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郎的问题出在哪?

[复制链接]
yoki1366 发表于 2023-8-1 19:42:19|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刀郎沉寂十年强势复出,回顾往年,总结一下他的问题吧。我认为几个抛砖引玉一下。第一,音乐工业化程度低,制作水平土气,简单说就是不够洋气(这其实不是问题,但被马户给抓住了);第二,怂。“我又没做错什么,斗不过他们”,(这其实也没什么问题,扁桃体公公说垃圾箱,杀伤力太大了);第三,真正的问题得正视,刀郎不是舞台型表演者,舞台表现力确实差强人意,这个情况类似筷子兄弟,有点无奈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zah1111 发表于 2023-8-1 19:42:42|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刀郎的问题比较复杂,不止是歌曲质量和制作的事情,更多的是利益冲突
第一是刀郎专辑销量带来的冲击
当年《2002年的第一场雪》正版出货量据传是270万张(有的说280万张,盗版估算800万张到2000万张,没有确切数字,普遍认为一张大火的专辑,盗版销量是正版销量的5-10倍)。
这个数字是唱片公司公布的,并未认证。2004年有认证的专辑销量数据是周杰伦《七里香》,根据IFPI统计,2004年列全球销量第42位,估计230万以上,索尼公布的数据是260万。这是全球数据,内地销量估计在150万张左右。这个数字是比较可信的,根据IFPI全球TOP50榜单排名估算。
刀郎的专辑销量虽未认证,但销量高是可以确定的,有业内人士说法为证【那英:“他不具备审美观点,就是我觉得我们评吧,刚才说了半天,就是刀郎这个销量呢,我又闭嘴了,我们谁都没卖过他,可是咱们不能光靠销量……”】
以270万张计算,这个数字非常可怕,根据网上流传的数据,2005年大陆唱片销量累计约5490万张,2004年差不多或者更高,这样刀郎的270万张占比约4.9%,几乎占据了市场的二十分之一,实在太高了,让人眼红。
网传的中国大陆全年唱片总销量(出处:IFPI的每年报表)
2005年大陆唱片销量累计约5490万张,同年台湾为1090万张。
2006年大陆唱片销量累计约2300万张,同年台湾为700万张。
07年 1460w,台湾660w
可以看出2005年后内地实体唱片销量断崖式下滑,往后跌破千万,并迅速下降到五百万以下,可以说是崩盘了(对比数据:2021年英国CD销量1440万张,黑胶530万张,磁带18.5万盘;2022年美国CD销量3300万张,黑胶4100万张):
08年 980w
09年 500w
10年 420w
据星外星CEO透漏,2010以后内地过10万张的只有周杰伦、孙燕姿、李宇春、许嵩四个人。
2012年周杰伦《十二新作》全亚洲预购成绩突破20万张(201,201张),唱片公司就特别准备冰雕庆贺。周杰伦续约索尼音乐 获唱片公司高层力挺
00年代内地唱片销量稳定在百万左右的只有两个,男歌手是周杰伦,女歌手前期是王菲、后期是李宇春。朴树、羽泉、那英、田震据传有百万销量专辑,但不稳定。许巍专辑销量在四十万左右。南都周刊:从李宇春唱片销量看华语乐坛唱片业-搜狐音乐

第二是刀郎专辑销售策略带来的问题。
《2002年的第一场雪》2004年发行后销量之所以如此惊人,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定价低,十二元的价格相比盗版五元左右的价格高得不多,相比当时普遍二三十甚至五六十的正版专辑价格太低,比较坏规矩
而且为了和盗版抢销量,“刀郎所属的唱片公司还与各地发行商合作,共同采取了利用盗版渠道去推销刀郎正版唱片的特殊方式”,利用盗版渠道卖正版专辑,成果非常惊人,后果也很严重,加速了正版盗版市场的混淆。
尤其是2005年之后唱片市场越来越不景气、某中盘商倒闭后,很多卖唱片的都找不到稳定的正版专辑渠道,只能正版盗版混着卖,唱片市场断崖式下滑、甚至可以说崩盘,歌手利益大受影响,刀郎可能因此被迁怒嫉恨,被内地音乐圈排斥。

其实这个有点无妄之灾,因为当时对唱片销量冲击更大的是MP3的流行和互联网下载的发展,无论正版唱片还是盗版唱片,在这个时代大潮面前都被毫不留情地抛弃。互联网发展比较快的欧美音乐在1999年就爆发了唱片集团和Napster的诉讼,最终在2005年进入下载时代,国内百度MP3那几年靠着侵权发展也很快,唱片时代结束是必然。只不过国外重视正版、有iTunes等正版下载平台,国内那时基本没有,歌手缺少歌曲销售变现渠道,所以国内没有像国外那样,在互联网时代/网络时代进入下载时代,而是有很多歌手转向写彩铃音乐,内地音乐进入彩铃时代
“彩铃”是中国移动2003年10月推出的“移动梦网”新业务,2004年全国彩铃用户数量已达2200万户,市场规模超过8.6亿元。2011年我国网络音乐总体市场规模已达27.8亿元,其中,在线音乐市场收入规模为3.8亿元,无线音乐市场规模达24亿元(以内容提供商总收入计,无线网络运营商通过无线增值服务提供在手机终端播放的无线音乐,又被称为移动音乐)。可以看出彩铃市场发展很快,比卖唱片赚钱多了。只不过这项业务的收入绝大部分被运营商和SP获得(互联网泡沫破裂后,移动梦网几乎可以说是拯救了中国互联网行业,很多现在的互联网巨头那时就是靠SP业务活下来),音乐行业分到的钱并不多,但还是有很多歌手获益,面向彩铃市场写歌。
网络免费传播+彩铃下载赚钱,是网络时代/彩铃时代的主流。后来重视版权保护后,国内下载音乐市场完善,但是因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下载时代被跳过,直接进入流媒体时代,音乐传播形式又发生了变化,可以说是流量为王的流量时代。

最后,借用一句古话:“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不仅是作为内地唱片时代最后一位现象级音乐人刀郎,网络时代QQ音乐三巨头(许嵩、汪苏泷、徐良)、彩铃时代凤凰传奇……都曾被嘲讽土、格调低等,但他们都成为了时代记忆,是华语乐坛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54sh54sh 发表于 2023-8-1 19:43:42|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愿意给所谓的乐坛前辈大佬当狗呗,在公开场合下的采访,杨坤那英直截了当地说,刀郎只适合做幕后!这句话只说了前半句,后半句的意思他们不好意思说,那就是,给我当幕后,为我写歌谱曲,我拿大头给你小头,你得听我的!
然而,谱曲填词编曲样样都能的刀郎凭什么要听你的,当你的狗?若是有些真本事,愿意辅佐新人,值得托付的boss也就罢了!毫无创作能力,靠翻唱,靠出道早,靠钻营,靠拉帮结派锁死后来者上升空间的“歌阀”们也想躺着吸血,坐享其成,我就是不服!于是乎,各种栽赃,打压,威胁开始给你挨个上,能评的奖项帽子宁愿空着也不给,同行媒体面前无下限污蔑,连刀郎的弟子们也往死里整,看你能不能挺住,看你啥时候妥协!
刀郎被打压这整个事件的经历,甚至可以投影到我们周围的各行业,一个能力出众却没有背景的年轻人在前途蒸蒸日上一路向好的背景下,仅仅因为不愿意为集体(大佬们)做贡献(被剥削)而遭到无情打压,前途尽毁!你敢说这份经历你没有经历过或听闻过?
所以,刀郎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这本身就是一个不公平的提问,难道宁愿放弃钻研自己钟爱的技术行业,愿意被剥削,愿意同流,眼睁睁看着自己热爱的行业变成藏污纳垢的公测,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的话,那就别怪有人掀桌子!老实人被欺负久了,也是会还击的!
limao100 发表于 2023-8-1 19:44:28|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刀郎的问题和吴京一样,就是靠自己就闯出了一片天地,并得到了广大基础受众的喜爱与支持,却不愿与圈里的主流成为一丘之貉,以至于让其他人看着眼红了。
lszzwxm 发表于 2023-8-1 19:44:47|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激起了:
一人之力单挑整个门阀体制的情绪共鸣和狂欢
是一种:
压抑的不满情绪集体无意识的爆破式释放
诠释了
围观鞭尸权威的快感发泄
共情了:
反抗压制和潜规则的诛心和嘲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zyfyyxs 发表于 2023-8-1 19:45:04|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题出在,他作为一个个体而言,太强了。而且他的强跟周杰伦的强还不一样,周杰伦的强有天赋加成,正常情况下理性会告诉你不要碰他,而刀郎这个,你第一反应是我也可以,也不知道哪里来的自信,哈哈。
在这么强的情况下,竟然没有被收下当狗,这是绝对无法忍受的。
强大到不发动体系作战拿不下的程度。
强大到发动体系作战拿下他后竟然在十年后整个体系被反噬了。
说实话,体系还是很强的,可是组成体系的个体并不一定强,体系内的个体在面对重压之下,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当年做出了他们认为正确的做法。
如果你问我这个体系是什么,我就要拿出这个体系的标志作品,清华美院的模特来吓你一跳,你但凡想站着,你就进不去,可是不进去,那就基本等于饿死了,或者转行吧。你进去了就的跪下,因为任何一个拥有正常审美的人是不可能搞出清华美院那个模特造型的,这就是投名状,你肯自污,就说明你没有本事单独立身,那你就必须依靠体系生存。
说明社会其实并没有进步多少,能者上,不能者下,自我革新,以实力说话还仅仅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景,话讲的有点多了,还是失望大于希望。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