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将推出数字货币(DCEP)对整个社会会产生什么影响?

[复制链接]
杰克豆 发表于 2023-9-21 14:36:38|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经济日报:央行推出数字货币还需时日 短期难有大影响
央行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由国家做信用背书,有价值锚定,具备信用创造功能,对经济产生实质作用。法定数字货币与纸币一样,本质上都属于纯信用货币,但数字货币可以进一步降低运行成本,并能在更广泛的领域内以更高效率加以应用——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在2018年全国货币金融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明确表示,将扎实推进央行数字货币研发。这一消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随着互联网等新技术的迅速发展,货币领域也迎来变革,数字货币被人们看作是未来取代纸币的发展必然。对于央行数字货币,人们不禁要问,它与比特币等虚拟货币有何不同?未来将如何改变现有的支付模式?何时才会真正落地?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halczy 发表于 2023-9-21 14:37:37|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呢,我是期待数字货币除了现在说的DCEP也就是数字货币,电子支付之外。至少有以下功能:
1.所有中国人按身份证号都有一个自己的主账号,账号穿透到所有电子金融的场景(存款贷款,微信支付宝,投资理财,金融保险,外汇出入等等)。也就是只要是你电子形式存在的资产和负债,都要反应到你的数字钱包主账户里面。
2.同样,所有的法人也有这么一个账号。一个运营实体旗下的所有交易行为,都可以汇总到这个法人的账号上。比如说每个充电桩一个账号,每个售卖机一个账号,但是最终这些都能汇总到相关企业的交易清单里面。
<hr/>如果能够实现以上两点,也就是央行洞悉了所有的电子交易行为之后,现在电子交易的频次和总额在社会总交易的比例都可能在90%以上。也就是即使将来电子交易的渗透率不做进一步的发展,就现有的水平,整个国家的经济运行在央行及决策层面前变为透明。
如果把数字货币套上符号,央行能看到每一块钱,从发行之后的每一步在哪里。有这样的经济数据基础,什么样的经济政策不能成功呢?
比如说我兰州市,一年投资来了多少钱,本地消费花了多少钱,实际的GDP是多少(这个会跟实际的会计记账有差别,但是宏观来看,从趋势来看,都可以忍受),带动GDP增长或者下跌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为什么投资没有取得预想的效应,哪些企业是僵尸企业,因此,我们是不是要进一步增加政府投资?进入国内大市场竞争的本地企业有哪些,进入世界大市场竞争的本地企业有哪些?要不要进一步扶持,多放点定向贷款?本地楼市是好是坏,进来的人多还是出去的人多,进来的人平均收入多少,从本地出去的人平均收入多少,人才政策应该怎么偏?只要有数据,有耐心,这些经济政策随意就来,主政的人只要有一点点施政经验,那就能药到病除。
再缩小到县区,再扩大到全国,展开想象,一个透明的国家在一个集权的党带领下,能够实现什么?如臂使指,得心应手!从此,我们就能进入一种调控式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和自由市场经济相对)。
<hr/>除了经济政策之外,在具体执行上的模式,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比如说定向贷款,就是给这笔钱标个标签,企业经营用,不能投入金融和房地产。然后贷款企业的账户上就有两种货币,一种是只能进行公司经营的定向货币,一种是公司自己赚的可以买证券和房地产的。你要想把这钱往那边的企业账户划,划都划不过去。你要是想通过个人走曲线救国,正好把你的关联人都抓起来。从此三和大神们卖身份信息都卖不出去了!在这种力度下你想想深圳的房价怎么可能涨的起来!
再比如说扶贫款最后去哪里了。
还有GDP造假(造多造少都要打击),偷税漏税,当然,以后行贿受贿就只能全靠金条和现金美金了。以后大家商场里看到你买金链子用现金,就知道你不是啥好人。连锁反应就是地下的外汇交易爆火,大伙儿排队去香港存美金什么的。
至于说平头老百姓几十几百几万块钱的灰色收入,国家哪有经历来管你这个,塔很敏感是指官僚们的塔很敏感。国家意志的塔,tmd一点都不敏感。
<hr/>还有一个重要的场景:全民基本收入(每人每月发钱)
以后不用坐直升机撒钱,直接由央行向全体公民的数字账号拨款就能把钱撒到每个人头上。
从每个人每个月发50块钱开始,看有没有造成通胀或者其他金融乱象,逐步到每个月发100,到500,到1000.
这样撒钱会产生什么的结果?之前杨安泽竞选纲领里由每人每个月1000美金自由基金的提法,并且进行了演算,说不会造成通货膨胀之类的。
我在这里重新算一下。
首先撒钱的目的是为了让大伙儿花钱,只有把钱花出去,撒的钱才有意义。怎么样才能让人把钱花出去呢,把钱发给需要花钱又没有钱的人。
中国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一年三万,中位数是2.6万。农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是1.4万。按全国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7380元,中间偏下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15777元,中间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25035元,中间偏上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39230元,高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76401元。
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_人民生活_中国政府网这个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包括老人,小孩以及没有工作的。
1.如果一个月每人发100,每年每人1200块钱,对于全国收入下部的60%的人来说,这1200块钱的在他们收入中还是有百分比的,(7380,15777,25035).而且,根据众所周知的中国收入基尼系数和财富基尼系数的比较,我们知道收入在后90%的人,基本上存不下什么钱。
所以,这样每人每月100,一年撒钱1.68万亿,至少有1.5万亿能进入流通领域,创造大概5万亿的GDP(每轮税20%),对于全国100万亿的GDP来说,这5万亿也就是毛毛雨。
同时,直接采取央行撒钱的方式,就差不多是赤字货币化1.68万亿,造成至少1.68万亿的通货膨胀,但是这个基本上不会造成货币乘数效益,这个钱,基本上要么到手花,要么就在钱包里,也没人会把他存到银行。所以比起100万亿GDP,就是1.68%的通货膨胀基数。
但是显然,对于后面这60%的人,每人每月100块钱对于他们生活的改善是显然不够的,1.5亿进入流通领域创造的GDP也只能养活两三千人。对于中国几亿人这么庞大的劳动力市场来说,也是几乎没影响。
2.如果说每月每人发1000.每人每年12000.这个数量对于收入后80%的人来说,就比较客观了,足以大幅度的改善生活。
但是同样,造成的通货膨胀基数也上升了十倍,到16.8%,而且部分还会流入银行,产生货币乘数效应,产生更高的通胀。
但是如果相应的货币投放减少呢?如果通过货币工具把通货膨胀降下去。同样,这16.8万亿可能创造30万亿+的GDP,如果货币流转的前两轮都在消费市场的话,就能产生至少25万亿的消费市场。国内去年消费市场是40万亿。这个的影响就比较大了。
也不用怕养懒汉,要是拿一千块钱就能不搬砖了,或者不种地了,基本不可能。根据调查,三和大神们平均月收入也在1000左右。

有撒有归,我有个想法是把收遗产税这事划归央行,资产在前1%的人,人一死,他的钱呀,hua,就不存在了,他的资产,统统改名国资委。但是同时就像成立的信托基金一样,做个算式,每年给他子女一个月发1万-200万。

而且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反而有美国所不拥有的一个好处,中央银行国有!
所以与其从财政收入之中发放UBI,不如直接每个月给每一位公民发钱来产生货币。
当然可以有一个从一个月一百到一个月一千循序渐进的过程,产生的通货膨胀的预期通过M2阶段的操作来消除,从而维持社会的稳定性,以及生产的正向。
<hr/>当然,这也只不过是资本主义时代的裱糊行为而已,将来的将来,一定是会有新的方法产生
gududehuo 发表于 2023-9-21 14:38:15|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说个我的观察。
在欧洲各地的中国餐馆,中国超市里消费,如果你主动问老板,或者收银员,你是可以(悄悄地)用微信或者支付宝结账的,而转账又是直接转入到他们在国内家人或者自己的个人账号里面的。
这里完全回避了对欧洲当地政府的纳税,而且毫无踪迹可查,税务局除非要死磕,检查商店安全录像和进货数量和出货数量来反推偷税数目,这个工作量可以大到他们全体出动一年就只能查几百家。估计很多欧洲的税务局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待这个现象。
疫情期间,很多在欧洲的中国超市都开了微店,有的就拉了个微信群,客户都很固定,几乎全部用的是微信结账。
在国外的中国人,一般分为三类在:公司工作的,做生意的,留学的。公司的和做生意都随时有把当地货币,比如欧元,瑞郎,克朗等换成人民币的需求,因为国内还有家人,自己每年也要回国消费和甚至是买房。留学生一般是爸妈给打钱,但自从支付宝和微信开始繁荣之后,很多留学生都是让家人直接打到他们国内的银行卡里,他们找当地华人圈里工作或者做生意的人按照中间价换汇就行了,可以省下很多银行吃掉的点差费,虽然违反我国外汇管理条例,但不得不说这目前是很普遍的现象。这就是市场,总会趋利避害。
那么回到DCEP上来,我们就看看海外的情况,如果国内推广开了DCEP,几千万海外华人也都使用DCEP吗?
我认为只要华人和中国还有很强的联系(比如没有移民,每年休假回国,以后打算回国,长期往国内进货,国外赚钱国内置业等等),都会主动使用DCEP。只要华人的储蓄是为了购买国内的资产或者商品、服务,DCEP就会成为很好的选择,这样的华人很多,甚至都不应该叫他们华人,他们随时都是准备好回国的。
这对人民币国际化是极大的好处,不管有意无意,是否违反当地货币监管,这么巨大的华人群体,只要有华人商店把DCEP铺开,华人就自动成为了DCEP的宣传阵地。而且扩大了对人民币的需求量,对人民币的稳定也是极大的好处。想买中国商品的外国人以后也可以下载数字钱包,跟中国的银行兑换DCEP,再去中国商店买东西。
那么我们政府的态度呢?可能不会正面推广到海外,但不会阻止势头的发展。这不就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一种另类途径吗?
但坏处就是会引起国外各个央行的监管甚至打击。因为对外国各国法币来说,人民币DCEP就是个极大的负面冲击,很多相应的立法都暂时没法跟上,税收和监管都是真空地带。
那么中国人民银行可以在此时担负起“全球华人金融监管“的责任,因为DCEP是“可控匿名”,所有交易都是有痕迹的,这不光可以让货币政策更准确的实施,还能监管各种交易。但问题是,其他国家会让人民银行来承担这个责任吗?中国人民银行的可以别国实践货币主权吗?不太可能。
数字货币是一个竞赛,甚至你说它是currency war也不为过。国际清算银行最近做的调研,发现全球规模最大的40多家央行都在研发数字货币。我们国家在这个特殊时点推出DCEP,很让人玩味。
所以我们真的还不知道DCEP能带来多大社会变革,但一定会很大,很大。
if1001 发表于 2023-9-21 14:38:53|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央行数字货币愈行愈近,点燃了大家热情。有的人恶补货币知识,关心“是什么”、“为什么”等知识;有的人热衷吃瓜,关心“支付宝怎么办”、“比特币前景如何”、“美元霸权迎来致命一击”等话题。
什么是央行数字货币?

央行数字货币首先是一种货币。
货币是什么呢?货币是一种记账单位,是经济活动的润滑剂。你可以把货币想象成提货单,背后对应着商品和服务的索取权,所以货币也成为财富的象征——人们持有和储存货币,意在有一天兑换成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
关于货币,经济学家海曼•明斯基有一句名言,“每个人都可以创造货币,但问题在于其是否能被人接受。”意思是说,在经济学意义上人人都能发行货币,但并非每个人发行的货币都能被大众接受。有人愿意接受比特币,所以比特币也能在特定范围内行使货币职能,成为一种“虚拟货币”(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国家并不承认其货币属性)。
在现代经济语境中,货币通常指法定货币,由央行发行,具有法偿性和强制性特征,在国境范围内任何人不得拒收。人民币是我国法定货币,对应不同的货币形态:纸币现金是人民币,银行存款背后是人民币,央行数字货币也是人民币。
所以,什么是央行数字货币呢?你可以理解成以数字形态存在的人民币。既然都是人民币,必然可以在不同形态间互换——数字货币可以兑换成现金,也可以转换为银行存款,反之,现金和存款也可以兑换为央行数字货币。
根据央行目前的表述,央行数字货币的运行机制具有以下六大特征:
双层投放:中央银行-代理投放的商业机构”的双层投放模式,具体运作上看,代理投放机构需要向央行按100%全额缴纳准备金,可以确保货币不超发,也不改变流通中货币的债权债务关系。双层投放机制下,央行依旧退居幕后,不改变现有货币投放体系和二元账户结构,不会构成对商业银行存款货币的竞争。
所以,双层投放,对现有支付清算体系的影响很小。
M0替代:央行数字货币,主要目的是替代流通中的现金。这一点,确有必要。现有纸钞和硬币的发行、印制、回笼和贮藏等环节成本较高,流通体系层级多,且携带不便、易被伪造、匿名不可控,存在被用于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的风险,实现数字化可以有效规避这些问题。
但我们应该了解一点, M0替代并不是技术限制,是政策限制。未来是不是一直只替代M0,是有不确定性的,受国际主流方案的影响。一旦不局限于M0替代,央行数字货币对支付清算体系的影响,就不同了。
账户松耦合:也就是说,不需要银行账户就可以开立数字人民币钱包,任何能形成个人身份唯一标识的东西都可以成为账户,如车牌号就可以成为一个子钱包。账户松耦合,其实给物联网支付带来了想象空间。比如电动汽车充电问题,充电桩背后对应一个对公钱包,基于车牌号的电动汽车内置一个钱包,充电的时候借助智能合约就能实现直接支付。
另外,账户松耦合,便利了偏远地区没有银行账户的群众,以及境外来华旅游的游客,他们可以很方便地开立数字人民币钱包,用于境内支付。境外来华的游客可以用,出境的游客自然也能用,借助我们银联、支付宝、微信的跨境支付网络,央行数字货币也可以走出国门。
账户松耦合的特征,可降低交易过程中对账户的依赖性,既可和现金一样易于流通,又能实现可控匿名。
可控匿名:可控匿名,对交易对手方是可以匿名的,但对央行是透明的,央行有能力查,但一般卜慧茶,这就是可控匿名。可控匿名的存在,能有效威慑洗钱、逃税、恐怖融资等犯罪行为,又能保证用户合法交易过程中的匿名需求。
这也为央行数字货币用于 扶贫资金发放、转移支付款发放等带来了想象空间。
审慎加载智能合约:对于这一点,央行也做了解释。央行认为,加载除法定货币本身功能外的智能合约,将影响其法偿功能,甚至使其褪化为有价票证,降低我国央行数字货币的可自由使用程度,也将对人民币国际化产生不利影响。还会降低货币流通速度,影响货币政策传导和央行履行宏观审慎职能。同时,还可能侵犯公民隐私权,不利于个人权益保护。
问题是,如果不加载智能合约,会限制数字货币的应用场景。所以是审慎加载,在特定的场景下,应该还是可以加载智能合约的,尤其是很多B端的闭环场景,比如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内部,是可以的,以便实现更复杂的商业场景需要;但C端的大众交易场景,央行数字货币可能只是数字货币。
双离线支付:只要手机安装了数字人民币钱包,不需要网络,也不需要信号,只要手机有电,两个手机碰一碰就能实现转账和支付。后续,没有智能手机,IC卡、功能机及其他硬件也能用央行数字货币、这个特点,也使得央行数字货币很契合物联网支付场景,后面我们还会谈到。
央行数字货币,会取代现金吗?

一定程度上,央行发行数字货币也是一种顺势而为——顺应“无现金社会”趋势,为数字经济提供更好的支付载体。那央行数字货币会取代现金吗?不会。
“无现金社会”这个词在2017年曾经大火,不仅支付巨头借势宣传,连部分商家都开始拒收现金,惹来大量争议,以央行表态“拒收现金属于违法行为”告一段落。从那以后,没有人宣传推动“无现金社会”,但“无现金社会”并未停止渗透。
现金的使用背负着很大的运营管理成本,一直以来,国家都鼓励在经济活动中减少现金使用。如1988年出台的《现金管理暂行条例》明确提出“国家鼓励开户单位和个人在经济活动中,采取转账方式进行结算,减少使用现金”,对于企业单位,则明确规定只能在限定条件下使用现金且不能超过一定金额,否则便涉嫌违法。无他,现金支付难以追踪资金流向,大额现金交易往往是灰色交易、非法交易的重灾区。站在企业的角度,大额现金支付还会带来防伪识别和现金存放等问题,通常也更倾向接受电子化交易。
但对于小额零星交易,现金具有不可替代的优点,最大的优点便是高度灵活性和场景普适性,不需要依赖第三方设备和网络,可随时随地用于交易,适用于一切群体和几乎一切小额场景。回顾过往,移动支付攻城略地,但再高明的科技也难免有BUG,这个时候,现金便是确保支付顺利进行的最后一道安全垫。
同时,考虑到货币支付场景的复杂性和客群的复杂性,一二线城市可畅行无阻的做法不见得适合县域,一部分人(比如年轻人)追捧的支付方式也并不能代表所有人的选择。而现金,每一个人都用得。
最后,现金的匿名性特征更是无可比拟的优势。绝大多数时候,人们不介意金融机构掌握自己的资金记录,但也有很多时候,人们希望一些交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比特币等“虚拟货币”曾一度因匿名性特征广受青睐,但事实证明,现金才是真正彻底的匿名,某种意义上,央行数字货币的可追溯性会更加凸显现金的匿名优势。
所以,央行数字货币可以在很多场景替代现金,却不能在所有场景取代现金。在可预见的未来,现金仍会静静躺在钱包里、陪伴我们左右。
央行数字货币,让用户抛弃第三方支付?

除了现金,很多人还忧虑支付宝和微信支付龙头地位不保。技术上看,央行数字货币可以“去中介化”点对点交易,只要商户和消费者都开通了央行数字货币钱包,两个钱包地址之间就可以直接交易,既没有移动支付什么事,也没有银行什么事。
不过,央行发行数字货币自然不想真正“去中介化”,采取的仍是“央行——金融机构——用户”的双层运营机制,用户在金融机构开户,不直接与央行发生业务关系。
问题来了,央行数字货币双层运营,而第三方支付则是三层结构:央行——银行——(银联/网联)——第三方支付——用户。央行数字货币,明确表态需要银行账户,还需要第三方支付账户吗?
理论上是不需要的,就像没有第三方支付时,支付转账交易也照常运行一样。就现有清结算体系而言,第三方支付属于体验层面的提升,是锦上添花,一直都不是必需品。就央行数字货币也是如此,没有第三方支付,不会有实质影响。
央行数字货币是个新战场,用户习惯从零培养,现在来看,银行APP率先试点,先发优势不在第三方支付这里。
当然,也不必过度夸大影响。站在用户角度,央行数字货币与现金、银行卡余额并无本质区别,其尝鲜属性能吸引少数追求变化的年轻群体,要被大众普遍接受,却是个长期和渐进的过程。在这个漫长过程中,银行APP率先试点带来的先发优势微不足道。
最后,第三方支付的崛起,并非监管机构有意推动或金融体系自发孕育的产物,而是市场需求自我催生的变革创新。契合市场需求而生,用户习惯成为第三方支付最大的护城河。只要用户体验不滑坡,第三方支付就有生命力。
归根结底,支付的竞争,一直是场景和体验的竞争。
央行数字货币碾压Libra、比特币的生存空间?

国内本就不承认“虚拟货币”货币属性,Libra、比特币在国内并没有生存空间。所谓央行数字货币碾压Libra、比特币的生存空间,更多指向跨境市场。
Libra、比特币都定位于国际货币,依托区块链技术,不受国境线限制,不受现有国际清结算体系束缚,在多国认定虚拟货币为非法的背景下,跨境场景成为虚拟货币生命力的根本源泉。
在技术层面,央行数字货币能显著提升跨境支付体验,但央行数字货币作为中国法定国币,带有主权国家色彩,在国际社会接受度层面不具有Libra、比特币等非主权货币的灵活性。举例来说,日本等一些国家接受比特币作为一种支付工具,却不可能接受人民币用于其国内交易场景,后者涉及到货币主权问题。
所以,我们可以从技术层面去对比各种市场自发孕育的“虚拟货币”,却不能仅仅从技术上去界定主权货币。主权货币是经济问题、金融问题,更是社会问题、政治问题,恰恰不是个技术问题。
央行数字货币的本质是人民币,人民币是中国的法定货币,央行数字货币的国际化等同于人民币的国际化。可人民币的国际化,从来都不是遭遇了技术瓶颈,背后既有美元霸权体系的强大惯性,更有大国之间的力量博弈。
所以,央行数字货币在跨境支付方面的影响力,不会超出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范围。对比特币和Libra等“虚拟货币”,也不会构成实质压力。
比特币和Libra的真正压力,来自各个主权国家。比特币畅想建立一个跨越主权、全球通行的货币体系,其早期打出的技术抗通胀的标识也的确吸引了一些人,但货币从来都不是一个社会的主角,只是一个附属工具。有什么样的社会和经济,就对应怎样的货币体系;没有世界大同的社会,怎么会有世界一统的货币呢?
当然,世界这么大,世界大同的理想仍有生存空间,相应地,比特币、Libra也总能找到立足之地;但是,也仅限于立足之地了。
央行数字货币,挑战美元霸权?

何谓美元霸权?简单讲就是美元作为国际硬通货,赋予了美国独特的优势——需要用钱时,美国只需要开动印钞机,而其他国家只能用商品来换,一如前法国总统戴高乐所说,
“美国享受着美元所创造的超级特权和不流眼泪的赤字。它用一钱不值的废纸去掠夺其他民族的资源和工厂。”
既然全球资源和商品都以美元计价,那理论上,美国开动印钞机,就可以在全球购买所需要的一切商品和资产。为了便于理解,可想象这么一种极端情况:全体美国人不工作,靠美联储印钞票在全球买买买就能过上幸福日子(实际上,一直以来美国消费者的支出都大于收入,赚1块花2块,离不开美元霸权支撑)。
当然,实际上会有约束,美国印钞太过分时,会导致美元贬值,动摇全球对美元的信心,各国央行会转而持有黄金或欧元等其他替代资产,动摇美元的硬通货地位。问题是,世界上还缺乏美元的真正竞争者。
新冠疫情之后,美联储再次推出史诗级“大放水”,开足马达印钞,美元却升值了,因为疫情全球爆发,避险资金无处可去,只能去美国,买美债。2019年末,外国投资者共计持有美国国债6.7万亿美元,约占美国国债未偿余额的30%。


美元的霸权地位,让美联储的很多“神操作”有恃无恐,诞生了坊间盛传的各种“美元割韭菜”案例,让国际金融体系无比扭曲。
世界上不应只有一种硬通货。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很多国家不堪“美国喷嚏、全球感冒”的戏码,在全球范围内掀起过一波“寻找美元替代者”的浪潮。不少国家把目光转向人民币,客观上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加速;而中国却把目光投向一种超主权货币——SDR(特别提款权,锚定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和英镑等一篮子货币,可用于偿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债务、弥补会员国政府之间国际收支逆差等)。
2009年,时任央行行长周小川提议更好地发挥SDR的作用,推动国际贸易、大宗商品定价、投资和企业记账中使用SDR计价,继而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
现在来看,SDR没有替代美元。环顾望去,美元也没有对手:欧元受困于欧盟区国家的财政危机,日元被日本“失去的三十年”拖累,英镑是上个时代的霸主。找了一圈,人们仍会把目光锁定人民币。
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经济全球影响力提升在金融层面的映射,中国经济结构升级、提质增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人民币国际化自然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央行数字货币,能提升人民币在跨境交易层面的体验,也仅此而已,不必过度解读。
国际金融体系不应只有美元,国际金融体系也不期待另一个美元。美元的今天,不会是人民币的明天。人民币需找到一种新的方式融入世界,做互惠互利的工具,而非“割韭菜”的利器。
央行数字货币与物联网支付

随着5G的发展,我们正在快速迎来一个物联网时代。物联网,现阶段主要是信息的联通,如果能够在信息联通基础上进行资金联通,则会带来商业形态的根本性变化。
举个例子,移动支付的发展,不仅为日常小额支付提供了便利,还激活了O2O支付场景,为共享单车、共享货架等O2O模式崛起提供了支撑,被视作新经济生态的水电煤。很简单,如果没有移动支付,移动互联网这个大生态就无法进行资金转移,没有资金交易,就构不成商业闭环,就不可能深刻改变我们的商业世界。
在物联网时代,也需要支付方式变革,来完成交易闭环。就物联网而言,第三方支付、银行账户支付,很难完全契合。而央行数字货币,与物联网支付是天然契合的,能开辟一个新的商业时代。
比如,物联网支付的前提是可以便捷地基于设备本身生成账户ID,央行数字货币的账户松耦合特征,就能满足这一要求。再比如,央行数字货币可适度加载智能合约,从而允许物联网支付基于一定的规则进行编程,在特定条件下自动完成交易,能极大地提升物联网支付的运用范围。
举例来说,在设定条件得以满足的背景下,可由智能硬件直接发起支付操作。如冰箱自动购买生鲜产品、净化器自动购买滤芯等等。
还有就是电动汽车的充电问题,如果电动汽车和充电桩都有物联网设备,只要插上充电桩,就能自动支付;普通油车的加油问题,也可以借助物联网支付自动完成支付,不需要下车扫码。
总之,对于央行数字货币的影响,现阶段都还处于猜想阶段。但就像蝴蝶效应一样,很多变化,开始时不太起眼,但是一旦嵌入一个复杂的系统,可能会带来不可预估的影响。央行数字货币,作为货币层面的变革,必然会带来这样的蝴蝶效应。
关于央行数字货币,就谈到这里吧。
参考资料:1、[美]努里埃尔·鲁比尼,斯蒂芬·米姆,《危机经济学》,浙江人民出版社,2018.
本文由公众号“薛洪言微语”原创,作者为苏宁金融研究院副院长 薛洪言
轻舞任逍遥 发表于 2023-9-21 14:39:31|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自从央行在2014年成立法定数字货币专门研究小组,后来又升级为数字货币研究所后,最近关于央行的数字货币的消息越来越多。
与此同时,每出一个消息,币圈和链圈都得欢呼一阵,仿佛又是加密货币的胜利和区块链技术的成功应用。不少圈外圈内人士,有意无意将央行的数字货币和比特币、Libra作对比,混为一谈,根本无视其本质完全不一样。央行推出的数字货币,可能去中心化和限制数量吗?想想都知道不可能。
央行的数字货币,充其量是运用了一些区块链的技术,来更好的实现货币的投放功能,来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数字货币本质上还是人民币,幻想炒币的人士可以退散了。很多人会好奇,央行数字货币会是怎样?能够实现什么功能?然后我打开企查查,输入“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注意到里面有公开的专利信息72条,而且这些专利都是在2018年底之前已经全部公布了的(此文完成于2019年8月,当时是72条专利信息,现在新增到87条,但变化不大)。数字货币研究所往哪个方向发展数字货币,里面写得一清二楚。大多数媒体都在瞎猜数字货币会怎样,但是央行清清楚楚摊着明牌给你看。专利内容大致看完后,我心里就一个感觉:
这何止是宏观调控,简直已经做到了微观调控了!
根据专利公布的详细信息,未来央行的数字货币,将可以实现:
在特定的宏观条件下,在特定时点,对特定银行,指定特定行业,进行特定利率的精准投放。如果要一句话粗略说清楚央行数字货币,那就是:
带有智能合约的染色人民币。
粗略描述是如此,实际上能够实现的功能远远超过大众想象。

1
简单说下智能合约和“染色”在现实的应用场景。
其一,过去黑市交易,很多用的是现钞,卧底会在一箱钞票里面塞进一个追踪器,来追踪黑钱的下落。
现在很多交易都换成了线上电子化了,而染色人民币(数字货币)就是那个抹都抹不掉的追踪器。当一批人民币全部以数字货币的方式投放到银行间市场,再从银行投放到企业、个人。最后这批人民币到底流转到了什么行业、落到了谁的手里,央行一清二楚。其二,过去筹资活动,投资人最担心的一个事,就是企业老板拿到融资款后携款跑路或自我挥霍,这个问题过去只能基于信任去解决。现在技术上可以解决,先将人民币兑换成数字货币,然后作为设定用途限制使用,可以从技术上大幅降低跑路和浪费的可能性。这两个场景,都是央行数字货币在微观个体层面的应用,可能金融圈更关注对宏观调控的影响。


这是在企查查查到的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查到的几个专利信息,分别是基于经济状态、时点、流向主体、贷款利率条件触发的数字货币管理方法和系统,背后的技术是加载了智能合约。
基于经济状态,可以提前做好宏观调控计划,根据一些宏观经济指标(比如说GDP、PPI)作为触发条件,实现数字货币的市场投放和利率调整,实现经济的逆周期调控。
基于时点,可以提前部署资金投放,按时点触发。
基于流向主体,可以强制实现银行对信贷的定向投放。让资金流入特定的行业或避免流入特定行业,减少资金在银行间市场的空转。
基于贷款利率,可以实现信贷投放的定向利息调整。比如说借款人主体是小微企业,数字货币识别后将贷款利率自动下降50bp之类。
很多金融圈的人看到这些功能后,觉得不过如此。从央行层面来看,央行想要投放资金,根本不需要这些科技手段去做条件触发,本来都可以做。从银行层面来看,当今如此讲政治的银行业,本来就大力投放制造业,扶持中小微,限制特定行业贷款投放,也不需要这些科技手段去做条件触发,本来就在做。都没看到本质。本质是用技术手段,从央行的高度实现了资金的投放管控。过去商业银行还有不少资金腾挪使用的空间,数字货币推行后,商业银行的资金自主权,越来越小了。

2
这么一看,数字货币的推出,好像影响广泛,意义深远。但我看完完整的72项专利内容后,发现涉及智能合约实现资金调控的专利,其实也就只有以上列举的4项而已。其余的68项专利主要涉及的,其实是数字钱包以及对应的数字货币。央行对于数字货币的推出应用,还是相当谨慎稳健,先从个人零售着手。
这点也跟央行最近关于数字货币的表态相一致。
《人民银行支付司穆长春:中国央行数字货币采取双层运营体系,注重M0替代》
这篇文章里面,提到的数字货币应用,有几个重点:
(1)数字货币目前的应用是M0替代
(2)需要满足庞大的支付效率需求,纯区块链架构不适合(3)技术中性,不预设/依赖某一种技术路线(4)央行-商业银行双层运营体系,央行先把数字货币兑换给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再兑换给公众
(5)数字货币依然会坚持中心化的管理模式这里有一点特别引人注意,数字货币目前是为了M0替代(特指现钞、硬币这类的手持货币),可不是M1(银行活期存款)。
M0(现金交易)有几个明显特征,匿名性、不计利息、容易伪造和用于洗钱等非法行为。
用数字货币替代现钞硬币,可以继续保持匿名性,同时可以防范伪造和洗钱等非法行为。
至于人行的这边文章的重点(2)(3)(5),更是彻彻底底的打脸原宗旨区块链崇拜者。很直白说了区块链技术的低效率(交易效率来看,分布式的比特币每秒7笔,联盟链的Libra每秒1000笔,但双十一线上支付需求是每秒高达7万多笔)。不预设技术路线,其实就是体现了央行开发数字货币的实用主义。当然,央行的货币是不可能去中心化的,这辈子都不可能去中心化的。

3
当然,公众最为关注的,还是数字货币要如何使用。
我一个金融圈人士,硬着头皮看完了充满着各种技术词汇的72条专利信息后,大致了解数字货币的使用。这个数字钱包,可能是挂在网银的一个独立电子账户,又或是一个App的支付账户,又或是挂靠在芯片借记卡上面可以即刷即用的闪付钱包。可以通过绑定借记卡充值,将资金充值到数字钱包使用。这个数字钱包的钱,可以通过终端机进行提现、充值或者转到个人借记卡。
这个数字钱包的钱,可以通过双方面对面打开数字钱包互相交易(就像朋友间互相给钱一样)。
也可以像目前微信支付、支付宝那样,在店家出示相应的密钥实现支付(就像目前的二维码支付一样)。店家可能需要安装相应的终端设备或者嵌入软件。
甚至说不定,可以消费者直接背下数字钱包的用户名和密码,到任何一个支持数字钱包支付的店家,报上用户名,输入密码后直接支付。(就跟很多商店支持会员充值支付一样)

4
看到这里,很多读者会疑问:那跟微信支付、支付宝相比,有什么优势?毕竟现在人人都随身带手机,支付非常方便。即使数字钱包可以实现不用任何工具直接支付,也不见得有多大优势。甚至替代M0的数字货币,还不计息,我用微信支付、支付宝甚至可以享受活期利息甚至货币基金的利息。
我能想到的,数字货币的优势,跟现钞硬币的优势一样,那就是匿名性。
现在不少网友应该感觉到,在淘宝买过一个商品后,打开微博又看到这类商品的广告。在百度搜索一个关键词后,然后用手机浏览网页都时不时会有这个关键词相关的东西。
数字经济时代,技术正在把每个消费者分析得透透的。或者想借你一笔钱,或者想卖你一样东西,又或者想借你一笔钱后再卖你一样东西。尤其是消费支付的数据,那更是能够彻底说明一个人的爱好,因为消费者愿意为此付出金钱。用钞票做出投票的选择,特别“有价值”。
央行推出的数字货币,应用了不少加密手段防止信息被利用,有很好的匿名性,针对M0替代的恰好是消费者高频的消费支付需求。其他消费的个人信息,可能会被商家打包卖给其他数据分析公司,然后针对性的做出精准营销,再赚消费者一笔钱。但起码央行不会。因为央行从来不缺钱。现在可能大众信息泄露很正常,无所谓。但当发现自己的消费习惯彻底全方位暴露了自身,那时候就知道数字货币存在的重要意义了。
我身边有极个别人,就是怕信息泄露,所以很多情况即使不方便,仍然使用纸币。数字货币算是结合了纸币的匿名性又添加了电子化支付功能。对于央行而言,它也不在乎到底是谁花了多少钱。对于有染色功能的数字货币,央行可以很快得知市场的消费情况和资金流向,对于统计和宏观调控也有很大的帮助。
对于消费者而言,如果不想成为现代消费主义的奴隶,被各种消费数据分析研究、精准营销,陷入无止境循环的消费、透支、借贷之中,把自己充分暴露得毫无秘密可言,那数字货币是一个捍卫个人消费信息的堡垒。

后注:此文完成于2019年8月,发表于个人微信公众号“调皮客爱陌生”。
<hr/>2020.4.23:最近美国日本都在大发钞票、消费券刺激消费,感觉数字货币可以作为一个发放居民消费券的途径。强制你实名注册领取数字货币,只能用于日常消费支出,还能朔源知道资金的流向。
0nwn0 发表于 2023-9-21 14:39:39|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和区块链的关系

说来也是时代的讽刺。话说ipad刚出来两年的时候,我在一家店里,看到有人指着一款安卓平板说:「我要那个三星的iPad,麻烦拿一下看看。」
当时iPad就是平板的代名词,就像区块链成了数字货币的代名词一样。
数字现金(digital cash) 这个概念很多年前就提出来了,早于区块链很久了。但是大家一直都不是很在意,到后来比特币横空出世,以「去中心化的未来数字货币」自居,数字货币终究是没做成,阴差阳错的成为了一种数字资产,但是把这个冠名权却是阴差阳错的在大众心目中接过来了。
数字货币无论是从概念上,还是从实现上,就从来没有和区块链绑定的道理,相反,区块链只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对数字货币的一种实现,区块链这种方式本身就蕴含着为了去中心化而在效率方面做出的妥协,所以如果要像央行这样进行中心化的实现,如果要采用区块链,那也是只能用在顶层而非底层的设计上,和比特币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DCEP并不是突然推出的,这几年来一直都在放风,去年11月份我已经可以看到各种比较详细的分析报告了 。两层框架,从央行到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然后从商业银行到大众。如果要说有区块链存在的空间的话,那就是顶层的从央行到商业银行,确实可能以联盟链的形式存在;而从商业银行到大众的这一步,考虑到目前区块链技术的限制和DCEP的使用场景,用区块链暂时还不太现实。所以DCEP和区块链的联系,从大众的使用层面来看可以说联系并不大。而对于已经成为了流动性资产的比特币来说,中国央行发行DCEP既没有实质性的利好,也没有实质性的利空。
DCEP到底是什么

那么DCEP到底是什么呢?简单的来说,就是用来取代现金的。央行发行的现金,背后是央行的信用背书,拥有最强的流动性,因为其拥有无限法定的偿还能力,人们不能拒绝用现金来偿还的贷款,所以现金是通货之源,一般被称为M0;而当现金被企业存在银行里面当活期之后,信用主体换成了银行,虽然也很保险,但是信用等级就降了一级,成为M1了;再往后,越来越多的人经受这笔钱,信用关系越来越复杂,信用保障越来越低,流动性越来越差,这就成为了更外圈的M2。
在现实经济中,现金发行出去之后,除了被银行收回销毁之外,基本上是永不消逝的;但是M2,也就是经济体对M0的信用衍生能力会随着经济的波动而变化很大。
从这个角度去理解支付宝和微信,虽然他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几乎相当于现金,但是它不是现金。因为当我们把钱存到支付宝和微信的时候,我们其实就形成了和支付宝和微信的借贷关系,根据央行的划分,余额宝算是M2,只不过它是一个在现实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M2。
M2和M0的区别还是很显然的。因为支付宝和微信本身只是一个借贷关系衍生出来的,所以意味着本身依赖于信用主体——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机构或个人不接受支付宝或微信付款,在法律上没有任何问题。但拒绝用户使用DECP付款就是违法的。
并且,支付宝和微信需要绑定银行的帐户,本质上讲依然是金钱在金融机构之间的流转,而我们用这俩软件支付的所产生的每一笔账,都在这两家公司的控制之下。也就是如果有人能看支付宝的后台和微信的后台,那么你的消费是没有秘密的——显然,在自己的手机上删了单子,除了能瞒得住看自己手机的人,服务器端是不受影响的。而现金消费的一大特点,就是匿名性——身上揣着十几块钱买了几个包子一碗粥,钱交出去了,包子和粥到手,没有人能通过小摊上的那十几块钱「追溯」到是你付的。
并且,现金也意味着最少的约束——两边都不需要网络,不需要其他,想付就能付。
离线支付和匿名性,其实恰恰一直是数字现金试图解决的问题。
数字现金的技术特点

数字货币本身可以分成四类:匿名的,不匿名的,在线的,离线的。
不匿名、在线的数字货币是最直观的。
在消费者边:

  • 消费者向银行发出请求,要一笔数字现金;
  • 银行用私钥签名一个电子文件发给消费者;
  • 帐户上钱扣掉了;
  • 消费者用银行的公钥验证这个文件有效;
  • 有效!可以去花啦!
在银行这边:

  • 帐户上扣钱;
  • 记录自己所发行的电子现金的序号;
  • 当商家联系自己的时候,验证这笔电子现金,包括序列号是否有效,是否已经被花了;
  • 如果一切正常,商家的帐户被加上一笔钱,交易结束。
这个流程非常直观,以银行为绝对中心,一切的保密工作都是银行做的,银行也100%的知道消费是从哪儿来,往哪儿去的。区别就是可以提一笔钱不花放在数字钱包里,类似于一个带有延迟的支付宝。除了无限法偿之外,似乎也没有比我们现在微信支付宝好哪儿去。
匿名的在线货币更像现金
匿名的数字现金非常神奇,银行怎么会不知道这笔钱去什么地方呢?这就要用到「盲签名」技术了。



这个流程就复杂了一些:

  • 我们自己生成一个「数字信封」,然后把数字现金的需求,比如20元和其做一个运算,相当于装在里面,让银行去签名;
  • 银行签名,从我们账上扣钱,认可了这笔数字现金;
  • 到我们手机本地之后,自动对数字信封脱壳;
  • 我们手机上现在有了20元经过认证的数字现金,但是当我们消费的时候,因为壳的信息只有手机本地才有,手机本地进行了加壳和脱壳的操作,所以银行只知道我们的帐户上短了20元,而某个小摊多了20元,而银行无法把这两个20元联系在一起,也就是无法追踪。
这个看起来就放心多了,更像是现金了。但是这依然需要两边都在线,虽然对于4G和5G时代,在线似乎不是太大问题……
离线支付技术
而DCEP也声称具有双离线支付的技术,就是即便是两个飞行模式的手机,碰一碰也可以交易。怎么做到的呢?其实这确实是数字现金最大的挑战。
因为纸币有防伪,并且有一个物理的实体,所以纸币离线支付是很自然的。而数字现金,说到底是一个文件,我们用什么方法来阻止文件被复制呢?这也就是所谓的双花(Double Spending)问题。


双离线的情况下,支付是P2P的,如果有人把文件照样复制一下,怎么看都像是把钱「印」了两次。一个每个人都可以无代价印钱的机制是毫无意义的。即便是比特币也做不到双离线支付,因为比特币也需要一个信息广播和确认的过程——事实上比特币是通过一个24小时全天候在线的区块链记录和共识的形成过程,来解决双花问题的。
这个时候没有便捷的方法,往往依赖于一些特殊的物理载体,比如智能卡作为「数字现金」的载体。而DCEP这个手机碰一碰就可以双离线支付,可能还是需要一些硬件方面的支持。纯软件创造的可信任环境,双花的风险始终不可忽视。
总之,匿名不匿名,取决于是不是愿意采用盲签名技术;离线不离线,在于「可信任环境」的稳健性。


目前还不确定的是,DCEP的匿名性到了哪一步。我上面说的匿名方式,是从算法上杜绝了追踪的可能。如果采取这种技术又想保持一定的控制力的话,那么可能需要通过更传统的KYC方式,比如上传验证身份证等等来实现个体钱包粗粒度的控制。当然,央行也完全可能采取「离线不匿名」的方式来达到精确到每一笔高能货币去向的追踪能力。
<hr/>至于对社会的影响,其实比预想的要小很多,因为基本上就是无缝替代现金而已。要说对微信和支付宝的影响,这个可以说是存在有限的挤出,但是并无大碍。
说无大碍,因为央行本身是个裁判员,不会也没有动机去下场和商业公司肉搏。央行数字货币只是单纯的纸币的替代。支付宝和微信以后也可以非常便捷的加入数字货币的转化,人们可以非常方便的把数字现金存到支付宝和微信里面。所以看起来该怎么消费还是怎么消费;
说有挤出,是因为支付宝和和微信支付对现金的便捷优势是巨大的,而一旦有了数字现金,那么其实很多单纯的支付场景下,支付宝和微信的优势并不明显——可能会让支付宝和微信丢掉不少流水,但是考虑到现在微信支付和支付宝都已经远远超过了一个单纯的支付功能——至少余额宝等货币基金很多人都在用,但是央行是断然不会在钱包里直接提供货币基金服务的。所以虽然有竞争,但是竞争是有限的。

数字货币的意义,还是在货币政策上

从政策层面上,很长期来看,央行的政策空间扩大了。因为在纸币时代,央行搞负利率是非常有风险的,人们总可以把钱从银行里面取出来放到家里。0利率是央行降息的红线——现在有研究也表明,尽管有些国家突破了零利率,但是在零利率周围,央行的政策有效度受到了更大的限制。
在过去的这几年,几乎全球所有的主流的央行都或多或少的进行了定量宽松的操作。其中的一项操作就是通过购买政府债券来给市场释放流动性。比如说美联储在三轮定量宽松中,广义货币增加了约25%的GDP。而其他的机构,比如 日本央行在过去的四年,因为安倍经济学,变得非常的激进,几乎购买了相当于整个日本GDP的公共债券。但是日本的通货膨胀率仍然远远的低于日本央行定下的2%的目标,从长远来看,甚至会进一步降低。
日本央行几乎已经用了一切的手段,就差用直升飞机撒钱了。比如说在2015和2016年这两年中,日本政府每年约发行了30万亿日元的债券,而央行则每年购买的债券为80万亿!但是结果如何呢?确实对提高通胀率有所帮助,但是并不显著。这是因为什么呢?这个可能和市场的预期有关。我们都知道在股票市场有一句话,叫做利空出净是利好,就是当不利的信息还没有发生但是已经传播开来的时候,比如并购失败,证券价格会下跌,但是当跌到一定程度,大家预期价格不会继续下跌了的时候会出现反弹,而等到并购失败真的来临的时候,价格反而不会怎么跌了;
日本央行现在也面临的是这个困局,因为市场已经预计到了央行的大手笔,而市场也知道央行挪不过零利率,那么市场就会预先的作出调节来应对,从而当央行真的大量购买政府债券的时候,冲击被减弱了。
另一个想法,既然名义利率已经接近零了不能继续降了,那央行可以用嘴说。这就是所谓的“前瞻性指导”来诱发未来的通货膨胀,降低实际利率。一个办法是中央银行承诺不加利率,直到经济恢复充分就业。原则上,提高通胀预期的前瞻性指引可以用来像名义利率一样有效地刺激消费和投资,因为两者都是通过降低实际利率来实现的。不幸的是,由于1)中央银行行长会变,2)如果经济确实恢复了,央行有激励不履行承诺,投资人可能是不相信这种指导的。
总体而言,前瞻性指导和量化宽松政策等货币政策手段为解决零点问题提供了一些理论前提。但这些政策现在已经实施了好几年 – 尤其是在日本,已经搞了二十多年,到目前为止,它们并没有令人信服地表明他们是有效的 。
而如果是数字货币普及了,那么0不过就是一个普通的数字,央行可以轻而易举的-1%,-2%利率的设置,来刺激经济。所以央行的政策空间可以说扩大了。而一旦零利率下限不再存在,中央银行的负利率政策的运作方式是否和传统的政策一样呢?在理论上是的。 因为在过去的这么多年,名义利率已经是经常不能跑赢通货膨胀率了。所以这套体制真正运作起来,和现在并不会有太大的差别。

有些人反对负利率政策,认为这可能会加剧金融不稳定。但是,如果中央银行能够真正的实行负利率政策,那么国家就可能更快地摆脱经济衰退,特别是在金融危机之后,而不是受制于零利率的缓慢增长。所以如果负利率政策真的能够有效的实行,是促进金融稳定的。还有一个反对意见是说负利率对储户和养老金持有人构成不公平的税收,但这是一个比较狭隘的观点。首先,零利率问题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央银行在通货膨胀方面受到限制, 第二,在经济严重衰退的情况下,短期利率大幅度下调将会提高长期利率预期,加快产出和就业增长。让长期债券的名义利率上升;第三, 低利率通常会推高股价和房价。所以对于储蓄者和养老金持有人来说,负利率未必是坏事。

总体来说,通过全面消除零利率限制,恢复利率政策的有效性将有可能使中央银行专注于稳定通货膨胀和产出, 减轻他们承担大量资产负债表的压力,可以从事有针对性的信贷,甚至财政刺激。从长远来看,也有助于维护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但是短期内,这种扩大对发达国家更有意义,因为发达国家的利率基本上就在0-2%左右徘徊,有些国家已经实行了事实上的负利率。中国目前的发展还很好,利率还很高,短期内中国央行应该是不会有机会面临0利率边界的挑战。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