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诸葛亮并没有那么神,他只是个患有完美主义的聪明人。
事事追求完美,蜀国的职业保姆,承包一切事务,不亲力亲为会死。
有人去成都,是为了吃,火锅、串串……一切辣的饕餮盛宴;有人去成都,是为了人,颜值超高的小姐姐,火辣热情,说着流利的四川话;还有些人去成都,是想寻访古迹,而其中最热门的景点,便是武侯祠了。
其实这里本来叫汉昭烈庙,葬的是汉昭烈帝刘备,但同时又有蜀汉大臣诸葛亮的祠堂,里面刻有被陆游赞誉为「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的《出师表》。
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这里,只为瞧一瞧武侯(诸葛亮生前被封为「武乡侯」,死后又被后主刘禅追谥为「忠武侯」)的纪念地,武侯祠的名气反而盖过了汉昭烈庙。
从古至今,许多诸葛亮粉拜谒这里,情不自禁写下旅行笔记,或是做旅行手账,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唐朝诗圣杜甫的《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
可能大家要问了,为什么诸葛亮这么受追捧呀?
虽说诸葛亮年轻时的颜值是可以称得上「小鲜肉」的,但他受到追捧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源于家喻户晓、传播度高的《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里,罗贯中塑造了一个神机妙算、近乎神的诸葛亮形象。
三气周瑜、火烧赤壁、舌战群儒、草船借箭等故事,再加上诸葛亮的战友赵云、关羽等也都是人气明星,所以大多数人初读《三国演义》,都是蜀军败,则伤,曹军败,则乐。
诸葛亮和蜀汉众人:感谢《三国演义》,感谢罗贯中!
曹操:罗贯中我黑粉,黑我良心不会痛。唉,我习惯了!(不习惯我能怎么办?)你们要了解三国真相,还得看《三国志》啊,陈寿毕竟公正啊……
其实,历史上的诸葛亮虽然智勇超群,但并不是神,《三国演义》里许多算在诸葛亮身上的故事和功劳,要么是虚构或夸大的,要么史实上是属于别人的。
例如,赤壁之战功劳最大的,其实是《三国演义》里被黑得最狠的周瑜。
赤壁之战前夕,吴国的安邦重臣周瑜回到孙权身边,向孙权分析曹操与孙权两军大战的胜败关键,他明确指出:曹军远途跋涉,疲惫不堪,南方的湿冷可不是北方人受得了的,甚至连曹操从北方带来的马儿们都受不了。
北方人还不习惯水战,水土不服。
马超、韩遂尚在西凉,为曹操的后患。
而且,曹操这个刷数据的,来自中原的曹军不过十五六万,里面还有刘表新降的七八万人,人心并不完全向曹。
数据刷得热闹,其实没什么硬货。
孙权听完周瑜的分析,才下定决心命令周瑜等人率领三万人抵抗曹操。
曹操军队因为本身就病了,再加上都不会游泳还晕船,初战便败退了。
曹操带着军队驻扎在江北,孙权军和刘备军在南岸安营扎寨,两方对峙。
这时候注意了,建议使用火攻的可不是诸葛亮,而是周瑜的部将。
那位「愿意挨打」的黄盖建议用火计将曹军打败,周瑜认为可行,命黄盖诈降。
曹操中计,船舰全被烧毁,彻底败给了孙刘联军。
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
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先书报曹公,欺以欲降。
又豫备走舸,各系大船后,因引次俱前。(《三国志·周瑜传》)
在《三国演义》出来之前,赤壁之战主要是谁出的力,还是算得很清楚的。
唐代杜牧的《赤壁》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宋代文豪苏东坡也说:「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周瑜:好的,既然这个功劳帮我讨回来了,那我被气死的谣言也帮忙澄清一下吧!
好的,周都督!遵命,周都督!
咱们知道,《三国演义》里诸葛亮三气周瑜。
第一次气是周瑜和诸葛亮约定,如果周瑜夺取南郡失败,刘备再去取。
周瑜夺取失利受伤,诸葛亮乘机夺取了南郡,气得周瑜金疮迸裂,摔下马来。第二次气就是著名的「刘备娶亲」。
周瑜设计,想假装把孙权的妹妹孙尚香许配给刘备,实际上是想把刘备骗到东吴杀了。
哪知道孙权的母亲吴国太看中刘备,不仅不许孙权杀他,还真把孙尚香许配给他。
诸葛亮见招拆招,让刘备平安回到了荆州,还让士兵讥讽周瑜「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让周瑜气得金疮再次迸裂。
第三次气是周瑜攻取荆州的阴谋被诸葛亮识破,自己还被围困,又气又急加上旧伤复发,不治身亡。
《三国演义》里,这三回故事都挺好看的,可以说是精彩纷呈。
但好看归好看,「三气周瑜」的故事却 100% 是罗贯中为了美化诸葛亮而虚构的,正史上并无此事。
周瑜:捧诸葛亮就捧诸葛亮,罗贯中你踩我做甚?!
据正史记载,周瑜心胸宽广,并不是嫉妒贤才、小肚鸡肠的人。
更何况周瑜的才能真不比诸葛亮差,并不是「既生瑜,何生亮」。
周瑜:真是人在棺中躺,锅从天上来!
那周瑜是怎么死的呢?
建安十五年(210 年),孙权批准了周瑜征伐益州的方案,但周瑜在赶回驻地江陵,准备出征的路上得了重病,最终死在了巴丘,也就是现在的湖南岳阳。英年早逝,死的时候才三十六岁。
瑜还江陵,为行装,而道于巴丘病卒,时年三十六。(《三国志·周瑜传》)
据说,孙权得知周瑜的死讯,当场就哭了,他说:「公瑾有王佐之资,然而寿命短促,我还能依赖什么呢?」孙权穿上丧服为周瑜举哀,周瑜的灵柩运回吴郡时,孙权亲自到芜湖迎接,各项丧葬费用,也全由孙权承担。直至孙权后来称帝,仍旧怀念着周瑜,对诸位大臣感叹:「如果没有周公瑾,朕是当不上皇帝的。」
咱们说回诸葛亮。
澄清了诸多虚构、夸大的故事,诸葛亮从神坛上走下来。
他不是神,是聪明一点的普通人。
既然是人,那性格里就有不完美的地方,诸葛亮这一生最大的缺点,便是他有极端的完美主义倾向。
什么是完美主义者?
这是九型人格中的第一型,其外表多为「整齐端正,腰板直,不苟且,目光如炬」,气质多为「严肃拘谨,自我要求高,喜欢批评自己与别人,细心,勤奋,刻苦耐劳,有毅力,讲求公平、公正,有抱负,有原则,尽忠职守」。
完美主义者的说话方式往往是:「这是应该的/不应该的!」「这是对的/不对的!」完美主义者对任何事都要求达到毫无缺点的地步,只按理想的工作标准苛求,而不按现实情境考虑应否留有弹性或余地。
上面这段话,咱们一个词一个词往诸葛亮身上对,是不是都能对上号?
尤其是诸葛亮最著名的《出师表》,这是表达诸葛亮一生心血的奏章,上表在他出师伐魏前。
通篇先向刘禅陈述意见,提出修明政治的主张,非常公平、公正、有原则、有抱负。
接着给刘禅讲述创业的艰难,「勤奋、刻苦耐劳、有毅力」,激励他立志完成先帝未竟的大业,要求刘禅和他一样吃苦耐劳。
接着告诉刘禅,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这样做对,那样做不对!文章里还有自我批评,一片忠诚之心。
早年,诸葛亮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隆中隐居,耕田养花,享受山野之趣。
也许闲暇时刻,卷着裤腿的诸葛亮,也会坐在大石头上思考国家大事。所谓「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有个「诸葛亮隐居的南阳和隆中究竟在哪里」的小插曲,现在湖北襄阳市和河南南阳市都在争这个地,孰是孰非,至今没有论断。)
那会儿,诸葛亮就有点突显完美主义者的毛病了,他耕田种地做农夫,却总要念《梁父吟》。
《梁父吟》是什么?
《梁父吟》又叫《梁甫吟》。梁父又称作梁甫,这可不是人名,更不是父亲,而是山的名字。
梁父山在泰山脚下,那会人死都会葬在梁父山,所以提起梁父,古人脑海里立刻浮现出的概念是陵园、坟墓,《梁父吟》即是葬歌。
许多人写过《梁父吟》,但内容不一样。
李白写过,表达的是他不得志的悲愤;康有为写过,表达的是失败的遗憾和迟暮。
而诸葛亮的《梁父吟》,则是描述春秋齐相晏婴巧用智慧,利用两只桃子杀了三位大力士的故事。
梁父吟
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
里中有三坟,垒垒正相似。
问是谁家冢?田疆古冶氏。
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理。
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谁能为此谋?相国齐晏子。
诸葛亮那会除了常唱《梁父吟》,还经常自比管仲、乐毅(都是春秋名人。管仲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乐毅统率五国联军攻打齐国,以弱胜强连下 70 城)。
可以说,诸葛亮还是「小鲜肉」时,就定好了自己的人设,之后的人生,也都追寻着晏婴、管仲、乐毅的足迹——巧用智谋,帮助主公建国治国,以弱胜强抵御外敌。
可惜,谁也没有预知之眼,当时只有好友徐庶、崔州平等人相信诸葛亮的才干,其他人对诸葛亮都不屑一顾。
#现在对我爱理不理,以后让你高攀不起#
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三国志》)
在躬耕时期,诸葛亮还完成了一件人生大事——结婚。娶的是黄承彦的小女儿黄月英。
有人可能要说,通过这件事,可以说明诸葛亮不是完美主义者。
为什么呀?
因为有这么段故事。诸葛亮同黄承彦结交,做朋友,有一天两人正唠嗑,黄承彦对诸葛亮说:「亮啊,听说你想结婚找媳妇,你也别相亲,更不要上什么《非诚勿扰》了。我家有个女儿,可丑了,头发黄、皮肤黑,但才华可与你相配。」诸葛亮听完黄承彦的描述,居然应许了这门亲事,迎娶了黄承彦的小女儿黄月英。当时的人都以此作笑话取乐,乡里甚至作了句谚语:「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
黄承彦者,高爽开列,为沔南名士,谓诸葛孔明曰:「闻君择妇,身有丑女,黄头黑色,而才堪配。」孔明许,即载送之。时人以为笑乐,乡里为之谚曰:「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三国志》)
你瞧,诸葛亮娶了位丑女。
古代讲究「郎才女貌」,哪有完美主义者不娶颜值高的?
更何况诸葛亮年轻时颜值可不低,再怎么也要找个相貌相当的吧?
错,正因为诸葛亮娶的是黄月英,才符合、才更说明他是一位完美主义者。
首先,史书中关于黄月英的长相并没有做过多的描述,她很有可能只是黄头发,黑皮肤,但这样不代表不美呀?
她是个丑女,这是她父亲黄承彦的说法,很有可能是自谦。
还有一种说法,黄月英本人极美,因此遭到乡里其他年轻女性的嫉妒而诋毁她的容貌。
其实仔细数数历史上的女名人,有才华的往往无貌,例如无盐女;有样貌的往往是红颜祸水,诸如西施、貂蝉等。
这其实是古人的狭隘观念,为何女子就不能才貌双全?
其次,抛开黄月英的相貌不提,她的父亲是黄承彦——这一点,是诸葛亮非常看重,符合且助力他的人生理想和追求的。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App 内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