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学识高,但是人品差的人?

[复制链接]
jsznet 发表于 2023-8-1 09:34:13|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相关问题历史上有哪些名人实力人品都差但就是特别幸运?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fjord 发表于 2023-8-1 09:34:40|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民国年代的旧中国,有着这样一个姑娘。她出生在上海宝山县的一个巨富之家。在她十二岁的时候,因着几个开明的哥哥都宠爱她,就顶着愚顽长辈的压力,送她去刚开的女子学堂念书。所以,她一方面算是门风严谨的大家闺秀,另一方面接受的却是现代化的教育,算得上民国时代中西合璧的典型美人。
但是,当她到了十五岁的时候,哥哥看好了一个很有才华的青年,两家也算是门当户对,于是她就乖顺的辍学回家嫁人。那个很有才华的青年第一次看到她的照片的时候,就不屑又嫌弃的说:乡下土包子。
可是,那个很有才华的青年最后还是按着家里的安排,十分委屈的娶了她,并且很快就和她生下了个儿子。
她生下儿子之后,那位很有才华的青年就远赴重洋留学去了。她虽然也念过新式学堂,但是她的骨子里还是懂得出嫁要从夫。所以,她就在家里乖顺地养育幼子,孝敬公婆。但是宠爱她的哥哥看不下去了,觉得不能让妹妹守活寡,于是就逼着那位很有才华的青年答应让步,允许她前往英国照顾青年的生活。
她在陌生的异国努力地学习英文,每天给很有才华的青年准备衣食。青年每天在家只是吃饭,别的时间都不在家。她想跟青年多说说话,可是青年对着她总是格外的暴躁,总是嚷嚷,“你懂什么?你能说出些什么?”事实上,她的哥哥们一个个也都是很有才华很有见识的,她和哥哥们都能天南地北聊得起劲,哥哥们也从来不曾嫌弃过她见识浅薄……她其实是知道的,这个很有才华的青年在外面有一些女朋友,他和她们很有话题。她也明白这位青年很可能会把他的“女朋友”带回家里来。为此。从小就见识过那些大宅门场面的她,也准备好了要当一个有气度、有肚量的大房太太,决定容忍这位青年把新的姨太太给纳进门。
——古往今来。那些成了大房太太的名门闺秀,一个个不都是这么过来的吗?可是。后来她又怀孕了,很有才华的青年却让她打胎。那是他们两人的孩子,为什么要打掉呢?于是她说,把孩子打掉会有危险的,可能会死的。青年只是冷冷的说,坐火车也会死也危险,你就不坐火车了?——青年那时候正在疯狂地追求着一个很有魅力、很摩登的大才女。而这个名叫林徽因的著名才女,显然不会看上一个有妇之夫,更不会答应当小妾。
所以,他坚决的要求她打胎。并且要求她和他离婚。作为一个其实很传统的中国女人,她当时就懵了,坚决表示不愿意,青年就离开了他们的房子,她在异国怀着孕。却找不到他。后来还是只能找哥哥求救,哥哥安顿了她,她把孩子生下来,然后就成全了青年,签署协议离婚。并且成为了民国第一桩开明离婚案的女主角。而那个很有才华的青年凭借着这个“第一次”,再次在中国名声大噪,被誉为挣脱封建婚姻枷锁的进步青年代表。
于是,成了弃妇的她只好带着孩子,跟着哥哥去了德国,考进裴斯塔洛齐学院,努力学习西洋知识——因为她觉得自己还年轻,想着只要多读些书,青年是不是就不会再嫌弃自己的土气了?
后来,她和青年的孩子不幸死了,而她也伤心地回国了,来到上海的一所大学任职教授德语,并且还要伺候和赡养那位很有才华的青年的父母——这位青年其实很少回家,他有太多的理想要实现,家里和他的联系通常就是给他提供钱财花销。而她其实还是一位很传统的女子,她觉得这些是她的责任。再后来,她成为了中国第一个女银行家,并且投资了服装公司,又不知不觉投资了几桩生意,都赚了大钱。她想,她似乎并不那么土气,还是有几分商业头脑的。
另一方面,那位很有才华的青年在和她离婚后,经历了一番情场风波,虽然没追到林徽因,但还是又娶了个名叫陆小曼的太太——那是一个很摩登的女人,很出名的交际花,也是一个有夫之妇,她长的很漂亮,可以说是十分的迷人,虽然早已结婚,但也还是有很多人追求。这位新太太每天的作息都是舞会,麻将,偶尔绘画,后来又喜欢上了抽鸦片,家中还养着佣人、厨师、车夫共十几个家仆,开销很大。导致那位很有才华的青年不得不一个人打几份工,同时在光华大学、东吴大学、上海法学院、南京中央大学、以至北平的北京大学到处兼课,课余还要赶写诗文,以赚取稿费,但仍然不够陆小曼挥霍。
看到这样的情形,上海宝山县的这位姑娘感到迷茫了:难道很有才华的青年想要追求到的,在他心目中和自己匹配的新式太太,就是要会麻将,流连舞会,并且还要懂得抽大烟?再后来的时候,那位很有才华的青年因为在赶去北平赚钱的时候,搭乘的飞机失事,死了。青年死后,作为曾经的大妇,她把那个名叫陆小曼的女人也花钱养了起来,认为这是自己应尽的职责。
那位很有才华的青年,一生都活的很潇洒、很任性,没有遇过什么挫折,尽情的发挥着自己的才华——也是,他能不自在吗?他年幼的时候,家里条件殷实,让他可以有很好的条件学习,待到稍长的时候,就娶了这个姑娘,姑娘的哥哥们一个个的都很出息,为他提供了更多的关系网,让他有机会成为梁启超这样的大师的弟子,让他有机会成为泰戈尔的临时翻译和陪同导游,让他得到了很多人一辈子想都想不到的辉煌舞台,让他有机会使得很多很多的人知道他的名字,并且可以顺利的展示自己的文学才华。
待到跟青年离婚后,她其实一直有很多人追求。但她都没有敢于考虑过。因为她觉得一个好女人就应该要从一而终,哪怕那位很有才华的青年已经把自己休掉了。
在青年死后,她又一直活了很久。她觉得自己就像那位青年一直认为的那样,是一个属于旧时代的女性,因为她身上有着一种真正大家闺秀的坚忍和贤淑,就算是和青年离婚之后,他还是心甘情愿地默默伺候着青年的一大家子。可是,她私心里又觉得,自己也是个很有能力的新女性。因为她凭着哥哥们的关系和自己的努力,成就了很多男人都难以企及的高度,除了感情方面,她生活得一直很精彩。
这个姑娘名叫张嘉玢,字幼仪,后世通常把她称呼为张幼仪。
而那个很有才华的青年,叫做徐志摩。
——摘自老老王 《城管无敌》
——————————————————————
看大家讨论这么热烈,贴一段作者老老王的吐槽吧:“实事求是地说,民国大才子徐志摩的瑰丽情史,简直就是一个极品渣男的成长史——大把挥霍前妻的钱,让前妻生儿子,各种关系网都是仰仗着前妻的家族,各种发展机会都是由前妻的家族提供,然后却对前妻各种冷暴力各种欺负各种不屑瞧不起,等到利用完了,就轻松地用一桩开创历史的离婚案来成全这个渣男的真爱!并且在舆论界的协助和声援之下,把自己塑造成一个为了爱情而勇于跟封建礼教做抗争的“进步青年好榜样”!甚至被誉为一名勇于对几千年封建婚姻制度说“不”的伟大先行者!老天爷啊!这个自私的男人可是全然不顾妻子刚刚生产完毕,为了追求新欢而把妻子和孩子一脚踢开,之后又去挖朋友的墙角,追求一位有夫之妇……居然把这样的渣男树立为进步青年模范,真的没关系吗?”
—————————————————————————
其实张幼仪也不过是旧时代的悲剧罢了,她眼中的“爱”不是男女的情愫,而是封建家庭制中的主妇责任。她其实也不懂新时代所谓的“爱”。
“你总是问我,我爱不爱徐志摩。你晓得,我没办法回答这个问题。我对这问题很迷惑,因为每个人总是告诉我,我为徐志摩做了这么多事,我一定是爱他的。可是,我没办法说什么叫爱,我这辈子从没跟什么人说过“我爱你”。如果照顾徐志摩和他家人叫做爱的话,那我大概是爱他吧。在他一生当中遇到的几个女人里面,说不定我最爱他。”——张幼仪
hrypc 发表于 2023-8-1 09:35:00|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评论更新一下,好好说说沈从文和张爱玲,这两件事真不能说郭沫若不厚道。键盘侠们太容易听风就是雨了。
郭沫若和沈从文的论战,或者说左翼和沈从文的论战发生在1946到1948之间,起因是46年沈从文发表的《从现实学习》,其中提到闻一多被杀是愚者一击,这当然引起了民盟和郭沫若的极大反对。之后是47年写的《一种新希望》,指责民盟被kmt解散要从自己内部找原因。由此郭沫若在1948年3月写了《论反动文艺》,指责沈从文,这篇文章里说沈从文的也就400个字。考虑到1948年3月这个时间节点,完全就是论战而已,和迫害完全扯不上边。按这个标准鲁迅迫害了多少人?更何况沈从文自己得罪了民盟,写的文章说白了就是说你们民盟死了人被解散都是自找的,还不允许别人骂回来?
郭沫若和沈从文关系并不是那么差,沈从文最有学术价值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还是郭沫若写的序,里面可全都是好话啊,难道说郭沫若跪舔沈从文?
至于张爱玲胡兰成,我只能呵呵。兄弟是天生的,鲁迅不能替周作人背锅。张爱玲认识胡兰成的时候,抗战如火如荼,胡兰成可是发表了《战难和亦不易》的大汉奸,自己号称和平运动第五号人物,我不知道怎么洗这个地。
顺便说一下,胡兰成战后逃到日本,70年代回台湾教书,被台湾文化界群起而攻之,群情激愤要赶走汉奸,胡灰溜溜的回了日本。40年前对岸可比现在的键盘侠们底线高多了。
—————————————
看到排第一的答案,笑喷了。
郭沫若的一生,写过些溜须拍马的文章,吹捧过无数的人,可目前来看从来没有检举过谁,也没有揭发过谁,从私德的角度比无数著名人物强多了去了。
更何况私德之上还有公德,论公德郭沫若甩民国一票大师十万八千里。
郭沫若入党是27年四一二以后,南昌起义那个月。白色恐怖时期入党,分分钟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不好说是投机吧。至少比组织清党的蔡元培强点吧。
七七事变的时候郭沫若在日本,想方设法尽快回国,寻找各种帮助,在7月25日上船回国。
27日在船上,郭沫若写了首诗:
此来拼的全家哭,
今往还将遍地哀。
四十六年余一死,
鸿毛岳岱早安排。
不知道批评郭沫若文人无行的键盘党们有几人有这样的决心。
如果比无耻,周作人张爱玲之流比郭沫若无耻多了。郭沫若私德有亏,对朋友从不落井下石,对事业始终真诚,大节一直都在的。
人品差这种词,还是留给周作人张爱玲之流比较合适。
unitar 发表于 2023-8-1 09:35:35|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今日水冷 不宜殉国 钱谦益
石之轩 发表于 2023-8-1 09:35:47|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黄侃。
黄侃多次玩弄女学生,有一次被人家告到乃师章太炎夫人汤国梨那里,汤颇有女豪杰之风,三观正,后来在书中指责黄侃““有文无行,为人所不耻”,是“无耻之尤的衣冠禽兽”。
事实上黄侃确实是衣冠禽兽。
wanghuan 发表于 2023-8-1 09:36:36|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沈从文,爱打扮,狂追他的女学生张兆和。张拒绝,沈从文向胡适哭诉。适逢张兆和也来找胡适投诉禽兽老师。胡适劝道:他顽固的爱你。张回答:我顽固的不爱他。随后沈从文以自杀相胁,张兆和遂屈服,嫁于沈从文。不久,沈从文出轨,又爱上了女诗人高青子。
1928年,沈从文经徐志摩介绍,进上海中国公学主讲大学部一年级现代文学。在听课的学生中,有一位刚从预科升入大学部一年级的女生,名叫张兆和,时年十八,面目秀丽,身材窈窕,性格平和文静,学生公认她为校花。张兆和的美貌和沉静,强烈地摇动着沈从文,令他目眩神迷。然而口齿木讷的他,总是“爱在心里口难开”,于是他只得用他那支笔,给张兆和写起情书来了,而且一发不可收。可是张兆和收到情书时,谨守教养的她,却紧张得有点不知所措,最后她听任一封封情书而置之不理。但这下却把沈从文急坏了,他烦躁不安,不知如何是好,此事很快在校园传开。张兆和的几位女友劝她说:“你赶紧给校长讲清楚,不然沈从文自杀了,要你负责。”张兆和也紧张起来,她带着一摞情书,急忙找到校长胡适,怯怯地说:“你看沈先生,一个老师,他给我写信……我现在正念书,不是谈这事的时候。”她希望得到胡适的支持,出面阻止这事的进一步发展。没想到胡适却微笑着对她说:“这也好嘛!他的文章写得蛮好,可以通通信嘛。”此时,张兆和不免有些尴尬,言不及义地与胡适谈了一会儿就告辞了。
自此以后,张兆和只好抱定你写你的,与我何干的态度。而早已知情的胡适,在给沈从文的信中只好无奈地叹道:“这个女子不能了解你,更不能了解你的爱,你错用情了。”然而沈从文却凭着他那乡下人特有的韧劲,在长达三年零九个月的时间里锲而不舍地追求他的爱,他相信,“她现在不感到生活的痛苦,也许将来她会要我,我愿意等她,等她老了,到三十岁。”两个“极端顽固”的灵魂,终于结出完美的爱情果实。1933年夏,沈从文辞去青岛大学教职,与张兆和、九妹沈岳萌一起到了北京,这时他俩的爱情之果,也到了成熟的阶段。9月9日,他们在北京中央公园水榭宣布结婚,有情人终成眷属了。
半路杀出个高青子
早在金介甫写《沈从文传》时,就认为沈从文的散文《水云》是写他婚外恋情的作品。只是该文写得扑朔迷离,甚难穷尽原旨。金介甫的推断没错,这个外遇的对象是后来出过集子的女作家高韵秀,笔名高青子。沈、高两人具体认识的时间难以确认,学者刘洪涛认为应该在1933年8月以后,最迟不会晚于1935年8月。据沈从文《水云》文中观之,高青子是熊希龄的家庭教师,沈从文有事去熊希龄在香山的别墅,主人不在,迎客的是高青子,双方交谈,都留下了极好的印象。一个月后,他们又一次相见,高青子身着“绿地小黄花绸子夹衫,衣角袖口缘了一点紫”,沈从文发现高青子是看过他的小说的,她的装束就是模仿他小说《第四》里的女主人公的装扮。当沈从文把这点秘密看破,而高青子亦察觉自己的秘密被看破时,双方略有尴尬和不安,但随即有所会心,他们开始交往了。由此可知高青子是个慧心的文艺少女,据笔者访问高龄95岁的同时代女诗人徐芳,她表示高青子是福建人,当时只是高中毕业,但对于文艺颇为喜好,后来她的写作与沈从文的鼓励和提拔有极大的关系。
高青子发表于1935年末的《国闻周报》第13卷4期的小说《紫》,与沈从文当时的处境是符合的。故事从主人公的八妹角度观之,叙述主人公与两个女子之间的感情纠葛,在已有未婚妻珊的情况下,又“偶然”遇到并爱上穿紫衣、有着“西班牙风”的美丽女子—璇青(沈从文常用笔名“璇若”,“璇青”的灵感来自“璇若”+高青子),于是主人公在两个女子之间徘徊,激情与克制、逃避与牵挂,营造出矛盾又凄美的心灵风景。故事的八妹,实际上就是沈从文的九妹—沈岳萌。沈从文后来在《水云》中曾提到帮这个“偶然”修改过文字,应该就是高青子的《紫》这一篇,而且《紫》又是在沈从文主编的《国闻周报》上发表的。高青子后来还有一篇《灰》,也是发表在《国闻周报》。另外《毕业与就业》则是发表在同为沈从文主编的天津《大公报·文艺副刊》102期(1936年3月1日);《黄》则发表于《大公报·文艺副刊》202期(1936年8月23日),都和沈从文有极大的关系。
学者刘洪涛在1997年时曾就高青子之事,访问过张兆和女士,张兆和对该事仍耿耿于怀。她承认高青子长得很美,亲友们曾居中劝解,有人甚至要给高青子介绍对象,以了结她和沈从文的关系。其中翻译家罗念生,就是“对象”中的人选,但此事并没结果,后来罗念生在1935年冬,与擅长青衣的马宛颐结婚了。
破译《看虹录》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沈从文在同年8月12日,离开北平,南下武汉、长沙。1938年4月经贵阳到达昆明。而当时张兆和刚产下次子虎雏,身体虚弱,并没有与沈从文同行。
1938年,诗人徐芳也来到昆明,据她说她当时住在昆明市玉龙堆四号,她和张敬小姐住一间房,而高青子和熊瑜(熊希龄的侄女)住一间房,她们共享一间客厅。
1939年6月27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常务委员会第111次会议通过决议:“聘沈从文先生为本校师范学院国文学系副教授,月薪二百八十元,自下学年起聘。”而高青子因沈从文的推荐也在西南联大图书馆任职,我们从教职员名录中查到:“图书馆员高韵秀,到职时间为1939年6月,离职时间为1941年2月。”在昆明期间两人同在西南联大,他们的交往就更加密切了。徐芳在访谈中表示当时对他们两人的往来,流言是颇多的,主要在于沈从文早已有家室了。而作家孙陵在《浮世小品》书中,有着近距离的观察,他说:“沈从文在爱情上不是一个专一的人,他追求过的女人总有几个人,而且,他有他的观点,他一再对我说:‘打猎要打狮子,摘要摘天上的星子,追求要追漂亮的女人。’他又说:‘女子都喜欢虚情假意,不能说真话。’他对于女人有些经验,他对我说的是善意的,我复述也并无恶意,虽然我并不同意。这时他还发表了一篇小说,《看虹摘星录》,完全是模拟劳伦斯的,文字再美又有何用?几位对他要好的朋友,都为了这篇小说向他表示关心的谴责。他诚恳地接受,没有再写第二篇类似的东西。”
沈从文在1941年7月写成小说《看虹录》,后来在1943年3月重新改写,并发表于同年7月15日的《新文学》第一卷第一期。故事叙述一个作家身份的男子,在深夜去探访情人,窗外雪意盎然,室内炉火温馨,心灵早已相通的两人,在这愉悦的气氛中放纵了自己,他们向对方献出自己的身体。小说插入大量抽象的抒情与议论来体现沈从文的独特思索,他进行多种文本的实验,既有隐喻的语言模式,又有转喻式的多种故事结构方式,再加上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过多的技巧实验,压垮故事的情感叙述,再加上沈从文刻意要把这段婚外情,写得隐晦,因此这小说是晦涩难懂的。“一篇锦瑟解人难”,其最大的原因,在于大家没有找到小说的本事,而把它解释成哲学上的形象思维,那真是有点“痴人说梦”了。而左翼批评家则交相指责他写色情,后来郭沫若甚至直接给他贴上“桃红色”作家的标签。
“虹”是美的象征,沈从文的“看虹”,可解释为对美好女性的追求。它指向的正是高青子,何况高青子的小说集,不正是名为“虹霓”吗?金介甫也认为《看虹录》的女主角,正是《水云》里的“偶然”。他说:“我曾写信问过沈从文夫妇,打听《水云》中的偶然到底是谁?沈在1985年3月9日回信中只简单说了一句‘的确有过这样的人’。据作家金堤说,《看虹录》里写的那个房间他很熟悉,写的正是昆明的沈家。1982年金堤向沈从文夫妇打听过这件事。张兆和说,沈当时不让她读《看虹录》。金堤问到这篇小说的真实性时,沈只是笑而不答。“但他的笑说明,小说中必定有某种程度的真实性。”
其实更直接而权威的说明,是沈从文自己。他提到他在《看虹录》中的“屈服”是:“火炉边柔和灯光中,是能生长一切的,尤其是那个名为‘感情’或‘爱情’的东西……一年以来努力的退避,在十分钟内即证明等于精力白费。”“我真业已放弃了一切可由常识来应付的种种,一任自己沉陷到一种感情漩涡里去。”
美丽的虹彩是转瞬即逝的,短暂的婚外恋情,也总不敌长久的婚姻,于是“那个失去了十年的理性,才又回到我身边”!高青子最后选择了退出沈从文的生活,时间大约是1942年。于是沈从文写道:“因为明白这事得有个终结,就装作为了友谊的完美……带有一点悲伤,一种出于勉强的充满痛苦的笑……就到别一地方去了。走时的神气,和事前心情的烦乱,竟与她在某一时写的一个故事完全相同。”这里沈从文提到的那个故事,也就是高青子的《紫》,那是高青子写她和沈从文的婚外恋的故事,故事结尾是女主角最后像流星般地划过天际,不知所终,而在现实中高青子也倏然飘隐,听说后来跟一位工程师结婚了。
(据《济南时报》)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