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有哪些细节是成年后才能看懂的?

[复制链接]
rozikun 发表于 2023-9-24 06:52:52|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水浒传》有哪些细节是成年后才能看懂的?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klklklkl 发表于 2023-9-24 06:53:20|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读《水浒传》的人一般不会特别喜欢李忠,因为这个人不像个好汉,首先他武功不强,地位不高,也没什么高光时刻,跟在他身边的人还是一个又菜又爱玩的小霸王周通。但是仔细读下来,这个人的经历其实充满了小人物的辛酸。
原著第三回,史进见到了李忠,张嘴就是:“师父,多时不见。”李忠的回复是:“贤弟如何到这里?”你叫我“师父”,我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不敢答应,回应的是“贤弟”,从这个角度看李忠是一个知趣的人。如今社会中,动不动就喜欢装大的,喝二斤猫尿就爱吹牛的,“谁谁谁我熟、去哪哪哪提我好使”,这样的人不计其数,李忠对比这些人,不知强上多少。所以我说这个人挺讨喜,至少在人际交往中,这样的人至少不会坑你,也不会吹牛逼招人膈应。(评论区有朋友对该观点进行指正,多谢)
最不喜欢李忠的就是鲁提辖。李忠一出场就被鲁提辖将了一军,当时李忠在卖狗皮膏药,鲁智深因为看在史进的面子上请李忠喝酒,李忠说道:“待小子卖了膏药,讨了回钱,一同和提辖去。”实际上鲁达当时等不等他对他而言已经无所谓了,他可能就是着急卖药随口说了一句,鲁达完全可以说:“那我和史大郎先走,你随后到,我们等你。”这样谁的面子都好看,但是鲁达说的是:“谁奈烦等你,去便同去。”李忠下面的话则是:“小人的衣饭,无计奈何。提辖先行,小人便寻将来。”李忠和鲁达不同,鲁达是国家正经公务员,李忠充其量算一个个体户,他有自己的营生,他还很爱惜,虽然狗皮膏药到底有没有成效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但李忠是指望这个糊口的。随后又说:“贤弟,你和提辖先行一步。”言外之意,史进你就把鲁达带走吧,别耽误我做生意了。鲁达不管那些,直接推散了众人。
李忠见鲁达凶猛,敢怒而不敢言,只得陪笑道:“好急性的人。”当下收拾了行头药囊,寄顿了枪棒
李忠很会给自己找台阶下,他知道自己作为一个平民跟鲁达这样的人根本没道理可讲,在拳头方面更是没道理可讲,所以我说李忠这个人很可爱,他会给自己找台阶。“收拾了行头药囊,寄顿了枪棒。”这是一个很细节的描述,与此相同的是谁呢——林冲。
(林冲)把被卷了,花枪挑着酒葫芦,依旧把门拽上,锁了,望那庙里来。入的庙门,再把门掩上,傍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水浒传第十回
林冲和李忠是具有类似性格的两种人物,他们都有自己的产业,都很爱惜自己的生活,对地位比自己高的人都有一种天生的惧怕,会在自己受到欺压的时候给自己一个看似过得去的台阶,以示最基本的礼貌。我们喜欢鲁达,是因为鲁达会为了其他人的安危操碎了心,但事实上我们生活中遇到大灾大难的情况并不多见,更多是一些细小的磕磕碰碰。如果谈论大事,李忠这种人你是指望不上的,鲁达可以帮你到死;但是遇到小事情,和鲁达交往一定是不愉快的,李忠则是相对而言比较本分的了。当然你喜欢谁是自己的问题,我不参与。
来到了酒楼,鲁达等人遇到了金翠莲,鲁达有感与金翠莲的难处,众筹为其操办回家的路费,向李忠借钱的时候,李忠“摸出”二两来银子。二两银子是什么概念?武松给郓哥五两银子,足够郓哥家活三五个月,李忠的二两银子,也够金翠莲父女活一个多月了,按照我们今天的生活指标来看,二两银子也差不多合两千块钱的购买力。一个靠卖狗皮膏药过日子,打把式跑江湖的,二两银子真不少了。我们今天水滴筹碰见认识的也就二百二百的给,一口气拿出两千块钱,还是对陌生人,害想咋滴。再给多了,自己的日子真过不下去了。但是鲁达却说道:“(李忠)也是个不爽利的人。
有人说鲁提辖也是单独的一个人,公务员也未见的工资多高,为了金翠莲能打死郑屠,牺牲不可谓不大;史进漂泊在外,无依无靠,也一口气拿出十两银子,为什么别人都能这么舍得就你不能舍得。然而我们再重新想一下,李忠这样的小人物,他又凭什么能舍得呢?他不像鲁提辖一样对自己的未来毫无规划,没准他还想把自己的狗皮膏药卖到整个延安府呢,最次也攒点钱,娶个媳妇,生个娃,所以他做不到该出手时就出手;他也不像史进,史进从小过着一种优渥的生活,对钱没有丝毫的概念。他谁都不是,那我们为什么要他像其他人学习呢?
为什么说这一段文字长大后才能看得懂(与其说读得懂,不如说理解更加深刻),长大之后我们会发现,小时候畅享的快意恩仇,儿女情长和主角人设其实都与长大后的自己无关,自己可能就是某人成长路上的NPC,见到的人大多都是空有鲁提辖的狂躁的个性,却没有鲁提辖的正义感。这时候我们会想到,我们不是武松,不是鲁达,不是卢俊义,甚至不是林冲,我们只是李忠,我们都是一群像李忠一样的人:一个月拿着几千块的工资,或者表面活得光鲜,却背负着房贷车贷,跟不属于自己这一圈子的人交往的时候他们会以他们的标准来要求你,你的一举一动都会被看做“不爽利”、土包子。
当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之后,李忠的态度是什么:“我去寻史进商议,他又不知投那里去了。”李忠不是个小人,他吝啬是因为他的成长环境,尽管鲁达对李忠不甚友好,但是李忠的所作所为没有对不起过鲁达。官府在捉拿鲁达、史进,可能也包含李忠,所以李忠逃跑了,史进跑路的过程中没有想过李忠,鲁达也不知道自己的行为连累了多少人,鲁达和史进都属于粗线条人物,自然对李忠照顾不到,李忠被抛弃了,原有的生活节奏被打乱了。这叫什么,蝴蝶效应,但是李忠从没有怨恨过为什么大西洋那头的蝴蝶要煽动翅膀。
dfo2545 发表于 2023-9-24 06:54:14|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宋太公的思路没有错,大儿子走公检法,二儿子老实守家,可以说是既有梯子又有安全绳。
宋江&吴用的思路没有错,吸收白道势力接触官府,拉拢宿太尉充当政治资本,以打促谈争取招安,征辽征方腊彻底洗白。
现实中大部分人的阶级上升,确实只能靠赌。
宋江比起普通人,起点本身就高,又很有能力,而且既能放下身段,又能狠下心肠,可以说是为了功名利禄、封妻荫子不择手段了。
而现实中很多人,空谈财富自由,高论阶级跃迁,同时却还对宋江的做法嗤之以鼻。我真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可能他们都是天才吧,单靠才华就足以飞黄腾达。
可怜的是宋江做对了一切,换来的却只有虚名。
因为以上一切奋斗的前提是,你起码得有个正常领导。
宋徽宗身为一个皇帝,貌似连基本的权力制衡都不懂,宋江这么忠实的舔狗不知道好好用,完全是蔡京高俅说什么他听什么,仿佛最大的爱好就是被架空一样……
宋江“自幼曾攻经史 , 长成亦有权谋”,可惜以他的智慧,终究无法看穿弱智领导的内心世界。你以为他在第1层,于是干了第1层的活给他看,他不满意。你又以为他在第2层,干了第2层的活给他看,结果他还是不满意……循环往复,直到宋江被领导玩死才猛然醒悟:
这B从来就是在第0层,根本没动过……
cctcc 发表于 2023-9-24 06:54:45|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婆为了帮西门庆勾搭到潘金莲出的捱光计:
第一步:王婆到潘金莲家里借黄历挑日子让她帮着请裁缝做寿衣,如果潘金莲主动说帮着做不用请裁缝这事就成一分了;

第二步:紧接着王婆请潘金莲到自己家里来做衣服,如果她答应去了这事就成二分了;

第三步:如果第二天她还接着到王婆家来帮忙这事就成三分了;

第四步:到第三天,西门庆过了晌午到茶馆里来,潘金莲见了西门庆不起身离开这事就成四分了;

第五步:西门庆进屋坐下,一边摆弄潘金莲的针线一边给她说话,如果她搭话这事就有五分了;

第六步:王婆建议西门庆买些酒菜大家一起吃,如果潘金莲没有反对,这事就成六分了;

第七步:王婆出门买酒菜,让西门庆单独陪潘金莲,要是她不介意,这事就差不多七分了;

第八步:等东西买回来,叫着潘金莲一个桌上吃饭,只是她嘴上说要回家但身子却不动,这事就有八分了;

第九步:酒喝到兴头上的时候,王婆借故说没酒了出去买,只留他两个在屋里,如果潘金莲不着急嚷嚷着回去,这事就离成功不远了;

第十步:最后一步特别关键,西门庆假装筷子掉在地上去捡,顺手在潘金莲脚上捏一把,如果她不吭声这事就成了。

捱光计的精妙之处:

  • 步步为营,不急不躁,逐渐蚕食你的分寸感。西门庆离潘金莲十步,潘金莲不反感西门庆就往前一步,等适应了,再往前一步,循序渐进;步子迈大了,引起别人不适,步子迈小,错失机会
  • 但凡在任何一步停了,西门庆都不失体面,每一步都模模糊糊,『我可没说要睡你,你可别自己小人之心』
  • 自始至终,王婆都没下场。没说西门大官人的好话,没把潘金莲往西门庆身上推,始终立于道德制高点,无论结果怎样都能完好退身
  • 不管在第几步停,王婆白落一堆锦缎;如果成了,再得西门庆一些答谢

当然,精妙之处不止这些
总而言之
以前看觉得普普通通,现在觉得捱光计简直是心理攻防的艺术:步步深入,环环紧扣,进退自如,而且自己从始至终都没有下场参与,始终在道德制高点,每一个言谈举止都师出有名,滴水不漏
再对比现在PUA所谓的推拉、打压啥的
仿佛是在过家家
毫无可比性


hrypc 发表于 2023-9-24 06:55:31|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见过世面”这件事,真的很重要。
军师吴用颇有智计,设圈套坑人几乎回回不落空;但假冒蔡太师信件那回,吴用却栽了个大跟头。
吴用假冒书信,那可是花了大心思的,笔迹、印章都模仿得不差毫厘,一开始连蔡太师的亲儿子蔡九知府都被瞒过去了。通判黄文炳看出了疑点,但真正让吴用计谋彻底露馅的,还是蔡九知府对神行太保戴宗的审问——
知府问:“我家府里门前,谁接着你?留你在那里歇?”
戴宗回答:“小人到府前寻见一个门子,接了书入去。少刻,门子出来,交收了信笼,着小人自去寻客店里歇了。次日早五更去府门前伺候时,只见那门子回书出来。小人怕误了日期,那里敢再问备细,慌忙一径来了。”
戴宗的回答看似滴水不漏,但在蔡九知府的眼中那简直就是个筛子。为什么呢?且看知府的解释:
“但有各处来的书信缄帖,必须经由府堂里张干办,方才去见李都管,然后达知里面,才收礼物。便要回书,也须得伺候三日。”
不知道列位看明白没,蔡太师是当朝宰相,府上的规矩非常复杂,即使是收到儿子的来信也要“走程序”;可怜神行太保戴宗,虽说一辈子出入公门,但所知所见不过是府县官员,何曾见过相府的气派?他根据往日出入大户人家的经验胡编乱造,自以为相差不大,殊不知“侯门深似海”,一张口就被蔡九知府打回了原形。
这一回,吴用和戴宗败在了“没见过世面”;不过,很快吴用就用自己“见过世面”扳回了一程。
却说宋江打算攻打东平府,九纹龙史进出主意:他说他跟东平城里一位叫李瑞兰的妓女素有交情,打算多带点钱进城去,暂时住在李瑞兰家中,等到宋江大军攻城的时候再出来里应外合,不愁东平城不破。
当时吴用不在身边,宋江立马就同意了;但吴用听说此事后,立即返回劝说宋江,说史进此去必吃大亏。
宋江不明白:九纹龙史进武功高强、为人精明,只不过借住在一个妓女家而已,有什么亏可吃?
吴用赶紧解释:妓女水性杨花、加上贪财的虔婆,她们哪里会讲什么交情?肯定会出卖史进!
宋江只怕是还不太相信,但事实上,史进入城后仅仅一个时辰就被官差抓住了,出卖他的正是李瑞兰和虔婆。
这也就是奇怪了:以宋江、史进二人的智慧,为什么会栽在一个妓女手里?
——说穿了还是见识问题。
宋江落草前,是县衙的押司;史进落难前,也是当地大户。也就是说,这两人当年跟妓女打交道的时候,那都是有钱有势的阔爷,妓女、虔婆自然各种奉承各种哄,哄得连史进这般英雄都信了;
而吴用呢?虽然也出身大户人家,但被逐出家门后只能当个乡村教师,地位、收入一落千丈。他再去妓院,那些妓女虔婆自然是理都懒得理,人情冷暖立马就感觉到了。
两个小故事,讲的其实都是同一个意思:不同阶层的人,难以设想其他阶层的思想与生活。每个人的见识都会受到自身成长环境、社会阅历的局限,无论处在什么阶层的人,如果只从自身出发、企图用自己的三观框定整个世界,那TA必然要吃大亏。
woomoo 发表于 2023-9-24 06:55:43|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西门庆和王婆的交易对话。语言大师王婆的营销话术,堪称句句机锋,妙语如珠。小时候不懂,长大后再看,真的是经典。
《水浒》第24回《王婆贪贿说风情,郓哥不忿闹茶肆》中,西门庆被潘金莲的叉竿打中头巾后,去王婆茶坊里问明是三寸丁谷树皮武大郎之妻后,西门庆和王婆说了几句“闲话”,其实王婆在这几句话中已经嗅到了“商机”:
西门庆道:“王干娘,我少你多少茶钱?”王婆道:“不多,由他歇些时却算。”
西门庆又道:“你儿子跟谁出去?”王婆道:“说不得。跟一个客人淮上去,至今不归,又不知死活。”
西门庆道:“却不叫他跟我?”王婆笑道:“若得大官人抬举他,十分之好。”
这几句话,稍微有点社会经验的同志都能看出来,西门庆又是要结清茶钱,又是要给王婆的儿子安排工作,无事献殷勤,自然是有求于王婆。而西门庆心心念念的,当然是小潘了。
所以当西门庆两个时辰后又踅将来时,王婆决定主动出击,拿下这单生意。两人的对话,也颇有意思。
王婆出来道:“大官人,吃个汤?”西门庆道:“最好多加些酸。”.......
西门庆道:“王干娘,你这梅汤做得好,有多少在屋里?”王婆笑道:“老身做了一世媒,那讨一个在屋里?”西门庆道:“我问你梅汤,你却说做媒,差了多少。
王婆要给西门庆“做媒”,但却不直接说“我给你和小潘拉个线吧”,而是说吃什么梅汤,并且把话题往这方面引。这是一种试探,不说破,进退有据,也留点底牌。西门庆说加些酸,是在暗示自己内心酸楚,要拿下潘金莲的欲望很强烈。
这一次两人的谈话,依然没有说到正题,但其实已经是心中有底了。
到了晚上,西门庆再次现身。王婆说的是“大官人,吃个和合汤如何?”西门庆回的是“最好。干娘放甜些。”和合有男女成就好事的隐晦含义,西门庆的回应很正面。通过以上试探,王婆对西门庆的心思已经心知肚明了,但她没有主动挑明,等着心痒难耐的西门庆主动提出,这样才能掌握主动权,获得更大的好处。
果然,第二天一大早,西门庆就赶了个大早,“从早晨在门前踅了几遭”,等王婆一开门,西门庆就闪身而入。不过,勾搭有妇之夫毕竟有一定的道德压力,西门庆并不知道王婆愿不愿意帮忙以及王婆的开价,所以他也在试探:
西门庆也笑了一回,问道:“干娘,间壁卖甚么?”王婆道:“他家卖拖蒸河漏子热烫温和大辣酥。”西门庆笑道:“你看这婆子只是。”
西门庆当然知道武大家是卖炊饼的,但却明知故问,其实是有意把话题往潘金莲身上引。王婆不老老实实回答,王婆回的“风”话水平很高,据说很多学者都没搞明白。“河漏子”即饸烙,一种面食。“大辣酥”是烈酒。蒸饸烙软绵无力,暗指武大,大辣酥热烈,暗指金莲。暗指两人在某方面很不和谐,也是暗示西门庆你小子有机会。
但是西门庆依然有心理压力,还是没能说出口,估计经历了激烈的思想斗争,书中说的是“王婆冷眼睃见西门庆又在门前踅过东去,又看一看;走过西来,又睃一睃;走了七八遍,径踅入茶坊里”。终于下定决心的西门庆进门第一个动作是掏了一两银子给王婆“权当茶钱”。这是远远超出实际物价水平的,所以王婆知道妥了,“暗暗地欢喜”。
收下银子,双方应该说已经取得了一定的互信,王婆于是说道,”老身看大官人有些,吃个宽煎叶儿茶如何?”西门庆道:“干娘如何便猜得着?”
王婆说西门庆“渴”了,要他吃茶。意思就是知道他要干啥,请他宽心。双方这你来我往好几个回合,才正式形成了合作关系,西门庆委托王婆撮合他与潘金莲。这其中的门道,也确实只有成年人才能看懂了。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