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这一生失败这么多,为什么大家还觉得他很高明?

[复制链接]
wangdabian 发表于 2023-9-28 10:54:10|来自:四川凉山州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曹操这一生失败这么多,为什么大家还觉得他很高明?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kninja 发表于 2023-9-28 10:54:43|来自:四川凉山州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对高明有误会。
高明,不是指一帆风顺,人挡杀人佛挡杀佛,一路走向巅峰,根本就不存在这种人,齐天大圣那么牛逼不也是失败了好几次,还被判了五百年有期徒刑。
高明,是指经历过无数失败,重大的失败,九死一生的失败,依然能够站起来打败敌人,走向人生巅峰。
高明,从来不是指哪一面,而是勇气、智慧、毅力、运气、眼界、眼光、心态的综合体。曹操,只是一个典型的代表而已。
lihao0522 发表于 2023-9-28 10:55:00|来自:四川凉山州 | 显示全部楼层
事实上「一生失败这么多」可能就是几乎所有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必经的过程。只是后世子孙往往希望把开国帝王描绘的英明神武罢了,而曹操,恰好没有享受到这个待遇。
一方面三国归晋,陈寿作为晋朝的臣子,没有必要为魏武帝怎么避讳;二来有三个国家长期对峙,史料之间相互印证,想避讳也很难把所有的黑材料掩埋干净,所以显得曹操「一生失败这么多」了。
有人说曹操经历的都是不伤元气的小败,这是不对的。
首先就是被徐荣伏击的汴水一战,就非常的伤筋动骨。散尽家财,由着兄弟们帮衬出来的第一支军队,就这么葬送在了汴水边上,后来跑到扬州募兵,募的兵半路还炸营了…… 如果不是靠着袁绍帮衬,曹操后来连立足的本钱都没有。
后来在寿张迎击黄巾军,旧兵少,新兵怯,打不过黄巾老兵。这时候是曹操是亲自顶盔掼甲的上阵,刀枪无眼,这时候真的被某个黄巾猛将一枪戳死,史书上也就是一句「操力战而死」而已。
太祖将步骑千馀人,行视战地,卒抵贼营,战不利,死者数百人,引还。贼寻前进。黄巾为贼久,数乘胜,兵皆精悍。太祖旧兵少,新兵不习练,举军皆惧。太祖被甲婴胄,亲巡将士,明劝赏罚,衆乃复奋,承间讨击,贼稍折退。贼乃移书太祖曰:“昔在济南,毁坏神坛,其道乃与中黄太一同,似若知道,今更迷惑。汉行已尽,黄家当立。天之大运,非君才力所能存也。”太祖见檄书,呵之罪,数开示降路;遂设奇伏,昼夜会战,战輙禽获,贼乃退走。
后来曹操伐徐州,好友张邈与陈宫叛迎吕布,一眨眼自己辛辛苦苦保下来的一郡之地就只剩下三个县了。这不算伤筋动骨,什么算伤筋动骨?如果是在三国志游戏里面,估计很多人都要退档重打了。曹操虽然满口大话的说什么:
布一旦得一州,不能据东平,断亢父、泰山之道,乘险要我,而乃屯濮阳,吾知其无能为也。
但是没算到强者是不需要计谋的,吕布就是能打,直接把曹操打的不能自理:
布出兵战,先以骑犯青州兵。青州兵奔,太祖陈乱驰突火出,坠马,烧左手掌。司马楼异扶太祖上马,遂引去。


乱军之中,死了也就死了,只能说曹操命大。
后来的大饥荒让曹操几乎是山穷水尽,袁绍派人「连合」,其实就是让曹操正式归于其属下,妻子作为人质送去邺城,这时候曹操都要同意了,是程昱劝说住了曹操,熬下了这艰难的时刻。如果这时候没有袁绍的帮忙,曹操能夺回兖州么?不知道。没有兖州,后来的发展都是空谈。
到现在为止,三起三落之后,曹操仅仅算是做了一州之主,都没有算上诸葛亮在后出师表里面数落的:
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
哪一场不是险死还生,哪一场不是运气差一点就挂掉了?
自古以来成为王侯的人,第一重要的要有运气,没有运气的直接在阵上一箭挂掉了,什么文韬武略都是空的;其次就是非常善于应对失败,失败不限于自己出了一个很失败的战略,决定打一场不该打的战争……等等等等。君王的失败往往意味着大量士兵和资源的丧失,以及威信的减少;事实上一味的自己背锅会损害自己的形象,而一味的甩锅更是会让手下寒心,如何最短的时间内恢复过来,组织下一波行动,这不是单纯的给自己和手下灌鸡汤能做到的。我觉得这就是曹操,或许还有李存勖等等马上天子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曹操和李存勖,都是古往今来武功数得着的帝王,单纯的说「高明」,这俩人和我们通常意义上的「高明」都相去甚远。我们认为的「高明」,大抵是李世民那样的战神式人物,几乎一生未尝一败,指哪打哪。要达到这个效果,需要太平年代大量史官们的努力——倒不是说作假,而是在保持事实基本真实的前提下,尽量的少写和不写小败,跳过直接写后来的大胜,或者把这些败仗推到一起领兵的其他将领身上。而因为曹魏和后唐都是乱世中的小朝代,所以史料相对比较真实和粗糙,我们更能看清他们在史书中说的话和做的事。
他们基本上也是动不动就犯各种大大小小的错误,有时候杀错了人,有时候听错了话,有时候按捺不住自己内心的萌动……而这些错误又导致自己劣势,甚至于导致手下大将送命,自己身陷险境。但是共同点在于,他们能够从一次次的失败和错误中站起来,一个显著的表现就是,这些马上帝王各个都会一套给自己手下打气的功夫,像潼关对马超之战,曹操几乎被乱箭射死,回来之后大大咧咧的对着手下说:
今日几为小贼所困乎!
然后「贼每一部到,公辄有喜色」。


李存勖在胡柳坡折了大将周德威,依然能敏锐的发现一个战场中的小土坡作为关键:
今日之战,得山者胜。贼已据山,吾与尔等各驰一骑以夺之!
而后来他们都成为了最终的胜利者。自己没有被打倒的同时,还能够凝聚手下的人心不倒。我想,真才是他们真正的高明之处吧。
zjts 发表于 2023-9-28 10:55:45|来自:四川凉山州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战期间,为了加强对战机的防护,英美军方调查了作战后幸存飞机上弹痕的分布,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然而统计学家亚伯拉罕·瓦尔德(Abraham Wald)力排众议,指出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位,因为这些部位受到重创的战机,很难有机会返航,而这部分数据被忽略了。于是飞机上的这些地方被加强后,盟军飞机损毁率大大降低!
这叫幸存者偏差
曹操厉害就厉害在,能让你看到他败,而许多人败了,就没了,你也看不到他了。
parasite 发表于 2023-9-28 10:56:01|来自:四川凉山州 | 显示全部楼层
没错,曹操一生失败过很多次,但之所以“大家”觉得他很高明,是因为他率领的势力从陈留起兵开始,在190年-214年整整24年间,先后消灭了张杨(眭固)、吕布、张绣、袁术、袁绍、乌桓、刘琮、马腾、韩遂、张鲁、宋建等大大小小的割据军阀。从陈留-东郡-兖州开始,一步步掌握了汉末十三州部之中的冀、并、幽、青、徐、兖、豫、司、凉等九个州的全部或大部分领土(朔方此时已归北族),以及扬州、荆州、益州北部的部分领土。这样的成绩,不高明?


虽然曹操集团在214年-220年间不仅基本上毫无进展,而且还被崛起于西南的刘备搞了一波“威震华夏”级别的【汉水大震荡】(从汉中之战到水淹七军),但曹操强撑老病残躯,疯狂给曹仁打补丁,成功等来对孙刘联盟越发不满的孙权彻底暴露出“对于上游的野心”,堪堪维持住了奋斗三十年打下来的江山,为其子曹丕创建魏朝奠定基础。曹操的晚年表现,确实谈不上有多么高明,但还没到“不高明”的地步,至少也抹杀不掉【190年-214年间】所表现出的种种“高明”。
而且,曹操起兵的地方是哪里?
陈留!
曹操在190年-198年间是在哪里摸爬滚打着开创基业的?
兖州!


曹操对峙袁绍并最终消灭袁氏依托的核心地盘是哪里呢?
兖州+豫州
一个能在中原腹心、四战之地越做越大、越做越强的实力派军政领袖,并且还统治着汉末绝大多数州部下的绝大多数人口的领袖,怎么就“不高明”了呢?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曹操的社会地位,从公元174年的【孝廉】到人生终点的【魏王】附带:邑三万户、位在诸侯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以天子旒冕、车服、旌旗、礼乐郊祀天地,出入得称警跸,宗庙、祖、腊皆如汉制,王子皆为列侯。以曹操的地位,差一步,就是皇帝,就是天子,论名分,暂居天下第二,论实权,已然天下第一,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不被“大家”认为是“高明的”?
另外,一个被敌人孙权评价为“御将自古少有”的人;一个把晋朝掘墓人刘渊佩服得连祖宗都觉得不值一提的人(大丈夫当为汉高、魏武,呼韩邪何足效哉!);一个被东晋名臣王导吹捧为君主典范的人(昔魏武,达政之主也;荀文若,功臣之最也。);一个被唐太宗李世民称为“雄武”的人(帝以雄武之姿,常艰难之运。栋梁之任,同乎曩时;匡正之功,异乎往代。);一个被毛主席称为“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的人,怎么就“不高明”了呢?难道,这么多“高明”的人都在瞎说?
catty004 发表于 2023-9-28 10:56:23|来自:四川凉山州 | 显示全部楼层
曹操失败多是因为他做出的努力和尝试多,我就拿后出师表里的文字来说明好了:
“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
在这一系列所谓的失败背后,展现出来的是曹操不断扩大的实力和积极进取的雄心。曹操虽一时困烈火于东郡,但终究走吕布而复家邦,虽一时丧麟儿于南阳,但终究降张绣而迫荆襄,虽一时难进兵于西土,但终究逐张鲁而得府藏,虽一时渴甘泉于北疆,但终究穿卢龙而斩辽王。为了取得最终胜利,一时的失败是难以避免的。
而后出师表中也有些与曹操相反的例子:
“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
这类人倒是失败少了,但只失败一次就彻底覆亡了。
古今中外像曹操这种一直积极扩张,在扩张过程中不免遭受诸多失败,但最终得以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例子实在多得不胜枚举。只皆因本来积极进攻的一方就容易遭受挫败,但这个挫败的规模一般来说还是在进攻方的可控范围内的。就像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里的论述,(大意)在战术上防御是要强过进攻的,但在战略上进攻一方握有主动权。
至于拿曹操和刘备相比,我觉得陈寿说得很清楚了,不管是因为起点低导致表现不出更高的能力,还是确实是能力有差距,刘备在历史上表现出来的“机权干略”是“不逮魏武”的。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