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我不是药神》评分到 9,是不是过誉了?

[复制链接]
碎雨寒辰 发表于 2023-9-18 08:08:05|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因为前几天刚看了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很震撼,主角配角演的无话可说,豆瓣8.7分,说实话我不是药神和它比差远了,情节有点说不出的不真实感,个人最多打7分,我不是说这部电影不好,只是故事情节有点生硬,或者说不符合逻辑,不现实,一部电影也不能仅仅是因为题材好,就给高分吧,相似的题材,盲山,盲井,我都看过,故事饱满,真实,给9分一点都不过,可我不是药神,我真的觉得没有这么好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ls19861117 发表于 2023-9-18 08:08:42|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许多国内观众而言,《我不是药神》应该就是多年来我们一直眼馋“别人家的孩子”式的那种电影,就是那种能用成熟的类型片手法完成一个丰沛饱满的故事、并且富有现实意义的电影,那种我们所谓的韩国和印度不断在拍的“能改变国家的电影”。现如今,我们自己终于也拍出了这样的电影。
因为这层特殊的意义,《我不是药神》注定会在这个暑期档被长久地讨论,其讨论的范畴,也注定不会止于一部电影的层面,而会向种种现实议题和体制问题延伸。天价的专利药,只是一个窗口,庞大社会里的一个细微病灶,但是通过这个窗口,这个病灶,我们能够想象的,是与其殊途同归的种种问题。
这并非一个表面上的“法理”和“情理”二选一的问题,而是一个更复杂难解的“一个有错的体制”和“一个有错的个人”孰是孰非的问题。如果是前者,我们大可以像片中的公安刑警一样,摆出一副水火不侵的铁面脸孔,用一句无懈可击的“法不容情”来解决问题。但如果是后者,我们就不由得诘问,到底是应该任由个人被体制碾压,还是可以寻求体制的妥协与纠错。在生活当中,这一点妥协与纠错,就是我们希望看到的进步。
幸运的是,我们在《我不是药神》里看到了这样的进步。主人公程勇(徐峥饰)在最后坦然接受了法律的制裁,同时也赢得了某种意义上法律的宽恕,更重要的是,他让原本那个出了问题的机制渐渐松动,让后来者不必再像他一样,一次又一次地重蹈覆辙。
程勇当然不是一个完人,而是一个和我们一样,从始至终都会谨小慎微地考虑自身利益的普通人。
最开始答应走私药品,完全是受钱的驱使,如果不是被逼至近乎走投无路的绝境,他不会答应老吕(王传君饰)。当仿制药的生意越做越大,他有点像是一个典型的暴发户。在夜总会里甩出一沓钞票挤兑经理的时候,与其说他是想保护思慧(谭卓饰),不如说他更想炫耀,炫耀这笔过于轻松又过于煊赫的财富。而后当假冒院士张长林(王砚辉饰)盯上了他时,他更在意的是自己的安全,不要被抓,不要坐牢,因而他放弃了这座金矿,任黑心的张长林肆意地榨取病人的最后一点价值。即便是他在看到老吕的遭遇之后决心重操卖药的旧业时,他已经可以放弃利润,甚至贴钱卖药,却依然小心翼翼地叮嘱病友,低调一点,再低调一点。不想坐牢,始终是他内心的底线。
正因为有了这一层又一层的转变,程勇这个形象才能够深入并打动人心。有那么几个时刻你甚至会在他身上隐约看到一点奥斯卡·辛德勒的影子——一个大发不义之财的二道贩子,一步步转变为一个悲天悯人、普渡众生的伟大灵魂。
而程勇的四位合伙人,就像是他灵魂深处的四个镜像,他们代表着善良、家庭、义气和信仰,最终也正是他们让程勇半途(并不能说是迷途)折返。如果说对这部电影有什么不够满意的地方,那就是这四位配角身上应有的丰富与复杂大多时候都被摘除了,这当然是影片的篇幅所限,但也是编导把他们过于功能化地使用的结果。
相较而言,更丰满也更值得玩味的是王砚辉饰演的张长林。在影片的大部分时间里,他像是片中最大的反派,是一个坏到了骨子里的黑心商人。尤其是他告诫程勇的那句“世上只有一种病——穷病,谁也没法治”,更是让我们看见他内心深处的黑暗,让我们感到一种无奈的悲凉。但是,当他被捕伏法以后,他在审讯室里玩世不恭地嘲弄公安干警时,他却比对方显得更加可爱。 在他拒绝揭发程勇的那一刻,这个不法商人守住了江湖上的最后一道底线,而他所面对的执法部门,却依然是铁板一块。
这也是《我不是药神》最巧妙但也最危险的一步棋。整部电影始终都没有挑明,手握正版专利的药企老板与执法部门的高层有怎样的勾连,但全片时时透露给我们的感觉是,两者之前达成了某种不可对外言说的利益输送。这一点当然不能明说,但是这层不用捅破的窗户纸又实在吻合我们的想象。
正因为如此,片中的程勇就像是孤身一人在对抗一个不公的体制,这样一个相当西方主旋律的主题,在我们这里也就显得更加珍贵和鼓舞人心。
事实上,仅从本片的片名一路从“印度药神”改成“中国药神”再改成“我不是药神”这一点上,也不难看出这部电影过审之路的谨小慎微。这样一个勇敢的题材最终得以这样的面貌与我们见面,应该也可视为国产电影的一次不可忽视的进步。这一小步,也许真的会是国产电影工业的一大步。
当然,在肯定《我不是药神》之余,我们仍然不应忘记,现实不是电影,现实比电影更加复杂。
就以片中治疗慢粒白血病的天价药“格列宁”(现实里叫“格列卫”)为例,现实是,“格列卫”的药企并不像片中所影射的那样与执法部门达成了某种利益输送,而这款药物的确需要药企在前期投入巨额资金进行研发,最后的天价,是对研发专利合法且合理的保护。这样的天价药不但在国内存在,而是在全世界普遍存在,印度只是少有的钻了空子的国家之一。如何能够既保障企业有足够的动力继续研发新型药物,又能让普通人享受新药的福利,其实是一个长久的难题。
再举一个影迷们更容易感同身受的例子。天价药的专利保护这一事实,某种程度上也很像是泛滥的网络资源。一方面是我们的电影引进制度,让我们无法通过正规合法的渠道观看到全世界最新的各色电影;另一方面则是我们能够观看这些影片的渠道,的确侵犯了版权,放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都难言合法。这样的困局,显然不是一两个程勇能够推动解决的问题,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都将在这个困局里冲撞、挣扎,也许有一天,我们能找到一个破局的窗口。
yangenqi 发表于 2023-9-18 08:09:30|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过誉了,但我希望看到更多类似的过誉!
按照《我不是药神》的制作水平、演员表演跟表达主题,它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神作,似乎也达不到类似《教父》《死亡诗社》《肖申克的救赎》这种带有思辨性的高度。
坦白说,《我不是药神》放在美国、韩国也就8分水平,放置世界范畴它确实“过誉”了。
但站在电影层面、放置世界电影范畴的过誉,却不代表它在中国的过誉。因为在中国《我不是药神》有它的独特性、有它的社会效应、有它所引发、所传递的对“天价靶向药”的探讨。
在这个层面,9分不算高满分它也配!!!


因为对目前华语电影而言,我们需要的就是《我不是药神》、需要电影发挥社会属性、需要电影充当媒体效应,引发大众对社会现实层面、对边缘人群的关注跟聚焦。
在这个层面,《我不是药神》做到了。
《战狼》无法做到、《红海行动》无法做到、《湄公河行动》同样无法做到。因为相比一厢情愿的宣泄跟借电影满足自我的快感。真正的佳作更应该承载现实跟社会的议题。
在这个维,成为爆款的《流浪地球》《哪吒之魔童降世》都远不如《我不是药神》。


但就跟我们肯定《流浪地球》一样,本质上它的制作水平、思维逻辑性也达不到那个评分、那个票房,但我们依然要“过誉”它,因为它让华语电影日渐凋敝的科幻片焕发了生机。
就跟我们肯定《哪吒之魔童降世》一样,本质上画风或者建模只能是中规中矩,甚至特效也远不如好莱坞的水平,但在国内,因为它引发的热潮,让华语动画电影被关注、让动画工作者不再举步维艰,它也值得被“过誉”。
更何况,现在我们谈的是《我不是药神》,一部在电影层面让现实主义被看到,更引申到社会层面、引申到医疗改革、对天价药的关注上。对这种颇具现实意义,甚至因为关注能够改变一些人命运的电影,我们为什么不过誉?
所以我还是那句话,如果你是从影迷角度来看《我不是药神》确实过誉了,但是如果你从它存在的价值跟承载的东西来看,它就是满分。

wowo0888 发表于 2023-9-18 08:09:43|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高,没有过誉。

《我不是药神》不只是表面上的那些故事,如果深层次去挖,就会发现,人人都有不得已,人人都想好好活,可是因为身份的不同,造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研发企业:新药肯定很贵,因为研发企业要短期内收回成本,专利期一过,他们就赚不了钱了,只有他们赚钱了,才会研发新药。
盗版方,盗版很简单,只要你把新药弄出来,别人就拿那个分析出来,然后就能盗版出来,盗版方是不义的一方。
药贩子,把国外的药带到国内,赚取差价,他是另外的不义方。
病人,为了活,只能选择不义的那一方,穷人也不愿等死。

然后引入医药名单这一方,因为补贴的原因,肯定不是所有药都能进名单的,所以一般都是选择使用量大的药物进入名录,那么现在因为影响,一个这么贵的特效药进了名录,会不会挤掉很多常用药?

而《我不是药神》电影中,则是把不义方其一的药贩子也变成好人,更冲击大家的是,这是由真实故事改编的,这让本来是大家最不相信的一环,封闭了。

就算是那个印度的制假老板,甚至后面也有了一丝人性的光辉,再加上原来的药贩子最后时刻的伟岸,可以说整个片子中,都是好人,每个人做的事也都是符合自己价值观的。

但电影整体带来的,却大部分是压抑,因为即使是盗版药,很多人也买不起,也要等死,因为就算是主角散尽家财,也治不好更多人,电影最后的解决办法,是国家接手了,好像完美了,但是正如我前面说的,这个特效药进了名录,那会不会有其他药被顶出来?然后原本生产开发特效药的公司,会不会因为这款药而放弃研发新药?这都是电影没讲的,但很多人也会想到。
再引申一下电影里面的台词,“兄弟,这世上就一种病,你永远也治不了,那就是穷病”。
在我们汉语中,经常把贫穷放到一起,但是贫是你还能凑合活着,穷就是“穷途末路”了,所以药神里的这个“穷”字用的非常好。
穷人怎么办?进了名录也只是便宜一些,同样会掏空一个家庭。那些没进名录的药呢,那些得了其他病的人呢?是不是越想下去,越觉得绝望?

这就是一个好的电影,不是洒狗血,不是玩深沉,不是故作高深,好电影拍的是人性,拍的是无奈,拍的是人生,尽管它不美好,你也只能深陷其中。
艾哥 发表于 2023-9-18 08:10:27|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认为《我不是药神》虽然有一定的水准,但不属于可以N刷的高分电影。这部电影目前的高分是由多种原因促成的,我是赞同有些虚高的。
首先,《我不是药神》在院线上映后,很多观众都感动到哭,口碑上涨。而另一方面,很多资深的影评人,也都给出很高的评价。但这种好评,更多层面是鼓励分。在与同时期的国产电影相比,这部电影的确有很多值得称赞的地方。


其次,现实主义题材电影,一般都是很受欢迎的,中国的国产电影在类型和题材上还是相对贫乏,能够引起普通人共鸣的电影,自然成绩不会差。而现实题材里的悲剧或者打情感牌也是很容易获得好评的。而且这种令人感动甚至流泪的情节,又不是那么刻意的煽情。观众在深入到故事中之后,有了深切体会,从而产生自发的认同感,激发出某种感同身受的情绪,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主创们的创作能力。
对普通人情感的把握,是导演文牧野的特长,他知道什么样的电影可以感动更多的人,这在他今年春节档的电影《奇迹·笨小孩》当中也可以看出来。同样的,《我不是药神》也是相似的状态,虽然下线之后,还会有人在线上观看,但其本质上,这类电影都是适合在院线电影里一次性“消费”的故事。
另外一个层面,就是故事核心里相对“新鲜”的内容,特别是对特定行业人群的表现。无论是否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还是自己原创,药品行业和手机制造业(《奇迹·笨小孩》)都让更多普通观众看到了一些平时见不到的内容,不再仅仅是同质化严重的场景和符号,比如都市职场里的格子间等等,而是增加了更多可看性。


文牧野的两部长篇电影里,有一个共性,就是表现集体中的各种人的命运起伏,很容易让更多人理解其中的难处,每个个体身上的独特性和共性以及他们的心理状态,都把握得很到位。而其中领头人的选择也极大地影响着身边的人。对人民处于绝境时复杂人性的剖析,也增强了故事本身的某种张力。


所以,综合来说,文牧野作为国产电影导演,其创作水平是值得肯定的,毕竟他是很懂得如何在这个电影生态下获得更多掌声和关注的导演。但这并不代表《我不是药神》是可以在电影整体水平上达到9分的成绩。当然,这个高分里说明了爱电影的人对一部有内容的好电影,特别是国产电影的某种鼓励与支持。毕竟,文牧野目前更像是一个容易获得人民大众好感的导演。


个人很好奇《我不是药神2》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其实换句话来说,文牧野是一个不需要用分数来衡量的电影导演,未来仍然可期。
chqq5281 发表于 2023-9-18 08:11:03|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是否过誉,其实这个问题不太对,你的问题其实是:你觉得它没有你想象中好看,它真的好吗?
答案是:你真的觉得没有网上说的那么好。具体原因
1,立场,你还年轻且经济相对富裕,你可能没经历过,经历使你无法感受到这种穷的无奈。
2,A在我们村是神童,在世界上不过是比垃圾好一点点啦,所以药神被称赞你觉得过誉的原因是你见过比它好的。主观吗?主观,因为你真的不觉得它有哪里比得上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的,客观吗?不客观,为什么?因为你对比的只是单纯的好与坏,就是纯粹的成绩,这样讲,一个孩子有家教有两个高学历的父母,另一个孩子穷苦出身啥都木有。这样的情况你去通过对比成绩来评判这两个人,如今的中国电影市场,中国出一个药神的难度可比达拉斯家俱乐部难太多了,而且它对于后续电影的影响才是大家打分的重要因素。
3,达拉斯俱乐部在前,药神在后。
4,你主观觉得不好看这个肯定是没错的,因为你肯定不能违心啊,但我想留给你这么几个问题:
   ① 是否你喜欢的电影评分都很高?你讨厌的电影评分都很低?
   ② 别人的评分对你选片的影响有多大?它们能否成为你的观影过滤网?
③你的阅片数的增多会不会导致你以后可以感受到“好片”的可能性越来越低?
这几个问题是希望你能够建立自己的观影体系的同时,保证自己的观影兴趣不被自己所摧毁。很多人说观看垃圾片是浪费时间,其实不过是前人帮你省下来的。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