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奘取经为什么不是执念?

[复制链接]
yanjifu 发表于 2023-9-17 10:20:04|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唐玄奘经历过太多磨难,但是他依然排除万难,绝食等等,非要求取真经,这难道不是一种对于自己目标的执念吗?执着和执念有哪些区别呢?
回答里有说为众生就不是执念云云,但是为什么为众生就不是执念了呢?如果是执念,难道学佛不是为了去除执念么?
譬如对于爱情的执着,明明知道两个人不合适在一起,但就是还喜欢她,纵使过尽千帆也只觉还是她好,这种内心上的沉迷是执念吗
全部回复5 显示全部楼层
wo177775 发表于 2023-9-17 10:20:17|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执念
另外,你想攒钱买车买房,想赚钱,想泡妞也不是执念
从佛法来说,执只有两种,我执和法执
我执简单来说,你认为有个真我,可以永远不灭,做主宰。你可以理解为灵魂。佛教认为这个东西不存在
另外一个是法执,大乘佛教认为,法没有实体,一般人认为物质世界是有实体的,是独立于心而独立存在的,大乘佛教否定这种世界观
其他的都不属于执
后世很多人执行双标
比如说,菩萨这么做不是执念,是大愿,你这么做就是执念云云,都是胡搅蛮缠
xiongdamao 发表于 2023-9-17 10:20:55|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问的好,这个问题应该从古至今一直有人问。
以致于佛经会记载,人们说,既然执念执着是不对的,那么我就不执,于是就产生了对“不执着”的执着,对“不执念”的执念。
这样说大家可能更容易理解:执念,是执着于妄念的简称。执着也是。

比如说,饿了,想吃东西,不能称为执念,因为它合于道理,并非执着于妄念。
但是,当你吃饱了,仍然不停的想吃,就可以称为执念了。因为饱了还吃对身体不利而且有害。你执着于害自己的身体,这不合道理,属于妄念。但你无法离开自己的妄念,念念执着,可称执念。

唐玄奘取经,是因为东土大唐需要而缺乏佛经,正如一个人饿了想吃东西,没有于理不合之处,不属于妄念的执着。
而如果取经已经圆满成功,东土大唐已经受益于佛法,唐玄奘仍然不停的执着的每隔几年就去取经一次,于人于己毫无益处,那就可称为执念,因为他基于自己的妄念而行动,并且执着不改,不管它合不合理。

又比如,如果你很穷,想致富,这件事情很合理。不能称之为执着于妄念。也就是执念。
但是,如果你的财富已经富可敌国,你并不需要更多的财富,但你仍然执着于增加自己的财富,不管自己的财富增长是否意味着其他人收入减少、环境恶化、社会退步,就只一味的增加自己的财富,就可以称之为对财富的执念。
没有财富执念的人会怎么办?他会创办企业,赚到足够多的钱,然后放弃赚钱机器,去社会游历,看自己是否能够做出贡献。他的财富或许因此减少,到他去世离开时也许不剩多少,但这才是正确的态度。
又或者,你觉得你自己所能利益世间的事情。就是你正在做的事情。如果一直做下去。也能够利益世间。那么也就不存在一定要转换事业的问题。但在钱的问题上仍然如此。在最开初的时候。万事开头难。你承担了很大的风险。获得了丰厚的回报。这些都是合理的。但后来日复一日的做下去。你实际上已经失去了获得丰厚回报的正当理由。你实际上可以利润很薄的去做这件事情。而不再以赚钱和利润为目标。
klklklkl 发表于 2023-9-17 10:21:35|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您觉得为人民服务是执念吗?是否是执念要看您在执行的时候是否有执,您是有所求的去做,还是无所求去做。
怎么分辨呢?有所求去做,会跟着幻觉走;无所求去做,一以贯之,其中会衍生出诸多法门。
从如来性上讲,这些执念分别也是虚幻不实的。好比您觉得某件事做得不对,就不再去做,而不是纠结要不要做。某件事觉得对就践行,而不是纸上谈兵。玄奘法师,发愿求法,西天取经,也取到真经。
如果把愿力和执念混淆,将自我的能力否定了,就会落入断灭。减少一些不必要得否定,从积极的一面去看,这样世界会更好。
e5152 发表于 2023-9-17 10:22:11|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执念,不是叫人成为一堆无思考能力的肉。佛教的没执念是讲因为不了解而生起的不明白真理,固执歪理,叫执念,当了解“原来我在固执歪理”后,对歪理的没执念。
if1001 发表于 2023-9-17 10:23:09|来自:北京 | 显示全部楼层
玄奘法师取经确实是一种执念,但是在取得真经之后,这种执念就消除了。
一个人追求真理是种执念,追求财富也是种执念。追求成佛是种执念,追求成为世界首富也是种执念。区别是什么?区别就在于,追求前者,当你达到目的时,执念就消失了,而追求后者,即使你达到了目的,执念仍然不会消失。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