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部长倪虹表示「要像造汽车一样去造房子」,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复制链接]
indianjohn 发表于 2023-8-1 19:36:19|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据界面新闻,4月1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党组书记、部长倪虹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发表“如何学习借鉴汽车产业,为人民群众建好房子”的演讲。他提出四点意见。第一,在设计上,要像智能汽车一样以科技赋能住宅。需要运用数字化的手段,使房子成为科技集成应用的重要载体。
第二,在建造上,要像造汽车一样去造房子。汽车由千百个来自生产线上的零部件,通过科学的设计和精密的焊接组装而成,要学习这种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来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使房子能够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这样既有利于老房子的更新改造,方便维修,又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
第三,在使用上,要像汽车一样建立房屋的体检和保险制度。要学习汽车根据使用年限进行年检的做法,建立房屋定期的体检制度,按照房屋的建成年代、功能类型来确定体检的频次,来及时查找和发现问题。同时还要建立房屋的质量保险制度,以市场化的手段来推动完善工程质量和房屋安全监管的体制和机制。
第四,在服务上,要像汽车4S店一样搞好物业服务。好的房子应该有像汽车4S店一样的好的服务,现在一些物业企业也在积极探索一些新的业态和模式。比如有的物业服务建立了抢单平台,整合了一个片区的维修人员。(界面新闻)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w66133 发表于 2023-8-1 19:36:47|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话说的属实外行,房地产行业的核心能力是融资和拿地,重点是搞好政商关系。汽车行业的核心是渠道建设和供应链管理,重点是搞好行业关系。两者天差地别,根本不是一回事。
“要像造汽车一样去造房子”。那我可不可以理解为,要让房地产行业像汽车行业一样,去搞渠道建设和供应链管理?
那这也说不通啊,中国房地产行业的渠道和供应链还用得着去建设?那是已经成熟到过饱和,甚至到了深度内卷地步的供应链了,从融资到拿地到规划到设计到施工到建材到渣土车到监理到工地盒饭到销售中介到二手房到学区指标到假离婚,还有什么衍生业态是没有充分竞争的?还有什么细分市场是没有彻底开发的?中国房地产行业的供应链建设究竟还要彻底到什么程度,才能让有些人满意呢?
“要像造汽车一样去造房子”这种话,听上去就是根深蒂固的供给侧崇拜思维,认为市场不景气是因为东西不够好,只要东西足够好就一定有人买。压根就没考虑过这么一种可能:你东西再好,我也买不起。
房地产行业现在的不景气不是产品质量问题也不是产品流通问题,而是买不起,就算存在产品质量问题和产品流通问题,和买不起这个最大问题相比,那都属于次要矛盾,也就是说,房地产行业的问题并不是发生在供给侧,而是发生在需求侧,这时候应该让供给侧去适应需求侧,而不是相反。
房地产的供给侧现在完全不能反映出真实的市场状况,整个供给侧是围绕快速城市化进程建立的,它是为了满足这一进程中巨大的增量需求而形成的,现在这一进程已经基本结束,大部分供给侧事实上都已经成了过剩产能,既然是过剩产能,那么除了淘汰出清还能有什么别的出路呢?
过剩产能之所以要被淘汰出清,是因为它过剩,而不是因为它不够高端,一件东西不会因为它高端就自动获得市场,过剩产能再高端也没用,充其量变成高端过剩产能,这种产能,投入越多,亏损越大。
不要要像造汽车一样去造房子,要像卖粮食一样卖房子。
eduportal 发表于 2023-8-1 19:36:53|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马斯克之前就想搞这个,因为在美国房子造价确实是房价的一大组成部分。
但是不同国家的主要矛盾是不一样的。美国的问题在中国也是问题吗?搞成了以后房价能降,还是不用烂尾,还是能取消公摊,或者不再预售?
对于严重问题,要抓住主要矛盾
卿茶 发表于 2023-8-1 19:37:48|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像造房子一样造房子,造点保障房和青年公寓是犯天条了是么?
ylyl007 发表于 2023-8-1 19:38:06|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脱离现实谈梦想总是让人感觉很突兀,现在根本不需要像国产汽车那么良心的、高性价比的去满足国民的需求。而是把最低标准满足之后再谈服务升级,如何按合同要求按质、按量、按时把房子交付,就已经很不错了。几十万套房子烂尾都还没解决,交付的各种质量问题,就想着走科技赋能新型房地产的产业升级,脱离实际困局去畅想未来,总感觉有点空中楼阁。
虽然房子和汽车都是居民大的支出,但还是有本质区别,一个是工业消费品,随着科技的发展趋向于性价比更高,要知道早些年国内桑塔纳还卖二三十万呢,现在国产车在性价比方面相比于合资和进口基本是占据绝对优势。另一个则是慢消费和投资品,在核算gdp时购房都属于投资,且近十几年出现了投资属性占比过高的情况,表现为房价收入比的大幅攀升,投资属性扮演重要占比,所以政策对于房地产有大方向的要求,是房住不炒,也是房地产现在最应该改善的地方,降低金融属性占比,实实在在的发挥慢消费品的属性,降低刚需的购房压力。
房子与车子第二个区别,房子是垄断性的资源,而汽车则更加偏向于市场竞争,购买房子的时候,虽然你可以选择不同的开发商,但开发商手里的地都来源于地方,地方可以很容易通过控制土地供应和限制容积率来锁死进入市场的新房,从而操纵市场的价格。而汽车则是百花齐放的态势,你想割韭菜,服务做得不好,市场很快就会反应过来选择其它厂商,让大家尽可能做好服务去留住消费者。高速城镇化的时候,土地往往是稀缺的,意味着土地成本的提升,进而让消费者购房压力增加,而科技发展往往会增加工业品的生产效率,进而降低成本,且量越大,研发费用和设备投入均摊到每辆车的成本越低,这也能理解国内某车型配置吊打同级别的合资车,只卖10万左右,依旧有利可图。土地不行啊,地方的重要税源,且根据地方政府的开支预算,逐渐往往是只增不减,并不希望把地价降下来。
房子与车子的第三个区别,房子与公共资源等深度捆绑,房子等于学位,我们老家的省会玩的更花,房子等于小学学位,而比车子还贵的多的车位捆绑的是中学学位,工薪一辆车也不过几万、十几万,一个车位就卖二三十万,且要求一套房、一个车位只能给一个孩子用,二胎门槛可见一斑。这就进一步削弱了房地产作为消费品的职能,即是投资品,也是获取优质公共资源的凭证,你车子卖的再贵,也无非是一个消费品,即便是奢侈品,也不可能和公共资源挂钩。
总结起来,我国的房子具有多重属性,不太可能像我国工业化和其他制造业一样反哺居民的生活质量,反而充当的是重要税源,为了更好的收税,还会强行给房子附加一些属性,比如设置公摊面积、预售制、地方刺激房价,设置房价跌幅,捆绑公共福利。对于房企来说,成本就在那里,把利润卡的死死的,往往会在一些软装和环境上扣钱,造出来的东西经常与合同规定不符,但就一句“你要不要吧”,车出问题可以返厂维系,但你房子也只能表面上缝缝补补,退一万步讲,即便烂尾了,购房者还得的妥协,也不会有人受理这个事情,购房者几乎没有谈判的筹码,如果说购买车子是一个双方约束的协议,那么房子就几乎是一个单方面约束购房者的游戏,不要想那么多远,先把购房者基本权利保护好就已经是现阶段最大的进步了。
lurk 发表于 2023-8-1 19:38:41|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想像造车一样造房子,有一条非常重要:
剥离房产的附加属性,教育属性,户口属性,投资品属性。
这样一来,房子就会回到本身的消费品属性。
这样才能激发开发商,对这【钢筋混凝土的格子间】进行科技赋能,才会用各种高科技有逼格的新鲜功能去取悦消费者。
现阶段高房价城市中,只要地段好,就是几个破砖垒个厕所,都能卖大价钱,开发商要赚钱,就是要找好地段,好配套,好交通,好学位。
房子本身盖的怎么样,压根都不重要。
不过,要实现以上这几条,谈何容易,真要实现了,房价恐怕要打个对折。
这就要谈到金融风险问题了,因此我不觉得可以依靠休克疗法来实现房价软着陆,大概率还是靠拖字诀来解决:
先把住房的刚需部分,通过现有市场之外的手段来解决,新加坡的思路就是一个借鉴的方向,现在国内部分城市比如深圳也在做这种尝试。

不过,人口出生率的问题,以及年轻一代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确确实实在倒逼开发商向科技房产的方向发展。
我们看看现在已经出现的一些有科技感和设计感的新鲜居家设施:
比如这一款双人浴缸,太极图设计,真正的鸳鸯浴,真的只能洗澡,不能锻炼身体。



价值5500美元的鸳鸯浴缸,结合了太极图的设计

再比如这个球形设计的浴缸,直径2m,我不知道进去后会不会感觉憋屈,但是至少看起来还是很惊艳,极强的未来感。



球形浴缸设计,直径两米

这是一款可以养观赏鱼的开放性厨房设计,看起来效果很爆炸了。
我觉得《狂飙》里的【高启强】可以在自己别墅里搞一个,毕竟他以前是卖鱼的,兴致来了可以很方便的从下面捞一条上来,直接做一盘了。


像太空舱一样的卧室,让我想起Tron这部电影:



未来感的卧室设计

还有这个简易书房,你压根不用浪费一个房间,直接给你在客厅墙上打造出来:



直接挂在墙上的简易书房

还有这种直接在墙里做出来的懒人阅读码字空间:



下面这个是我在贝壳上看到的,上海陆家嘴卖8万一方的73平二手房(总价580万)。是不是瞬间有种回到现实的感觉了?


<hr/>更新一:
评论区有同学指出上面的图片都不是装配式建筑,恩,的确不是,这些的确属于个性化装修和设施。
下面补充装配式建筑的一些图片:
比如下面这个装配式建筑的社区构想俯视图:


下面这日本某建筑展的装配式建筑设计模型,采用模块化搭建而成。


这个实物样板房:


下面是加拿大某建筑商的设计和样板建筑:






<hr/>更新二:大家对于剥离房产附加属性的讨论比较多,我也多说一些。
关于房产剥离教育属性的问题,其实许多地方已经开始渐进式转变。
以目前几个一线城市为例,民转公,直升,片区摇号,师资力量摇匀,只是这个过程仍然还是略显缓慢。
城市内部不同利益群体的相互博弈,在各地都会遇到推进阻力。
好吃的肉都吃完了,剩下的骨头都比较硬,但是再硬也要啃下去。
关于户籍方面,除了一线城市卡的比较死之外,二三线城市基本都是处于半开放甚至全面开放落户,比如西安,郑州这些区域中心城市,都在抢人。
户籍制度的全面取消,也会随着人口出生率的暴跌,而逐渐迎来终点,这将是个非常值得关注的事情。
最难的部分,是房产的金融属性,在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国家,不动产的金融属性都是难以分割的。
不动产都凝聚了一个国家和城市相当大部分的价值。不过,金融属性中也有保值的部分和投机的部分。
现在房地产锁死了流动性,基本上也没有了什么投资价值。美元未来开启贬值后,人民币有升值压力,会对人民币计价的房产有一定的抛压。
打掉投机的部分,才能最大幅度的敲掉房产的泡沫,房产税的推出将是关键,应该要等我国经济重新恢复合理增速区间。
那个时候,房产的价格才有可能恢复到一个相对合理的价格。但是,要回到4万亿大水之前的房价收入比,我个人觉得不太可能实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