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一生鲜有败绩,最后一仗为何是一败涂地?刘邦一败再败,却仍能恢复元气,项羽真的是有勇无谋的匹夫吗?

[复制链接]
广告商 发表于 2023-9-28 10:07:57|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项羽一生鲜有败绩,最后一仗为何是一败涂地?刘邦一败再败,却仍能恢复元气,项羽真的是有勇无谋的匹夫吗?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lszzwxm 发表于 2023-9-28 10:08:42|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翻开地图就知道,不是项羽无能,是刘邦或者说刘邦手下太凶残。
刘邦分封汉中大半年后就基本统一了关中,两年不到就去打彭城了,去掉中间休息的大半年,刘邦相当于花了一年就从四川到了江苏徐州。
关键他不是走过去的,是一路杀过去的,跟砍瓜切菜一样,一点道理都不讲。
这怎么玩。
彭城之战刘邦惨败,元气大伤,按理说怎么也得修养几年。
结果,刘邦两年后统一全国了。
我去,这上哪讲理去。
这打法就不是人能打出来的,你打仗再猛,天分再高也打不出这样的成绩。
可是刘邦打出来了。
翻开史书,其实刘邦楚汉相争的时候除了彭城和最后决战,基本没挪过窝,一直在荥阳和项羽对峙。
统一战争基本是韩信、彭越、英布这些狠人在打。
这就是将将的极限了,也是知人善任的极限了。
刘邦的军事天赋和项羽不是一个级别的,但用人上项羽和刘邦差了一个次元。
最关键的地方是,刘邦手下的这些牛人,组在一起能四年定天下的牛人,按理绑在一起比项羽还强的人,最后也玩不过刘邦。
这就很能说明问题了,刘邦统一天下不是靠的武力,而是攻心,靠的是洞悉人性。
这老小子损着呢。
jnwlw 发表于 2023-9-28 10:09:40|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先上结论,因为局部战斗的胜利,掩盖不了战役的失败,局部战役的胜利,挽回不了战争的失败。
项羽说的七十余战,无一败北,指的应该是项羽指挥的较小规模的战斗,因为这不是抗日战争,八年来的大战役,不可能有这么多次,所以七十余战无一败北,只能反映项羽带兵冲锋,亲自指挥部队作战的能力,项羽个人武艺的高强,以及项羽嫡系部队的战斗力之强。
评价一场战争中最高指挥官的军事能力,还是应该放到战役层面上来看,不应当拘泥于这位指挥官打的局部的战斗。
而刘邦集团和项羽集团在战役层面的对决,则是互有胜负,并不是项羽集团一边倒的胜利。
下面是我类比二战欧洲战场,对楚汉战争的拆解(太长不看):
开局:
一开局,项羽首都没了。
首都没了。。。没了。。。
半个西楚政权,没了。。。
关中到徐州有800公里,项羽即使主力北上攻击齐地,也应该留三分之一的人守卫大后方,保障前线的物资供应,结果项羽的防卫过于零散,地处四战之地的彭城,居然只有几千老弱留守,因此他的首都在几个月里,没了。
今天我们看到的是刘邦在彭城得意忘形,觉得刘邦很傻。但是几个月内就把别人首都占了,并且带着一帮诸侯联军,实力还碾压对方,大部分指挥官对战局的估计,都会偏向于乐观。比如,胡宗南进占延安,日军进占南京,德军近逼莫斯科等等。
刘邦部队几个月推进一千六百里,这样庞大的一支部队是需要进行修整的。另外,刘邦应当是对正常情况下敌军的行军速度有一定估计的,如果项羽是正常的行军速度,那么等他回来的时候,刘邦的口袋已经布置好了。
彭城之战(项羽的曼施坦因计划):
接着就是项羽的彭城战役。这场战役的军事计划是由项羽制定的,因此,项羽绝非是有勇无谋之辈,而是曼施坦因一样的军事天才。
刘邦千算万算,没有算到项羽会舍弃步兵和车兵,像古德里安一样狂飙突进,然后围着刘邦指挥部打,让刘邦无法组织有效的防御,并将汉军引入河中,引发踩踏事件,雎水为之不流。
这场战役,刘邦输的很惨,对于项羽来说,这场战役有点类似于二战德军的曼施坦因计划,仅通过一场出其不意的闪电战,就打垮对方主力,避免陷入僵持。
但是在此战中,刘邦的开国功臣一百多个列侯都没有损失,也就是这场战役更有可能只是击溃战,或者项羽歼灭了很多汉军及诸侯军,但各位重要将领都顺利撤出。
然后是项羽集团对刘邦的追击战,刘邦收缩兵力,退守荥阳,萧何发动关中的老弱未傅者进入荥阳,刘邦军势稍振。
京索之战(刘邦的莫斯科保卫战):
接着是韩信指挥的京索之战,此战楚军战败,同时,刘邦意识到了骑兵的重要性,开始组建郎中骑兵,拜灌婴为中大夫,李必,洛甲为副手,在荥阳以东击败楚军。刘邦因此在荥阳站稳了脚跟。但由于项羽可能不是亲自指挥,所以不计入项羽所说的“七十余战”之中。
成皋荥阳之战(刘邦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这场拉锯战,是刘项两位军事天才真正的王者对决。当然,刘邦的胜利,少不了另外几个军事天才的配合,比如善于指挥大兵团,擅长工兵战,心理战的韩信,首创游击战法的彭越。
彭城之战导致诸侯纷纷反叛,刘邦不得不向各路诸侯开战。
刘邦首先派一支偏师攻击魏国,韩信,曹参不负众望,一月之内俘虏魏王豹,再过了两个月攻破代国。
随后,刘邦派张耳,韩信陈兵井陉,调动赵军主力北上,随及亲率大军,出其不意北渡黄河,攻击赵国南部,连下数城,攻克邯郸。井陉的赵军陷入进退两难境地,随即被张耳,韩信击败。之后,刘邦和韩信南北对进,赵王歇战败身死。此时项羽派骑兵北上攻击刘邦,此战楚军再一次战败
随后,张耳,韩信继续作战,刘邦返回荥阳,接见反叛的英布,与项羽对峙。此战项羽全力发动攻势,多次切断刘邦粮道,五个月后项羽成功围困荥阳。然而,刘邦实施反间计,使得楚军参谋长范增离去。然后金蝉脱壳放弃荥阳,派灌婴断楚军粮道,跃进鲁下,攻击项冠兵团。同时派彭越在项羽背后袭扰,攻击项声兵团。项羽陷入两线作战,刘邦趁势收复成皋,丁复也击败楚军。
从局部上看,项羽成功夺取成皋,算是胜利,但从整体上来看,此战楚军又是大败。
之后,刘邦北上修武,调集张耳,韩信的军队打算到成皋前线支援,此时项羽再次攻击成皋,此战汉军战败,成皋失陷,御史大夫周苛被杀,韩王信被俘。
刘邦于是马上做出部署:成皋守军放弃成皋,守卫巩县,自己守河水北岸,韩信组建新军攻打齐国,卢绾,刘贾渡过白马津,深入敌后配合彭越作战。彭越这一路又取得了胜利,攻陷楚地十七城。
项羽大惊,于是留下大司马曹咎守成皋,自己率兵东返。西线的曹咎兵团强渡汜水,被刘邦击于半渡,此战楚国又是大败,曹咎,司马欣,董翳自杀,钟离昧被围困荥阳。
项羽攻击梁地,此战项羽又是大胜,攻克十余城。他得知成皋失守,又率主力向西急进,进占广武。
此时,战场的天平又发生了改变,韩信在潍水战场上取得了胜利。灌婴,曹参赶到齐国战场,与韩信会师,攻破历城,临淄。楚军此次又是大败,东线的龙且兵团数十万楚军被歼。灌婴南下,进逼彭城。项羽兵团的士卒已经撑到了极限,已成疲惫之师,缺衣少食,项羽因此被迫和刘邦讲和,定立鸿沟之盟,送还刘邦家眷。
长达数年的成皋之战结束。
此战一开始,刘邦兵力,士气都处于极为不利的局面。从兵力上看,项羽东部有龙且兵团,西部有曹咎兵团,此外还有项冠,项声,项悍,周殷兵团,还有项羽所率的中军,总兵力应该不会小于四十万,投入成皋战场的应该不会小于十万,最多可能会达到二十万。
而刘邦在河南的兵力应该不足五万,只能固守成皋及其周边地区,无法在南线展开并发动大规模反击。刘邦的攻击重点放在了北线,刘邦,韩信,曹参,灌婴等人相互配合,打穿一帮诸侯,从而实现了战略大迂回。
固陵之战(项羽的哈尔科夫反击战):
此时,刘邦在广武牵制项羽,韩信,曹参实现战略包抄,彭越,刘贾袭扰项羽粮道,英布在九江附近,靳歙深入楚国腹地,平定楚地大片领土,灌婴攻击彭城。项羽在广武被刘邦牵制走不开,只能派项声兵团率大军收复淮北。
灌婴立即渡过淮河北上迎战项声兵团,此战,楚军又是大败,彭城陷落,柱国项佗被俘,薛公被杀,损失大批精锐骑兵。
项羽深感大势已去,于是搬出刘太公威胁刘邦议和,于是刘邦只得同意议和,以鸿沟为界。
但此时汉已经占领了全国的大片领土,项羽也放回了刘邦的家眷,于是张良,陈平建议,别管什么破和议,直接追歼楚军,于是刘邦在阳夏击溃楚军,俘虏数千人。
刘邦继续追击,但韩信,彭越并没有前来汇合,因此刘邦兵团前出,被项羽抓住战机,大破之。此战楚军小胜,刘邦掘沟自守但刘邦方的丁义也击败了钟离昧,楚国宰相灵常见大势已去,随即投降。(我推测,这里又是项羽的中军攻击刘邦指挥部,战胜。项羽的偏师攻击刘邦偏师,战败。)
在哈尔科夫反击战中,曼施坦因也是抓住了苏军有一支军队前出的机会,果断集中优势兵力发动反击,苏军大败。但这场胜仗只是德军的回光返照,随后爆发的库尔斯克会战让德军赔掉了所有家当。
陈下之战(刘项库尔斯克会战):
一些学者认为,陈下之战才是真正摧毁项羽有生力量的一战。刘邦,灌婴分别从西北,东北两个方向夹击项羽,此次项羽自己似乎也战败了,率残兵败将南逃,陈公投降。
垓下之战(项羽的柏林保卫战):
此时,汉军大部分的兵团已经完成了对项羽的合围,实施最后的决战。此时刘邦兵力达到三十万,由韩信指挥,刘邦作镇后方,周勃,柴武为预备队,楚军约为十万。此战楚军又是大败。值得一提的是,项羽的中军在局部的战斗中,仍然取得了一定优势,由此可见项羽中军生猛的战斗力,但是由于左右两翼薄弱,导致韩信抓住战机,两翼夹击将其击败。项羽逃至东城自杀,鲁县投降,楚汉战争结束。

<hr/>所以,这样一拆解,会发现由项羽亲自指挥的战斗,好像确实是有很多场胜仗,但是楚军和汉军的战绩对比,却是四六开,甚至三七开。
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楚军阵营除了项羽,并没有汉军阵营里像韩信,彭越,英布,曹参,灌婴这样能够独挡一面的将领。或者说,项羽可能并没有努力去发现,提拔厉害的将领。根据刘邦后来的评价,楚国阵营,刘邦只认可两个人的能力,一个是项羽,一个是参谋长范增,至于龙且,曹咎,钟离昧,项冠,项声,薛公,这些人在刘邦眼里,都是渣渣。
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项羽应当是把最精锐的部队都集中在了自己麾下,其他的兵团力量较为薄弱,项羽的中军和偏师力量悬殊。
自古精兵才能出强将,因为精兵才能完成天才指挥官的一系列战术计划。所以,项羽到哪儿哪儿胜,离开哪儿哪儿败。一个兵团,只要不是项羽亲自指挥的,那必败无疑。
如果这种失败,是一次两次,还可以说成是巧合,是三次四次,还可以说成是项羽不会用人,这么多次,只能说明项羽集团内部,力量配置极其不均匀。
对付这种力量配置极不均匀的敌人的办法,就是先集中力量歼灭弱敌,正面坚守要害,深入敌后打运动战,派偏师实现战略大迂回,让强敌陷入两线作战,往复于两线之间,待敌疲惫不堪后,再一举将其歼灭。
这可能是刘邦首创的战略构想。
两千年后,又有一位伟人横空出世,把这种构想发展到了极致。
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刘邦这边的问题,刘邦自彭城之战后,学会了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也就是说,刘邦的力量是较为分散的,只有一部分在成皋,荥阳牵制项羽,另外的几部分力量,去占领其他的地方,最后合围,发动总攻。这样的话,好处是可以占领更多的地方,获取更多的物资,兵员和生存空间,代价就是刘邦这部分的压力很大,且每一部分力量都一般,容易被项羽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
<hr/>如果把空间上的视角放到全国,时间上的视角放为四年,我们会看到刘邦是节节前进,只有攻占彭城之后,刘邦退过一段距离,此后,北线又是刘邦节节前进,南线僵持了几年,后来又是节节前进。项羽高光了好多次,但整个楚军只有彭城之战那么一次高光时刻,其余的时间都比较被动。
wy1130 发表于 2023-9-28 10:10:02|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怎么看到是刘邦一胜再胜。
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还走;止战好畤,又复败,走废丘。汉王遂定雍地。东至咸阳,引兵围雍王废丘,而遣诸将略定陇西、北地、上郡。——《史记、高祖本纪》

二年,汉王东略地,塞王欣、翟王翳、河南王申阳皆降。韩王昌不听,使韩信击破之。於是置陇西、北地、上郡、渭南、河上、中地郡;关外置河南郡。——《史记、高祖本纪》

三月,汉王从临晋渡,魏王豹将兵从。下河内,虏殷王,置河内郡。——《史记、高祖本纪》

汉王遣将军韩信击,大破之,虏豹。遂定魏地,置三郡,曰河东、太原、上党。——《史记、高祖本纪》

汉王乃令张耳与韩信遂东下井陉击赵,斩陈馀、赵王歇。——《史记、高祖本纪》
要是刘邦一败再败,不可能得陇西郡、北地郡、上郡、渭南郡、河上郡、中地郡、河南郡、河内郡、河东郡、太原郡、上党郡。虏魏豹、斩陈馀、赵王歇。
刘邦彭城之战兵败,也只是一败,谈不上一败再败吧。彭城之战后,破楚京、索间,这个是胜利,不是失败。
汉王稍收士卒,与诸将及关中卒益出,是以兵大振荥阳,破楚京、索间。——《史记、高祖本纪》
荥阳、成皋争夺战,刘邦都是坚壁不战,刘邦都没有和项羽打过,又何来一败再败。
汉王军荥阳南,筑甬道属之河,以取敖仓。与项羽相距岁馀。——《史记、高祖本纪》

项羽闻汉王在宛,果引兵南。汉王坚壁不与战。——《史记、高祖本纪》
荥阳被夺,周苛、枞公被诛,韩王信被虏算是刘邦的一败。
项羽已破走彭越,闻汉王复军成皋,乃复引兵西,拔荥阳,诛周苛、枞公,而虏韩王信,遂围成皋。——《史记、高祖本纪》
可是刘邦夺回成皋,曹咎、司马欣自杀,也是一胜,谈不上一败再败。
汉果数挑楚军,楚军不出,使人辱之五六日,大司马怒,度兵汜水。士卒半渡,汉击之,大破楚军,尽得楚国金玉货赂。大司马咎、长史欣皆自刭汜水上。——《史记、高祖本纪》
楚汉战争,不只是刘邦、项羽的战争,还是汉国与西楚国的战争。
是以刘邦、项羽为首的两大阵营的战争,在大诸侯刘邦、项羽的下面还有小诸侯。
楚汉战争是全面战争,不是局部战争。
项羽虽一生少有败绩,但是他的手下一败再败,他的盟友一败再败。
在全面战场上,是项羽一败再败,不是刘邦一败再败。
项羽一败再败,最后就只能是一败涂地。
ebchina 发表于 2023-9-28 10:10:16|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事儿以前说过。原因是司马迁玩了点文字游戏。
人家是专业文学家,搞这点小动作忽悠人是很容易的。
举个例子:
项羽闻之,乃引兵去齐,从鲁出胡陵,至萧,与汉大战彭城灵壁东睢水上,大破汉军,多杀士卒,睢水为之不流。乃取汉王父母妻子于沛,置之军中以为质。当是时,诸侯见楚彊汉败,还皆去汉复为楚。塞王欣亡入楚。
这一段出自司马迁写的《高祖本纪》。
我照着写了一段:
时希特勒方战于苏,闻美军来,令在苏诸将守而勿退。自以精兵西来,击之阿登。美军崩,巴顿杀数人而不能止,马斯河为之不流。德军乃谕美军降。美军降者甚众。会天寒,希特勒引兵还,艾森豪威尔仅以身免。
很简单啊,只写楚军胜利,特别是在高祖本纪里绘声绘色地写“大破汉军,多杀士卒,睢水为之不流”,拼命添加刘邦失败的细节,就可以了。一般这种“某水为之不流”的细节,经常出现在胜利方的传记里,但是司马迁却写在失败方的传记里。你觉得这是客观还是不客观?
还有这句:
项羽虽闻汉东,既已连齐兵,欲遂破之而击汉。汉王以故得劫五诸侯兵,遂入彭城。
改成二战,就是这样的:
希特勒虽闻美出,既已连苏兵,欲遂破之而击美。罗斯福以故得劫五大国兵,遂入诺曼底。
这段儿的精髓有两处。第一处,用“项羽虽闻汉东,既已连齐兵,欲遂破之而击汉”,把刘邦得入彭城写成了捡漏儿,写成了刘邦是在项羽有意安排下才入的彭城。一下就把刘邦的战略格局降到项羽以下了。第二处,是“劫”。刘邦联盟五诸侯共同攻楚,按照正常写法应该是“盟五诸侯”,但是司马迁写的是“劫”。司马迁一个文学家,他不知道劫和盟在政治上是完全相反的吗?
我们可以对比这样一个例子:
武王伐纣,不期而会盟津之上八百诸侯,皆曰纣可伐矣,遂灭殷。——《史记·卷九十九·刘敬叔孙通列传第三十九》
这也是司马迁写的。
按照司马迁的写法,他要是想褒奖刘邦,就该这样写:
高帝伐楚,不期而会洛水之上五诸侯,皆曰楚可伐矣,遂入彭城。
这样大家一看就知道,项羽已经失尽天下人心,众叛亲离,该要灭亡了。刘邦是以顺诛逆、用正克邪,标准的正义模版。
结果他司马迁在这里的关键字上来了个“劫”。
这五诸侯(常山王张耳、河南王申阳、韩王郑昌、魏王豹、殷王司马卬)又不是都在洛阳,刘邦是怎么劫来的?
这明明就是盟!
罗斯福“劫”五大国,这像话吗?明明是罗斯福“盟”五大国。我们一说就是盟国怎么样盟国怎么样,谁说“劫国”啊?
放现在,这样写二战史,妥妥的法西斯余孽。
读这样偏见性极强的史书,读出项羽百战百胜、刘邦屡战屡败,那是再正常不过了。因为这就是司马迁想要读者得出的结论。
然而我们只要对一对时间,就会发现项羽根本就不是百战百胜了。
举个例子,巨鹿之战,项羽破釜沉舟一战破秦,这是人人都知道的事情。那么请问,项羽在此之后花了多久,才整军入关呢?巨鹿之战是公元前206年的十二月,次年十二月,项羽才进关中。这段时间项羽在干什么?在与章邯所部秦军决战。有人会说,刘邦就是趁此机会进入的关中。说得好像是刘邦捡了项羽的便宜。但是实际情况呢?在此期间,章邯向秦廷求援,赵高不许。为什么呢?因为刘邦已经打过来了。刘邦在当年八月就打进了武关,十月干掉了秦廷。楚国当时的战略安排,刘邦西进攻击秦廷,项羽北上救赵,这本来就是相互配合的两路大军。这边有进展,则那边压力减轻;那边有进展,则这边压力减轻。你说刘邦占项羽的便宜,项羽也占刘邦的便宜。你说刘邦先入关为王占便宜,我还说项羽先得天下兵占便宜呢。要不然鸿门宴上为什么是项羽主导呢?什么话都紧着项羽说,自然是项羽有利。
在刘邦干掉秦廷之后,十一月,项羽干了什么?他坑杀了已经投降几个月的秦军降兵,然后十二月才开始入关。这就有个问题,秦军都投降了几个月了,项羽为什么还在打仗呢?人家刘邦的时间和项羽的时间是一样的,刘邦一路下来早就打完了,项羽还在那坑杀降卒呢。刘邦在关中都治理一两个月了,项羽打那些亡国的秦地还要那么久。他究竟有没有那么顺?
后来项羽去打齐国,也是说连战连捷,把齐国打败了。只是齐国一直在暴动所以才没撤走。按照这个说法,齐国早就没有正规主力了。那这事儿就奇怪了,后来韩信攻齐的时候,还要偷袭齐国历下军。请问项羽打齐国的时候,齐国到底怎么输的?胡宗南打延安那种输法吗?
项羽的胜利总是很可疑,刘邦的胜利总是被贬低。但是项羽赢着赢着就开始打柏林保卫战,刘邦输着输着就输到了柏林战役。
在事实无法造假的前提下,唯一的可能就是历史记载不可靠。
wmywind 发表于 2023-9-28 10:10:48|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春秋笔法而已,我举个例子
沛公与项羽西略地至雍丘之下,与秦军战,大破之,斩李由。还攻外黄,外黄未下。
这是高祖本纪中的一句话,在项羽和刘邦还是小伙伴的时候,他们俩一起去打雍丘打赢了,就写的很明白,写了个大破之,还写了斩李由。
看起来很厉害是不是?
只看高祖本纪,好像是刘邦占了项羽便宜,抱项羽大腿,杀的李斯儿子李由看起来也仿佛是项羽杀的
其实是曹参杀的,而曹参是刘邦的手下
你不把高祖本纪和曹相国世家一起看,你就错过这个细节了
而攻外黄没拿下,刘邦还得一起背锅
很少有人会觉得刘邦和项羽一起去打仗,刘邦干掉了李由,项羽没拿下外黄,项羽拖后腿了
后来项羽做了楚霸王,又打了一次外黄,还是久攻不下,最后外黄投降了,项羽又要屠城
很少有人会注意,项羽为什么人家明明投降了还要屠城,其实就是上次就让他丢过一次人了,同一个地方难堪两次,所以执意屠城
而司马迁却在一个13岁孩子劝项羽不屠城的故事上大书特书……
其实项羽是厉害,但是真不是百战百胜
刘邦输的也不少,不过他并不菜,他还只是一个县长的时候就能砍了秦朝省长(泗水郡郡守)
泗水郡守叫壮,司马迁还特地写了个沛公左司马杀壮,实际上左司马只是负责追击而已,打败壮的是业余军事爱好者刘邦
左司马就是那个鸿门宴之前出卖刘邦的曹无伤
司马迁悄悄的强调一下曹无伤的功劳,淡化刘邦的以弱胜强,其心可诛

至于刘邦的回血能力,是因为他的开放和包容
你要是看第一层是萧何在后方管理的好
再看第二层是刘邦敢把权力交给萧何
第三层是项羽的江东子弟一直在楚军中高人一等,刘邦却是更大气,他不会因为你的出身而划三六九等
再看细节就是汉军主力连少数民族都信任,比如韩信第一次带兵的时候就重用蜀地当地的少民
而项羽除了姓项的,他信过谁啊?
干爹都被气死了
他当然是越打人越少了,打到最后可不就带着自己的那个小圈子十几个人跑了嘛
楚汉之争就打了四年,你没有发现很像解放战争吗
区别在于委员长上船了,项羽没上船而已
如果国共之争让果粉写,也能给你写成楚汉之争的味道来,你信不信?
他会写成委员长百战百胜,就最后三战队友拉胯,才输了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