环境和企业融资渠道,
进入引发诸多领域更为复杂的风险连锁反应。
最麻烦的是,2008次贷危机时,风险炸裂的都是头部顶级机构,
在赐死雷曼以平众怒之后,美国政府果断出手挽救了摩根、高盛和“两房”,
(虽然挽救方式备受质疑,闯祸精几乎是无条件被解救,留下了新一轮隐患)
加上发动QE大放水,疯狂稀释债务压力,
又赶上互联网公司的崛起,使得大放水的虚增货币有了一个吸水海绵,
靠不计代价的强力处置和新产业崛起,使得美国苟过了次贷危机。
但现在净息差水平还不如硅谷银行的中小银行还有好几家,
同时美联储公布的数据显示,
美国的银行在2022年第三季度从贴现窗口借了72亿美元,创下近两年来的最高水平。
其中,资产不超过30亿美元的银行推动了这一增长。
也就是说,一众资产低于30亿美元的小银行现在都急缺流动性。
而全美有多少家银行?是一个大多数人想象不到的数字,
全美在次贷危机倒闭了一批银行之后,还有大概5000家左右银行,
其中绝大多数是中小银行,
多如牛毛的中小银行主要靠给区域性的超级大户提供定制化服务,以及各种非传统银行业务为生。
说白了就是业务风险高,而且几个大储户集中要求兑付就容易出事那种。
如果这次硅谷银行的倒闭不是向上传导危机,把大型传统银行拖下水,
而是导致大量超级大户去找各种中小银行兑付现金的话,
可能会在美国的整个银行业炸出一地碎片,导致各地中小金融机构一片烽火狼烟,
而这种一团乱麻式的分散化、持续化、小规模爆雷不间断的话,
政府和监管机构相救都无从下手,因为实在是太分散了,
难以像次贷危机那样直接抓核心风险源头快速处置。
更要命的是美联储还在强硬加息的末端,利率水平维持高位且继续加息治理通胀已经昭告天下,
缺乏像次贷危机之时,用放水来解决和稀释危机破坏力的操作空间,
像2008以后,互联网行业单骑救主的剧本也很难上演,
美国在信心行业的储备和发展潜力上,差不多是20多年来的最低水平,
而且硅谷银行的破产倒闭,最直接打击的就是新兴行业和创业公司,
反而进一步降低了美国有新兴产业崛起救主戏码上演的可能性。
不能紧急转向放水+新兴行业匮乏+风险高度分散这个组合,
导致了这次的危机和次贷危机对比的话,
次贷危机有点像太嘚瑟摔断了腿,直接就把资本市场放倒,而且现场极度惨烈,
但是救治方案比较简单直接,治好了养好了就能出门。
这次的危机有点像各种慢性病缠身,之前还能走能跑,
但是某天开始出现小问题之后,小问题接连不断,救治方案无从下手。
<hr/>另外,除了像硅谷银行这种服务于创业公司群体的非传统银行,
美国大量中小银行贷款来自非住宅地产,占比接近30%,


而美国的商业地产市场因为加息导致贷款压力大增,价格出现骤降,被市场视为火药桶,
前不久刚爆出违约风潮的黑石,如果窟窿堵不住,就会成为整个商业房地产领域的导火索。
如果上演企业融资+商业地产+中小银行大面积爆雷的火烧连营的话,
有可能是个表明烈度不如次贷危机,但是深层次破坏力要高于次贷危机的局面。
linuxunion 发表于 2023-10-6 23:40:15|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的第16大银行,美国金融占gdp比重大约8.24%左右,中国这边金融占gdp比重大概8.1%左右,大家金融业在内部地位差不多
中国的银行排名,北京银行第15,广发银行16,上海银行17
放中国相当于广发银行周三宣告现金流告急,周五瞬间倒闭消失。
考虑到上述所说的占gdp比重相似,影响真的是相似的。
反正很难想象是什么样的一个情况,大家可以想象下广发银行要是3天瞬间消失会是什么样。
我挺好奇美国前有黑石后有硅谷还是怎么歌舞升平的……这都蚌得住?
而且按蟑螂理论来说,这都出了那么大的蟑螂了,后面的蟑螂窝得是什么样子的……
严格来说这也不算是硅谷银行破产带来的影响了,它的第一天告急第三天破产属于是属于某种环境、条件下呈现出的离谱“现象”,总之大的还在后头,这已经是中的来了吧
铁道游击队 发表于 2023-10-6 23:41:04|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硅谷银行大吗?
这家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的银行此前知名度不算高,规模也不算大,它拥有2120亿美元的资产,但也不到摩根大通的十分之一。
硅谷银行小吗?
也不算小,它是美国第16大银行,截至2022年年底,总资产为两千多亿美元,存款超过1750亿美元,换成人民币就是万亿级别了。其客户集中在高科技初创公司,包括加拿大电商Shopify、美国招聘网站ZipRecruiter、风险资本公司安德里森·霍罗威茨等。
硅谷银行是美国史上倒闭的第二大银行。倒闭的第一大银行是美国华盛顿互惠银行,2008年因不堪次贷危机的重负破产,成为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银行倒闭案。

怎么倒闭的?
在2020-2021年美联储还没有开始加息,如果把钱趴在美联储的准备金账户上,年化只有低的可怜的0.1%的利息。
那怎么办?硅谷银行(SVB)的选择是,买大量的美债和MBS。
但是伴随美联储2022年的快速加息,这些低息时期购买的AFS资产在2022年给SVB带来了超过25亿美元的未实现损失。
这时候要是它还能抗住不卖或许也还行,和诸多股民一样,只要我不卖,我就不亏嘛。
问题是,2022年美联储快速加息导致全球科技初创企业的日子都不好过,融资融不到,股价一直跌,但研发还得继续,就只能持续消耗它们在SVB的存款。再叠加美联储缩表等因素,SVB的存款自2022年3月触顶后就一直流出。2022年全年存款总额下降了160亿,大约占存款总额的10%。
这回不卖也得卖了。

尽管硅谷银行CEO贝克尔表示,他们采取这些行动是必须的,因为预计利率将继续走高,公共和私人市场会面临压力,客户在投资业务时的现金消耗水平也会上升。
然而,市场并不买账,硅谷银行的母公司硅谷金融集团(SVB Financial)股价周四收盘重挫60%,在标普500指数表现成分股中表现最差,并创下历史最大单日跌幅。



图片来自尊嘉金融APP

然后就是这场恐慌了,毕竟发行大量股份会稀释原有股东的权益,本身就是利空。
而且SVB的客户大多是科技企业,因此不在存款保险覆盖范围内,很容易发生挤兑,不少科技企业高管纷纷表示要从SVB提取出所有的资金。
当地时间周四,加州金融保护与创新部门(DFPI)宣布,根据加州金融法典第592条,它已经接管了硅谷银行,理由是流动性不足和资不抵债。DFPI指定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作为硅谷银行的接管方。
这使得硅谷银行成为美国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宣布倒闭的最大银行。

影响大吗?
不少人觉得,这或许是雷曼兄弟2.0。
随着美联储持续加息以遏制通胀,利率上升带来的资产减值影响,可能导致其他银行面临类似困境。“硅谷银行爆雷只是“冰山一角”,还有很多规模较小的银行面临困境。
市场也不清楚其他的对科技企业有大量敞口的银行是否会遭受挤兑,以及这场危机是否会蔓延开来。
也有人乐观,比如前美国财政部长、经济学家萨默斯称,只要储户完好无损,硅谷银行母公司SIVB的崩溃就不会对金融体系构成风险。
摩根大通认为,市场抛售是反应过度。
虽然对银行的恐慌中,有99%都是瞎恐慌,但是就怕那1%,这1%的真恐慌往往会演变成杀伤力巨大的金融危机。
但是任何危机发生的前一刻,都永远有人嘴硬的。
这颗子弹已经射出去了,
会不会中弹、什么时候中弹、中弹后倒下多少人只有天知道了。

风险警示:文中内容都有其特定立场,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尊嘉竭力但不能保证以上内容完全准确与可靠,亦不对因信赖或使用第三方信息操作而产生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