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论项羽:虽英雄盖世,但刚愎自用,迷信武力,岂有不 ...

[复制链接]
hai-er 发表于 2023-9-24 14:26:18|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太史公说:
我听周生说舜的眼睛可能是两个瞳人儿。
又听说项羽也是两个瞳人儿。
项羽难道是舜的后代吗?不然他的发迹怎么那么突然啊!
秦朝搞糟了它的政令,陈涉首先发难,各路豪杰蜂拥而起,你争我夺,数也数不清。
然而项羽并非有些许权柄可以凭藉,他趁秦末大乱之势兴起于民间,只三年的时间,就率领原战国时的齐、赵、韩、魏、燕五国诸侯灭掉了秦朝,分割天下土地,封王封侯,政令全都由项羽发出,自号为“霸王”,他的势位虽然没能保持长久,但近古以来象这样的人还不曾有过。
至于项羽舍弃关中之地,思念楚国建都彭城,放逐义帝,自立为王,而又埋怨诸侯背叛自己,想成大事可就难了。
他自夸战功,竭力施展个人的聪明,却不肯师法古人,认为霸王的功业,要靠武力征伐诸侯治理天下,结果五年之间终于丢了国家,身死东城,仍不觉悟,也不自责,实在是太错误了。
而他竟然拿“上天要灭亡我,不是用兵的过错”这句话来自我解脱,难道不荒谬吗?
以上是《史记·项羽本纪》的末尾司马迁论项羽的原文翻译版。


司马迁对项羽的描写非常地详细生动,以记述帝王生平的“本纪”来记述项羽的事迹,并且《史记·项羽本纪》列在《史记·高祖本纪》之前(因为项羽的功业在刘邦之前),这本身就是司马迁对项羽这位灭秦大英雄的肯定,同时也饱含了对项羽凄凉结局、悲剧命运的深深惋惜。
《史记·高祖本纪》中多次提到,汉高祖刘邦在做老百姓的时候就非同一般,长得像龙,左腿上有七十二颗黑痣,在芒砀山落草为寇的时候斩白蛇,头顶上有云气,他入关中时天上出现五星连珠的奇异景象……等等。
我们不知道这些神乎其神的描写,有多少是真的出于司马迁的手笔,又有多少是真的历史事实。
史书的内容让人觉得,在成功者刘邦身上,盖那么多上天认证的章,似乎是太过宣扬成王败寇的道理了!


《史记·项羽本纪》正文中没有上天对项羽的官方认证,只是多方叙述了项羽的人格魅力和军事才能,也讲到他敢爱敢恨的本色英雄形象。
可能司马迁对项羽身上没有一点上天护佑的成分感到不满意,因为真正灭了秦朝的是项羽,而不是你刘邦啊!
虽然后来项羽没有成功,但治史严谨、人格正直的司马迁还是给项羽正了名:把项羽列在帝王当中。虽然项羽没有称帝,但是有帝王的权威和功劳。
司马迁说,项羽起事三年就灭了暴秦,发迹这么快,难道就没有原因吗?
我听说他像大舜一样,就是重瞳子啊!
都说刘邦长得像龙,可是龙什么样谁也没见过,他头顶上有云气,可是这云气飘忽不定,谁能做见证呢?
又听说刘邦左腿上有七十二颗黑痣,这个除了刘邦他家里人,谁会让他脱下裤子来查一查?
但项羽的重瞳子应该是真的,这个只要见过项羽的人,都知道。
但可惜,项羽只是眼睛长得像大舜,他却没有大舜的治国才能……


司马迁说像项羽这样有权势的人前无古人,但是他却失败了!
失败的原因是,放弃关中有利地形却返回楚地称王,放逐义帝,大失民心,迷信武力,不施法先人。
先说第一点,项羽放弃关中,要衣锦还乡回到楚地称王。
因为项羽并不赞成秦制,他要做春秋时期的霸主,不要做像秦始皇一样的皇帝,他要成就的是霸业而非帝业。
当时的人认可秦朝政治体制的也不多,就是韩信在他跟刘邦的“汉中对”里,也是提出分封城池给功臣的说法,后来韩信也是乐于做真齐王的;
就算张良,如果韩成不死,他也乐意跟随韩成做他的丞相,只是后来一切都变化得太快了,韩成一死,张良复国梦彻底破灭,他只得死心塌地地跟随刘邦,辅佐刘邦成就他的千秋帝业。
再说,项羽这个人还是年轻,爱恨情仇都表现在脸上,他恨秦朝,就恨跟秦朝有关的一切,要不然他怎么一入咸阳就屠城呢!
当项羽屠杀秦地百姓、杀秦王子婴、烧阿房宫的时候,就压根儿没有想在秦地称王,他也根本就不想继承秦始皇的政治遗产。项羽常常意气用事,他总是对人不对事……他回彭城以后不久,天下就再次陷入混乱,这恐怕是自己一开始也没有想到的。



刘邦剧照

第二点,放逐义帝这件事。
项羽就不知道放逐义帝会招致天下人的反叛吗?
他杀死会稽郡守殷通、杀死宋义跟放逐义帝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杀殷通是起兵反秦必须要做的第一步,杀宋义也是无奈而为之,这也算是舍小义取大义,但是放逐义帝就会给项羽落下不忠的罪名,项羽就算是对义帝再怨恨,也不能随意放逐义帝的,因为义帝是一个政治符号,项羽在分封诸侯以后就放逐义帝,对自己百害而无一利!(注意,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的最后只说项羽放逐义帝,没说项羽杀害义帝(“放逐义帝而自立”)。我认为《史记·项羽本纪》正文中“乃阴令衡山、临江王击杀之江中”可能是后人加的。)
项羽放逐义帝是事实,那么项羽杀义帝了吗?正史中都说是。
但官方史书是胜利者写的,都是尽量把自己的优点扩大,自己的缺点隐藏;敌人的缺点扩大,敌人的优点隐藏。
根据后世一些野史的传说,义帝乃是刘邦所杀,因为他恨项羽把他封到巴蜀之地,但又无可奈何,于是暗通黥布杀死义帝,嫁祸于项羽,让项羽失去民心。
我觉得这个说法值得参考。


第三点,司马迁说项羽刚愎自用,过于自信,崇拜武力,又不肯虚心向前人学习。
我觉得这一点,司马迁说得很到位。
项羽是一位盖世英雄一点不假,他的军事才能早就被多次战役证明了!
但项羽跟刘邦相比,除了政治才能差一大截以外,还有一项,也差得很远,就是他既缺乏自知之明,也没有识人之明。
一再打胜仗,就算跟极强大的对手——秦军精锐对抗,还能大胜之,这让项羽对自己开始崇拜起来,他在楚军将士的眼中,也几乎是神一般的存在。
只要项王在,我们就所向披靡、无往不胜。
迷信自我的军事才能,加上全军将士对自己的膜拜,项羽对自己的综合认识严重失准。
他深深地陷在个人英雄主义的迷狂当中……这一点他跟自己的叔叔项梁也挺像的,项梁在连续胜了章邯两次以后,就开始轻敌,妄自尊大起来,他哪里知道,章邯可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宋义劝他要谨慎,项梁不听劝,结果兵败被杀。



项梁剧照

项羽在傲气上跟他叔叔项梁一比较,有过之而无不及:项梁只是一时的飘飘然,而项羽却把自己当成神,让下属来崇拜和侍奉。也就是说,楚军之所以接连打胜仗,除了将士们身经百战,战斗力超强的因素以外,再就是他们有“战神”的信仰。
也难怪项羽封了神,他亲自率领楚军将士作战时,就基本没打过败仗!
一次次的胜利让项羽对自己的认识更加地偏颇,也让他更加听不进别人的建议,也让他难以看见自己集团中的隐患。
神是高高在上且不食人间烟火的,但人是有七情六欲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又是非常复杂精微且难以捉摸的。
项羽是高高在上的神,他缺少对身边的一个个凡夫俗子的准确认识和把握。
尤其是那些优秀人才,比如韩信、陈平等等,他们不会盲目地像侍奉神一样侍奉项羽,他们看得很清楚,项王跟常人一样有缺点,并且他的缺点还很突出:
项王哪里听得进有损于他神圣光芒的意见!
他要的是部下对他的顶礼膜拜,对他指示的认真遵行。
所以,他部下即便是有才能,也很难得到他的重用,因为任何人不能遮住他的光芒。


有大才的人在项羽那里时间长了,都会发现这个人难成大事,因为他不会用别人的才能,不会整合集体资源的优势。
从前面的描述当中,我们就可以看到,虽然项羽无往不胜,但他的部下,没有一个能够独当一面的。
他信任的郑昌、曹咎、司马欣,还有项氏宗亲等等,哪一个不是被刘邦打得落花流水。
比较有才的黥布,一得到封地,马上就跟项王分道扬镳,这是为什么?
黥布对项王很了解,他觉得以自己的才能,再面北侍奉项王也是无益,项王这人难成大事。
项王虽然封了黥布作九江王,也没有得着黥布的心啊!
钟离眜很能打,不被重用。
对项王忠心耿耿的老臣范增最后也被项王给逼走了!
这不是自毁长城吗?
项羽是小老板的格局,却有与之极其不匹配的杰出军事才能,他的失败是必然的。


再说,项羽迷信武力的作用。
他知道“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道理,但他不知道“马上得天下却不可马上治天下”的道理。
首先,他以灭秦的军功为标准来分封天下诸侯,却不考虑各国的政治背景,就是大错了!
项羽的败亡其实在他分封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
他把拳头硬的军阀封到富饶之地,却把原来的国君迁到荒僻之处,这本身就是政治的低能!
军事只是政治的延续,岂可让这些军阀盖住主公的光辉!
秦汉之际,天下礼崩乐坏已经几百年了,以秦国为代表的诸侯国之间相互征伐,拼的是国力,行的是霸道之事,不再重视道义。
那时,天下有才能的人都愿意建立军功,因功而封侯。
项羽想学习春秋模式,成为一方霸主,但春秋时代的思想和社会基础已经不存在了。
很可能,项羽想让诸侯之间的互相牵制,来稳固他自己诸侯国盟主的地位。没想到,他的梦想很快就破灭了,天下再次陷入混乱,因为诸侯王只要利益不要道义,既然自己的利益受损,就需要重新夺回属于自己的东西。
由此看来,项羽走春秋模式,想做霸主,成为世界警察,只是一厢情愿的做法。
天下分封没多久,火就从各诸侯国中间纷纷着起。
项羽前来灭火,火却越烧越旺,到最后,连他自家院里都着起火来,项羽竟然没有成功地灭过一次火!
作为诸侯国总盟主,项羽是完全不合格的。



项羽剧照

到死的时候,项羽把责任都推到上天的身上,说自己失败乃是上天要他灭亡,不是他不会作战的缘故。
项羽不知道,用战争的方式解决问题,一般不是国家之间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更不是维系天下长治久安的最有力武器。
四年来楚军跟汉军的对峙,最后项羽这边的形势越来越不乐观,不正是上天对他盲信武力的一个解答吗?你浑身是铁能打几根钉?
你项羽即便是战无不胜,你的后勤能跟得上吗?老百姓受得了吗?他们愿意跟你这样打起来没完吗?
你热爱的军旅生活乃是大部分老百姓厌恶的,战火四起,民不聊生,多少家庭父子都死在战场上,尸骨无人掩埋,多少百姓不再计划明天,混吃等死,因为不知道明天还能不能活下来。
就是从天下黎民百姓幸福的角度来看,项羽也注定失败,因为大家都喜欢和平安定的生活,谁愿意把自己的父亲、丈夫、儿子送到战场上去当炮灰!
如果项羽不是生在秦末乱世,而是战国时代侍奉楚王,他将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将领,也就是说,他如果作别人的臣子,是一把利剑。
但可惜的是,项羽做了人主,这并不是他所擅长的,因为项羽只会用自己的才能,也只认可自己的才能。对有才能的人,要么排斥、猜忌,要么根本就搁置不用。他根本不具备整合、调配自己所掌握的人才资源的能力。在团队建设方面,项羽是武大郎开店,又岂有开起来的道理!


杨雄所著《法言》中说,
有人问:
“楚王兵败垓下,将要死的时候说道:‘是上天亡我!’可以相信这种说法吗?”
回答说:
“汉王刘邦尽量发挥、利用众人的计谋,这些计谋调动了众人的力量。楚王项羽憎恶采用众人的计谋,只发挥个人的作用。而善于发挥、利用众人智谋和力量的人就能取得胜利,只凭一己的智谋和力量的人就必定失败,这与上天有什么关系啊!”
关于项羽的失败,柏杨说:
项羽是一位名将,他的致命伤是不懂政治,却在打了几场胜仗之后,忽然间自以为很懂政治。政治比军事复杂得多,绝不是一个习惯于发号施令、资质平凡的军事将领所能胜任。项羽不但自认为他能够胜任,而且还游刃有余,他就注定要付出代价,并连累千万无辜的人,跟着付出代价。
我认为,杨雄的话说到了点子上,项羽不具备用人的才能,刚愎自用,逞匹夫之勇,最后众叛亲离,兵败自杀,这是必然的啊!
柏杨先生对项羽的评价也很到位,他说项羽是一位名将,这是对项羽军事才能的肯定;但项羽不懂政治,却认为自己懂政治,这种自欺欺人连累着大家跟他一起遭殃。
毛泽东也是这样评价项羽,他认为项羽不是政治家而刘邦是高明的政治家。然也!
全部回复2 显示全部楼层
一发最何 发表于 2023-9-24 14:27:07|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年灭暴秦。正如杀李由一样,项羽本纪记功在项羽头上,其实是刘邦手下的曹参杀的。
刚刚好 发表于 2023-9-24 14:27:49|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李由是曹参杀的。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