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杜苏芮已经登录直达北方,在深层的意义上面你有没有什么想法?只是单纯的恐惧么?

[复制链接]
一只拖鞋 发表于 2023-8-1 16:51:51|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山东去年台风登录,连续五年受到台风的影响,这次也不例外。作为山东的我亲身感受全球变暖已经扑面而来,危机就在眼前。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超级赛亚人 发表于 2023-8-1 16:52:25|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身在北京感受了一把台风。
这是第一次亲历台风,从7月29号就总看有雨的预报,从中大,再到暴雨。北京是干旱的城市,常年缺水,这时还在希望下点雨能浇灭了暑热。
看到要下雨了,原以为能够凉爽一点,并没有太在意。直到红色预警发布,全市错峰上下班,非不要不出门,让我瞬间感到的事态的严重。
周六在家等雨的时候,还以为要被忽悠了,阴天闷热不会下雨,等到雨真的下来了之后,才知道台风的厉害。
这雨下得不太一样,持续的风雨交加,一直不停地下,风挂着雨在地面上旋转,在楼宇间风呼呼的声音到了晚上让人感觉有点瘆得慌。
下雨以往让人感觉凉爽,但这场雨完全没有凉爽的感觉,反而是潮湿闷热感,房间不开空调的话,已经干了的衣服穿在身上会有潮湿感。
周一上班的路上低洼的路段临时封闭了,让我感觉到事态的严重性。后来再看新闻门头沟泄洪了,让我震惊了,在新闻中反复出现的新首钢大桥是平时遛弯的地方,桥下大水漫过的步行道曾经走过那么次。
当灾难突然就来的身边的时候,心里已经不是恐惧和害怕了,这些都是无力的,那一刻我只想活着就好了,能活着就好好的活着,珍惜当下的每一天。
我们永远不能预判意外什么时候会来,意外就是这么突然,昨天一个区10多万人停水、停电这在北京之前谁能想到,今天有住那边的同事说全区正在用铲车清理淤泥。
这些电视上看到的镜头,如今在身边熟人的口中讲出来感觉完全不同。注意自己的安全,过好每一天是经历过台风之后我的思考。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fcsyzh03 发表于 2023-8-1 16:53:05|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全是雨,到处都是雨,上周末大雨时我们顶着雨出去买了点东西,发现小区里又有瀑布了,之前倒也不是没有过这样的“水楼梯”,但是一年最多也就一次两次,结果这周末报大暴雨,虽然最终没预期的大吧,水楼梯又来了。






记得七八年前刚搬来大连时,我甚至一度怀疑这个城市是不是不会下雨,冬天这里会下雪,平时大雾天也很多,风还大,但雨是真的不下,下了也是那种“护肤保湿”的“喷雾雨”。
所以搬来好一段里我们家一度连伞都没有。
结果也就这两年,对于三天两头下雨这件事我们都已经习惯了  ,甚至隔三差五就有大暴雨,遂紧急购置了雨衣并又添了把伞——一把伞已经扛不住我们两个人了,而到了今年,就这俩礼拜,光我偶然发现的就有了两次“水楼梯”。
今晚突发奇想,上网查了查大连地区降水量统计,结果好家伙,在我们刚来的2016年,大连的降水量是380毫米,到了2022年,这个数字就已经到了1060.6毫米(并不是线性上升的,但是波动很大),着实把我吓了一跳,又想起来初中地理课上老师讲的对中国影响最深的季风气候的最大特点就是不稳定性——要么南涝北旱,要么南旱北涝,雨露均沾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雨露均沾。
那说好的北涝南旱呢?
这个礼拜,在观测记录中排在历史登陆福建第二强的台风杜苏芮造成了福建72.46万人受灾,人民群众借助第一时间支援灾区的解放军战士们的后背前往安全的地区,时隔十二年,中央气象台再度发布暴雨红色预警,整个京津冀豫等地全部都有极端强降雨,由于我有去一个地方就加一个城市天气预报的习惯,我现在基本是划十个城市找不出一个太阳。



这样的全国气候异常现象主要是因为台风么?还是因为副高跟季风的传统拉锯战?虽然我自己不是气象专业的,但由于平时比较喜欢关注相关知识,我能试图给出的答案就是——这种极端的降水,甚至是愈演愈烈的台风,都只是气候异常的一个表现而已,不管具体是因为什么成因,一个我们不大能忽视的原因是,这几年来由于各个方面的异常,比如厄尔尼诺,比如全球变暖,以及由此造成的南北极冰川融化,我们的气候一直在异常的道路上狂飙突进,一去不返,而且这种程度的异常,很可能也不再是我们过去的,按照原有的种种气候条件所设计的排水结构所能承担的了。
上个礼拜的7月21号,BilibiliWorld展在上海举办,现场直接来了个水淹二次元,拿着鱼叉的魈闰土就地插鱼,背着气罐的碧蓝coser成了最大赢家,隔壁十几个下水井没一个在排水,全在蹦迪。





不管你之前想象中的自己有多么夺目,要拍多少场照,花了多少钱买装备,到了现场的你都得物理意义上的阴暗爬行,并且祈祷自己能在三小时内爬到相隔一公里的宾馆,而且一不留神,就有可能踩到化粪池喷泉泉眼。


▲来自B站up主的漫展返图
之前也看到过一种说法,说全球变暖,大陆性国家降雨量增多是一种好事,会帮助我们大幅减少沙漠的面积,以后到处都是森林,西北也会一改落后的面貌变成塞上江南,整个中国都会回到大唐盛世,是,他说的这些会来的要来的我都懂,然而问题是,现有的咋办呢?
如果今天的中国仍然是百年前那个以内陆发展为重心的农业国家那还好说,反正沿海啥都没有嘛,水位上来了就上来了,沿海滩涂你随便淹,我不在乎,然而在目前的沿海地区有将近一半以上的人类居住在沿海六十公里范围内,密度也更是内陆地区的10倍,这里不光有实质上人类最发达的一些城市,还有遍布全世界的港口也更是全球外贸往来的最主要基建。
怎么办,全都拆掉重来么。。。



而且沿海不是唐宋时期的沿海,内陆也不是唐宋时期的内陆了。
如今各个城市基本都有自己的符合当前版本气候的基建,比如排水系统,不管它完善不完善科学不科学总归也都是有的,而这些排水系统的正常运作又都仰赖于当地的瞬时雨量,换句话说,气候不发疯,我们现有的排水系统就能继续用。
稳定,才最重要。
当初的系统就是按照这个区间建的,好比你身上穿了件很难脱的厚羽绒服,负三十度到负二十度你都可以,但一旦温度突然来到0附近,那你比谁都难受——不管地球是变冷还是变热,重点是当前人类城市的基建不一定适合下个版本的地球。



可如今上海某些地方的下水系统都没扛得住杜苏芮来之前的一场暴雨,遑论其他各个城市呢?羽绒服是给人热够呛,可重新买件衣服又哪里那么容易。
海权时代,人类已经往海洋投入了太多沉没成本了,而他们中的很多都扛不住气候变暖,不是说会被水直接淹没的那种,而是会变得更加脆弱,并不断加速这种脆弱。
很多人其实直到今天也仍旧不相信所谓的全球气候变暖这件事,认为它可能是西方遏制发展中国家的阴谋,事实上,遏制发展中国家确实是很多发达国家利用气候议题的目的之一,但它并不是全部,其前提仍然是建立在了二氧化碳排放导致全球变暖这一结论成立的基础之上的。
想要验证这一点也很简单,我说没有用,大家可以现在就去关注下中科院地质地球所,中科院大气物理所,以及中科院下属的官方科学文化传播讲坛——格致论道,看一看这些致力于工业减碳、从事极地遥感,甚至是守在青藏高原一线的,参加过多次科考工作的中国科学家们怎么说。



而现在,是这些人全部都在告诉我们,二氧化碳不但是全球变暖的原因,而且是最主要的原因。





而且另一个在气象学也早已被证实了的一个结论便是——全球台风的变化与海洋温度有着非常明显的直接关系。
也就是说,在接下来的全球变暖的大趋势下,台风也会变得越来越强大,而如今这些12年一遇的红色预警、福建有史以来第二强的台风预警,甚至可能变成以后的新常态。。。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这个世界正在缓慢地“变天”,就像如今以800万人口预期实施城建的二三线城市完全无法想象50年后当人口断崖式下跌,城市会以何种方式运行一样,如今随着气候版本的迭代,多少城市的账号也可能会废掉,甚至从头再来吧。
抓紧理解接受并适应,甚至重构城市基建,可能已经刻不容缓了。
(啥也不说了,这就去紧急恶补格致论道落下的几期了,回见。)

全文完

本文首发于公主号不存在雑誌,欢迎关注转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ahjswjq 发表于 2023-8-1 16:53:24|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iaoliang 发表于 2023-8-1 16:54:18|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关键在于防患,厦门这次做的非常好,从前期的路面下水道清淤,树木的绑扎支撑,小区地车库的沙袋围堵,大面玻璃外墙的防护,应急团队随时待命,方方面面从台风前到台风后的快速反应,让人们看到了一个真正为老百姓服务的厦门速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zichuan 发表于 2023-8-1 16:55:18|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没什么恐惧的,台风在海洋会越来越大,但是一到陆地上,就像狮子进入了森林一样,威力就没那么大了。不过呢,台风带来的海洋水汽,能给华北平原解决一部分干旱问题。平原地区的人们没必要担心像7.20郑州暴雨那样极端情况出现,因为此次降水原因和之前那次不一样,没有持续性。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