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三国演义》越看到后面越觉得悲凉?

[复制链接]
shzlq 发表于 2023-9-17 10:43:26|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尤其是姜维自杀,二士争功,司马昭弑君,石头城铁锁沉江,就觉得特别的悲凉,仿佛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无尽的悲哀。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时光匆匆 发表于 2023-9-17 10:44:25|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辛望农,是辛弃疾的第三个儿子。十六岁读了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对其中“少年不识愁滋味”一句咂摸良久,对其父说:“我虽年少,却颇知愁的滋味。每读三国故事,至关张死、先主逝,便觉凄凉。至孔明屡出祁山不胜,志不遂而死,更觉悲壮。儿前日改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第一句,曰:大江东去,浪洗净,千古英雄血泪。此一句词囊尽千年悲愁。”
辛弃疾笑了笑,突然又叹了口气,说:“一句词囊尽千年悲愁?世上的悲愁是一片巨大的海洋。你如远远看,大海也如小水洼,仿佛你一句话便能概括了。但若你身在其中,感受到那种无边无际、随波逐流、未富先老、含羞忍辱、生离死别、有志难伸、撕心裂肺、麻木绝望,你就会知道,世上一切描述哀愁的文字,都无法真正的描述出那愁苦世界的万一来。文字只是人从愁海里带出的一点水星子,尝在嘴里咸咸苦苦,让人可以仿佛想象一下那里的大概味道罢了。”
gzfarmer 发表于 2023-9-17 10:45:24|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是《三国演义》作为一个历史演义小说的独特之处。整个《三国演义》的结尾是一首诗,从“高祖提剑入咸阳,炎炎红日升扶桑”,写到最后,罗贯中笔锋一转,来了这么一句:
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
从中国历史来说,这句诗写的非常奇怪。因为在秦汉以后,中国文人普遍都认可大一统的思想,同时乱世一般也意味着国家动荡、山河破碎,所以大多数时候,文人凭吊怀古,都是在乱世念太平,或者是在一些著名的历史事件的发生地,看着残砖断瓦来想以前的繁华。但到了罗贯中这儿,写的却是“鼎足三分已成梦”——似乎天下本就不该一统,就应该三足鼎立一样。
当然,我们都知道,后人对于三国的凭吊,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司马氏篡权后两晋的衰弱,以及后来五胡乱华引发的数百年大动荡。这个锅当然不能完全由司马氏来背,但是相较于曹操、刘备、诸葛亮、关羽等人的文韬武略,司马氏一族无论在功绩还是知名度上都是难以匹敌的。
在这个主基调之下,后人对于三国故事的追思,本身就带有了一点悲剧意味。而从唐宋时期的民间故事、话本和元杂剧里的故事来看,也可以看到绝大多数的三国故事几乎都出现在晋国建立以前。而在这其中的故事里,绝大多数又发生在五丈原以前。这是网上有爱好者整理的元代《三国》题材的杂剧名单:
关汉卿的《关大王单刀会》、《关张西蜀梦》
高文秀的《刘先主襄阳会》、《周瑜谒鲁肃》
于伯渊的《白门斩吕布》
石君宝的《东吴小乔哭周瑜》,武汉臣的《虎牢关三战吕布》
郑光祖的《虎牢关三战吕布》、《醉思乡王粲登楼》
朱凯的《刘玄德醉走黄鹤楼》,花李郎的《相府院曹操勘吉平》、《莽张飞大闹相府院》,王仲文《七星坛诸葛祭风》、《诸葛亮秋风五丈原》,王晔《卧龙冈》等14部。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张翼德大破杏林庄》、《破黄巾》、《张翼德单战吕布》、《摔袁祥》、《锦云堂美女连环计》、《董卓戏貂蝉》、《关云长单刀劈四寇》、《老陶谦三让徐州》、《张翼德三出小沛》、《诸葛亮挂印气张飞》、《诸葛亮博望烧屯》、《周公瑾得志娶小乔》、《关大王月下斩貂蝉》、《莽张飞大闹石榴园》、《关云长千里独行》、《寿亭侯五关斩将》、《斩蔡阳》、《走凤雏庞掠四郡》、《两军师隔江斗智》、《刘玄德私走东吴国》、《志登仙左慈飞杯》、《马孟起奋勇大报仇》、《曹操夜走陈仓路》、《阳平关五马破曹》、《寿亭侯怒斩关平》、《范疆帐下斩张飞》、《诸葛亮石伏陆逊》、《张翼德力扶雷安天》、《赵子龙大闹泥塔镇》
无论如何强调在后诸葛亮时代依然有许多名将在世,但在普通观众和创作者的心中,大家对三国的态度基本都是一致的——后诸葛亮时代的三国已经没多少意思了。
众所周知,《三国演义》是在宋元话本、民间故事等的基础上,结合创作者个人的一些观点,杂糅而成的一部小说。《三国演义》的全名是《三国志通俗演义》,也就是说《三国演义》需要从东汉末年一直写到晋朝建立——因为《三国志》就是这么写的。但这样一来,势必就遇到一个最大的问题——后面没得写。
所谓“没得写”,就是说仅从文学创作的角度讲,以五丈原为分界线,前后两部分的比重是完全不对等的。仅从时间上看,从最开始的董卓进京到诸葛亮去世,这大约是45年的时间,《三国演义》中一共写了104回,而从诸葛亮去世到东吴灭亡,大概也是45年的时间,却只写了16回。
其实从情节上看,魏国末期宫廷的一系列阴谋也是很有可看性的,三国末期国家之间的大战也有不少。在《三国演义》里,这些情节都被严重压缩了,甚至就是只简单写了一下故事梗概。如果铺陈开去,再多写上三五十回应该问题不大。
不过,这显然已经超出了作者个人的能力范围。因为《三国演义》的优秀,更多的是源于前期很多三国故事历经千年的演绎已经深入人心,而单靠作者一个人的力量,显然难以写出与前者同等精彩的内容。再加上整个三国前期的英雄主义主基调,二者对比之下,三国末期的故事是黯然失色的——尤其是在对比之下,更显如此。
易中天在当年品三国系列的开篇,曾经说他认为历史人物有三个形象:历史形象、民间形象和文学形象。这种划分虽然非常不严谨,但不同的历史人物经由民间和文人的传播,其形象会与历史有较大偏差这一点应该是没什么疑问的。《三国演义》前后的巨大反差,也在于刘关张、诸葛亮、曹操等人历经千年的民间和文学传播,形象本身就已经非常立体与丰富,尤其是关羽、诸葛亮早就是民间信仰的一部分了。而三国后期的很多人物,尽管勇猛、权谋可能的确不输于前期,但这些人物普遍缺乏民间传播的基础,形象也较为单薄——甚至都不说历史形象,单纯以文学价值而论,这些人物的文学价值都比前三国时代低得多。
关于三国人物,有个说法是三国有三绝,即“义绝”关羽、“智绝”诸葛亮、“奸绝”曹操。“绝”的说法虽显夸张,但也能从一个侧面说明人物的丰满——用文学术语来说,就是塑造出了“典型人物”。有这些“绝”在这儿撑着场子,整本书的框架也就立住了。
《三国演义》作为一部文学作品,以及历史演义小说的代表,得益于千年的积累,其艺术表现空间其实要比其他很多演义小说丰富的多。比如,横槊赋诗一节,若从文学史角度而言,学者虽然对《短歌行》作于何时尚存争议,但普遍不认为其作于赤壁之战前,可苏东坡一句“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直接就把赤壁之战前曹操的那种志得意满直接拉到了顶点。于是,无论在历史上,曹操是否在大战之前横槊赋诗,但是在文学上,曹操必须也只能在此刻赋诗。而也正是有了这一个“横槊赋诗”,赤壁之战也就不再是一场单纯的战争。这都是《三国演义》的出色之处。
这里必须强调的是,我的这个回答针对的都是《三国演义》这个小说,而非是三国这个历史时期。正如易中天所说的那样,得先区分清楚自己讨论的是文学形象还是历史形象。《三国演义》作为一部小说本身,可以算得上虎头蛇尾,前后期在篇幅、人物等方面的巨大差距,使得后诸葛亮时期的三国充满了混乱与阴谋,更让《三国演义》增添了悲剧意味。
如果要概括《三国演义》悲凉感的来源,我想大概就是两首《筹笔驿》。
一为罗隐所做:
抛掷南阳为主忧,北征东讨尽良筹。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千里山河轻孺子,两朝冠剑恨谯周。
唯馀岩下多情水,犹解年年傍驿流。
二为李商隐所做:
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常为护储胥。
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
管乐有才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
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
这种情感更为极端的表达,就是那句“三国淘尽英雄气,两晋尽是鼠辈出”——尽管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种表达无疑是充满了误解与偏见的,但是站在文学的角度上,仅就《三国演义》而言,它倒也的确传达出了这种感觉。
xuhu 发表于 2023-9-17 10:46:12|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晋朝是个窝囊废。
刘备和曹操看着司马家坐稳江山后干的成果,会不会有点后悔,重来一次的话,要不干脆让对面赢了算了……
轻雨风飘 发表于 2023-9-17 10:47:03|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分天下,让人最心酸的永远都是英雄迟暮与落幕


  • 关羽:大哥,恕云长不能履行桃园结义的誓言了



2. 黄忠:陛下,臣乃一武夫,幸遇陛下,臣今年七十有五,寿命足矣,望陛下善保龙体,以图中原





3. 刘备:双股剑早已锈迹斑斑,匡扶汉室的信念和对兄弟的情义从未动摇



4. 赵云:丞相,子龙老矣,我已见不到恢复中原,先帝遗愿,我已无法尽力,复兴汉室大业,丞相,就靠您一人了,子龙死不瞑目啊。




5. 武侯:先帝、嗣君,臣六出祁山,寸功未建,先帝庙内,嗣君殿上,都在候臣北伐佳音,亮肩上还担着陛下托孤的重任。











6. 曹操:云长,别来无恙











7. 关兴见到荆州老人供奉关羽画像







菜鸟是我师傅 发表于 2023-9-17 10:47:45|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
题主能问这样的问题,说明她是仔细看过《三国演义》的。
那么,我就从魏、蜀、吴三个国家分别来谈吧。
1.魏国
曹操,生前是多么的威风。东征乌桓,一统北方;官渡之战,挟天子以令诸侯……
然而,威风凛凛的曹氏宗族仅仅威风了三代(曹操,曹丕,曹叡)便逐渐没落,政权落入了司马氏手中。
太祖曹操花了许多年打下的江山,到头来还是为他人做了嫁衣裳,实在是可叹,令人感慨万千。
2.蜀国
先帝已死,诸葛丞相可谓是独木难支,虽有姜维、费祎、蒋琬等良才在旁辅助,仍是难逃汉祚已衰,天命难违的悲壮命运。
姜伯约那边也是同理。刘禅是“烂泥巴扶不上墙”,伯约就算为他打下了江山,他也不一定守得住。
只是可惜了那卧龙和幼麟啊,将一生的才华和抱负献给了蜀汉,到头来成了一场空。
3.吴国
孙策,几年之内打下江东六郡,人称“小霸王”。其弟孙权更是建立了吴国,孙吴集团达到巅峰。
两代之后,大权旁落,吴国陷入了内乱阶段,和魏国倒是有几分相似。
正如三国演义最后一篇《古风》中所说的:
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梦,世人凭吊空牢骚。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