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读一半决定跑路了,丢人吗?

[复制链接]
mge192003 发表于 2023-9-17 14:06:23|来自:中国农业大学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家好,我今年博士第二年刚刚开始,但是我决定这个学期过完就离开学校。
这里面有很大程度是我的问题,在读博士期间,我的心情一直很糟糕,学业上没有什么进展,慢慢感觉不到到对未来的希望。这些是我做出决定的主要原因。
我没有将这个决定告诉我的家人,因为我知道他们不能接受这个结果。
我问这个问题的目的,第一是想了解一下大家的看法,第二,如果您支持我的决定,我很想知道,如果您是我的话,您会怎样说服我的父母呢?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wzgyss 发表于 2023-9-17 14:06:40|来自:中国农业大学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怕丢人而不敢做真正适合自己的决定、不敢走真正属于自己的道路,才丢人。建议找几位业内老师、学长和同学听他们的建议,再综合自己的情况做出最终的决定。有了自己的主意,再考虑如何说服父母和亲友获得他们支持的问题。
我觉得大部分父母亲友只是担心你一时冲动,如果你做好了万全的打算,例如放弃读博后如何准备工作和长远规划,总是可以用道理说服他们的。关键是你自己想好了没有。
zjts 发表于 2023-9-17 14:06:52|来自:中国农业大学 | 显示全部楼层
先说结论:不丢人
大家好,我今年博士第二年刚刚开始,但是我决定这个学期过完就离开学校。
博士第二年确实是一个很容易波动的时刻。因为博士第一年在体验博士生的真正生活,可能完全不符合预期,与入学之前所想的学习和科研内容有较大差距。所以第二年萌生退学的想法完全可以理解。
这里面有很大程度是我的问题,在读博士期间,我的心情一直很糟糕,学业上没有什么进展,慢慢感觉不到到对未来的希望。这些是我做出决定的主要原因。
一般情况下,如果是基础学科,较难在第一年就取得突破式的进展,通常都是第一年学习,第二年迷茫,第三年继续迷茫 or 奋发图强,第四年出成绩这个流程。在博士第一年没有进展完全正常,也不需要有太大的精神压力,毕竟考试比基础学科的科研简单多了。
我没有将这个决定告诉我的家人,因为我知道他们不能接受这个结果。
估计很难接受,其实父母也没读过,不知道读博士的辛苦在哪里。
我问这个问题的目的,第一是想了解一下大家的看法,第二,如果您支持我的决定,我很想知道,如果您是我的话,您会怎样说服我的父母呢?
笔者并不认为退学是一件丢人的事情,反而在某些时候是及时止损。当时在读博的时候,身边就有博士生及时止损,有的第一个学期就果断退学回国,也有的没有通过 qualify exam 从而转成 master 回国,甚至有的转了 master 之后去商学院或者金融学院重新读一个博士学位。过了几年之后再看,这些同学未必发展就很差,有的甚至发展很好,远超当年同班同学。毕竟选择一条合适自己的赛道比盲目地努力更加重要。
之前在别的答案中也表达过一些观点,可以参考下:如何看待南京大学 2020 年 9 月 19 日晚 19 栋宿舍女生跳楼事件?
没读过博士的人可能不清楚读博士的辛苦,读过的人不用说也可以理解其中的艰辛。博士到了第三年第四年确实是一个不上不下的阶段。继续往上增加筹码也不一定能够保证自身能够毕业,但是不增加筹码就只能够退学,整体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而且对于能够读博士的学生而言,虽然不能说之前都是非常优秀的学生,但至少估计也不算太差,在某些群体里面可能还处于一个不错的位置。这种可能会造成对读博士的困难估计不够,对拿到博士学位的艰辛预期不足等情况。而且学校的环境有的时候并不比外面工业界好多少。在公司工作,要是实在不行了,也可以辞职换一家公司,而且工作经验也可以随之带走;在学校读博士就不一样了,只能够一条路走到黑,拿不到博士学位就只能够退学拿到硕士学位,甚至只有本科学位。
在读博的时候,一定要学会及时止损,一旦发现导师或者团队不靠谱,就要及时退出,千万不要死扛。死扛的结果无非就是自己输,而且导师最后只需要说一句“该学生不够聪明”就可以轻松地把自己的责任推卸得一干二净。最后倒霉的还是学生自己。其实博士期间退学的人也不少,而且有的人是第一个学期就及时退出了,或者换了一个新的院系和团队,这种才是明智的选择,死扛着做一些事情除了浪费自身的光阴实在是没有什么意义。
对于家庭条件好一点的学生而言,退学的成本其实没那么高,大不了找个工作过日子呗,又不是过不下去,但是对于家庭条件一般的学生来说,可能读博就承担着家庭的希望,这种就有一定的风险了。如果导师非常靠谱,那还算可以的;如果导师不靠谱,那就是噩梦了。如果家庭条件一般,真的是要选择一个正确的道路进行奋斗,而不是在一条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看到其他答案也说可能该学生有论文被抢的嫌疑。不过这个在学术界又不算新鲜事,这绝对不是唯一一起,也不会是最后一起。身为导师,虽然不要求事事为学生考虑,但是至少也该做到不坑学生。像这种拿学生论文据为己有,甚至送给其他学生算怎么回事。有的老师可能学术能力比较强,但是在做人做事方面实在是不行。遇到这样的导师实在是人生的悲剧,不过能活还是尽量活下去,人生还是有很多值得做的事情。至少后面的人生可能就没有那么辛苦了。如果能够顺利坚持读完博士,拿到学位,那么人生的道路就宽阔许多了。想走学术圈就继续走,如果实在是走不下去了就去工业界混口饭吃,学术圈导师最多能够把学生赶出学术圈,而没有办法阻止学生在工业界找到工作的。
人生有的时候还是需要学会跟自己和解,正所谓“命里无时莫强求,随缘过得休生受”。这当然不是说让大家不要努力,随波逐流。而是在遇到一些实在无法过去的坎时,一定要看开,学会放弃和选择赛道也是一种努力的方向。就好比读博士实在读不下去就算了,其实不读也没啥关系。在一线城市实在是留不下来也没关系,去二三线城市说不定也能够混的很好。
读博不易,且读且珍惜!
tjz001 发表于 2023-9-17 14:07:07|来自:中国农业大学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谈谈怎样说服,因为在我看来,这是题主最需要的帮助,同时一旦完成了这一步,丢不丢人的问题也迎刃而解——因为所谓丢人的压力,可能90%来自父母。
一言蔽之,建议题主尽早经营一种人生的“起点感”。
为什么这么讲?
首先,我不建议题主生硬地和父母提出退学,因为这会让他们觉得题主出了什么重大生理或者心理问题,徒增担忧。如果可能的话,建议题主以不读博士为起点,开始规划一下自己接下来的人生的路径,比如找一个实习,找一份工作,考公务员,结婚,等等。
这里的关键在于,在向父母坦诚的时候,不要把退学的决定当做是上一段辉煌的终点,要把它当做是下一段人生的起点。终点感承接的情绪是迷茫,痛苦,失望,而起点感承接的情绪是坚决,信念,希望。
当然,我知道这种“起点感”是很难经营的,当要做出退学的选择时,很多同学们内心是无比挫败和抑郁的,他们可能连过回正常生活都需要一段时间的缓冲,更别说开始一段新的人生了。
倘若面临这种处境,那就不要去追求什么起点感了,直接和父母真诚沟通就好。这时不可避免会经历一些波折,甚至可能让他们更加无所适从,但只要经历过缓冲期,人生还是能够再度起航。
综上所述,对于退学这个决定要一分为二的看,一方面,倘若能够实现经营起点感,会让退学这个决定显得更加成熟和容易接受。倘若现在的心理压力让你无法承受经营起点感,那么就真成沟通,早点开始人生的缓冲期。
最后再重申一下我对丢不丢人问题的看法——在我看来,这根本不是问题,而是外界强加给博士生的压力。而对博士生来说,把别人强加压力当成是自己出的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同时,那些觉得博士退学丢人的人(包括父母),才是真有问题。
stcshyq 发表于 2023-9-17 14:07:52|来自:中国农业大学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没啥丢人的。太正常不过。
不知道你什么专业。但生化材说服父母并不难。我当年就有事没事给我爸妈讲我们实验室发生的事故、安全危害。食人鱼溶液爆炸,氢氟酸的危害,氰化钾的毒性。正常父母听了之后都不会阻拦你退学的。
sjfff99 发表于 2023-9-17 14:08:28|来自:中国农业大学 | 显示全部楼层
就不匿了。反正一答,肯定有同学看出来我是谁。
毕竟像我这样,公务员辞职,博士辍学,不结婚,不置家,一心就骑车到处周游的傻逼不多。
我从来没有觉得辍学有啥丢人的,因为我知道博士不适合我,我有我自己的事情要做,而且哪怕已经过去了很久,我都从来没有退缩过。
想给题主说的就是上面那句话,辍学不丢人。辍了学,不清楚自己要去做什么,才丢人。


这是我辍学的声明,2014年5月13。我是学交通运输的博士,09年就入学了。单纯的坐不稳办公室,就是喜欢骑上我的破美利达单车,满世界的骑车,四川,新疆,西藏,尼泊尔,东南亚六国,只要奖学金攒的够三四千,就去骑一个月。
我上学的那天,就知道我肯定读不完,心就不在学术上,别的师兄弟在办公室写论文,我就算偶尔去,也是读读文史哲的经典书籍,和我们专业没有任何相关,肯定毕不了业么。导师,在自己领域还算小有名气,人也老派,但是因为课题多,带的学生多,也没有太多时间管我。没怨过老师,相反很感激,为什么,因为我走的时候,我两有一次深谈,我把我身上话的从西安,到新疆,到西藏,到尼泊尔的地图给他看,说保险我都买了,是真读不下去了。老师可能觉得我劝不回,赠言“人各有志,择一热爱的事情,日日精进”。老派知识分子的那份从容,修养,骄傲,伴着这几句话,从此一直留在我心里了。
我花了一年的时间,骑了将近两万公里。本来是准备新藏线219从喀什入拉萨,到尼泊尔做义工的。但是,在喀什碰到了几个瑞典伙计,住在一个宿舍,聊了一下,说是给泰国普吉岛骑行募捐,觉得他们做的好像比我更有意义(有机会再写孤儿院的那些事情吧,一位在印尼大海啸中失去了两个女儿的伟大妈妈建的)就跟着去了。最后,我就记得,总共募捐了21万,当然都是瑞典人通过基金会捐的,有1万,是到孤儿院那天,朋友指名道姓说因为我加入才多捐的,开心的要死!


你要说我博士学了啥专业知识吗,真没有。但是博士交给了我一种素养,这种素养,很稀缺,却让我受用终身。
人一旦问清楚了自己想要什么,就别犹豫,日日朝着他靠近。一天一步,总会到的。
我当然不会骑完东南亚就完了。我要骑遍这世界上每一个国家,我要把我的人生都托付给这个想法。
其实只要20万,一天一百,一年4万,五年的时间,足够我实现这个想法。
哪来这20万,我去云南开青旅,呆了一年不挣钱。去了西安,做编剧,呆了半年还是不挣钱,后来就自己去了上海。


我从入上海的第一天,我就给自己说,我不是来发财的,到了20万就走。
很庆幸,我以前写公号,再加上学历还不错,能让我轻松有很多面试机会。我选择了自媒体,就是写文章。同事全部比我年轻十来岁,懂用户,懂运营,我是从零开始学,不得不说博士带给我的那个research的精神,再次救了我,几个月的时间里,我成了全公司专业知识最强的人,虽然我还是不知道什么是用户,什么是运营,但是至少我知道,我能在上海立住了。
我做的行业小风口,月薪1.5万,再加上年终奖,一年有20多万。一年多的时间,一直和人合租,没睡过床,就一个床垫睡地下,没买过杯子雨伞这些生活东西,因为知道自己早晚要扔的,衣服呢就三身,鞋子四双,破了一件扔一件补一件。每天9点起床,11点下班回来,日复一日。
唯一的快活,就是喝酒,每周末都去,每次都喝到醉眼迷离。如此才能短暂将不痛快麻痹,短暂释放自己的本性,傻逼事做的很多,喝多了去看台风,喝多了爬上杨浦大桥唱歌,喝多了对着东方明珠磕头朝拜,每天早晨起来,都会想,我离20万还差多少。拿到去年年终的第二个星期,就提了离职,当时正式疫情最严重的时候,老板多少是惋惜的,毕竟我自己负责着自己的项目组。
我只是给老板解释,对不起,阶段性目标实现了,我也很喜欢上海,但是这终究不是我要呆一辈子的地方。我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这几天正好回西安见了几个当初一个办公室的博士同学,基本上都是副教授硕导了。事实上我和几个同学一直保持着联系。包括老师60大寿,我都回去了,你说我感到丢人了吗?从来没有过。
我知道,当初我不走,我今天会和他们一样,工作稳定,身份光鲜,但是真的就是李文秀说的,“他们都是很好的,可是我偏偏不喜欢”。同学喝多了,说,堃啊,其实心里一直都佩服你,想到哪里义无反顾的就去做,哪怕鱼死网破。你知道吗,你辍学走的时候,我一个大男人都哭了,害怕,害怕你以后半生飘零。
我说不会的,这个社会,你想活下去太容易了,尤其是我去了上海之后就知道了。难的还是有没有照着自己的设想活下去,外人看来,是什么义无反顾,其实那都是外人给你贴的标签,这里面的酸甜苦辣,只有我自己知道,不方便给人说。
但是至少有一点我可以给你说,我从来都是很骄傲的。我骄傲的是,不是我骑了这么多地方,而是作为一个人,一个会伤心会快活,有感觉的人,我知道往哪里走,你说这是不是特别幸福骄傲。


时间关系,先写到这吧,后面我会一点一点给大家更新。
包括明年我上路了,我也会在知乎上一点一点给大家分享路上的见闻。
<hr/>二更一下吧。
你们真厉害,不但挖出来我的导师,我的同门,甚至都能认得出每一张照片是在哪照的。
评论里很多人抛给我了很多问题,誉的,毁的。其实我一点都不意外,因为我这十几年一直都是在强烈的争议中,独踽前行的。除了几个博士同学一直在支持我做这个事情之外,大部分的亲朋好友都在和我一次次争论中,伤了心,到最后都老死不相往来了。
没关系的。
首先,我想给在评论区誉我的人说,我回答这个问题的目的,绝对不是为了给大家展示我生活的有多么的cool,任何时候,都不要被别人的言行带偏。我讨厌跟风,一辈子都在跟这个抗争,要不然你们看到的就不是现在的我了。
李安说,每个人心中感动,写出来都有力量。所以,我更希望每一个都在日常生活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感动。当然了,我不否认,大起大落的生活更容易带来大喜大悲,毕竟不忧不愤,无法成歌。但也不是说,庸碌的日常生活真的就能完全把你物化,工具化。
在我这里一条路,一英里,那是我的王国,河岸,沙石,以及那绽放的一切,尊我为王,在你那里孩子,恋人,一本书,一部电影它们绽放的一切,一样可以尊你为王。
去做你想要做的事情的王!千万不要做别人故事的看客。


同门在低下评论说“世界之所以缤纷,在于不同”,而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只要你愿意,再平淡的生活,你都能画出来和别人不一样的色调。
我还想给在评论区,毁我的人说,你们绝对没有我爸我妈,我的发小们教育的酣畅淋漓,如果因为你们的好心劝导,我往后退了,就等于我否定了我的前半生,我舍不得啊。哪能不经斗争,就轻易投降,如此我将一辈子鄙视我自己。


我记得刚刚辍学的那一段时间,我读辛波斯卡的《写履历表》,有感,在公众号自己写过一篇日志,“我亦只有一个人生,我不想把他交给任何人任何制度做肆无忌惮的摆布”,正是这种我内心深处想活出来点花样的渴望,指引着我一天一天走到了这里。
今天,我先把这篇文章,原文不动的放出来,可能你们就会少问一点,”你是怎么做到的“之类的疑问。
大家不要急,我不是答应了大家,我会把我这几年的心路历程一点一点的写出来吗,和家里的关系,和爱我的人的纠葛,和外界的对抗,以及自己内心的挣扎,等等。










今天先更新到这里吧。下一次,我更新最关心的,你是怎么和家里达成和解的。说实话,我老娘昨天就看到这个贴子了,还给我编了一段话。
<hr/>这么多人追更,不更总觉得对不住大家。
下面这首诗,是纪伯伦的《孩子》,找了半天没找到我自己译的那个版本,就copy了网上的。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藉助你来到这个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並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诗歌之所以美,是因为诗人把它理想化,而现实永远都没有那么好。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父母做了一辈子的高中老师,即便是在没退休之前,一月也就几千的固定工资,终他们一生,也没有从事过教书育人之外的任何一门营生,绝对不是评论里有些人猜测的富贵之家。
母亲年轻的时候,因为成绩优异,政治觉悟高,被推荐上了工农兵大学。父亲上过几年的卫生学校,一生辗转当过赤脚医生,会计,油厂工人,最后才招考当了教师。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真的可以说,是知识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他们身上当然有老一辈人共有的很多优点,有一些,直到现在还影响着我。
他们守道尽责,父亲做了大半辈子的班主任,每天早上五点半就要到教室看学生晨读,晚上十点多等学生都睡下,才回家。最后从教职上退下来,也是因为,大早晨在教室突发脑溢血,被120从学校直接拉进了医院。母亲,退休前四五天,还在熬夜给高考班的学生改卷子。我说,就这几天了,过得去不就完了。母亲说,我是几天,人家可是一辈子的事情。等我父亲检查完宿舍回来,我把事情说给他听,他的回答,竟然和我母亲一模一样,一个字都不差。
他们善良。我小的时候,见过父母逢年过节回家,见到村上鳏寡孤独的老人,总会塞上一点钱。也见过,在我家楼下干活的老两口,大夏天躺在石板上,母亲把他们喊进家,沏茶切瓜。
还有,如果我把我母亲为了学习打乒乓球,记得满满一本子的笔记发出来,你们肯定惊叹她有多好学加好强。
有这样的家庭背景,你们可想而知,从小受到的管教一定要比其他孩子更严格。
比如,你学习一定要好,考试成绩的好坏,成了你是不是一个好孩子的最高判断准绳。你考的好,明显就能感觉到他们在家属院其他老师面前的骄傲。
比如,你一定要守规矩,你不能表现的懒散没教养,家里来了客人你一定要迎送。逢年过节,你一定要去问好家属院的老人。如果你对一件事情,表现出咄咄逼人的态势,他们先不说你的论据,一定会先说你的态度就不对。
再比如,你不能有出格的行为,最坏也要跟其他人一样。你穿的花里胡少,肯定是要被教育的。你留个长头发,他们肯定会骂你。
他们想你好,但是他们想的好,都是他们自觉这样很好啊。
这种教育模式,贯穿了我人生整个前25年。
可,有些人心里的猛兽,真的是圈养不住的。
读博那几年,我找了很多文学哲学书籍看,柏拉图,伊壁鸠鲁,塞内加,弗里德里希,哈耶克,殷海光,穆勒,卢梭,梭罗,黑塞,高尔泰,好多好多,你说我想学东西吗,没有的事。我就想知道,一个人如果按照他自己的意愿活着,他为什么会被中国的传统教育,认为是错的。或者说,有没有什么理论可以支撑我,不客套不遮掩不伪装的活着。
好书,之所以振奋人心,是因为你在字里行间,找到了很多和你相似的地方。
这些人啊,怎么长篇大论的论述个人自由的边界的我已经忘完了。但是,我只知道,这些人无一例外的告诉我。
去,做你想做的事情去,只要你不碍着别人,那便是你的自由。


我和父母的争吵,终于越来越激烈,越来越多。
我给母亲说,你现在的政治教材里,很多理论都有明显的错误。社会的进步,其实是因为有一个率先从某个制度中脱离出来,然后慢慢被其他人接受。制度化统一化的目的,是奴役,方便管理,有些人好从中谋利。争吵。
我给父亲说,如果我听你的,你听爷爷的,爷爷听太爷爷的,不出四代,我们就活回了大清。争吵。
我给他们说,我暂时不想结婚,因为我觉得我结婚了,我就要对女孩子负责。那样我觉得,很多事情我就做不了。我会不开心一辈子。他们反问我,你不结婚,我们会不开心一辈子。
我给他们说,我不想稳定的工作,我不想一眼就看到头的生活。我自己能做我喜欢的事情,并且我能从里面挣点钱,活着不就好了吗。
于是我终于,所有的事情都不再和他们商量,先做,慢慢的让他们接受。
我肆无忌惮的留了一年长发,父亲给我摔过几次门,并找我的同学劝我,我没有剪,他们生气。
我一个人跑到新疆采棉花,和胡杨林的护林工人住了三个月,没有和任何人联系。他们伤心。
我博士辍学,骑车子在外面跑了一年。他们担心。
他们一度认为我读书读神经了,可我慢慢学会,不再做口舌的争辩。
我慢慢明白,毕竟是两代人,不可能在认知上面完全契合,只好自己藏住自己的悲伤,假装摆出一副战斗的姿态。
也只好如此。
很多人留言问我,如何和家里和解的。
那我现在可以肯定的告诉你们,如果选了一条不同寻常的路,就永远不可能和家里和解。
你唯一的办法,就是不得不选择决裂,你最终不得不像百年孤独里的奥雷里亚诺一样,把父母给你缝过的衣衫,旧时恋人留给你的照片,把你写给少年的书信,甚至包括那个多年来一直精心包裹着这些物件的小木箱,都一并劈碎,扔进火炉化成灰。


母亲大人,见谅。我知道你在看着,原谅我,我还是没有学会因为要照顾你的情绪,就去掩藏。
人到中年,改变自己的性情已无可能,也无必要。
我真的没有不爱你门,我只是更爱自己那颗按耐不住的心,怕是此生都改不掉了。

主人养了一只羽毛光鲜,声音好听的鸟,爱不释手,害怕它飞走,把它养在笼子里,每天供着。
鸟儿一根一根拔光了自己鲜亮的羽毛,叫破了自己的喉,说放我走。
主人说,不行,外面太危险,我还是舍不得。
鸟儿,一头撞在笼子上,头破血流,一息尚存。
主人说,你走吧。
鸟儿出了笼,回头说,互相爱着,奈何至此。

<hr/>再更一次吧。
大家的评论,我每一条都仔细看了,没办法一条一条回。索性就一次性写成文吧。
我现在缩在老家郑州,在等疫情过去,感觉明年年底能让我出去就不错了。这一段时间,我也不会闲着,准备一边在朋友公司打点闲工,一边抽空自学视频剪辑,剪辑这个事情我觉得路上总是用的着的。我是零基础,有郑州这边爱玩拍摄和视频剪辑的,如果你愿意带我玩,麻烦给我私信。我也可以周末兼职的,不要任何酬劳,你认真教我就行。无以回赠,有喝不完的酒,你尽管来。
这次更新我会和大家聊一聊,当年的迷茫,以及如何自救走出来的,还有我对个体和社会关系的一点浅见。这些都是我基于我自身经历产生的一些浅显的认知,很不成系统,也不一定正确,但都是我内心真实的感受。
关于通透和习俗:
我看评论里,好多人在说我活的通透。哪里有哦,反正我是不信这世界上有人能活的完全通透。
我不知道大家是怎么定义通透的,一定要我定义的话,那就是目标和行动的统一。
如果有一个人他始终清楚前面的路在哪里,同时清楚自己现在站在哪里,又需要掌握什么才能走完剩下路的,并愿意每天为需要掌握的东西付诸努力,那我觉的这个人就算通透的。
往前走的过程中,一定会吃很多的苦,受很多的罪。但以我现在的经验来说,这个过程同时会让你很快乐的,让你觉得所有的苦都是值得的。
可惜即便这种通透,也不是人生常态。人生的常态,是迷茫和不安。特别对年轻人来说,因为人的本性渴望新鲜渴望不同,而社会的习俗是封闭的,腐旧的,固定的,所以人的内心总会有一种不断触壁,四处被限制的感觉。
习俗是什么?习俗是无数前人生活经验的总结,换句话说,习俗就是前人教给你的一条最最简单的生活捷径,从出生到死亡,上学,结婚,生子,每一个节点要做什么,习俗已经给安排的妥妥当当。如果一直沿着习俗的这条路走,不但社会是稳定的,个体也不会活的太糟糕。
习俗模式化定式化的目的,就是为了每一个人都能简单上手,以批量生产标准人格的人。
人不同于机器,是因为人能产生,一种叫做感情的宝贵东西。当人被当作机器一样被流水化生产的时候,就注定了,人要不断地隐藏,打磨甚至封印自己的感情。
这真的是件糟糕的事情。
刚读博士的那会,我对罗曼罗兰的一句话印象特别深,
“一个人从出生到他成熟前,是被灌满了各种谎言,他成熟的第一步,就是呕吐,把这些谎言都吐出来。“
十年过去了,我现在甚至会觉得人成熟的标志不是呕吐,而是和社会习俗发生一场巨大的冲突。谁若要真实的活着,就必须脱离现有的习俗(虽然你在里面是安逸的舒适的),独立成为一个生存者。
随便举几个我思考并践行的事情吧。
1.当我觉得,我吃穿住行能基本满足的时候,我就不愿意追求更多的财富了。我当然知道有钱好,但是有钱意味着,你要把很多的精力放在赚钱上,它会消磨我心里很多的闲情。谁也不能否认,太忙碌的事情,人的内心就慢慢变的不敏感,甚至麻木。我觉的我精神世界的丰富,是你给我多少钱我都不给你换的。所以,我几乎不关心别人挣多少,只要自己挣的恰到好处,足够实现自己的愿望就好。
2.当我觉得,婚姻和家庭生活,会拖累我的愿望的时候,我是打死也不会结婚的。因为,你总不能要求,你女人跟着你一起蹬几年的车吧。既然负担不起别人的期望,干脆就不要结婚了。自己过的心安,也没有负了别人。
3.当我觉得,有些陋习,明显使我感到难受的时候,我一定不会遵从的。比如喝酒,我经常喝,但是我喝酒的目的就是释放压抑让自己快活,但是同学们在一起喝酒互相劝酒,我是一定制止的。再比如亲朋随份子,如果我感觉随的份子,太多太大的时候,我就会认真给我同学发小说,我不随了。干嘛非要为了个脸面,难受自己哦,我的钱是要留着做大用的。
4.当我觉得,有些危险我能承受的时候,我是很愿意去冒险,并享受危险带来的刺激的。台风来的时候,我跑到东海边,脱个半光,就让那个超大的雨点全部都砸背上,劈里啪啦的就像万军之中擂战鼓一般,那个感觉我不能用言语表达,但是我一辈子都忘不了。
出于内心真挚热烈的情感,人能干出很多极美好和极不光彩的事情,足是那情感,都已经胜过木木呆呆的人死而复活几十遍了。
让心中那个情感永远沸腾,一辈子做个有精神气的,活脱脱的真人。
不要管习俗,不要管他们。



关于如何走出迷茫:
上面说了,迷茫很多时候来自于我们寄居在习俗的安稳之下,不能按照自己的情感行事,不能成为鲜活的自己。
谁不渴望活成自己希望的模样呢。但习俗是强大的,它会给你设置种种荆棘阻挠你,人一旦碰到这些荆棘,无法应付的时候,便会习惯性的又重新躲在习俗的下面重新寻求庇护。
私信我的人,问的最多的就是这个。怎么能破这个怪圈。
这个东西,我敢说不但我帮不了你,就算你把古往今来,所有的大哲都叫过来,也帮不了你。
他们只会告诉你,自救。
我把自救分为,心灵的自救和能力的自救。
所谓心灵的自救,我觉的再也没有里尔克说的好的了。
“请你走向内心,探索那叫你写缘由,考察它的根是不是盘在你心里的深处,万一你写不出来,是不是必得因此而死去。在夜深最寂静的时刻问问自己,我必须写吗?”


与我来说,我准备了五年了,也在心里问了自己一万次了,我是不是一定要骑车,如果不让我去骑车,是个是真的就活不下去。
我不敢说未来几十年后,我只能说我现在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是会死。我回答的这么肯定,是因为我这几年的生活,其实一直都是围绕着骑车的目标在活。
上班,是为了攒够骑车的钱。跑步, 是为了让自己以后还骑的动。阅读,是为了更好的写出来自己的经历。学英语,是问了以后路上用。想学剪辑,是为了以后路上自己做视频。甚至,洗了7年的凉水澡,也是为了保持适应以后路上的环境的警惕。
这几件事情,是现在日常生活中耗费我时间最多的几件事,如果都若隐若现的指向一件事情,那我就知道了,这个事情一定是我要做成的事情了。
五彩斑斓的山间,有一条长长的路,路上只有一个骑单车的背影。我会经常梦到这样的自己。
你经常梦到的自己,是什么样的,只有你自己知道。你梦到了,梦醒了,不做心里总是有一种空落落的感觉,难受的感觉。请你一定要珍惜,你已经找到了心灵自救的道路。单到这一步,就已经比很多人幸运了。
能力的自救,要比心灵的自救容易很多。能力的自救是我前面说的,你要不断赋予自己什么技能,才能成为你想象中的自己。
波伏娃在《第二性》里说,人如果掌握不了合适的工具,他就会感受不到对世界的掌控力,然后也会迷失在自然和集体中,感觉自己被动,受威胁,感觉自己是命运的玩物。
毕竟你买不起车,就不能骑车。毕竟你没有好的身体,就骑不动车。毕竟,你不会剪辑,你就拍不出成片。没有实现想法的能力,也是迷茫的重要因素。
能力的自救,是最简单的。它考验的是人的自律,毕竟工具的东西你只需要愿意在上面花时间就好了。
你需要体力的时候,你就一周坚持跑两次五公里就好了。你需要写文章的时候,你就坚持一天读一两小时书就行了。你需要学英语的时候,你就每天看半小时美剧就好了。这几个习惯,我都坚持了小十年了吧。你只需要把它养成习惯,你就会发现,真的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


需要提醒的是,你在学习这些能力的时候,一定要清楚自己最终要拿这些能力做什么。如果一开始,你对这些工具就期望很高,你很容易,坚持不了几天就放弃了。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我学英语啊,我从开始学的时候就知道,我学这个就是为了将来路上方便吃穿住行用,所以学最基本的口语就行了。什么学术的,专业的单词,我一个都不看,我就瞅着美剧那个《老友记》看了四五遍。就是按网上大家教的方法,不断的按住暂停,里面的人说上一句,我去说下一句,自己给自己制造一个语言环境。什么口音啊,语法错误的,我都没管过,反正你说出来,人家懂就行了。还有跑步,一样的,我又不是专业运动员,我就要求有一个体力可以骑车就行了,没必要一定要跑进多少分钟。
当你坚持一年半载之后,工具不能将你的感情完整表达的时候,你自然会要求精益求精的。不用担心这点。而你终于借助你学会的东西,把你的想法,完整的表现出来的一天,你再回头看看你学的时候的那种忐忑迷茫,你就会发现,当年的自己是那么的好笑。
这个过程真的是要倾注时间,并始终保持耐心甘于寂寞的。就算眼前没有明显的用处,你也要相信,你这样过的每一天,他都是有意思的,一定会开花结果的。
就像冯至说的“我们陌生地度过的每一天,已决定在将来化为赠品。”

关于意义和结果
每个人希望获得的赠品不太一样,我对我生命的定义就是体验。所以我要求的赠品,更多的是激烈的情感冲动,不管是悲伤,还是喜悦。
“世俗所谓的必不可少的东西,我一件也不要的。”
你问我,亲手毁了自己的前半生,把一切推到了辛苦重建,究竟为了什么?
我想过的。我觉得,是为了对得住自己的那个精神劲头。我今年都38年,还提着这股子劲不丢,是何等的幸运哦。既然老天对我有这等厚爱,不让我萎缩,那我一定要拼命的开花,拼命的开,一辈子不凋零最好。


至于骑车环游世界,我觉得这个事情只是我身体内的劲头,恰到好处的找到了一个出口罢了,借助这个事情,我身体内的那股热闹喧嚣,可以肆无忌惮的宣泄出来。
结果或许会很惨,不是没有想过,但我觉得这不重要的。至少我努力的活过,我曾倾尽过我所有,尝试过给自己找过一条自身存在的轨道。
那天,我看了知乎的提问,说你希望百年之后给自己写个什么样的墓志铭。我想了好几天,想好了,两行话。
第一行,
“你好哇,请接受我来自世界尽头的问候。”
第二行
“这家伙,度过了美好的一生。”
哈哈,我甚至连英语怎么翻译都自己想好了
“Hi,from the end of the earth and ocean, Lee "
"This guy spend his whole life in beauty."
我想,这就是我做这个事情的意义吧。

今天就先更到这里吧,写了四五个小时,有点疲惫了,下次会更一点我对爱情和道德的看法。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