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石屹:为什么我年过50,却要拜师05后?

[复制链接]
有块砖头 发表于 2023-9-17 15:22:53|来自:福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高考恢复后,他成为全班13个学生里唯一走出农村的孩子。
西北风大,送他去兰州上大学的那天,父亲把自己头上一顶旧帽子摘下来,戴在潘石屹头上,再把潘石屹的破帽子戴回自己头上,告诫他:“你要出门了,不管什么时候,没事不要惹事,有事不要怕事。
他把父亲的话记在心里。



潘石屹是天水人,在一个叫潘集寨的村子里度过童年。故乡的名字带着一丝土味,但并不妨碍这个大西北男人一生追求对“浪漫”的理解。

2014年,“不怕事”的潘石屹在北京建了一座楼。从首都机场进入市区,它是北京第一个引人注目的建筑。



望京SOHO成了无数北京上班族打卡的“网红胜地”,也是潘石屹对“浪漫”,最大胆、标新立异的一次想象。

如今这个56岁的“小老头”功成名就。从潘集寨到北京的路,1400多公里,潘石屹走了半个世纪。他拼尽全力翻过横亘在他面前的贫穷大山,却又在“天命之年”选择了另一条“更折腾”的路来走。
当木工,做公益教育,学摄影,给各路名人拍照,一个时代的地产大亨跑到《向往的生活》里,给一群鸭子搭棚,传授何炅拉锯秘诀:“锯条要长,力道要轻。”



“楼王”老潘的故事,就像一场“荒岛冒险”,我们今天拿来讲给孩子听,就像当年老头叮嘱“下海”前的潘石屹一样:“小潘,要饭都别回头啊。”大胆往前走,不回头就有天下。

01这个男人身上,有使不完的劲儿

2020年,甘肃天水。
从天水市火车站出来,车子要驶过一段山路。两边光秃秃的黄土丘陵上,稀稀落落看得见一些树木。潘集寨位于天水市东部麦积山区,潘石屹成名后,很多人称这里为风水宝地。



入村的路被修平了,一些孩子在路边玩耍打闹。潘石屹这次回来,可不是为了给乡亲们卖苹果,他在这里建了座幼儿园。

老潘四处奔走,拉来了中国的技术、日本的设计、美国的硬件设备、德国的涂料...这些人捐衣服、捐装修,和村里的人素不相识,却愿意为孩子的教育出一点力。



“潘集寨需要走出更多的人”,像当年的潘石屹一样,走出去干一番事业,再走回来建设它,教育可能是这里唯一的出路。

潘石屹1979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被石油管道学院录取,石油是那个年代人眼里的香饽饽。
毕业后,他被分到了河北廊坊的一家石油企业,月薪101元,是清水县政府工作父亲的两倍。铁饭碗和高工资并没有留住潘石屹,他拼尽全力想要出人头地。



潘石屹变卖了自己全部的家当,1987年揣着80块钱来到深圳。

他钻过铁丝网,搬过砖。在电话机很流行的那几年,操着一口“甘肃普通话”销售过电话机。身无分文,却毛遂自荐当过砖厂厂长。他说:“年轻人,多折腾才能有成功的机会。”
1991年,当海南遭受第一次经济低潮,许多淘金者纷纷回到内地,老潘和几个朋友当机立断成立公司,开始炒房,淘到了人生第一桶金200万。
耐得住寂寞的他,迎来了人生的第一个转机。



之后,潘石屹夫妻俩创立SOHO中国,成了中国地产圈有名的“楼王”。

山里走出来的人,骨子里沉淀下来的是淳朴和善良。潘石屹是个商人,但最近的这十几年来,他想撕下身上的一些商业化标签。
写博客、出书、演戏、做主持、学做木工、办摄影展,每年定时定点,在微博里吆喝推销家乡的花牛苹果,一声比一声脆。



老潘如今每天跑2万步,选择重新做一些“吃苦”的事情。甚至在他56岁的生日上立下学Python的flag,就像当年走进“地产行”一样,他依旧爱赶时髦。

潘石屹经常告诫自己的三个孩子,他相信村里老人常说的那句话:“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太容易得到的东西不珍惜,最后必然失去。少年时,那段吃苦向上“挣扎”的时光,成了老潘最美好的回忆。
02改变贫穷的方式,是“授人以渔”

过了50岁的潘石屹,越来越喜欢念叨家乡和童年。寻着留守父亲这根线,老潘与潘集寨有了越来越多的往来。他忙着改善家乡的教育、生活条件。
“潘苹果”是潘石屹近年来推广的一个项目。儿子做的很多公益事里,除了教育,父亲潘诗林最支持苹果。“能把天水的苹果宣传出去,给村民帮上点忙,也是好事。”



潘石屹却暗地里,在谋划着一件大事。

老潘在他冒险的人生里,做过很多大胆的尝试。他说不清自己信不信命,但相信自己成功的背后有一股冥冥之中的力量。



小时候,他从这里走出去,瘦得不得了,裤腰带箍在头上刚好合适。“山里的孩子去外面闯荡,是不敢想象的,他们没有背景,成事比一般人难。”所以,“时机”是上天给这些人最好的安排。

潘石屹对机遇的感知是敏锐的。1993年,当时全国流行一句话“要挣钱,到海南;要发财,炒楼花”,潘石屹果断贷款500万,准备高价炒楼。
一个朋友问他:“潘哥,500万呀,万一亏了,一辈子就完了...”潘石屹笑道:“老弟,你不必为我担心,我即使失败了,也是轰轰烈烈的失败。”
轰轰烈烈的人生,除了要点勇气,还需要有前瞻性的思维。



所以,给家乡卖苹果,就像给他们“捕鱼”,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村里的娃娃长大了,不能世世代代卖苹果。”改变贫穷,得从改变教育开始,让孩子们接受和外面一样的“新教育”,才是真正教会了他们“捕鱼”的方法。

老潘从朋友那听说,东莞的一个小孩13岁,帮爸爸种蘑菇。他用自己学过的编程做出一整套生产线监控系统,来监测土壤的湿度和温度。又通过传感器,自动控制照明和浇水,省时省力又省心。
潘石屹觉得诧异,大城市里的孩子,这么小年纪信息素养就培养得那么好?山里的孩子就更要抓紧了,否则哪天,他们有机会走出来,也很难融入日新月异的社会。



老潘跑去问李开复:“学哪个计算机语言能接上未来社会的步伐?”李开复回答他说:Python。于是他自己开始折腾起Python语言来。

“我56岁才学编程不嫌晚,天水的孩子还小,总有一天能成事。
03抓住编程,就是抓住了未来

老潘再一次来到天水。
他指着散落在远处,星星点点追逐嬉戏的孩子说:“你看,他们是这个草原上的花骨朵。从今天开始,我们要教会他们做自己的园丁,长成未来社会需要的人,从这里走出去。



和潘石屹一起来到天水潘集寨的,还有编程猫。

一个月前,当潘石屹还在暗自筹划,他拎出市面上好几个做少儿编程教育的企业,一一比对,像他当年考察楼市一样细致
“可千万不能出错呀,做教育,搞不好,就是给孩子选了一条弯路。”潘石屹花了好些功夫亲自体验课程,最终摸出了点门道。



“一个好的教育机构无非满足三个条件。第一,老师要好。第二,要有符合孩子年龄认知的课程体系,第三,当然是教育方法要专业。”一个学校挑选教育产品,一定比家长更强调专业性。

当老潘了解到,编程猫的课程已经有11500所公立学校的孩子在用,他放心了,“就选它了。”2020年1月,编程猫带着公益课来到潘集寨,给这里的学生上编程体验课。



潘集寨的孩子绝大部分是第一次接触编程,他们很兴奋,回答老师问题特别积极。有个小女孩在创作环节偷偷对老师说:“这个让猫跑步的游戏,以前在妈妈手机上看过,很想玩,今天才知道原来它是这样做出来,太神奇了!”

她用编程做作品时,动作并不熟练,即使老师一个步骤一个步骤教她,完成地也比较吃力。老潘对小姑娘说:“慢慢来,我刚学的时候还不如你,将来你会比我更厉害。”
来自北京的12岁编程猫小学员左奕远,在课堂上用刚摘下的潘苹果给天水的小伙伴做水果钢琴。在主控盒里用编程写上程序,利用人体和水果的导电原理,手指一碰水果,触发电位,“苹果钢琴就能唱歌。”



(左奕远给孩子们展示“水果钢琴”的制作过程,清晰的思路和逻辑让老潘连连称赞。)
潘石屹用它给孩子们弹了一曲《小星星》,感慨后生可畏。

50多岁的老潘当场拜师05后,并在他的微博上公开行了个“拜师礼”。



他和小师傅计划着,将来一起用Python做一个“潘苹果”价格体系的小程序。输入关键词,就能对比出不同商城、不同品牌苹果的价格和优劣。

“看看别人家怎么卖的,对比一下自家有没有优势,这样天水的果农也能用高科技卖苹果了。
任正非曾说过:“一个国家的强盛在小学课堂上就已经完成了。”过去,我们要求好的教育让孩子了解实体世界,了解自然,现在又多了一项,他们要了解数字社会。
学会和数字化社会相处,应对未来要面临的新挑战。
编程猫一直秉承着这样一个理念,希望带给孩子不一样的玩具和材料,让他们能够在数字化的世界里玩耍、学会创造和解决问题。
而老潘,把编程猫带进山区,从遥远的地方给潘集寨的孩子捎来这份礼物。
他说:“我们在乡下干活的时候,会赶牛犁地的人,是村里能干的人;到了工业时代,谁会开飞机、开车床就是能干的人;而未来,能听懂机器的语言,指挥机器给我们干活的人,才是能干的人。
老潘感慨,幸运的是如今的孩子都很聪明,小孩学新东西总比老人快,“昨天,天驰(编程猫CEO)在旁边教我,我却还是比不过这些孩子。”山里的娃娃就算现在慢一些,却总有一天能赶上城里的娃。



“就像马云前几天在他的‘乡村教师颁奖会’上说的,衡量一个国家教育水平,不是有多少好大学、好中学,而是最差的学校到底有多差。”最差的学校改变了,这个国家才更美好。

是呀,也总有一天,草原上的花骨朵,不仅能有花园里玫瑰的鲜艳颜色,更有抵御风雪的韧性,和最朴素的香气。
写在最后:
编程猫承诺为甘肃天水养正幼儿园、潘集寨学校捐赠编程课程。
而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先生也将作为“编程猫乡村编程普及计划发起人”及“编程猫推广大使”,接下来和我们一起推广少儿编程教育,让更多偏远地区的孩子从编程中受益。



编程猫走进天水,是普及人工智能的一小步,我们期待更多的孩子,都有机会体验编程的奥妙,点击链接”免费领取编程体验课,送趣味编程书。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