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真的是一个坑吗?

[复制链接]
wy1130 发表于 2023-9-21 10:51:08|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因为有朋友在做保险业务,了解了一些,听很多人说保险就是坑,有专门的精算师团队,合同厚厚一叠,玩文字游戏,能达到理赔的情况非常少,真的是这样吗?是否还有买保险的必要?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sun333 发表于 2023-9-21 10:51:54|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保险不是一个坑,在日常生活中保险还是起着非常重要的保障作用的。
但是,保险有一定的专业性,有些保险公司,利用信息不对称,产品设计的时候钻空子,比如:
1、保障缺失。
比如,虽然有轻症保障,但是高发的轻症并不在保障范围。
2、设计华而不实的保障,假装高性价比。
比如,5次重疾、7次轻症。看似保障非常充足,宣传上噱头也很足,最高赔付800%保额。但是一个人患一次重疾已经非常倒霉,太多的赔付次数一点都不实在。
3、捆绑销售。
比如捆绑销售意外险和百万医疗险,营造一种稀缺感。
4、大而全,营造高端感。
比如,有些重疾险的保障包括10多种,看上去很高端。但是重疾、身故、全残、疾病终末期、老年长期护理金这些保障,只赔付其中的一项。
如果你以为自己买了全方位的保障,那就错了。保险不会骗人的,但是保险有一定的专业性,并不是能个人都能看懂。保险公司在设计产品的时候,很多时候是迎合营销需求,并不是做一款“好产品”。

  选择保险的技巧
  选择保险的技巧一:早买勿晚买 如果你因为不想支付保费而推迟购置人寿保险,那么您的方案最终可能并不能如你所想,保险专家建议,投保人的年龄越小,那么支付的保费也就越低。另外,随着人的年龄增大,发生疾病的几率也就越高,保费会相对提高。另外,在购置安康保险前,保险公司会要求一些年龄较大的投保人进展体检一般为50岁以上,投保人的身体越安康,保费也就越廉价。

  选择保险的技巧二:选择最经济的保费支付方式
不少保险产品在支付保费的方式上,既允许投保人趸缴,也允许投保人分期缴。终究哪种方式对于投保人更实惠一些,这需要看投保人的具体情况。比方说,假设投保人投保某个保险产品,其预期投资收益率为3%至5%,而银行存款的收益率仅为2%,投保人就应选择趸缴,这相当于免费分享保险公司专家理财相关:证券财经的成果。也可简单地对缴费方式进展比较,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例如,同一张保单,既可以趸缴10000元,也可以每年缴2200元,五年分期缴清。后者相当于五年后多缴了1000元,相当于平均每年大约5%的收益率,如果投保人的投资收益率高于5%,选择分期缴费无疑是对的,否那么就应趸缴。

  选择保险的技巧三:选对保险公司,投保尽量“从一而终〞 保险公司对于自己的固定老客户都会给予一定的保费优惠。因此,就投保人来说,如果其需要的保险品种区别不大时,选定一家保险公司进展投保,这样一方面投保人会减少“转移本钱〞,即投保人重新花费在定位保险公司上的精力和时间,另一方面还能获得保险公司提供的保费优惠。

  选择保险的技巧四:多留意保险行业动态 购置人寿保险可以确保我们钟爱的人在我们离去之后得到照顾。但是在你出去买一份保险之前,要做一个事前调查。那样,你将能确保用最适宜的价格得到一份最可能好的保障。这就需要投保人多在媒体上,比方互联网、电视、报纸中了解保险行业的动态,包括相关的法律法规、金融动态、国家政策和利率变化,这样才能更好地为自己制定一份最为适合的寿险方案。

  选择保险的技巧五:做出正确判断,尽量利用优惠条件
有时保险公司会在一定的条件下给予一定的优惠。因此,投保人在出现某些情况时需进展比较,尽量利用保险公司提供的优惠,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决策。例如在车险中,保单中常常会有类似的规定:投保人当年度没有向保险公司索赔,可以在下一年度续保时享受一定的保费打折优惠。投保人如果当年发生了保险事件就需考虑,终究是向保险公司索赔合算呢?还是不向保险公司索赔、继续享受保险公司提供的保费打折优惠合算?针对这种情形,投保人要进展比较,在两者之间进展取舍,选择最有利的方式。
cn521 发表于 2023-9-21 10:52:48|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把购买保险的99%的坑都已经给你们排好了!

我们不是怕买保险,而是害怕保险不管用!

我们不是怕买保险,是害怕被保险人坑!

在保险业内摸爬滚打多年,我见过了无数买保险被坑的案例;

甚至可以夸张地说,十买九坑也并非不可能!

这篇文章整整耗费了我半个月,在总结多年从业经验

以及众多投保家庭的血泪教训后创作而成!

我将从重疾险、意外险、医疗险、定期寿险四大险种出发,

为你细数我这些年总结各类常见陷阱。




可以看出:

重疾险,就是人得了癌症、急性心肌梗塞等大病
保险公司就会一次性赔付一笔钱。
这笔钱可以用来治病、还房贷、支付孩子学费等。

百万医疗险,可以报销住院医疗费用,
一年最高报销几百万,
避免出现医疗支出压垮家庭的不幸情况。

意外险,则是因为意外事故导致的身故、
伤残、医疗花费,都可以有得赔。

寿险最简单
当人不在了,
保险公司会赔一大笔钱给家人。
虽然听起来不吉利,
但是对于“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尤其重要。

接下来,我将逐一盘点四大险种的常见陷阱;

强烈建议点赞收藏,找个机会好好学习,不要被割了韭菜!

全文目录如下:

  • 重疾险的5大陷阱
  • 医疗险的4大陷阱
  • 意外险的3大陷阱
  • 定期寿险的3大陷阱


重疾险的5大陷阱


在四大险种中,重疾险保费最贵,但陷阱又最多!

很多人要么买错,缺少了各种高发疾病保障;

要么买贵,白白多花了一倍的钱!

送你一份上重疾险避坑攻略,

只要避开以下五大陷阱,

就能轻松买对重疾险。

陷阱1:返还型重疾险一定会更好!

江湖上有这么一类重疾险,号称“有病治病,无病返钱”,

就是所谓的返还型重疾险。

这听起来就很爽了,我们怎么都亏不了,但真的是这样吗?

无图无真相,直接对比返还型和消费型的两款产品:



双方都是保障到70岁,10万保额,但是:


  • 消费型B产品:我保障更好,价格更低;
  • 返还型A产品:如果你平平安安到70岁后,我可以给你退还4.5万。
假如老王想挑一款,我们来做一下导演,安排老王的一生。

无非就两种情况:

情况一:在70岁之前,老王就得了重疾

两款产品都是赔10万,但返还型A产品要交的钱更多,

到期后也没钱退了。选择哪个更划算,不用我说了吧?

情况二:老王平安到了70岁,合同结束

此时返还型A产品可以退回4.5万,而消费型B产品什么都没。

也就是说老王如果选择返乡型A产品,在20年内每年要多交999元,

但到了70岁会有4.5万收益。

这值不值得?简单,我们在Excel上算一算IRR(年化收益率):





IRR只有2.54%,这个收益率非常一般。

如果老王选择便宜的消费型B产品,每年省下的钱就算去买一份年金险

到70岁时收益都会远不止4.5万。

这种保障、理财,还能两不误,不是比直接买返还型重疾更胜一筹?

这类返还型重疾险保障没有优势,收益更没有;

还得要求身体不能出事才能退钱,你买来干嘛?!

如果你真的,真的,真的要买一款返还型重疾,那也得注意两点:

1、有些产品到期后返还保费,有些产品则是返还保额,一字之差,相距几十万

2、有些产品返还保费后,就合同结束了,有些产品则还能保障继续。

但直白告诉你,没有哪一款保险可以同时兼顾好保障和理财的!

如果你不是家里有矿,就不要考虑这种产品了。

个人认为,消费型重疾价格更实惠,性价比非常高,适合于90%以上的家庭。

陷阱2:重疾险病种一定越多越好!

不少业务员喜欢说:我这份重疾险,包括一百多种病,从头保到脚。

但病种多,就一定代表保障更好吗?

不一定!我们普通人来来去去听说过的大病,无非就是癌症、心肌梗塞、脑中风.....

一份重疾险,只要包括重要病种,就合格了!

哪些病种才值得关注?

在2007年,监管就规范了重疾病种;在去年,监管再次修改重疾定义。

自2021.2.1日起,市场上的重疾险都必须包括以下的“28 种重疾 、3 种轻症”;

而且疾病定义都是相同的,不存在你家宽松,我家严格的情况!





高发的重疾都在其中了,不用再纠结了;不过对于轻症,监管没有做太多要求。

我根据多年理赔经验,并咨询多名医生后,总结出了11种关键轻症。

建议你好好收藏,买重疾险一定要重点参考:





陷阱三:重疾险赔付次数一定越多越好!

根据重疾赔付次数,重疾险可以划分为:

单次赔付重疾险:重疾赔1次,合同就结束了
多次赔付重疾险:重疾可以赔2次以上,保障会更好

但是多次赔付重疾险也会有两种类型:

1、疾病不分组,保障最好,赔了这种大病,其它的还能继续赔。
2、疾病分组,一般会将疾病分为第1组、第2组、第3组等,同一组疾病,只会赔1次!

所以对于疾病分组的重疾险,我们一定要重点关注 6 大重疾的分组情况。





怎么判断哪种分组更合理?主要看以下 3 个技巧:

技巧 1:恶性肿瘤单独一组

恶性肿瘤是最高发的重疾,占到了重疾理赔的 60-80%。

所以,恶性肿瘤单独一组最为合理;

就算理赔了,也不影响其他高发病种的保障,如倍倍加。

反观御享人生,癌症、肾病终末期等几种高发重疾都挤在第一组,保障会大打折扣。

技巧 2:高发病种越分散越好

对于 6 大高发重疾,除了恶性肿瘤单独分组外,剩余的 5 种越分散越好。

技巧 3:有关联的疾病分不同组

如果关联性大的疾病分在不同组,获得多次赔付的机会更大。

所以,挑选分组多次赔付重疾险,重点不是赔付次数,而是应该按以下顺序考虑:

重疾险不分组 > 癌症单独一组 > 高发重疾挤在同一组。

陷阱四:保终身、保身故就是好,宁愿多花一倍钱来保障!

经常会有粉丝来问我:

买重疾险,选择保到70岁,还是保终身?要不要加上身故责任?

能保终身、有身故责任的重疾险,保障一定会更好,这毫无疑问。

但前提是我们不差钱!以下面三种方案为例:





在这三个方案中:

方案1:重疾、身故责任都是保终身,保障最好;但价格也最贵,一年得8000多。

方案2:重疾险保终身,在60岁前身故也能赔,价格只要6000多。

方案3:在70岁前,得了重疾能赔;在60岁前,身故了能赔。

方案 3 保障不如方案1、2,但价格最低,一年只要4000多,是方案1的一半!

如果你预算不多,“消费性重疾+定寿”的方案3 会是更合适的选择。

当然很多人会举手反对:到了60岁、70岁,没保障咋办?年纪越大,越需要保险啊。

从保障角度来说,当然是保障越久就越好。

但从经济角度来看

在一生中,我们家庭责任最重,最需要赚钱时,才是最需要保险的时候。

所以如果你钱不多

重疾保到70岁,身故保到60岁的 方案3已经是合适的选择。

再次强调,我并不是反对保障终身、有身故责任的重疾险!

只是我见过了太多年收入只有几万的家庭,却买了一份上万块的重疾险,苦不堪言。

记住,买保险一定要量力而行!

陷阱五:大而全保险,可以从头保到脚!

别人家重疾一般就是重疾、轻症、身故保障;

但有这么一类重疾险,保障多到夸张。

以某款产品为例,保障如下:





你本来只是想买一份重疾险,结果还给你安排了定寿、长期意外、医疗险等。

多达十几种保障,你安全感有了吗?

但可惜,这不代表能防备十几种风险,因为很多保障都是共用保额的!

例如重疾、身故、全残、疾病终末期,只要赔了其中一样,其他就不会赔了。

而且这类产品还会贵得非常离谱,因为十几种保障叠加一起

你也不方便与其他产品比较,根本看不透。

你本来只想买个香蕉苹果,结果一顿忽悠之下,给了你一个水果大礼包。

不仅价格贵的离谱,可能里面还是烂水果。

切记,不要被一些旁枝细节的保障分散注意力;

"重疾+轻症"才是重疾险保障核心,才是评判一款重疾优秀与否的最重要标准。


医疗险的4大陷阱


医疗险,就是可以报销医药费用的保险。

简单实用,不管男女老少,都值得人手一份。

不过,这门道也不少,一定要留意以下四大陷阱:  

陷阱 1 :我家医疗险可以保到 100 岁!

不一定!

很多人买保险,都希望买了就能够保一辈子

所以不少产品会如下宣传:


但我要提醒大家:

可续保至 100 岁 ≠ 保证续保至 100 岁!

目前市场上医疗险的续保条件主要有四种

我挑选了具有代表性的产品:





我们从左往右看,第1种终身保证续保最好;

但现在市场上只有寥寥几款防癌医疗险能做到,如好医保终身防癌医疗险。

第2种是长期医疗险,一买就能买上20年、15年;

但到期后续保需要重新审核我们身体情况,如太平洋的安享百万、平安e生保(20年版)。

第3种是6年保证续保,代表产品就是支付宝上的好医保。

虽然只能保证续保6年,但到期后只要产品还在卖,就可以无需审核直接买。

而第4种是最常见的1年期产品,买一年就保一年,明年还能不能买是个未知数.

需要注意的是,现阶段,没有任何一款能够终身保证续保的百万医疗险!

所以没有必要拿着某百万医疗险的条款来问我,这是不是终身保证续保?

监管就是不批,怎么会有呢?

陷阱 2 :0 免赔医疗险一定比 1 万免赔好!

无论国家医保还是商业医疗险,都会普遍存在免赔额。

但是为了市场竞争的需要,一些公司也推出了 0 免赔的医疗险。

但 0 免赔的医疗险,一定比 1 万免赔的医疗险好吗?



0 免赔,当然十分诱人;但是相应的,随着理赔门槛的降低,保费会更高。

此外,无数次的历史经验证明,0 免赔的医疗险稳定性都不好。

0 免赔的产品加大了保险公司的赔付率,如果后续理赔过多,可能第二年就停售了。

而有免赔额的医疗险,过滤掉了很多小额理赔,降低了保险公司的赔付压力。

所以这类产品相对而言更稳定,短期内停售的风险会降低。

陷阱 3:有了医疗险,所有费用都能报销!

我被不少粉丝如此问过:我下个月就要去看病了,买什么医疗险比较好?

我要去拔牙,医疗险能报销吗?

当然不是所有费用医疗险都能报销,尤其要注意以下三种情况:

情况一:就医医院有要求

和国家医保一样,商业医疗险对就医医院也是有要求的,

大部分医疗险会有如下规定,只支持二级或以上的公立医院普通部就医。




你要想去顶级私人医院,或者VIP病房,常规医疗险基本都不会保,除非是高端医疗险。

当然,如果是事急从权,一时忽略医院要求的;据理力争一番,保险公司往往也会赔。

情况二:既往症不报

既往症不能获得报销,绝大部分医疗险都是如此。

既往症通常包含三点:

  • 已经生了病,还没治好的
  • 生了病未根治,经常反复的
  • 虽然没有严重到去医院,但是已经出现症状,可能随时需要治疗的
道理很简单,如果人人都是有病了,再去买保险来报销,保险公司也开不下去了。

情况三:不是“必需且合理”的费用,无法报销

看如下下条款,好像有点难以理解?





其实还是和国家医保一样,诸如营养保健类、美容减肥、整牙等费用是不保的。

因为这不是必须嘛。那什么才是合理的费用?

不用担心,听医生的话,谨遵医嘱,就不会有太大纠纷。

陷阱4:医疗险买越多越好

使用医疗险,你一定要明白一个重要原则 -- 损失补偿。

即使你买了十几份医疗险,

但保险公司最终赔给你的钱,都不会超过你花费的医疗费用。

所以啊,咱们不要贪多,买一两份适合自己的医疗险就够了。

我整合了一下市面上常见的医疗险,先简单看看这些产品的特点和优势:




购买医疗险,需要考虑3个因素,年龄,使用场景和身体状况。

如果身体情况较好,优先考虑百万医疗险;低保费,高保障,完美解决大病风险。

但因为年龄过高,或健康状况欠佳,买不了百万医疗险时;
可以选择防癌医疗险,能报销治疗癌症的医疗费用。

如果平时小病小痛比较多,小额医疗险就是不错的选择;
虽然报得不多,但是报销门槛低,平时感冒发烧看门诊,都有机会用得上。

而中、高端医疗险,可以报销私立医院、VIP病房等费用,能给到我们更优质的就医体验;

但是价格昂贵,只适合预算非常充足的朋友。

在这几类医疗险中,其它可以没有,但百万医疗险不能少!

虽然往往存在5千到1万免赔额,一般情况下用不上;

但是一年最高可以报销几百万,当我们遇到大病等难以承受的风险时,就会派上大用场。


意外险的3大陷阱


意外险看似简单,但有其他保险无法替代的作用。

一款标准的意外险,通常会包括以下三个保障责任:

意外身故:人如果因为意外去世了,保险公司就直接赔一笔钱。

买50万保额,就赔50万;买100万,就赔100万。

意外伤残:如果因为意外残疾的,可以按比例获得赔偿。

伤残分为一至十级,一级伤残最严重,就赔100%保额;

二级伤残,就赔90%保额,以此类推。

意外医疗:因为意外受伤的医疗费用,保险公司可以报销。

这三点是意外险必不可少的责任

如果少一了任一项,这一款产品都是垃圾,果断拉黑。

但购买意外险,也有一些特别需要注意的陷阱:

陷阱1:意外险,人人都能买!

很多业务员会说,意外险没什么要求,人人都能买。

但现实并非如此,意外险不仅对职业要求很严格,部分产品也会有健康告知。

保险公司一般将职业分为 1-6 类,级别越高,意味着风险越大。

高危职业发生意外的风险要大得多,所以绝大部分意外险,都只能 1 - 3 类人群投保。





除了职业,意外险同样会对身体情况有要求。

我曾咨询过多家保险公司,1-3级的残疾人士大多没办法投保意外险。

即使残疾情况较轻,往往也需要人工核保。

而且部分老人意外险,也会有健康要求,以某产品为例:





所以意外险,也不是人人都能买的;

如果闭着眼睛就买,将来纠纷估计也少不了。

陷阱2:“有事赔钱,没事返钱”的长期意外险更划算

返还型意外险,绝对是很多人踩坑的起点。

毕竟它抓住了很多人爱占便宜的心理,比如交个30年保费,到期返还120%保费,也就是营销人员口中的“不花钱得保障”,听起来就非常划算。





然而,我强烈建议大家远离这种返还型意外险,

不仅比普通消费型意外险要贵很多;

而且伤残保障还严重不足,

如果伤残不是达到一级如植物人那种程度,可是一分不赔的。





此外,返还型意外险,普遍收益都很低,

30 年后返还 120% 的保费,不等于收益就是 20%,

实际上算下来每年年化收益也就是 2% 左右;

而且现在交的保费,未来几十年后返还,钱早已经大幅贬值,

就算返还几万块,又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我再次建议大家,珍爱生命,远离返还型意外险。

陷阱3:忽略特别约定!

我们在网上买保险时,除了保险条款、投保须知外,还会有特别约定。

在买意外险时,特别约定一定不能忽略!

以某款产品的特别约定为例:




标红的部分意味着,你要是买了这类产品:  
如果因为高空坠落受伤,那么一分钱也不能赔。  
这是出于防止骗保风险的考虑,但是高空坠落是个常见意外,保障难免大打折扣了。  
所以在投保意外险时,了解特别约定非常重要。
定期寿险的3大陷阱

定期寿险就是保障一段时间的身故和全残责任,

如20年、30年、保到60岁等;

在这段时间如果人不在了,保险公司就赔钱,简单明了。

寿险是最简单的险种,各家差异很小;

以下三点其实称不上产品陷阱,但也是购买时的重要事项。

陷阱1:受益人随便写!

不同于其他保险,寿险是人不在了,就赔给家人,所以明确受益人非常重要!

受益人,就是这笔钱会赔给的人。通常会有两种情况:

  • 法定收益人:按照继承法顺序来分配理赔金
  • 指定受益人:把理赔金指定想给的人
我更加建议指定受益人,想给谁,给多少都是自己决定,避免纠纷,理赔也会更方便。

我们指定受益人,可以指定顺序,也可以指定赔付比例。

比如,老王买了一份100万保额定寿,受益人指定如下:

孩子,50%,第一顺序;
老婆,50%。第一顺序;
老妈,100%,第二顺序。

假如老王不幸身故了,这100万就会分给孩子、老婆各50万。

只有第一顺序都不在了,这100万才会100%赔给老妈。

陷阱2:1年期寿险更划算

曾经有位朋友气急败坏地找到我质问:你怎么推荐我这么贵的产品,

支付宝上这寿险一年只要一两百!

话音未落,我就知道问题所在:她一定是搞混了一年期保险和长期保险!

一年期保险是买一年就保一年,采取的是自然费率,就是保费和年龄有关。

假如你是二十来岁的俊后生,这价格自然很便宜;

但如果你长期买下去,一定不如直接买长期保险更划算。

一年期寿险、一年期重疾险,都是如此,意外险除外。

我以 30 岁男性,分别投保长期的爱相随、一年期的京瑞为例

保额都是 100 万,看看两者保费差距:





从图上可以明显看出,爱相随每年保费固定不变;

而一年期京瑞前面便宜,但后续保费随着年龄不断增长,最终总保费会远高于爱相随。

除此之外,一年期寿险还有个最大的问题:无法保证续保,产品随时可能下架。

所以如果你想获得长期的保障,定期寿险绝对是更好选择。

而一年期寿险比较适合两种情况:

  • 刚毕业的年轻人,预算不多,想临时买一份保险过度下
  • 已有了长期保障,但想增加寿险保额,也可以考虑下
陷阱3:死了都能赔!

虽然很多都喜欢说,寿险就是死了都能,不管疾病还是意外导致。

但是保险都会有免责条款,最宽松的定寿免责条款只有三条:





这是定寿最基本的三条免责条款,都是极端情况,可以优先考虑这些产品。

而免责条款最多的定寿,会有7条,以某款产品为例:





可以看到,这些免责条款对于我们普通人没有多大影响。

不过第5条在乡镇地区较为常见,可以着重留意下。

从法院判决来看,就算是无牌无证驾驶而出事的,很多时候法院还是会偏向我们消费者。

不过我国不是判例法国家,同一案件,不同法院可能会给出截然不同的裁决。

如果是恶劣的酒后驾驶,法院基本都会支持保险公司拒赔。

所以,我们还是遵纪守法最为妥当。

如果你实在经常会有无牌无证驾驶情况,那就建议你选择免责条款最宽松的定寿,但酒驾一定不要有!

以上就是四大险种的常见陷阱。

“保险坑人”这件事,是针对于对于保险完全不懂的小白而言。

保险基础的四大险种并不复杂,认真看完,你绝对能避开保险80%的大坑。
最核心的问题是,了解保险配置的思路,科学合理的配置保险。

预算,性价比,家庭经济情况,健康状况都是必须考虑的因素。

买保险,要的不是冲动购买,火急火燎,而是提升抗风险能力。

其实,只要你愿意去主动接触、学习,你就会发现保险没那么难。

如果有任何保险方面的疑问,欢迎评论或者给我私信~
保险一路上,道阻且长。
莫慌,有大师兄陪着你,有坑也踩不了。
保险中的坑数不胜数,我们老百姓简直防不胜防啊。
为了帮助大家避开保险的坑,不花冤枉钱;
我特别整理了这些“避坑指南”。
延伸阅读:
医疗险,你的套路我走过!(小白必读的医疗险避坑指南)
意外险,你的套路我走过!(小白必读的意外险避坑指南)
定期寿险,你的套路我走过!(小白必读的定期寿险避坑指南)
理财险,你的套路我走过!(小白必读的理财险避坑指南)
凭什么支付宝、微信上的保险这么便宜?互联网保险真的靠谱吗?
为你360度拆解医保是如何报销的,彻底吃透医保福利!
买保险最重要的一步:健康告知,应该怎么做?
欢迎新会员 发表于 2023-9-21 10:53:41|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的保险到底还能不能买?


在很多人的认识里,保险行业作的恶,罄竹难书.......

保险都是骗人的,压根就不赔
买的时候啥也不查,理赔的时候各种拒赔
卖保险的都是骗子
保险条款都在玩文字游戏
买了保险却没保障
保险太贵了,不如存钱
....

总结出来就是一句话:

保险就是两个不赔,这也不赔,那也不赔。



其实啊,这些里很多有都是大家对保险的误解。

为了解开这些误解,我决定写一篇保险行业最强“洗地”文。

正本清源,从历史到现在,从现象到本质,
透过表象去最深层次去看看为什么会出现这些误解,
以及这些误解到底是不是真的。




其实中国保险发展的非常早,早在19世纪初,英国人就在广州成立了中国最早的保险公司。
鸦片战争后,外国保险公司在国内形成垄断的局面。

民国初期,由于一战的爆发,“五四”运动的兴起,整个民族对民族工商业的支持让国内保险行业赢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但随之而来的抗日战争,让保险行业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但不得不提的是,举步维艰的保险行业仍在抗战史上留下了值得铭记的一笔,
为了配合抗日战争,1939年中央信托局保险部成立战时陆地兵险和战时运输兵险两项特殊险种,这是中国保险史上的创举。

据相关资料记载,宝鸡申新四厂被日机轰炸后,保险公司赔偿了高达70万的保额。

曾如此有民族气节的保险行业,是如何走到如今“人人喊打”的地步的?
我们从新中国之后说起。
1、外资入侵:带来了一只猛兽

新中国之后,
保险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本身的发展也是跌宕起伏,

直到上个世纪末,保险行业一共经历了4个发展时期:
初创期、低谷期、复苏期、发展期

在五十年代初期到六十年代,
保险业仅有的一家国有保险公司——中国人民保险公司,
在建设新中国,安定人民生活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但随后而来的是保险行业史上最大的低潮时期,

六七十年代,由于历史原因,全国财政会议决定全面停办国内保险业务
1961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机构精简,从业人员只有12人

在随后长达20年的时间里,中国没有商业保险的实践,保险的发展严重受挫

这样的背景条件下,中国人的保险意识、风险意识必然严重滞后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大背景,外国保险企业不断涌入中国,
这第一个来中国吃螃蟹的外资险企就是友邦,

1992年,友邦来中国,不仅仅是国内第一家外资独资的保险机构这么简单,
他们还带来了大家所熟悉的、沿用至今的、褒贬不一的“猛兽”——“代理人制度”

所谓代理人制度,就是现在常说的“多层级组织发展模式”,

保险公司以增员奖励和关系保护为激励手段,
营销员,除了完成自身的业绩,还可以再招募业务员,
并获得利益的绑定,即被招募者的业绩也会有一部分分给招募者。

说的夸张一点,这与《禁止传销条例》规定的非法传销十分相似。

这是传销的“金字塔骗局”:




这是保险公司的金字塔多层级组织发展:




多招“新人”多得利益,
层级越高分配的利益越多,徒子徒孙们的业绩,都是前辈的利益来源。

当时大背景下,人寿公司的从设立到盈利,可能需要5-7年甚至更久
但友邦凭借这套模式,在国内的保险市场大杀四方,3年就实现了盈利

而且这些代理人将销售的团队不断地扩张,
每一个销售不光自己是客户,还可以带来更多的客户资源
这种获利的速度是十分可怕的。

于是,中国的大部分保险公司纷纷引进这种模式。
自1996年开始,国内寿险保费以平均年化40%的速度快速增长,直接带动整个保费市场茁壮成长。




于是“代理人”的销售模式开始在国内的保险市场横行。

这个模式下类似于传销,

因为这些代理人不仅作为员工,同样也是保险公司的客户
员工再招揽员工,客户再发展客户,
金字塔尖的人只需坐收利益。

从某些方面来说,这种制度成为保险业多年高速发展的源动力
但另一方面,这也是收割底层代理人的一头猛兽。
2、下岗潮:猛兽收割的温床

代理人制度引入的同时,

仿佛是命中注定一般,
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
国内赢来了下岗工人浪潮,很多人失去了工作,

保险行业也因此成为了大部分下岗工人再就业的地方



大批量的下岗工人,家庭妇女加入了保险大军,

而这一批人本身的学历低,再加上大背景下的国民素质都不高,

根据2014年一个调查显示,营销人员高中及以下学历占到了83.6%。



2014年尚是如此,
可以想象20世纪末,21世纪初保险行业是什么样的光景。

所以那个时候,“人情牌”是这些低学历,毫无专业素质的下岗工人和家庭妇女唯一武器,
找不到客户就去找亲戚朋友,再找不到就只能死在保险公司的考核制度之下

于是我们可以发现,很多保险纠纷,都来自于从亲戚朋友手上购买的保单。

销售员素质良莠不齐,低门槛的招聘,尚未全面的培训制度,
种种都进一步加剧了保险行业的的销售误导。

2015年以后,国家更是明确停止了保险从业人员的资格考试,
代理人的门槛一低再低。

也许大家会有疑问,
既然是从美国引用的制度,为什么美国保险市场没有这种情况?

这是由于欧美发达国家,保险行业发展的久,保险市场也相对比较成熟,
所招聘的营业员相对来说学历层次较高,保险专业知识比较丰富。

而国内保险刚刚起步不久,还一度停滞了20年的发展,
代理人最早也是从下岗工人和家庭妇女起步,

长此以往,突飞猛进的保险行业自然而然就出现了“消化不良”。

畸形的发展形态,不诚信的行为,消费者对保险不信任起源就在于此
时至今日,这个问题仍然在困扰保险行业。

3、入“世”十年:保规模,还是放弃金融安全?

二十世纪初期,中国加入了WTO后,

从长期来看,这对保险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推进作用,
但从短期来看,中外多家保险公司竞争发展,国内保险业受到冲击

严苛的生存环境,让保险公司之间出现了恶性竞争

窥一斑而知全豹,当时整个保险行业的缩影可以体现在重疾险上,

当时重大疾病的定义尚未规范,
各家保险公司对重疾的定义,对疾病的理赔定义都有所区别。

疾病定义的严苛条件,造成了理赔的困难
甚至有一些黑心的险企为了趁机大赚一笔,把一种病拆成多种,造成了市场的恶性竞争

一时保险理赔纠纷频频发生。

全球知名的咨询机构麦肯锡2005年10月底出炉的一份调查报告称,
2004年中国寿险业的保单退保率出现大幅增加,退保率高达10%,退保金额达到301.56亿元,比2003增长了57%。

于是“保险是骗人的”的说法,开始广泛的被说起。

08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检测中心,在对国内公众保险情况调查显示:

不到10%的老百姓认可国内保险
6%的人认为国内保险公司诚信较好;
70%的人认为诚信一般;
26%的人持不信任态度。

根据国际标准,一个行业有6.5%的消费者不信任时,表明这个行业进入了危机阶段

千禧年后的发展初期暴露的各种问题,严重的透支了大众对保险的信任。

这些种种,彼时的监管部门为什么不作为?

2001年中国加入WTO,并承诺要在三年内陆续开放保险市场,
面对更复杂的金融环境,彼时保监会当务之急正是壮大国内的保险公司

但事实上呢,那个大环境下,中国保险行业都笼罩在巨大的利差损阴影之下,

我之前的文章写过,
保险公司赚钱的大头不在拒赔,而在利差,
利差损意味着,国内保险公司都在亏钱,并且可能面临倒闭的风险。

保监会怎么办?
是要老百姓还是要国内保险市场的发展?

很显然那个时候的监管部门给了我们答案。
要的是“规模保费、保险密度、保险深度”,要的是成绩漂亮,业务要重规模而不讲效益
不管你用什么手段。

其实很正常,每一代人身上都背负着自己的历史使命,我们这一代人也不例外。
那代人为了规模牺牲了质量,我们这一代人食其恶果。
3、幡然醒悟: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直到08年左右,全球次贷危机发生,
国际大环境驱使保险行业的重心回到了风险管理,建立了偿付能力监管体系

保险行业,监管部门,终于幡然醒悟,开始关注大众的利益。

于是你看到,
2007年保监会出台了《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规定了25种重疾必须赔




2013年中国保监颁布了《保险销售从业人员监管办法》,
指出了保险从业人员必须具备大专及以上学历,并取得全国通用的资格证书,方可销售保险。



直到最近,监管部门还在积极鼓励保险公司发展独立代理人,打破传统的多层级组织发展模式




当初牺牲一个行业的声誉,
现在也在一点一点努力的找回来。

所以从历史上看,保险行业走到这步田地,这口锅该谁背?

保险公司背一半
不管是因为时代背景,还是有其他千万种借口,
保险公司为了逐利和发展规模,对消费者利益的无视都有跑不掉的责任。

监管部门背四分之一
也许当时是有不得已的发展苦衷,
但监管部门的选择,确实牺牲了保险行业口碑以及总多消费者的利益。

代理人的制度背四分之一
即使这个制度是推动保险高速发展的源动力之一,也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就业问题,
但代理人是保险口碑溃败的起源之一。

历史口碑的锅分完了,
保险行业走回正轨,现在的锅我希望谁犯了谁背。
我最不希望看到大家将某家保险公司,或者某个网点机构,或者是某个代理人所做的恶,归咎到整个行业,
让所有人的努力都付诸东流。

每个行业都有这样的老鼠屎,
保险大环境的这锅汤,各家良心的保险公司,监管部门和希望有所作为的保险从业人员,都在守护。




除了历史遗留问题造成了十分差劲的印象,
还有相当一部分,其实人是对保险存在很深的偏见和误会,

接下来我们就看看,这些误解到底是怎么回事。
1、保险不赔吗?

“保险是骗人的”这个口号已经响彻神州大陆好多年,
说的人多了,听的人多了,大家就都信以为真了。

且不说保险受《保险法》的限制,
这种情况在法制国家不可能存在,

就是从历年保司的理赔数据来看,这个谣传就应该不攻自破,




从目前几十家保险公司公布的数据来看,保险公司的理赔率都在96%以上,很多公司甚至能达到99%、100%的理赔率。

说明了绝大部分的理赔申请,最后都顺利拿到了钱。
2、保险条款都是在玩文字游戏?

从保险历史来看,确实有这么一段时间,
保险公司仗着消费者不懂,玩文字游戏,将一种重疾拆成多种,将理赔条件设置的更为严苛,
导致出现理赔纠纷。

但这已经是历史了,
互联网发展这么多年,现在各行各业的的信息都趋于透明化。

信息透明化的结果就是,保险越来越趋于同质化
就像我们之前提到的,占理赔95%的25种重疾都被银保监会拎出来,要求保司必须赔了。




我曾经将各家保险公司的25种高发重疾进行了对比,它他是这样的:








可以说,彼此之间几乎一字不差,是完全相同的保障。

如果保险公司还想在条款上做文章,硬要抠字眼。

那代价可能有点大,
同行会首先跳出来,抓住这个漏洞一顿踩,在各大媒体上大肆传播,给他扒的底裤都不剩;

其次,闹上法庭,司法也会给出保护,
健康保险险管理办法23条规定

保险公司在健康保险产品条款中约定的疾病诊断标准应当符合通行的医学诊断标准,并考虑到医疗技术条件发展的趋势。健康保险合同生效后,被保险人根据通行的医学诊断标准被确诊疾病的,保险公司不得以该诊断标准与保险合同约定不符为理由拒绝给付保险金。
这个条例要求对于疾病的定义,要符合主流的医学诊断和手术标准。

翻了很多司法案例,公子也发现司法也确实是这么判决的,大家可以参考这篇文章:(保险公司拒赔?记住这两个硬核法律保障,救你性命)
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所患的疾病,或者治疗手段与保险条款有些许出入导致拒赔的案例,司法判决赔付了。

有一份法律文书里有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

重大疾病保险产品的设置的目的在于为病情严重、花费巨大的患者或患者家属解决经济困难,不至于因患重疾长期住院治疗或花费巨大而导致被保险人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这是保险的初衷,
所以当保险的定义实现不了这个初衷的时候,司法会出来保护弱势的老百姓的。

最近重疾又出了新定义,
不仅如此,由于医疗技术在飞速发展,人均寿命也在提高,
监管部门这次把“五年修订一次的意见”也一并写入规范中

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只要符合当下疾病定义以及治疗方案的,保险公司就必须赔。
3、保险宽进严出,总是拒赔?

前面也给出数据了,保险公司的赔付率十分的高,所以总是拒赔数据上是不成立的。

但为什么总是有一种保险公司总是拒赔的感觉呢?

因为现在保险行业虽然拒赔比例极低,但毕竟基数大,
稍有风吹草动,比如哪家哪家又拒赔了,都会被媒体拿出来炒作一番。

根据江苏保监会的一份资料显示,

52%的拒赔是因为被保险人未如实告知既往病史,27%属于条款约定的除外责任

虽然大部分的拒赔案件都是有理有据,
要么就是没有如实告知,要么就是属于免责条款。

但总有消费者总能想到新奇的思路怪一下保险公司,

“为什么买保险的时候什么都不查,到理赔的时候恨不得翻到祖上三代病史”

公子卡去年到这种言论也哭笑不得,
这就好比一个大男人硬闯女厕被抓了还要怪保安没拦着。
如果每个人都要靠别人监督才能诚信,那社会不是乱了套了。

而且保险公司也可以在每个人买保险的时候都做一番背景调查,
问题是这么做成本太高了,

把这些不诚信的人带来的成本算进保费里,
先不说这些隐瞒告知的人自己可能第一个就不同意保费上涨,
就是对那些诚实回答健康告知的人都十分不公平。

当然了,还有相当一部分人不是故意隐瞒健康告知的,可能是忘了或者其他的,

对于这部分人,
也不必感到委屈,因为司法上还有一个条款叫“两年不可抗辩”。

啥意思呢,
就是只要你的保单超过两年,保险公司又拿不出证据证明消费者是有意隐瞒告知的(实际上“故意/过失未如实告知”对保险公司来说,非常难举证),就必须赔
关于具体内容,可以参考这篇文章:保险公司拒赔?记住这两个硬核法律保障,救你性命
可以说十分护着消费者了。
4、小保险公司都是骗子?

直接先说结论:买保险只看产品,不需要看保险公司!

不管你是互联网保司,大公司小公司,五百强还是央企,
都只是头衔,对消费者来说,丝毫没有影响。

就好比银行,
工商银行是国企,光大银行是民营,
假设光大银行存钱利率更高,你会觉得它是骗子吗?

为什么不会觉得它是骗子?
因为国家对银行监管非常严格。

银行的监管部门叫啥,叫“银保监会”,
他们同时还监管保险,
不然你猜这个“银”指的是哪个“银”,“保”又指的是哪个“保”呢?

国家尚且对银行和保险一视同仁
像一些保险公司比如人保跟四大行是平起平坐,都是副部级央企,
怎么大家的看法就变得完全不一样了呢。

为啥就不能用看待“小”银行的眼光去看待一下“小”保险公司。

别看一些互联网保险公司名不见经传,
这就像所谓的“小”银行一样,背后都是大资本,

比如工银安盛,听过没?
人家是中国工商银行、中国五矿集团和法国安盛的合资,后者是全球最大的保险集团。

比如瑞泰人寿,听过没?
人家是中国国电集团和英国耆卫保险集团的合资,后者成立于南非,业务遍布全球43个国家和地区。

而且,现在互联网保险可以说是大趋势,
各家保险公司基本都在开拓线上业务,

不仅如此,阿里、腾讯、京东等巨头都在互联网保险里挤破头想分一杯羹,
你还说互联网保险是骗子,那我真的无话可说了。
5、买了保险却没保障?

其实所谓的买保险没保障,八成是你买错了。

据统计,国内80%的保费都投到了储蓄型保险上

这意味着人均保障严重不足,不足到什么程度呢?

公子找到了2018年某寿险公司的省分公司理赔年报:



排名第一的金佑人生赔付2个亿,总额看起来很高,
但是分摊到7659件的话,每份保险平均只能赔2.65万!

3万不到!这个能有什么作用?
这买的是保险,还是心理安慰?

弘康人寿的总经理曾说,国内人身险保费中85-90%来源于储蓄型产品(含各种年金险、返还险),而非保障险,

究其原因,那就是相当一部分人痴迷于用保险理财

但其实在保险体系中,保障是绝对优先于理财的。

先买保障型保险,再买理财型保险

因为人,才是稳定的收入、投资收益的来源和意义。
当遭遇疾病和风险点的时候,面对巨额的花费和损失,理财做得再好,也只能忍痛割肉;
在抗风险上,再优秀的理财也不及一份保障型保险杠杆高,来得顶用。

所以,理财型的保险不该成为大家配置的主流保险。
6、保险很贵,不如存钱?

首先,保险很贵真的是大家的偏见,

我不否认有价格很贵的保险,
现在纯保障的保险产品,价格便宜的非常多

而且保险没有什么“一分价格一分货”之说,
相反,随着保险行业的发展,保险产品的同质化越来越严重,
所以,买保险,相同的保障买最便宜的即可。

意外险一年几十上百块,
百万医疗险一年几百块,
最贵的重疾险和寿险,每年两三千元也有解决方案。

所以,保险并不是什么奢侈品

另外,储蓄和保险其实是两个金融工具,没有直接的可比性。

适当的储蓄是个好习惯,

大部分人可能都要靠储蓄去买房买车,
并且,当有了一定积蓄,在外部冲击来临之时,也不至于现金流断裂,

这些外部冲击可以是失业,离职,或者其他。

但是,当面临重大风险,比如重大疾病、重大事故等等…
储蓄是完全不够的

事实上,很多人存了一辈子钱,可能不够或者刚好能抵御一次重大风险。

这时候保险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
保险最重要的功能是杠杆
相当于花少量的钱把重大的风险都转移给了保险公司,

这就好比,
如果你没买保险,10年的存款可能是60万,
如果买了50万的重疾险,10年的存款是55万,外加50万的只能重疾才能用的特定存款。

还有一部分人觉得,保险也要买,但是可以买定投余

什么意思呢?
就是把买终身保障的钱拿去买定期保障,省下的钱搞投资理财,
进而弥补合同期满保障的不足,也就是老年时期的保障。

说实话我不反对投资理财能力强的这么做,
但是这个投资理财能力要多强,不妨跟我一起算一笔账:

以【30岁的老王、50万保额,缴费至70岁】,瑞泰瑞盈(附加轻症)分别保至70岁和保终身为例。

保到70岁,每年3300元;
保到终身,每年5360;
每年保费差:5360-3300=2060元.

30岁投保,到70岁保障结束。40年时间需要达到50万收益,我们看一下它的IRR需要达到多少。



(40年每年定投2060元,到70岁收益达到50万)

最后算下来的IRR是7.48%,才能40年达到50万的收益。

也就是说,30岁的人,每年存2000块去理财,存40年,每年的复利要达到7.48%,才能到70岁保险保障期结束,存够50万。

7.48%的复利,要能持续40年!

坦白讲,这个收益连很多的基金经理都达不到,更别说我们普通老百姓了。
所以对于绝大多数普通老百姓来说,每年如果不差这2000块钱,就不如直接保终身了。

所以我一直建议,
让储蓄是储蓄,投资是投资,保障回归保障,
要规划好自己的资产配置,不要只取其一。



那么,作为普通的消费者,到底应该怎么配置保险合适呢?

70%以上的普通家庭需配齐这四大险种:
1、重疾险

所谓重疾险,保的是重大疾病,比如癌症,比如心脑血管疾病等。

人这一生罹患重疾的概率近72%,
一旦身患重疾,不仅治疗需要费用,而且可能几年无法工作,造成了很大损失。

重疾险属于给付型
一旦某些疾病达到理赔标准,会把钱一次性给你,买了50万保额的重疾险,保险公司会把50万的保额直接打到账上。

这笔钱,不管是用来治疗疾病,还是康复护理,还是用来还得病期间的房贷、车贷,都可以。

重疾险买的就是保额,
重疾险保额=3-5年的家庭支出+康复、护理费用≈50万
如果有更足的预算,可以考虑更高的保额或是更全的责任。

如果预算不足,同样也可以通过减责任或缩短保障期限解决。

具体重疾险配置内容,可以看这篇全面测评156款重疾险,选出2020年11月性价比之王
2、百万医疗险

“每天不到1块钱,最高能报销几百万。”
百万医疗险最近这些年可太火了。

可以说是最为实用的保险,人人都该买上一份。

百万医疗险是报销制,花多少报销多少。

无论是因为生大病还是意外事故,需要住院了。
除去社保报销,除去一万块左右的免赔额,剩下的住院、手术、护理、药费、各种检查费、住院前后门急诊等等费用,保险公司能报销其中的绝大部分。

最高能报销几百万,而保费每年却只要几百块。

买百万医疗险,重点要看续保条件,
在目前的续保条件中,建议:
20年保证续保(可调价)>6年保证续保>无保证续保约定。

此外,百万医疗险的四大责任最好都要有:住院医疗、特殊门诊、门诊手术、住院前后门急诊

具体百万医疗险配置内容,可以看这篇全面测评123款百万医疗险,选出2020年11月性价比之王
3、意外险

顾名思义,意外险保的是意外。

所谓意外,一定要满足:外来的、突发的、非本意的非疾病客观事件这几个条件。

比如猝死按理来说是不赔的,因为猝死是疾病,不是外来的,是由于自身身体机能变化造成,属于内因。(当然,因为因猝死不赔造成的影响太不好,现在很多意外险也有猝死责任了。)

比如中暑不赔,中暑在一定程度上认为是可避免的,不是突发的。

比如自残自杀不赔,这属于本意的。

那意外险赔什么呢?
大到交通事故、台风地震、溺水触电;
小到跌打损伤,猫抓狗咬、割伤烫伤。
这些都在意外险的保障范围内。

意外险的保险责任通常包括三项:意外伤残、意外身故、意外医疗

意外身故,就是因为意外挂了,保险公司会按照约定的保额,直接赔给一笔钱;
意外伤残,指因为意外残疾了,通常来说,保险公司按照保额乘以伤残等级,赔付一笔钱;一级伤残最严重,赔付保额的100%,二级伤残赔90%,三级伤残赔80%,依次类推,直到十级伤残,赔付10%。
意外医疗,指因为意外伤害产品的医疗费,保险公司进行报销。

切忌买长期意外险。
一年期的意外险,续保容易,保费便宜且稳定,50万保额不超过200块;
而长期意外险通常比一年期意外险贵几倍甚至几十倍。

具体意外险配置内容,可以看这篇全面测评192款意外险,选出2020年10月的性价比之王
4、定期寿险

寿险,保险责任非常简单,
在保障期间内,身故或全残才会赔

一个家庭经济支柱,上有老下有下,这时候要是不在了,不仅不能给家庭带来收入,而且把债务都留给了家庭。

寿险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生,寿险为的是哪怕有一天人没了,也能把未来该赚的钱留下来,作为遗产为家庭继续做贡献。

寿险可分为三类:一年期寿险、定期寿险、终身寿险

一年期寿险,长期来看保费太贵,而且续保没保障;
终身寿险一般是有钱人家庭作为财富传承用的;

对于95%以上的家庭来说,最适合买的是定期寿险

所谓定寿,就是在保障期限内身故,就会获得一笔赔付,这里的身故包括疾病、意外、自然身故,甚至投保两年后自杀也能获得赔付。

定寿的保障期限一般30年或者到70岁即可。

等到老了,孩子长大了,身上担子就轻了很多,家中的主要劳动力不是自己了,就没什么必要买寿险了。

至于保额,重点考虑自己不在了会为家庭带来多少损失。

一般来说,
定期寿险保额=家中贷款(房贷、车贷)+抚养子女所需的钱+赡养父母所需的钱
在一个家庭中,收入一般来自于夫妻双方,需要给收入高的一方较高的保额,100万以上,给另一方再配置几十万保额即可。

具体定期寿险配置内容,可以看这篇全面测评73款定期寿险,选出了2020年11月的性价比之王

电影《哪吒》中的申公豹说,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动。”

移山的尚有前人,我辈也需要发出自己的一点声音,

真心希望大家抛除成见,理性看待保险,
以上。


保险信息不对称非常严重,十买九坑,买保险前仔细阅读下面的攻略可以让你少花几万块冤枉钱。

  • 保险购买攻略:

  • 史上最全保险攻略:避开95%的坑,少花10几万元!
  • 为什么业务员推荐的保险几万块,网上的保险才几千?
  • 小保险公司的产品那么便宜,靠谱吗?
  • 网上买保险理赔难吗?


  • 全网高性价比保险产品测评+全网最全保险选购攻略:

  • 全网最全重疾险攻略+全网157款重疾险测评
  • 全网最全医疗险选购攻略+全网123款医疗险测评
  • 全网最全意外险选购攻略+全网195款意外险测评
  • 全网最全寿险选购攻略+全网73款寿险测评


  • 保险避坑指南:

  • 今天,我把X安福的底裤扒下来了
  • 今天,我把少儿X安福的底裤扒下来了
  • 今天,我把返还型保险的底裤扒下来了
  • 看过了上万个家庭的保单,才知道为什么说保险是骗人的
  • 看过了3000份保单以后,我发现了重疾险坑人的套路
写在最后:

  • 想给家庭配置最便宜保险,可以点击链接一对一咨询或者扫码关注我的公号“肆大财子”留言,我会以自己多年的经验,帮你提供一些值得参考的建议。
2. 如果想诊断自己的保单或者还有核保、理赔等疑难问题,也可以点击链接一对一咨询,我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kui2004 发表于 2023-9-21 10:54:36|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啊,保险公司不管怎么说,都是公司,什么是公司?
公司就是要以营利为目的啊,不然它干脆叫福利基金好了。

01.
有精算师很奇怪吗?
用来计算保费收入用作何处产生利益,和估算保额的支出,均衡利益,这不是很正常的吗?就算是再小的企业也有会计好吧。

02.
保险合同厚厚一沓
你可以去看看,关于释义就占了一大部分了,行外人看不懂,晦涩的不得了,这不是也很正常吗?术业有专攻,正是因为不是谁都看得懂,才有了咨询的必要性啊。
给你解释明白了,自然也就不会掉进所谓的坑了。
其实说白了,这些坑不过是这项责任的要求相对来说更加严格,或者是这项责任的附加并不值得之类的。
你说合同看不懂,可是用让你看懂的形式写合同,还叫合同吗?
好比疾病的释义,说简单了,医学那边不同意,说正式了,你又说一大堆话看都看不懂,玩文字游戏。
也不知道谁更难伺候,有问题就咨询,很简单,术业有专攻,看再多的书也不会一下子成为专家。

03.
关于理赔的情况很少
老生常谈了,几乎出来说保险骗人的都是这个理由,保险这也不赔那也不赔,但也请各位尊重一下事实,2019年,各大公司的理赔率达到了97%,也就是说100张保单,理赔了97张,这叫能够理赔的情况很少?
是你看到的少,因为理赔失败的会嚷,理赔成功的不会,就算他站出来说自己理赔成功了也只会换来一句“保险公司给了你多少钱?你这样洗?”
见仁见智吧。



04.
保险公司不理赔的原因
既然提到了理赔,那就再啰嗦一下,讲一下,保险公司为什么会拒赔。
1.投保时没有尽到“健康告知”的义务
投保时你会看到几到十条晦涩难懂的健康询问,这就是健康告知,保险公司需要了解你的健康情况才会承保。
如果出险时,保险公司发现你隐瞒体况没告知,拒赔很合理。
如果能在前端做好健康告知,就能避免绝大部分的理赔纠纷了。
2.属于责任免除情况
责任免除的意思就是说什么情况下,保险公司不赔
这一部分的内容一定要仔细看。
比如
寿险通常不是故意犯罪的行为,只要人没了基本可以赔;
重疾险的责任免除要多一些,包括醉驾、吸毒、军事冲突、先天遗传疾病等;
意外险的责任免除主要是明确非“意外”性质的事件,以及不赔极限运动;
医疗险的责任免除最严格,常见的是既往症、职业病、生育、康复性器具等不赔。
其实只要我们拿到合同后,不管是纸质合同还是电子合同,把责任免除的内容读一次,就能避免这些误会了。
3,不属于保障范围,不在保障期内
保障范围,比方说你只购置了意外险,而后你生病了,疾病不属于意外,所以不赔。
保障期,假设你只买了一年期的医疗险,到期了你没发现,这个时候你生病住院了,自然也不赔。

如果保险公司拒绝理赔,给出的原因又是你觉得不能接受的,那么你可以选择——
1.向保险公司的上级机构直至总公司投诉。
2.向保险行业协会、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投诉。
3.向法院起诉。
甚至是向媒体求助,当然,要有理有据。

05.
是否有买保险的必要
你问自己几个问题:
1、你觉得你一生当中,可能遭受什么意外?你能否承担?
2、你觉得你一生当中,是否可能会罹患重疾?你能否承担?
3、你觉得你一生当中,上医院的次数,可能性多大?
4、你觉得如果你身上所承担的家庭责任是否重大?
其实说到底,就是一个问题,你是否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去面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种种风险?
你可以进行梳理,整明白,你是否需要这样一个工具来帮你转移风险,只要需要,就有这个必要。
当然,如果你很有钱很有钱,当我没说。
feiri 发表于 2023-9-21 10:54:56|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保险不是一个坑。
保险有很多个坑!
而这些坑,并不一定是保险公司给你挖的, 保险条款上的“坑”,白纸黑字都写在合同里,你弄明白了,就不会掉进去。
但是更多的坑,来自于卖保险的人。
他自己都不读、不懂条款 导致你掉进“坑”,这种行为本身 就是 大坑。
更不要说他们给你挖的各种 “营销坑”了。什么客户答谢会、产品说明会、买保险送冰箱、甚至有的还打着“与保险公司死磕”的名义给你挖坑!     更有甚者,让你隐瞒健康状况带病投保。。。
你品。。。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