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北上广深的公民中,上海人口碑最受争议?

[复制链接]
hsysg 发表于 2023-8-1 18:32:58|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无论是“爱丁堡”绰号,还是“上海IP那没事了”。都表现出全国人民对上海的偏见。
上海作为全国第一大都市,老百姓的素质和见识是国内最高的,网上和现实中这么多人见不得上海人好吗?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gvell 发表于 2023-8-1 18:33:21|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人” 中的大多数都属于 “在北京定居或暂住的各地中国人”。或者说,“北京人” 存在阶级属性,但没有很强的地域属性。尤其是作为首都,在政经军科教文领域的群体,“在北京定居的各地中国人” 的比例更是奇高,于是真正原生的本地势力,存在感并不明显。
深圳在这一点上,更是加强版的北京,即只有 “在深圳定居或暂住的各地中国人” 的概念,而没有 “深圳人” 的真实概念。且作为北京的飞地,中国经济瞎搞开发区,大家都是去搞钱的,而不是去刷地域文化存在感的。在我国所有大城市里面,深圳确实是本地文化和政治意识形态存在感最低的城市,没有之一。优点即不用操这些心,缺点即除了搞钱之外,生活极为无聊。
广州的本土存在感确实很强,且同时存在文化和语言两个加成。但毕竟是商贸城市,且其在全国的存在感位阶,比北上深还是差了点儿,于是其实是不怎么受关注的。
上海确实比较特殊。
一方面,它毕竟不是首都,于是不会像北京一样,在 “城市” 之上,还有一整套庞大的 “国家” 概念运营体系以及对应配套人口,使得真正的本土势力,不但存在,且能占据颇高的社会位阶,即能日常刷出存在感。
另一方面,毕竟是全国最发达的城市之一,很自然地可以在文化和身份认同上去批量规训新移民,即可以真实地扩大本土势力,而不是因各地移民的到来而被冲淡。所以常见的一大现象即,土著老上海人对外地人还都不错,但自认上海人的新上海人们,却急于和 “外地” 划清界限。
再有就是,毕竟是对外开放的窗口,于是早就在文化层面上,印上了上一个版本全球化的基因了。这本身是好事儿,起码是个中性的事情。但怎么说,个体和小群体,是永远存在追求人上人存在感的本能的。于是这一文化特性,就很难免滋生出诸多挟洋自重崇洋媚外的呈现出来。而这到了无法回头的斗争洗牌期,就很容易显得很刺眼,且这类特性,也更容易上升为政治意志,从文化层面的特殊存在,演变为一种政治层面的反对意识形态。
在这些特性上,上海其实和香港是本质一致的,仅是程度更轻微许多。(真本土的意识形态、新移民的归化程度、新移民对 “外地” 的态度、文化的选择性封闭和开放、对 “国际社会” 的定义和态度、等等)
但相信都只是阶段性现象。这一轮洗牌期之后,相信皆会有改观。
lovefox 发表于 2023-8-1 18:33:58|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自从上次新闻说有个小姑娘因为染了粉红色头发就被网暴自杀之后,我每次在上海街头看到染粉色蓝色绿色红色白色各色头发的年轻人,就会想,头发染粉色和那些人啥关系啊啊要去攻击那个姑娘???
第一浪 发表于 2023-8-1 18:34:33|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先说广州,省会辐射力太强了,现在英文名你都分不清广州和广东,所以很少有人对单个城市发起调侃,八九十年代的春节晚会都是用一个概略性的“广东话”来塑造形象的。深圳的历史,还不足享受被调侃的待遇。
至于北京……作为河北人,我分得清北京的问题和首都的问题。
所以只剩下上海了。
被全国性话题调侃是荣耀,是文化地位,是二线城市哭喊着也拿不到的资格。天津作为相声大本营,这些年都不配全国性话题来调侃了,这是悲哀。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54down 发表于 2023-8-1 18:35:32|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嗯……回答这种问题很需要一点冒险精神……特别是我并不打算给家乡脸上贴金,随便扯两句吧……
1、论公民的维权意识——在国家信访办每年接待的来访群众中,来自上海的人数一直是最多的,他们中有几十年如一日,将后半生都用在要求道歉、认错、赔偿上的知青,有持着红头文件,指责政策执行不到位,设计有缺陷的企业家,还有大批因各种“历史遗留问题”“复杂的实际情况”认为自身利益被侵犯的拆迁户……地方上给的压力一直很大,但他们一直存在,虽然并不是所有人的诉求都合理,但,人家“敢哭”啊……
2、上海这个地方,长期以来都隐藏着与民族主义叙事相抗的集体意识,如果要给这种意识起个名字,我愿称之为“对‘现代’的执念”。众所周知,上海的崛起建立在古典中国的衰亡之上。时代把生活在此地的人推到与“现代”交手的前线,他们最早尝到“现代”的甜头,因此表面上看歧视的是“乡土”,其实是对所有“不现代”的事物都深恶痛绝(当然,所谓‘现代’本身也是引进的概念,对它的崇拜很容易演化为“西方的都是好的”,进而变成一种身份认同的标签,随便扔向任何看不顺眼的个人)。是不是符合“现代”的定义,是上海人对任何事物判断的首要标准,他们默认所有外来者都是勤恳的学生,是来投靠新世界,而非换一个地方移植旧朝代的。小市民的自私与傲慢确实可厌,但说一句冒犯的话——他们毕竟已经不再是“臣民”,何况上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就是中国的“宇宙中心”,是中国向现代转型过程中与外部最重要的接口,他们将自己引为模范和榜样,实在是其来有自的。
3、很多外地的朋友或许没有意识到,如果把建国以来的历史比作一本厚重的小说,那上海人所读到的故事版本,和大部分中国人的可能并不相同。相对较为丰富的物质供应,让“柴米油盐”对他们来说有了高于一切的地位,而宏大叙事所要求的集体主义,全面动员不仅破坏了这种属于个人的,连贯的生活秩序,还留下了回城知青,下岗工人这样的群体,将乌托邦坍塌的代价牢固地印进上海人的记忆。“艰难探索——经济腾飞”的故事逻辑,在这个城市复杂的现实面前显得过于单薄,前三十年留下的各种尖刺,频繁刺破后三十年试图织就的锦绣衣衫。历史对于上海人来说从来没有走得太远,当下与过去经常互相映照,许多激烈的民间情绪皆来源于此,平日里藏身于各种段子,笑话,自嘲之间,在特殊时刻成为汹涌的激流。这不是什么“城市精神”,更像是这座城市难以醒来的梦魇,它让上海人总是下意识地用两种声音说话,一种回答昨日,一种关注今天,至于未来?那是迷雾里的城堡,欲窥门径而不得,只能知道它确实在那里,等待着成为“今天”。
嗯,就这么多吧,再要写可能是一本书的厚度,顶锅盖跑啦~~
轻舞任逍遥 发表于 2023-8-1 18:35:45|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姐姐来上海之后,都敢回去和弟弟抢房产了,能不受争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